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7日 星期二

政府記者會回歸後最少 開支增三成 記協憂知情權 (《明報》,07/02/2012)



【明報專訊】政府新聞處為本地公共關係及發放公眾資訊的開支,回歸以來上升三成,但平均每年安排記者會及簡報會的數目,自特首曾蔭權在07年執掌第三屆政府後下跌兩成,去年所辦記者會為1073次,更創回歸以來新低。香港記者協會質疑新聞處開支上升未必增加公眾知情權,更憂政府以「官媒」代傳媒,將約見特首參選人,商討新聞自由事宜。

政府:按實際情舉辦

政府新聞處回應,政府每年舉行記者會及簡報會數目,是因應當年實際情,如公布或解釋政府政策及措施、跟進重大事故、政府參與活動的有關細節等原因而安排。對於2012年記者會及簡報會數目的估計,只是根據2011年的數字推算。

據財政預算案,政府新聞處在2012/13年度的預算開支達3.96億元,預料用於本地公共關係及公眾資訊的開支有1.77億元,當中工作包括發新聞稿、安排記者會,並以「香港政府新聞網」傳達政府新聞及資訊,有關開支較98年的1.35億升31%。

去年開1073次

不過,新聞處計劃在2012年召開的記者會及簡報會(包括不具名報道的背景簡報會),僅較去年增加7次,即1080次;而去年所召開的1073次記者會則是回歸以來最少。

撇除發生SARS及豬流感的03及09年,分別開了1885次及1461次記者會,新聞處在98至06年所開記者會數目介乎1200次至逾1500次,07年後的數目降至1200次或以下;即07年前平均每年開1406次記者會,但07年後降至1140次,平均跌幅為19%。

記協新聞自由小組召集人盧曼思認為,新聞處開支增加,但能否增加公眾知情權成疑,令人憂慮是政府發展「新聞網」官媒代替公開發放資訊,會收窄官員面向大眾媒體的機會,削弱公眾對政府的監察。盧認為,政府有責任解釋記者會減少的原因。

記協望下任特首捍新聞自由

記協主席麥燕庭表示,該會去年已指出曾蔭權年代的政府不願正式推銷政策,反而重視背景吹風會,令傳媒失去公開辯論政策的平台,不利於公眾知情權,現唯有寄望下屆特首參選人捍衛新聞自由,該會正替業界約見特首參選人。

浸會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則表示,記者會是讓記者代表民眾向官員問責,屬另類代議制度,不是政府其他單向發放信息的渠道可代替。

明報記者 冼韻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