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香港行政長官曾蔭權任內新聞自由大倒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香港行政長官曾蔭權任內新聞自由大倒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2年6月25日 星期一

87%傳媒人﹕曾治下新聞自由倒退 (《明報》,25/06/2012)




【明報專訊】香港記者協會就特首曾蔭權任內7年的本港新聞自由情,訪問了600多名新聞工作者的意見,結果發現86.9%受訪者認為新聞自由倒退,較5年前同一調查急升28個百分點。受訪新聞工作者中,九成人認為新聞自由倒退的主因與政府收緊資訊發放及阻礙採訪有關,其次為業界自我審查(71%)及內地或中聯辦政治干預(67.5%)。記協批評,政府手法嚴重影響市民知情權。

主因政府收緊 第二自我審查

記協於今年4月,就本港新聞自由情,以問卷訪問了663名包括記者、編輯、攝影師及傳媒管理層的新聞從業員的意見(共發出1154份問卷)。結果發現,57.2%受訪者認為新聞自由明顯倒退、29.7%認為有些倒退。

在認為新聞自由倒退受訪者中,92.7%認為主因是政府收緊資訊發放及阻礙傳媒採訪,當中57%認為警方及消防處堅持將發放信息系統數碼化,是政府最令新聞自由倒退的措施;其次為政府增加發放「鱔稿」及「鱔片」(即宣傳稿及片段)(41.3%)、「吹風會」次數大增(23.8%)及有意就纏擾法立法(16%)。

受訪者認為業界自我審查是新聞自由倒退第二因素。對比記協2007年做的同類訪問,當時58.5%受訪者認為自我審查較97年嚴重,但今次卻有79.2%受訪者認為自我審查較曾蔭權上任時惡化。

記協﹕數碼化操控資訊

被問及過去一年受訪者及其上司有否自我審查時,有35.9%人表示有。而自我審查的新聞項目中,40.3%受訪者認為涉及淡化大財團的負面消息,有別於07年同類調查中,最多受訪者(20.8%)認為自我審查項目為淡化中央負面及敏感消息。

政府發言人表示,政府舉行正式的記者會、「吹風會」,回應傳媒提問時均採取積極、正面的態度,做法完全可以比得上任何自由民主社會的外國政府。發言人稱,採用新的數碼式無線電通訊系統,是為加強行動效率,執法機關取得緊急事故資料後,會盡早透過系統發放。

不過,記協主席麥燕庭批評,警方及消防處系統數碼化後,主導了公眾知道消息的時間,明顯是操控了資訊。對於政府指回應傳媒時態度積極、正面,麥燕庭批評「它的言論就永遠正面,任何事情都說成正面」。

三成人認為機構立場傾向某候選人

麥指出,今次調查中,有33.6%受訪者認為新聞機構立場明顯地傾向支持某一候選人,致其間出現自我審查,如報道機構支持候選人的負面消息時「前線(記者)可能會受到壓迫」,並指在今次特首選戰中,傳媒未能如過往般守住立場與報道之間的界線,出現的自我審查直接影響傳媒公信力。




最大問題薪低 記協學者促檢討

【明報專訊】記者協會調查顯示,過去7年傳媒除面對政府收緊新聞自由的措施外,本身亦面對待遇欠佳、專業水平下降的情。記協及新聞學者均認為,新聞工作者待遇與新聞質素相輔相成,促傳媒管理層檢討。

指待遇與新聞質素相輔相成

調查顯示,受訪新聞工作者認為,過去7年香港傳媒最大問題依次為薪酬偏低及待遇欠佳(51.4%)、專業水平下降(31.1%)、自我審查(30.8%)、流失率高及新聞報道流於表面(各30%)(見表)。

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指出,新聞工作者薪酬雖無大起大跌,但通脹嚴重,部分記者起薪點卻仍少於1萬元。雖有不少熱心者願為服務社會的滿足感而留守傳媒界,但工作量增加卻沒有足夠人手,前線記者沒有時間做好報道,加上部分傳媒機構自我審查,如最近《南華早報》總編輯削減李旺陽事件報道篇幅,削弱傳媒專業,令不少人心灰意冷離開。

批政府記招少 減新記者鍛煉機會

杜耀明批評,政府近年舉行正式記者會的次數減少,記者愈來愈少機會當面向官員提問,亦減少了新入職記者鍛煉的機會。

記協主席麥燕庭表示,傳媒人才流失量高,只剩資歷淺的記者,令新聞質素相對下降。她認為傳媒機構管理層要多挽留資深的記者,才能做到更多好新聞。她認為,傳媒機構應從制度逐漸提高行業水平,包括由起薪點開始改善記者待遇,再逐步加薪,將新聞界和其他行業的薪酬差距縮窄,「不能叫記者餓肚子來打工吧!」她又指出,不少記者懷理想而寧願低薪留在傳媒界,但傳媒機構自我審查往往減低了記者留在行內的熱情,期望機構檢討問題。



87%傳媒人︰Cheap曾治下 新聞自由急退 (《蘋果日報》,25/06/2012)


