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2014) 《明報》突然撤換總編輯劉進圖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2014) 《明報》突然撤換總編輯劉進圖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3月16日 星期日

程翔﹕劉案未擒主腦 330萬懸紅仍有效 (《明報》,16/03/2014)

獨立評論人協會昨日舉行研討會,劉進圖事件關注組成員程翔(右)表示,由於斬傷劉進圖的幕後主腦仍未落網,330萬元懸紅仍然有效。左起港大民研總監鍾庭耀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林俊源攝)

【明報專訊】劉進圖事件關注組成員、資深傳媒人程翔表示,斬傷《明報》前總編輯、世華網絡營運總裁劉進圖的幕後主腦仍未落網,故330萬懸紅仍然有效,以示幕後主腦是社會的公敵,要繼續追查到底,直至捉到真兇。警方日前公布在粵港兩地拘捕了11名疑犯,其中在港被捕的9人已全部獲准保釋。

由多名傳媒、學者組成的評論人協會昨日舉行研討會,協會成員程翔、時事評論員李鵬飛,以及《陽光時務週刊》出品人陳平主持新聞自由部分。陳平指自己去年在柴灣報社樓下被人用木棍襲擊受傷,但兇徒至今仍未被緝捕,事件亦未引起公眾關注,他認為若警方認真追查是可以查到。

李鵬飛﹕新聞打壓衰過港英干預

李鵬飛指香港新聞自由被打壓的情,「衰過」港英時代的干預。他說,港英時代的行政局常追究港台節目「鬧」政府,但被時任廣播處長張敏儀以港台約章聲明「編輯自主」來擋架,令想干預的人「無符」。

評協轟曾偉雄誤導公眾 (《蘋果日報》,16/04/2014)

■協會在論壇尾聲時邀請專家教授自衞術,又會舉行練習班。黎樹雄攝

【本報訊】獨立評論人協會舉辦論壇討論劉進圖事件,評論人齊聲譴責警務處處長曾偉雄的言論。協會成員程翔質疑,曾偉雄指沒證據顯示劉被斬與新聞自由有直接關係,是「有意識誤導」公眾,對劉進圖和整個社會都不公道,若果公眾視線被轉移,「佢嘅血就白流」。目前斬劉的幕後主腦仍未落網,程翔強調,330萬元懸紅仍然繼續。

開班教自衞術

協會稍後約見曾偉雄要求澄清。程翔被捕時,李慧玲曾在商台節目發起歷時一千多日的「聲音黃絲帶」,協會也計劃效法,擬與商台合作定期播放關於劉進圖事件的聲帶,望公眾繼續關注。

終審法院前首席大法官李國能早前公開說市民擔心言論自由受侵蝕,時事評論員李鵬飛認識李國能已31年,他身為大法官,「冇可能輕易咁講,仲要公開講。佢挺身而出,好唔容易。」李鵬飛又慨嘆:「《基本法》對自由嘅保障去咗邊?得個講字呀?」他又批評曾偉雄的言論「匪夷所思」。坐在論壇觀眾席的李慧玲質疑曾偉雄言論不合邏輯,一方面說不排除任何可能,又指沒證據顯示與新聞自由直接有關,明顯有立場。

論壇嘉賓、《陽光時務》老闆陳平去年中遭數名蒙面兇徒扑頭,至今仍有後遺症,患上耳鳴。他指警方近期通知他案件沒有任何線索,已結束調查。他本人、黎智英、施永青及劉進圖接連遭暴力恐嚇,都是敢言的傳媒,有常識的人都看得出與新聞自由有關,又質疑警方破案的誠意,「正因為我白白挨打,才有後面的事件,包括施永青。」他又懷疑斬劉進圖的主腦可能是香港人,「比較有社會網絡,很願意為利益與大陸搞好關係」。

協會在論壇尾聲邀請拳學研究會教授自衞術,介紹遇襲時逃走的技巧等,本周六將會舉行練習班。

2014年3月15日 星期六

《明報》工會昨註冊成立 (《蘋果日報》,15/03/2014)

■《明報》員工關注組。

【本報訊】《明報》爆出換總編風波後,員工上月中宣佈籌組工會,昨正式刊憲成立,名為「明報職工協會」。這是繼壹傳媒工會之後,本港印刷傳媒第二間工會。協會強調,首要宗旨是捍衞新聞自由。

職工會登記局昨在政府憲報刊登公告,宣佈明報職工協會正式按職工會條例登記。工會籌委會昨在facebook宣佈,協會完成登記手續,昨日成功註冊,成為合法組織,為員工發聲。

首要宗旨捍衞新聞自由

《明報》接二連三受到衝擊,該報換走總編輯劉進圖、空降大馬傳媒人鍾天祥當首席執行總編輯後,劉進圖又在光天化日下遭兇徒狂斬六刀,一度危殆,雙腿重創。籌委會表明:「首要宗旨捍衞言論及新聞自由,誓守《明報》核心價值,即維護社會的公正與善良,並發揮第四權的力量,堅守《明報》作為社會公器的角色,持之以恒。」

協會有七名籌委,主要是編輯部員工,部份來自因《明報》換總編而成立的員工關注組。目前籌委尚未討論協會成立後將會有何行動,資方也未正式接觸該會。籌委會又呼籲同事盡快加入,凝聚力量。協會擬在下月上旬舉行首屆理事會選舉,選出五至十名理事,籲有志為同事服務、支持協會理念的同事參選。

明報上月宣佈籌組工會之時,總編輯張健波曾表示歡迎員工捍衞言論及新聞自由及維護核心價值,「這亦是明報大股東張曉卿入主明報18年來所堅持的」。他又期望員工繼續專業和不偏不倚,才能減少錯誤,並提升個人和明報的質素。

2014年3月14日 星期五

鍾天祥出醜 反批評前線 (《明報》,14/03/2014)

■鍾天祥

【本報訊】空降《明報》的大馬報人鍾天祥,昨在員工大會上批評前線同事在他上班首日「圍剿」他,認為採訪屬「埋伏性」,刻意捕捉其醜態;員工指突擊式採訪和拍門是最基本的採訪技巧,獲本港傳媒普遍認可,鍾的說法反映星、港兩地巨大新聞意識鴻溝。

反映星、港新聞鴻溝

一連三日的明報員工溝通大會昨舉行最後一場,鍾天祥重提上班首天被同事「圍」,指報道是「埋伏性」,讓攝記捕捉他醜態;又說當日回答「唔知道」,被外界感覺他是「儍仔」,解釋因自己不是總編輯,要尊重領導。

