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香港記者協會:梁振英管治惹記者憂慮 (2012年 言論自由年報)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香港記者協會:梁振英管治惹記者憂慮 (2012年 言論自由年報)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2年7月3日 星期二

60%人認為傳媒自由必受箝制 梁上場記者仲驚 (《蘋果日報》,03/07/2012)

今年3月《成報》竄改劉銳紹文章取向,扭曲作者原意,自我審查嚴重。


【本報訊】新特首梁振英上場,新聞界憂白色恐怖來臨。香港記者協會調查顯示,60%新聞工作者認為,梁治下的新聞自由會受限制,擔心新政府會加強箝制傳媒,中聯辦更大力施壓,當局並會就《基本法》23條制訂國家安全法。記協主席麥燕庭指出:「恐懼都有根據,梁振英未上場已經畀過四封信《蘋果日報》、《信報》,打壓新聞、思想自由。」記者:翁煜雄

記協昨發表言論自由年報,公佈今年4月進行的業界調查結果。663名受訪新聞從業員中,87%批評前任特首曾蔭權2005年上任以來,新聞自由嚴重倒退,包括政府收緊資訊發放、業界自我審查、北京或中聯辦干預。

「但梁振英上場,我哋仲驚」。麥燕庭在記者會上指出,60%受訪新聞從業員認為,梁振英管治下,香港的新聞自由會再被收緊;他們較多擔憂的是政府對媒體箝制更多、中聯辦向傳媒施壓、政府重提《基本法》23條的立法。

早前已發四封信給傳媒

有電視台記者問:「梁振英畀市民嘅形象係開放嘅,點解記者會擔心?」麥燕庭即笑言:「我諗冇乜人會覺得佢好開放。」麥續說,梁以往擔任行會成員或召集人時,鮮有向公眾交代,參選特首期間,除指摘《星島》抹黑他,更向《信報》、《蘋果日報》發出四封信,投訴報道,「梁振英唔係批評報道失實,而係批評報道對事實嘅理解。咁好危險,因為事實係可以有唔同嘅理解,咁係思想自由,唔可以操控人哋點諗嘅」。

她又說,梁振英曾表示會推動傳媒的獨立性,「咁反而令我憂慮,唔知佢從自己角度,定公眾角度去睇獨立嘅定義;唔該你唔好搞我哋好過」。

促梁履行新聞自由約章

自特首選舉以來,部份傳媒被視為有明顯挺梁傾向。麥燕庭認為,難憑傳媒對7.1遊行報道的篇幅等,斷定有否自我審查情況,但79%受訪新聞從業員認為,傳媒在曾蔭權政府下已自我審查,包括低調處理不利中央、特區政府、傳媒老闆或財閥的新聞,「希望記者要是其是、非其非,唔好成日覺得『我哋機構係咁㗎喇』,否則日後會成為理所當然」。

新聞界對梁振英的憂慮,麥燕庭認為「絕非空穴來風」。她促請梁振英履行參選時簽署的新聞自由約章,捍衞新聞自由,包括確保重大政策要透過記者會公佈、而非曾蔭權年代慣用的「鬼鬼祟祟吹風會」;警方和消防處等應實時發放詳細罪案或關乎公眾利益的資訊;毋須因中央壓力急為23條立法。「我哋會睇實梁振英有冇做得到」。


回顧一年

年報指自由倒退:回歸以來最差年代

最新一份由記協出版的《言論自由年報》指出,政府在過去一年收緊消息發放,警方處處設限阻撓傳媒採訪,加上業界自我審查,本港新聞、言論自由正在大幅倒退。統籌年報的傳媒人 Cliff Bale形容,這是回歸以來最差的年代。

去年國家副總理李克強訪港,警察伸手阻擋電子傳媒鏡頭拍攝居民被帶走的情況,又設立遠得不合理的「指定採訪區」。

明顯想操控資訊發放

警方窒礙新聞自由之時,中聯辦也同時出手干預,有中聯辦官員曾在特首選舉期間致電《信報》老闆李澤楷施壓;左報更配合中聯辦干預特首選舉,如《成報》擅自將時事評論員劉銳紹的文章竄改成挺梁振英。

