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6日 星期五

刪法總統「怪樣照」 法新社捱轟 避貶低反惹注意 新聞總監認錯判 (《明報》,06/09/2013)


法新社以「不必要地貶低相中人」為由,撤回一張法國總統奧朗德於開學日參觀小學、坐在以法文寫上「今天是開學日」的黑板前拍攝的照片。法新社其後換上奧朗德另一張於同一場合拍攝、神情較為自然的相片(右圖),惹起自我審查的疑雲。(法新社)

【明報專訊】兩大國際通訊社法新社及路透社周二發布法國總統奧朗德一張被指表情「貌似智障」照片後突收回,惹起爭議。外界質疑兩家通訊社或受政治壓力自我審查。法新社新聞總監其後表示,抽起照片是避免「不必要地貶低」奧朗德,但他坦言,抽起照片反引起公眾廣泛注意,令該社公信力受質疑,顯然是一個「錯誤」決定。

惹爭議照片由法新社一名攝影師周二拍攝。當天為開學日,奧朗德(Francois Hollande)參觀北部城市德南(Denain)一間小學並主持關於學校課時改革的會議。照片中奧朗德坐在以法文寫上「今天是開學日」的黑板前,瞪大雙眼,咧嘴微笑,嘴角向上大彎,似在扮鬼臉逗學生開心。法新社照片說明稱,2013年9月3日,奧朗德探訪德南一間小學時展露微笑,他正主持一項關於學校課時改革的小組會議。

咧嘴微笑瞪眼 表情趣怪

法新社將照片傳給各地傳媒,但未幾便發出「強制刪除」通知,稱基於「編輯考慮」,決定抽起照片,要求用戶刪掉並停止使用。與法新社共用該輯照片的路透社亦向用戶發通知,要求不要使用該照片。

禁令無阻網民將照片轉載至Twitter及facebook等網站。有網民笑稱:「這是奧朗德最新官方照,請將它掛在所有政府大樓中!」法國《Le Point》雜誌指照片令奧朗德恍如小丑,新聞網Rue 89更直指奧朗德如「智障」。不過,亦有網民認為奧朗德表情可愛,不明白為何避用。

奧朗德被視為法國最風趣政客之一,常有精警金句,但出任總統後開始收歛言行。近日他擬向敘利亞動武,需以強硬姿態示人之際,受法國政府間接資助、鮮有抽起公眾人物照片的法新社卻作如此決定,惹來外界質疑其受到政治壓力。

法新社新聞總監馬索內(Philippe Massonnet)撰文稱,法新社規定不得傳播無故貶低他人的照片,公開照片主要基於新聞或資訊價值,而非純粹為了譁眾取寵或嘲諷他人,加上有關照片需供給同業使用,須確保如實記錄事件,不致惹人誤會。

半官方機構 被疑政治受壓

馬索內表示社內每日都會作出類似篩選,例如決定不公開一些血腥或貶低他人的相片。他說,上述相片上載後被一名圖片編輯發現,經內部討論後,認為它欠缺新聞內容,且恐貶低奧朗德,遂決定抽起,以同系列另一照片(當中奧朗德嘴部較平直)替代。

馬索內強調,有關決定不涉自我審查,亦未受總統府任何指示。他承認惹爭議的照片其實相當普通,抽起反引來外界高度關注,令法新社被質疑向政治壓力屈服,因此是錯誤決定。路透社表示正調查事件,稍後會正式回應。

法新社成立於1835年,是法國半官方公營機構,獲政府間接資助,1957年法國通過一項法律,確立其獨立性。機構董事局有15名成員,當中8人來自法國傳媒、2人來自法新社、2人來自廣播和電視公共服務部門、3人分別由總理、財長和外長委任。

(綜合報道)


「史翠珊效應」 阻資訊公開弄巧反拙

【明報專訊】今次抽起奧朗德照片事件,可說是「芭芭拉史翠珊效應」(Streisand effect)的典型事例。所謂「史翠珊效應」,是指試圖阻止公眾獲取特定資訊,或嘗試遏制特定信息傳播,結果反而令有關資訊透過互聯網等渠道更廣泛流傳。

「史翠珊效應」源於美國著名演員及歌手芭芭拉史翠珊一宗官司。2003年,攝影師阿德爾曼(Kenneth Adelman)拍攝了1.2萬張加州海岸照片,記錄海岸的腐蝕狀,並上載至攝影網站Pictopia.com。芭芭拉史翠珊入稟,以保障私隱為由要求該網站撤走所有拍攝到其寓所的照片,結果敗訴。案中相關照片在芭芭拉史翠珊興訟前只被下載過6次,但她興訟該月內便有多達42萬人瀏覽有關網站。2005年,博客作家麥斯尼克便以「史翠珊效應」一詞,形容此現象。

傑斯禁報道婚外情 身分曝光

類似事例近年比比皆是:2011年,英超勁旅曼聯球星傑斯向法院申請「超級禁令」,禁止傳媒報道其婚外情,並控告爆料網民,反令自己身分被公開,事件更受關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