對於有傳媒早前到其新加坡住所追訪,他指在港擅闖民居不違法,但在當地會判監三周,指「記者要守法」和「保護自己」;有高層隨即「補鑊」,指在內地採訪亦有違法風險,視乎事件的新聞價值。有員工指出,突擊式採訪是港媒普遍認可的手法,過去行內無數出色新聞均由此法獲得,雖然鍾天祥表明不會向《明報》員工追究,但是其回應反映星、港兩地巨大新聞鴻溝。被問到若梁振英僭建,致電要求總編抽稿他會怎辦,他指問題屬假設性,不會回答。

鍾天祥連日來向員工澄清外界四大指控,包括《南洋商報》與《文匯報》早在2004年合作報道中國經濟新聞,他在2006年才當上《南商》總編輯。對於被指親共,他承認2007年曾以《南商》董事身份參觀北京新華社,也到過台北作同類交流,但無人說他親台。他指新、馬兩地均「反共」,有安全法對付共產黨,圖與共黨劃清界線,「說我親共,其言可惡,其心可誅」。

至於他在《亞洲周刊》發表支持香港國民教育的言論,他解釋自己只是負責撰寫新加坡的部份,「完全不是」支持香港國民教育。有關指控他親薄熙來、辦重慶頻道,在《亞洲周刊》寫重慶模式,他回應指是「憑空想像」、「子虛烏有」。強調「我不是要來將《明報》變左報」。

2014年3月12日 星期三

鍾天祥見員工PowerPoint溝通 將明報與星報章比較 (《蘋果日報》,12/03/2014)

■鍾天祥(左二)上班首日被問到口啞啞。資料圖片

【本報訊】上班首日遭員工問到「口啞啞」、頻說「唔知呀」的《明報》首席執行總編輯鍾天祥,昨日出席員工溝通大會,詳述《明報》歷史之餘,又強調個人支持平反六四,與之前支吾以對態度迥異;並重申《明報》報道立場不偏不倚,員工指鍾明顯有備而來。他又以新加坡《聯合早報》與《明報》的新聞作比較,遭員工質疑。

記者:蔡朗清

昨日舉行的員工溝通大會歷時約一小時,有數十名來自不同部門的職員、編輯及記者等參加。有參與員工透露,鍾上班首日遭員工問到口啞啞,今次與員工會面有備而來,「佢第一日返工俾員工追問到手足無措,今次做晒功課,用埋PowerPoint講解。仲花咗好多時間講《明報》歷史,由創辦人查良鏞(金庸)同佢表哥徐志摩,講到于品海。似乎係想俾人睇到佢好熟悉《明報》」。

當日鍾天祥被員工問及是否支持平反六四,他卻回答「知」,員工澄清是「support(支持)」時,他耍太極不置可否,只說:「我個人感情如何我覺得唔係好重要,係你哋present個story,(如果)當日(係)我主持嘅,我睇news story,我係news man。」六四能否在頭版刊登,視乎有沒有新聞價值。

稱支持平反六四

昨日有員工再追問鍾天祥是否支持平反六四,鍾說個人是支持平反六四。

鍾天祥稱,《明報》報道方針是不偏不倚,他更以PowerPoint舉出近日馬航空難新聞為例子,指《明報》及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取向各有不同,但均不偏不倚。《明報》當日頭條是有人持假護照上機,《聯合早報》則以馬國領導人下令全力搜救為頭版新聞。有員工會後稱,《聯合早報》當日的報道取態較傾向官方訊息,似「官媒喉舌」,不明白何以與《明報》相提並論,有員工質疑兩地傳媒價值取向不同,鍾沒正面回應。昨有員工問及《明報》老闆張曉卿有否指示鍾如何營運《明報》,鍾稱「唔識答」,說日後有機會再談。鍾今、明會再開會與員工溝通。

2014年2月18日 星期二

明報員工下月成立工會 續爭資方簽約章 (《明報》,18/02/2014)

近百名明報員工昨出席員工大會,員工關注組宣布籌備成立明報職工協會,預計下月完成法定申請手續。員工昨日在橫額上掛上藍絲帶,象徵努力捍衛言論自由。(葉家豪攝)

【明報專訊】明報換總編輯事件,催生員工成立工會捍衛新聞自由。明報員工關注組宣布將由7名明報員工展開成立「明報職工協會」的籌備工作,並已向勞工處遞交申請,預計下月中正式成立,並將選出首屆理事會。明報職工協會籌委會表示,工會首要宗旨是捍衛言論及新聞自由,誓守明報核心價值及作為社會公器的角色。工會將繼續爭取與管理層簽署約章。明報總編輯張健波表示,歡迎明報同事捍衛言論及新聞自由,並維護明報的核心價值,這亦是明報大股東張曉卿入主明報18年來所堅持的(見另稿)。

張健波:歡迎同事捍衛言論新聞自由

明報員工關注組昨日傍晚召開員工大會,宣布已成立工會籌委會,負責組織明報職工協會。7名籌委會成員之一黃振豪表示,數天前已按法例要求向勞工處遞交申請,預計一個月內完成申請,工會可正式成立。

他強調,工會把捍衛言論自由及明報的核心價值,寫成工會最重要的宗旨:「這條首要宗旨是致力捍衛及宣傳新聞自由及言論自由,爭取更有利的工作環境,僱員誓守明報的核心價值,即維護社會的公正與善良,而明報作為社會公器,僱員堅守崗位,發揮第四權的角色。」

近百名出席大會的員工普遍支持成立工會,對於工會會員的保障,黃振豪表示加入工會的員工資料不會向外披露,按《僱傭條例》,員工參與工會活動的權利亦得到保障,而資方亦不能阻止員工籌辦工會。

工會首要宗旨捍衛言論自由

籌委會昨晚發表聲明,表明會繼續爭取管理層簽署約章,確保編輯部的編採自主,又會爭取總編輯須符合四大訴求,包括捍衛言論自由、獲得管理層信任、獲得編輯部同事信任,以及熟悉香港情。

香港記者協會主席岑倚蘭歡迎明報成立工會,她希望管理層尊重工會,「工會不一定是與管理層對抗,可以是代表員工與資方溝通,希望管理層承認工會的存在和地位,不應太多猜疑」。


總編輯張健波的回應

【明報專訊】一、歡迎《明報》同事捍衛言論及新聞自由,並維護明報的核心價值。這亦是明報大股東張曉卿入主明報18年來所堅持的。

二、期望所有同事都繼續以專業及不偏不倚的態度工作,因為這樣才能減少錯誤、提升個人及明報的質素。

張健波

《明報》員工籌組工會 (《蘋果日報》,18/02/2014)


受整頓陰霾困擾的《明報》員工站起來!明報員工關注組昨日宣佈成立職工協會籌委會,首要宗旨是捍衞言論及新聞自由、發揮第四權力量,以及堅守《明報》作為社會公器的角色,籌委會將盡快由會員選出理事會,在鍾天祥3月上任首席執行總編輯後,繼續跟進明報員工關注組的訴求。籌委會昨晚舉行員工大會,解釋籌組經過,員工又在撐言論自由橫額上掛上藍絲帶,以示捍衞言論自由(圖)。