政府也是扼殺本港新聞自由的「劊子手」,不但委任政務官統領香港電台,警方及消防亦改用數碼通訊系統,突發新聞幾乎絕迹,並有濫用吹風會迹象。立法會更荒謬地在功能組別議員護航下,否決捍衞新聞自由動議。

最後一次統籌年報的 Cliff Bale說,年報自93年開始發表,近20年來經歷彭定康、董建華及曾蔭權年代,指現在是回歸以來最差的年代,將來則要取決梁振英政府的態度。

記協主席麥燕庭說指當局明顯想操控資訊發放,「好嘢就盡量鋪天蓋地講畀大家聽,唔好嘅嘢就減到最少;所有做公關嘅人都係咁做,政府都唔例外,不過過往嘅手法冇咁明目張膽」。

《蘋果》記者



保障自由
憂打壓偵查報道 記協促棄訂纏擾法

新聞自由與法例息息相關,記協促當局除惡法訂好法,包括放棄擬訂的纏擾法,因可能遭利用來打壓合理的偵查報道;相反,訂立資訊自由法,卻有助公眾迫令政府披露多與公眾有關資料及文件,確保新聞資訊自由。

促制訂資訊自由法

記協主席麥燕庭說,當局沒逼切性現時為《基本法》23條立法,就算日後政府與社會取得共識而立法,法例也須確保新聞自由,最低限度是採納《約翰內斯堡關於國家安全、言論自由和獲取信息原則》,容許傳媒引用合理的公眾利益及事先披露,為抗辯理由。

她又說,當局其實已透過其他法例箝制言論,例如擬訂的纏擾法,便很可能被利用來打壓合理的偵查報道,「被追查嘅人梗係覺得你纏擾佢㗎,但報道都係為咗公眾利益啫」。她說,當局與其訂立或危害表達自由的纏擾法,不如修訂現有法例,狹義地禁制纏擾行為,同樣可保障受害人。

相反,她認為當局有必要制訂有助新聞自由的法例,包括資訊自由法,可讓公眾包括傳媒,有權查閱需要的政府資料及文件,了解一些涉及民生的政策;同時政府也要訂立檔案法,確保政府妥善保存所有文件,在資訊自由法訂立後,便可隨時查閱。

此外,記協又要求當局盡早提出方案,讓香港電台脫離政府架構,透過法例確保其獨立性,而並非再視港台為政府部門,因這已違反國際趨勢,即是國營媒體應轉變為獨立的公共廣播機構,為人民發聲而非官方口舌。

《蘋果》記者


六成傳媒人憂梁減新聞自由 學者籲訂資訊自由法增信心 (《明報》,03/07/2012)

記協公布新聞自由年報,主席麥燕庭(圖)促請政府在本港未有全面普選前不要訂立23條,以及改善突發新聞發布機制。(葉思雅攝)

【明報專訊】香港記者協會昨公布調查顯示,近六成新聞工作者憂慮新特首梁振英上任後,香港的新聞自由會減少。擔心新聞自由會減少的受訪者中,過半數認為政府會加強箝制傳媒,四成認為中聯辦會加強對傳媒施壓。記協指出,梁振英過去兩個月已四度去信傳媒投訴,競選期間又曾抨擊有關他財政狀的報道,引起新聞工作者的憂慮。學者寄語新特首積極聽取新聞界的訴求,用實際行動如制訂資訊自由法以增加傳媒的信心。


梁:對採訪一直積極配合

特首梁振英昨日出席公開場合時回應,指對新聞界的採訪和其他相關的活動要求,一直都是十分積極和十分配合,未來希望能夠透過新聞界的採訪,將政府的政策向全社會交代和報告。

記協在今年4月18日至5月4日,發出1154份問卷,收回663份,以了解新聞從業員就梁振英管治下新聞自由的關注。結果顯示,六成受訪者預期梁上任後,本港新聞自由會減少,其中37.9%認為有「明顯減少」,21.7%認為「有些減少」,而「不知道/難講」的有三成。認為會有所增加的只有4.7%(詳見表)。

在認為梁振英上場後新聞自由會減少的受訪者中(395人),52%認為梁上任後傳媒面對最嚴重問題是政府加強箝制傳媒;其次是擔心中聯辦加強向傳媒施壓(43.5%),以及政府重啟基本法23條立法(35.9%)。

