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1日 星期五
強姦《南周》 無礙庹震任全國人大代表 (《蘋果日報》,01/02/2013)
廣東省人大會議昨落幕,選出了新一屆的政府領導。被視為胡錦濤心腹的朱小丹續任廣東省長,八名副省長分別為徐少華、劉昆、招玉芳、陳雲賢、劉志庚、許瑞生、林少春和鄧海光。省人大還選出161名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
朱小丹續任廣東省長
當中,黃龍雲當選為廣東省人大主任。但值得關注的是,當選廣東省全國人大代表的,除了省委書記胡春華及眾多黨官外,還有《南方周末》事件的始作俑者、廣東省委宣傳部部長庹震,顯示《南周》事件對他的仕途無影響。
100多名代表將在今年3月初,代表廣東出席在北京舉行的全國人大會議。在此次省兩會期間,官員公開財產成為熱門話題,並先後有廣州市政協副秘書長范松青、廣州市市長陳建華、深圳市市長許勤等先後表態,表示只要上級決定,接到通知,「隨時可以公開自己的財產」。
於前日,一批市民在會議地附近舉牌示威,要求當局落實官員財產公開制度,卻遭公安拘查,其中多人昨日才獲釋。
陽江一批村民昨晨到花園酒店前,拉起橫額請願,要求當局調查當地村官涉嫌貪污的問題。公安登記他們的身份後,強令他們收起橫額離去。
廣東南方網
2013年1月24日 星期四
粵政協開幕 《南周》成焦點 庹震快閃 副部長落荒逃 (《明報》,24/01/2013)
廣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南方報業傳媒集團黨委書記楊健(右)昨天多次迴避本港有線電視記者提問,指事件「已經妥善解決」。(明報記者攝)
被指干涉《南方周末》新年獻詞的廣東省委宣傳部長庹震(中)昨天拍完大合照後快閃離開。(明報記者攝)
廣東政協主席黃龍雲(左)講話後與他的內定接班人、省委副書記朱明國(右)握手,似有交班之意。(明報記者攝)
【明報專訊】廣東省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昨日在廣州揭幕,月初發生的《南方周末》(簡稱《南周》)新年獻詞事件成為焦點,廣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南方報業傳媒集團黨委書記楊健昨天多次迴避記者有關《南周》的提問,只稱「事件已經妥善解決」,又否認有干涉傳媒自由。廣東省委宣傳部長庹震亦有出席開幕大會,但就快閃離去。
稱「妥善解決」 否認干預自由
昨日下午,在廣東省領導人與全體政協委員合影時,身為政協委員的楊健現身,被香港傳媒追問有關《南周》新年獻詞事件,希望他能披露真實情。楊健不斷搖頭,用手推開記者的咪,重複說了數次「這件事已經妥善解決了」。在記者不斷追問之下,楊健轉身就走,有記者問「是不是有干涉傳媒自由」,楊健回應「這個沒有」,又再重複「這件事已經妥善解決了」。
楊健至少重複說了5次「妥善解決」,他一邊說邊向後退,繞到一棵大樹後面以避開追問,但香港記者仍窮追不捨,這時有內地傳媒記者以為有重要採訪,紛紛趕來一看究竟,反而擋住了楊健去路,不過一見是他,只能會心一笑,不再阻攔。楊健最後對香港記者說「現在要照相(合照)了」,而在場的工作人員也幫忙擋開記者,楊健這才脫身。被指插手《南周》新年特刊的廣東省委宣傳部長庹震昨日也有到場,但記者無法靠近提問,他在合影後匆匆離去。
朱明國勢任政協主席
在昨早的政協預備會上,廣東省委副書記朱明國已當選政協主席團常務副主席,而在政協發放給傳媒的資料中,政協閉幕大會已經寫明是由朱明國主持,「新任政協領導人與各國領事見面會」也寫明由朱明國出席,新的政協主席人選已經呼之欲出。
此外,廣東省人大會議將於明天開幕,31日閉幕,會議將選出廣東省出席全國人大的代表、新的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和省長,朱小丹料會連任省長。新一屆領導人在閉幕後會召開記者會,有消息稱,朱小丹將會在記者會上主動回應《南周》事件。
穗市長願帶頭公示財產
廣東「兩會」的另一熱門話題是有關官員財產公示制度,廣州市南沙區將成為試點。廣州市長陳建華昨日在市人大閉幕後的記者會上說,現時的公示是制度上的要求,官員財產將會詳細、逐步公開,如果上級有要求,他自己會帶頭公示財產。
明報記者 廣州直擊
2013年1月23日 星期三
挺《南周》被禁聲 東方衛視解約 伊能靜遭中共趕絕 (《蘋果日報》,23/01/2013)
台灣藝人伊能靜因在微博聲援《南方周末》、介入內地敏感事件,繼續遭內地打壓。上海東方衛視《中國達人秀》綜藝節目正式取消她的嘉賓位置,伊能靜在大陸的工作全面停止。這位出身於台灣「二二八事件」家庭、對專制獨裁有深切感受的台灣藝人感慨稱:「沒想到文字的力量,讓原本的平靜失衡」。
伊能靜早於15年前已開始回大陸發展,2010年正式獲邀加盟上海東方衛視《中國達人秀》綜藝節目,擔任評委,與著名音樂人高曉松、滑稽演員周立波同台主持節目。該節目每周播出一次,在內地擁有較高收視率,亦是伊能靜在內地工作的主要舞台之一。
引用《少年PI》述心
日前伊能靜已在微博透露與《中國達人秀》告別:「最後幾期沒有在達人秀上見到大家。謝謝你們喜歡那個真實的我。善良、真實、熱愛生命、關心群體,是我的人生關鍵字。」她還引用電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對白稱:「人生到頭來就是不斷的放下。但遺憾的是,我們來不及好好地和它們道別。」
本周一,有媒體證實《中國達人秀》已正式解除與伊能靜的合作。伊能靜在微博無奈寫道:「今天和小王子(伊的兒子)到海邊,晚上在沙灘走走。我不是激進的人,沒有大志,只是沒想到文字的力量,讓原本的平靜失衡。」她稱自己就是一個普通女子,熱愛生命、寫作讀書、照顧家人,「只是如此,渺小卻真實。」
今年元旦,廣東《南方周末》因新年獻辭被中共黨官竄改,該報記者編輯大反抗,最後演變成內地反中共新聞審查、要求言論自由的風波,波及北京等地;伊能靜挺身而出,在微博發聲支持《南周》媒體人,並以自己的父輩上世紀40年代末在台灣經歷的反獨裁、爭民主的經歷,啟蒙和教育內地民眾。
