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1日 星期一

十二萬人黑衣抗黑箱 迫爆政總公民廣場 (《am730》,21/10/2013)


增發免費電視牌照風波愈演愈烈!逾萬名市民及港視員工,因不滿政府不接納「香港電視網絡」(下稱港視)免費電視牌照申請,並拒絕披露不發牌原因,昨齊穿上黑衣兵分兩路遊行到政府總部,抗議當局審批「黑箱作業」。集會至晚上仍繼續,60名港視員工自發通宵留守,王維基則發聲明稱:「12萬人的呼喚,怎不令人動容」,強調永不放棄,並堅持到底。大會稱有12萬人參與集會;警方指高峰期時共有2.3萬人遊行,全日則有3.6萬人出席集會。

遊行隊伍主要分兩路出發,其中逾千名港視員工及親友,響應港視職工會呼籲穿上黑衣,昨午近2時在中環碼頭集合,高呼「還我成績表」及「不明不白」等口號,批評政府未有交代港視失落免費電視牌照的原因,當中包括該台戲劇組8名總導演、九成人被裁的藝員形象組,以及藝人石修、林文龍、張可頤及艾威等。發言人兼《警界線》導演蘇萬聰在出發前稱,政府近日解釋「無內容」,解答不到港視「輸喺邊」,並形容行會審批過程欠透明度,違反本港核心價值。

配音員演街頭劇諷保密制

當遊行隊伍抵達政府總部公民廣場後,獲已在場舉行集會的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委員毛孟靜聲援,邀請港視不同部門的員工輪流上台發言。其中,港視創作總監朱鏡祺稱,「我哋輸得起,若果有道理」,隨即贏得全場掌聲,他要求當局公開不獲發牌的原因。該台新聞部總採訪主任伍耀棠亦對發牌準則表示質疑,直言「究竟係一籃子因素定一男子(特首)考慮?」由配音組員工組成的「公義戰隊」,更上演街頭劇諷刺當局以保密制為由拒絕公開決策原因,質疑市民日後「係咪俾人拉都唔知得點解」。

集會不到15分鐘,政總公民廣場、對開行人路及天橋經已「爆滿」,當中不乏頭髮斑白的長者。其中,一對80歲的陳姓夫婦指,兩人是首次上街集會,「我唔識路呀,但我都要嚟,因為依家俾一個台獨大,乜都冇得揀,想多啲嘢睇嘛………有咩理由排第二嗰個唔批俾佢」。兩人續稱,王維基在未獲發牌前已投資近10億元,認真程度毋庸置疑。集會人士亦一度舉起5隻手指,代表本港應有5個免費電視牌照。

至於由社交網絡群組發起的「民間開放電視」行動,昨午近3時由銅鑼灣東角道出發,遊行至政府總部與港視員工會合。由於參與人數遠超警方預期,警員需開放西行3條行車線供隊伍通過,交通亦一度受阻。期間,隊伍在波斯富街及軒尼詩道交界,一度因放行問題與警員發生衝突,擾攘一輪後秩序始回復正常。政總的集會至昨晚仍然繼續,期間參與的市民及員工集體亮起手機屏幕,象徵燃起點點燭光,並商討往後行動;台上亦播放近期「網上大熱」、用作揶揄無綫節目製作質素欠佳的《May姐有請》片段,有集會人士高呼「轉台」。約60名員工決定留守現場,並計劃每晚播放港視製作的節目,呼籲市民到場「睇電視」。

王維基:努力維持公義和法治

港視主席王維基昨晚以個人名義發表聲明稱,「12萬人的呼喚,怎不令人動容。今天大家站出來,不是單為有無電視選擇的問題。大家關心的是,香港當權者有否尊重香港人的意願、香港是否一個依法依制度的特區。」他亦希望,「經過今天,大家能明白,香港上下要團結。為香港,不要被一少(小)撮極端思維份(分)子所分化。我們要努力維持香港的公義和法治。」他亦代表公司和同事,多謝關心和支持他們的市民,強調他們永不放棄,堅持到底。多名早前「撐亞視」的網民,則到場支持行會循序漸進發牌。發言人李美娜認為,一旦當局公開發牌理據,便會破壞行會保密制度,質疑市民將其他不滿,加諸在發牌事件上。 (相關新聞見A4~6,A54)


秘書處反擊:傳媒引述非行會文件 袁國強承認行會曾討論

行會拒發電視牌照予香港電視激起民憤,決定亦被指不獲整體政府高層認同,連日相關內部文件曝光,包括指政府原本立場是增發3個牌照,律政司長袁國強回應時亦承認行會曾討論有關文件內容,但行會秘書處其後發出「以正視聽」的聲明,稱傳媒連日報道的多份文件並非行會文件。政府昨日亦罕有就單一事件四度發聲明回應。

過去一星期,相繼有「政府內部人士」向傳媒透露行會決策過程,矛頭直指特首梁振英無視廣播政策原則和政府多個部門、三名司長及部分行會成員的建議,堅持拒向香港電視發牌,日前《明報》及《有線電視》報道亦披露「行會討論文件」,包括政府原先立場是發出3個牌照,截至去年12月,當局仍認為無理由否決任何一個免費電視牌照的申請。

袁國強(2圖左)昨被問及有關文件時,指有關文件「係其中喺商討過程裡面其中一份有考慮嘅內容」,又稱行會官方及非官守成員考慮的因素及資料很多,並以法例及香港公眾利益為依歸。他強調,發牌決定符合程序公義,不能因為個別事件,改變行會長久以來的保密制度。

無綫引權威消息:

