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4日 星期五

趕最後報道 折返鬼門關 獨眼記者曾收死亡警告 敘軍格殺傳媒人封消息 (《明報》,24/02/2012)


敘利亞反對派根據地霍姆斯(圖)近日接連受政府軍炮轟,有黎巴嫩情報指政府軍擬對西方記者格殺勿論,以阻礙當地消息流出,並計劃將責任推卸給反對派人士。(法新社)
YouTube片段顯示,一名敘利亞男子在霍姆斯被轟炸的平房中,表示其身旁的屍體就是周三遇襲身亡的兩名記者科爾文及奧什勒克。(法新社)
科爾文(圖)曾接獲警告,指敘國軍方將炸霍姆斯的臨時新聞中心,但她見情未算惡劣,便為採訪去而復返。(歐新社)

【明報專訊】美籍著名獨眼戰地女記者科爾文,周三於敘利亞反政府勢力根據地霍姆斯遭火箭炮猛轟斃命。出事前曾與其同行的記者及科爾文母親表示,科爾文死前曾接獲警告知道可能遭受政府軍追殺,原已離開霍姆斯,但她見情不算太惡劣,就決定完成報道而復返,原定於周三離開敘國,卻不幸於當日遇襲喪生。有黎巴嫩情報稱,敘國政府曾下令軍隊對境內所有西方記者格殺勿論,並炸掉傳媒中心,以防國內情外傳。

55歲的科爾文(Marie Colvin)遇襲前數小時,正身處霍姆斯的臨時新聞中心,接受英國廣播公司、英國第四頻道及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訪問。她表示,當地的殺戮「絕對令人作嘔」,又稱敘國聲稱只對付恐怖分子的說法謊話連篇,指控軍人「謀殺」無辜平民。有消息指,有關訪問可在敘國各地收看,可能成為科爾文遇襲的導火線。

死前指控軍人殺平民惹殺機

科爾文的母親羅斯瑪麗(Rosemarie)向《紐約時報》表示,科爾文原定周三離開敘利亞,科爾文的編輯事發前一天曾勸告她當地局勢太危險,要她盡快離開,但科爾文表示正在處理一篇重要的報道,希望完成後才撤離。羅斯瑪麗又稱,上周曾如常以衛星電話與女兒聯絡,但不知為何她沒有回覆,直至出事當日在CNN聽到女兒的訪問,但數小時後已陰陽永隔。

上周曾與科爾文一同在霍姆斯採訪的法國《解放報》記者佩蘭(Jean-Pierre Perrin)表示,事發前數日曾被警告,敘利亞軍隊將轟炸臨時新聞中心,要求記者盡快離開霍姆斯,否則可能被殺。佩蘭與科爾文當時結伴離開,但其後科爾文認為未有嚴重事故發生,便想他折返繼續工作。

軍方圖炸傳媒中心卸責反對派

已撤至黎巴嫩貝魯特的佩蘭又稱,黎巴嫩情報部門曾截停敘國無線電通訊,發現軍方計劃摧霍姆斯的傳媒中心,並誓言會「殺死任何踏上敘利亞國土的記者」,使當地消息不再流出,軍方官員更曾商討,如何將轟炸的責任推諉給「互相駁火的恐怖分子」。有反對派人士及西方傳媒亦稱,近日敘軍已截斷霍姆斯城內的電話線,並鎖定衛星電話及手機信號,不斷炮轟信號發出的地點,疑為封鎖對外通訊滅口。

英國及法國已傳召敘利亞大使,要求當局歸還科爾文及其同行殉職法國攝影師奧什勒克的屍體,並促敘國政府給同在襲擊中受傷的3名記者提供治療。

英法召敘國大使促還屍

敘利亞外交部表示,不會為潛入敘利亞的記者死亡負責,並呼籲在敘利亞採訪的外國記者遵守當地法規,避免在未獲許可下赴騷亂地區採訪。

(每日電訊報/紐約時報/新華社)


意念勸不動 母親:這是她生命

【明報專訊】「若你認識我的女兒,就知道(勸她遠離險境)只會白費唇舌……她是如此堅定不移,對自己的採訪充滿熱誠,這是她的生命。」科爾文的母親羅斯瑪麗,對女兒在危機重重的戰地馳騁難免擔心,但深知她對報道的執著。

她稱:「我沒有說過『不要做這事』,因為這就是她,完全就是她,與她堅持的信念:報道新聞,不僅要描述事件,更要盡力以最深入的方式,將之變成活生生的故事。」

出身反戰年代 入行阻暴政

羅斯瑪麗說,參與時代大事是科爾文的成長方式,經歷過1960至70年代美國的反戰與女權運動,她在大學時已對新聞行業深感興趣,曾修讀普立茲獎得主開辦的新聞課程,並為耶魯校報撰文,志向從未改變。

認識科爾文25年的好友、BBC記者繆爾(Jim Muir)認為,科爾文擁有「最大程度的勇氣」,她曾在斯里蘭卡為報道受重傷,絕對了解戰爭的真相,堅持深入戰場報道絕非有勇無謀,而是了解風險與代價後,仍然去做她相信必須要做的事:代不受重視的人發聲,說出真相。繆爾稱,事發前數天曾在貝魯特和科爾文見面,友人都勸告科爾文不要冒險到敘利亞,但科爾文回應:「他們(敘利亞政府軍)在那裏做可怕的事情,我們一定要到那裏。」

