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4日 星期五

總理記者會新聞已死 (《蘋果日報》,14/03/2014)

 ■李克強昨走進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會見中外記者。結果這場記者會讓許多與會記者大失所望。美聯社

【兩會聚焦】

不能問周永康、不能問政治改革、不能問香港普選、不能問中日關係……中國總理李克強昨在人大閉幕後舉行的記者會,百般禁忌,獲欽點提問15位記者,包括九名境外記者只獻「秋波」,不提敏感和熱點問題,令記者會頓成學習「政府工作報告」的場所。有西方記者形容,總理記者會「新聞已死」,籲今後「不再跟隨遊戲」。有內地資深記者更指,這樣的記者會浪費時間,不開也罷!

按傳統,每年兩會落幕後的總理記者會是兩會的「點睛之作」。去年以來,除經濟議題外,中國相繼發生系列重大事件,包括政治舞台角色變化、周永康涉貪腐被拘傳聞、香港普選爭議衍生佔中運動、中日兩國東海劍拔弩張、昆明火車站恐怖襲擊等,無不引起海內外輿論高度關注,外界期待李克強總理在本次兩會記者會上有所回應,以釋眾疑。

新聞官「打招呼」 記者「全失憶」

昨日記者會近兩小時,共15位中外記者獲欽點提問,包括九位境外記者(其中一名香港記者)。但竟無一人提及上述問題;特別是周永康案,兩會開始時政協記者會還有境外記者「斗膽」提問,獲發言人「你懂的」回應;但昨日九位外媒代表「全部失憶」;李克強回答反腐問題時只泛泛而答:「對腐敗分子和行為,我們實行零容忍」,不知所謂。

香港《南華早報》記者指,昨日記者會前,有外國記者「被要求不要問周永康案」。有採訪兩會的記者透露,儘管向總理提問的記者早已內定,但會前所有獲邀出席的記者都無例外被會務組新聞官「打招呼」,明確要求勿提「你懂的」(即周永康案)問題,如果越線將被「拉黑」(列入黑名單),外國記者以後不給工作簽證;記者同時被告知,此時問此問題「太早」。

《紐約時報》資深記者儲百亮(Chris Buckley)昨在推特發貼稱,兩會開始還有某某說「你懂的」,但兩會結束卻「啥都沒懂」。美國《麥克萊齊報》(McClatchy Newspapers)駐京記者李珉(Stuart Leavenworth)感言:「沒有昆明(問題),沒有周永康(問題),沒有西藏(問題),中國總理記者會,新聞已死!」

新加坡《海峽時報》編輯Chua Chin Hon稱,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領導人每年一次的記者會,居然沒有新聞。為甚麼要跟他玩這遊戲?」

「純是浪費時間,不開也罷」

內地《工人日報》編輯部主任石述思發貼稱:總理記者會「宛如記者們集體幫總理溫習《政府工作報告》,充份證明對記者管理有序到位,記者們的覺悟素質值得黨和政府信任,包括海外媒體記者,都體現了地下黨的素質。」一語道穿中共兩會總理記者會已淪為自娛自樂的笑話。

北京資深記者高瑜對《蘋果》指,當局禁問周永康,是因本案未決,如何處置黨內未有共識,騎虎難下。她說:「李克強講的那些東西,還用得着開記者會?這樣的記者會純是浪費時間,不開也罷!」

《蘋果》記者/新浪網

兩高報告遭高票反對
【點滴】
與往年相似,兩高報告昨在人大表決時再遭高票反對,其中最高法院報告的反對票有378張、棄權票95張,得票率83.3%;最高檢察院報告的反對票為390張、棄權票108張,得票率82.54%,成為當天贊成票最少的報告。當人大委員長張德江宣佈這一結果時,會場響起一陣喧嘩聲。

沒礦泉水免記者搶奪
【點滴】
總理記者會現場,與往年不同的是,主席台上沒有了礦泉水,只放蓋着白蓋的透明水杯。原來去年記者會上,當李克強離開會場後,很多記者蜂擁到主席台前,搶奪他用過的鉛筆及紙張等,還有數名女記者爭奪李飲剩的一瓶礦泉水。圖為李克強拿起水杯喝水。



總理記者會要點

‧馬航失蹤
 中國政府已啟動全面應急和搜救機制,我們要求有關方面加強協調,一定要查明原因,找到失聯航班,只要有一絲希望,絕不放棄搜救。

‧金融風險
 中國債務率還在國際公認的警戒線以下,下一步將逐步納入預算管理,規範融資平台。對於「影子銀行」的風險,已排出推進監管的時間表,我們不願意看到金融產品違約。

‧反腐行動
 對於腐敗分子和腐敗行為,我們實行的是「零容忍」,不論是誰,不論職位高低,只要是觸犯黨紀國法,就要依法依紀嚴肅查處、懲治。

‧經濟增長
 今年可能更加複雜,既要穩增長、保就業(圖),又要防通脹、控風險……難度更大。 7.5%左右是有彈性的,有容忍度的,那就是必須保證較充份的就業,使居民收入有增長。

