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3日 星期六

華府放風炸敘利亞殲ISIS 防長:組織資金戰法佳 最大恐怖勢力 (《明報》,23/08/2014)

 部署在波斯灣的美軍航母「喬治‧布殊」號,是現時美軍在中東軍事行動重要橋頭堡。倘若美軍空襲敘國境內的ISIS,很大可能由該航母派戰機出擊。圖為一架A F/A-18E超級大黃蜂戰機降落在「喬治‧布殊」號。(路透社)
美國防長哈格爾(左)和美軍參聯會主席鄧普西(右)周四放風,表示有需要攻擊敘利亞境內的ISIS,才可徹底擊潰該組織。(法新社)

【明報專訊】美國防長哈格爾與美軍參聯會主席鄧普西周四(21日)闡述伊拉克局勢及美國在中東反恐策略,鄧普西稱只有攻擊敘利亞才可擊敗伊斯蘭極端組織「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ISIS),暗示已準備好向總統奧巴馬提交更廣泛軍事打擊ISIS計劃。哈格爾亦表示,ISIS是迄今所見最強大恐怖勢力,美國會考慮所有打擊手段。分析指出,美國記者福利遭ISIS殘忍割頭,有助華府爭取民心擴大軍事出擊,可是不少國會議員仍憂慮美軍泥足深陷。

伊敘邊境形同虛設

自本月8日以來,美軍已經90次空襲伊拉克北部的ISIS目標。鄧普西(Martin Dempsey)周四出席於五角大樓舉行的記者會時表示,這些行動只能起到遏制作用,加上伊拉克和敘利亞的邊界已形同虛設,如果不打擊在敘利亞境內的ISIS勢力,就無法徹底鏟除這一組織。他說:「這是一個有『末日論戰略眼光』的組織,最終會被打敗。能否不處理該組織在敘利亞的部分而打敗他們?答案是『不能』。」

鄧普西與一同出席記者會的哈格爾(Chuck Hagel)並沒透露奧巴馬是否支持在敘境內用兵。鄧普西說,擊敗ISIS需要不同手段,「空襲只會是一小部分……這需要外交、經濟、情報和軍事工作多管齊下。」他指出,美國在中東打擊ISIS等恐怖組織的策略主要有三個:一是直接打擊;二是在地區內尋找盟友;三是幫助盟友提高自身實力。

空襲違美抽離中東策略

哈格爾表示,ISIS已逐漸形成一個組織完備、資金充裕程度前所未見、戰法得當的極端組織,「比我們迄今見到的任何恐怖組織都要強大」。為此,美國不得不隨時做好準備,時刻嚴防恐怖襲擊再次降臨本土。他認同空襲存在局限性,表示除了空襲,伊拉克還需要一個包容性政府及國際社會的幫助。他否認美軍今夏試圖營救福利等美國人質沒有成功是情報失準,他說「整個行動進展順利,只是人質並不在那裏」。

否認情報失準致救人失敗

美國國防部官員及軍事專家指出,奧巴馬現時對伊拉克境內ISIS勢力的軍事策略是圍堵多於擊潰,戰與不戰對奧巴馬政府都是一大難題──倘若不戰,會令ISIS長期有庇護所而愈益難以把他們根除;空襲敘利亞則可能誤傷平民和折損戰機,亦與白宮抽離中東的策略背道而馳。

美國情報機構分析,ISIS的統領富彈性,現時難擊殺其首領而打沉他們。退休美國海軍陸戰隊將領艾倫(John Allen)說,美國需扶植伊敘本土力量對付ISIS,美軍空中力量亦至關重要,「從現在起攻擊ISIS的指揮、後援和重要通道,對瓦解這組織作用巨大」。

促波斯灣國斷ISIS財源

除了硬碰硬,華府亦嘗試切斷ISIS財源,包括要求波斯灣國家禁止國民資助ISIS。美國還希望營造國際警報氣氛,說服土耳其加緊巡視接壤伊敘邊境,阻止來自歐美及中東的外國人越境加入ISIS。

(綜合報道)


2011年9月,自由身記者福利(左圖)在利比亞採訪。消息指ISIS曾圖以福利換「蓋達夫人」西迪基,遭美拒絕。(法新社、網上圖片)