警方選擇性讓個別傳媒到中聯辦外花槽拍攝,惹人詬病。
麥燕庭指出,香港新聞自由的核心價值已岌岌可危,呼籲政府制訂資訊自由法。
杜耀明認為,傳媒必要時,應考慮杯葛政府鱔片、鱔稿及吹風會。
逾五成受訪傳媒工作者認為,去年李克強訪港,警方阻撓採訪,是曾蔭權上台以來,傳媒最黑暗的事件。

【本報訊】特首曾蔭權在位七年,本港新聞自由大倒退。香港記者協會向663名新聞從業員進行調查,86.9%認為新聞自由較05年倒退,甚至比回歸前更差。政府帶頭收緊資訊發放及阻礙採訪、媒體自我審查及中聯辦干預,皆為侵害新聞自由的「元凶」。學者指,近年政府大大收窄傳媒採訪空間,新聞自由岌岌可危。記協積極考慮號召從業員7.1上街,捍衞新聞自由。記者:鄭啟源

記協今年4月向記者、編輯及傳媒管理層等進行問卷調查,86.9%認為本港新聞自由在曾蔭權任內倒退,較記協07年1月同類調查的結果增28個百分點;當時58.4%受訪從業員認為新聞自由較97年回歸時差。超過九成受訪者認為,政府收緊資訊發放和阻礙傳媒採訪,是新聞自由倒退主因,其次是業界自我審查,以及中央與中聯辦的政治干預。

逾五成人認為待遇欠佳

傳媒自我審查惡化,79.2%受訪者認為,新聞界自我審查過去8年加劇。36%受訪者過去一年處理新聞報道期間,曾自我審查,當中40.3%涉淡化大財團負面消息,其次是淡化中央政府負面消息(37%)、淡化老闆負面消息(34.5%)及報道立場傾向支持某位特首候選人(33.6%)。

調查又發現,86%受訪者認為曾蔭權在任期間,從未主動促進香港傳媒享有更多新聞自由。最令新聞自由倒退的措施,依次為警方及消防堅持以數碼化機制發放突發信息(57%);政府增加發放「鱔稿」、「鱔片」(41.3%);不讓記者公開提問及引述是哪名官員回應的「吹風會」次數大增(23.8%),以及就纏擾法立法(16%)。此外,51.4%受訪者認為薪酬偏低、待遇欠佳是傳媒業過去8年面對的最大問題。

梁振英對傳媒容忍度低

記協主席麥燕庭指出,政府在上游控制資訊發放,影響新聞界獲取資訊,大大打擊市民知情權。她呼籲政府訂立資訊自由法。她又指,傳媒自我審查已變成結構性問題,部份傳媒高層獲中央委任為人大及政協委員,又要顧及傳媒老闆內地生意利益,自我審查加劇。

麥燕庭認為,未來本港新聞自由會否收窄,從梁振英對傳媒態度可見端倪;梁未上任已四度去信兩家媒體指控報道失實,反映他對媒體的容忍度較低。她又指,新聞從業員薪酬偏低,令資深從業員流失,整體新聞質素下降,已是不爭事實。浸會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指,政府過去5年大力壓縮傳媒採訪空間,透過控制資訊發放,令新聞界喪失採訪主動權。他說,新聞界應積極考慮杯葛政府吹風會,罷用政府新聞處發放的鱔稿、鱔片,迫使政府改歪風。港府發言人稱,會繼續按《基本法》及「一國兩制」原則維護新聞自由。



每下愈況
李克強訪港成新聞界最黑暗時刻

回歸後本港新聞界採訪不斷收窄,去年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訪港期間,傳媒採訪區不單設在「九里遠」,警員無故要求搜身及搜銀包,記者被警員阻擋鏡頭,甚至反被指為「黑影」,宣告香港新聞自由步入黑暗時代。

曾蔭權在任期間,新聞自由屢受打壓。除李克強訪港期間採訪受阻外,在今年特首選舉期間,中聯辦被指致電《信報》老闆李澤楷秘書,就批評中聯辦的報道施壓,以及《成報》擅自修改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專欄文章事件,令本港新聞自由蒙上陰影。


立會否決維護新聞自由

政務官出身的鄧忍光空降廣播處處長,名嘴吳志森、周融即遭撤換;立法會否決維護新聞自由的動議,更大大打擊本港新聞自由。記協主席麥燕庭昨又以《南華早報》低調處理李旺陽死訊為例,不點名批評近年傳媒的自我審查越趨嚴重,相信與商人辦報,傳媒管理層獲任命人大政協有關。

記協4月進行的調查中,半數新聞從業員認同李克強訪港期間,警方阻撓採訪是新聞界過去7年最黑暗時刻。麥燕庭促請保安局及警務處信守承諾,在胡錦濤訪港期間,寬鬆處理採訪安排,避免衝突事件重現。《蘋果》記者

2012年6月24日 星期日

逾八成從業員認為新聞自由倒退 (「有線寬頻」,24/06/2012)

逾八成從業員認為新聞自由倒退
http://cablenews.i-cable.com/webapps/news_video/index.php?news_id=386562