朱永倫攝

2014年2月16日 星期日

明報屈張秀賢「無中生有」 (《蘋果日報》,16/02/2014)

張秀賢不滿《明報》損其聲譽,今天要求《明報》總編輯張健波交代。資料圖片

【本報訊】《明報》鐵定空降大馬傳媒人鍾天祥為首席執行總編輯,傳聞指鍾天祥將會整頓星期日的《明報》。淡出學民思潮的中大生張秀賢昨在該報刊登專欄文章引述該傳聞,有關編輯卻罕有地在文章內加上框文,澄清傳聞屬「無中生有」。張秀賢不滿《明報》損其聲譽,今天要求總編輯張健波交代。

《明報》論壇版昨刊登張秀賢的專欄文章,題為「滅聲,我們還可做什麼」。該版編輯在文章開首當眼位置加上編按框文:「本文第一段所述『星期日明報傳出將被首席執行總編輯鍾天祥整頓』是無中生有。」

傳張健波要求在文章加註

張秀賢向本報稱,《明報》職員前晚向他發短訊,問能否在文章加註星期日《明報》被整頓的傳聞來自《蘋果日報》,他當晚未有查看該短訊,翌日文章見報,才發現加了上述框文。張秀賢據聞,要求加註傳聞出處的人是張健波。

張秀賢批評《明報》利用專欄作者澄清傳聞,極不恰當。他強調已在文中指明星期日《明報》遭整頓屬傳聞,「究竟佢想講《蘋果》無中生有,定係我無中生有?咁樣係畫蛇添足,影響我嘅誠信同聲譽。如果你覺得我屈你嘅,請直接炒咗我。」本報昨晚嘗試聯絡張健波,截稿前未有回覆。

2014年2月13日 星期四

鍾天祥料整頓明報周日副刊 (《蘋果日報》,13/02/2014)

本報記者月前到新加坡採訪鍾天祥,但對方拒絕受訪。資料圖片

【本報訊】馬來西亞華人鍾天祥將於下月1日上任《明報》首席執行總編輯,有員工憂慮曾被高層點名批評的「星期日生活」副刊會首當其衝被整頓。據了解,《明報》編務總監兼總編輯張健波逢周六休假,預料鍾到任後將取代執總姜國元,逢周六「揸fit」,就星期日副刊內容拍板;有員工曾向張查詢安排是否屬實,張表示「有可能」。

高層曾批內容「太激」

曾被翁昌文點名批評內容「太激」的星期日副刊,在和平佔中行動醞釀初期,曾刊出一系列訪問,深化佔中理念,有員工擔心鍾會率先整頓該版。

明報員工關注組代表冼韻姬昨在港台節目《左右紅藍綠》中再解釋為何總編須熟悉港情,「如果大家真係唔明白一個唔熟悉香港嘅人,去做香港報紙總編輯有乜問題,你可以諗吓,情況就好似唔熟悉教育政策嘅人做教育局長一樣,結果係點,我諗大家心中有數」。

鍾天祥曾長時間服務新加坡及馬來西亞媒體,在無國界記者調查中,兩地新聞自由排名長期徘徊榜尾,其中新加坡的排名跌至新低150位,毗連的馬來西亞則以147名稍「領先」,遠遠被香港、台灣、南韓三地拋離。

2014年1月27日 星期一

逾200人明報外集會 記協盼新總編不向權貴低頭 (《蘋果日報》,27/01/2014)

 由明報前員工組成的「明報舊生會」,昨在柴灣明報工業中心門外,舉行主題為「雨來傘擋、撐明報、撐新聞自由」集會,逾200市民響應到場參與。參與者集體刺破黑氣球寓意「趕走烏雲見日月」。(余俊亮攝)
 參與「明報舊生會」集會的兩名學生(左三,中五學生陳學軒;右三,教育學院一年級學生何昆洛)在教協會長馮偉華(左一)及總幹事葉建源(右一)陪同下,於集會尾聲時將兩張寫有「編輯自主」及「新聞自由」的揮春,贈予明報舊生會代表陳健佳(左二)和明報編輯部員工談誦言(右二)。(余俊亮攝)
80年代曾擔任《明報》督印人的吳靄儀表示,昨到場不單撐《明報》,亦為了撐新聞自由及編輯自主。(余俊亮攝)

【明報專訊】就《明報》換總編輯事件,由《明報》前員工組成的「明報舊生會」昨午在柴灣明報工業中心門外發起集會,逾200多人穿黑衣到場響應,各人貼上藍絲帶,象徵支持《明報》員工捍衛編輯自主,並集體刺破黑氣球,寓意「趕走烏雲見日月」。香港記者協會主席岑倚蘭表示,希望《明報》新總編輯做到高風亮節,不向權貴及壓力低頭。

舊生會盼改總編人選 學者議員出席

由明報前員工組成的「明報舊生會」昨在柴灣明報工業中心門外,舉行主題為「雨來傘擋、撐明報、撐新聞自由」集會,人群坐滿馬路旁一條停車影線,警方到場維持秩序。除了前明報員工,參與集會人士亦包括逾10名泛民立法會議員、多名學者、教協、電台工會以及人權組織代表。明報舊生會重申立場,要求明報管理層重新安排總編輯人選,以及盡快與同事制定新聞約章。

吳靄儀:過去員工不時與查良鏞爭拗

集會期間16人輪流上台發言,80年代曾擔任《明報》督印人的吳靄儀表示,昨到場不單撐《明報》,亦為了撐新聞自由及編輯自主。她說,員工向老闆爭取從來是《明報》傳統,過去的員工不時與創辦人查良鏞有爭拗,「如果老闆寫了些我們認為是不對的說話,我們會寫文章批評」,指當年抱持獨立敢言精神者,亦包括明報現任編務總監兼總編輯張健波。

教協會長馮偉華亦於台上表示,《明報》是教師會推薦「入學校」的少數報章之一,不少教師在編製教材時都會參考該報的報道,因此,不少教師都對《明報》有特殊而深厚的感情,「我們不想看到(明報)變質,不想看到(明報)變質後,我們需要重新考慮,是否推薦給學生」。

岑倚蘭表示,報紙是社會公器,編輯自主亦是社會財產,希望《明報》新總編輯做到高風亮節,不向權貴及壓力低頭。浸會大學傳理學院助理教授杜耀明建議,《明報》管理層應盡快與編輯部制訂約章,確保編採獨立。

呂秉權﹕香港自由是中國希望

浸大新聞系客席高級講師呂秉權引述因「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罪被判刑4年的內地維權法律學者許志永,稱「香港的自由是中國的希望」,香港保持言論及新聞自由,對中國亦很重要。

