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0日 星期五

明報高層﹕換總編涉業務發展 稱暫無定案 願友善氣氛下晤關注組代表 (《明報》,10/01/2014)


 《明報》高級管理層證實,曾接觸前《南洋商報》總編輯鍾天祥(左二),建議他出任明報編務董事。但鍾希望多參與報館日常運作,先出任總編輯,集團主席張曉卿未有定案。(星洲日報)

【明報專訊】《明報》擬更換總編輯劉進圖事件發展至第四天,高級管理層昨日與編輯部9名主管開會,明報高級管理層解釋換總編輯兩原因,包括在艱難的報業營運環境下,明報需要積極發展數碼業務,過去曾負責過這方面的總編輯劉進圖是好人選,而原編務董事翁昌文則因健康欠佳,要物色接任人,其中《南洋商報》前總編輯鍾天祥是人選之一,但鍾天祥欲先出任總編輯,以熟悉編輯部日常運作。不過,翁昌文強調集團主席張曉卿仍未有最後定案。明報員工關注組昨晚要求管理層暫緩總編輯人事調動。

張裘昌於明報編輯部主管會面時,稱願意在友善的氣氛下,與明報員工關注組的代表會面溝通,而呂家明於會後亦表示願意出席會面;明報員工關注組代表得悉消息後,發表聲明表示願意與公司管理層溝通(見另稿)。

盼積極發展數碼 劉進圖是好人選

昨日的管理層與編輯部主管會議歷時兩個半小時,會上編輯部主管對更換總編輯表示了震驚和不解。母公司世界華文媒體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張裘昌,甫開始就詳細列出財務數據,解釋集團在商業上面對的處境,過去15年印刷媒體的經營相當困難,近年平板電腦面世,媒體產生了很大變化,經營環境競爭更加劇,明報去年的業績「打平手已算係好好成績」,因此集團希望發展數碼業務,「我們一定要谷digital(數碼)生意。」

他憶述在2000年科網時代,公司先後有3名同事主力負責數碼業務,如今只剩總編輯劉進圖,「以前剩番的人,得番Kevin(劉進圖洋名),我同佢談過,話公司有這樣變化。這事不像新聞報道所說般突然,是有安排」。

張裘昌又認為,明報的市場定位有優勢,「企得太左或太右我都會罵。唔走失讀者呀?無讀者點做生意呀?不如執佢囉」。

原物色編務董事 鍾天祥盼先任總編

原集團編務董事、執行主席特別助理翁昌文亦交代自己患上癌症,急須退下來,找人代替自己職位,因此張曉卿正物色人選,「老闆見了好多個人,我亦有見一部分,鍾天祥(南洋商報前總編輯)是其中一個人選,但未有定案」。翁又透露,鍾天祥本人有興趣來香港明報,但想參與明報日常運作,故表達了希望先出任明報總編輯的意願,稍後才當編務董事,翁本人亦贊成這想法。

翁﹕張曉卿寬容面對批評

翁昌文補充,「印刷媒體我覺得係會衰落,新媒體將會是潮流」,而他知道劉進圖是人才,因此跟他商量,「佢話『OK,如果係老闆意思,無辦法,我尊重』。」翁其後向劉說要等消息,暫未有定案。

他在會後又說,最近外界批評明報,亦有明報專欄作者批評明報,但集團主席張曉卿都沒有說什麼,「足顯他是個寬容的人」。

強調續維持編採獨立

編輯部多名員工在會上先後發言,表示對突然更換總編輯表示震驚及不解,質疑公司有否想過由熟悉香港情的人出任,來自大馬的翁坦言,張曉卿考慮翁的接班人時,希望同樣找一個馬來西亞人,「搵個人同佢傾得到」,又指不同老闆透過不同方式和人手處理業務,強調會繼續維持編採獨立方針。