《星期日泰晤士報》總編輯威瑟羅(John Witherow)發表聲明,稱科爾文與暴力受害人站在同一陣線,深信新聞可爭取社會關注,阻止殘暴政權肆虐。他又稱在科爾文漫長的記者生涯中,一直背負風險以完成目標,沒有任何事情可令她卻步。

(紐約時報/BBC)


生死判斷 戰地記者信自己

【明報專訊】科爾文在收到死亡警告後仍堅持要折返完成報道,結果送命,到底戰地記者是否真的不怕死?著名戰地記者閭丘露薇向本報表示,戰地記者的守則是收到安全警告就應離開,但部分有經驗的記者會選擇留守現場,見證是否真的有轟炸等發生。這生死決定,取決於記者當時「對自己的安全有多大信心」,例如他們可能熟知現場哪兒有地方可匿藏起來,但有經驗仍可能判斷出錯,風險始終存在。

她透露,自己也曾作這生死決定。2003年,盟軍轟炸伊拉克巴格達,她效力的鳳凰衛視建議她不要進入險境,閭丘露薇因當時聘到巴格達人當司機帶路,她判斷認為情許可,決定前赴巴格達採訪。但在去年的利比亞衝突,她卻決定不進入飽受轟炸的西部城市米蘇拉塔。她稱,當地除了危險,亦不確保有電力供應,未必能與電視台連繫進行報道,於是未有前往。

美軍轟炸先預警

閭丘露薇指出,西方盟軍採取轟炸行動(如伊拉克或利比亞)前,美國國防部等都會預先通知媒體避免在轟炸地點出現,但敘利亞這種自己人炸自己人的情則未必有預警。她說,為保戰地記者安全,西方媒體可能聘安全顧問,或由保險公司、保安公司等提供顧問隨採訪隊出發,提供安全意見,若不跟隨顧問的意見行事,可能失去保險賠償。

閭丘露薇﹕亞洲行家才剛起步

她說,香港或亞洲媒體一般認為不值得花太多資源採訪遙遠戰區,直至最近才有多間內地媒體採訪利比亞衝突,對亞洲而言,戰地採訪才剛起步。

明報記者 黃展翹


《我們活在屠殺的恐懼裏》
“We live in fear of a massacre”

【明報專訊】——科爾文最後一篇報道,2012年2月19日《星期日泰晤士報》
他們形容這是寡婦的地牢。敘利亞城鎮霍姆斯近兩周被無情轟炸,擠在臨時鋪和散落隨身物品之間的,都是這些受恐懼困擾的婦孺。

20歲的諾爾(Noor)是身處這木廠地牢的300人之一,她在炮火中失去丈夫和家園。

「我的屋子被火箭擊中,所以我們17人要擠在一個房間。」她憶述時,3歲女兒和5歲兒子依偎在她的長袍旁。「我們什麼也沒有,只有糖和水捱過兩天,丈夫就外出嘗試找食物。」這是他最後一次見到丈夫。「他被一迫擊炮彈炸至粉身碎骨。」對諾爾而言,這是雙重悲劇。她的27歲哥哥與丈夫一起被殺。

糖水餵嬰 「寡婦地牢」避難

在地牢內,每個人都有類似的悲慘或死亡故事。人們選這個地點避難,因為這是區內少數的地庫之一。一張張褥沿牆而放,自從2月4日襲擊以來,小孩再沒見過陽光。大部分家庭只帶了些衣物就逃離家園。

這城市嚴重缺乏物資,這裏唯一的食物是米、茶和幾罐吞拿魚,那是一名地區教士在一間被炸超市拿走後分發的。上周在地牢出生的嬰兒,就像她的母親一樣受驚嚇。19歲的法蒂馬(Fatima)在其單層住所「消失」後與家人逃到這裏,她輕聲說:「我們靠奇蹟生還。」由於法蒂馬受到很大心理創傷,她無法餵哺母乳,因此嬰兒只能飲糖加水。這兒沒有奶粉。法蒂馬未知是不是寡婦。她的丈夫是牧羊人,在襲擊展開時身處郊外,至今音訊全無。

寡婦地牢反映了Baba Amr區2.8萬名男女和兒童面對的生死關頭。這個低密度住宅區被敘利亞軍重重包圍,軍隊用火箭炮、迫擊炮和坦克胡亂轟炸。在al-Ba'ath大學和其他高建築物屋頂的狙擊手,一見平民就射擊。民眾在行動頭幾天一批批倒下,但現在他們知道狙擊手的位置,每當要經過可能會被看見的路口時都會迅速跑過。

狙擊手一見平民就射擊

坦克炮火射穿混凝土牆,火箭炮在高層造成大洞,令差不多每棟建築物都千瘡百孔。我所留守的建築物上周三被火箭炮射走了最高幾層。在部分街道,整座建築物倒塌,剩下的就是破碎衣物、爛瓶子和破碎家庭的破碎家具。

這是一個寒冷而飢餓的城市,炮彈爆炸和開火的聲音在迴繞。在每個人的唇間都有一個問題:「為何我們被全世界遺棄?」協助傷者離開被炸建築物的20歲男子馬吉德(Abdel Majid)提出一個簡單請求:「請向全世界說他們一定要幫助我們。停止轟炸,拜託,停止轟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