此後,伊能靜接連受到內地當局打壓,先是微博被刪除、禁聲,繼而被「有關部門」人員「約喝茶」談話;原定在北京的新書簽售活動也取消;加上海東方衛視的《中國達人秀》中止合作,意味伊能靜在中國大陸的工作全面停擺。
事件引起熱議,有網民感慨道:「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女藝人,因為在網上說了幾句真話就遭如此命運,中國的政治現狀可見一斑。」
新浪微博/《蘋果》記者
伊能靜小檔案
原名:吳靜怡
年齡:43歲
教育:
•曾在香港讀小學
•東京關東女子高校畢業
家庭:
•祖父曾任台灣基隆市副議長,二二八事件時被國民黨政府殺害
•母親與父親離異後改嫁日本人,改名為伊能靜江
•2000年與庾澄慶結婚,誕下一子
•2008年被拍到與同樣來自台灣的藝人黃維德牽手,2009年離婚
經歷:
•高中畢業後,由日本回台進入演藝圈,亦常寫作
•1997起到大陸發展
•關注大陸時事,2011年溫州動車事故和去年《南周》事件後曾在微博發聲聲援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網民有話說
「你是中國最美的女人!」
「偌大的中國竟容不下一個講真話的女人!」
「和伊能靜相比,成龍就是一條爬在糞坑邊的蛆蟲。」
「總覺得港台的藝人文化底蘊比大陸的深,氣質比大陸的好。」
「皇帝的新衣故事又重演,就讓他們裸奔,遲早會被笑死!」
「很久以前就知道伊能靜這個名,但並不熟悉,可是這幾年的「(中國)達人秀」,我感覺到你的真,你的美,支持你,好好的生活。」
「容得下千千萬萬個貪官,容得下好幾個戶口好幾套房的王八蛋,容不下一個小小的藝人。甚麼收復台灣,甚麼包容厚德,全是扯淡!」
資料來源:新浪微博
港澳台記協
撐《南周》
港、澳、台三地記者協會早前首次發表聯合聲明,支持《南周》的同業。香港記協主席麥燕庭表示,發表聲明之後,不時有內地同業循不同途徑道謝,有些更對她說:「我們還站着。」她強調《南周》是爭取新聞自由的轉捩點,不會告一段落,「我哋會為事件保溫,希望《南周》同業唔會被秋後算賬。爭取新聞自由係持久戰,人民嘅訴求唔會歇息。」
發起學界聯署的浸會大學傳理學會會長梁偉聰說,繼續向傳理系同學發放內地新聞自由的消息,尤其是《南周》的進展,「內地政府因為之前有人嘈先至回應,從來冇嘗試解決問題,好多傳媒機構都受緊政府粗暴對待。」
《蘋果》記者
2013年1月18日 星期五
南周發表「特別更正」網友追問誰負責 (「BBC」,17/01/2013)
周四(17日)出版的新一期《南方周末》發表一條「特別更正」,就此前遭到刪改的新年獻詞中出現的錯誤予以說明。
這個署名「南方周末編輯部」的聲明說:「2013年元月3日出版的第1507期南方周末新年特刊「追夢」,有三處不能不說的錯誤。」
「更正」指出的三個錯誤是: 「2000年的大禹治水」、「眾志成誠」和南方周末第「1057期」這三個事實性的錯誤及錯別字。
「更正」最後說:報紙的錯誤永遠是「白紙黑字」式的,「報紙編輯出版全鏈條的每一環,其規範流程永遠需要尊重與遵守,我們前所未有地認識到這一點。」
不過,這則簡短聲明沒有指出是誰犯了這樣的錯誤、也沒有說誰應當承擔責任,引起不少網友的質疑。
北京微博用戶「楊俊峰」說:「意味深長。這個能刊出,讓人欣慰。不過,「我們」指的是誰?」
遼寧網友pibozanlang說:「又往編輯身上潑髒水,那是人家寫的嗎? 」
廣州網民「木昜每文成」寫道:「如果真的是南周的錯,不是宣傳部的錯,為什麼宣傳部不敢出來澄清呢?」
上海網民「草根的廉租房」:「規範流程永遠需要尊重與遵守,誰真正應該前所未有地意識到這一點?」
江蘇的「主持人聶梅」說:「雖然語意含混,但可看出依舊不依不饒。好樣的!」
也有網名「1997獵鷹」的山東網友說:「中國夢應該是復興夢,而南方周末引向憲政夢自由夢,南方周末是漢奸帶路黨。」
時間差
1月3日出版的南方周末新年獻詞由提倡憲政改革的《中國夢,憲政夢》被改為《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接近夢想》出版。
該報記者編輯表示對這一改動事前全然不知,認為官方的刪改動作超出「底線」,隨後表示罷工。
1月7日,一些支持南方周末的民眾舉行抗議,隨後又有支持官方的左派示威者加入,雙方一度發生對峙摩擦。
1月8日, 據傳在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介入下推出「南方周末事件」解決方案,報社員工結束罷工,恢復正常工作,本周報紙照常出版;不搞秋後算賬。
兩天後出版的《南方周末》成為關注焦點,不過正常出版的這期報紙沒有提及這次風波,頭版是有關河南蘭考火災造成孤兒死亡的報道,題為《那麼多的愛,那麼少的錢》。
分析人士指出,事隔一周南周發表「特別更正」一來可避開風頭,二來將新年獻詞出現的錯誤當普通編輯錯誤來處理,以淡化事態。
2013年1月16日 星期三
抗命中宣部 《新京報》社長獲獎 (《蘋果日報》,16/01/2013)
有風骨者,才會真正有影響力!日前帶領報社挺《南方周末》(下稱《南周》)、對宣傳干預新聞自主說不的《新京報》社長戴自更,榮獲金長城傳媒獎2012中國傳媒年度影響力人物。
由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及中國傳媒大學等十所內地頂級大學新聞學院聯合主辦的中國傳媒2012年會正在海南三亞舉行,年會發佈品牌指數總排行榜中,《新京報》位列第四,名列紙媒榜首,現年49歲的社長戴自更獲2012中國傳媒年度影響力人物榮譽。「實至名歸,致敬!」
也有評論指2013年此獎該頒予廣東宣傳部部長庹震:「此君影響力是相當的大啊!」庹掌管的廣東省宣傳部門「強姦」《南周》新年獻辭,南周說不,引起一場反報禁的輿論風暴。其後中宣部下令全國報章轉載抹黑《南周》的《環球時報》評論文章,戴自更帶領《新京報》堅拒,更不惜辭職,迎來讚譽。
新浪微薄
國台辦就伊能靜事件稱藝人應守法 (「BBC」,16/01/2013)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新聞發言人楊毅星期三(1月16日)回應有關伊能靜的言論事件時表示,中國歡迎台灣藝人到來發展,但他們在中國大陸應該遵守法規。
台灣藝人伊能靜此前就《南方周末》新年獻辭事件在微博發表評論,隨後她稱自己被當局約請「喝茶」,並一度遭到微博禁言。