調查:曾蔭權政府箝制資訊 任內新聞自由大倒退 (「香港記者協會」,24/06/2012)


香港記者協會進行的業界調查發現,86.9%受訪新聞界認為,曾蔭權治下的新聞自由有所倒退,比07年的同類調查多28個百分點,顯示新聞自由倒退已成為一個趨勢,情況令人憂慮。另外,受訪者認為,新聞自由倒退的最主要原因是執政者收緊資訊發放及阻礙傳媒採訪,比率超越自我審查。

記協在本年4月中、下旬向業界發出1154分調查問卷,回收六百六十三分。當中,認為香港的新聞自由有些倒退的有29.7%,認為明顯倒退的有57.2%;認為沒有變化的,只有6.2%;而認為有進步的,則更少至2.7%。

在認為曾蔭權治下新聞自由有所倒退的五百七十六人中,他們認為,政府收緊資訊發放及阻礙傳媒採訪(92.7%)是倒退的原因,其他原因依次是:業界自我審查(71%)、內地/中聯辦有政治干預(67.5%)及財團施壓(35.9%)。由於被訪者可選取多於一個原因,故此各選項的百分比相加多於一百。

值得注意的是,認為新聞自由有所倒退的受訪者比率較記協在2007年1月進行的同類調查為高,當時有58.4%受訪新聞從業員認為香港的新聞自由比97年回歸時有所倒退,有近七成受訪者認為,自我審查是倒退的主要原因;但在最新一次調查中,政府收緊資訊超越自我審查成為最主要的新聞自由倒退原因。

不過,這不代表業界自我審查的情況有所改善,79.2%受訪者指出,新聞界自我審查的情況比曾蔭權上任時惡化,認為有所改善的,只有2.4%。此外,35.9%受訪者承認自己或上司有自我審查,表示自己或上司沒有自我審查的,有37.6%,另外,26.5%表示不知道。有關比率較07年的調查略為上升,當時承認自己有自我審查的有29.5%,另外,指上司或同事有自我審查的有39.6%。

至於自我審查的範疇,綜合二百三十八名指有自我審查情況的受訪者的多個選項,依次為淡化大財團的負面消息(40.3%)、淡化中央政府的負面消息(37%)、淡化老闆或相關利益的負面消息(34.5%)、報道時傾向支持個別特首候選人(33.6%)、淡化特區政府的負面消息(28.6%)和傾向支持政府的立場(23.5%)。

政策方面,受訪者認為,曾蔭權政府任內最令新聞自由倒退的政策是警方和消防收緊信息發放(57%)、增加發放「鱔稿、鱔片」(41.3%)、「吹風會」次數大增(23.8%),以及有意就纏擾進行立法(16%)。

另外,過去七年,最令業界不安的事件,是特首選舉期間的情況,34.5%受訪業界認為,包括中聯辦被指向《信報》施壓及《成報》修改評論員劉銳紹的專欄文章是七年來最黑暗的時刻。

香港記者協會呼籲港府訂定資訊自由法,營造開放空間,以扭轉官員箝制新聞自由的風氣和手法,否則,不單新聞自由這核心價值岌岌可危,香港作為區內資訊中心的地位亦可能如江河日下。

調查稱香港新聞自由倒退成趨勢 (「BBC」,24/06/2012)

香港記者協會一項調查指出,近87%受訪的新聞從業員認為香港新聞自由在快將卸任的特首曾蔭權管治下有所倒退,顯示這個情況已成為趨勢。


香港記協在今年4月中旬至5月初共訪問了663名新聞工作者,包括記者、編輯、攝影師及媒體管理層。

據調查,有57.2%受訪者認為與曾蔭權2005年上任時比較,香港新聞自由情況明顯倒退,另有29.7%受訪者認為有些倒退。

當中也有6.2%受訪者認為新聞自由情況沒有變化,認為有進步的有2.7%。

調查顯示,政府收緊資訊及阻礙採訪是受訪者認為香港新聞自由倒退的主要原因,佔92.7%,其次為業界自我審查(71%)、中國內地或中聯辦政治干預(67.5%)及財團施壓(35.9%)等。

自我審查

記協在調查結果中表示,雖然政府收緊資訊及阻礙採訪超越了自我審查成為新聞自由倒退的主要原因,但這不代表香港新聞業界自我審查的情況有所改善。

調查顯示,79.2%受訪者稱香港新聞界自我審查的情況時惡化,認為有所改善的則有2.4%。

除此之外,35.9%受訪者表示自己或上司在過去一年內曾作出自我審查,37.6%受訪者表示沒有。

香港《南華早報》最近被批評自我審查,淡化湖南民運人士李旺陽蹊蹺死亡的報道。

香港媒體在李旺陽蹊蹺死後的第二天普遍大幅報道,而《南華早報》只在A6內版刊登了一篇一百多字的簡訊。

《南華早報》記者隨後展開請願,要求該報主編解釋為何淡化民主活動人士李旺陽蹊蹺死亡的報道。

香港記者協會主席麥燕庭呼籲警方盡快交代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到訪香港的採訪安排,她說,不希望重演去年副總理李克強訪港時的不快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