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6日 星期五
2011年12月31日 星期六
吳志森港台最後一夜 (《蘋果日報》,31/12/2011)
撐公共廣播運動成員昨齊到港台撐吳志森(紅圈示)。 王子俊攝
在港台最後一天,吳志森流下男兒淚。
菜園村高婆婆與吳志森相擁道別。
【本報訊】吳志森昨晚主持最後一集《自由風自由 Phone》後,正式告別香港電台的電台主持生涯。多名市民昨晚致電節目表達不捨,近百人更專程到港台擺陣打邊爐撐吳志森,又諷刺港台撤換主持是溫水煮蛙,最終令峰煙節目變得意見平庸眾聲喧嘩。吳志森寄望繼任人繼續為民間弱勢發聲。
有市民昨晚致電吳志森的節目說,此後少了一把為民間弱勢發聲的聲音。撐公共廣播運動成員則在場擺陣打邊爐,寓意港台溫水煮蛙,最終言論自由空間收窄。
吳志森步出港台大門時,在場市民為他拍掌。一直被吳志森視為師傅的資深傳媒人吳明林也到場送別,他以蘇軾《贈劉景文》詩表達心情,其間泣不成聲,吳志森也眼泛淚光。
有突然死亡感覺
所有港台高層都無到場,力主炒人的公共事務節目總監梁家永一直在場旁觀,但不肯再評論事件。
吳志森表示,擔任主持多年想過總有一天要結束,今次有突然死亡的感覺,又坦言不看好港台最終能走向公共廣播之路。他希望繼任的主持人可秉承為弱勢發聲,「做主持要做到 voice for voiceless」。
「撐港台運動」發聲明指,政府對港台加強操控,今次做法令人憂慮烽煙節目將倒退至眾聲喧嘩、意見平庸時代,與公共廣播多元化宗旨背道而馳。組織決定改名為「撐公共廣播運動」,促政府將港台轉為獨立機構。
2011年12月30日 星期五
2011年12月23日 星期五
2011年12月15日 星期四
當局稱未干預港台改革 (《蘋果日報》,15/12/2011)
【本報訊】港台以改革為由,不與兩名節目主持人周融和吳志森續約,引起各方揣測。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表示,這是港台內部決定,政策局未有參與討論或干預,但有議員擔心日後由公務員主持節目,內容易被「河蟹」,難起監察政府作用。
蘇錦樑指,周融和吳志森主持的節目,最高平均收聽率介乎 7萬至 23萬人次,過去 3年節目分別收到 63宗和 78宗書面投訴,主要涉及節目資料充足性及聽眾沒有足夠發言時間,但今次變動與主持風格、觀點和表現無關,純粹希望精簡主持人數目,引入新環節。多名議員關注日後由公務員主持節目,易被「河蟹」。蘇錦樑認為,主持人必定會秉承香港電台約章,保障言論自由。
浸大生促尊重新聞自由
此外,早前民主黨議員劉慧卿在立法會提出「捍衞新聞自由」的動議遭否決,浸會大學傳理學會近日在網上發起聯署聲明,要求政府尊重新聞自由,減少以「鱔稿」、「鱔片」取代採訪等,有 700人聯署。各大學校又在 facebook發起「頭像轉黑」運動,象徵港人失去知情權。
港台叮走兩主持 議員指背棄民意 (《明報》,15/12/2011)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蘇錦樑昨在立法會解釋,改以港台員工主持節目是善用人力資源。(郭慶輝攝)
【明報專訊】港台烽煙節目撤換主持餘波未了,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蘇錦樑昨在立法會解釋,改以港台員工主持節目是善用人力資源。對於《千禧年代》及《自由風自由Phone》最高分別有23萬及13萬人收聽,議員質疑港台換人背棄民意,擔憂日後由公務員主持節目,會影響其監督政府角色。
節目最高23萬人收聽
港台稱因節目改革,撤換《千禧年代》及《自由風自由Phone》主持周融及吳志森。蘇錦樑昨回應立法會質詢時表明,港台編輯自主,政府沒有直接或間接影響港台決定。
蘇說,港台調查顯示,過去5年《千禧年代》最高平均收聽人數是13萬至23萬,而《自由風自由Phone》則有7萬至13萬,兩個節目分別接獲63及78宗書面投訴,主要涉及內容是否持平、資料是否足夠和準確,以及聽眾有否足夠機會發言。而港台今次改動與主持風格、觀點和表現無關,而是要帶領潮流及順應社會發展,以港台員工做主持,則是善用人力資源,且讓新一代主持有歷練機會。
