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30日 星期日

早飛菜刀 夜燒《蘋果》 壹傳媒遭恐嚇 (《蘋果日報》,30/06/2013)

 狂徒中環縱火燒《蘋果日報》,消防到場灌救。
探員撿走一把生銹菜刀。

【今晨最新消息】

【本報訊】針對壹傳媒暴力事件持續。本月中,壹傳媒主席黎智英大宅遭狂徒用車撞閘,以及一輛運送《蘋果日報》的貨車遭兩惡煞縱火燒毀報紙後,狂徒又展開第三波破壞行動。昨凌晨一輛的士快速經過將軍澳壹傳媒有限公司大樓時,拋出一把菜刀,這是10日內第三宗針對壹傳媒的暴力事件,警方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俗稱O記)已接手將三案合併調查,正追緝兇徒下落。

戴口罩狂徒中環犯案

至今日凌晨零時30分,《蘋果日報》發行商勤力德運報紙工人,將五至六卡板《蘋果》,運至中環大會堂對開準備分發,其間有一輛私家車駛至,兩至三名戴口罩男子落車,縱火燒報紙,然後上車逃去。在場兩名工人報警,消防員到場將火救熄,警方列作縱火案件調查。

昨清晨5時許,壹傳媒有限公司大樓門外,引擎聲由遠至近,一輛紅頂的士急馳而過,一把菜刀從車內擲出車外,跌落大樓門口路中,保安員發現報警,警方到查證實該把生銹菜刀約30厘米長。壹傳媒有限公司大樓門外閉路電視攝下整個過程,清楚顯示一輛的士駛經時拋出一把菜刀,其間有電單車途經,輾過菜刀繼而彈上大樓門口的行人路;警方相信「拋刀」事件衝着壹傳媒而來。下午4時許,警方重返大樓翻閱閉路電視片段,追查的士車牌及狂徒下落。

據悉,前晚9時許,一輛銀色私家車曾停泊於大樓對開,車內兩名男子邊抽煙、邊觀察大樓動靜,其間保安發現兩人形迹可疑,上前查問期間,該私家車隨即絕塵而去,保安事後向警方講及事件,懷疑與案有關。

本月19日,何文田嘉道理道黎智英大宅遭狂徒偷來的汽車撞閘,並放下刀斧恐嚇。本月26日,一輛運送《蘋果日報》的發行商勤力德貨車的工人,遭兩惡煞持刀指嚇,兩人縱火燒毀車上《蘋果日報》。

壹傳媒遭扔刀 今晨再燒《蘋果》 (《蘋果日報》,30/06/2013)

大會堂外一批準備分發予報販的報紙,今凌晨零時許遭縱火焚,其中部分為《蘋果日報》。

【明報專訊】懷疑針對壹傳媒的刑事案件接二連三發生,繼集團老闆黎智英大宅大閘被撞、《蘋果日報》被燒後,昨清晨再有人將一把生鏽菜刀棄於將軍澳壹傳媒大樓門外。警方已將3案一併交予重案組調查。另外,中環今日凌晨再有大批《蘋果日報》被人縱火燒。

今日零時許,中環大會堂低座對開一處港島區報紙集散點發生火警,消防接報到場將火救熄,證實約有6至7板報紙被焚。現場消息稱,燒的主要為《蘋果日報》。

本報昨致電《蘋果日報》總編輯張劍虹查詢扔刀一事,他只說﹕「不知道,不回應。」

事前的士高速駛過

現場為將軍澳駿光街3號壹傳媒大樓外。昨清晨5時半左右,駐守大樓停車場閘口的何姓保安員(51歲),突聽到汽車引擎聲及金屬跌地聲,於是步出更亭察看,發現閘口馬路邊遺下一把生鏽菜刀,隨即報警。

月內三案重案合併查

探員事後到場調查,量度菜刀與大閘的距離,再翻看大樓閉路電視片段,發現案發時有一輛的士高速駛過上址,其後現場便遺下菜刀,的士事後向駿昌街方向駛去。警方暫將案件列為「求警協助」處理,並將此案與之前的撞閘及燒報紙案,一併交由九龍城警區重案組第二隊調查。

今次已是本月第三宗懷疑針對壹傳媒的襲擊案,先是本月19日壹傳媒集團主席黎智英在九龍城嘉道理道的寓所大閘被人用私家車撞,現場遺下開山刀及斧頭;至上周三(26日),有惡煞在紅磡持刀指嚇送報工人,並將貨車上逾萬份《蘋果日報》縱火焚。前日黎智英接受商台訪問時說,估計連串事件與七一有關。記協早前發表聲明,對有傳媒接連受恐嚇及襲擊作強烈譴責。

2013年6月28日 星期五

張文新促港台人掌港台 籲勿對鄧忍光上綱上線 (《明報》,28/06/2013)

 張文新曾主持《青春交響曲》、《新天地》及《熱線點唱》等音樂節目,主力介紹中文流行曲,他說手持的仙度拉《啼笑因緣》(圖左)及許冠傑的《鬼馬雙星》,是最影響香港樂壇的兩張大碟。(盧翊銘攝)



【明報專訊】創立香港電台王牌節目《十大歌曲龍虎榜》的助理廣播處長張文新,今日退下火線,告別廣播道。近年港台屢爆政治風波,夾在前線員工及「政務官」處長鄧忍光之間的他,臨別接受訪問,既促請政府勿再安插無廣播經驗的政務官任廣播處長,同時亦籲員工勿就個別事件「上綱上線」、質疑鄧忍光有政治任務。他認為政務官處理行政事務有優勢,但官至副處長已是極限,身兼總編輯的處長應由港台員工或傳媒人出任。

今退下火線 周偉材接任助理處長

港台昨宣布,60歲的張文新下周二展開退休前休假,助理廣播處長(電台及節目策劃)一職由電台部總監周偉材接任,現任製作經理廖麗怡則接任電台總監。今日最後一次以助理處長身分返港台的張文新,接受本報訪問時細數過去40年風雨,說對近日港台的政治風暴感心痛。

鄧忍光多次因編採問題與工會對立,張文新指政務官在爭取資源及處理行政事務有優勢,政府大可委任他們作副處長或助理處長,但任處長可免則免,「處長同時是總編輯,但他們沒廣播經驗,要多花時間了解(港台運作),而任命亦只得兩至三年,長遠對港台發展有掣肘」。他指港台人才多,盼下任處長由內部晉升,或由傳媒人出任,讓港台員工「心服」。

大讚施永遠資歷深有能力

助理廣播處長(電視及機構業務)施永遠因署任年多仍未獲升正惹關注,曾在電視部任施永遠直屬上司的張文新說,當時盼騰出高層職位擢升新人,他才由電視部轉戰電台部,並推薦時任電視部總監的施任助理處長。他大讚施資歷深亦有能力,對其升職風波感可惜,認為鄧忍光與工會互信不足,處理手法亦不成熟,「其實很多事都可以避免」。

指鄧忍光處理手法不成熟

不過,他希望工會不要在無證據下上綱上線斥鄧忍光有政治任務,這對鄧不公。對於《城市論壇》第一代主持吳明林早前指摘他「明哲保身」,未有站出來挺員工,張反駁指自己曾在工會大會上發聲,反對政務官空降港台。

張文新1980年代曾任港台工會籌委會主席,爭取將港台變成獨立的公營廣播機構,可惜港台至今仍是政府部門,唯一讓他欣慰是,前特首曾蔭權正式賦予港台「履行公營廣播」的使命。他認為港台未來仍要朝獨立公營廣播機構的目標進發,但首要是先爭取讓自己人當處長,亦希望工會及管理層能團結一致。

明報記者 林凱旻


張文新(圖左上角戴眼鏡者)1970年代甫加入港台當記者時,曾帶同錄音機,親自到街市報道行情,當年的菜價仍以毫計算,且未似現時標明每斤等單位。(張文新提供)

「昔烽煙如包青天 今有職業聽眾」

【明報專訊】張文新最為人熟悉是創辦《十大中文金曲獎》及《十大歌曲龍虎榜》等節目,但記者出身的他亦曾落區報道街市行情,並參與製作首代烽煙節目《太平山下漫步》。

他憶述,當年的聽眾相對害羞,關注的以消費權益為主,如今則較關注政治,近年更衍生出職業聽眾,每日打來發表相同立場。

製作首代烽煙 處理市民投訴

張文新憶述,1970年代加入港台時,曾帶同錄音器材到龍舟賽及球賽現場採訪,亦到街市報道「行情」,其後參與製作當時由歐陽義德主持的首代烽煙節目《太平山下漫步》,「主持好似包青天,為市民處理投訴。起初不少官員都說要開會,拒絕回應聽眾,最後主持人說要在節目讀出他們的電話,新聞官才肯派代表回應」。

參考外國 創歌曲龍虎榜

在1950年代,電台幾乎是唯一的大眾傳播媒介,球賽都要口述直播,但電視在1970年代起普及,電台被迫轉型,造就了一批「DJ(Disc Jockey,唱片騎師)」。當時流行外國音樂,主持中文音樂節目的張文新,大膽參考美國,以「數榜」形式介紹歌曲,《十大歌曲龍虎榜》因而誕生,節目名稱沿用至今。

樂壇「黃金十年」過後,香港開始面對前途危機,「當時李柱銘、譚耀宗都好紅,大家都想知佢有冇料到」,港台亦因而增加烽煙及議政節目。張笑言當年的聽眾大多害羞,如今日趨政治化,除了真正表達意見的市民,「職業聽眾」亦開始出現,「我們不是辦獎品遊戲,不是邊個打先就畀邊個講,所以同事要有編輯能力,確保能呈現不同觀點」。

鄧忍光老友任港台助理處長 (《蘋果日報》,28/06/2013)

周偉材

【本報訊】香港電台高層再有人事變動。電台總監周偉材將於下星期二,接替負責電台及節目策劃的張文新出任助理廣播處長,現任署理助理廣播處長施永遠未能「坐正」。港台節目製作人員工會對此暫無評論。不過有港台中人認為,周偉材與處長鄧忍光甚「老友」,經常成為鄧的政策推手,對其毋須署任便直接升任做法感到奇怪。

港台最新高層人事調動將於下周二(7月2日)生效,張文新會開始退休前休假,由周偉材接任助理廣播處長,而電台總監一職由現任製作經理廖麗怡接任。

施永遠未能坐正

有報道曾指周偉材與鄧忍光「路線接近」,有港台中人指出,鄧忍光欲推行「電台電視化」政策,周偉材正是其中最大力的推手,只是最終因遭港台人員質疑慳成本、濫竽充數,會影響港台節目質素,太多人反對之下才未能成事,但已證明「佢兩個好friend」。

署理廣播處長戴健文形容周偉材及廖麗怡有豐富節目製作及行政工作經驗,能以新思維及進取態度,開拓港台的服務及數碼節目發展。

行將退休的張文新現年60歲,在香港電台任職40年,其妻車淑梅也是港台著名節目主持人。戴讚揚張文新創立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和電視節目欣賞指數,為廣播界發展奠下良好基石。

至於自去年3月起署任助理廣播處長,在港台工作超過30年的施永遠,仍未能坐正,港台中人對此安排感到奇怪。有傳聞指施永遠因為拒絕執行政治任務而面臨「燉冬菇」,在前日的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特別會議上,便通過要求引用權力及特權法,調查鄧忍光涉嫌向施永遠施壓,但仍然須待內會再通過。

2013年6月27日 星期四

(特寫)3分半鐘記者會採訪1分鐘收工 (《市民日報》,27/06/2013)

  經屋重開申請昨日截止,房屋局昨午安排傳媒採訪,總結3個月來的申請情況。這種簡單的採訪,理應不會有任何「差錯」,然而局方的安排,卻「官僚」得令人咋舌。

  話說採訪昨午3時30分開始,傳媒獲安排在現場拍攝約10分鐘後,局方就徐徐請出房屋分配處代處長讓傳媒採訪,但當局「一開波」就要求傳媒先讓代處長介紹申請情況,心想反正稍後會有提問機會,不急,於是便聆聽「開場白」。不過就在代處長「背誦」好要交代的資料,趁中文傳媒和葡文傳媒交替訪問之機,轉過頭便快速閃人,整個所謂記者會過程僅僅花了3分半鐘,當中先有兩分半鐘是代處長的唸白,記者採訪提問和回應時間屆時才1分鐘!

  由於當時傳媒想再就一些問題追問清楚,便向在場負責公關工作的職員提出要求,希望再請代處長交代清楚傳媒的疑問,怎知公關人員卻說:「訪問已經完咗,無㗎啦!」有傳媒不服,訴說:「頭先都係得3分鐘,大家有疑問,明日見報寫錯不太好,可唔可以再叫處長講清楚,例如係咪第四季重開其他戶型經屋申請?」對於傳媒的再三請求,公關當然不為所動,只是皮笑肉不笑地重複稱:「呢個問題之前講咗,訪問完咗啦,無啦。」態度決絕,接着亦快閃離去。

  房屋局官僚作風 公關僅用於保駕

  行政長官在不同場合一直強調會盡力協助及配合澳門傳媒採訪,然而現實卻是有政府部門官員當特首的話是「耳邊風」,連位階不高的處級官員亦有樣學樣,擺出官僚姿態,所謂「記者會」、安排傳媒採訪,只是不折不扣的單向發布訊息,說完要說的話就快快閃人,怕見傳媒甚於見鬼,留下滿腹疑問的傳媒在場「你眼望我眼」。政府部門和官員如此態度看待官員與傳媒關係,所謂配合傳媒採訪,猶如水月鏡花,實在令人難以恭維。

  如今不少政府部門的公關人員是記者出身,理應明白傳媒的需要,更應發揮公關的職責協助傳媒採訪,奈何一入侯門,倘部門官僚作風根深柢固,並非運用曾在傳媒界工作人員對行業運作和網絡的熟悉來改進官員與傳媒關係,反而對待傳媒官僚及傲慢態度變本加厲,公關僅當「保駕」而無營造良好公共關係職能,可以想像,部門官員平日面對升斗市民會是如何的嘴臉?無怪乎社會評價房屋局服務未能「以人為本」,引發議員多番炮轟,更謔稱「沒有最官僚,只有更官僚!」

本報記者 無 語

重案組相信是同一批狂徒所為 燒《蘋果》襲黎宅合併查 (《蘋果日報》,27/06/2013)

【昨日凌晨 《蘋果》遭燒毀】 ■運報紙貨車的貨斗內大批《蘋果日報》遭燒毀。江寶龍攝
警員向兩名工人查問案件經過。
【19日凌晨 黎宅被撞閘】 ■狂徒駕車撞毀黎宅大閘,並留下刀斧恐嚇。

【本報訊】壹傳媒主席黎智英大宅,上周三(19日)遭狂徒用車撞閘及放下刀斧恐嚇後,兇徒昨日將行動升級,一輛運送《蘋果日報》的貨車凌晨時分在紅磡準備落貨時,兩名惡煞持刀而至將工人趕走,然後縱火燒毀車上報紙。這是七日內第二宗針對壹傳媒的暴力事件,警方高度重視並已將兩案合併調查,九龍城警區重案組正追緝兇徒及追查逞兇動機。