集會歷時約1.5小時,教協於尾聲以一曲自行創作的歌曲《明辨是非》表示撐新聞自由及編輯自主,之後參與集會的人集體刺破黑氣球,寓意「趕走烏雲見日月」,又除下口罩向上拋,代表捍衛言論自由,不要被滅聲。


明報集團﹕獨立辦報 維持公信不會變

【明報專訊】明報集團於1月7日的聲明中強調,「集團自張曉卿先生於1995年入主以來,一直秉持其傳統的獨立辦報方針,要求編採人員以專業的態度,不偏不倚地報道,做好傳媒監察社會的角色,維持其公信力,18年來始終如一,今後也將如此,不會因為總編輯人事變動而改變。」

集團亦同時指出,「明報集團是世界華文媒體集團的成員,世華媒體是在香港和馬來西亞雙邊上市的跨國傳媒集團,出版業務遍及東南亞、北美洲、中國內地及香港,世華集團委派各地的編務或業務主管時,遵照用人唯才的準則,不拘限於國籍。」

300人刺破黑波 寓撥開明報烏雲 (《蘋果日報》,27/01/2014)

 約300人穿黑衣在明報工業中心外集會,支持《明報》員工捍衞編輯自主。 何家達攝
 撐《明報》員工

實踐抱負
吳靄儀
80年代《明報》督印人
「30年前,中英談判尾聲,一啲年輕記者跑政治新聞,日日北京香港兩邊走。呢啲記者當時同我講,香港前途有賴一張獨立、敢言、公正、有力量嘅報紙,令年輕有抱負嘅記者得以發揮。呢啲記者包括張健波,當日係佢物色《明報》,係佢睇中《明報》,想《明報》負起維護香港一國兩制嘅責任。今日我哋撐《明報》,就係因為呢一點抱負。」
掙扎圖強
蔡玉玲
港台節目製作人員工會主席
「近年越來越多新聞工作者走上街頭,係時勢所逼,反映機構背後每一位記者都有獨立自由嘅靈魂。環境越係困難,我哋越要團結。儘管力量好微小,我哋都要掙扎,希望每次都會令自由力量更強大。早幾日謝志峰題字畀港台員工,亦適用喺大家身上,『艱險我奮進,困乏我多情。用我筆槍和紙彈,作為新聞自由最前鋒』。」

【本報訊】北方霧霾撲向我城,報社的騷動敲響自由的警鐘。300黑衣人昨天聚首《明報》柴灣報社門外,參加撐新聞自由集會,眾人戳破黑膠波,拋掉口罩,寓意刺破烏雲見日月,撥開滅聲黑手。《明報》舊生會要求管理層重新安排總編輯人選,盡快與編採部制訂新聞約章,確保《明報》日後維持編採獨立。

報紙唔係廁紙 要有良心

繼80年代雙查方案、90年代席揚事件,《明報》報社再陷入騷動。舊生會昨舉行「雨來傘擋,撐明報,撐新聞自由」集會,《明報》新知舊雨、教育界、泛民議員身穿黑衣,坐滿報社門外的一條行車線。《明報》80年代督印人吳靄儀指出,中英談判以來,前線編輯人員不時就辦報方針與當時老闆查良鏞辯論,故抗爭從來是《明報》的傳統,集會正是撐該報不要變質,「用新聞專業原則抗衡老闆嘅傳統,唔單止令《明報》堅強,甚至令香港堅強。撐得越耐,新聞自由越長」。資深傳媒人程翔指89年《文匯報》與現時《明報》的開天窗,同樣反映香港到了嚴峻時刻。

曾多次向《明報》投稿的教院學生樂仔上台分享,叮囑管理層,報紙唔係廁紙,不只是商品,辦報必須有社會良心,台下即拍掌叫好。佔中倡議人陳健民形容《明報》與佔中運動一樣,溫和、理性且堅定,對當權者最具威脅,當趨炎附勢之風日盛,「辦有報格嘅報紙,係為天地立心,為萬世開太平。」

《明報》員工談小姐感謝台下市民,「無論前面有幾多恐懼,有你哋撐《明報》、撐新聞自由,《明報》會有明天。」對於早前屬同一集團的《亞洲週刊》狠批換總編輯風波是「麥卡錫主義」式獵巫,她促請《亞》停止傷害《明報》員工,「我哋真係唔係搞事嘅人……如果冇新聞自由,大家都活喺白色恐怖中」。《明報》盛傳因港視報道受壓,港視壯士蔡錦源也參加集會,對《明報》事件感不安,擔心影響六四25周年的報道。

黑壓壓的人群當中,也包括默默守護《明報》的讀者。金融業楊先生有感新聞自由正在萎縮,想跟《明報》前線員工說聲加油,「唔想《明報》冇咗,得番《蘋果》」。教協會長馮偉華指,有個別教師建議發起罷買《明報》,但教協內部尚未展開討論。


梁美芬昨被問及為何在上周三立法會的捍衞新聞自由動議中投棄權票時,她竟說傳媒應「自己檢討一下」。黃永俊攝

拒撐新聞自由 梁美芬竟叫傳媒檢討

【本報訊】曾經任職記者的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梁美芬,昨日於一基督徒研討會上被教友質問,為何在上周三立法會的捍衞新聞自由動議中投棄權票時,她卻答說傳媒應「自己檢討一下」,又指不滿有記者偷聽前政務司司長許仕仁祈禱後大做新聞。

藉六四事件抹黑佔中

梁美芬曾在89年回港後於《英文虎報》任職記者,並曾採訪六四事件,其後才轉投法律界,但她上周末沒有力撐自己曾經任職的新聞界。

昨天的研討會有過百教友參與,除了有「西環契女」之稱的梁美芬,佔中發起人之一的朱耀明牧師也是講者。在中央全力打壓和平佔中運動之時,有教友向本報稱,梁美芬席間亦響應中央號召,頻頻出言抹黑佔中,更重提1989年六四事件來恫嚇教友,批評有人誤判形勢,好心做壞事。

本報昨向梁美芬了解,她澄清會上只呼籲佔中搞手勿把佔中與基督徒綑綁,並且不要邀請中學生參加,以免部份血氣方剛的年輕人,會在佔中時有甚麼行動。

2014年1月24日 星期五

《環時》社評﹕《明報》換總編 怎能怨中央 (《明報》,24/01/2014)

【明報專訊】明報換總編輯風波除引起部分外國媒體關注外,內地官方報章《環球時報》發表「私營香港《明報》換總編,怎能怨中央」為題的社評,指「中央怎會有興趣和精力管那麼細,而且何至於要到一家香港私營報紙大動人事干戈?」