表明每朝聽周融的立法會議員石禮謙批評:「成個改變令人好失望,新節目要帶領新潮流,有十幾萬人聽,他們不跟潮流?」另一議員何秀蘭亦直指港台管理層背棄民意,並質疑港台一、二台聯播浪費時段,將來數碼廣播將有更多時段,根本毋須要「叮走」舊人讓出時間培育新人。
2011年12月13日 星期二
港台熄烽煙 立法會聆訊 周融怒斥梁家永是小人 (《蘋果日報》,13/12/2011)
周融表示,周融於會後指梁家永「人鬼同身」,又暗示他是小人,要對他避而遠之。
廣播處長鄧忍光(中)及副處長戴健文(右),於立法會解釋港台新節目調動安排。黃賢創攝
【本報訊】港台突然「叮走」兩名烽煙節目主持人,事件主角吳志森及周融與廣播處處長鄧忍光昨首次在立法會正面交鋒。鄧忍光重申換人屬節目改革,但吳志森指港台是故意革走主持人;周融要求港台管理層就破壞其聲譽道歉,揚言終生不再替港台打工。有議員質疑港台在特首選舉前作此安排,有政治考慮。記者:袁慧妍
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昨討論港台烽煙節目調動安排。《自由 Phone、自由風》主持吳志森指出,港台管理層在事件上出現多個不同版本的解釋,有高層指過往十年的烽煙節目「路線錯誤」,但今年 6月又與他續約, 7月中更指會安排兩名新主持與他齊齊開咪,但 11月就要他「起身」,批評港台管理層前言不對後語,「節目改革嘅大前提,其實只係想革走主持人」。
周質疑港台「背信棄義」
《千禧年代》主持周融則指出,副處長戴健文上月設「杯酒釋兵權」飯局,並要求參與飯局人士把消息保密,翌日卻有傳媒向他求證事件,質疑港台「背信棄義」。他自言屢獲最佳主持人獎,被叮走前卻未收過任何口頭或書面警告;梁家永日前暗示他不讓聽眾發言,也令他聲譽受損,要求港台管理層道歉。
港台節目製作人員工會主席麥麗貞指管理層今次的做法令港台公信力受損,製造內部矛盾,令港台大失民心,讓港府可乘機整治港台。
多名立法會議員也向鄧忍光開火,指有關做法是「自毀長城」、「拙劣」。公民黨議員湯家驊指出,當年鄭經翰、黃毓民封咪及被商台解僱,正是 05年特首選舉前夕。
無獨有偶,今次換人也是特首選舉前,質疑當中有政治考慮。議員余若薇更直言事件令人心寒。
鄧忍光卻指出,節目在黃金時間播放加上已有十年歷史,收聽率高是理所當然,但節目必須改革,認為毋須為事件道歉。
他又把責任推卸予廣播處前處長黃華麒,指黃當時已知悉改革方向,但沒就調動作判斷,到他履新時,才正式作決定。
吳志森商未來合作模式
周融在會上揚言不會再替港台打工,會後更越講越「火滾」,指梁家永曾在電郵中讚賞他的節目,轉頭對外指他沒胸襟,「係梁家永中斷聽眾電話,冇胸襟、冇量度嗰個係佢唔係我,佢人鬼同身,最好避之而遠之,每個工作間都有小人嘅」。
吳志森則指,戴健文正與他商討未來合作模式,並對此持開放態度,直言「冇工做就要吊住鹽水先」。
周融轟港台背信 諷梁家永小人 鄧忍光拒為換人道歉 (《明報》,13/12/2011)
《千禧年代》主持周融(圖)要求港台還其公道及道歉被拒,揚言不會與不尊重他的人合作。(林振東攝)
港台公共事務組節目總監梁家永(圖)早前曾指烽煙節目主持胸襟、量度和風度有問題,其後向廣播處長解釋這是理想主持的要求,包括他對自己的要求。
港台廣播處長鄧忍光(圖)昨為撤換主持風波解畫,並多番請議員看文件,遭民主黨劉慧卿喝罵﹕「那對文件開會便可以啦,你知不知開會好貴?冷氣要好多電!」有立法會議員質疑,港台在舉行特首和立法會選舉的2012年撤換烽煙節目主持,是具有政治目的,並指港台自長城。
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昨討論港台撤換烽煙節目主持一事,被撤換的《千禧年代》主持周融先質問香港電台廣播處長鄧忍光,「杯酒釋兵權」飯局明言換人消息不外泄,結果傳媒卻收到消息,質疑港台背信棄義,並指副廣播處長戴建民表明換人與主持表現無關,但節目總監梁家永卻向外指主持量度、風度和胸襟有問題。
不滿換人消息外泄