有猜測稱近年來專注在中國大陸發展的伊能靜的演藝事業也可能因此受到影響。
伊能靜1月11日起已經恢復發表微博,但她取消了原定的新書簽售活動。
國台辦星期三上午舉行2013年首次例行新聞發佈會,台灣中央社記者就伊能靜事件提問。
楊毅回應稱:「網上傳的那些說法,真的假的我也不清楚,不過我想指出的是,我們歡迎台灣的演藝人員來大陸發展,當然他們在大陸也應遵守相關的法律和法規。」
伊能靜
43歲的伊能靜在《環球時報》發表社評批評《南周》編輯部成員為新年獻辭事件威脅罷工之際發表微博,調侃《環球時報》是看門狗。
伊能靜的微博說:「乖乖,把門守好。只要咱在這裏,這裏就歸咱管。若有誰說這裏也是他的,你就咬。乖乖,把門守好。咱有刀有槍,沒人敢來,所以不用真咬,你吼吼就 好。狗仗人勢你聽過吧?你就仗著我吧,就算你不是真的狗,但你比狗還像樣。乖乖,我宰了你的同類,骨頭給你咬,獎勵你是因為,你的忠誠是我的驕傲!」
她還發表支持《南方周末》的微博:「我不是不知道,南方已遠。遠的我看不清那方的真實,只剩下此刻的黑暗。我不是不知道,南方已遠。在此周圍的呼喚,都已顯的蒼白。末世的警鐘響起,我卻已看不見敲鐘人,他早已墜落,只因遙遠南方離去後的黑暗。」
這些微博都被廣泛轉發,但隨後她在1月10日發佈微博稱:「我去喝茶了,希望茶好喝。」
隨後,她有關「喝茶」以及聲援《南方周末》其他微博全部被刪除。
有網民質疑伊能靜此次作為系為了炒作她的新書,但大多數網民不接受這一說法,並對伊能靜此次的作為提出讚揚。
目前伊能靜的新浪微博擁有678萬名粉絲,比南周事件前增加了數十萬。
微博
與此同時,伊能靜在恢復發佈微博後發佈的數條也被廣泛轉發。
「曾經可以領日本籍,但決意放棄,去日本觀光依然用簽證。父親山東濟南人、母親基隆人,我想回到我的根,用我的母語寫字。我,沒讀太多書,但我知道自由一種本能。而要實踐這種本能,必須在自己的土地,在他處享有的自由,對尋根的孩子來說,更像流亡。」(1月11日)
「在最混亂的時代裏,依然堅持做最好的自己。」(1月12日)
「我是你最好的朋友,你卻因恐懼將我當成最大的敵人。」(1月12日)
「她又換上了美衣裳,做回他們說的戲子。對她來說亂世買筆,盛世買胭脂水粉。那些說她戲子的,她優雅笑之。因為她知道,朝笑她的,無論盛世、亂世買賣的都是靈魂。」(1月13日)
「因為安全考量,1/16北京王府井、1/19杭州、1/20上海、1/26北京、盛大電子書等活動已經取消,年前將無任何開放性活動。無任何其它因素,請勿擔憂。」(1月13日)
2013年1月14日 星期一
英媒:中國當局請「喝茶」打壓言論 (「BBC」,13/01/2013)
周日(1月13日),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刊登報道說,中國當局用請名人「喝茶」的方式、用微妙的阻止要求言論自由的抗議活動。
文章說,在中國,某人被請「喝茶」意味著此人被傳喚到秘密警察地點給予警告。
報道說,上周《南方周末》事件後,大批中國人因在網上表示支持而被警方請「喝茶」。
星期四(1月10日)下午,伊能靜在新浪微博說:「我去喝茶了,希望茶好喝」。隨後她有關《南方周末》的微博被全部刪除。
伊能靜的新浪微博在大約兩天之後恢復更新。
文章說,被請「喝茶」的意思從有2500萬粉絲的前谷歌副總裁李開複的微博言論中非常明確。
李開複在新浪微博上表示,從現在開始只談論東、西和北,並且可能只提到星期一到星期五。這意味著不再談論《南方周末》。
網民紛紛用中國對言論的控制與今年的嚴寒相比較,發表對《南方周末》的支持。
演員李冰冰在新浪微博上寫道:「南方沒有暖氣,我們期待春天的到來,我支持南方周末」。
有3千多萬粉絲的演員姚晨在新浪微博上引用前蘇聯異見作家索爾仁尼琴說,一字真言超越整個世界。
文章說,儘管警方沒有對這兩位名人採取任何行動。被請去「喝茶」的房地產大鱷任志強則毫不卻步。
任志強在微博上說:「很奇怪,他們零點請我去喝茶;每次他們請我喝茶都是因為我說了真話,就好像他們強迫我說假話」。
《星期日泰晤士報》報道說,「喝茶」這種非正式的拘留意味著習近平上台之後,中國爭取更自由的戰場繼續發展。
報道說,隨著示威者在《南方周末》辦公室外聚集,官員們接受妥協。隨後,該報新一期承諾減輕控制。
文章說,那些發表異議的非名人受到當局更嚴厲的手段處理—他們被拖進警車和沒有標誌的汽車。
一個中國人權組織說,有兩位異議人士被驅逐出廣州,另一位在當地警察局遭到毒打。這個組織還說,一名與記者有接觸的學生、兩名在網上發表言論的異議人士,以及一位用手機上傳抗議現場照片的作家被捕。
報道最後表示,隨著冬季的深入,未來一段時間可能將有更多人被請到警察局「喝茶」。
2013年1月13日 星期日
伊能靜被噤聲兩日再現微博引熱議 (「BBC」,11/01/2013)
台灣藝人伊能靜最近兩日連發微博支持《南方周末》及抨擊《環球時報》,在微博人氣急升,但相關微博迅速被刪,更有傳言指她在中國遭封殺。在從微博上「消失」近48小時後,伊能靜周五(11日)晚重新發言。
其經紀人則表示,伊能靜新書的簽售活動被取消是出於安全考慮,「希望不要輕易相信其他傳言」。
周五晚9時許,伊能靜在微博轉發一封她寫給兒子的長信,並附上評論﹕「親愛的孩子,如果因為真實被神話(化),那是一種時代的悲劇。」
隨後她又寫道,「挑釁叫囂的背後,並非抹黑。他們只是希望轉移,讓你遺忘你原來想爭取的,所以記著,留著你的腦,只為真理沉思。」
「曾經可以領日本籍,但決意放棄,去日本觀光依然用簽證。父親山東濟南人、母親基隆人,我想回到我的根,用我的母語寫字。我,沒讀太多書,但我知道自由一種本能。而要實踐這種本能,必須在自己的土地,在他處享有的自由,對尋根的孩子來說,更像流亡。」
星期四(1月10日)下午,伊能靜發表微博稱:「我去喝茶了,希望茶好喝。」
隨後,她有關「喝茶」以及聲援《南方周末》其他微博全部被刪除。
網民繼續紛紛在微博發文表達對伊能靜的看法。
小袁9011:從高中開始就知道有伊能靜這個明星……斷斷續續的聽過她的故事……從廣播,網絡……雜誌……今天看了她的微博……想說:女孩堅持自我,活出人性的真實。
蝦米er:伊能靜還真作啊~我覺得作其實是對事物的敏感,任何一點細微的變化都能在心底掀起軒然大波。
呂況: 一個台灣藝人,如此憤不顧身的保護國人的自由。這是何等的感人!
