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香港政府半夜發稿被質疑淡化負面消息 (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涉嫌與太太經營劏房)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香港政府半夜發稿被質疑淡化負面消息 (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涉嫌與太太經營劏房)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2年8月7日 星期二

漏夜發稿改口認知情 陳茂波被轟淡化謊言 (《am730》,07/08/2012)


連日來堅稱自己對妻子名下公司,涉將單位改成劏房出租「不知情」的發展局長陳茂波,前日深夜11時59分突透過政府新聞處發聲明,改口承認當年出任董事期間,知悉買入的單位是連分租合約,又辯稱當日所說對分租情況「不知情」,實際是針對單位現況,結果陳被質疑前言不對後語,有心隱瞞。有學者認為,陳茂波深夜發稿明顯是有意令傳媒無法跟進,企圖淡化謊言,直言令人感覺他「心虛」。香港記者協會則對陳茂波深夜發稿表示憤怒。

對於陳茂波深夜發稿,發展局昨解釋,有關做法「冇陰謀」,強調「已盡晒力出稿」,並對事件引起傳媒不滿感到「唔好意思」,而陳茂波則自上周五後,至昨晚仍未再露面,其妻許步明亦未有作進一步回應。另外,因特首梁振英由本周日起休假5天,暫時統領政府一切事務的政務司長林鄭月娥,昨在交代「處理墮海膠粒」的記者會上,先後6次拒絕回應陳茂波深夜發稿做法是否恰當,更指提問的記者「借題發揮」,只簡單表示「相信陳茂波正積極處理大眾關注」,並稱這不是她現時要處理的事。

上周兩度否認知情

陳茂波被轟「前言不對後語」,事緣他上任發展局長第二天,即被傳媒揭發其妻名下公司「景捷」,涉嫌將兩個分別位於大角咀及佐敦的唐樓單位,改成多間劏房分租。直至上周三晚,兩人發表聲明否認經營劏房,陳茂波其後於周五首度現身回應事件,堅稱自己對單位分租不知情,「對於有關物業的租務安排詳情,我全不知悉」,又指其妻無批准改建及經營劏房,強調「兩份租約訂明單位是不能夠分租、不能轉租」。不過,傳媒於周六再踢爆,「景捷」當年購入大角咀的單位時,買賣文件已列明單位分成多間劏房和床位出租,更有許步明的親筆簽名,惟陳茂波當時仍堅稱不知情。

至周日深夜11時59分,陳茂波透過政府新聞處發表聲明,改口指「景捷」於94年購入大角咀單位時,時任董事的他知悉有分租租約,並推說早前「不知情」的說法,是針對物業現況。陳茂波又重申,自己於97年已辭任「景捷」董事,並無跟進相關物業租務情況,又承諾任職發展局長期間,自己與太太會絕跡本港物業市場,其妻亦會全數出售「景捷」股份,以釋除公眾疑慮。

記協對陳茂波深夜發聲明的做法感到憤怒,認為報章難有足夠時間就回應撰稿,難免令人質疑當局是不希望傳媒,就局長回應作廣泛報道,企圖淡化負面消息,批評做法有違新政府開誠布公的原則,樹立極壞先例。

杜耀明:傳媒冇可能唔跟

浸大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坦言,發聲明的時間離截稿時間極近,做法難免令人覺得政府不想傳媒跟進事件,但直言傳媒間競爭激烈,「今晚唔跟,冇可能第二日都唔跟」。

他又不排除,政府多日不就事件解畫,是抱著「少講少錯,唔講唔錯」的天真想法,令大眾及傳媒盡快淡忘事件,但他指事件因涉及官員誠信問題,加上「傳媒係唔會放手」,結果往往「迫到埋身先講」,令有關官員陷入操守及誠信雙重危機。杜耀明形容,政府這種處理方法只會「因小失大」。

中大政治政治與行政學系教授馬嶽則指,陳茂波深夜發出的聲明,已間接承認「之前講嗰啲係大話」,又認為他是不欲傳媒再作跟進,故延至深夜才發聲明,直指令人感覺他「心虛」。對於政府愈來愈多以「捉字蝨」手法回應醜聞,馬嶽認為只會進一步降低官員及政府誠信,「大家習慣咗官員只會用取巧嘅說話逃避問題」。他不諱言,若陳茂波不能重拾市民對他的信心,勢難留任發展局長。