會議上,周融指「被炒」不光榮,促港台還其公道及尊重,為其聲譽受損道歉。鄧忍光回應說,非常清楚表明換主持消息不可向外透露,並強調節目調動是為改革,不是關於主持表現和觀點,有關「胸襟有問題」之說,梁家永是指理想主持的要求。他說,提交立法會的文件已感謝兩名主持貢獻,不存對主持的批評,故不會作公開道歉。鄧又說﹕「我們在陽光下運作,每個人都可作判斷,到底港台(日後)是否好像現在一樣,為公眾提供公平、公開平台。」
被問會否就烽煙節目收聽率下跌而下台,鄧忍光指收聽率只是其中一個追求目標,兩個節目在黃金時段營運10年,收聽率高是理所當然,但不會因此不作調動。他又說,上任處長黃華麒並沒有就撤換主持「作判斷」,留給他處理。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常秘謝曼怡昨日沒發言,鄧忍光指局方對事件不知情,不存在拖延至他上任才處理。
斥講一套做一套 「人鬼同身」
周融在總結發言時對鄧忍光言論感悲哀﹕「好似有人被打一拳及踢一腳後,被人話是你塊面碰到我的拳頭,你的下體碰到我的鞋尖。」他在會後表明,不會與不尊重他的人合作,並指梁家永講一套做一套,要對「人鬼同身」的人「避之遠之」,不可讓小人近身。
多名議員昨質疑港台換人有政治目的,公民黨湯家驊指出,今次是繼04年選舉前換名嘴後,再有烽煙主持被換,質疑有政治意圖。民主黨李永達則指摘建制派打擊港台十年不成,今次港台自長城,收窄言論自由,令「親者痛,愁者快」,今後不知為何「撐港台」。
港台換主持現4版本 內部強烈質疑
【明報專訊】港台撤換烽煙節目主持暴露港台內部矛盾,《自由風自由Phone》主持吳志森指事件現有四種解說,前言不對後語,港台高層回應內部強烈質疑時,曾解釋「過往十年,烽煙節目路線錯誤」。廣播處長鄧忍光則回應稱,沒聽聞路線錯誤的說法。
《自由風自由Phone》主持吳志森昨在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上表示,撤換受歡迎節目主持要有道理說服公眾,現時卻有4個版本,除起初所說的節目改革,以及主持意見凌駕聽眾及嘉賓外,近日再有兩個版本。
吳志森指出,港台基層、編導,以至高層、管理層,都提出很多質疑,有高層對內解釋,「過往10年,烽煙節目路線錯誤」,現要改為單人主持。他反問﹕「究竟路線錯誤指什麼?路線有何問題?為何一錯做10年,我手上有處長頒發的最受歡迎節目獎,為何新處長上場才改?」他在會後表示,聽到其他港台員工轉告高層曾稱路線錯誤,但他拒透露該高層身分。
高層稱10年行錯路 鄧忍光未聞
吳又指港台節目換人不是為改革,革走主持才是最大原因,直指港台的解釋前言不對後語,近日再聽聞,日後烽煙節目不是一人主持,可由兩人主持。他直指港台的解釋前言不對後語,且在聲稱年中拍板改革後,仍與他續約一年。
港台節目製作人員工會主席麥麗貞認為,「叮走」兩個名嘴是「一石三鳥」——損害港台公信力、不用政府出手卻可整治港台,並製造內部矛盾。她說﹕「上任廣播處長不敢承擔,本任處理來答應(換主持),這引起嚴重分歧。」
香港電台廣播處長鄧忍光回應,沒有聽過路線錯誤,重申節目是改變模式,並與其中一名被撤主持探討,吳志森在會後承認正與港台討論為個別節目作評論員。
2011年12月12日 星期一
周融吳志森質疑港台撤換主持非為改革 (「RTHK」,12/12/2011)
周融吳志森質疑港台撤換主持非為改革
http://rthk.hk/rthk/news/clocal/news.htm?clocal&20111212&55&804493
鄧忍光:撤換主持非針對主持表現
http://rthk.hk/rthk/news/clocal/news.htm?clocal&20111212&55&804501
港台撤換節目主持 多名議員質疑屬政治考慮
http://rthk.hk/rthk/news/clocal/news.htm?clocal&20111212&55&804514
鄧忍光:港台改變節目形式與主持人表現無關
http://rthk.hk/rthk/news/clocal/news.htm?clocal&20111212&55&804551
http://rthk.hk/rthk/news/clocal/news.htm?clocal&20111212&55&804493
