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昨日立法會口頭質詢大會上,多位發言議員均批評近年澳門新聞自由狀況、官方資訊透明度每況愈下,政府新聞發言人制度虛有其表,並指出政府需要檢討官員與傳媒恆常接觸和訪問機制,如有恆常訊息發布機制,可減少社會對政策的混亂理解。
議員區錦新在口頭質詢中表示:今年5月3日是世界新聞自由日,但當日本澳卻發生警方人員以暴力侵犯記者事件,行政長官崔世安出席1項公開活動時,記者當然希望訪問特首,結果得到的是由警方作出的暴力阻止,事件誠屬一大諷刺!
發言人制度虛有其表單向發布嚴重他問及當局,是否只要官方聲稱不接受採訪,記者就應乖乖地不採訪,否則因此引起的後果,包括遭受暴力襲擊,責任應由記者承擔?到底在警方的概念中,「操作適度」如何理解,是否意味着可作「適當」的暴力處理?對於澳門傳媒工作者協會指出,過去5年澳門新聞自由狀況、官方資訊透明度每況愈下,記者正常採訪被官方無理阻撓並不罕見,政府新聞發言人制度虛有其表,官方新聞單向發布情況愈趨嚴重等,當局如何改善?
列席會議的治安警察局副局長梅山明說,記者被拉扯的事件仍在調查,他再次呼籲目擊的人士提供更多資料;就警方「操作適度」的概念,梅山明表示,警員只用身體保護被保護的對象便是「操作適度」。
認個別部門與傳媒溝通有改善空間新聞局局長陳致平則表示,3層式的發言人制度設立以來,整體上運作良好,有效地增強政府與傳媒間的互動,並藉傳媒報道提升施政透明度。而在實際操作中,個別部門與傳媒的溝通仍有改善的空間,就此政府會積極聽取各方意見,不斷完善發言人制度。他亦列舉2013年,各部門總共舉行823場新聞發布會、處理4200多宗傳媒查詢。各級官員也在不同場合接受記者訪問達1100多次。
就陳致平列舉的數據,議員梁榮仔反駁指將發布何時燒煙花、何時扒龍舟亦計算在政府新聞發布會數字中,只是一個笑話。他強調當有突發性、重要新聞時,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才最重要。
議員李靜儀亦認為,政府需要檢討官員與傳媒恆常接觸和訪問機制,如果有恆常訊息發布機制,讓社會更容易透過傳媒接觸政府的資訊,可減少社會對政策理解混亂後,政府出來解釋的情況。
陳致平則表示自崔世安上任以來,至今年5月中為止,在公開場合接受傳媒訪問近110次,盡量滿足記者的要求;若按月計算,行政長官在由2011年至今,接受傳媒訪問的平均數是年年增加的,2011年平均每月1.2次、2012年2.1次、2013年2.5次及2014年首4個月為2.5次。
他又透露,在行政長官及主要官員出席活動的公開場合設置咪架,讓官員和記者在安全和穩定的環境下進行訪問,是其中1個可考慮的方向。新聞局會就此繼續聽取意見,務求完善在公開場合訪問官員的採訪安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