沒有子彈: 突然就敬佩起這個女人來。有見識不出奇,有良知不出奇,見識、良知和膽識齊備這就太難得了。處歡場而不改凌厲,雖優伶而不忘憂國,大善。
堅強的頭髮: 今天你的幾條微博,都可以成為啟蒙的東西了,我相信會有很多人因此而支持你的,為你的勇氣,也為你的智慧,我決定讓朋友從台灣買你的書拜讀!祝好運自由女神!
天涯凌晨:@伊能靜 你是我第一個關注的明星,沒別的,你的直言讓我覺得敬佩。。。。。。
新開店方掌櫃:一個海岸對面的女藝人,因為對一個時事說了一些自己的感受,現在微博被禁,人被叫去「喝茶」,她就是伊能靜!真不知是該笑還是該哭!對一個小小女人居然如此害怕,太虛弱了!
廣州30農民撐南周被捕 (《明報》,13/01/2013)
【明報專訊】維權人士蘇昌蘭等30多名農民,昨日從佛山乘車趕赴廣州,在南方報業集團門口集合,聲援《南方周末》(簡稱《南周》),但一一被警方帶走。
由於有人在互聯網上呼籲昨日到《南周》總社等地舉行抗議活動,廣州警方事先調動警力嚴陣以待。昨日下午3時半,大批便衣警察將蘇昌蘭等人包圍,全部抓走。蘇昌蘭在約兩個小時後接受電話訪問時表示,他「正在派出所,警察不讓講話」。
此外,數名蘇州居民昨日在林昭墓前打出支持《南周》的標語(圖)。林昭是反右時期的異見人士,1960年代被關押迫害並槍決。
齊撐《南周》 書店贈書挺伊能靜 (《蘋果日報》,13/01/2013)
因聲援《南方周末》(簡稱《南周》)被微博禁聲和「請喝茶」的台灣藝人伊能靜,不向壓力低頭,昨天繼續在微博發聲「為真理沉思」,獲得網民力挺。福建廈門一家書店不滿當局武斷取消伊能靜新書簽售活動,發起贈書挺伊活動。
據廈門「不在書店」工作人員表示,得知伊能靜的北京新書簽售會被取消後,該店決定發起贈書活動,讀者只要在微博留言,就有機會獲得伊能靜新書,「這是展現我們的一種態度,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她說:「一個人說了甚麼話就被禁,這本來就不是很正常的事情。」
「不在書店」是一家勇於表達獨立態度的書店,該店一名負責人曾經說過:「我們不賣莫言的書、也不賣抄寫『延安座談會』作家的書。」去年5月,中宣部組織文藝界抄寫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包括莫言在內的百名作家演員參加了這一向中共獻媚的活動。
香港學生北上聲援
近日「被沉默」的伊能靜,昨天重開微博:「挑釁叫囂的背後,並非抹黑。他們只是希望轉移,讓你遺忘你原來想爭取的,所以記着,留着你的腦,只為真理沉思。」伊能靜昨午又在微博推介名為《姐妹》的書,她說這本書說種族歧視的年代,一個白人女孩透過文字,鼓勵兩位黑人管家,說出真話的故事。「我們之間,沒有誰是黑誰是白,但我們都在為說真話努力」。她說:「該書標題:做夢也沒想到,可以把心裏的話說出來,『而我們應該,還在夢裡吧』。」
另有消息稱,網傳昨日廣州繼續有民眾參加撐《南周》行動,香港學生北上聲援,令警方高度緊張,《南周》大樓附近便衣增多,警員見有人站停就上前驅趕,態度不服就威脅打人,氣氛相當緊張。
新浪微博/中央社
2013年1月12日 星期六
澳大科大生 快拍撐南周 (《正報》,12/01/2013)
【本報訊】昨日,澳門大學及澳門科技大學合共三十多名學生,參與「撐《南周》,撐《新京》,撐新聞自由快拍行動」。有參加的學生希望,澳門青年也關注澳門傳媒隱瞞、淡化事件的情況。另有學生擔心,國內官方對新聞的操控將會進一步加強。
澳門青年動力在網絡發起「撐《南周》,撐《新京》,撐新聞自由」的快拍行動,呼籲本澳各大專院校師生,在昨午一時拍攝相片,並上載到網絡。青年動力理事李國富表示,澳門的大專院校自我標榜為自由、民主、開放的學府,師生理應表態支持《南周》和《新京》,抗議內地的對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的壓制。
然而,昨午一時,起初只有兩、三名澳門大學的學生參與活動,經他們向途經的同學介紹及呼籲後,才集得十五名同學合照。其實,兩岸三地的專上院校的師生早已就「南周事件」表態,對於本澳師生的反應,李國富認為,這可能澳門人一向慢熱,且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有關。
澳門大學四年級學生梁同學表示,《南周》及其報系可說是國內最敢言的報業,推動著全國新聞業的健康發展,因此,今次事件的影響很大,理應非常關注。「南周事件」和「新京事件」雖引起了青年人的關注,但她更希望同學們在這時機,也關注澳門的傳媒生態。她覺得,澳門傳媒面對不公義的事件時,通常是站在權貴那一邊,在報道中隱瞞、淡化事件。