深夜發聲明捱轟 學者:做法愚蠢 (《明報》,07/08/2012)


【明報專訊】自上周六起拒絕正面回應房事件的發展局長陳茂波,前晚(周日)深夜突透過新聞處發表聲明,承認任「景捷」董事期間知悉旗下物業有分租。有學者指陳茂波做法愚蠢,沒有胸襟面對事件。記協昨發聲明批評陳茂波午夜發聲明做法有欠妥當,促請他公開澄清事件,並要求政府承諾日後不會深夜發表聲明及新聞稿。

新聞處:非刻意安排

對於為何在周日晚最後一分鐘,才發放總長400字的聲明,發展局發言人昨晚解釋,陳茂波原擬就事件回應,惟聲明需時修改,絕非有意安排深夜11時59分經政府新聞處系統發放。發言人對於時間控制不理想表示「不好意思」,但未有交代聲明初稿何時發出。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稱,陳茂波拖延至深夜才發聲明,是刻意使傳媒忽略有關聲明及難作全面報道,令人感覺做法處心積慮,亦見他沒有胸襟面對事件。他認為房事件未至於「十惡不赦」,陳應在第一天便交代事件,但他一直隱瞞及拖延,反令事件升級成誠信危機,令外界繼續發掘他有否其他謊言,「今日過了關,不代表成件事過關」。

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蘇鑰機稱,這次事件並非如颱風等緊急情,找不到理由需在半夜發布,他說傳媒雖難以即日詳盡報道,但翌日仍會繼續跟進,不會令事件淡化,但令外界對其印象更差,並非好的公關策略。

記協則指有關做法令人難以接受,表示陳茂波兩次聲明(8月1日晚及前晚)都於夜間發表,是極壞先例,違背政府一直強調開誠布公的原則。記協又批評新政府運作僅個多月,已多次踐踏傳媒採訪權,令市民知情權受損。

23:59發聲明刻意淡化醜聞 陳茂波間接認講大話 記協怒轟閃縮 (《蘋果日報》,07/08/2012)

梁振英(右)當日找陳茂波(左)接替麥齊光任發展局長,惟劏房事件越揭越臭,令梁班子民望破產。


《劏房醜聞》
【本報訊】發展局局長陳茂波過去兩日一直龜縮迴避傳媒,直至前晚深夜11時59分才發出簡短聲明,間接承認自己之前「講大話」。香港記者協會炮轟陳茂波在午夜發聲明的做法不能接受,質疑是刻意淡化醜聞。學者認為陳茂波表現閃縮,顯示他詞窮理屈。記者:黃偉駿、韓耀庭

陳茂波於上周五首度現身交代劏房醜聞後,翌日即被傳媒出示新證據,指控他與妻子許步明在景捷買入劏房時均是公司董事,而許步明更親身參與劏房買賣。各大傳媒隨即追問陳茂波,但他只透過新聞秘書表示沒有補充。直至前晚深夜11時59分,政府新聞處發出陳茂波的300多字簡短聲明,承認景捷當年買入劏房單位時,他是知情,間接承認自己之前講大話。

記者 facebook鬧爆

陳茂波的英文聲明,延至昨日中午12時34分才發出,其新聞秘書接受查詢時解釋,並非刻意延至夜深才發稿,純粹因為要再三修改回應,並對事件致歉。

不過,陳茂波在午夜才發聲明的做法,引起多間傳媒強烈不滿,包括《蘋果》在內的多份報章由於當時已經截稿,需要改版刊出陳的聲明,而電視台也因為過了晚間新聞時段,需要改為在較少觀眾的凌晨新聞時段播出。不少記者均在社交網站 facebook留言,炮轟陳茂波做法閃縮。

記協發表聲明,對事件表示憤怒。聲明指,陳茂波身為主要問責官員,事件又涉及公眾利益,有責任盡快清楚向公眾交代;又指劏房醜聞並非突發事件,傳媒早就此事向政府查詢,政府有必要盡快回應,而非拖延至接獲查詢當日的最後一分鐘。

記協質疑,政府遲遲不發聲明,是不希望傳媒廣泛報道其回應,才作有關安排,企圖淡化負面消息,促請陳茂波公開澄清事件,及要求特區政府承諾日後不會再於深夜發表聲明及新聞稿。連同今次在內,陳茂波上任後的兩份聲明(均是回應劏房醜聞)均是在晚上發表,另一次是於劏房醜聞曝光後翌日(8月1日)下午8時57分。