記者:梁澤崗 江寶龍

昨下午2時許,10名重案組探員重返暢通道南縱火現場調查,並搜集附近閉路電視錄影片段,探員又在現場兜圈,調查兇徒逃走路線。據悉,警方已下令各警區前線警員,多加留意《蘋果日報》發行商勤力德分發報紙地點,以防狂徒捲土重來。

消息稱,警方相信連串破壞行動是同一批狂徒所為,矛頭直指壹傳媒或黎智英個人,由於狂徒公然挑戰法律,氣燄囂張,而且案件敏感,警方大為緊張,由負責調查黎智英大宅撞閘案的九龍城警區重案組第二隊一併調查,同時調動刑事情報科四出搜集情報。

明顯挑戰新聞自由

何文田嘉道理道黎宅昨日的保安未見明顯加強,黎智英生活如常,早上10時40分,他由司機載往中環,全程沒回應記者問題。立法會議員涂謹申指,兩宗案件動機明顯是挑戰新聞自由,促請警方高層正視並積極調查,「今次講明唔傷人,只係燒報紙,訊息好清楚,就係針對《蘋果日報》,香港唔能夠容忍呢啲無視法紀嘅行為」。

事發於昨凌晨零時許,《蘋果日報》發行商勤力德一輛運報紙貨車,在紅磡暢通道南天橋底落貨,準備將報紙分送其他地點,其間突然有兩名持刀男子撲出,其中一人以西瓜刀指嚇工人:「你哋好走啦,唔係我斬你哋!」工人大驚走到遠處致電通知上司及報警,折返時已見貨車車斗起火,大批報紙着火焚燒,兇徒則跳上接應私家車逃去,消防員到場將火撲熄。上周三凌晨,黎智英大宅亦遭一輛私家車撞閘,兇徒並在門外放下一柄斧頭及一把開山刀,帶出強烈威嚇及警告意味。

2013年6月26日 星期三

記協強烈譴責兇徒接連襲擊壹傳媒 (《香港記者協會》,26/06/2013)

壹傳媒集團過去一星期接連受到兇徒威嚇及襲擊,香港記者協會予以強烈譴責,認為有關行為是要威脅新聞業界,本會促請警方盡快將兇徒繩之以法,不要讓香港淪為暴力城市。

壹傳媒相關人士近日先後三次受襲:集團主席黎智英位於何文田嘉道理道寓所的閘門被車撞毀,現場遺下斧頭及開山刀;《爽報》記者報道商人從垃圾箱執拾廢棄膠樽再注入果汁出售,該記者其後到中環採訪時被人襲擊受傷;《蘋果日報》的發行商員工在紅磡分發報紙時被兩名持刀男子驅趕,車上報紙被縱火焚毀。本會有理由相信,連串暴行顯然是針對新聞傳媒,本會絕不能接受。

本會必須指出,傳媒的工作是報道社會不同聲音及意見,暴力襲擊新聞工作者等同打壓言論自由,破壞香港的核心價值;遺憾的是,傳媒機構辦事處近年屢遭破壞、記者遭拳頭對待的事件沒有停止且變本加厲。

去年星島新聞集團辦事處兩度被人刑事毀壞;NOW新聞台記者及攝影師去年底採訪撐政府遊行時被參與人士包圍,攝影師被人揮拳襲擊後腦;《南華早報》一名女攝影記者今年採訪水貨客活動時被兩名男子包圍及掌摑,上述其中兩宗案件,兇徒最終被法律制裁。不過,過去不少針對傳媒人或傳媒機構的罪案,犯罪分子仍然逍遙法外,例如商台前節目主持人鄭經翰98年在上班途中被人持刀襲擊,案件一直未能偵破,成為懸案。

本會要求警方嚴肅處理所有針對傳媒及襲擊新聞工作者的案件,盡快緝拿兇徒,以維護本港法治,確保社會安寧,市民有人身安全,並保障新聞及言論自由。

香港記者協會
2013年6月26日

兩刀手指嚇送報工 燒《蘋果》 (《蘋果日報》,26/06/2013)

消防員到場開喉將火救熄。 江寶龍攝

【本報訊】「你哋好走啦,唔係我斬你哋!」今日凌晨零時,負責發行《蘋果日報》的發行商勤力德一輛運報紙貨車,在紅磡一處分發報紙地點遭兩名持刀狂徒縱火燒毀車上的報紙,狂徒放火前更持刀驅趕兩名分報紙工人,得手後才跳乘接應車輛逃去。警方在附近追緝涉案車輛,事件中無人受傷。

現場為紅磡暢通道南天橋底,為《蘋果日報》發行商勤力德其中一個分發報紙地點,每晚大貨車運報紙至橋底卸下後,再分車運送至其他地點。消息稱,當時兩名工人剛從一輛大貨車卸下兩板報紙,突然兩名分持牛肉刀男子,其中一人戴口罩,從暗處撲出亮刀指嚇工人:「你哋好走啦,唔係我斬你哋!」兩工人受驚避開,其中一人致電通知東主後報警求助。

兩名狂徒嚇走工人後,拿出一樽易燃液體淋落貨車上的報紙,當時車斗上仍有數板未卸下的報紙,兩狂徒用打火機點火燃着大批報紙後,始跳乘在附近接應的私家車逃去。警員及消防員接報到場,車斗內火光熊熊,消防員開喉迅速將火救熄。警員在附近兜截狂徒車輛無果。

2013年6月24日 星期一

《鏗鏘集》記者內地採訪被扣 (《明報》,24/06/2013)

【明報專訊】再有香港記者在內地採訪期間被扣留。香港電台電視節目《鏗鏘集》的記者及攝影師,昨於江西採訪期間,一度被當地公安帶返派出所扣留約4小時及1小時後獲釋,初步兩人安全。昨晚本報記者致電有關節目監製薛友德查詢詳情,惟至截稿前未能取得聯絡。

據悉,事發昨午約5時許,當時香港電台電視節目《鏗鏘集》記者蔡玉玲及攝影師正在江西新余一個派出所附近街道拍攝,其間兩人被3名公安帶走問話,攝影師在派出所逗留1小時後獲准離開,蔡玉玲則至昨晚深夜約11時才獲准離開。

成都27歲記者墮樓亡 (《明報》,24/06/2013)

【明報專訊】四川《成都商報》記者劉奇昨日凌晨1時從廣安武勝縣一間賓館的2樓墮下,至凌晨5時不治,年僅27歲。劉奇畢業於西南師範大學,常駐四川遂寧,剛領結婚證。劉奇的報道以社會突發新聞為主,最後一篇是昨日見到的《危化物泄漏 40分鐘排險》,報道一宗槽罐車車禍。目前警方調查死因,成都商報微博發表訃聞,稱「聞此噩耗,本報全體員工萬分悲痛!報社向劉奇同志表示深切哀悼!並向劉奇同志親屬表示親切慰問!」

綜合報道

揭髒果汁 爽報記者捱打 (《蘋果日報》,24/06/2013)

涉嫌追打記者的鄭先生(左)被捕。

【本報訊】《爽報》早前報道,揭發有不法商人從垃圾箱執拾廢棄膠樽,再注入果汁轉售予中環高級餐廳圖利,報道刊出當天,食環署已向有關人士檢控。不過,揭發事件的記者上周五再到中環採訪期間,竟被人報復襲擊,造成身體多處受傷。《爽報》總編輯李彭基對打人行為強烈譴責。

總編輯強烈譴責

《爽報》記者本月21日晚上11時許,在德己立街採訪期間,遇上執膠樽老伯的胞妹莫愛蓮,對方上前理論,惟記者有訪問在身,留下手機號碼便離去。一小時後雙方再相遇,莫雙手抓着記者右前臂,這時莫的鄭姓丈夫突然從後出現,並大喝道:「你打我老婆?」接着有人向記者揮拳,記者急忙掙脫糾纏,避拳跌倒,右膝及右手肘着地受傷。

記者沿着德己立街逃跑,同時高聲呼救,其間有人又再揮拳襲擊,記者避拳再次跌倒,左邊坐骨着地受傷。記者轉入威靈頓街,遇上巡邏警員,即時求助,警員當場以普通襲擊罪拘捕鄭。由於莫愛蓮報稱糾纏期間牙肉受傷,警方也拘捕記者。警方稱,會否落案起訴要視乎案件調查情況。記者當晚在瑪麗醫院驗傷,證實右手肘及右膝受傷;事後記者的右邊身頸膊都感到疼痛。

《爽報》總編輯李彭基對打人行為強烈譴責。記協主席岑倚蘭亦譴責暴力行為,「記者揭發呢件事,係基於公眾利益,亦行使記者嘅天職,因為我哋揭露咗件事,令啲人商業利益受損,佢哋遷怒於記者,係絕不能容忍,記協亦譴責一切對記者嘅暴力行為。」

2013年6月23日 星期日

中央打壓傳媒越趨厲害 港人要挺身保住第四權 (《蘋果日報》,23/06/2013)

2003年7.1遊行有50萬人上街,名嘴動員、傳媒報道、網民「吹雞」,全部功不可沒。10年過去,輿論、新聞自由空間卻日見收窄。在北京的維穩打壓下,名嘴被迫封咪、主流傳媒逐一自閹「河蟹」、連網絡言論自由亦大不如前。面對如此嚴峻局面、資深傳媒人、前名嘴不約而同認為,北京打壓香港傳媒只會越來越厲害,要保住新聞自由這個「第四權」,港人就要挺身出來撐到底、令北京、特區政府、甚至傳媒老闆知道,新聞自由是香港絕對不能失去的核心價值。

記者:陳沛冰、鄭啟源、倪清江

大班堅守網台據點 「冇人可再封我咪」

新聞及言論自由是香港重要的核心價值,10年前7.1遊行,50萬市民上街,建制派歸咎「一報一刊兩支咪」鼓動市民反政府。中央此後決定大力統戰港媒,「兩支咪」大班鄭經翰及黃毓民相繼封咪,客串主持的李鵬飛,也因北京官員壓力封咪收場。10年過去,言論空間繼續被趕絕,大班欲自組數碼電台DBC,受政治打壓退守網台。大氣電波接連失守,大班直言轉營網台已是最後出路,「冇人可以再封我咪」。

社運進入無英雄時代

2003年7.1後,中央高調收編香港傳媒,社會瀰漫白色恐怖。首個目標是當時商台最敢言的「兩支咪」大班鄭經翰及黃毓民。大班慨嘆,「○四封咪」事件令傳媒業籠罩白色恐怖,過去10年,中央幕後黑手似乎轉趨低調,但打壓其實未有停止,「根本唔需要用武力控制,傳媒已自動歸邊」。

大班指中央毋須再用10年前的「明刀明槍」式威嚇,照樣能收窄言論自由。他在2004年第五度封咪後,打算自組數碼電台DBC,爭取大氣電波中的言論空間,不過難逃被打壓命運,最終被迫退出電台運作兼第六度封咪,「事件被包裝成『財困』,單純商業糾紛,其實存在政治打壓」。

目前主流傳媒已向建制傾斜,自我審查加劇,大班認為發展互聯網是守衞言論自由唯一希望,「當傳媒公信力下降,聰明嘅受眾懂得喺其他渠道獲取資訊,造就非主流傳媒遍地開放」。他相信縱使中央操縱主流媒體,互聯網威力無窮,中共也難在網絡隻手遮天,互聯網可作為言論自由最後據點,「除咗我自己,冇人可以再封我咪」。

雖然今天電台對社會運動的影響力不復再,但大班認為社運已進入「無英雄」時代,不需標誌人物呼籲,市民也會自發上街。他又認為,港人必須醒覺,認真考慮以市場力量或其他方法,維護言論自由的核心價值,「好似你成日話人CCTVB,你唔睇佢就自然會有市場壓力,一定要改變」。

當日封咪事件中,接替大班擔任《風波裡的茶杯》主持的政壇元老李鵬飛,因接到前港澳辦副主任成綬三電話,談及節目方向,引發另一場風波。李鵬飛憶述,當日接到成綬三電話後,實在覺得「做唔落去」,決定封咪,但他總結過去10年,認為言論自由未有明顯惡化。

李鵬飛指,中央政府對香港媒體非常緊張,想控制香港媒體也非新鮮事,但呼籲港人不要過於悲觀,尤其社會進入互聯網年代,政府所作壞事更難以掩蓋,有信心港人能夠捍衞言論自由。

傳媒「河蟹」事件簿

 2004年5月
大班鄭經翰及黃毓民,因受政治壓力及威脅,宣佈「封咪」
李鵬飛收到港澳辦前副主任成綬三電話,認為受威脅,決定辭去電台主持職務

2005年4月
程翔因涉間諜罪在內地被捕,更被判監5年,08年獲假釋

2011年8月
副總理李克強訪港期間,警方阻礙傳媒採訪,事後警務處長曾偉雄發表「黑影論」開脫

2011年11月
香港電台以改革為由,踢走周融及吳志森

2012年3月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在成報專欄原指唐英年及梁振英「兩個都揀唔落」,被竄改為寧揀「梁振英」

2012年6月
《蘋果日報》記者韓耀庭在採訪國家主席胡錦濤期間,發問六四問題後,被警方帶走及禁錮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市民發揮監察力量  迫使傳媒重拾良心


麥燕庭指內地委任本港部份傳媒老闆做政協,藉此令傳媒「歸邊」。

在2003年反23條立法及7.1遊行,香港傳媒廣泛報道扮演重要角色。10年過去,北京為求令港媒失聲,不是以高壓手段針對傳媒製造白色恐佈,就是以政治、經濟利益統戰傳媒老闆或管理層,以雙管齊下手法收窄本港新聞自由。面對香港傳媒、輿論赤化,香港記者協會呼籲市民應發揮監察力量,迫使傳媒重拾良心。

早在香港回歸前,北京已想盡方法令傳媒「歸邊」,2003年7.1遊行前,亦曾想力阻新聞工作者支持遊行。香港記者協會前主席、資深新聞工作者麥燕庭透露,當時曾有報章向員工發出文件,就編採人員不可參加遊行或簽名進行討論,引起部份員工不滿。

北京找親信入主

隨着7.1遊行結束,北京開始以軟硬兼施策略對付香港傳媒:一方面不惜「頴爛塊面」,明目張膽以粗暴手段打壓「不聽話」的傳媒,多次以粗暴甚至暴力手法對付北上採訪的香港記者,令傳媒界籠罩一片白色恐怖。

另一方面用「鴨子划水」式的軟功,以人大、政協等職位、或廣告等經濟利益,統戰傳媒老闆或管理層,干預主流媒體運作,如去年3月特首選舉前,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在《成報》專欄,原指唐英年及梁振英「兩個都揀唔落」,遭報章高層竄改為寧揀「梁振英」。即使表面中立的傳媒,都只是偏頗程度較不明顯。


麥燕庭指出,中央收歸傳媒的手段,不外乎透過中聯辦不停約傳媒老闆飯局,或進行精英吸納,例如不少報章老闆均是政協或政協常委,「批評政府時一定有約束,自然會有形無形,令下屬知道有啲嘢寫咗都冇用」。如《南華早報》老闆郭惠光般,聘用吉林省政協王向偉任總編輯,之後發生低調處理李旺陽死訊事件。北京亦會以直接投資傳媒機構、找親信入主傳媒掌管職務、甚至封殺廣告,逼傳媒屈服。