鄧忍光:撤換主持非針對主持表現
http://rthk.hk/rthk/news/clocal/news.htm?clocal&20111212&55&804501
港台撤換節目主持 多名議員質疑屬政治考慮
http://rthk.hk/rthk/news/clocal/news.htm?clocal&20111212&55&804514
鄧忍光:港台改變節目形式與主持人表現無關
http://rthk.hk/rthk/news/clocal/news.htm?clocal&20111212&55&804551
2011年12月9日 星期五
港台炒名嘴 聽眾狂插 (《蘋果日報》,09/12/2011)
【本報訊】空降香港電台任廣播處長的政務官鄧忍光,上任兩個多月即炒掉經常與政府唱反調的吳志森,「順便」將較親政府的周融也辭退,激起眾怒,他昨於港台公眾諮詢會,被出席的下屬及聽眾狂插,斥責他對港台全無認識,只懂向「唔啱聽」的主持人開刀,令港台淪為政府喉舌,有人更擔心敢言的曾志豪及謝志峰將步吳志森後塵,慨嘆港台已沒有希望。
讚吳志森實事求是
港台昨晚於柴灣青年廣場舉行一年一度公眾諮詢會,去年港台暫停《頭條新聞》成為討論焦點,今年大部份發言者力撐下月離開《自由風自由 phone》的吳志森。一直參與「撐港台」行動的王惠芬稱,三次來諮詢會,三次也與打壓吳志森有關,「鄧忍光係咪要將港台變到冇立場嘅機構?」另一發言者張先生亦認為吳志森評論實事求是,獲在場人士拍掌叫好,期間亦有人大叫鄧忍光下台。
經常批評無綫的「是但男」也有到場,以舉牌代替發言,牌上寫着「港台冇良森,聽眾勁傷心,家永自由封,森爺要收工」。他事後表示,梁家永解釋明顯講大話,對鄧忍光及港台不存希望。港台職員梁先生亦批評鄧忍光對公共廣播全無認識,「我喺度 5年,我做好過你做啦。」
自言是《自由風自由 phone》常客的唐先生諷刺鄧忍光,指他處事人如其名,「等一等(鄧),忍一忍,之後就殺清光」。
吳志森及周融無出席諮詢會,鄧忍光在諮詢會結束前以 10分鐘一併回應提問,強調會確保港台約章中提供暢所欲言平台的規定。下周立法會將開會討論此事。
2011年12月8日 星期四
港台諮詢會 市民批評撤換吳志森及周融 (「香港電台」,08/12/2011)
港台諮詢會 市民批評撤換吳志森及周融
http://rthk.hk/rthk/news/clocal/news.htm?clocal&20111208&55&803602
港台撤換吳志森及周融 諮詢會多人質疑決定
http://rthk.hk/rthk/news/clocal/news.htm?clocal&20111208&55&803613
鄧忍光:港台節目改動與立場無關
http://rthk.hk/rthk/news/clocal/news.htm?clocal&20111208&55&803619
http://rthk.hk/rthk/news/clocal/news.htm?clocal&20111208&55&803602
港台撤換吳志森及周融 諮詢會多人質疑決定
http://rthk.hk/rthk/news/clocal/news.htm?clocal&20111208&55&803613
鄧忍光:港台節目改動與立場無關
http://rthk.hk/rthk/news/clocal/news.htm?clocal&20111208&55&803619
2011年11月30日 星期三
記協極度關注香港電台近日的人事變動 (「香港記者協會」,29/11/2011)
就香港電台(港台)建議的烽煙節目改革,香港記者協會深表憂慮,認為把立場鮮明的主持人換上公務員或職員出任,會縮窄多元開放討論空間,既與公共廣播的職責相違,亦會令該台的官媒色彩日益濃厚。
公共廣播的責任之一,是維持節目的多元化,讓不同意見均可表達,這不單止在一個節目內體現,亦應反映在整體節目設計上。觀乎港台電台部的節目編排,「自由風自由phone」和「千禧年代」是該台僅存的烽煙節目,一旦改由公務員或職員出任,相信會以標榜中立為主,能否維持立場鮮明者存在時所擴闊的空間,頓成疑問。