昨午一時,十八名澳門科技大學新聞傳播學學生,以內地來澳學生為主,參與「撐《南周》,撐《新京》,撐新聞自由」的快拍行動,手持著「我在澳門,守護新京」、「過度沉默的好人是罪惡的幫凶」等標語。三年級的蕭同學表示,實在不能接受內地官方干預新聞的程度,可惜,從種種跡象顯示,官方對新聞的操控很可能進一步加強。他覺得,廣東官方的行徑與新領導人所倡導的開明相違背。
民聯就《南方周末》事件的聲明 (《正報》,12/01/2013)
今年一月三日,《南方周末》準備發表一篇名為《中國夢,憲政夢》倡議推動民主憲政的新年特刊獻詞。但政府當局直接干預以行政手段下令對這篇獻詞進行大幅刪改,在編輯記者不知情下文章被強行修改,扭曲原意且導致出現多處錯誤。本來,以中共的體制及慣常操控傳媒的習慣,這種隨意刪改文章的行為,於黨官來說,是微不足道。但這種偷偷修改文章的行徑,行侵犯新聞自由之事實,卻已不容於社會。於是,在報社內外一片質疑之下,官方急於補鑊。一月六日晚《南方周末》的官方微博負責人員被逼上繳微博帳號密碼,隨後《南方周末》微博即被利用發佈聲明否認宣傳部介入,誤導公眾。此一欲蓋彌彰的行徑,更引來社會的強烈反彈,引發全球網民都憤而指斥黨官「強姦」《南方周末》。及後,北京的《新京報》又被強行加插批評《南方周末》傳媒工作者的社論,更令事件火上加油。中共治下,控制新聞媒體的行為早已習非成是,決非個別事件,而是出版自由和言論自由遭封殺的冰山一角。另一份由一批主張民主改革的中共退休老幹部主辦的民營雜誌《炎黃春秋》,也同樣面臨整肅。在「南周事件」發生後,國家工信部突然偷偷勒令註銷《炎黃春秋》的網站域名,令其雜誌網站遭強行關閉。這種粗暴干涉新聞自由的行徑,一南一北互相呼應,不論出於何因,當局的行徑都應受到譴責。
應當指出,在今天貪腐遍地的中國,新聞自由及言論自由的確保尤其重要。十八大之後,習李新班子登台,最惹人注目的是一大批貪官遭到整肅。而貪官下馬的直接原因是互聯網上幾個實名具報,中紀委的迅速跟進,即令多位級數相當的官員應聲下台受審查。只是,若互聯網隨時受到監控和屏蔽,則這種舉報亦將難以發揮作用,顯見民間監察之重要。面對國家幹部嚴重的集體性貪腐問題,中央政府即使有決心肅貪倡廉,恐怕亦鞭長莫及。以現時中共的一元化領導模式,負責監察違紀貪腐的每地紀委,都受當地的黨委書記所領導。貪腐問題只要其中任何一層的黨委書記涉及,則整個監察鍊便斷開,下情根本無法上達,中紀委以至政治局都無能為力。所以,以中共今天的建制,在制度上的監察根本無法發揮作用。這也是為何貪腐在今天愈演愈烈的原因。當自上而下的監察難以發揮作用時,則必須透過自下而上,讓人民大眾監察官員的貪腐和不法行徑。現時各地人民絡繹不絕上訪伸冤,其實也是人民監察的一種模式,但因為反映都是個別情況,而這種上訪太多亦難獲中央的重視,所以效果難彰。而人民監察就應體現於傳媒的監察。若新聞出版自由獲得保護,傳媒可以真正擔起社會監察者的角色,則官員的貪腐敗壞的醜行便無所遁形。透過傳媒的揭發、透過互聯網的舉報,這種全民監察的方法,正是治療中國貪腐問題之良方。而前提就是必須保證人民能正常享有中國憲法第三十五條所應有的言論自由和出版自由。中國要邁向文明、政治清明,捨此絕無他途!澳門民主發展聯委會對《南方周末》及其他堅持肩負傳媒監察角色的新聞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的支持!強烈反對中共對新聞自由和出版自由的壓制!我們強烈要求北京當局順應社會和時代的要求,確保出版自由和言論自由,開放報禁、黨禁,尊重人民的結社權利,讓中國的公民社會有成熟發展的空間,進而推動中國的自由和進步!
二零一三年一月十一日
中國網民熱議伊能靜被禁言事件 (「BBC」,11/01/2013)
伊能靜因評論《南方周末》新年獻辭而被新浪禁言事件令這位台灣藝人一躍成為新浪最多搜索名人。
伊能靜在中國多份有影響的報紙被要求轉發《環球時報》批評《南方周末》社評時發表微博諷刺《環球》是狗。
她另一則被廣泛轉帖的微博寫道:「你的暴怒,讓我懂得自己正確。你的掩飾,讓我相信自己正直。你的瘋狂,讓我看見自己清醒。你的殺戮,讓我知道自己活著。」
星期四(1月10日)下午,伊能靜發表微博稱:「我去喝茶了,希望茶好喝。」
隨後,她有關「喝茶」以及聲援《南方周末》其他微博全部被刪除。
熱搜
星期五,伊能靜成為新浪微博上最「熱搜」的名人,被搜索超過31萬次,領先名列第二位的韓國藝人樸有天近19萬次。
她的微博的粉絲數也在近日迅速增加,目前已經超過652萬人。
伊能靜近年來專注在大陸的發展,她的粉絲擔心她在大陸的演藝事業可能會受到此次事件的影響。
與此同時,她在此前發佈的一組泳裝寫真照在微博上被廣泛轉發。
43歲的伊能靜發佈這組泳裝照片是為了配合她的新書《跟身體談戀愛》。
炒作?