學者指詞窮理屈

浸會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認為,陳茂波現時採取的策略是「少講少錯,遲講遲錯」。他指陳茂波由於行錯第一步,在首日現身回應時便向公眾撒謊,結果隨着傳媒找出越來越多證據,他便越來越難再自圓其說,「原本只係患肺炎,家已經惡化變咗肺癌」。

他形容,陳茂波現時是詞窮理屈,所以選擇一味龜縮迴避傳媒,不排除他是想仿效特首梁振英早前應對僭建醜聞的策略,希望令事件慢慢淡化。但他指陳茂波的職位與梁振英不同,「做特首可以派糖轉移視線,但發展局局長其實唔係太多利民招數可以用」。他指陳茂波即使厚顏不辭職,也會負上沉重的政治代價,「以後每次出來交代都會俾人講」,促他不要一錯再錯。

蘋民洗版

Esther Tam
你承認知情,咁你會不會唔做局長,香港市民喺想聽講你呢句話唔做局長。老麥(麥齊光)就12日唔做,你要破佢個紀錄,給香港留下佳話。

Lee Ken
陳茂波局長誠信問題,實在另(令)人髮指!唔辭職真係天冇眼!唔知情?搵鬼信!

Henry Wong
陳茅波(陳茂波)果然盡得大話英(梁振英)真傳,將啲衰嘢推晒畀老婆(許步明),再一個大話蓋另一個大話。

Cha Shao Bao
原來「專業人士治港」即係「專業講大話人士治港」……

節錄自蘋果日報 facebook留言




操控傳媒    
兩大賤招 限制記者採訪

醜聞纏身的政客,最怕傳媒追訪。記協調查發現,接連傳出僭建、涉呃房津、經營劏房等醜聞的梁振英班子,至上任以來短短37日,最少27次透過「官媒」政府新聞處發放消息,或只安排個別傳媒進行聯合採訪(俗稱做 pool),以達限制傳媒提問,又能自我宣傳之目的。記協批評新一屆政府運作才個多月,已多次踐踏傳媒採訪權。

損公眾知情權

7月下旬,國民教育爭議鬧得火熱,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卻一反以往局長的外訪機制,在沒有事先知會傳媒下,秘密訪京會晤國家教育部長袁貴仁,惹來各界炮轟他「賣港」。然而,這只是梁班子剝削公眾知情權的冰山一角。

記協搜集了梁班子過去一個月的採訪活動,發現新政府問責官員最少16次出席活動時,沒事先通知傳媒,只透過新聞處事後發放「鱔相、鱔稿」。除以「官媒」取代傳媒,梁班子還愛用另一「賤招」控制採訪活動的「風險」,就是安排指定傳媒到場做聯合採訪,以限制採訪記者人數。由於傳媒做 pool一般只限派出攝影師到場拍攝,因此做騷高官可避過文字記者的提問。

記協又發現,當局在7月至今最少有11次聯合採訪安排,大部份聯合採訪活動過後,都沒再設記者提問環節。如日前毒膠事件及劏房局長醜聞風頭火勢時,特首梁振英及勞福局局長張建宗早上到筲箕灣巴士站視察長者交通優惠情況,只安排兩家傳媒做聯合採訪「攞彩」,事後卻沒見記者。記協認為,巴士站採訪地方空曠,毋須聯合採訪,而不設記者提問的安排更損害公眾知情權,呼籲傳媒盡量杯葛相關採訪安排。

《蘋果》記者

2012年8月6日 星期一

記協批評午夜發聲明做法 (「有線寬頻」,06/08/2012)

記協批評午夜發聲明做法
http://cablenews.i-cable.com/webapps/news_video/index.php?news_id=389279

記協抗議特區政府發稿安排 (「香港記者協會」,06/08/2012)

發展局局長陳茂波甫上任就被傳媒揭發涉嫌與太太經營劏房,涉違反建築條例。身為主要問責官員,陳茂波有責任盡快、清楚向公眾交代事件,但陳茂波於昨晩十一時五十九分,才透過新聞處發表聲明,承認他對事件知情。對陳茂波深夜發稿,有違開誠佈公的原則,做法有欠妥當,記協對此感到憤怒。

本會認為,當局選擇於接近凌晨時份,才發聲明的做法不能接受,令傳媒尤其是報章根本沒有足夠時間,將局長這個嚴重事故的回應撰稿。有關做法不免令人質疑,當局是因為不希望傳媒廣泛報道其回應,才作有關安排,企圖淡化負面消息。