更甚者,主持人會否因為礙於公務員或職員的身分而不便批評政府官員或政策,亦成疑問,若此,應該扮演帶領市民深入認識政策、針砭時弊、監察政府、為民請命、討論公共政策的時事烽煙節目,會否淪為眾聲喧嘩的場所,實在令人憂慮。而在明年的選舉年作出是次變動,由公務員或電台職員作主持的潛在弊病將更為凸顯。
雖然港台強調,這次變動由下而上,並非新近空降的廣播處長鄧忍光所作決定,但作為港台的總編輯,應有眼光和經驗判斷,是次變動對港台及香港言論空間引起的負面影響,他本人實難辭其咎,並須向公眾解釋,同意撤換立場鮮明的主持人是否他或政府順水推舟之作。
本會亦要求廣播處長交代和澄清,港台約章中強調的「提推動香港多元開放文化;提供可讓政府及社會各界討論公共政策、以不畏懼和不偏私的方式表達意見的平台」之使命,是否仍然存在及如何落實。
是次事件在社會引起爭議,質疑節目改革是要撤換立場鮮明者,作為新聞業的工會,記協憂慮這或會對港台員工造成心理負擔。港台內部現時近半數員工都是合約員工,每年要經過評核才能續約,事件會否令合約員工日後報道或製作題材敏感的節目時,更為謹小慎微,以免被管理層以「改革」為由不再續約,從而令自我審查的可能性增加,令新聞和言論自由空間進一步縮窄。
公共廣播的責任之一,是維持節目的多元化,讓不同意見均可表達,這不單止在一個節目內體現,亦應反映在整體節目設計上。觀乎港台電台部的節目編排,「自由風自由phone」和「千禧年代」是該台僅存的烽煙節目,一旦改由公務員或職員出任,相信會以標榜中立為主,能否維持立場鮮明者存在時所擴闊的空間,頓成疑問。
更甚者,主持人會否因為礙於公務員或職員的身分而不便批評政府官員或政策,亦成疑問,若此,應該扮演帶領市民深入認識政策、針砭時弊、監察政府、為民請命、討論公共政策的時事烽煙節目,會否淪為眾聲喧嘩的場所,實在令人憂慮。而在明年的選舉年作出是次變動,由公務員或電台職員作主持的潛在弊病將更為凸顯。
雖然港台強調,這次變動由下而上,並非新近空降的廣播處長鄧忍光所作決定,但作為港台的總編輯,應有眼光和經驗判斷,是次變動對港台及香港言論空間引起的負面影響,他本人實難辭其咎,並須向公眾解釋,同意撤換立場鮮明的主持人是否他或政府順水推舟之作。
本會亦要求廣播處長交代和澄清,港台約章中強調的「提推動香港多元開放文化;提供可讓政府及社會各界討論公共政策、以不畏懼和不偏私的方式表達意見的平台」之使命,是否仍然存在及如何落實。
是次事件在社會引起爭議,質疑節目改革是要撤換立場鮮明者,作為新聞業的工會,記協憂慮這或會對港台員工造成心理負擔。港台內部現時近半數員工都是合約員工,每年要經過評核才能續約,事件會否令合約員工日後報道或製作題材敏感的節目時,更為謹小慎微,以免被管理層以「改革」為由不再續約,從而令自我審查的可能性增加,令新聞和言論自由空間進一步縮窄。
港台換主持 記協促交代 (《明報》,30/11/2011)
【明報專訊】就香港電台改革烽煙節目,香港記者協會昨日發聲明表憂慮,認為把立場鮮明的主持人換上公務員或職員出任,會縮窄多元開放討論空間,與公共廣播的職責相違,亦令該台官媒色彩漸濃。
記協要求廣播處長交代及澄清,如何落實港台約章中強調的推動多元開放文化,及提供不畏懼和不偏私的表達意見平台,又憂慮事件或會對港台員工造成心理負擔,令合約員工日後於報道或製作題材敏感的節目時,因擔心不獲續約而增加自我審查的可能性。
記協表示,觀乎港台電台部的節目編排,不獲續約的主持來自《自由風自由phone》和《千禧年代》,兩節目均是烽煙節目,一旦改由公務員或職員出任,相信會以標榜中立為主,擔心難有維持立場鮮明的空間。
記協要求廣播處長交代及澄清,如何落實港台約章中強調的推動多元開放文化,及提供不畏懼和不偏私的表達意見平台,又憂慮事件或會對港台員工造成心理負擔,令合約員工日後於報道或製作題材敏感的節目時,因擔心不獲續約而增加自我審查的可能性。
記協表示,觀乎港台電台部的節目編排,不獲續約的主持來自《自由風自由phone》和《千禧年代》,兩節目均是烽煙節目,一旦改由公務員或職員出任,相信會以標榜中立為主,擔心難有維持立場鮮明的空間。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