有網民質疑她評論《南方周末》事件是為了炒作新書,但這一說法普遍遭到駁斥。
「giky傑仔」評論說:「對伊能靜這樣的藝人,要掙錢的話,唱幾首紅歌,寫兩篇入黨申請書,恐怕比去喝次茶要容易得多~~」
「老武是文建」認為:「伊能靜的言行在一個公民社會太正常不過了,她因說了幾句「心語」成為焦點,大有直升英雄的高峰之勢,這當然是她敢言的回報,但更是這個時代的悲哀!在影視娛樂明星群體站著裝逼,躺著賣逼的庸俗大環境下,@伊能靜 事件具有醒世意義。」
前經濟觀察報調查新聞部資深記者「記者劉向南」則寫道:「今天所見最喜歡的一句話:「She can be quiet,but she will not.」我把它翻譯成:「伊能靜,但伊不肯靜。」決定追@伊能靜這顆星了!」
「Kielboat」則中肯地分析說:「有人將伊能靜的表態與售書聯繫在一起,不以為然。不,這很好,一個自由的市場最終決定一切,當聰明的藝人已經意識到自由市民是他或她的最大市場時,一種新的政治消費主義就形成了,跟拒買環時廣告商產品一起構成新的政治消費主義選擇和運動,改變這個社會。」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chinese_news/2013/01/130111_china_yi_internet.shtml
南周事件逐漸平息庹震首次露面 (「BBC」,11/01/2013)
在前一陣鬧得沸沸揚揚的南周新年獻辭事件逐漸平息之際,一直被認為應對挑起爭端負責的廣東省宣傳部長庹震在事件後初次露面。
作為廣東省委常委和宣傳部長的庹震出席了全省宣傳部長會議並講了話,號召學習宣傳貫徹中共十八大精神,做好宣傳思想文化工作。
參加會議的包括廣東省各地級以上市黨委宣傳部長和全省宣傳思想文化領域的負責人。
在引發激烈爭論的南周新年獻辭事件中,庹震被指是引發事件的主要人物。但他自爭論爆發以來一直未露面並處於沉默狀態。
香港媒體引評論人士猜測,南周新年獻辭事件揭露了中共兩派權斗。
報道說,廣東省委已與《南方周末》達成和解,該報主編黃燦和廣東省委宣傳部長庹震將被撤換,但二人至今都繼續留任。
現年53歲的庹震是河南方城人,1976年參加工作,198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庹震1982年武漢大學經濟系畢業後曾在經濟日報擔任總編室負責人,記者部主任,報社副總編和總編。
2011年任新華社黨組成員和副社長,現任廣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長。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chinese_news/2013/01/130111_tuozhen.shtml
豫報踩界撐《南周》:我們在一起 借孤兒院火災喻志同道合 (《明報》,12/01/2013)
【明報專訊】河南報章《東方今報》(簡稱《今報》)昨日以打「擦邊球」方式聲援《南方周末》(簡稱《南周》),在頭版刊登《南周》報頭,並借兩份報章共同採用過的蘭考孤兒院火災新聞圖片,大字標題稱「我們在一起」。不少網民稱讚該報「有態度」,但相關網帖紛遭除。該報網站昨日亦無法登入,不過有員工稱,目前未聞報社收到壓力。
《今報》昨日報頭一改往日橫放的版式,將「東方今報」四字豎排在頭版左上角,右邊是一卷《南周》的美術圖片,中間則是題為「我們在一起」的社論,附有一張孤兒院火災事件主角、「愛心媽媽」袁厲害的照片。
頭版刊《南周》報頭
社論作者為「東方今報評論員夏繼鋒」,公開資料顯示其為該報評論部主任。文中第一句就寫道「這一刻,我們和南方周末在一起」。文中稱,版面上的袁厲害照片為《今報》記者6年前拍攝,數日前在該報登出,前日又被《南周》引用﹕「是愛和責任,讓我們和中國影響力最大的周報站在了一起」。社論中不乏「如果你不曾心碎,你不會懂得她傷悲」、「她就像一束光,照亮了人性」等意有所指的句子,既描述袁厲害,又像暗喻《南周》,結尾稱﹕「讓無力者有力,讓悲觀者前行,共同追尋和實現我們的中國夢,我們和她在一起。」
媒體借隱語挑戰管制
《今報》昨日A4要聞版還刊登題為《悲憫的情懷是一致的》的報道,由上述照片拍攝者劉棟傑憶述2005年採訪袁厲害的經歷及講述本周三中午《南周》圖片總監李楠去電請他提供當年照片一事,附上的「編者按」中有一首短詩,寫道「擔當中的堅守會讓我們永遠在一起」。《今報》封面的電子版圖片昨在網上廣傳,但該報網站昨日日間無法登入,至昨晚雖恢復運作,但報章電子版無法查閱。
利用隱語、雙關語等文字遊戲來表達觀點,是內地媒體挑戰新聞管制的常見手法。新浪、網易等網媒日前曾用新聞標題排出藏頭句叫「南方周末加油」;《新京報》借講述美食的文章《南方的粥》聲援《南周》,稱「在寒冷的冬夜,我們圍一碗粥相互取暖」。《今報》在2004年成立,由河南電視台主管主辦,是全國唯一一份由廣電系統經營的都市報。
明報記者
伊能靜被噤聲兩日再現微博
【明報專訊】台灣藝人伊能靜最近兩日連發微博支持《南周》及抨擊《環球時報》,在微博人氣急升,但相關微博迅速被刪,更有傳言指她在內地遭封殺。在從微博上「消失」近48小時後,伊能靜昨晚重新發言,其經紀人則表示,伊能靜新書的簽售活動被取消是出於安全考慮,「希望不要輕易相信其他傳言」。
李冰冰賦詩力撐遭刪帖
昨夜9時許,伊能靜在微博轉發一封她寫給兒子的長信,並附上評論﹕「親愛的孩子,如果因為真實被神話(化),那是一種時代的悲劇。」《南都周刊》主筆易小荷在稍早前透露,與伊能靜通過電話,她心情很平靜,對大家的致敬「誠惶誠恐」,「從(溫州)動車事件到許多社會熱點事件,她都發出過自己的聲音,不覺得是多麼了不起的事情」。同樣曾在微博留言暗撐《南周》的內地影星李冰冰,前夜在微博中留言稱﹕「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登高能賦,歲月靜好」,其中暗含伊能靜之名,引起網友傳播,但隨即遭到刪除。
南周抗爭內幕曝光
武警守印刷廠 逼《新京報》就範
【明報專訊】‧新年特刊數度刪改
上月初《南周》編輯提出「過河」主題,遭總編黃燦改為「中國夢」。上月26日編輯部在省委宣傳部的意見下做出修改,至31日,黃應「上面的進一步指示」要求把特刊最重要的「新年獻詞」改成第二個版本。當夜凌晨,編輯流程本已走完,黃燦突然再轉達宣傳部對圖片和標題的最新意見。
‧員工放假 宣傳部代筆