關注組願溝通 盼設持續溝通機制

【明報專訊】明報員工關注組要求明報管理層召開員工大會,明報編輯部高層與管理層會面後,世華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張裘昌及編務董事呂家明願意盡快與關注組的代表見面溝通。世華執行主席特別助理翁昌文昨在高層會面中,對召開逾百人的員工大會有保留,擔心會成為公審大會。關注組昨日最新發表的聲明,強調願意與公司溝通,「最終希望爭取透過員工大會直接與管理層溝通,以及未來設立持續溝通機制」。

憂變公審 高層對百人大會有保留

編輯部9名高層,連同編務總監張健波、總編輯劉進圖昨下午與管理層會面,其中討論重點是與明報員工的溝通問題。

翁昌文會上強調,原本安排與編輯部高層會面後,由明報編務總監張健波代表管理層見員工,但員工卻不肯出席與張健波的會面安排,「如果你覺得『我不和你傾』,你不信張波,你不信Kevin(劉進圖),那就看有什麼事會發生,大家跟遊戲規則、法治去做」。

張健波表示,欣賞同事團結討論和關心明報,但指定與世華媒體集團執行主席張曉卿對話的要求不合理,「這種方式是否可以解決到問題?嘗試給予不可能任務,由翁生(翁昌文)去說服張曉卿?我覺得是笑話來的」。

有與會編輯部高層澄清關注組是提出想見4名管理層,並非指定非張曉卿不可。但翁昌文稱關注組的聲明是白紙黑字要求,擔心會是公審大會。

行政總監指關注組常改要求

與會的行政及人力資源總監李燕說,關注組經常改變要求,當初要求跟管理層溝通,惟管理層安排與編輯部主管溝通後,並將與會人員擴大至採訪主任級別,但獲邀的採主不出席,說只會參加員工大會,惟最後員工大會又不出席,「每次返去,返來都會變的」。

總編輯劉進圖在會上認為,可以由關注組選派代表與管理層理性溝通。張裘昌亦稱願意在「友好氣氛」下,盡快與關注組的代表會面。


呂家明:就港視提意見 非干預

【明報專訊】明報編務董事呂家明承認,去年10月底香港電視發牌事件時,曾有一天從加拿大越洋致電明報總編輯劉進圖,詢問「做了咁多日頭條,係咪有其他新聞呢?」呂家明稱只是提出意見,不是干預,「我無話一定要換」,但承認與劉進圖工作上「唔係好融合到」。

當時在加 越洋致電劉進圖

《明報》高級管理層與編輯部主管會議中,編務董事呂家明有否干預編採方針是其中一個討論點。呂家明回應稱,干預與給意見並不相同,「干預係如果你唔咁做,可能有紀律處分。但如果我講完你可以唔做,點叫干預?」

去年10月底發生的港視發牌風波,《明報》連續以9天頭版報道事態發展,當時身在加拿大的呂家明,昨承認確曾致電給劉進圖,「我只係講個意見,做了咁多日頭條,係咪有其他新聞呢?」他同時指出,這不是唯一一次以電話向劉給意見。

劉進圖在會上表示,公道點說,呂家明是他上司,無論在法律上、編務上或商業上,均有權及有責任提醒他注意,「我唔認為係干預」。

但劉補充,呂當時身不在港,以長途電話「遙控」給意見,呂未必了解港視事件,雙方難深入溝通。

認與劉「唔係好融合到」

至於呂家明與劉進圖的合作是否有問題,呂家明說,「我同Kevin(劉進圖)之間合作上唔係好融合到,我承認,因兩個人唔同性格……我只係覺得兩個人加埋,唔會大過一。」他又說無法合作是無分對錯的。


 明報員工關注組發言人冼韻姬(中)昨晚發表聲明,表示願意與公司管理層溝通,及要求公司暫緩更換總編輯的安排。(葉家豪攝)

《明報》管理層原定昨與編輯部主管開會後,由編輯部主管再向全體員工交代換總編輯事件,但員工不承認這是「員工大會」,因此不出席會議。圖為原定開會地方編輯部大堂放了擴音機,最後會議告吹。(蔡傳威攝)