面對新聞自由形勢嚴峻,麥燕庭稱記協過去10年參加四次7.1遊行,分別是2003年反對23條惡法、2006年要求內地政府釋放被判監的資深傳媒人程翔、2011年反對替補機制剝奪選舉權,及2012年抗議警方扣查向前國家主席胡錦濤提問六四的《蘋果日報》記者。「我哋上街次數越多,一定程度反映新聞自由有好大威脅」,幸好本港仍是一個多元文化社會,有獨立網上媒體、外國媒體及互聯網,產生制衡作用,令新聞資訊不被邊緣化。市民應發揮監察力量,向偏頗的傳媒表達不滿,令傳媒改變。


呂秉權心痛電視台染紅

呂秉權指記者在內地採訪林鄭亦受限制,批評港府無捍衞新聞自由。

曾任職多年中國組記者的呂秉權,經歷不少電視台赤裸裸被內地「河蟹」事件。試過電視台被內地施壓後,抽起內地官員說「雞可以撞車死,可以跳樓死」漠視禽流感疫情的言論。去年7.1有大台將梁振英就職新聞,放在40萬人遊行之前,連內部也有人難忍被河蟹。眼見大台由肩負社會良心,變成向內地妥協,令他心痛不已。

呂秉權表示,過去10年傳媒老闆逐漸被內地統戰,電視台寧「自閹」都不想得罪內地官員。2004年他與其他記者採訪廣東省常務副省長鍾陽勝,有關當時內地禽流感疫情,鍾警告媒體不要亂講,更說「雞死唔一定係禽流感,可以撞車死,可以跳樓死都得」,在場記者無不譁然,認為鍾不尊重生命及處事兒戲,但電視台之後接獲內地來電,要求停播該報道,呂亦接到上級來電,指「呢單嘢唔出得,上面好嬲」。雖然他力撐,但報道在其後的新聞時段被抽起。「我好嬲,有乜理由俾官威威嚇」。

不少記者都在力撐

近年大台被河蟹已經赤裸裸顯現人前,如內地失明維權律師陳光誠去年逃脫的新聞,竟在新聞尾二的一段才播放。六四20周年專題報道,規定記者不可返內地採訪及訪問海外民運人士,有違新聞常理。

呂秉權說,對於因電視台被染紅,前線記者採訪時被市民包圍抗議至哭起來,令他很心痛。其實不少記者都在力撐,他聽聞於2008年北京奧運,有記者趁老闆乘飛機期間,播出內地敏感議題新聞,寧願事後捱罵。

面對內地對本港傳媒全方位打壓,特區政府沒有捍衞新聞自由。近年本港記者在內地採訪受限制,連「嗌」問題也不可以,「連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上京見部委,都唔可以嗌問題,林鄭見部委有乜咁敏感?」他批評:「特區官員有冇為香港傳媒爭取過?係喪權辱國(港)!」

呂相信內地新聞自由雖然仍差,但已朝着開放的方向進發;而未來內地對傳媒統戰力度,只會有增無減,擔心「我哋朝黑暗緊縮方向倒退」。

2013年6月21日 星期五

艾未未出任「無國界記者」大使 (「BBC」,21/06/2013)

中國異見藝術家艾未未星期五(6月21日)對BBC中文網證實,他已出任總部設在巴黎的「無國界記者」組織大使。

「無國界記者」表示,作為國際知名的現代藝術家,艾未未將憑借他的聲譽和影響力促進信息自由。這一基本自由已經被寫入世界人權宣言第19條。

艾未未在接受BBC中文網電話採訪時說,「無國界記者」是一個重要的組織,能夠擔任這個組織的大使是一種榮譽。

他說,「無國界記者」所從事的工作是傳達信息自由、言論自由與了解真相的一個重要環節,他今後能夠參與這種工作是一件好事。

艾未未還說,目前他尚不清楚他將承擔什麼樣的具體工作,他認為這更是一個象徵性的職務。

「無國界記者」將為新大使艾未未出版新一期該組織家喻戶曉的作品集《為出版自由的100張照片》,其中包括艾未未提供的一些照片。

此外,這本專輯還包含1983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瓦文薩的一篇文章,獻給被中國當局關押在獄中的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劉曉波。

「無國界記者」是1979年成立的一個致力於保護記者免受迫害並推進新聞自由的國際非政府組織,總部設在巴黎。

(編譯:沙漠 責編:伊人)

2013年6月20日 星期四

黎智英大宅遭狂徒撞閘 地上整齊放刀斧擺明恐嚇 (《蘋果日報》,20/06/2013)

 黎智英昨早如常到陸羽飲早茶,他稱會以平常心看待大宅遇襲事件。鄭文輝攝
 黎智英大宅遭兇徒倒車撞塌閘門,門外留下開山刀及斧頭,探員到場調查。
 門外留下的開山刀及斧頭。
被偷私家車車尾損毀,留下因倒車撞閘而造成的「間條狀凹紋」。 李子平攝

【本報訊】壹傳媒主席黎智英位於何文田嘉道理道的大宅昨凌晨遭到襲擊,一名狂徒駕駛偷來的私家車,兩度猛撞大宅鐵閘後逃去,警員趕至時,在大閘門外地上發現一柄斧頭和一把開山刀。事發時,黎智英夫婦及幼子均在家中,但無受傷。警方對此案高度重視,昨調動刑事情報科跟進此案,不排除今次事件與08年一宗針對黎智英、李柱銘的「買兇刺殺」案有關。

記者:黎志偉 鄭文輝

案發五小時後,黎智英如常乘車到中環陸羽茶室飲早茶,記者追問襲擊事件會否與傳媒業務或7.1臨近有關,他回應稱不知道,但強調以「平常心」面對。對於恫嚇行為他指並不害怕:「有乜好驚?」

今次是黎智英自創辦《壹週刊》、《蘋果日報》以來,20年內第五次發生針對他個人的襲擊及恐嚇事件。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副主席涂謹申指高度關注事件,促請警方嚴肅處理。

老牌黑幫慣用手段

警方消息稱,昨凌晨1時許,一輛藍色豐田房車駛至黎智英位於嘉道理道大宅外,車門打開,有人在地上放下一柄斧頭及一把開山刀,房車然後掉頭,兩次用車尾撞向黎宅的保安大閘,把其中一扇約10呎高,2呎半闊的鐵閘撞倒在地,另一扇閘亦被撞至變形,整個過程僅十多秒鐘,狂徒駕車絕塵而去。33歲啹喀保安員聽到巨響衝出查看,並且報警。

大批警員接報到場調查,在大閘門口正中央位置,發現兩把整齊擺放地上的斧頭和開山刀。警員封鎖現場調查,並證實黎智英夫婦及幼子均在家中,但各人無恙。

20分鐘後,警方衝鋒隊在葵涌交滙處一支路,發現一輛無人駕駛的藍色豐田私家車停在快線,警員發現該車匙膽被撬毀,車內有燒過的痕迹,車尾被撞毀兼有約十處垂直狀的間條狀凹痕,相信是在黎宅倒車撞閘時造成的,警員稍後聯絡到在港鐵任工程師的彭姓車主,發現該車於事發前數小時在荃灣被人偷去。

警方九龍城警區重案組第二隊探員昨天兩度到現場調查,據悉,現場一帶,包括黎宅對面的歌星陳慧琳住所等均設有閉路電視鏡頭,並拍下狂徒犯案經過。探員昨午取走閉路電視錄影硬碟翻看。

警方對案件高度重視,昨調動刑事情報科偵查此案,包括跟蹤及情報收集。消息稱,黎智英與家人外遊多日,前日下午始返港,當晚即發生襲擊案,懷疑有人一直監視黎宅情況。此外,偷車、撞閘,留下字句或警告物品這個手法,過去一直是本港某老牌黑幫的慣用手段,今次更工整地擺放一對刀斧,帶出極嚴重的威嚇及警告意味。據悉,警方不排除事件與08年,有人買兇企圖「行刺」黎智英、李柱銘的案件有關連。

黎智英:有乜好驚

昨晨6時半,黎智英如常出門,由司機載往中環陸羽茶室飲早茶,近半小時後離開陸羽回家。其間,記者追問他襲擊事件會否可能與傳媒業務或7.1臨近有關?他回應指:「我唔知,我梗唔知…你當我係神探?」對於寓所遇襲,黎智英指保持「平常心」,並不感到害怕,並反問記者「有乜好驚?」


涂謹申高度關注事件,促警方嚴肅處理。王俊龍攝

議員:如威嚇新聞自由

【本報訊】對於黎智英大宅遭狂徒襲擊,泛民和建制派取態迥異。民主黨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副主席涂謹申高度關注事件,認為匪徒留下攻擊性武器,具有警告意味,加上黎智英是香港及台灣多家媒體的老闆,業務遍及電視、報紙、雜誌、網上媒體等,涂謹申認為此案若與黎智英的傳媒業務有關,可能會對傳媒、新聞自由、資訊自由等造成侵犯,同時亦對香港作為安全城市,造成很大的傷害,他促請警方嚴肅處理。

「肯定報道得罪人」

工黨立法會議員李卓人昨日表示,事件與踢爆梁振英選舉黑幕的《陽光事務週刊》社長陳平被遇襲的事件類同,同樣屬於政治暴力事件。李卓人認為行兇者和幕後主事人是向新聞自由宣戰,以暴力手段警告壹傳媒。

李卓人認為,行兇者肯定是黑社會人士,相信是幕後主事人欲以黑色恐怖,向壹傳媒反擊:「一張報紙報道咁多事,肯定會有報道會得罪人,今次呢個行動唔單止係針對一家傳媒,而係威嚇整體嘅新聞自由。」

保安局長拒絕回應

不過,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取態卻相對淡然,她相信,這宗案件並不會威脅到本港的新聞自由, 她又認為任何刑事案件,警方也會嚴肅處理和認真跟進。

保安局局長黎棟國昨日出席立法會會議後,被問到會如何調查黎智英大宅被刑毁的事件時,頭也不回地即時離開,拒絕回應。


 黎智英舊居於1995年遭四名持刀男子潛入打劫,黎反抗時被賊人打傷頭部。資料圖片


進軍傳媒20年 多次遇襲

【本報訊】黎智英自創辦《壹週刊》進軍傳媒後,20多年來至少有五宗襲擊事件是衝着他而來,其中黎智英寓所四次遇襲(見表)。黎旗下的《壹週刊》、《蘋果日報》過往亦多次遭恐嚇、刑事破壞等,多宗案至今未破。

08年警揭企圖刺殺案

針對黎智英的案件只有一宗破獲,便是2008年,警方揭發有人企圖「買兇刺殺」黎智英及民主黨創辦人李柱銘。當年警方路障截查內地男子黃南華時,在其身上發現手槍及子彈,意外發現他企圖刺殺黎、李,黃最後因非法藏械被判監16年。

內地公安於09年亦拘捕該案主謀之一,黑幫水房元老「神仙錦」童雅民等10人,童原被控「故意殺人」後改判「故意傷害罪」,逃過死刑,判監六年,據悉他已出獄。

其餘未破案件,包括1993年《壹週刊》在鰂魚涌寫字樓遭狂徒衝入搗亂,黎智英旗下佐丹奴服裝公司分銷機構虎威企業公司,亦遭人刑毀。

1998年1月《蘋果日報》於長沙灣舊廠房收到恐嚇傳真及放「詐彈」,員工要疏散;98年5月壹傳媒屬下三間廣告門巿遭潑黑漆。

05年10月《蘋果日報》採訪車被人用鐵鎚砸毀車窗,將塞有布碎的天拿水及煙蒂放在車頭威脅,一名記者受輕傷。同年11月,《壹週刊》攝影記者在住所附近被兩名持木棍男子襲擊受傷。06年2月《蘋果日報》記者的私家車在紅磡街頭遭縱火焚毀。

黎智英宅門遭車撞 現場遺刀斧 黎:無好驚 (《明報》,20/06/2013)

 壹傳媒集團主席黎智英昨晨在中環茗茶後,被問及會否知悉襲擊寓所的匪徒身分,黎只回應一句「我又唔係神探」。(蔡方山攝)
 黎智英的寓所大閘被私家車撞擊,探員於現場檢視被撞飛跌入大宅範圍內的閘門。(蔡方山攝)
 匪徒撞黎智英寓所門的大門後即離去,在現場遺下一把開山刀及斧頭。
案發後於警方在葵涌發現一部閒置私家車,車尾刮痕與黎宅鋼閘外形合,推測是犯案車輛。(蔡方山攝)

【明報專訊】壹傳媒集團主席黎智英位於旺角嘉道理道的獨立屋,昨凌晨被人用失竊車輛倒後撞大閘,匪徒得手後駕車絕塵而去,並遺下開山刀及斧頭,其後將涉事私家車棄於路旁。事件中無人受傷,九龍城警區重案組接手調查。黎智英事後回應指對事件「無好驚」,亦不知道事件原委,稱「我又唔係神探」。

匪驅失車倒後撞

探員及政府化驗師昨晨前往黎智英位於嘉道理道81號的大宅蒐證,大宅入口本身設有兩部閉路電視,其中一部鏡頭指向大閘入口,據消息稱,警方於鄰座83號取得電視片段,影像攝到事發時有一輛私家車駛過。其後探員將遺留在閘外的開山刀與斧頭檢走,以及刮去鋼閘油漆準備化驗。

事發在昨日凌晨1時,現場消息指,匪徒駕駛私家車抵達嘉道理道,在黎智英寓所門前突然扭,用車尾迎向黎宅大閘,急速撞向大鐵閘,其中一幅1.6米乘2米的閘門即時被撞飛,跌進大宅範圍內。保安員目睹事發經過後立刻報警,但匪徒立刻駕車逃走,遺下開山刀及斧頭。

探員隨後在葵涌交匯處發現一輛閒置的私家車,在車廂發現刀套及燒過的紙屑,而車尾泵把有曾被撞而遺下的油漬,與黎宅的大閘門花的圖案合,懷疑是匪徒用作撞大閘的車輛,姓彭的車主其後亦有到場了解,證實是他本來停泊在路邊的座駕。警方將案件列作「刑事壞、擅自取去交通工具」案處理,交由九龍城警區重案組第2隊跟進,暫無人被捕。

被問會否涉七一 黎:唔知道

消息指,事發時黎智英與妻兒同在屋內,3人均無受傷。黎智英昨日清晨離開寓所時,對於襲擊者身分、案件是否與七一遊行有關等都只回應「唔知道」。其後黎在中環飲早茶後再被記者追問,被問及寓所受襲會否驚慌,黎智英回應說﹕「無好驚。」至於有否估計襲擊是誰的所為,黎則笑言﹕「我又唔係神探。」

事發後大宅由一名華人保安及南亞裔保安把守,其中華人保安身上的保安證只有壹傳媒的標記,而南亞裔保安則掛上「科衛保安公司」的職員證。本報昨致電科衛查詢,但接線者拒絕回應任何提問就迅速收線。而壹傳媒位於將軍澳的總部亦加強保安,出入者須出示職員證或登記。

2008年1月,黎的大宅亦曾發生襲擊事件,當年匪徒向大宅投下3個燃燒彈,單位側門一時冒出火光,當時屋內女傭及時開水喉撲滅火頭,未釀成嚴重火災。

2013年6月16日 星期日

無綫新聞驚現簡體字幕 (《蘋果日報》,16/06/2013)

