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0日 星期二

弄哭芭芭拉史翠珊 面斥普京 “ Forgive me”華萊士盤問來了(《蘋果日報》,10/04/2012)


 Mike Wallace
1918— 2012
 訪問人生
1951年與第二任妻子巴夫主持電視節目。
 訪問人生

1952年與巴夫一同參演電視節目。

 訪問人生
1955年他(左)在全國廣播公司( NBC)主持電台節目,訪問柯德莉夏萍(右)。
 訪問人生
1963年在 CBS主持新聞節目。
互聯網
 訪問人生
1967年到越南採訪越戰。
互聯網
 訪問人生
1968年採訪民主黨全國黨代表大會,與部份保安和黨代表衝突,最後被帶走。
互聯網
 訪問人生
1968年他(右)跟另一名《 60分鐘》記者里森納(左)和監製(中)準備節目。
美聯社
 訪問人生
1993年訪問著名男高音巴伐洛堤。

訪問人生
2008年最後一次訪問,受訪者是著名棒球手 Roger Clemens。



「 Forgive me……」上周六病逝的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 CBS)殿堂級記者華萊士( Mike Wallace),採訪政要名人無數,從不卑躬屈膝,反而像審犯般加以盤問,但盤問之前,他總會說一句「 Forgive me」,來一個先禮後兵,預警辛辣問題來了。領教過他的盤問,有人還擊,有人難堪,影星芭芭拉史翠珊( Barbra Streisand)甚至哭了,但都對他推祟備至。

華萊士縱橫新聞界 60年,主持 CBS王牌時事節目《 60分鐘》( 60 Minutes) 38年,名字早成為新聞的經典。 CBS前日宣佈,他上周六晚在康湼狄格州一間護理院逝世,終年 93歲。 CBS沒說明他的死因,但他向來有心臟問題, 2006年宣佈退休, 2008年曾接受心臟搭橋手術。雖然久病了,他的死訊傳來,依然叫各界惋惜。

「沒有邁克(華萊士),可能就沒有《 60分鐘》,難以再有一個像他那樣有天份的記者。」 CBS新聞部主管法杰( Jeff Fager)說。 CBS下周日將有悼念華萊士的節目。

「沒有他沒有《 60分鐘》」

華萊士多年來訪問過無數政界領袖、荷李活巨星,甚至惡名昭彰的惡犯,始終如一的招牌式敵對性訪問風格,叫人既敬且畏。他曾就貪污問題,當面教訓俄羅斯總統普京( Vladimir Putin)、就暴力問題教訓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領袖阿拉法( Yassir Arafat),甚至用一句「完全自我」( totally self-absorbed),罵喊影星芭芭拉史翠珊。

其中一次他印象最深刻,是 1980年伊朗美國人質事件期間,訪問伊朗精神領袖高美尼( Ayatollah Khomeini)。他引述埃及總統薩達特( Anwar Sadat)的話,說:「他稱呼你,原諒我,他說的不是我說,是瘋子。」之後,他心想「你會將我收監嗎?」但他坦言,每說罷「原諒我」或來吧( come on),就是盤問開始。

「虐待狂和好奇之間走鋼線」

《 60分鐘》有一次就是藉助他的「辣」作為廣告宣傳重點,指任何有秘密的人,最怕聽到的四個英文字是「 Mike Wallace is here」(華萊士在此)。他的單刀直入訪問手法,往往問的較答的精彩。他自言質問技巧「是在虐待狂和知性好奇之間走鋼線」( a fine line between sadism and intellectyual curiosity)。

酒店 停車場突擊式採訪

除了盤問式訪問,他另一絕招是在酒店、停車場等地突擊式採訪。他在受訪者毫無準備下質問目標人物,令對方尷尬,往往能成功令對方在驚惶失惜時,洩露了一些正常採訪不會公開的資料。

一次又一次的出色採訪,為他贏得 21個艾美獎,《 60分鐘》有他坐鎮,在 1980年代收視人數最高峯達到 4,000萬人,有 23季榮登 10大收視節目榜,成績斐然。

美國《華盛頓郵報》/哥倫比亞廣播公司








華萊士經典訪問

斥江澤民不夠坦白

2000年 8月 15日,華萊士在北戴河訪問時任中國國家主席的江澤民,批評江澤民回答中美關係時像政客那樣不夠坦白,結果江澤民還擊:「政客不能坦白,他們不想成為你們炮製聳動新聞來賺大錢的工具。」華萊士非省油燈,再斥「你是世上最後一個主要共產黨獨裁者」,江澤民則笑言:「我還有兩年就退休了,你見過任期屆滿就退休的獨裁者嗎﹖」談到六四,華萊士掏出王維林擋坦克的照片,江澤民:「這個青年從小就知道解放軍是人民的子弟兵,他絕不相信子弟兵的坦克會從他身上壓過去。如果他面對的是國民黨或美國軍隊,他還敢單人匹馬站在坦克車前嗎﹖我敢保證他不會這樣蠢。」

外媒首訪問鄧小平

1986年 9月 2日,華萊士在北京中南海訪問鄧小平,這是鄧小平接受西方傳媒的唯一訪問。華萊士先以蘇聯領袖戈爾巴喬夫打開話題,鄧小平毫不客氣,指摘中蘇關係陷低潮,責任在蘇聯一方,若蘇聯迫使越南從柬埔寨撤軍,中蘇才有機會進行高層會晤。

華萊士之後瞄準中美分歧,鄧小平同樣開門見山,一針見血地直指中美障礙在於台灣,批評美國介入海峽兩岸統一問題。鄧小平之後又提到經濟改革,強調中國目標是容許部份民眾和地區先富起來,以便更快實現共同富裕,政府不容許出現貧富懸殊,也不容許新資產階級。