兩月4信投訴傳媒 記協:難信寬待

記協主席麥燕庭表示,儘管梁振英承諾尊重香港新聞自由,但種種象顯示,梁難以令人相信其言行一致及能寬待不同意見,而他對媒體的批評亦相當敏感,例如在今年4月及5月,梁已向《信報》及《蘋果日報》發出4封信,投訴兩報的報道。

在5月份,《蘋果日報》報道梁營中人醞釀推舉恒隆主席陳啟宗出任港大校務委員會主席,當時候任特首辦即發聲明,稱該報作出內容不實的人事任命報道是「影響人心」。

59%憂重啟23條立法

此外,記協調查亦問及受訪的新聞工作者希望梁振英如何捍衛新聞自由,有達六成(58.8%)希望政府不要啟動23條立法程序;其次是改善警方、消防發放突發信息的機制(36.5%)。

記協促請政府在未取得社會共識前,不要制訂國家安全法,同時當局應改善突發新聞發布機制、減少吹風會,確保所有重大政策透過記者會發布。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認為,梁在特首選舉期間抨擊《星島日報》有關其財政狀的報道,令新聞界容易因憂慮而自我審查。浸會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建議,梁以實際行動增加傳媒信心,例如應制定資訊自由法及舉行公開會議聆聽新聞界的意見。

2012年7月2日 星期一

香港記者協會 二○一二年言論自由年報 (「香港記者協會」,02/07/2012)


2012年 言論自由年報(特首換 恐懼添 香港表達自由挑戰重重)

香港記者協會 二○一二年言論自由年報

引言及建議

二○一二年七月一日是香港慶祝回歸十五周年和新一屆行政長官梁振英上任的日子,他的就任,標誌著香港的管治方式將有重大轉變。

分析預料,梁振英會較上屆特首曾蔭權更積極地按一己意欲制定政府政策。與曾蔭權任內最後一年半帶來的折磨比較,這雖然未必是壞事,卻可能為香港的人權自由 - 包括表達自由 - 帶來一定風險。

儘管梁振英承諾尊重香港的自由,但種種跡象顯示,梁振英難以令人相信他會言行一致,寬待不同意見;而他對媒體的批評亦相當敏感:本年四、五月期間,他向《信報》及《蘋果日報》發出四封信,投訴兩報的報道;而在特首選舉勝出前,更抨擊《星島日報》有關他的財政狀況的報道,指責支持其競選對手唐英年的《星島日報》抹黑他。

此外,唐英年於選舉論壇中透露,梁振英擔任行政會議召集人時,曾說過支持出動防暴警察及使用催淚彈對付反對國家安全條例立法的示威者和採訪的記者,又建議縮短商業電台的續牌年期。梁振英否認這兩項指控。

雖然這些評論及指控不足以證明梁振英將會苛刻對待傳媒及打壓表達自由,但已令評論員及政客質疑他未來的施政方針。

記者亦憂心忡忡。根據香港記者協會的調查,六百六十三名受訪新聞從業員當中,六成人認為在梁振英的管治下,新聞自由將會被收緊。他們特別擔心梁振英會對媒體作更多箝制、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公室(中聯辦)加強向傳媒施壓(我們早前已指出這個趨勢),以及新政府重提二○○三年遭擱置的《基本法》二十三條的立法工作。

政府常說尊重表達自由和新聞自由,但事實並非如此。政府不單設置重重關卡阻撓採訪,令傳媒難以有效監察它;更沒有就維護新聞自由採取任何行動,既不願意以更開放的態度對待傳媒,又拒絕立法保障採訪自由。

平心而論,即將離任的曾蔭權政府也沒有善待傳媒:濫用吹風會發布重大政策,而不是召開記者會宣布;不讓傳媒採訪某些新聞事件,改為事後發放「鱔片」「鱔稿」,令媒體傾向作正面報道。

警方對待媒體的態度亦有惡化。二○一一年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訪港期間,警方阻擋電視台攝影師鏡頭及為難記者;同年的七一遊行後,一度拘捕採訪街頭靜坐抗議的記者;警方改用數碼化通訊系統後,徹底改變罪案及突發事故的發布方式,大大妨礙了突發記者的日常採訪工作 - 最近連消防處也緊跟警方的做法。