《環球時報》指出,隨逐漸靠近2017年香港特首普選,香港輿論變得愈來愈敏感,《明報》事件或只是當前政治敏感化的一個小插曲。內地欣賞並喜愛香港,真誠願意香港保持其包括資本主義社會制度在內的特色,否則是一國兩制的失敗。

記協遺憾馬逢國缺席投票

另外,香港記者協會昨發表聲明,歡迎立法會前日通過「捍衛編輯採訪獨立自主」議案。記協指出,新聞自由是香港的重要基石,受《基本法》保障,必須予以維護,免受干預。

但記協指出,對於代表新聞界的「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立法會議員馬逢國缺席投票,該會感到遺憾。馬逢國解釋因為身體不適,所以早退,未能參與投票。

捍衞新聞自由動議通過 馬逢國拒表態 記協表遺憾 (《蘋果日報》,24/01/2014)

 梁家傑前晚提出「捍衞編輯採訪獨立自主」動議,泛民議員一致投票贊成。楊柏賢攝
 馬逢國

【本報訊】公民黨梁家傑前晚提出的「捍衞編輯採訪獨立自主」動議,在自由黨和四名建制派功能組別議員罕有地支持、以及多名與特首梁振英不咬弦的建制派議員缺席下,終以一票之差闖過功能組別關卡,成功通過動議。前日迴避記者提問時健步如飛的新聞界代表馬逢國,在最後關頭突以「身體不適」作藉口缺席投票,記協對馬拒表態撐新聞自由感遺憾。

記者:林俊謙

立法會近年先後在2009年及2011年,辯論有關「捍衞新聞自由」的動議辯論,兩次均在保皇派議員反對下遭否決,其中民建聯多年來均投票反對。在近日爆出《明報》突撤換總編輯、大財團借抽廣告向傳媒施壓事件後,公民黨梁家傑前晚在立法會提出「捍衞編輯採訪獨立自主」的動議辯論,希望喚起市民對新聞自由的關注,終在35名議員支持下「破天荒」獲得通過。

各界續聲援明報

功能組別參與投票的27議員中,有14人支持,即僅以1票僅過半數通過。投支持票的包括自由黨議員易志明和張宇人、保險界陳健波、商界廖長江、勞聯潘兆平,以及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謝偉銓。近日分別因屯門堆填區和取消強積金對沖問題,與梁振英不咬弦的鄉議局劉皇發和工聯會陳婉嫻,前晚投票時則突然缺席,未有隨黨友投棄權票為政府護航。

投票反對「捍衞編輯採訪獨立自主」的民建聯葉國謙聲稱,若梁振英可隻手遮天,就不致因被《明報》揭發僭建而民望江河日下;提出動議的梁家傑質疑,梁振英是懷恨在心,「連小罵大幫忙嘅處理新聞方法都不能接受」,擔心今次《明報》被禁聲後,其他傳媒亦可能「唔死都變鵪鶉」。至於代表新聞業界的馬逢國,前日除拒戴上撐《明報》員工的藍絲帶,亦未有投票支持動議,拒絕就捍衞編輯採訪獨立自主表態,據知馬私下稱自己身體不適,所以提早離開沒投票,而記協昨日發表聲明,對議案獲得通過表示歡迎,並對代表新聞界的立法會議員馬逢國缺席投票表示遺憾。

各界聲援《明報》行動未有停止,由《明報》前員工組成的「明報舊生會」,周日下午3時會在明報門外,發起「雨來傘擋,撐明報,撐新聞自由」集會,呼籲撐明報的市民當日穿着黑衣出席,「一起來守護明報,守護香港新聞自由」。


劉皇發巧合地缺席捍衞新聞自由動議投票。資料圖片

與特首不和 拒奉旨保皇

【拆局】

立法會通過由公民黨提出的捍衞新聞自由動議,不少泛民議員也感意外。

有泛民中人直言,今次全靠一班與特首梁振英有「牙齒印」的建制派功能組別議員缺席,有官場中人認為,事件反映日後要爭取建制派「保皇」將更加困難。

投棄權票泛民都過唔到

有泛民立法會議員稱,以往捍衞新聞自由動議不能通過,全因建制派功能組別議員阻攔,「佢哋一係投反對票、一係坐喺到投棄權票,令泛民支持票過唔到半數」。

不過,今次除了自由黨支持外,包括劉皇發、陳婉嫻等功能組別議員選擇缺席,令泛民就算只有14票支持,也能闖過功能組別這一關。

「隨時會踩埋政府一份」

巧合地缺席者或多或少與特首、政府有「牙齒印」,「其實只要劉皇發、陳婉嫻留低投棄權票,已經過唔到,究竟係政府箍票不力?西環冇出手?定係發叔、嫻姐有心向梁振英還以顏色?就要問佢哋!」

有官場中人認為,今次事件只是再反映非「生死攸關」議題,例如政改,建制派未必再肯「奉旨保皇」,「𠵱家建制派同政府關係真係好差,唔好話撐政府、隨時會踩埋一份」。


梁實軒指,沒有新加坡人相信當地的報紙。

「鍾天祥難由公關變公器」

【記者張嘉雯新加坡直擊】《明報》新總編輯大熱人選、馬來西亞前《南洋商報》總編輯鍾天祥,現居於新加坡,他曾在當地《聯合早報》出任國際新聞組副主任達11年,當地資深傳媒人梁實軒指,新加坡媒體把自己定位為「政府公關」,強項是替政權商賈消毒負面消息,認為鍾不可能突然由「公關」變成「公器」。

「新加坡乜都唔寫得」

「香港同新加坡天淵之別,新加坡乜都唔寫得,香港乜都寫得。」新加坡資深傳媒人梁實軒解釋,當地傳媒分為Singapore Press Holdings和MediaCorp兩大陣營,兩者均與政府關係密切。

「嚟新加坡做生意好好,做錯事、做壞事冇人會講出嚟,政府會幫你、傳媒都會幫你,新聞機構自己慣晒係做宣傳,會幫人搞event、搞function、做埋PR,幫你訪問啲人讚你啲嘢好,all-in-one服務。」梁說。

梁實軒指當地政府多年來嚴密監控傳媒,新聞自由排名在全球179個國家中排名149,難以想像香港傳媒會聘請曾在當地工作的鍾天祥,「你睇吓越南、柬埔寨呢啲國家,全部係我哋新加坡教佢哋㗎,請我哋啲人過去打理傳媒,佢哋啲政府好羨慕我哋對傳媒控制得咁好。」

社會似和諧人民受愚弄

經常在東南亞各國簡介新加坡傳媒現況的梁實軒,有留意香港傳媒被特首恐嚇告誹謗及威脅抽廣告的消息,加上《明報》事件,擔心未來香港傳媒會像新加坡一樣受監控。

梁實軒指當地沒有新聞自由,令新加坡社會表面上看似和諧,人民實質受愚弄,「好多新加坡人唔知自己畀緊好多稅,但享受好少benefits,health care同public housing都有好多問題,都冇人報」。