陳茂波涉於大角咀及佐敦經營劏房,事件與公眾利益攸關,特區政府有責任責成陳茂波盡快向公眾及傳媒交代,但本會翻查記錄發現,陳茂波的兩次聲明都是在夜間發表,第一次是於事件曝光後翌日(1/8)的下午八時五十七分,而今次的聲明更拖至接近凌晨時分才發布,這樹立了極壞的先例,明顯違背特區政府一直強調的開放、公開及透明施政方針。

新一屆特區政府運作才一個多月,但已多次踐踏傳媒的採訪權,包括教育局局長吳克儉秘密訪京,事前沒公佈行程及沒通知傳媒採訪;問責官員落區時又以地方有限為借口,只是安排聯合採訪,或事後發鱔片、鱔稿交代(見表),沒有通知傳媒採訪。在個別事例中,官員落區參觀後,更不設記者提問時段,以躲避傳媒發揮第四權的監察角色,令市民的知情權受損。行政長官梁振英昨日落區到巴士站向長者解釋兩元乘車優惠,該處地方空曠,沒需要作聯合採訪,但官方卻作如此安排,以迴避記者向他追問膠粒風波、陳茂波事件等尷尬問題,就是其中一例。

發展局方面解釋,並非刻意延至夜深才發稿,是因為需要再三修改回應,對事件非常抱歉。不過,本會認為,有關做法令人難以接受,因為這並非突發事件,傳媒已就此事由清早開始作查詢,政府有必要盡快作回應,而非拖延至接獲查詢當日的最後一分鐘。本會促請,陳茂波公開澄清事件,及要求特區政府也承諾,日後不會再於深夜發表聲明及新聞稿,以釋除公眾疑慮及保障市民的知情權。

另外,本會也呼籲同業,若遇到不合理的聯合採訪安排,請即向記協投訴及盡量杯葛相關採訪安排。若同業真的需要使用聯合採訪或新聞處攝製隊的訊息時,請在報道時說明,有關活動沒有安排傳媒正常採訪。


表一:新政府就任以來,沒有通知傳媒採訪的主要官員活動,事後由新聞處發稿及圖片交待
日期
活動
發放訊息
7月3日
政務司司長與司法機關會面
文、圖
7月5日
行政長官與零售界會面

7月6日
運輸及房屋局長巡視沙田公屋用地
文、圖
7月10日 
行政長官會見山東省省長

7月18日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視察母嬰健康服務及骨灰龕設施
文、圖
行政長官到訪葵涌海關大樓
文、圖
7月19日
行政長官與警隊單位指揮官午餐聚會

7月21日
政務司司長於柴灣和北角與青年人會面
文、圖
環境局局長及食物及衛生局局長到訪佛教慈濟基金會,了解社區回收
在27/7發的一條稿件的中段交待
7月25 日
行政長官與入境事務處管理層人員會面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與各界關注骨灰龕法案大聯盟代表會面
文、圖
政務司司長到訪效率促進組
文、圖
7月27日
環境局局長巡視廢物處理設施
文、圖
7月30日
政務司司長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聽取培訓機構意見
文、圖
8月1日
民政事務局局長探訪深水埗長者及食物銀行
文、圖
行政長官到訪消防處總部
文、圖

表二:新政府就任以來,安排聯合採訪的主要官員活動
日期
活動
參與聯合採訪的傳媒(攝影師)
7月9日
行政長官訪大埔區
無線、經濟
7月12日
行政長官參觀海洋公園
鳯凰、東方
7月24日
行政長官視察颱風後情況
有線電視
7月26日
政務司司長與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到訪食物銀行
亞視、經濟,參觀後答問題
7月27日
政務司司長到訪兩間公立醫院
蘋果、無線、鳳凰、東方,參觀後答問題
7月31日
行政長官參與八一建軍節活動
now、星島
8月1日
政務司司長到訪天水圍
有線、南早
8月2日
政務司司長及勞工及福利局局長訪油麻地
亞視、經濟。早上參觀後,下午見記者
8月3日
行政長官禮賓府舉行答謝會
now、新報
8月5日
行政長官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視訪筲箕灣視察長者交通優惠落實情況
無線、明報
8月6日
環境局局長巡視南丫島深灣
經濟、有線

香港記者協會
6/8/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