弄哭芭芭拉史翠珊

1991年,華萊士訪問著名歌影紅星芭芭拉史翠珊( Barbra Streisand)時,繼續「審犯」。他形容芭芭拉史翠珊獨斷獨行,又直接問她「為甚麼會被人稱為潑婦」,之後轉述她母親的話,公開她難與人建立緊密關係。

訪問咄咄逼人,即使時年 49歲的芭芭拉史翠珊向來堅強硬朗,但也當場被迫哭。

訪問播出 10多年後,華萊士承認當時過了火位:「那次訪問只是說出了事實,她畢竟不是壞人。」

駡尼克遜助手造假

1973年,華萊士為了追尋水門事件內幕,他邀請時任總統尼克遜的得力助手埃利希曼( John Ehrlichman圖)接受訪問。雙方甫坐下,華萊士隨即指摘尼克遜一夥人在做偽證:「盜竊心理治療紀錄、用卧底來偵查、洗黑錢、串謀妨礙司法公正。這一切都是宣揚嚴肅法紀的尼克遜做的。」埃利希曼之後打斷他,他問:「你說的話裏面包含了問題嗎?」華萊士回答說沒有。節目播出時,華萊士形同判語的狠話,成功吸睛。

《蘋果》資料室



華萊士有四段婚姻, 2002年他與第四任妻子瑪麗一同出席活動。
互聯網


華萊士(左)與兒子克里斯(右)。

互聯網


長子逝世 當記者為子圓夢

華萊士是新聞界傳奇人物,大學畢業後,家人希望他做醫生或律師,他卻偏愛做電台報幕員,之後輾轉從事不同工作,包括服兵役、摔交賽主持、記者,甚至舞台劇演員,直至立志當作家和記者的長子遇意外逝世,才立志從當記者為兒子圓夢。

「不想掛笑面報道壞消息」

華萊士原名邁倫( Myron),嫌讀起來太柔弱,才改名發音鏗鏘的邁克( Mike)。他在密歇根州大學讀書時在大學電台兼職,對報幕產生興趣,二戰參軍都是任職通訊員。 1950年代移居紐約首次加入 CBS,但不是做記者,而是主持電視遊戲節目,更兼職百老滙演員。 1955年離開 CBS,他先後在 DuMont電視台和美國廣播公司( ABC)主持深宵採訪節目「 Nightbeat」,咄咄逼人的作風嶄露頭角。

但此時此刻,華萊士的事業還在吹無定向風,轉捩點在 1962年。那年,他長子彼得( Peter)在希臘登山遇意外身亡,彼得立志當作家或記者,他說那是「神聖職業」,於是決定為兒子圓夢。他再次加入 CBS,出任新聞主播, 1968年開始主持《 60分鐘》,之前尼克遜邀請他任總統競選新聞秘書,但他以「不想掛笑面報道壞消息」為由拒絕了。

他一生有逾三分一時間放在《 60分鐘》,但他另一兒子、霍士新聞主播克里斯( Chris)說,父親近年雖仍認得他,但神志開始不清醒,更絕口不提《 60分鐘》,似乎他的記憶已抹去自己的新聞傳奇。

華萊士曾四度結緍,育有兩子,另有兩名繼子女。

美國《今日美國報》/《紐約時報》



被控誹謗 曾患抑鬱自殺

華萊士鏡頭前鋒芒畢露,鏡頭後卻曾因官司壓力而患上抑鬱,甚至試過自殺。

1982年,他作出題為「沒數算的敵人:越南騙局」報道,指在越戰時領導美軍的威斯特摩蘭( William Westmoreland)將軍刻意低估敵軍人數,誤導公眾,令美國陷入泥沼。威斯特摩蘭後控告他誹謗,索償 1.2億美元( 9.4億港元)。

「我絕望、無助」

在官司的巨大壓力他,身陷第三段破裂婚姻的華萊士,終墮入抑鬱的黑暗深淵。他曾說:「我絕望、無助,我嘗試繼續工作,我為患上抑鬱而羞恥。」他更曾服下大量安眠藥,想自殺。

事隔多年,他克服了抑鬱症,也於 1996年公開這段黑暗歲月,促國會增撥抑鬱症研究經費。

除了抑鬱,華萊士的新聞生涯也有被人詬病之處: 1993年,他披露煙草商隱瞞吸煙危害健康。後來,煙草商施壓, CBS因擔心打官司賠本,一度抽起這個報道,後報道大幅刪剪播出,他被轟妥協。

美國《華盛頓郵報》/中央社



各方反應 列根夫人心碎

前總統列根夫人南茜( Nancy Reagan):「我的心碎了,我們有超過 75年的老交情,友誼非常深固。他是我反應最敏銳的朋友之一,新聞界要走入另一個階段了,我們的生活會因曾經認識他而永遠改變。」

共和黨總統參選人羅姆尼( Mitt Romney):「華萊士給我的印象是正直、迷人、性格。」

美國有線新聞網記者庫珀( Anderson Cooper):「他不但是個具有真正獨創性的記者,也是個令人驚訝的非凡專家。」

美國廣播公司主席舍伍德( Ben Sherwood):「每逢周日晚上,美國人都很期待華萊士的問題和他的訪問對象。華萊士的問題,激勵了很多新一代的記者。」

《 60分鐘》執行製作人法杰( Jeff Fager):「如果沒有華萊士和他的招牌風格,《 60分鐘》就不會存在,其實他報道甚麼新聞並不重要,大家只想聽他接下來會問甚麼。新聞界現已沒有這種才華洋溢的記者了。」

路透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