‧香港問題
 這幾年,世界經濟跌宕起伏,在這種嚴峻複雜環境下,香港能夠站住腳跟,保持繁榮,本身就表明香港經濟有競爭力……中央對港澳的政策是一貫的、明確的,中央政府也會繼續支持香港,保持並且提升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地位。內地在進一步擴大開放服務業,香港在這方面是有專業優勢的,近水樓台可先得月。

‧中美關係
 中美因歷史文化背景不同、發展階段不同,對一些問題存在分歧,這是客觀的,時有磨擦也是事實,但這是合作中的「煩惱」……中美共同利益遠遠大於分歧。

‧兩岸關係
 去年兩岸人員往來已經突破800萬人次,創歷史新高,希望繼續保持這樣一個好勢頭,期待着在新的一年兩岸關係有新的進展,再進一步。

‧住房問題
 今年至少要改造470萬套棚戶區,讓新就業的年輕人和長期進城務工的人員緩解住房困難。在這方面,我認為幹一寸勝過說一尺。

‧環境問題
 向霧霾等污染宣戰,可不是說向老天爺宣戰。要鐵腕治污加鐵規治污,對違法偷排、傷天害人的行為,絕不手軟,堅決予以懲處。對那些熟視無睹、監管不到位的監管者要嚴肅追查責任。

資料來源:新華社


 1998年:剛任總理的朱鎔基在首場記者會上妙語連珠。
2012年:溫家寳尤愛吟詩作對、引經據典。

四任總理 李鵬「大草包」 朱鎔基敢談六四有魅力

【評比】

按中共傳統,每年兩會總理記者會都是兩會的重頭戲,在任總理會就國內外熱點事件和重大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連中共喉舌也承認,這是解惑中國政治、經濟、社會等外界關注熱點問題最權威的場合,是展示中國領導人才華和智慧的最佳時機。

溫家寶愛吟詩

自1988年有電視直播、1993年常態化後,總理記者會已延續20多年,歷經四位總理。其中外媒對朱鎔基評價最高,這不但因朱的語言風趣幽默,也因他對記者的開放和坦承,甚至願公開回應六四和反右等問題。1998年記者會上那句「不管前面是地雷陣還是萬丈深淵,我將勇往直前,義無反顧,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如雷貫耳,餘音繞樑,至今不息。

溫家寶在位10年,是當時學歷最高(碩士)的中國總理,故記者會文人色彩較濃,尤愛吟詩作對、引經據典,並以煽情著稱,雖魅力不如朱,但亦算另類風格。至於李鵬,雖總理記者會最早由他身體力行,但因能力及學識所限,記者會上他多是面無表情,照本宣科,被譽「大草包」。

李克強淪李鵬第二

李克強博士出身,為中共迄今最高學歷的總理,但就已舉行兩年記者會的表現來看,李的言談對答及思辯力並無過人之處。外界相信,由於中共體制所限,以及當局對記者會提問題管制得越來越嚴,李縱有再好的天賦,恐也難施展,或只能淪「李鵬第二」。

《蘋果》記者


1995年:時任總理李鵬(中)與副總理朱鎔基(左)見記者。

篩選問題揀友好媒體 刁難總理列黑名單

【新聞背景】

中共在80年代末有領導人記者會,目的是對外展示開放形象,並無篩選問題,但1988年總理李鵬記者會被問到中共對知識分子的鎮壓、總書記與總理的分歧,以及他和周恩來的關係等敏感問題,李相當尷尬,答非所問;後又遇到六四,之後當局開始對總理記者會問題「過濾」。

難再獲駐京採訪簽證

據採訪過兩會的海外記者透露,兩會會務組新聞辦(全國人大、政協新聞局)手中有一份「友好媒體」及「可以信賴記者」名單,總理記者會前官員會佯裝「了解輿情」,問記者「總理記者會你關心甚麼問題」,只有當記者的問題符合當局期待,才可能列入候選。

之後官員會與記者「共同討論」具體問題;記者會當日官員會派人陪記者佔醒目位置,為方便主持人「點中」,官員會建議記者穿得「鮮艷醒目」一點。當然,記者若「違約」不按規定問,或故意「刁難總理」,將被列入黑名單,以後不但無法採訪兩會或總理記者會,甚至可能無法獲得駐京採訪簽證。

主持人打斷日媒提問

本次兩會曾有日本記者在政協某記者會上「無意」拿到米高峯,剛開口要問「禽流感」問題,被主持人打斷「不是給你的」,喝令他交出米高峯,現場不少中外記者都覺得過份,大聲高呼:「讓他問完!」主持人才悻悻罷休。而不少外國記者也愛用「不鹹不淡」中文發問,博中方「好感」。


《蘋果》記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