無綫電視昨晚六點半新聞報道,出現約一分鐘簡體字幕。無綫電視畫面

【本報訊】無綫電視(TVB)翡翠台昨晚六點半新聞報道,竟然打出簡體字幕,雖然歷時不足一分鐘,但已經令廣大觀眾嚇一跳,有觀眾在網上表示會向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投訴,批評TVB越來越邁向「CCTVB」。

無綫電視昨日六點半新聞頭條是關於美國中情局前僱員斯諾登的跟進報道,但觀眾眼球卻不約而同被字幕吸引,因為字幕竟然是簡體字。經過約一分鐘後,相信工作人員知道「出事」,一度暫停顯示字幕,數分鐘後才回復繁體字幕。

網民:以為喺大陸

不過,這一幕已經令觀眾嚇一跳,網上多個討論區都有人討論事件,有人說:「仲以為係我眼花。」有人則指:「我懷疑自己𠵱家係處身於大陸。」近年無綫電視新聞部被指立場越來越親中,因此被網民戲稱是「CCTVB」,今次簡體字幕事件,有網民諷刺「CCTVB」果然沒有改錯名。

現時無綫新聞節目都提供繁簡字幕讓觀眾選擇,預設繁體字幕為首選,次選為簡體字幕,有人估計是技術人員大意將主選及次選字幕調轉導致出錯。

無新聞現簡體字幕 (《明報》,16/06/2013)

【明報專訊】無電視翡翠台昨晚《六點半新聞報道》,在報道美國政府如何向互聯網公司索取用戶資料時,罕有地以顯示簡體字字幕,經過約30秒後,估計工作人員發現出錯,一度在新聞報道期間暫停顯示字幕,至該節報道接近完結時才回復繁體字幕。這一幕已被網民記錄下來,並在網上廣傳。

本報致電無線外事部副總監曾醒明了解,惟至截稿前未有回覆。

《南早》總編:部分採訪內容未公開 (《明報》,16/06/2013)

【明報專訊】連日來匿藏香港的斯諾登(Edward Snowden),早前接受《南華早報》訪問,揭發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監控中、港多年,惹起國際關注。《南華早報》總編輯王向偉向美國《The Huffington Post》說,今次訪問是有人先接觸他們,再安排與斯諾登會面,又指對方要求暫不公開部分採訪內容,意味仍有泄密資料未被報道。

斯諾登自上周一經英國《報》公開身分以來,曾一度匿藏於本港的W酒店及美麗華酒店,傳媒雖曾在附近尋找其身影,始終空手而回。直至上周三斯諾登接受《南華早報》專訪,才再次露面,但有關地點及相認方式卻依舊神秘。

「我們是被接觸的」

王尚偉說,《南華早報》在今次訪問「非直接來自他(斯諾登),但我們是被接觸的(Not directly by him, but we were approached )」,但未有透露更多詳情。他又指出,現時已刊登了「差不多全部」的訪問內容,但因應對方要求,部分對話內容在此刻仍未能公開。他續說,事件後有人曾要求協助「引見」,而《南華早報》網站也一度出現不尋常流量,相信是大量點擊率所致,又承認過去數日的點擊率創下了「史無前例」及「驚人」的成績。

2013年6月15日 星期六

美CBS電視台記者電腦曾遭黑客入侵 (「BBC」,15/06/2013)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稱,不明黑客去年曾數次入侵該公司一名資深記者的電腦並竊取信息。

遭到黑客攻擊的記者是CBS華盛頓分部調查記者謝莉爾·阿特基森。

CBS新聞部發佈聲明稱,調查發現阿特基森的電腦在2012年底多次被「未經許可的不明身份的外來者」入侵。

聲明稱,調查人員分析後認定入侵者在阿特基森的電腦搜索並竊取了信息,還用頗為高明的手段對入侵行動進行掩蓋。

CBS新聞部表示將繼續調查,以確定黑客的身份。

52歲的阿特基森披露,她的電腦在2011年首次遭到入侵,當時她正在調查一些對奧巴馬執政當局不利的新聞。

已經在CBS工作了28年的阿特基森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出,認為自己遭到的黑客入侵可能與近日福克斯新聞頻道記者私人電郵遭司法人員調查有關。

與此同時,美聯社記者的公司以及私人電話記錄此前也遭當局秘密調查。美國司法部解釋調查與秘密被洩露給媒體有關。

中國

中國曾數次被美國媒體指責派黑客入侵其電腦系統。

《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以及《華爾街日報》都曾公開指責中國黑客入侵其系統。

這三家報紙都曾對中國高官的貪腐以及財富問題進行深度調查報道。

本月早些時候,美國中央情報局前技術人員斯諾登對媒體披露美國情報部門利用技術手段對數以百萬計民眾的電子通訊進行監聽。

斯諾登目前藏身香港,他還對香港媒體透露,美國多年來也對香港以及中國電腦進行了黑客入侵。

中國則在斯諾登披露美國當局電腦監聽門後指責美國在信息監控方面實施雙重標凖,並說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黑客受害國之一。

編譯/責編:伊人

澳電台主持向女總理冒犯提問遭解雇 (「BBC」,14/06/2013)

澳大利亞的一位電台主持人因為在一次採訪中向澳大利亞總理吉拉德提出不適當的問題而遭到解雇。

Fairfax電台主持人薩特勒在星期四(6月13日)的一次直播採訪中問吉拉德,她的男朋友馬西森是不是同性戀,因為他的工作是髮型師。

吉拉德當時形容薩特勒的言辭是可笑的一概而論。

Fairfax電台星期五宣佈決定解雇薩特勒,並且就薩特勒提出的「不敬」問題向吉拉德道歉。

澳大利亞目前正在為9月14日的大選作凖備,許多人認為吉拉德有可能在大選中輸給阿博特所領導的自由黨。

「同政治討論無關」

Fairfax電台發表聲明說,電台審查了採訪內容,認為薩特勒的提問有失尊重,並且同政治討論無關。

聲明還說,「總理在回答薩特勒的提問時保持了尊嚴和耐心。」

澳大利亞反性別歧視委員會主席布羅德里克發表談話說,許多擔任公職的婦女面臨嚴重的蔑視態度,遭受到性別歧視和冒犯性的提問。

她還說,必須制止這樣的狀況,因為國家需要婦女參與決策。

吉拉德在星期五發表談話說,她希望婦女可以感覺到自己能夠參與公眾生活,而不是必須面對她本人所遇到的那樣的提問。

(編譯/責編:躍生)



2013年6月14日 星期五

記協批無要記者作供 (《明報》,14/06/2013)

【明報專訊】控方在審訊期間,傳召無新聞部助理採訪主任何永康出庭作供。香港記者協會昨表示對電視廣播有限公司(下稱無)要求新聞部人員與警方合作表示遺憾,又批評無在確保新聞專業不被削弱方面的認知不足。

無對外事務科發言人表示,無新聞部只向律政司提供當日已經播放的新聞片段,警方之後向新聞部人員包括記者、攝影師和複製及處理該新聞片拷貝的人員落口供,確認所提供的片段是現場拍攝、傳送、不經人為修改,在落口供時公司法律部人員一直在場陪同。

曾於無任記者的民主黨主席劉慧卿昨表示,本港沒有法例禁止控方傳召記者作證,政府亦未曾承諾不會提出要求,惟她質疑政府若尊重新聞界獨立運作,便不應要求記者出庭作證。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毛孟靜表示,控方如發現個別新聞片段可作呈堂證據,理應自行採證,新聞機構並無責任提供採訪原材料。

TVB交片交人 記者淪檢控工具 (《蘋果日報》,14/06/2013)

無綫新聞助理採訪主任何永康,被警方要求出庭作供。 資料圖片

【特稿】

警方今次罕有向無綫(TVB)索取新聞錄影帶副本,更要記者出庭作供,破壞傳媒保持中立的專業角色。記協昨發聲明批評警方對新聞自由尊重不足、對無綫要求記者向警方作供表示遺憾。記協主席麥燕庭指,89年警方曾要求無綫和亞視就一宗警民衝突交出影帶,新聞部一度堅拒。但23年後警方的做法變本加厲,無綫新聞部亦今不如昔。

記協斥無綫做法不當

記協的聲明解釋,記者一旦向警方作供,會迫使記者成為檢控工具,市民日後接受採訪時會有所顧忌。麥燕庭指,警方已非首次嘗試利用記者協助檢控。1989年9月底,四五行動成員在國慶場合示威,一度發生警民衝突,警方事後向亞視索取未經編輯剪接的原片,但遭嚴正拒絕,警方數日後申請法庭搜查令索取無線和亞視的影帶,兩台即晚表示強烈不滿,迫令警方即日還帶,亦未將片段作呈堂證供。

經此一役,社會重新審視新聞材料的敏感性,其後香港法例通則第一章《釋義及通則條例》作出修訂,第84條文指明新聞材料要對調查有重大價值,而申請人亦要符合「嘗試用其他方法獲取該材料,但已失敗」等理據方可索取新聞材料。

麥燕庭指,修訂法例後,數年前有線電視遇到警方索取一宗襲擊案的影帶亦堅拒。她批評無綫今次交片交人的做法不恰當,電視台連後援的剪接員和編輯都被錄口供,擔心此先例一開,記者日後被迫成為警方檢控工具。無綫表示只是向律政司提供當日已播放的新聞片段,警方落口供確認提供片段是現場拍攝,法律部人員一直在場陪同。警方稱一直十分尊重採訪自由。

《蘋果》記者

呂秉權指無綫新聞造假 (《蘋果日報》,14/06/2013)

呂秉權指,傳媒高層面對大是大非時的風骨,令其失望。資料圖片

【本報訊】中聯辦干預香港事務及傳媒眾所周知,部份香港傳媒更「自閹」。曾任職多年中國組記者的呂秉權,接受最新一期《壹週刊》訪問透露,04年七一大遊行時他仍在無綫工作,其中一位上司收到特首辦來電要求把「董建華下台」的抗議聲音剪走,用街上噓聲掩蓋,「某程度上是造假」。

呂秉權在訪問中分享多年在中國採訪所見荒唐事,例如官員用賑災捐款宴客,揭露內地黑暗面後要面對公安追捕。

中聯辦插手阻採訪

他提到兩件事令自己決心離開無綫。其一是04年七一遊行,上司收到特首辦致電要求剪走「董建華下台」聲音,他坦言「這某程度上是造假」,該上司最終「人情關難過」,因為來電的新聞官是上司的友好,「一時鬼掩眼,我諗佢都後悔」。另一件事則發生在05年趙紫陽逝世,他在趙的老家採訪被當地官員禁錮期間趁機逃去,中聯辦卻致電無綫新聞部高層,兩隊採訪一隊被撤走,餘下與趙有關的新聞「被終止」,他至今仍感慨,「傳媒高層最受珍視就係同上面討價還價能力,面對大是大非時的風骨,我真係覺得好失望」。

他離開無綫,但相信每個自我審查的人良知仍在:「但可能太高壓,管理層干預、中聯辦又同你講嘢……有些職位,是要得到大陸的祝福先做到。」他又提到,5月底駐港解放軍到千里之外的戈壁沙漠試射導彈,「呢個唔係駐港解放軍的規格應該做,只為對六四集會、佔領中環施壓,𠵱家已經做到咁盡,幾時會按核彈?」

網絡媒體主場新聞昨晚報道,據一名熟悉情況人士稱,呂秉權提到發生於04年和05年的兩宗事件,時任無綫新聞部主管分別是羅燦及在任至今的袁志偉,兩人當年有份作出自我審查決定。時任無綫電視新聞部總監羅燦昨向本報否認自己是當時下令「剪聲」的老闆,他強調從未接過任何電話要求剪聲,又指沒有新聞官是稱兄道弟的友好。羅燦指不記得當日詳細情況,亦不知道是誰收到特首辦電話,他指老闆不會「睇咁細」,而新聞片段亦無重複:「之前已經嗌咗董建華下台,跟住係咪又董建華下台?其他畫面要報道。」

呂秉權﹕04七一倒董聲被剪 羅燦否認特首辦曾致電 (《明報》,14/06/2013)

【明報專訊】無電視被指涉嫌以「移花接木」的方式剪接新聞,現為浸大講師、曾經在該台新聞部任職記者的呂秉權透露,在2004年採訪七一遊行後,新聞出街前曾接獲其上司即新聞部總監羅燦表示,由於收到特首辦來電,故要求把遊行新聞片段中「董建華下台」的聲音剪走,再換上街上的噓聲掩蓋,若記者拒絕,該段新聞片便不能播放。現已不在無任職的羅燦昨回覆本報稱,好肯定當日特首辦沒有致電他,強調當年七一遊行巿民高呼董建華下台「唔覺得要避」。對於呂秉權提及的對話內容,羅表示﹕「唔記得同佢(呂秉權)講過乜。」

呂:倘拒剪新聞片段不能播

浸大新聞系客席高級講師呂秉權接受《壹週刊》訪問時透露,於2004年採訪七一遊行,上司收到特首辦來電,要求把「董建華下台」的聲音剪走,再用街上噓聲掩蓋。呂表示,「這某程度上是造假。我好敬重那位老細,但人情關難過,新聞官是曾經共事、稱兄道弟的友好。一時鬼掩眼,我諗佢都會後悔。」

現為《信報》行政總裁的羅燦昨晚對本報多番表示,04年7月1日特首辦沒致電他,「新聞處沒有一個(官員)是我同學」。他說,無於2003、04年的七一遊行都有做現場報道,市民拿橫額及高叫「董建華下台」口號是「避無可避」。特首辦昨表示不評論事件。

特首辦無:不評論

無外事部副總監曾醒明表示,當時新聞部總監及副總監分別是羅燦及張志剛,現時均已離職,又指事件與現任新聞部總監袁志偉無關,因此不評論事件。

呂秉權昨日接受本報查詢,指出他當日採訪完七一遊行,「睇過所有帶,無論遠近,都有人在叫董建華下台」,於是選了部分場景,強調「如實呈現,沒有刻意放大縮小」,但節目播出前約半小時,羅燦突然通知他表示收到特首辦來電,要求剪走「董建華下台」的聲音。

呂表示,當時只顧如何「救到段新聞」,亦即場提出做法等同造假,但換來「 唔剪就無得出街」的回應,終由剪片師剪去「董建華下台」的示威聲,換上現場收錄的背景聲音。

對於事隔多年才公開事件,呂秉權表示有兩個原因﹕一是不明白曾是滿腔熱血者可變成「埋沒良心」,二是傳媒「人情關難過」的問題令人關注。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馮應謙表示,傳媒具監察政府的功能,記者與官員即使相熟,亦應公私分明,編採決定不應被干預。

2013年6月13日 星期四

新副主任走後門避記者? 白志健:非也 (《正報》,13/06/2013)

【本報訊】日前有媒體報道剛抵澳履新的中聯辦副主任陳斯喜在首次公開活動中走後門、避採訪,中聯辦主任白志健回應稱,事後已專程向陳詢問情況,對方指實情並非如此,現場只是被安排這樣離開,並無特意疏遠記者。

