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7日 星期日

主場新聞長期虧蝕 宣布結束 瀏覽多廣告少 梁文道:與政治立場有關 (《明報》,27/07/2014)


 「主場新聞」成立於2012年8月,創辦人分別是梁文道(左起)、劉細良、蔡東豪及宋漢生,網站主要參考美國政治新聞兼網誌網站「赫芬頓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的模式成立,主場一名則源自2012年特首選舉的電視辯論,候選人唐英年和梁振英不斷喊出的「呢個係我嘅主場」。(「主場新聞」圖片)
 「主場新聞」結業,其位於觀塘萬年工業大廈的辦公室大門拉了閘,未有運作,下午有不同傳媒在門外等候,但未見有職員返回辦公室。(葉家豪攝)


【明報專訊】網上媒體「主場新聞」下月成立兩年,董事兼創辦人蔡東豪昨日突然宣布結束營運,他在聲明中慨嘆,主場上月平均每日「獨立瀏覽人次」有30萬,表現算理想,但在不正常的社會及市場氣氛下,廣告收入不成比例,主場創辦至今每月從未達至收支平衡,「有人問我,主場新聞有沒有出現抽廣告情况,答案是沒有,從未落,何來抽?」、「從生意角度,主場新聞實在看不到曙光」。另兩名創辦人劉細良與梁文道表示非常可惜,梁指出,主場瀏覽量極高,但廣告量奇少,顯然是其政治立場傾向泛民,令中資機構、大財團紛紛卻步。

平均每日瀏覽人次達30萬

主場新聞昨下午約5時突宣布結束,約15名員工昨日部分人在家當值,下午4時許仍在網站及facebook上載新聞,休假員工則被突然通知「休假幾日,過幾日才返公司執嘢」。創辦人之一的梁文道承認,蔡東豪數日前曾向他與劉細良交代會結束主場,梁對此表示失望與無奈,擔心新媒體日後難以生存。

《蘋果》減合作版面 資金大減

綜合不同消息與梁文道所指,主場未能繼續營辦主要有兩大原因。其一,主場開初營運資金,大部分是來自於蔡與《蘋果日報》財經版「金融中心」的合作計劃,其撰稿和合作費均投放於主場,涉及金額每月數十萬元,但今年初蘋果因被抽廣告而要削減預算5%,「金融中心」遂由原來星期一至五刊出,變為只在周一刊登,可投放於主場資金大減。梁文道說,主場每年營運資金相信要數百萬元,在虧蝕下一直由蔡自行斥資。

大部分廣告靠蔡「拍膊頭」

其次,梁文道提到,主場每日瀏覽多達30萬人,相信是眾多網上媒體之冠,理應有不少廣告客戶,但廣告量過去兩年幾乎沒有,「大部分是靠蔡東豪拍膊頭爭取回來」,「肯定與政治立場有關,否則難以解釋,中資機構肯定無廣告,但大財團、銀行都無興趣落」。有消息指出,曾經在主場賣廣告的,包括電訊盈科及大快活,但估計因蔡是大快活的非執行董事才找到這廣告。

梁文道形容,蔡視主場為「親生仔」,一直希望把主場當作一盤生意營運,因此不願意接受捐款,蔡上月初受訪時亦樂觀指出,網站每日瀏覽次數有數十萬,有近200名活躍博客,不擔心生存問題,又說收入開始增加。但昨日他在網頁上發表「結束」聲明,改變了說法,「做一個正常媒體、為社會做一點正當的事也不容易……一心以為可做一個關心香港的公民、一個相信市場的商人,很明顯,我錯了」。


蔡東豪去向受關注 傳接任《蘋果》社長

【明報專訊】「主場新聞」突然結束營運,外界隨即關注創辦人蔡東豪的去向。傳媒界流傳,蔡或會加入《蘋果日報》,接替早前退休的董橋擔任《蘋果》社長。本報昨日致電《蘋果》總編輯張劍虹,他說﹕「唔知道有呢件事。」被問到對「主場」結束有何看法,他說﹕「沒特別看法。」蔡東豪昨於網上發表聲明後,便未有接聽或回覆本報查詢電話。

《蘋果》總編﹕唔知道

50歲的蔡東豪除了活躍於傳媒界,在商界打滾多年的他曾在不同集團擔任職位,包括精電國際有限公司行政總裁,該廠是全球汽車顯示屏最大生產商,位於廣東省河源市,蔡每周都要到內地一次處理業務。

聲明指往返內地提心吊膽

昨日他發表的聲明中,提到自己現在往返內地,過境時都「提心吊膽」﹕ 「(民主派)被抹黑、被翻舊帳,一股白色恐怖氛圍在社會瀰漫,我亦感覺到這種壓力。還有,作為一個經常往返內地公幹的商人,我得承認,每次過境都會提心吊膽,但這是我過分疑神疑鬼嗎?那種感覺,根本不可能向外人說得清楚。」

蔡形容,令他最不安的是,家人也感受到壓力,終日替他擔心,「在家吃飯,我堅持不開電視,因為我不想面對面跟家人討論社會話題,我知道他們只會愈來愈擔心。家人因我憂慮,我傷心」。

蔡拒接受讀者捐錢

蔡東豪早前接受訪問時指出,不少人建議主場呼籲讀者捐錢,但他不打算這樣做,主場創辦人之一梁文道透露,另一創辦人劉細良亦曾對蔡有此建議,蔡並不同意,因蔡仍然想把主場當作生意營運,強調二人並沒有因此而摩擦。


網媒未獲廣告商重視 學者:須靠「水喉」支援

【明報專訊】「主場新聞」營運兩年便告終,創辦人蔡東豪在關閉公告中承認網站未試過收支平衡。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馮應謙分析,主場之死說明商界普遍低估網媒的宣傳力,仍傾向在傳統媒體落廣告有關。他又認為,這與主場傾向民主派取態無必然關係,「傳統媒體也有取態,但落廣告是各取所需,香港網媒廣告rate card(價目表),相比內地、外國低得多。」

廣告價目表較內地「低得多」

馮應謙續指出,對比內地廣告商對網媒平台愈加重視,香港在這方面「走慢了很多」,港網媒似乎必須依靠背後有「水喉式」大額資金或媒體集團支援,並增加大量贊助式鱔稿,例如「蘋果動新聞」近年推出不少與品牌合作的宣傳短片,目的也是為支援多媒體平台營運。

今年初開創「852郵報」的傳媒人游清源亦表示,經營網媒困難,必須「輕兵」減省成本,現時維持員工人數在9人左右,他估計以主場規模,每月開支平均比「852郵報」多一倍,即至少60多萬元,單靠小量廣告確難以支撐。但他對網媒前景審慎樂觀,現正透過中介公司為網站物色廣告,盼望年底前為網站增加每月10多萬元穩定收入。

獨媒接文化項目 屹立10年

2004年成立的第一代網媒「獨立媒體」,其社交網站專頁現有近15.6萬個「讚好」(likes),但全職受薪員工僅得3人。

創辦人之一朱凱迪解釋,獨媒以社團註冊,透過讀者小額捐款及承接研究、文化項目,籌集資金支持網站營運。他認為「獨媒」屹立10年,證明這種營運方式可持續,難度在於維持具熱誠的特約記者及編輯團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