元旦假期開始後,黃燦與常務副總編伍曉峰被召至宣傳部,副部長楊建要求再對特刊作出修改。黃、伍現場記錄修改意見並草擬文本。1月1日晚,新聞處發回改定稿,特刊名字定為「追夢」,新年獻詞被多處刪改。次日晚,黃燦要求執行總監曹鈞武加班改版,曹以休假為由拒絕。最終黃、伍與一名視覺出版部同事在出版前夜加班改版。次日報社員工看到面目全非的報紙,目瞪口呆。
‧編輯記者「起義」
1月3日,報社員工情緒激動地聚集起來,要求領導班子採取措施,制止黃、伍擅改工作人員簽字通過的版面,但遭到拒絕,黃、伍不肯透露刪改要求是哪個宣傳部官員提出。經過大部分編輯、記者授權,員工以「南方周末編輯部」名義在網上發聲明,要求徹查今次事件,並要求省委宣傳部長庹震道歉、辭職。
‧微博攻防
5日,《南周》領導層主動建議召開擴大會議,通報刪改過程,同意成立調查組,但領導層同時開黨委核心成員小組會,討論決定在《南周》官方微博發聲明稱新年獻詞系「本報編輯配合專題追夢撰寫」,並在擴大會議後施壓微博管理者吳蔚發布,吳反對無果,終在一日後交出微博帳號密碼,相關聲明於當夜發出。此後24小時,宣傳部門與南周員工在微博展開網絡攻防戰。
‧《新京報》受壓
1月9日凌晨,北京副宣傳部長嚴力強親自帶隊到《新京報》報社,要求刊登《環球時報》批評《南周》的社論,表示「只有兩條路可走:要麼轉載,要麼就地解散」。當局更聲稱印刷廠已由武警把守,若不轉載,報紙不准下印刷廠。
陽光時務週刊
撐《南周》被秋後算賬 伊能靜新書簽售叫停 (《蘋果日報》,12/01/2013)
伊能靜原於本月在北京舉行新書簽售活動。
《南方周末》(簡稱《南周》)事件有平息迹象。事件的始作俑者、廣東省省委宣傳部長庹震公開露面,令網民擔心當局不會善罷甘休,秋後算賬陸續有來!曾經高調聲援《南周》的台灣女星伊能靜,原定本月16日在北京王府井書店簽售新書的活動,昨被當局以「安全」理由取消,而多名因聲援《南周》而被強行帶走的廣州網民,昨仍被當局關押,網上有關《南周》的微博仍不斷被「和諧」。
伊能靜向朋友證實,原定下周舉行新書《跟身體談戀愛》的簽名售書活動已被取消,原因為「只是書店基於安全的考慮」,她說「作為一個熱愛文字的人,希望書能去到真正需要它的人手上」。另有網民引述伊能靜的說話指,她剛知道新書簽售活動全部取消,她感嘆道:「我知道這世界,我無處容身,但你憑甚麼審判我的靈魂?」新書簽售叫停的消息在網上傳開後,引起伊粉及網民大為不滿,罵聲如潮,「為甚麼就容不得異議,氣量太小」,「顯然是急於秋後算賬」,有網民更發起「散步遊行」行動,向書店抗議。
因力挺《南周》而被當局叫去「喝茶」的伊能靜,消失了一整天,網上盛傳這名有數十萬粉絲的美麗公主將被當局禁言、禁工作。兩岸網民紛紛打電話表示關心,但她沒有接電話,因而引起家人和朋友恐慌。直到昨天下午,伊能靜才以簡訊報平安,「謝謝大家關心,工作正常,只有在新浪被禁言」。她告訴台灣朋友,「問題不大,我只是支持報社的言論自由,寫了兩首影射的詩,工作照常」,但電話那頭的她語氣微弱,似乎內情並不單純。
李冰冰微博被「河蟹」
截至昨晚,《南周》仍是網上搜尋的敏感詞,內地影星李冰冰再在微博發聲,用好有詩意的文字力挺伊能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登高能賦,歲月靜好。」然而,就這幾個字都難逃「河蟹」厄運。
新浪微博/台灣《蘋果日報》
2013年1月11日 星期五
審查抗議聚集中國各地活動人士 (「華爾街日報中文版」,11/01/2013)
中國南部一家報紙的新聞審查爭議讓一批來自全國各地的活動人士走到了一起﹐其中許多人是從網上瞭解到此次爭議的。這樣的一種趨勢代表著中共面臨的一個新威脅。
在《南方週末》辦公樓外參與示威的有數百人﹐其中大約20幾個富有經驗的活動人士是示威人群的核心。他們在示威活動中相互認識﹐並分享了一些經驗和策略。三天來﹐作為抗議的中心﹐他們舉著反對審查的標語﹐與政府支持者發生扭打﹐並在 晚間討論他們對中國的希望﹐以及在以往抗議中逃脫逮捕的經驗。
中國政府每年容忍數十萬起的抗議活動﹐但是如果出現不同地方之間相互協調的跡象﹐政府就會對抗議活動進行鎮壓。
數天來﹐有關部門容忍了《南方週末》報社門前的抗議﹐直到週四情況才發生了變化。此前﹐在報社編輯和宣傳部門達成一致後﹐新一期的《南方週末》也已經出現在街頭報攤上。
週四下午﹐抗議人數已經減少﹐僅有三名男子拿著反對審查制度的標語站在《南方週末》的辦公樓外。
這三人中﹐有一名男子來自河南。他說﹐這是他第一次參加抗議活動。不過另外兩人是示威人群中的核心成員:其中一人46歲﹐來自廣東省﹐另外一人來自江西省﹐因工傷不得不坐在輪椅上。他的頭上纏著一圈標語﹐上面寫著:媒體已經被綁架。
這三個人未被允許停留太長時間。在他們舉出標語後不久﹐一輛麵包車停在了附近﹐幾名身穿便衣的男子從車上跳下來﹐把來自河南的男子扭送進車中﹐隨即迅速離開。
來自江西的男子被從輪椅中撞到地上﹐並被四名男子抬走﹐他大喊:綁架﹐綁架﹗當四名男子把他拉進第二輛麵包車上時﹐這名男子紅色的滑雪衫被扯到了肩上。
身穿便衣的男子還抓住了一名來自湖南的男子﹐他是示威活動的核心成員之一﹐此前﹐他一直站在附近同人群講話。
廣州市公安局沒有回復記者有關對這些人被抓走置評的請求。《南方週末》所在轄區公安分局的一名官員說﹐他對此事毫不知情。
這些便衣以類似綁架的方式把抗議者帶走﹐雖然此事在中國並不罕見﹐但這次卻發生在國內和國際媒體的眾目睽睽之下。這意味著﹐在和《南方週末》記者達成一致後﹐政府已經不願再容忍報社外的示威活動了。
身著制服的警察也配合行動﹐將記者和攝像人員強行推開﹐混亂之中﹐那名來自廣東北部的男子設法逃脫了。
前一天晚上﹐大約30名來自中國南方的反新聞審查抗議者將他們的標語收起來﹐一起去附近一個大餐廳的後面吃飯﹐這名男子也是其中之一。
在去餐廳的路上﹐這名男子談到了這群組織鬆散的抗議者如何主動接觸其他人並在中國即時通訊軟件QQ以及新浪微博上同數千網友保持聯繫。他說﹐我們告訴大家現在是站出來的時候了﹐到這個時候如果還不挺身而出﹐我們就會永遠受壓迫。
一起吃晚餐的這群人中大部分都有推特(Twitter)和Gmail帳戶﹐但他們說近幾個月從中國境內訪問國外網站越來越困難。其中一個人打開他的Facebook帳戶﹐展示自己的個人資料。
其中一些人此前在社交媒體上已經相互接觸過﹐這表明異見人士日漸開始在網上形成組織﹐以走上街頭表達政治訴求。