員工關注組促暫緩總編調動
歡迎承諾秉持張曉卿獨立辦報方針

【明報專訊】關注《明報》更換總編輯而組成的「明報員工關注組」,昨晚正式推舉出10名代表,並表明不排除採取進一步行動應對事件,關注組並向管理層提出4點要求,包括暫緩總編輯人事調動,待員工可與管理層溝通。

選出10代表 列4要求

逾百名編採部員工昨晚出席員工大會,推舉出關注組10名代表,跟進後續部署。關注組發言人冼韻姬昨晚表示,關注組4點要求為:

1)關注組願意跟公司管理層溝通,並爭取公司管理層與員工舉行會議,建立雙方持續溝通的機制;

2)歡迎公司承諾《明報》編輯部會繼續秉持張曉卿先生入主以來的獨立辦報方針,編採人員以專業的態度,不偏不倚地報道,做好傳媒監察社會的角色;

3)要求公司暫緩有關總編輯的人事調動;

4)在《明報》報道港視事件期間,公司管理層曾從加拿大致電返港向編輯部查問。關注組對此表示十分關注。

冼韻姬又補充,由於管理層昨午才召開會議,時間倉卒,員工暫未全面掌握事態發展,但強調員工會繼續緊守崗位。

關注港視報道被查詢

《明報》母公司世界華文媒體,其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張裘昌等5名明報行政委員會成員,昨午與編輯部高層會面,會前有員工向張裘昌遞信,要求他與全體員工舉行員工大會。原定這會議之後,編務總監張健波會會見員工,惟關注組不承認這是員工大會而不參與,結果會面告吹。

事件引起各界關注,一批明報前員工組成「明報舊生會」,並籌劃下一輪撐明報行動,以支持鼓勵員工,希望管理層盡快回應員工訴求,愛惜前線員工,關心他們的憂慮。

5大專新聞學會發聲明表擔憂

另再有團體聲援明報員工,5個大專新聞/傳播系學會,代表逾1700名學生,發表《聲援明報前線編採員工之聲明》,對於撤換總編輯的安排「表示擔憂及關注」,要求明報管理層方面盡快為事件向員工及市民交代。另外,網上有人發動「一人一作品守護明報」,呼籲大眾發揮創意,改圖以示支持明報。昨中午有人把一個寫上「致我們終將失去的新聞自由」花圈,放在明報報社所在大廈門外,未幾被大廈管理處人員拿走。

本港及海外傳媒昨續有報道事件,《亞洲華爾街日報》報道,形容事件引發香港傳媒及學者關注新聞自由進一步被削弱。


明報管理層昨與編輯部主管對話摘錄

【明報專訊】◆為何換總編輯?

張裘昌:

(世界華文媒體集團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

大家都知道媒體這兩年變動比較大,為什麼呢?尤其是出了iPad版本,最大變化應該是去年年初開始,那時新iPad、Samsung Tablet出來,我們發覺到好大影響……(若)不思進取,前景怎走下去,還有什麼前景……我們一定要催谷digital(數碼)生意。我們經歷過,以前剩下來的人(公司內曾負責新媒體發展的同事),只有Kevin(明報總編輯劉進圖),我與他談過,公司有這樣變化(人事調動),並非如新聞報道所說那麼突然,是有安排。

翁昌文:

(世華執行主席特別助理,前編務董事)

我是(……有健康問題……),醫生對我說,我的病兩三年便可能會抗藥,如果抗藥,癌病就會復發,現在已過了兩年,老闆於是急於找人(接替編務董事)……老闆接觸過好多個(人選),我有參與一部分傾談,談的時候,其中可能你看到啦,鍾天祥是其中一個,但還未finalise(未敲定),我覺得未finalise。