據澳門電台和市民日報有關報道,在本月九日公布上任的副主任陳斯喜,同日就出席新青協假科學館舉行的成立十周年酒會,唯他和特首等主禮嘉賓在台上祝酒後,在安保及大會人員簇擁下,迅速由主禮台旁邊的通道快閃離場,轉往後門乘車,在場記者從正門追出去,只能目送相關人等的車隊揚長而去。

白志健昨出席龍舟活動即被傳媒問及事件,但未等記者問完問題,白已急不及待開口說「唔係、唔係」,指相關避記者的報章報道出街後,他翌日已專程向陳斯喜詢問了解實情。

是新青協安排走後門的

白志健謂:「佢話真係唔係,佢都有所準備答記者問題,咁佢(大會)安排上引度佢向住個邊褪咗去,記者唔知,走另外一個門,就無、無遇到,咁下次都有機會答大家問題,唔會係疏遠記者!」

對於中聯辦副主任三去兩來的人事變動,白志健強調是十分正常,中央有關調動不只是考慮澳門中聯辦,還考慮到港澳辦、商務部,是一總體統籌考慮的結果,如徐澤返回港澳辦就是一很重要的安排,高燕去商務部亦然。

而兩位新副主任,白志健指,陳斯喜曾參基本法委員會工作,對澳門不太生疏,而仇鴻具多年在商務部和國務院工作經驗,對經濟方面好熟悉,今次調整後應是加強了該辦的工作,並不代表中央對澳政策有大變化。

至於白自身的去留安排,則暫未有消息,「現在重未,因為從年齡講未到,未夠足歲」。

地獄遊記 呂秉權 (《壹週刊》,13/06/2013)

跑中國新聞,好易令人人格分裂。朝早跟着領導人出入冠冕堂皇的場合,下午鏡頭一轉,又見到被強姦的上訪者、拖着染血的棉被呼寃。「大陸是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並存的國度。」呂秉權九八年入無綫做記者。後生仔,膽正命平胸肌發達,是穿梭珠三角的不二之選,沒想到北上日久,竟發生了真感情。「做得呢條線的,都真係愛國。見到國家有問題會想指證,唔想一齊『國王的新衣』。」○五年轉職到有線,專注做中國新聞。

但「愛」不等於「錢」。今年四川又地震,他說「跑過大陸的行家,一個仙都唔會捐」。在天災中揭出人禍,難免被公安國保追逐。每次成功逃遁,他都慶幸「天有眼」——雖然正義的人在中國大都不怎麼幸運,例如李旺陽。在地獄遊歷多年,他終於在去年九月退下火線,到浸大新聞系教書。跟這行業,秋天分手春天會習慣?「一聽到地震、維權、劉霞,我都會想去睇吓。」

也許是被電視洗腦的結果,呂秉權低沉的聲線好像帶點磁力。在李旺陽被自殺一周年的悼念會,他站在膠櫈上開咪,百多名 MK男女停下來聽講,竟止住了旺角黑夜的躁動。如他所說,「政壇變色龍多,為理想而犧牲者少」,但十多年來在大陸穿梭,他遇過的苦主更多。○八年汶川大地震後,他趕到綿竹富新第二小學。廢墟中有近二百名家長,得悉他是香港記者後,突然分兩行跪下、哭聲震天:「有個阿婆好大力咁捉住我隻手,話要幫佢個孫討回公道,反映寃情。嗰吓痛,好似觸電咁,由手入心,好震撼。」放下咪高峰,他不再氣運丹田。地獄遊記,煩寃而累人,若不將音量收細,恐怕很快便不能繼續。「我好少會在現場喊,但真係頂唔順。」他躲在一角大哭一場、按下情緒,兩分鐘後做直播。

綿竹富新二小合共死了 130多人。攝製隊事後帶同專家回到災場檢驗,發現鋼筋和水泥根本是百力滋和威化餅的組合。他現時仍保留了一小塊豆腐渣,汽水罐般粗幼的橫樑摻滿了雜質,捏上手有如粉筆。「我成日覺得,香港記者欠咗大陸的老百姓。」大陸媒體不能為他們呼寃,跟外國記者來往,又有勾結外國勢力之虞,唯香港記者可託。若不努力回應,恐怕有負人家的信任。但,報導了又如何?「我哋唔可能推動官方正視每一個問題,但報導累積起來,上面就唔可以咁肆無忌憚,總有人在暗中監察你。」

翌年他重訪災區,獲熱情款待。酒池肉林,都由捐款找數。呂秉權看不過眼,搶過賬單後離去。飯局不歡而散後,他走訪了大量遇難學童的家長,並找到了肇事學校的承建商,對方承認支柱內一條鋼筋都沒有。其間公安窮追,在每條要道設下路障,呂秉權抄小路逃逸。「做完晒,心想終於可以放鬆,仲攞咗塊牛肉乾出來咬。」但牛肉乾未放入口,就被抄牌。「佢哋話等咗我哋成個星期。」

一行三人被隔離審問。按劇本,內地司機不知情、攝影師不諳普通話、記者扮人肉錄音機,講述重建區如何美輪美奐、災民如何受到保障,賴皮到天亮。但對方還是找到缺口,因為呂秉權的採訪證剛剛過期。他要求打去北京協調一下,得到這樣的回應:「北京?這裡是北川,你打去聯合國都沒用!再不招供,我不敢保證你走出這門口,外面的人會怎對你。」暗示國保流氓會充當打手。僵持大半天,呂秉權在香港的同事得到四川一位有勢力人士之助,公安才悻悻然放人。

但「勢力人士」為何願意相助?「建制內的人要守住謊言,但都唔係鐵板一塊。佢哋都知豆腐渣工程的黑幕係好寃,或者因此肯幫忙。」回顧十多年貓捉老鼠的生涯,被抓住、脫到身、又能保住採訪資料的,佔八成。

撇除有人良心發現,所謂「天有眼」有時是基於維穩機器的不專業。○九年八月,四川維權人士譚作人因呼籲為汶川大地震倒塌的校舍進行工程質量調查,被控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 Now新聞台和有線前往採訪。公安以搜查毒品為藉口,把 Now新聞台的記者禁錮在酒店房。呂秉權聞訊,在樓下等候的司機來電,說酒店已被公安包圍。「留在房死梗。只有一、兩分鐘可以走。」他想起酒店地庫有停車場,隨即收拾器材離開。「電梯一路落,十三、十二、十一……好驚公安在地下㩒停。」結果他們成功逃脫,繼續餘下的採訪。公安大概少看港產片,不知道應該同時撞入兩個目標房間、並派人看守閉路電視,「有這些蝦碌,先有啲走盞位。」

記者走得甩,意味着寃情可以公諸於世。但受訪者的情況會否因此得到改善,卻是另一回事。「當你受到百般阻撓,仍能突破防線,佢就會以更惡劣的手段去對付被訪者,令你良心不安。」典型的例子,是李旺陽接受有線記者林建誠訪問後被自殺,令林自責不已。

但受訪者有時會以死相搏。呂秉權離開有線前的專題,講六四年核試的遺害。當年參與的軍人因為受輻射影響,有人患癌、有人誕下畸胎。核試本來就是軍事機密,而且參與者簽了保密協議,秘密只能帶進棺材,就算對醫生也不能說出自己的經歷。「有人透過我同事傳話,說軍佬好唔滿意。」有線在北京的辦公室兼記者住所亦被踩場,「有人透過地產經紀上來,扮睇樓。」連司機和他的家人都受到警告。輾轉找到的受訪者,部分因為受壓而爽約。「若不出街,對肯站出來的受訪者不太好。」

專題最後還是趁核試周年紀念播出。事後有受訪者受到騷擾,也有人獲得賠償。「結果有正有負。他們肯冒死站出來,在能保護他的情況下,我們會盡量做。」除了軍事機密,不能觸及的底線還有反一黨專政、疆獨港獨台獨等。以往政府也試過用傳媒報導作呈堂證據,入罪顛覆國家政權。就算受訪者講出「不能說的真相」,出於保護理由,也會被剪走。

路上險惡,但不及傳媒自閹令人氣餒。○四年七一遊行,呂秉權仍在無綫。上司收到特首辦來電,要求把「董建華下台」的聲音剪走,再用街上的噓聲掩蓋。「這某程度上是造假。我好敬重那位老細,但人情關難過,新聞官是曾經共事、稱兄道弟的友好。一時鬼掩眼,我諗佢都會後悔。」

○五年,趙紫陽逝世,呂秉權跑到河南滑縣的趙氏老家採訪,又被禁錮。地方小官準備把他們交給省公安廳,等候期間少不免大魚大肉。酒過三十巡後,負責看守的已醉得不省人事。「因為我哋係假飲,佢哋係真飲。」當中的情節很周星馳:熱烈碰杯,先撞走一半;仰首灌下,餘下半杯從嘴角流走,最後在半醉中逃之夭夭。

逃得出河南,後腿還是被扯住。中聯辦致電無綫新聞部另一位高層,結果兩隊正在跟進趙紫陽的人馬,其中一隊被撤走。餘下與趙有關的新聞都不用再跟,直至正式舉殯為止。「傳媒高層,最受珍視的就係同上面討價還價的能力,和面對大是大非時的風骨。我真係覺得好失望。」

前後兩役,令呂秉權決定離開無綫。「有人話 TVB係航空母艦,掉頭、轉身好難。係咪就算你好有新聞理想,去到這些位都會出現問題呢?」「我相信每個自我審查的人,八九年都曾流過淚。我估他們的良知仍在,但可能太高壓,管理層干預、中聯辦的人又同你講嘢……講得白一點,有些職位,是要得到大陸的祝福先做到。」

無論在大陸有多離奇刺激,港燦畢竟有歸期。過了關,深圳河以北的危險都暫且擱下。呂生呂太在大學時代已認識,多年來聚少離多,二人終於在○八年結婚。因為天雨、出差,影婚紗相的日子一再推遲,到婚紗公司說不能再改,最後呂秉權在汶川地震採訪期間,特地回來數天完成拍攝。「所以唔係好笑得出。」呂太竟然沒有投訴。婚後三年抱兩,非常有效率。「唉,大家都老了,要快少少。」其實他才三十九,未有資格認老。「好羡慕區家麟,可以成日去流浪。我都諗過結婚前可否去一年?沒成事,有點可惜。」區是他的前輩,但人家膝下猶虛好自由。令他終於狠下決心離開前線的,也是一雙小兒女。

他在浸大教中國新聞採訪。「我都有啲矛盾。講真我睇淡這行業,無論是傳媒生態、薪酬都唔太好。」他經歷江朱、胡溫、習李三代,眼見大陸對政治打壓愈來愈給力。有人以為習李上台會有一番新氣象,但去年底習近平對武警演說,「要打好維穩戰、召之必來、戰之必勝」云云,「佢對解放軍咁講,槍口對外,係 OK,但對武警咁講,即係對人民宣戰。」五月底,駐港解放軍竟然去到千里之外的戈壁沙漠試射導彈,「呢個唔係駐港解放軍的規格應該做的。只為對六四集會、佔領中環施壓。而家已經做到咁盡,幾時會按核彈?」

他雖然也是出自浸大新聞系,但畢業後的第一志願卻是做警察,以為可以伸張正義、理想與薪俸兼得。獲取錄後,入訓練營的日子都定好了,卻因為姐姐有精神病而被拒諸門外。當差夢碎,轉投海關督察,最終又以同樣理由告吹。數年後,有跟他同樣遭遇的人向法庭入稟,獲勝訴,遂「依法辦事」。警察說已銷毀他的資料。但他仍保留了海關的聘書,最終獲得賠償。「冇做紀律部隊,特別係警察,我覺得慶幸。如果我要去鎮壓遊行示威,變成政治打壓工具,良心肯定唔好過、亦做唔長。我做記者咁耐,晚晚都瞓得好好。」

撰文:蔡慧敏
攝影:高仲明、梁百豪

http://hk.next.nextmedia.com/article/1214/16958565

獨立攝影記者杜斌證實被刑事拘留 (「BBC」,13/06/2013)

中國獨立攝影記者、美國《紐約時報》前雇員杜斌的家屬證實,杜斌已經被北京警方刑事拘留,但警方拒絕透露具體罪名。

不過杜斌的妹妹杜繼榮與北京維權活動人士胡佳向BBC中文網表示,北京豐台區右安門派出所星期四(6月13日)答覆他們的查詢時證實,北京市警方國內安全保衛總隊是杜斌案的辦案單位。

杜斌最近發表了揭露遼寧省馬三家女子勞教所酷刑和虐待勞教人員的紀錄片《小鬼頭上的女人》,以及揭露六四屠殺的書籍《天安門屠殺》。

杜斌在5月31日被國家安全人員從豐台區的住所中帶走。國際特赦組織上周要求中國當局立即澄清被傳失蹤的攝影師杜斌的下落,國際記者聯會也呼籲北京盡快釋放杜斌。

胡佳和杜繼榮表示,右安門派出所稱杜斌被關押在豐台區看守所,但他們必須向豐台區公安分局的預審支隊去查詢杜斌被拘留所牽涉的具體罪名。

此外,胡佳還證實杜斌在豐台區的住所遭到搜查,電腦硬盤和大批與1989年六四天安門學運有關的資料被帶走。

兩人表示,他們接下來將正式委托律師代表杜斌。

胡佳對BBC中文網說,杜斌在被帶走前正在趕製一部要送往外國參展的紀錄片,而這部紀錄片據信是《小鬼頭上的女人》的續集。

(撰稿:葉靖斯 責編:伊人)

記者不應成為檢控工具 (「香港記者協會」,13/06/2013)

社運人士古思堯等人被控企圖侮辱區旗的案件今(13日)天在東區裁判法院作判,香港記者協會無意就案件判決置評,但認為警方要求記者就採訪活動作供之做法,並不恰當,反映警方對新聞自由尊重不足,損害新聞界獨立客觀的專業形象。對於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俗稱無綫電視)要求前線新聞工作者向警方作供,本會表示遺憾。

新聞工作者應遵循客觀公正的原則報道新聞事件,這不單要求新聞工作者身體力行,還需讓公眾看見新聞工作者在這方面的努力,記者一旦向警方作供,會被視為警方的檢控工具,令市民日後接受記者採訪時有所顧忌,甚至因此拒絕接受採訪,削弱新聞界的消息來源,損害公眾知情權。

香港傳媒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已有拒絕警方索取新聞事件錄影帶的先例。八九年,警方要求本港電視台提供有關一宗警民衝突之「毛片」,被有關電視台拒絕。其後,警方以法庭搜查令成功向無綫電視及亞洲電視取得錄影帶。事後兩台均表示不滿,認為警方之做法有違新聞自由,開了一個壞的先例。

在今次古思堯案中,警方不單向無綫電視索取錄影帶副本,還向相關傳媒機構的記者、攝影師、剪接員及編輯錄取口供,涉及人數和工種之廣、錄取口供次數之多,令人震驚。

更令人不滿的是,警方要求記者在庭上確認錄影帶的拍攝位置和真偽,其實可以透過控辯雙方同意為事實即可,根本無需記者作供,警方的做法,極不尋常,令人質疑當局是希望藉此開先例,以便日後逼令記者成為檢控工具,置新聞專業和自由於不顧。