曾任記者、專欄作家和電台節目主持的他,經常撰文質疑政府開支,他直言在當地批評政府,肯定「冇人請」。已退休的他,現時在當地三大博客寫評論文章,「呢度冇人信報紙,個個朝早起身就係睇blog」。

他解釋,當地傳媒有改新聞的「習慣」,有問題的新聞出街後,很快就會被審查掉。

不想變成新加坡,梁實軒寄語港人「企硬」,傳媒和巿民要團結,「香港傳媒要繼續問應該問的問題,無論邊個做政府,我哋都有權問問題,佢唔答就繼續問,寫出嚟,已經問咗33次喇,但佢仲未答」。


記者到鍾天祥家敲門訪問,卻被指擅闖民居。資料圖片

我怕香港步新加坡後塵

【採訪手記】

尋找鍾天祥的過程有點驚險,完成採訪後,我告知部份為我們提供協助的人,得到的答覆是,要我們馬上把拍到的相片、影片備份,及早傳回公司,因為我們身處的地方受威權政府統治。有當地傳媒人說,上門敲門這種做法在香港看似理所當然,之前有外國記者卻因此被帶回差館,惹了一身麻煩。當地的外國記者組織,一直對政府的嚴密監控感很頭痛。

平日在香港收到巿民報料,記者都會即時查證,但原來這裏有記者會第一時間聯絡政府部門,商量怎樣消毒負面消息,不少當地傳媒人說,身邊的記者都視宣傳政府政策是自己的職務,不會去挖政府醜聞,這種做法對香港記者來說是匪夷所思。

我問他們,那做記者來幹嘛?為甚麼不轉行賺大錢?他們說,新加坡搵食艱難,不順從政府的人很難生存。回程路上,我問的士司機有沒有讀報,他說有,但不會信,主要是想看看新聞和現實有多大落差,我聽後心裏一震,難道現在的新加坡就是香港的未來嗎?

我不甘心。

記者:張嘉雯


張鐵志不滿被《亞洲週刊》利用。資料圖片

張鐵志不滿遭亞刊利用

【本報訊】與《明報》同集團的《亞洲週刊》昨出版新一期,以「冷戰心態綁架香港」為封面標題,批評質疑《明報》換總編是「麥卡錫主義」式獵巫,又指不同意編採方針的記者可辭職。內文評論更以香港《號外》主編為台灣人張鐵志作為外地人空降本地媒體的成功例子,張不滿被《亞刊》利用。

張鐵志昨在facebook留言:「發現有種被利用的感覺,可謂躺着中槍。」外來總編輯的確可把刊物辦好,關鍵是空降目的是執行老闆命令還是捍衞新聞專業和自由,「尤其是在明報case上,大家擔心這個未來總編是只會更聽北京話」。

本報早前獲悉《亞刊》以大篇幅報道批評《明報》員工及開天窗的專欄作家不專業,更指員工關注組企圖公投選總編。《亞刊》昨晚發聲明,批評本報「捏造新聞」。本報前晚給邱立本求證未獲回覆。據了解,邱通宵改版,棄掉《明報》「內亂」的配稿,又大幅更改主稿。

2014年1月23日 星期四

記協歡迎立法會通過捍衞編輯採訪獨立自主議案 (「香港記者協會」,23/01/2014)

立法會昨日(1 月22日)通過由梁家傑議員提出的捍衞編輯採訪獨立自主議案,香港記者協會表示歡迎。特別是傳媒正值多事之秋,先有《明報》突然撤換總編輯,繼而有《am730》和《蘋果日報》,發生不尋常被抽廣告事件,這些事件表面看似是商業決定,但令人擔心無形之手向新聞機構施壓。

新聞自由是香港的重要基石,受《基本法》第二十七條保障,必須予以維護,免受干預,本會感謝所有發言支持及投票贊成的議員,令議案在多出一票下險過(13票便會被否決)。不過對於代表新聞界的「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立法會議員馬逢國,缺席投票,本會感到遺憾。馬逢國解釋因為身體不適,所以早退,未能參與投票。

本會促請新聞工作者、新聞機構負責人、以及市民大眾,加入捍衞編輯採訪獨立的行列,使傳媒能不受任何外來壓力及干預,繼續發揮反映事實,監察政府及社會的功能。

香港記者協會
2014年1月23日

明報未來老總拒絕受訪 議員:唔肯面對公眾冇guts (《蘋果日報》,23/01/2014)

 鍾天祥打開家門見到記者來訪,拒回應是否出任《明報》老總,又指記者擅闖民居。 何柏佳攝
 《明報》現職和前員工與泛民議員在立法會外默站請願。 朱永倫攝
代表新聞界的馬逢國拒絕繫上藍絲帶。

【本報訊】《明報》爆出換總編風波以來,疑似未來老總、大馬傳媒人鍾天祥連日「失蹤」,沒回應外界質疑。《蘋果》記者昨到新加坡走訪鍾天祥的住所,這位傳媒人卻指記者擅闖民居,對是否來港接任總編輯無可奉告。立法會議員批評鍾對記者態度差劣,質疑他能否勝任《明報》總編輯。

記者:張嘉雯(新加坡) 白 琳(香港)

鍾天祥本身是馬來西亞籍,現居於新加坡。《明報》風波持續兩周,本報多次致電其手提電話均無人接聽,WhatsApp卻顯示他有上線。本報記者抵達新加坡後,再以當地電話致電他,同樣無人接聽。記者昨到訪鍾位於高尚住宅區West Coast的住所,鍾初時表現錯愕,指本報從不報道其集團一方的聲音,對記者登門造訪感到驚奇,又質疑為何不事前聯絡他。記者說一直嘗試聯絡他,他反指記者擅闖民居(trespassing)。

鍾天祥被質疑能否勝任

鍾天祥表示,打算出去運動,頻說「sorry」,「整個問題,還不知道……just no comment。就是這樣子,不好意思」。記者問他是否未確定會接任《明報》總編輯,他重申:「就是no comment,兩個字。」

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毛孟靜批評,鍾天祥對待香港記者的態度差劣,根本未準備好面對公眾,「記者梗係上門拍門啦,又唔係約你飲茶食飯。唔肯面對公眾,個人冇guts」。毛質疑他能否勝任《明報》總編輯,「你係未來總編,唔係官,唔使學梁振英講no comment」。

馬逢國拒絕繫上藍絲帶

立法會的新聞自由議案昨辯論前,近20名《明報》現職和前員工於上午在立法會外請願及支持議案,他們先向議員派發象徵言論自由的藍絲帶,民主派多個政黨的議員都繫上絲帶,並與《明報》員工一同默站以示支持。提出議案的公民黨梁家傑指,冀喚醒港人關注危在旦夕的新聞自由,並支持《明報》員工和所有前線新聞工作者。