要是在以前﹐以中國之大﹐抗議者的聲音本來傳不了太遠。互聯網提供了一個將地方抗議活動轉化為全國性事件的平台﹐短時間內就能形成很大的群體﹐活動人士也能利用他們的抗議經驗來應對最新的政治熱點問題。
這群抗議者分坐在兩張大圓桌旁﹐他們看上去興致高昂且暢所欲言﹐但整個場面並不喧鬧。一些人低聲說﹐坐在不遠處觀察他們聚會的幾個人是便衣警察。雖然這群抗議者以為他們已經預定了包廂﹐但到達餐廳時他們才發現包廂已經被定出去了。
一位41歲的廣州居民說﹐七個月前他同此次抗議活動中多位來自湖南的活動人士首次在網上取得聯繫﹐他們探討的問題包括媒體自由等。他說此次能夠相見他們非常高興。
參加聚餐的一位男子將近來一系列抗議活動的精神同1989年天安門廣場的學生靜坐抗議事件相提並論。
這名男子說﹐23年來﹐這是我們首次有機會做這樣的事情。要是在以前﹐我們像這樣坐在一起是不會被允許的。
餐桌旁的這群人以男性居多﹐年齡在30至50歲之間﹐他們在諸多問題上都對中國政府不滿﹐從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獲刑入獄到土地糾紛不一而足。
這群人大致在一件事上取得了共識:在廣州的這場抗議活動事關改變中國﹐而不僅僅只是支持《南方週末》。
這群一起吃晚餐的抗議者中就有第二天在《南方週末》辦公樓外被人拖走的湖南籍男子。但在週三晚上他還談到了逐漸開放的空間。
他說﹐現在我們有了一點點空間﹐我們必須利用這點空間發出自己的聲音。此次抗議﹐我們的目標不僅是支持《南方週末》﹐還在於改變整個體制﹐哪怕只能改變一點點。
PAUL MOZUR
http://chinese.wsj.com/big5/20130111/bch094809.asp?source=whatnews2
新一期《南方周末》上攤 沖突或部分解決 (「華爾街日報中文版」,11/01/2013)
大膽敢言的中文報紙《南方周末》本周因審查問題與宣傳部門官員發生沖突,該報也因這起受到廣泛關注的事件而頻頻見諸報端。周四,《南方周末》正常出版,表明該報與有關部門的沖突至少已經部分解決。
周四,新一期《南方周末》上了北京、上海和廣州的報攤。頭版主稿是一篇專題報道,從上周五河南一家孤兒院導致多人死亡的大火談到兒童福利問題。
據《南方周末》的一位編輯說,在就是否出版新一期報紙進行談判時,《南方周末》記者也力爭在報上發表一份聲明解釋與有關部門的沖突。周四出版的一期《南方周末》沒有明確提到此次的風波。《南方周末》事件的起因是,廣東省委宣傳部部長被指下令撤換了該報的新年獻詞,不過編輯們確實在“評中評”版發表了一份呼吁媒體管制改革的簡短聲明。
聲明採用的形式是在摘編的中共喉舌《人民日報》1月7日社論下面印發推薦理由,文章指出需要改進宣傳方式,該文被一些人視為是對《南方周末》抗議行動的含蓄支持。推薦理由說,這篇被廣為傳誦的評論的主要觀點是,黨管媒體是原則,但黨管媒體的方式要與時俱進。
另外,周四,“中國實時報”欄目記者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問道,它是否同意中國國有媒體廣泛轉載的《環球時報》一篇社論中所說的抗議活動是受到境外勢力支持的說法。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回答說,對於《南方周末》事件,我們不清楚具體情況,同時,我們也就外國對這一事件發表評論表明了我們的立場,我們希望重申外界不應該幹涉中國內政。
Josh Chin
http://cn.wsj.com/big5/20130111/RLW081953.asp
港澳台記者協會聲明支持南周同行 (「BBC」,09/01/2013)
台灣新聞記者協會、香港記者協會和澳門傳媒工作者協會發表共同聲明,聲援《南方周末》記者。
聲明說,保障人民及新聞機構的言論和採訪自由,是現代文明國家的鐵律,並且符合中國憲法規定。
聲明譴責中國有關當局在《南方周末》事件中粗暴干涉言論自由的做法,要求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事件真相。
聲明針對的是中國剛剛發生的「《南方周末》周刊新年獻辭疑似遭到廣東省委宣傳部以非常規方式強行修改」事件。
「大為失望」
聲明「為《南方周末》勇於說出真話的同人表示敬意」,並表示對《新京報》等媒體「拒絕應宣傳部要求轉載有半官方色彩的《環球時報》評論表示讚賞」。
聲明「要求大陸政府組成獨立調查委員會,詳細調查本案始末,委員會成員應包含具公信力的法律、新聞學者、傳媒工作者及「南方周末新聞職業倫理委員會」成員。在調查完成,結果公開前,大陸政府應停止散佈任何一方的片面說法」。
聲明明確稱,就言論與出版自由,「中國新領導人習近平就任之初,外界曾經對他領導的政府寄予希望,但不久就發生南周事件,著實令外界大為失望」。
聲明說,「大眾傳媒負有監督政府施政,守護公眾利益的職責。《南方周末》的同業對此的實踐成績,在華人世界有口皆碑。中國政府理應和人民站在一道,珍惜這個守望公眾利益的力量,而不是肆意打壓、迫害」。
伊能靜因支持南周在大陸微博遭禁言 (「BBC」,10/01/2013)
在中國大陸有演藝事業的台灣女藝人伊能靜因在新浪微博上發表支持《南方周末》的言論被新浪禁言。
這是繼著名企業家李開複和知名房地產商任志強因在微博上發表支持南周的言論被「請喝茶」之後,又一位因支持南周而受到中國當局關注的名人。
伊能靜在新浪微博有640多萬粉絲。1月10日下午,她突然貼出「我去喝茶了,希望茶好喝」短短數語的微博之後,就沒有更新。再過一陣子,伊能靜有關「喝茶」和聲援南周的文章,全部被刪除。
但是她聲援南周的一些帖子被粉絲廣為傳播。在其中的一則帖子中,她說,「你的暴怒,讓我懂得自己正確。你的掩飾,讓我相信自己正直。你的瘋狂,讓我看見自己清醒。你的殺戮,讓我知道自己活著。」
目前不清楚伊能靜在大陸的演藝事業會受到多大影響。
有關伊能靜「大陸工作可能被放假」的說法在微博上引起許多人的議論。
財經雜誌副總經理兼財經網CEO程建國在微博中寫道:「@伊能靜無非就南周事寫了幾段打油詩,就把人家禁言。明日台港媒體上又成一新事件。大陸對台港給了無數好處,無非要籠絡人心,你們這麼手指輕點,無數銀子白扔。南周事本不會到今日地步,當初無非幾個編輯記者吐個槽,吐吐也就過去了。你們一禁言,遂成不可收拾的事件。你們到底想幹嘛?」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