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消息】對於有官員出席活動時迴避記者採訪,是否不尊重公衆知情權。中聯辦主任李剛認為,記者有提問的自由權利,特區政府官員出於其他原因,亦有不回答提問的權利,雙方應該互相諒解與尊重。
李剛昨日出席活動時稱,沒有規定訂明官員出席活動必須回答記者提問,官員出於公務繁忙,或其他原因,有不回答記者的權利,並非不尊重記者或公衆知情權,自己每次願意回答是出於對記者的尊重。
另外,對於早前有記者在追訪行政長官崔世安期間被保護人員拉扯事件,李剛稱,保安人員出於職責原因,與記者發生誤會或磨擦是正常的,相信只是個別事件,之後應避免。
發佈制度化解傳媒查詢減公眾疑慮
林玉鳳促政府增新聞透明度
【本報消息】傳播系出身的澳大社會科學學院助理教授林玉鳳認為,傳媒追訪遇阻事件近年增多,主因官員迴避、制度不完善,是政府資訊態度不開放所致,但衝突完全冇必要。建議政府新聞發佈制度化,並設不同層級的新聞發佈例會,此對政府、傳媒及社會都有好處,部門考慮政策會更周詳。
查詢渠道不足
近日發生“女記者疑被警員拉傷阻採訪”事件,警方回應前後矛盾,林玉鳳亦質疑其處理手法,指出社會不會容忍警方故意使用暴力驅趕記者,警方現已否認事件。若警方冇故意使用武力要澄清,但若在工作中“唔覺意整親”記者則要致歉,相信彼此會體諒。現時受傷記者現身說法並展示傷勢,警方認為與事實不符,就須有比較明顯的證據及舉證,惜看不到警方如此做,如冇足夠證據就不應隨便指控記者講大話。
林玉鳳留意到,近年執法人員與前線記者衝突增加,主因並非澳門新聞大量增加,而是記者要追訪的機會多了很多,反映政府透明度有問題。當中包括突發事件回應、供傳媒查詢及政策解釋的渠道均不足,傳媒逼着追訪,衝突自然多,“自己坐定定畀人哋做回應,就少咗追訪機會。”
林玉鳳指出,官員要習慣,傳媒不會在官員表態不回答問題後就“停口”,提問是傳媒天職,追訪是工作一部分,既然有問題必須要回應或想避免衝突,官員應設置更好的採訪場合或機制,“冇人想無端端追住啲官員係咁跑。”她以上述事件為例稱,如官員抱開放態度接受提問,或一時不方便即時受訪,可明確何時、何人會回應,事件已解決,衝突根本無必要。她認同警方、傳媒各有立場,但雙方不是對立面。澳門是細小、平和的社會,警方不需要用一些會讓傳媒感到被懷疑、受監視的執法手段,反之更易營造互信氣氛,採訪會較順暢。她同時批評警方在一般情況下,無必要拍攝特定記者。就算其他場合必須拍攝都應有明確指引。
營造良好環境
林玉鳳分析,近年新聞事件多了,社會對急速回應訴求提高,惜政府很多時都採迴避、驚記者的消極態度,其實冇必要,社會只想聽政府解釋或明確立場,不一定捱鬧。官員要明白傳媒採訪的需要及目的,全為滿足社會知情權。傳媒肯問政府是好事,至少仍相信政府,不會完全相信一些小道消息或只找社會人士、學者回應。政府冇機會回應及清楚解釋反而是壞事,只要正面對待傳媒提問及查詢,可逐步形成比較開放的社會氣氛。
近年越來越多部門以新聞稿單向交代一些重要事項,新聞發言人制度亦沒有常規性例會。林玉鳳稱不正常,易惹人質疑政策準備及理據不足,政府冇信心提供更多深度意見,越多單向社會疑慮就越大。
她強調增加透明度是國際大趨勢,要減少官媒衝突或營造良好傳播環境的心結,需要政府更開放,官員要接受訓練並習慣社會的疑慮、查詢會越來越多的環境,“就算記者唔問,而家咁多網民、公衆,咁多平台去發表意見,好多地方的政府連網民查詢都要答,點解記者唔畀機會查詢?”若傳媒有機會代表公衆就一些疑問去查詢政府,施政只會更順暢,否則社會怨氣會更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