不過,大部份建制派議員都拒絕繫上、甚至拒收藍絲帶。代表新聞界的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議員馬逢國,雖一手接過絲帶,又聲言捍衞編輯自主,但由於想「聽吓佢哋(明報員工)訴求先」,所以未有繫上。民建聯陳鑑林和經民聯梁君彥連收下絲帶都不願,當《明報》員工詢問陳會否繫上絲帶時,陳只說:「唔戴。」其後有記者向梁君彥遞上絲帶時,梁知悉絲帶代表捍衞新聞自由後竟說:「我唔帶呢啲古怪嘢。」


有指邱立本一直不滿《明報》反國教等報道立場。 資料圖片

亞洲週刊發功 批明報員工挾持編輯部

《明報》正值內憂外患,屬同一集團、即將出版的最新一期《亞洲週刊》擬以封面報道《明報》風波,以逾7,000字篇幅批評《明報》員工挾持編輯部、作家開天窗有違專業,更指員工關注組企圖以公投選總編輯。

據悉,《亞刊》是次封面報道主文長達7,000字,由副總編輯江迅執筆,主題是批評《明報》員工和開天窗專欄作家「不專業」,更指員工企圖「公投」選總編輯。《亞刊》昨午派員訪問《明報》過渡總編輯張健波。

據了解,《亞刊》總編輯邱立本一直不滿《明報》反國教及湯顯明醜聞等報道立場,又四出物色資深傳媒人,弄了一份名單推薦給張曉卿,聲稱可隨時派人接管《明報》編輯部。

邱的副手江迅是張曉卿身邊的大紅人,每次張來港均由江接待。08年《開放雜誌》前職員沈婷指江迅為中共黨員,江成功以民事追討並獲得賠償。江身兼左派組織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理事。

《明報》員工關注組早前與管理層召開會議後,關注組各部門代表曾綜合同事意見,最終發表立場書,對鍾天祥擔任總編輯表示不滿和遺憾。

關注組發言人冼韻姬接受本報查詢時表示,該組曾經向同事收集意見,以便向管理層提出質詢,但從沒企圖舉行公投。本報昨致電邱立本,手機轉駁留言信箱,其後本報發短訊詢問邱上述有關《亞刊》報道及推薦名單的消息是否真確,截稿前未有回覆。

《蘋果》記者

捍衛新聞自由動議通過 過去兩遭否決 民建聯續反對 (《明報》,23/01/2014)


立法會昨日辯論由公民黨梁家傑提出的新聞自由議案,一批明報現職及前任員工,早上到立法會外派發藍色絲帶,邀請各黨派議員即場扣上,支持新聞自由。其中泛民議員(持報紙者)響應活動,並在昨晨集體到立法會門外接受藍絲帶,並自備前日報道更換總編輯事件的《明報》默站一分鐘,以示支持。(李澤彤攝)

【明報專訊】公民黨梁家傑昨在立法會提出「捍衛編輯採訪獨立自主」的動議辯論,希望可喚醒市民對新聞自由的關注。梁的動議辯論最終險勝,在35票支持下獲通過,其中在功能組別投票的27人中,有14票支持,即以1票僅過半數,使議案能分別獲得地區直選及功能組別兩部分通過。

立法會近年先後在2009年及2011年辯論有關「捍衛新聞自由」的動議辯論,兩次均遭否決,部分建制派指不支持的原因,是不同意議案中部分具體字眼的內容。在經歷《明報》事件、報章遭抽廣告等事件後,新聞自由議案終能獲通過。民建聯則繼2011年後再投反對票。

功能組一票之差通過

梁家傑提出的議案,內容包括「呼籲新聞工作者緊守崗位,捍衛編輯採訪獨立自主的原則,繼續發揮第四權的功能」。對議案投支持票的建制派議員,包括新民黨、自由黨議員、廖長江、陳健波、謝偉銓、謝偉俊等。至於4名議員提出的修正案,包括民建聯葉國謙的,全部遭否決。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劉江華昨午在開場發言時強調,香港政府 「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打壓新聞自由」。他更指公民黨毛孟靜的修訂,暗示政府打壓新聞自由,是無理據的指控,強調一直「致力秉承便利記者採訪的新聞工作原則」。

梁家傑﹕傳媒人手調動非巧合

梁家傑表示,近年報章和電台的一連串人手調動絕不是巧合,「空穴來風,事必有因」。質疑特首梁振英有政治任務,要整頓傳媒。他指出,有人說一雞死一雞鳴,就算《明報》噤聲,仍有其他傳媒,但他恐怕長此下去,傳媒會變成「鵪鶉」。

工黨李卓人強調新聞自由和言論「很脆弱」,指過去一年有商台李慧玲和《信報》紀曉風事件,反映新聞自由岌岌可危。

反對原議案的民建聯葉國謙指摘梁家傑對梁振英的指控是沒有證據,「泛民的想像力很豐富」、「若CY可施加無形之手,僭建事件不會搞到佢頭暈轉向」。

葉國謙反對﹕泛民想像力強

支持原議案的自由黨田北俊表示,「捍衛編採自由」獲香港人認同,他表示,報館作為商業機構也應要獨立自主,認為《明報》的人事調動不應受外來因素影響,但既然新總編輯未上任,仍未知會否干擾。

昨早約20名《明報》編採部員工和前員工趁動議辯論前,到立法會向各黨派議員派發象徵新聞自由的藍絲帶,其中多名泛民議員到立法會外參與默站,以示支持。

泛民斥梁對付傳媒蠶食新聞自由 (《蘋果日報》,23/01/204)

梁家傑斥梁振英以「小學雞」手法整治傳媒。 楊柏賢攝

【本報訊】《明報》突撤換總編輯,大財團借抽廣告向傳媒施壓,令市民憂慮本港新聞自由進入寒冬。立法會昨辯論捍衞編輯採訪獨立自主議案,泛民議員將矛頭直指特首梁振英,指梁帶頭用「小學雞」手段,對付批評他的傳媒,冀港人一同捍衞自由之本的新聞自由;建制派則反指傳媒濫用新聞自由,令傳媒公信力下跌。

提出議案的公民黨梁家傑指,繼《明報》事件發生後,梁振英被指出動經濟手段整頓傳媒,包括叫停銀行在《蘋果日報》刊登廣告,又以不出席其活動作為向拒絕配合的銀行報復。

梁家傑批評這種手法如「小學雞」,「你(銀行)同佢玩,我(梁振英)就唔同你玩」,不斷在港營造敵我矛盾,梁提醒港人一旦失去新聞自由,「港人只能沐浴在虛假謊言之中,對權利被蠶食懵然不知」,呼籲港人一同捍衞知情權。