警方之處理固然有罔顧新聞界操守之嫌,無綫電視要求新聞部人員與警方合作,以致前線人員不得不接受警方查問,最終導致記者按法庭傳票出庭作證,此舉亦令人遺憾。作為一個傳媒機構,無綫電視對如何確保新聞專業不被削弱,顯然認知不足,而新聞部管理層未有據理力爭,向上級反映事件對新聞自由的影響,亦對專業有所虧欠。

本會必須指出,警方雖有要求市民協助調查的權利,但市民亦有保持緘默的權利。


香港記者協會
2013年6月13日

有關傳召記者就燒區旗案作供的譴責聲明 (「大專新聞教育工作者聯席」,13/06/2013)

6月3日,無綫電視記者何永康應法庭傳召,就社運人士古思堯和馬雲祺被控企圖侮辱區旗案出庭作供。

雖然何永康曾請求豁免於庭上作供,擔心此舉會對新聞界的專業操守構成負面影響,但不獲法庭接納。誠然,控方傳召記者出庭作供是極為罕見的。

此案開庭前,無線電視已應警方要求,提供當日示威情況的「出街」片段,另外又協助或配合警方,讓警員在將軍澳電視城內,對何永康以及其他曾處理該片段的攝影、傳送、剪接、編輯、採訪和報道的台前幕後的無綫新聞部員工錄取口供。

而在今次出庭前,何永康已於一年之內接受警方三錄口供。

對於當局在檢控他人的過程中牽涉記者,大專新聞教育工作者聯席表示強烈遺憾和深感困擾,尤其此案已有很多目擊證人,包括警務人員。

我們認為:

當局對記者錄取口供並要求其出庭作供的做法是不尋常、不必要和不合理的事件反映當局欠缺敏感度,對記者如實、公正報道的角色並沒足夠認識和尊重,要記者為檢控被訪者作供或作證會嚴重影響記者不偏不倚的形象當局這次做法,對記者和新聞界立下了一個很壞的先例,構成了惡劣的影響與此同時,無綫電視管理層未能全力支援員工,沒有對他們提供足夠的法律和精神支持,大專新聞教育工作者聯席對此表示震驚和強烈遺憾:

無綫這次的做法明顯偏離以往的慣例,在沒有法庭的命令下已向警方提供新聞片段無綫協助或配合警方,讓警員在公司物業內,對所有涉及製作、處理、採訪和報道該新聞的員工錄取口供此舉嚴重打擊新聞部的尊嚴和專業形象無綫並沒確保員工充分知悉自己的法律權利,包括緘默權無綫未能對何永康和受影響的員工提供全面和足夠的法律和精神支援,又強調何永康於首次錄口供後,曾經離職,一度並非其僱員。但事實上,何永康之所以牽涉此事,全因他當年任職無綫時所做的採訪工作此事突顯前線記者,清楚知道自己的權利是十分重要的,因為當局可能會要求記者為新聞採訪錄取口供和出庭作供。

我們促請當局充分尊重記者獨立、如實和公正報道的角色,防止類似的情況再次發生。我們亦呼籲新聞機構在這些情況下,必須全力支援員工,給與他們法律和精神上的支持,捍衛新聞界的獨立和尊嚴。

大專新聞教育工作者聯席
2013年6月13日

2013年6月11日 星期二

《華郵》先機 《衛報》「執死雞」 未能滿足爆料者要求 (《明報》,11/06/2013)

【明報專訊】英國《衛報》近日就泄密案報道大出風頭,但據美國《華盛頓郵報》記者格爾曼(Barton Gellman)披露,斯諾登(Edward Snowden)是先找《華郵》幫忙,但《華郵》基於有關消息涉及國家安全,未滿足其所有要求,他才找上《衛報》記者格連沃爾德(Glenn Greenwald)。

斯諾登「說事實者」代號

格爾曼昨發表文章,詳述與斯諾登接觸經過。兩人在今年5月初起用文字方式非正式聯繫,斯諾登以「Verax」(拉丁文意指「說事實者」)為代號,格爾曼則以「Brassbanner」自稱。斯諾登當時提到﹕「我明白我將為自己的行為而受罪,當這些資訊回歸民眾後,就是我完蛋之時。」

5月16日,兩人首次直接以文字聯繫,當時斯諾登仍未肯提供自己的身分,並要求記者小心處理報道內容,以免國安局(NSA)憑其強項——語義分析來得知其身分。斯諾登寫道﹕「要你保密消息來源很難,但如果你助我揭露真相,我會覺得這是公平交易。」

複製密件 稱病請假來港

就在這幾天,斯諾登在夏威夷辦公室裏複製機密文件,然後向上司要求放幾星期假以醫治羊癇症,並於5月20日隻身飛來香港。5月24日,他向格爾曼發電郵稱,以往的泄密者都沒有好下場,但他希望自己的行為能鼓勵其他人挺身而出。他聲稱自己打算向冰島或其他擁有「強大網絡與新聞自由」的國家尋求庇護,要求《華郵》在72小時內將PRISM監控計劃的全部41頁PowerPoint內容公開,並在網上設置密碼鍵,讓他藉以向外國使館證明自己就是泄密者。

格爾曼稱無法保證,他回應說﹕「我為我們無法單方面維持這項行動感到遺憾。」隨後不久,他便接觸《衛報》記者格連沃爾德,但同時與格爾曼保持聯繫。

《華郵》徵詢官方意見後,最終於上周將被認為不會威脅國家安全的4頁PowerPoint公開,這比《衛報》曝光「PRISM(稜鏡)」計劃只早了約20分鐘,但《衛報》在這之前已先揭發NSA蒐集電訊商Verizon的客戶通訊資料。

報道前警察已接觸家人

格爾曼在《華郵》報道刊出前再與斯諾登接觸,斯諾登稱「警察今天早上已到過我(在夏威夷)的家,這件事顯然對我的家人造成深遠與嚇人的衝擊 」。昨日,身分曝光的斯諾登再對格爾曼說,自己對兩種可能結局——獲得庇護或成為階下囚,均做好準備。

華盛頓郵報/衛報

《衞報》記者:他恐懼但平靜 (《蘋果日報》,11/06/2013)

《衞報》記者格林沃爾德指斯諾登很清楚他揭密兼公開身份後的下場。 程志遠攝

【本報訊】本報記者昨天得悉負責今次報道的《衞報》記者格林沃爾德(Glenn Greenwald)下榻九龍W酒店,立即趕至追訪。格林沃爾德向在場守候傳媒表示,不能透露報道以外更多的事情,但他指斯諾登很清楚自己揭密兼公開自己身份後的下場,「他當然會恐懼,但對自己的決定感到很平靜」。

格林沃爾德又說,斯諾登因不滿美國政府的大規模監聽行為才挺身而出,形容他現時並無異樣;至今未有任何美國官員或情報人員接觸他。

斯諾登接受英國《衞報》和美國《華盛頓郵報》記者訪問的地點,相信是九龍美麗華酒店。該酒店昨日向本報記者證實,斯諾登曾入住該酒店,但已退房。酒店不肯透露斯諾登是在何時入住和何時退房,只表示他並沒有攜帶行李,毋須服務員將行李送到房間。

傳藏身文華東方酒店

由於盛傳斯諾登藏身於中環文華東方酒店,多名記者趕至現場守候。本報記者曾查詢斯諾登是否入住,酒店職員稱並無此名字登記者,也拒絕本報要求向他留字條傳話。

斯諾登連日來揭露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的監控魔爪,先是要求美國最大通訊商Verizon旗下子公司,交出美國人的電話通訊紀錄,包括通話雙方的電話號碼、談話時間長短、客戶的姓名、地址和財務資料,但不包括通話內容;之後再爆出NSA和聯邦調查局有一個代號「稜鏡」的互聯網反恐監控計劃,可以直入Google、微軟、蘋果和facebook等九大互聯網公司中央伺服器,任取電郵、照片和文件。

「稜鏡」計劃在2007年喬治布殊政府時期已設立,美國民眾在懵然不知下,一舉一動早受當局嚴密監控。

NSA曾向眾議院表示無力處理如此龐大的監控資料,但《衞報》又拿出高度機密文件踢爆,NSA其實有一套名為「無限線人」的工具,可蒐集、分析從全球電腦和電話截取到的資料,單是今年3月就由全球網絡蒐集到970億項情報,並以監控程度以不同顏色製成「監控地圖」。

有線電盈接受2015發牌 王維基獨撐 (《明報》,11/06/2013)

【明報專訊】無電視拋出延至2015年才發出免費電視牌的方案後,有份申請的有線寬頻已有意讓步,電盈昨亦加入行列。電盈電視及新媒體業務董事總經理李凱怡,昨於記者會上沒明確表示反對2015年才發免費牌,並提出現正適合討論將兩個免費台續牌、三個申請免費牌及日後播放電視的頻譜,三項事情一併處理。因兩個免費台牌照到2015年才到期續牌,故這個綑綁式建議,意味該台接受等到2015年才發牌。香港電視主席王維基回應說:「沒理由三個考生中,有兩個不想考,就連第三個都無得考!」

電盈盼一併處理新舊牌

李凱怡表示,集團一直尊重政府的審批過程,由2010年申請至今已過了3年,數年下來已是耐心等待。她未有表明是否等到急不及待,只表示不想揣測政府發牌時間表。與此同時,她又拋出新方案,希望政府可以一併處理舊牌及新牌的事項,而新的免費電視台能否生存,則由市場決定。

實際上,政府至今並沒提出延至2015年舊牌到期後才處理新牌事宜。不過,無總經理李寶安提出新建議後,雖然有線及電盈仍堅稱希望政府盡早發牌,但態度上已有軟化,有線主席吳天海的「無奈接受」,以及電盈李凱怡提出一併檢討,已見他們願意讓步,接受推遲發牌(見表)。

另邊廂,香港電視主席王維基昨晚接受本報查詢時,堅持政府要盡快發牌。他表示,增加免費電視台將與收費電視競爭,觀眾會此消彼長,故此持有收費台的免費電視牌照申請者,想「遲點才發牌」或「不再搞」是可以理解。

王:無理由兩人不考 第三個無得考

王說,有申請者起初想播國際體育盛事,現盛事已過,未必再有興趣申請免費牌。「想2015年才發牌的,現在可退出,等到2015年才再申請啦!沒理由三個考生中,有兩個不想考,就連第三個都無得考!又例如有三個人去見工,有兩個扭扭擰擰,沒理由不讓第三個想返工的去返工。」

王維基稱,從沒為無法取得牌照而訂「Plan B」(後備方案),仍盼盡快取得免費電視牌以播放節目。然而,近日香港電視已將部分劇集內的一些剪輯片段,放在互聯網播放。集團更在社交網站facebook舉行投票,讓觀眾選出足本播放一套劇的首集,此舉可視為試水溫之餘,更有挾民意與政府「講數」的意義。

電盈昨日亦在多份報章賣廣告,宣布開放旗下nowTV的香港台、新聞台及Sport Prime體育台,全港市民可免費透過智能手機及電腦收看。李凱怡只表示是應世界潮流所趨,未有回應是否藉此向政府施壓。

2013年6月10日 星期一

(特寫) 官員何用恐記者彼此為公眾服務 (《市民日報》,10/06/2013)

  國務院昨公布一系列人事任命,澳門中聯辦3名副主任同時離任,換上兩名新副主任,中央對澳門特區的政策是否有新指示成為傳媒關注焦點。昨日適逢澳門新青協假科學館舉行成立10周年酒會,行政長官崔世安及剛抵澳履新的中聯辦副主任陳斯喜均有出席,頓成全場焦點。

  當兩人在台上向台下嘉賓祝酒之際,傳媒則伺機採訪,等待兩人走下主禮台與出席嘉賓逐一祝酒;或許在場記者凝聚起來的氣場過於嚇人,特首及陳斯喜一反慣例,並沒有到台下與出席酒會的人士敬酒,而是在安保及大會工作人員簇擁下,迅速由主禮台旁邊的通道快閃離場,在場記者見狀莫不訝異非常。雖然記者嘗試上前追訪,卻被大會多名工作人員連連阻攔。同樣出席活動的社會文化司司長張裕則在兩人離開後,氣定神閒站在「嘉賓專用」通道旁環視情況,不過見傳媒有進一步靠近之意,也不禁在大會工作人員「護駕」下,急忙從通道飛快閃人。

  眼見目標人物一一失去影蹤,一眾記者並未氣餒,隨即以「九秒九」速度狂奔400米到科學館旁的員工停車場,企圖最後攔截,但見行政長官一眾人員早已乘上在後門等待的專車揚長而去,令記者「食白果」收場,紛紛氣得牙癢癢。

  事實上,官員和記者玩「捉迷藏」近年經常上演,從特首以至官員的反應,再次印證官員所患「記者恐懼症」病入膏肓,生怕禍從口出,對記者的「驚青」程度猶甚見鬼,他們要不從會場後門,就是從側門或秘道閃人,難怪經歷得多的行家都戲謔:「要做高官就要識走後門!」

  但官員身為公眾人物,一言一行代表行政權,如斯反應,不禁令人疑惑他們究竟怕甚麼?澳門傳媒在採訪工作上其實很守規矩和客氣,希望官員勿再與傳媒玩「捉迷藏」,記者也不喜歡「人追人」遊戲,如果官員大大方方面對傳媒解釋一下公眾關注的議題,官員和傳媒之間其實沒有甚麼趨避和尷尬問題,雖然彼此身分角色有別,但服務的對象,還是廣大市民。

本報記者 無 語

《紐時》前攝記被拘 (《明報》,10/06/2013)

杜斌

【明報專訊】《紐約時報》前攝影記者、內地自由作家杜斌上月31日在北京寓所被帶走後,昨日證實被刑事拘留。內地異見藝術家艾未未、維權人士胡佳和國際多個人權組織呼籲釋放杜斌,《紐約時報》北京分社亦向北京警察查詢情,維權律師浦志強答應擔任其代理律師。

「德國之聲」引述消息人士指,10名北京公安上月31日晚將杜斌由其寓所帶走,並搜查其家中有關上訪者及「六四」的大批書籍和資料,又封鎖寓所不讓人進入。胡佳昨日在twitter留言稱,杜斌被北京市公安局國保總隊指控印刷非法出版物,上月31日被刑事拘留,現羈押於豐台區看守所,浦志強已答應擔任杜斌的代理律師。

胡佳﹕料與在港出六四書籍有關

1972年出生的杜斌今年4月推出紀錄片《小鬼頭上的女人》,揭露遼寧馬三家女子勞教所酷刑內幕,他上月在香港出版《天安門屠殺》,被指是第一本由身處內地的人士編著的「六四」書籍。胡佳認為杜斌失蹤與這兩件事有關。

2013年6月9日 星期日

連環爆料記者與阿桑奇淵源深 (《明報》,09/06/2013)

【明報專訊】英國《衛報》和美國《華盛頓郵報》連環爆料,揭發奧巴馬政府監控國民的各式手段,有匿名美國司法部和安全部門官員警告,當局已準備就多份高度機密檔案外泄開展刑事調查。這輪報道其中兩名關鍵記者,都與維基解密及其創辦人阿桑奇淵源甚深。巧合的是,美兵曼寧(Bradley Manning)涉嫌向維基解密大爆華府反恐黑幕的案件上周起開審,令人懷疑英美傳媒近期接連爆料是否與此有關。