「ISIS人肉沙包」 福利受虐細節曝光

【明報專訊】福利生前曾與多名被ISIS擄走的西方記者共囚。他們透露,因福利是美國人,兼被發現其兄弟是美國空軍人員,因而備受武裝分子苛待,包括被模擬處決,但福利仍積極面對,照顧和安慰其他被擄人質。

今年春天獲釋的幾名法國記者異口同聲讚揚福利無私。弗朗索瓦(Didier Francois)稱讚福利很會照顧別人且勇敢、有勇氣。他說,福利會為其他被囚者發聲,經常為他們向武裝分子爭取麵包充飢。他又說,武裝分子曾逼福利靠牆,然後模擬處決。

軍眷招恨 武裝分子模擬處決

與福利一起囚禁7個月的另一被擄記者埃寧(Nicolas Henin)說,福利因為是美國人,所以受到特別嚴苛的對待,「武裝分子在其電腦中發現他的兄弟在美國空軍服役,因此他成為武裝分子的出氣袋。」福利又曾因為被指試圖逃走而被罰。

埃寧表示,大家被囚禁期間都感到焦慮、很大壓力,亦無法溫飽,什麼東西也缺乏,但福利在這種熬人情况下能為其他人帶來支持,有人不適時,他會在身邊,說些安慰話,往往能夠鼓舞其他人的心。

聘用福利的美國《環球郵報》稱,恐怖分子與報社及福利家人通過6次電郵,當中包括要求1億歐元(約10.3億港元)贖金,他們雖確有籌錢,但無認真看待1億歐元這個數目,因ISIS對其他人質收取的贖金一般只要200萬至400萬歐元。ISIS最後一封電郵在上周向福利家人發出,大意指美國空襲伊拉克的ISIS根據地,因此要處決福利,家人回覆稱希望獲得憐憫,但未獲回音。

ISIS圖換製骯髒彈「蓋達夫人」

另外,《每日郵報》報道,ISIS曾要求用福利交換企圖發動骯髒彈和伊波拉病毒襲擊、被美國重判囚禁86年的「蓋達夫人」西迪基(Aafia Siddiqui),但不獲美方接納。現年43歲的西迪基是巴基斯坦人,留學美國成為神經系統專家。她於2008年在阿富汗被捕時,調查人員從其身上搜出教人製造炸彈的單張。她的丈夫是「九一一」恐襲主腦的侄兒。


意大利女郎Greta Ramelli(左,20歲)和Vanessa Marzullo(右,21歲)到敘利亞任救援組織義工,卻不幸遭武裝分子綁架。(網上圖片)

媒體省錢拒派人 「N無記者」玩命紀實

【明報專訊】美國記者福利之死暴露戰爭殘酷真相,亦揭示傳媒工作者在戰區採訪的風險和缺乏支援。自2011年北非與中東多國生亂以來,由於主流傳媒怯於風險拒派記者,一些獨立記者成了中東戰線報道主力,他們缺乏公司財政和實質技術支援,有些人甚至沒受過基本戰地採訪訓練,隨時送命或成為武裝分子綁架目標。

沒買保險沒經費沒錢回家

英國《衛報》中東新聞聯絡員舒洛夫(Martin Chulov)周四撰文,敦促傳媒老闆在這個「新聞學新世代」,不應一味縮減成本而推缷應肩負的傳媒責任。舒洛夫指出,自從2011年2月利比亞爆發內戰,不少原本在埃及採訪「阿拉伯之春」的自由身記者紛至沓來,另一些新丁亦受傳媒使命感召,希望見證卡扎菲王朝的結束。

隨着戰事發展,在前線的獨立記者幾乎比反卡扎菲民兵的數目還要多,福利亦是其中的一人。許多獨立身記者是「N無人士」——沒買保險、沒經費,甚至連回家的機票錢也沒有。他們通常會集結互相照應,以策安全;福利便有不少生死之交,在槍林彈雨中一起採訪。隨着卡扎菲2011年10月死亡,利比亞新聞成了明日黃花,記者們紛紛轉戰敘利亞,後者亦很快成了全球最危險戰場。敘利亞戰事發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這並不表示傳媒機構有增加採訪經費預算。在2013年,最少有11名記者在敘利亞被捉。高風險工作環境為不怕死的人提供機會,電台、電視網絡和通訊社則樂於外判工作,迴避責任。

ISIS扣約20西方人質

據估計,現時有約20名西方人質在ISIS手上,當中除了記者,還有國際救援組織的義工。

(綜合報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