建制派全力淡化事件

工黨李卓人指,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是民主社會的基石,但這基石在專制政權下十分脆弱,故民主社會就要捍衞新聞自由,民建聯無視《明報》事件,反過來形容這是民主派製造的政治恐慌,李呼籲市民以消費力量,透過罷買淪為宣傳機器的媒體去抵制它們。

建制派全力淡化香港新聞自由收窄的問題,提出修訂的民建聯葉國謙轉移視線,反責個別傳媒報道手法罔顧事實,令傳媒公信力受損害,葉國謙又否認梁振英有打壓傳媒,斥泛民「想像力非常非常之豐富」。

建制派吳亮星強指,《明報》突換總編輯「純屬正常調動」,外界不應過度誇大張揚,反問「傳媒大抑或社會大?」他更為梁振英向《信報》發律師信辯解,應視之為「回敬無法無天嘅造謠分子」。

接力發言的民建聯議員蔣麗芸更力撐《明報》換總編輯,反叫《明報》員工要對企業和老闆有信心,又引述香港報業評議會於12年收到60宗投訴為理由,指媒體「如實多定作新聞、作故事多?」她又翻舊賬重提陳健康事件,不點名質疑《蘋果日報》有違道德操守。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劉江華回應時稱,當局一貫政策是維護新聞自由,又批評公民黨毛孟靜提出修訂,暗示政府打壓新聞自由屬毫無事實根據。至截稿前立法會仍就有關動議辯論,預料泛民提出原動議及修訂動議均會被否決。

2014年1月22日 星期三

立會今辯新聞自由 明報員工請願 (《明報》,22/01/2014)

昨日出版的明報加東版未有抽起談及明報換總編輯的專欄,如常將早一天香港明報的專欄刊出,包括周一刊出的4個「天窗」。

【明報專訊】立法會今日辯論由公民黨梁家傑提出的新聞自由議案,一批明報現職及前任員工早上會到立法會外派發藍色絲帶,呼籲議員支持新聞自由。香港記者協會昨發表聲明,對明報堅持安排不熟悉香港情的馬來西亞傳媒人鍾天祥接任《明報》總編輯,感到遺憾及失望。

記協發聲明表遺憾

記協聲明表示,管理層有權安排人事任命,但員工乃報館重要資產,讀者是令報章賴以生存的命脈,兩者意見均重要。該會認為《明報》管理層無視員工及各界意見及行動,嚴重破壞管理層與員工的互信,該會對此表示遺憾及失望。

加東版無抽走專欄4「天窗」

另對於編務總監張健波兼任總編輯,有指是為期兩周至三個月,記協認為有關安排極不理想,稱人事任命的不明朗因素,難令員工安心工作,亦動搖讀者對報章的信心。該會促請《明報》管理層念及目前香港新聞自由的嚴峻情,及早收回成命。

《明報》加東版副刊昨沒有「抽走」評論明報的專欄稿,昨日的加東版如前日的香港版般,副刊專欄出現了4個「天窗」,沒有如上周般將「開天窗」的李柱銘專欄,轉為其他內容。負責北美業務的明報編務董事呂家明對此表示不作回應。

旺角籌款未經員工關注組授權

另外,團體「社會主義行動」昨於旺角街頭以「聲援明報員工,反對撤換總編」為由示威及籌款,明報員工關注組昨晚回應稱,關注組從未進行任何籌款活動,亦未授權任何人籌款。

憂港新聞自由被侵蝕 華爾街日報關注明報 (《蘋果日報》,22/01/2014)

明報換總編事件惹國際關注。

【本報訊】《明報》突撤換總編輯惹國際關注,《華爾街日報》網上版昨報道,事件令人關注香港新聞自由被侵蝕。

《華爾街日報》網上版以《Silence Reigns in Hong Kong Print Protest》(香港報界沉默抗議)為題報道《明報》突撤換總編輯劉進圖,引述員工稱擔心今次安排與現時政治環境有關,圖侵蝕香港新聞自由。報道形容《明報》過去報道不少針對政府新聞,同時指出《明報》大老闆張曉卿在內地投資經年。

員工今到立會派藍絲帶

另外,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梁家傑今日會在立法會提出新聞自由的動議辯論。一批《明報》員工和前員工,會在今早10時半到立法會正門示威區,向出席議員派發藍絲帶,呼籲議員支持新聞自由。

香港記者協會昨發表聲明,對《明報》管理層執意由大馬傳媒人鍾天祥任總編,表示遺憾及失望。

記協又認為,《明報》管理層兩度與員工會面後,仍拒接納員工意見是「假諮詢、真漠視」,促請《明報》管理層及早收回成命。

此外,《明報》加拿大版連日來抽起評論明報換總編一事的專欄文章被狠批,四名受影響作者陳惜姿、吳志森、李慧玲和卉芸,周一在香港《明報》副刊專欄「開天窗」抗議。《明報》加拿大版昨將四人「開天窗」悉數刊出。

壹傳媒主席黎智英昨接受商台訪問時直言,對《明報》撤換總編感不解,「冇乜必要換,劉進圖都好配合㗎啦已經,你仲要換佢,咁你換過個好得過佢咩?真係睇唔通呀。」

2014年1月21日 星期二

明報堅拒員工要求 記協表遺憾及失望 (「香港記者協會」,21/01/2014)

《明報》管理層無視員工及各界連日來有關該報撤換總編輯的意見及聯署行動,昨晚仍堅持安排不熟悉香港情況的大馬傳媒人鍾天祥接任《明報》總編輯,香港記者協會對此表示遺憾及失望。

記協認為,《明報》管理層兩度與員工會面後,仍堅拒接納員工的意見,一意孤行執行有關委任,本會認為反映會面是「假諮詢、真漠視」,嚴重破壞管理層與員工的互信。

本會明白公司管理層有權安排人事任命,但員工乃報館的重要資產、讀者是令報章賴以生存的命脈。兩者的意見,尤為重要。

本會早已明確指出,總編輯是報章的靈魂人物,《明報》作為一份以香港讀者為主的綜合報章,理應找一位熟悉香港情況,亦能得到員工信任的人士任總編輯,必要時總編輯要為記者擋住干預新聞自由的「無形之手」。然而,鍾天祥不熟悉香港情況,亦未能取信於員工,並非員工眼中的合適人選。

對於編務總監張健波會兼任總編輯,有指是為期兩周至三個月,本會認為,有關安排極不理想。人事任命的不明朗因素,難以令員工安心工作,亦勢必動搖讀者對報章的信心,到頭來,只會對《明報》的前途帶來負面影響。

本會促請《明報》管理層,顧及創報五十五年來,得來不易的公信力及企業形象、念及目前香港新聞自由的嚴峻情況,及早收回成命。

香港記者協會
2014年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