政府擬就連環泄密刑事調查

《衛報》最近幾篇披露華府監控手段的報道,都出自記者格連沃爾德(Glenn Greenwald)手筆。46歲的格氏出身法律界,但因撰寫專門揭露華府監控手段的網誌而得到主流傳媒賞識入行,但其在《Salon》和《衛報》網站發表的文章都有很大自由度,可以選擇不經編輯審訂就刊出(不包括今次針對華府監控的報道)。

格氏曾多次深入報道與維基解密和阿桑奇有關的新聞,他向《紐約時報》稱,因自己以往常為曼寧辯解,故曾考慮不經《衛報》自行發表今次的報道,以宣示傳媒人應得的保護並不需要權威媒體的認可。他直言,「NSA是美國政府秘密機關的『皇冠上的寶石』」,原以為華府「會有更激烈反應」。

至於參與《華郵》PRISM案報道的普瓦特拉斯(Laura Poitras)則是一名曾獲奧斯卡提名的紀錄片導演,她去年曾為前NSA員工賓尼(Bill Binney)拍攝短片,後者指摘華府在「九一一」後將原用於境外刺探的系統變成監控美國國民的工具,質疑此舉違憲。普氏如今更在阿桑奇同意下,與維基解密合作拍攝紀錄片。

在曼寧案受到矚目之際,格普兩人的報道或引來美國當局的追查、甚至報復,格氏去年便曾披露普氏返美時曾受當局刁難。對於這項憂慮,格氏強調自己所為合乎憲法,毋懼當局追查;普氏則否認自己的報道與曼寧案有關,但坦言關乎國家安全的報道容易惹來政府針對,表明「不認為恐懼會阻止我們報道」。

(紐約時報/路透社)

英報連番爆料 美傳媒失威 (《蘋果日報》,09/06/2013)

英國《衞報》表現勇猛,繼日前獨家報道美國政府大規模竊聽的內幕,掀起美國政府以反恐為名竊取用戶通話資料的爭議後,昨再揭奧巴馬秘密指令列出網絡戰目標,令該報網站近日的美國客戶點擊率急增兩成。

該報上周率先揭露美國國家安全局要求電訊商Verizon,每日提交數以千萬計用戶的通話紀錄。事件被美國傳媒廣泛跟進。之後《華盛頓郵報》爆出NSA和FBI直接進入九大互聯網公司的中央伺服器,該報又跟進爆料,指英國諜報監聽中心「政府通信總部」(GCHQ)亦可透過NSA取得用戶資料。

《衞報》近年大力發展美國市場,增派57名員工專責有關美國的報道。有分析認為,該報近日連番針對美國的偵查報道,是想增加報章在美國市場的影響力;亦有評論認為,《衞報》在美國連爆猛料,令美國傳媒丟臉。

美聯社

2013年6月8日 星期六

人牆屏風阻採訪 保安受訪稱「不知」 (《明報》,08/06/2013)

【明報專訊】主管華懋旗下物業管理的龔皓在如心廣場遇襲,令公司保安大為緊張,昨早10時許,傳媒到達如心廣場地庫停車場採訪,大廈派出10多名保安及職員到場阻止採訪,部分人更高舉雙手,排成人牆阻止記者拍攝,又要求攝影師停止拍攝,一度與記者碰撞,引發爭執。

警方的封鎖範圍,原只限於涉事車位,記者起初可走近車位拍攝。其後保安在警方封鎖線以外,以多塊紫色屏風及鐵馬架起「第二重保安區」,範圍闊達停車場範圍的四分之一。面對記者查問,保安主管只稱「不知道」或「無可奉告」。

另外,傳媒亦在如心廣場辦公大樓大堂守候龔皓父親、華懋慈善基金主席龔仁心,公司派出4至6名保安駐守。龔仁心昨未有公開現身,下午曾一度離開公司,其座駕折返時避開在場傳媒。

襲擊案中,兇徒尾隨龔皓車輛進入如心廣場停車場施襲,記者觀察所見,停車場專用車位附近有兩部閉路電視監察情。

2013年6月7日 星期五

傳媒公信6年新低 逾半市民認為批評中央有顧忌 (《明報》,07/06/2013)



【明報專訊】港大民意調查昨日公布「市民對香港新聞傳媒的評價」報告,發現傳媒整體公信力的評分,以0至10分為標準(最高10分),較半年前下跌0.15分至6.01分,是2007年10月以後的新低水平,另有逾五成人認為傳媒批評中央時有顧忌,較半年前高4個百分點。有七成人的新聞來源是電視,但對其滿意率淨值卻減少9個百分點;學者認為公信力評分下降,或與個別電子傳媒在報道反國教科、六四事件出現偏頗,引起市民不滿有關。

電視滿意率跌最多

港大民研計劃在今年5月28至31日,以隨機抽樣電話訪問約千名港人。結果發現,市民對本港新聞自由的滿意率,維持在53%,與去年10月的調查相若,並有七成人認為傳媒有充分發揮言論自由,濫用情則下跌3個百分點。

至於公信力,市民的評分為6.01分,較去年10月的6.16分跌0.15分,也是自2007年10月所錄得5.9分以後的新低(見表);並有五成人認為傳媒有自我審查,有34%人認為傳媒批評特區政府有顧忌,52%人認為在批評中央政府時有顧忌,分別較以往升3及4個百分點。

主要新聞來源 電視報章俱跌

調查又指出,達七成市民的主要新聞來源是電視,其次是報章有55%,但兩者都錄得2及7個百分點跌幅,只有互聯網升4個百分點至45%。五成人認為電視新聞最可信(報章為14%),但電視新聞表現的滿意率淨值,卻下跌9個百分點至51%,是不同渠道中跌得最多,對報章表現的滿意率淨值,上升1個百分點至15%,互聯網則下跌4個百分點至16%;傳媒整體表現的滿意率淨值則升4個百分點。

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蘇鑰機指出,從上述數據分析,認為市民對傳媒公信力評分下降、批評中央時有所顧忌等情,與個別電子傳媒在處理六四、反國教科及政治議題,出現偏頗手法有關,並在當時引起市民不滿,加上近年社會較為紛亂,傳媒所報道的無可避免以負面消息為主,也會影響市民觀感。

港大民研的「市民對香港新聞傳媒的評價」調查始於1997年9月,上一次調查在去年10月。

陽光時務週刊社長陳平遇襲事件 記者會問答實錄 (《陽光時務週刊》,07/06/2013)

2013年6月5日下午2時半,香港立法會大樓,陽光衞視及陽光國際傳媒董事長陳平,在何俊仁、謝偉俊、葉建源、李卓人、何秀蘭、張超雄、范國威、馮檢基、毛孟靜、梁繼昌、單仲楷等陪同下,召開了記者會,講述日前遇襲的經過,並就事件引起對香港新聞自由的擔憂作出呼籲。

事情源於6月3日傍晚,陳平從辦公的大樓離開,準備登上座駕時,遭遇兩名蒙面歹徒伏擊,身上多處受接連棍棒所傷。陳平身為前《陽光時務週刊》社長,從事、投資傳播媒體工作,個人也發表文章表達政見,今次遇襲,難免讓人聯想起有勢力希望通過暴力手段,壓止陳平與其下媒體的報道和發言。

以下是發言記錄

何俊仁議員(民主黨):這次泛民主派十多位議員,陪同陳平先生召開這個記者會,目的在於表示對陳平先生遇襲這個事件的高度關注。我相信各位傳媒朋友也知道,陳先生是陽光衞視及陽光國際傳媒的董事長,亦是《陽光時務週刊》的社長。目前,《陽光時務週刊》剛決定休刊3個月,此後會改版成月刊。但據我所知,暫時不見得休刊決定跟這次襲擊事件有關。我們所關心的是,陳平先生作為一個傳媒人,在光天化日之下受到暴徒襲擊,尤其如陳平先生所說,有相當的理由懷疑受襲是與自己從事傳媒工作有關。現在請陳平先生說說整個事件的經過,以及為何覺得香港市民需要關注今次事件,以至今次事件與香港的新聞自由有何關係。

陳平:首先,謝謝大家都能來參加這個記者會。我來這個記者會,來說這件事情的目的,是希望所有的香港人……對,我來香港定居也快20年了……共同維護作為華人社會當中,香港這一塊難得還有新聞自由和法治的社會條件的土地,希望全體香港人都來維護這個環境。

為甚麼我被襲擊這件事情,會跟我今天所談的新聞自由和法治連在一起呢?我想,可能所有認識我的人、或者聽說過我的人、或者在網上面搜索過所有關於我的資料,都知道我大概沒有任何仇人。我來香港快20年,可以說,沒有跟任何人吵過一次架,在商業上沒有任何糾紛,在利益上也沒有任何衝突;我的生活也非常簡單,連任何那種娛樂場所在香港什麼地方,我都不知道。那麼,所以說這一次被襲擊,從邏輯推斷上來說,要不就是認錯人、搞錯人了,要不就是和我所辦的《陽光時務週刊》有關係。

因為,我們這本《陽光時務週刊》裏面所報道的內容,涉及香港的一些話題、一些人和一些事。當然,在陽光衞視上面,還有包括我自己發表的一些文章當中,都有批評中國大陸的專制制度、貪污腐敗,以至於呼籲中國大陸的體制改革。但是我想,這些東西可能還不至於成為這一種流氓行徑的原因,所以我只能推測,可能跟《陽光時務週刊》有關;但《陽光時務週刊》究竟什麼東西得罪了什麼人,什麼消息傷害了哪些人,我現在無法作任何判斷。

我只想說,如果我們香港人不能夠清晰認識到,要把維護我們的新聞自由和法治作為這一塊土地上面最後的底線,那麼未來的趨勢將會是非常可悲的。同時我想說,在任何一個社會,利益衝突、政治觀點不同、黨派紛爭都是正常的事情。但是一個文明的社會是不應該以這一種流氓的暴力行徑作為解決手段,也是現代社會不應該突破的底線。

我青少年時期,是在中國大陸文革中長大和經過來的。可以說,在文革的時候,我是參與其中年紀最少的。那種武鬥、那種暴力,不僅是來自民間,也來自於當時官方的鼓動、慫恿和指使。但是我親身經歷和親眼所見,在這一種暴力社會當中,沒有受益者,只有受害者。中國有一句古話,「打人者被人打,殺人者被人殺」。所以我想,這一點也是我要通過這個記者會向社會發出的呼籲,所有香港人,包括短期的、長期的、永久定居香港的,都不要突破這個底線,一旦突破這個底線、依靠暴力來解決問題、來發洩,尤其是一些……我也經常聽一些傳聞,說有一些老闆、有產者利用自己的金錢來指使一些黑社會、不良社會份子,通過暴力來試圖達到自己目的,這都本身是於社會、於人、於己不利的一個選擇。非常坦率的說,他們沒有經過什麼叫做無產者的革命,實際上面,鼓吹、運用暴力,最大的受害者最後都是有產者。所以有產者,一些老闆們應該首先是自律,同時應該更加利用自己的力量、金錢來維護一個和平的、不突破社會倫理底線的秩序。

同時我還想對於這一次行兇的這些人發出一個呼籲,希望他們知道,他們不只是襲擊我,實際上他們是襲擊他們自己,在破壞社會一個基本的秩序,最終自己受到傷害……當然也可能他們因為這次行兇,會拿到錢,但是長久他們一定會因為這一種社會失序而成為受害者。所以我呼籲,我希望這一次的行兇者能自首;但我也希望,在自首的前提下,警方給予從輕處理。讓社會知道不能突破底線,同時這底線包含了華人社會僅有的兩個地方……我指香港,加上澳門,兩個半地方吧……還有的新聞自由。當然這個新聞自由已經正遭受到兩個方面的破壞,一個方面來自於專制強權的破壞;專制強權們連過去的取得勝利的統戰手法都忘了,直接用強權來干涉新聞自由。另一方面,我看到了很多是來自於受資本所指示的黑社會的破壞。但是,我今天的這個呼籲,僅僅是我一個人說,我希望人人變成這種呼籲的聲音,人人變成舉報任何這一種破壞社會基本底線的社會公義。這是我想說的。

記者提問:你可以說一下你遇襲時候的經過嗎?還有你剛才提到過黑社會,跟這次事件有關嗎?

陳平:前天吧,大概傍晚6點。我從辦公的大樓正門口走到我車子,我車子當時停在路邊上,正常就十幾秒可以走到了;當我走到將近車子一米距離的時候,突然感覺到很重的打擊,我現在都沒法描繪出來到底首先是打在右臉、下巴還是身上或腿上,我不知道,然後是連續的一些棍棒。當我抬頭看……因為打得眼鏡也掉了,看不清楚、很模糊,我當時也昏了,當我用手上的皮包向他們砸過去時,他們就跑了。

後來通過警察錄口供的時候,也調查過包括我辦公那座大樓的錄像、攝像所顯示,據警察說那個襲擊者是很專業的,他們的行兇路線、採取了什麼位置,以及逃跑路線,都避開那個攝像鏡頭。這是一種很專業的行為。

當時我還想,就隨便說,會不會是因為《陽光時務週刊》要改版,可能原來有些做這個新聞週刊的員工不太適合,只好給辭退了,會不會這其中造成糾紛?但這個不會,為什麼呢?就因為像這麼專業的襲擊的手法,那是要花重金去購買的,就不是一般員工能夠做得到的。

記者提問:那你就是覺得與黑社會有關嗎?

陳平:那麼,這個專業的手法、專業的兇手,不是黑社會還會是什麼呢?我們說的「暴力組織」,只有三種。第一個,政權本身是暴力組織,尤其是專制政權;第二個,黑社會是暴力組織;第三,就是當社會走到對抗的時候,反抗現制度的可能會走上暴力,否則沒有其他專業的暴力組織。

記者提問:那你覺得這次是跟黑社會有關,還是跟現政權、中國大陸的共產黨政權有關呢?

陳平:這我不知道。

記者提問:那你覺得你得罪了黑社會,還是得罪了中共?

陳平:我覺得我沒有得罪黑社會,我想有可能是那些黑社會裏面的人受某些人指使吧。

記者提問:那你得罪了共產黨政權嗎?

陳平:可能我得罪了共產黨政權裏面的一些人,但是我還是覺得……如果從我來講,我覺得共產黨還不至於做得這麼下賤吧?因為坦率的說,我父母都是共產黨打江山的那一代的人,對於那一代人,我了解他們,現在的我不敢說了解;我自己本身,在1989年之前,也是在中國大陸政府裏面工作,我現在也跟政府裏面的很多人,譬如過去的同事、朋友還有同學聯絡。我坦率的說,為什麼我剛說,我認為中共還不至於下賤到這個程度吧?對此我不敢相信!但當然,我現在不排除任何的可能性。

記者提問:那你有沒有可能陷入任何權力鬥爭的旋渦之中呢?

陳平:權力鬥爭?……我不知道我會陷入什麼權力鬥爭……

記者提問:陳先生你現在的傷勢怎樣?

陳平:我現在傷勢,就在下巴、右臉頰、右胸口,左手手臂上幾處,還有背上跟腿上都有幾處。

記者提問:那你覺得這次事發跟早前《陽光時務週刊》跟劉夢熊所做的專訪有關嗎?