記協亦擔心,政府近期有意訂立新的法例削弱新聞自由,早前建議的纏擾法便是一例,其範圍之廣,將令記者輕易墮入法網。記協又憂慮政府堅拒訂立賦權市民和記者查閱政府檔案和資料的資訊自由法。政府老是認為現時沒有法律效力的行政守則已足以讓公眾取得官方資料,記協對此不敢苟同。

事實上,記協的調查發現,受訪新聞從業員對曾蔭權極為不滿。百分之八十七受訪者表示,與曾蔭權二○○五年上任時相比,香港現時的新聞自由明顯收窄,這可見於政府收緊資訊發放、業界自我審查及中央政府或中聯辦的干預。

受訪者更指出,過去七年,打擊傳媒最嚴重的事件是李克強訪港期間採訪受阻;其次是二○一二年首季特首選舉期間,中聯辦就選舉報道向《信報》施壓及《成報》篡改曾為記協執委的時事評論員劉銳紹的專欄文章;再者是政府去年九月委任政務官統領香港電台;以及立法會去年十一月否決由民主黨副主席劉慧卿提出的捍衛新聞自由動議。動議雖然得到泛民主派議員支持,但在建制派反對下,動議於分組點票被否決,投票結果是二十票贊成、二十票反對及七票棄權。

一如前述,我們對新聞自由的憂慮並非空穴來風,不過,我們亦須指出,新任特首梁振英在競選期間簽署了記協的新聞自由約章,承諾當選後捍衛新聞自由、積極推動資訊自由法,以及在社會未有共識前不會就《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這舉措具有正面意義,記協定當據此監察梁振英,敦促他信守承諾。

記協為此呼籲梁振英及他的領導班子落實以下措施,以便更好地保障港人的表達自由和新聞自由,循此履行香港於《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基本法》中的義務:

一. 檢討目前發布官方信息的政策,以維護新聞自由:政府應該確保所有重大政策透過記者會先行發布,而非以曾蔭權年代慣用的「吹風會」取代;政府亦應該讓傳媒採訪所有官式活動,而非不作事前通知,只在事後發放官方新聞稿和影片,重點是,政府攝製隊不可越俎代庖,排拒獨立傳媒採訪關乎公眾利益的事宜。

二. 確保警方、消防處及其他執法機關,在刪除事主個人資料後,實時發放詳細的罪案及其他關乎公眾利益案件的資訊,目前只向媒體發放簡短摘要的做法,根本無助編輯和記者工作。警方亦應確保記者在採訪示威活動期間不受阻撓,並撤銷一切不必要的採訪限制,包括採訪區,另外,亦要容許示威者自由表達意見。

三. 不要屈服於壓力而制訂有關禁止叛國、煽動叛亂、顛覆、分裂國家及竊取國家機密的國家安全法。現時並無迫切的立法需要,現行條例已足以禁制《基本法》第二十三條所列的罪行。若政府取得社會共識,並決定為第二十三條立法,有關法例應該確保表達自由和新聞自由,最低限度是採納《約翰內斯堡關於國家安全、言論自由和獲取信息原則》,並容許引用合理的公眾利益及事先披露為抗辯理由。

四. 盡快制定資訊自由法,讓公眾查閱政府資料和文件。立法應以「披露最多資料、有限度豁免」為原則,並設置具效率而獨立及的上訴機制。政府也應盡快訂立檔案法,確保政府文件妥善保存,在資訊自由法訂立後可隨時查閱。

五. 糾正前政府維持香港電台為政府部門的決定。這個前政府的決定違反國際大勢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呼籲 - 國營媒體應轉變為獨立的公共廣播機構。新政府應盡快提出方案,讓香港電台脫離政府架構,並透過立法,制定清晰條文,確保港台的獨立自主。

六. 檢討法律改革政策,確保新訂立的法例不會損害表達自由,例如政府建議訂立的纏擾法,很可能被利用來打壓合理的偵查報道。與其訂立可能危害表達自由的纏擾法,政府應該研究修訂現行條例,狹義地禁制纏擾罪行。政府也應拒絕接受法律改革委員會的建議,把私隱訂為民事罪行和成立法定的報業評議會,以處理關於私隱的投訴。

