2012年6月22日 星期五

《明報》總編提早向候特辦「溫馨提示」 (《信報財經新聞 》,22/06/2012)

曾爆出唐英年約道7 號大宅有僭建地牢的《明報》,事隔四個月後,昨又率先報道梁振英山頂住宅有僭建建築。《明報》指,原定於前天即周三詢問候特辦回應,但候特辦卻指周二已收到《明報》查詢,然後梁振英在周三早上決定拆除僭建物,到下午更清除完畢。老紀從極可靠消息得悉,《明報》總編輯劉進圖周二口頭向候特辦查詢事件,詢問猶如「溫馨提示」,結果CY 在第二日《明報》記者再作正式查詢前,已拆除僭建物,連建築廢料也不剩半塊。

《明報》昨天以頭版全版報道梁振英山頂道寓所的僭建情況,圖文並茂,然而由於梁已拆除僭建物,《明報》最新圖片顯示僭建部分已清拆淨盡,所以昨天並沒有出現如2 月時唐宅外傳媒吊臂盡現,近距離拍攝唐宮一幕。為何CY 反應如此快速?《明報》報道露出端倪。《明報》在其報道的配稿指, 「……及至本周一,本報拍攝到梁宅的俯瞰圖,經多名學者分析後,一致判斷玻璃棚屬違規僭建物,本報遂預定於昨日(周三)下午向梁振英發出提問。」可見《明報》在本周一已掌握充足證據,準備在報道見報前一天,即周三才向候特辦要求正式回應。

然而在同版報道中,《明報》刊登的候任特首辦回應,候特辦卻指, 「昨晚(周二)接獲貴報查詢,梁先生今早(周三)經諮詢專業意見後,決定立即拆除該結構,下午已清拆完畢。」《明報》都尚未提問,為何候特辦會於周二已知悉事件?有非常可靠消息指,原來《明報》總編輯劉進圖於周二致電候特辦,詢問有關情況。

此舉猶如令事件提早曝光,而由於負責報道的同事還未知情,結果到周三正式提問前,CY 已準備拆除僭建物,連屋宇署人員也到過梁宅調查。

老紀曾致電《明報》總編輯劉進圖,希望了解事件,但《明報》指劉總正在休假。老紀嘗試致電給他12 次,並3 度在其手機留言,其後他手機留言信箱爆滿,未能再留言,而劉進圖本人至截稿前尚未回覆。老紀亦向候任行政長官新聞秘書查詢,是否在周二收過劉進圖電話查詢時,她竟然反問: 「咁又有咩問題?」她指,周二接到來自《明報》的口頭查詢,而周三才獲《明報》電郵查詢,候特辦結果在周三才回覆。她不肯透露周二致電者身份,也不肯透露詢問內容。

老紀指如候特辦不回應,會否介意授權本報查覆劉進圖與候特辦在周二的對話記錄,對方回覆指: 「呢個問題我唔識答。」有關授權本報查詢劉進圖與候特辦的相關對話記錄,本報亦曾致電劉總及在其手機留短訊3次,但到截稿前均未獲回覆。

《明報》報道還有另一爭議,因為該報在報道指,已追查事件半年,以此推斷《明報》早於今年1 月已獲悉事件。基本上,表面證供已成立,即是拍到梁宅玻璃棚,再加上地政總署高空圖片已構成表面證據,足以向梁振英查詢。

老紀請教過熟悉地政總署測繪處的朋友,他指一般高空圖片需半年便可透過門市或網上途徑公開出售。《明報》找來的高空圖片於去年7 月拍攝,最早在今年1 月底已可購買,也剛剛是《明報》聲稱開始追查事件之時。1 月時《明報》大有機會已知悉梁振英寓所有僭建,但到今年2 月13 日爆出唐宮僭建風波期間或以後,《明報》從沒有提及,連片言隻字都沒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