絕大部分行會成員同意發兩牌

行會秘書處其後就部分傳媒報道的「所謂行政會議文件」,發聲明「以正視聽」,指《有線電視》及《明報》在報道中展示的文件(2圖右),並非行政會議文件。至於袁國強承認有關文件曾在行會上作討論,聲明則無提及及補充。《無綫電視》新聞則引述「政府權威消息人士」表示,3名司長及絕大部分行會成員,均同意增發2個牌照的決定,並指傳媒刊登的文件,格式與行會文件不同,並非行會文件。

政府新聞處晚上回覆指,律政司長受訪時,並無提及有關文件是行會文件,亦無說在哪個場合討論。

有線 明報:報道內容真確

《有線電視》新聞台發表聲明,報道是引述政府文件,而文件內容曾經提交行政會議討論,報道內容真確。《明報》亦發表聲明指,有關文件的報道內容真確無誤,報道已清楚指出有關文件是「政府內部文件」和「政府給行會的文件」。


政府兩度重申 不公開行會討論內容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昨日就增發免費電視牌照的決定,兩度發出新聞稿,重申決定增發兩個牌照,目的是引入競爭,同時亦確保免費電視市場健康及有秩序發展,既不是為了維護既有利益,亦無政治考慮,並強調原則上增發三個牌照,將不利市場健康及有秩序發展。

對於社會強烈要求交代香港電視不獲發牌的理據,該局發言人指,由於事件已進入司法程序,政府不宜公開細節,以免影響訴訟,而且行會討論的內容涉及牌照申請者敏感的商業資料,甚至商業秘密,隨便公開可能對三個申請者造成損害,也可能引起法律爭議,並重申不公開行會討論內容,是遵從一貫制度,今次亦不應例外。政府表示,明白公眾關心本地免費電視牌照申請的結果,尊重市民就此發表意見的權利。


林煥光:特首最終拍板

行政會議召集人林煥光表示,明白公眾對免費電視牌照存有不少意見,但行會成員已盡最大努力,就免費電視發牌向政府作建議,最終由行政長官拍板;在審議時亦只根據商務及經濟發展局12項發牌條例,並沒有其他考慮因素;基於行會成員集體負責原則,決策後不能再發表個人意見。林煥光又稱,特首及行會在得出發牌結果時,已預計會有人作出法律申訴,故審議時已小心恪守程序公義,律政司也有提供法律意見,3間申請機構亦至少有一次機會重新闡述意見。

行會成員陳智思亦指,電視發牌不能只單純靠民意,亦要考慮每個申請人製作節目的能力及專家報告等因素。而行會的討論內容一向不能公開,加上已有人提出司法覆核,故更加不能再討論。但他尊重市民遊行批評政府黑箱作業,以及立法會議員擬引用《權用及特權法》,要求政府公開審批文件。


行會處理免費電視牌照與社會脫節 周梁淑怡:做法進退失據

香港電視未獲發牌,連日來引起廣泛討論。前行政會議成員,並曾任多間電視台高層的自由黨主席周梁淑怡批評,政府拒絕解釋不發牌予香港電視的原因是「沒有智慧」,而且忽略社會意見,做法是進退失據。立法會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議員馬逢國亦指,政府應盡快公開發牌理據,避免事件繼續發酵。

周梁淑怡昨出席港台節目《城市論壇》(1圖)時,以「好可悲嘅一日」來形容香港電視不獲發牌,直斥特首梁振英與行政會議以集體負責制及保密制做「擋箭牌」的做法並不可取,並認為隨著愈來愈多資料被公開,行會保密制已站不住腳。

她指,不認同王維基太進取而視為「死因」之一,因為王在政治上表態不多,製作的節目亦以娛樂為主。而根據曝光的文件顯示,香港電視在評估報告中排名第2;加上政府一方面表示要支持創意工業引入競爭,但又以商業考慮為由拒絕發牌,處理手法明顯出現矛盾,故政府有必要解釋。

蘇萬聰:政府做法莫名其妙

香港電視總導演蘇萬聰亦指,政府的做法莫名其妙,認為是「你俾人期望,但又叫人失望」,並且打擊創意行業。香港電視專業人員協會副會長林旭華稱,政府應該藉發新牌刺激電視業發展,就算有電視台因而倒閉亦無不可,坦言政府不發牌的做法「戇居到不得了」。馬逢國認為,由於今次屬重大政策問題,故行會召集人或政府官員需要回應。青年民建聯也贊成政府盡快交代可公開的數據,讓市民了解政府發牌理據。


議員要求披露審批理據 曾鈺成:政府有空間交代

立法會不同黨派及牌照申請者都要求政府交代審批免費電視牌照理據,其中工黨何秀蘭昨去信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主席黃毓民,要求在11月8日召開的事務委員會特別會議加入議程,討論引用《立法會(權力及特權)條例》,命令相關人士出席會議,並要求政府提交前廣管局評核3個牌照申請後,在11年7月向行政長官及行政會議提交之建議、會議批核申請所參照之準則、政府委聘的顧問公司在10年4月、11年4月、12年1月及2月撰寫的研究報告,以及行會相關會議紀錄。

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指,雖然行會有保密協議,不能披露每位成員的意見,但政府確實有空間交代原因,披露每間申請者在競爭力及壓力測試上的勝負,以釋除公眾疑慮。

資深大律師李柱銘認為,政府以行會保密制為理由拒絕交代是本末倒置,從法律角度而言,若政府不就決定清晰交代理由,很容易成為任何一方提出司法覆核的理據。他說,政府不向香港電視發牌,是因為北京要對香港維穩,「港台唔夠聽話,有乜理由仲俾另一個人(王維基)、佢哋(北京)冇乜信心管到嘅人,攞多個電視牌出嚟?如果要維穩,梗係依家呢個方案好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