梁振英管治惹記者憂慮 (「香港記者協會」,02/07/2012)


香港記者協會在香港回歸十五周年翌日發表題為「特首換 恐懼添 香港表達自由挑戰重重」的言論自由年報。年報臚列了四月進行的業界調查結果,當中,新聞工作者認為,前特首曾蔭權治下的新聞自由進一步倒退,而新特首梁振英對新聞自由的影響亦惹人嚴重關注。

六百六十三名受訪者中,六成人認為在梁振英治下,新聞自由將會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他們擔心新政府會加強箝制傳媒、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公室增大施壓力度,以及梁振英政府會就《基本法》第二十三條訂定國家安全條例。

新聞界促請梁振英在香港未落實普選前不要訂定國家安全法、改善突發新聞的發布、推動資訊自由法,以及減少發放鱔片鱔稿和舉行「吹風會」。

除了《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上述問題都是在曾蔭權七年任期內浮現的。本年度的年報詳細列出受訪業界如何看待曾蔭權任內的新聞自由:百分之八十七受訪者認為,香港現在的新聞自由比曾蔭權2005 年上任時倒退,主要原因依次為政府收緊資訊發放、業界自我審查及北京政府或中聯辦干預。

受訪者指出,曾蔭權任內最嚴重的新聞自由受壓事件是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去年八月訪港期間對記者的種種打壓,其次是特首選舉期間的侵擾新聞自由事例,包括中聯辦就特首選舉報道向《信報》施壓及《成報》篡改時事評論員劉銳紹的專欄文章。

香港記者協會的年報涵蓋上述問題,並列出新聞自由在過去一年被侵蝕的詳細情況。另外,儘管梁振英已簽署記協的新聞自由約章,年報探討了他可能威脅新聞自由的地方。報告亦臚列曾蔭權在新聞自由方面的貽害、擬訂纏擾法的危害、政府未能通過新免費電視牌照、委任政務官出任廣播處長,以及香港電台不跟兩位節目主持人續約及亞視誤報前國家主席江澤民死訊等,最後一章則審視澳門令人不安的發展。

如欲查詢報告詳情,請瀏覽本會網址,或致電2591 0692跟本會主席麥燕庭或總幹事莊曉陽聯絡。

香港記者協會

七月二日




調查:新聞界對梁振英上台的憂慮
調查進行日期:418日至54
調查方法:
l   本會分別透過職員和聯絡員在傳媒機構及立法會內派發問卷;
l   本會以電郵發送問卷給自由撰稿人會員;
l   委託香港攝影記者協會以電郵發送問卷給該會會員。
調查對象:記者、編輯、攝影師、傳媒管理層
發出問卷及電郵問卷數目:1154
回收已填問卷數目:663
*問題後以括弧臚列回答人數。

. 候任特首梁振英上任後,你預期香港的新聞自由會增加還是減少?(N = 663)
 
數目
百分比
明顯減少
251
37.9%
有些減少
144
21.7%
不變
33
5%
有些增加
16
2.4%
明顯增加
15
2.3%
不知道/難講
204
30.8%
總共
663
100%

.   梁振英上任後,你認為傳媒面對最嚴重的問題會是:
N = 395, 只需預期新聞自由減少的受訪者回答可選多於一項)
排序
原因
數目
百分比
1
特區政府加強箝制傳媒
206
52.2%
2
中聯辦加強對傳媒施壓
172
43.5%
3
政府將為基本法23條立法
142
35.9%
4
自我審查將會更嚴重
90
22.8%
5
傳媒歸順政府
76
19.2%
6
商界會加強報復負面消息
19
4.8%
7
其他問題
3
0.8%

.  你期望梁振英上任後,如何體現捍衛新聞自由這核心價值?
(N = 663, 可選多於一項)
排序
原因
數目
百分比
1
不啓動23條立法程序
390
58.8%
2
改善警方、消防發放突發信息機制
242
36.5%
3
訂定資訊自由法
219
33.0%
4
減少發放鱔片及舉行閉門吹風會
179
27.0%
5
其他
21
3.2%


記協憂梁振英進一步箝制新聞界 (「有線寬頻」,02/07/2012)

記協憂梁振英進一步箝制新聞界
http://cablenews.i-cable.com/webapps/news_video/index.php?news_id=38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