這個人(鍾天祥)都希望參與editorial(編務)、day to day running(日常運作)的事。Kevin聽到的時候都說,「OK,如果老闆有這樣的意思,OK,無辦法,我respect(尊重)」。但我知道Kevin是人才……at the same time(同時)公司initiate(開拓電子)教科書,我想與他談談有無興趣做online(網上),at the same time做new media(新媒體),現在print media(印刷媒體)我覺得是decline(衰落)的了,new media will be a trend(新媒體是未來趨勢)。我想知他有無興趣……沒做什麼決定,我當時說,有什麼決定會通知你(劉進圖)。

這個人(鍾天祥)我不是太熟,他是(住在)星洲的人,在星洲30幾年……他有international exposure(國際經驗),他在大陸讀書是銜授課程。我們以前做記者無大學(學歷),去不到中國台灣。《文匯報》的人不一定是親中,我們同事都有。

◆總編輯人選?

翁昌文:

找一個人,prefer Malaysian(較屬意馬來西亞人),老闆覺得要「搵個人同佢傾得到」,culture(指香港文化)又不同,我已被香港人同化了。一開始,老闆叫我來「睇住」明報,睇住有好多方法,有些人prefer通過他(總編輯)、有些prefer自己來,這個人(鍾天祥)prefer自己來,他有這要求。

◆呂家明被指干預香港電視報道

呂家明:

(明報編務董事)

若一個睇法,我只是講一個意見,「做了咁多日頭條,係咪有其他新聞呢?」(當時)我在加拿大,「香港發生係咪咁呢?」這件事(細節)我不記得了。這個不是唯一的電話。若採主覺得記者寫稿不好,「係咪可以咁寫」,這又是否意見呢?我沒說一定要換(頭條),「如果係咁某種身分可以講意見、某種身分不能,我覺得唔係」。

「若問交換意見有無?有喎!但(干預與交換意見)是有等級上的分別。『干預』係如果你唔咁做,可能有紀律處分。但如果我講完你可以唔做,點叫干預?」

劉進圖:

(明報總編輯)

公道說話,呂先生作為我上司,無論在法律上、編務上或商業上,均有權有責提醒我注意,我不認為是干預。只是那件事,我想說明「遙控」(越洋致電)有問題,他不了解港視事件,我們(編輯部)那晚手持政府文件,那麼當晚當然要繼續(做頭條)啦,要在顯要位置出現。但通過長途電話,大家好難深入溝通編務方針。如大家都在香港,情會好一點。

◆呂家明與劉進圖合作是否有問題?

呂家明:

我不覺得有什麼做不到,因為「我無諗過要做乜。我同Kevin之間合作上唔係好融合到,我承認」。因兩個人不同性格,同張波(明報編務總監張健波)說過這件事,一加一不一定等於二,一加一若少過一,是問題。不是對錯問題。我只覺得兩個人加埋,不會大過一。

◆明報編採方針

張裘昌:

明報在香港企的位是好niche(較專門),有時偏左有時偏右,如果沒了這個position(定位),我都不知怎算。我一日在這裏,(明報)企得太左或太右我都會鬧。怎會不走失讀者呀?無讀者怎做生意呀?「不如執佢囉,係咪先?」

明報今日我當CEO(行政總裁),無干預到編輯部,我是選擇不干預,亦無能力干預。我做CEO……香港還有什麼報紙,CEO不管編務?你話我知?如果不是CEO,都係老闆、主席自己(睇編務)啦!

翁昌文:

已說了中立(編輯方針),他們不信,一定要聽我們講。

◆員工大會

(員工建議請新總編輯見員工)

翁昌文:

哪間公司有appointment,要開員工大會來公審,老闆都讓他這樣做?你在要求老闆坐在這裏,你們這樣幾百人問一個人,怎樣control(控制)呀,我不認為這是一個營運企業的方法。

張裘昌:

friendly environment(氣氛友善環境)可以……你現在百幾個人,我們怎樣開會呀,開到明天都未開完啦,一個人講一次……I think it's meaningless(我認為這樣沒意義),如今日這個層次大家交流,我們都不怕,什麼都可以同你們講……

註:涉及商業機密的內容被隱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