陳平:我不知道……我只能說我不知道。

記者提問:你會擔心這種事情再發生嗎?或者因為這件事情而改變陽光時務的方向?

陳平:應該這樣說,《陽光時務週刊》的停刊、決定改變方向,是在這個襲擊事件之前。我停刊、改變方向,將會改變到什麼方向呢?因為《陽光時務週刊》是報道新聞時政的週刊,當時來辦這個週刊的時候,是我們請到了一位在中國大陸南方報系的、很有名、有能力的一位傳媒人程益中,是他提出來做這個新聞時政週刊,也是試一試,看看行不行。因為在現在一個互聯網時代,媒體到底做成什麼形式、做什麼內容,才能夠第一生存下去、第二能發展、第三有影響力,都是探索過程。那麼通過探索了這麼一段時間後,發現在互聯網時期做新聞時政週刊,實在是一個憊於奔命,而且實在很難做到自己滿意的程度,結果就決定不再做下去,而變成做一個比較深刻的、包括一些時政、調查、研究的月刊。另外,我也在內部定了個調,未來做的月刊的焦點放在探索"世界向何處去,中國怎麼辦?"。因為無論是世界和中國,現在都處在……我坦率地說,那些領導人、權貴們都覺得自己很聰明,但是他們都處在一個迷茫的、沒有方向的,但同時又自私被動的一種政策選擇當中。

記者提問:陳先生,在劉夢熊的訪問刊登以後,你們有沒有收過任何的恐嚇,或律師信之類?

陳平:我們沒有收到任何恐嚇。我也只收到一封律師信。

記者提問:那律師信是來自哪一方發出的呢?

陽光時務市場部:那個信是《東方日報》發過來的。

記者提問:你覺得跟這個有關嗎?

陳平:我不能這麼說;我說任何東西是要有證據的。

記者提問:那個訴訟已經進行中?

陳平:沒有。

記者提問:那封律師信的內容是什麼?

陽光時務市場部:大概的內容就是,他們(《東方日報》)認為劉夢熊的專訪裏,我們所報道的與事實不符,我們就立即的循法務給他們回覆。

記者提問:那《東方日報》有沒有要求你們撤回報道或者道歉之類?

陽光時務市場部:在網站上撤相關報道。但沒有要求道歉。

記者提問:但是你們有沒有按他們的要求去做?

陽光時務市場部:我們沒有按照要求來做。

記者提問:陳先生,您覺得這起事件與「愛護香港力量」等組織干擾正常討論秩序的行為有沒有關聯?

陳平:從媒體的角度來講,我們(《陽光時務週刊》)還做了一期關於他們的報道,邀請他們把話講出來。當時我就說,什麼人都有權說話,這是一個自由社會應該有的狀態。愛港力與我們沒有衝突,也沒有向我們提出過任何意見。

記者提問:因為我們看到,近一年來,類似組織會採取暴力或半暴力的手段干擾一些正常的討論。你是否對此有些擔心?

陳平:我不贊同那些砸場子、鬧場子的行動。那些行為顯得很幼稚。一個社會走到砸場子、鬧場子、衝擊發布會和討論會的地步,這個社會就快要出大問題了。我昨天與一個朋友聊天時說道,國民黨在大陸政權崩潰之前,也會用軍警憲特來對付社會各界的不同意見人士。而這個時候,就是埋葬自己的時候。

這裏我想多說幾句,我在香港定居是1997年,如果讓我評價香港是一天比一天更好還是一天比一天更差,我應該說,在將近20年裏,香港在走向一種「膨脹的衰落」。因為我觀察這20年來,香港人的實際購買力都在下降,而且是在大幅度的下降。這20年間,好處只有極少數一部分人得到。而且,支持香港正常生存的空間已經被窒息了。所以不是一天比一天更好,而是一天比一天更差,而這是需要所有香港人認真面對的問題。這個問題只有通過民主的方式才能解決。民主不僅僅是一個政治訴求,它還是經濟上不同階層討價還價的方式。沒有這個討價還價的機制,任何強勢群體都會無止境地去擴大自己的優勢,形成對社會更大的壟斷和霸權。那麼,這就是最後毀掉這個社會的東西。

毛孟靜議員(公民黨):你覺得這起事件,對方的最終目的是想怎樣呢?

陳平:我真的不知道。但我想,這個事件不會讓我有什麼改變。坦率地說,一個從中國大陸文革年代走出來的人,對這種事件,不會有任何恐懼感。

何秀蘭議員(公黨):說到這裏,我想向大家展示一下這張「新聞自由約章」,是在特首競選期間的一個辯論會上,3位特首候選人,包括其後當選現任特首的梁振英承諾了:本人定當捍衛新聞自由。而過去,起碼已經有2件傳媒人受襲的事件,一個是梁天偉,一個是鄭經翰,這2件案到現在都沒破案;現在,陳平先生是已知的第3位,可能還有一些我們都不知道的。加上記者近年採訪,屢次遭遇警察帶頭阻擋、與記者有肢體衝突的狀況。我請特區政府和梁振英落實新聞自由的承諾,責成執法部門盡力全速破案,保障傳媒人的人身安全,不要讓這種「白色恐怖」在香港蔓延。

陳平:那可不是「白色」,而是「黑色恐怖」啦。白色恐怖專門意指專制國家直接地、公開地用權力機器、暴力機器來作鎮壓,倒是正大光明的、有組織的。黑色恐怖是陰暗的,是做小偷的,這種小偷行為連強盜的勇氣都沒有。所以現在的是黑色恐怖,正如剛剛為什麼我一再說,要呼籲所有的香港市民,維護一個安全、自由、法治的環境,所有香港市民都來推動。光靠警方是不夠的。

記者提問:陳先生,你覺得他們是要傷害你的生命,還是要給你一個警告?因為前面提到的兩位新聞界前輩(指梁天偉和鄭經翰)收到的傷害似乎比你這次的更極端。

陳平:我不知道,但是我不會改變。因為他們(兇徒們)不知道像我這樣從文革、從「四五運動」走出來的人有何種性格。

記者提問:受襲與停刊改版有沒有關係?

陳平:如果有關,那一定與離開的員工不滿有關。但他們不可能有錢僱傭得起這麼專業的打手,所以這個可能已經排除了。

記者提問:那麼你們停刊有沒有受到什麼壓力呢?

陳平:沒有。儘管編輯部的人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被大陸有關機構請去喝茶。但我從來沒被請去喝茶,或許他們覺得喝茶對我沒有什麼用處。

記者提問:傳聞你與習近平關係很好。你的辦公室裏還有你與他的照片。你是否捲入中國最高權力鬥爭的漩渦呢?

陳平:沒有。我與習僅僅是認識,見過面。我對政治體制改革的呼籲和對專制的批判在幾十年裏都是對事不對人。不改變制度,任何一個好人進入體制,都可能成為一種雙重人格、性格扭曲的人。

記者提問:兇徒長什麼樣子?講廣東話還是普通話?是他們自己跑的,還是你的反抗趕跑他們的?

陳平:他們的長什麼樣子、多高、多壯,我都沒有看清楚。他們在行凶的過程中也沒有講話。我的反抗是下意識的,我小時候還練過武術。我用公文包砸了他們,我不確定是不是砸到了,我的司機說砸到了。

記者提問:全部的傷都是棍子襲擊造成的嗎?除了皮外傷,還有沒其他一些不適?

陳平:全部都是棍子打傷的。當時有流血、也有暈倒。現在除了外傷,還有一些耳鳴。

記者提問:您剛才講被遣散的員工也有可能捲入此次事件?您是怎樣對遣散員工進行賠償的?

陳平:我覺得這個不太可能。公司會按照勞工法規定遣散員工。

記者提問:這是您第一次受到襲擊嗎?

陳平:文革期間有很多次受襲。文革後,這是第一次。

2013年6月6日 星期四

王征裁違規操控 亞視申上訴被拒 (《明報》,06/06/2013)

【明報專訊】亞視主要投資者王征早前被通訊事務管理局(下稱通訊局)裁定違規操控亞視運作,亞視其後指調查過程不公,向高院提司法覆核上訴,但被上訴庭推翻。亞視昨再輸一仗,向上訴庭申請上訴至終院被拒。通訊局一方透露,當局對亞視的調查受官司所累已拖延一年,現已重新啟動。

擬終院提上訴 申禁通訊局調查遭拒

代表亞視的資深大律師余若海指出,執行董事盛品儒是唯一獲董事局授權管理亞視的人,若按通訊局初步調查報告的建議把他撤職,勢將對亞視造成重大影響。另外,通訊局拒絕披露4名「金手指」證人的身分,亦令亞視無法對指控作有意義的回應。

官司令調查拖一年 現已重啟

惟上訴庭即時拒絕向亞視批出上訴許可。余若海表示,會直接向終院上訴,又要求上訴庭頒令,暫時禁止通訊局繼續調查。代表通訊局的名譽資深大律師陳文敏表示,亞視作為免費電視牌照持有人,若法庭阻止通訊局就有關違規行為作調查,會影響公眾利益。

陳文敏又透露,調查報告最終版本已接近完成,通訊局下月初會開會討論,當局只能承諾於下月15日前不會完成報告,待亞視有時間再提上訴,但不會停止調查。上訴庭最終拒絕亞視有關禁止調查的申請。

【案件編號:CACV258/12】

案件速遞:亞視上訴終院遭否決 (《蘋果日報》,06/06/2013)

【本報訊】亞視不滿上訴庭上月裁定,通訊局毋須就亞視主要投資者王征違規操控亞視的調查報告,公開證人身份,昨向上訴庭申請上訴至終審法院的許可,但遭否決。亞視表明會向終院再作申請,並要求法庭暫緩執行通訊局的調查。通訊局最後同意,於下月15日前不會就調查作最後結論,但調查仍會繼續。

通訊局代表昨指,上訴庭判決後,當局繼續調查,亞視原須今日就報告回覆,但亞視並無回應。通訊局又引述報告的初步結論,指亞視執行董事盛品儒並非管理亞視的合適人選,下令亞視革除其職務。通訊局認為,作為本港其中一個免費電視台,基於公眾利益,不能終止調查。但亞視稱盛品儒是亞視唯一決策人,若將他撤職,對亞視影響大,加上亞視會向終院提出上訴,故應暫停調查。

案件編號:CACV258/12

陳平談遇襲原因﹕或認錯人或關周刊 (《明報》,06/06/2013)

《陽光時務》創辦人陳平昨在10多名議員陪同下召開記者會,並展示遇襲傷勢。他下巴、胸口、手臂及大腿均受傷,全身至少有6處傷痕。(盧翊銘攝)

【明報專訊】《陽光時務》創辦人陳平周一遇襲,身上至少6處受傷。他昨開腔回應事件,指襲擊者手法專業,相信是有人聘黑幫人物襲擊他,直言香港是難得有新聞自由及法治的社會,希望港人能一齊捍衛這底線。他說,不清楚遇襲是否與《陽光》刊登前政協委員劉夢熊專訪有關,但透露曾因這訪問收過一家傳媒機構發出的律師信。

曾因劉夢熊專訪接傳媒律師信

陳平周一離開柴灣辦事處,準備登車前,突被兩名大漢以木棍截停毒打,他昨日在逾10名議員陪同下開記者會訴說經過。他指移居香港20年,從沒仇人,亦沒與人吵架,生活非常簡單,連娛樂場所也沒去,認為今次被襲「要不是認錯人,要不就和我的周刊有關係」。

他慨嘆,任何社會因政見不同而有黨派紛爭實屬正常,但香港作為文明社會,不應以暴力解決問題,「特別是老闆以金錢指使,達到自己的目的」。他說當日襲擊他的人手法專業,逃走路線故意避過現場攝錄系統,「不是黑社會是什麼?」

未按要求撤回報道

該刊早前刊登劉夢熊大爆特首選舉內幕,陳平透露,刊出該篇訪問後,雖沒有收到恐嚇,但就收過一封傳媒機構發出的律師信,指訪問內容與事實不符,要求《陽光》撤回報道,但該刊未有接受要求。陳平說,不能說今次遇襲與此事有關。

陳平又說,來港20年,見證香港走向衰落,相信只能透過民主才可解決,又謂自己從內地文革走出來,不會因此事而感恐懼。他又呼籲行兇者自首。

工黨何秀蘭則要求競逐特首期間曾為記者協會簽下約章的梁振英,落實捍衛新聞自由的承諾,並責成警方盡快破案。

陳平展傷勢 怒斥「黑色恐怖」 (《蘋果日報》,06/06/2013)

陳平展示手臂上的傷痕,面部有明顯瘀傷。

【本報訊】《陽光時務週刊》老闆陳平昨召開記者會,首次講述遇襲經過。陳平引述警方稱,兩名用棍襲擊他的蒙面漢明顯是職業打手。陳相信今次是黑社會向傳媒人施加的「黑色恐怖」,但他不會退縮,「從文革走出來的人,不會有任何恐懼」。警方昨表示暫仍未拘捕任何人。

專業打手避開天眼

陳平憶述,周一傍晚下班登上私家車時,遭兩名蒙面漢從後用木棍襲擊,把他眼鏡打掉,身上多處流血並一度暈倒。陳指警方翻看現場閉路電視片段,形容兇徒「很專業」,選擇行兇地點和往返現場的路線都刻意避開沿途的閉路電視。他呼籲兇徒自首:「這是小偷行為,連強盜也不如。專業兇手不是黑社會是甚麼?」

陳平面部、手臂、肚、背及大腿均有傷痕,被襲後耳鳴不斷。他強調在港從沒跟任何人有爭執,也沒生意糾紛或涉足娛樂場所。他指職業打手必須花重金聘用,不相信被裁員工會這樣做,因此推斷今次襲擊與《時務》有關:「究竟甚麼東西得罪、所謂傷害了那些人,我無法得出任何判斷。」

陳平續稱,過去半年沒收過任何恐嚇,也只就劉夢熊爆梁振英競選黑幕的報道收過一封律師信。該信由東方報業集團所發,指該報道部份內容與事實極度不符,要求刪除網上版報道,不過《時務》沒理會。該集團又希望《時務》不再刊登任何與集團相關的不實報道。陳平不評論遇襲是否與此有關,「我不能這麼說,說任何事都要有證據。」

工黨立法會議員何秀蘭指出,傳媒人鄭經翰及梁天偉遇襲事件成為懸案,近年警方打壓傳媒日益猖狂,包括遮擋鏡頭及引發衝擊。她要求曾經簽署新聞自由約章的特首梁振英,責成警方盡快緝拿打陳平的兇手。

前新聞國際集團執行官否認電話竊聽罪 (「BBC」,05/06/2013)

前新聞國際集團(News International)首席執行官麗貝卡·布魯克斯(Rebekah Brooks)否認電話竊聽案相關控罪。

《世界新聞報》(News of the World)前主編麗貝卡·布魯克斯,以及其他幾名前職員星期三(6月5日)在倫敦一法庭出庭。

麗貝卡·布魯克斯對電話竊聽案有關的陰謀不當行為和妨礙司法等控罪都予以否認。

《世界新聞報》有關電話竊聽的消息曝光,導致該報在2011年7月關閉。

《世界新聞報》前執行總編斯圖亞特·庫特納(Stuart Kuttner)和前助理總編詹姆斯·威瑟亞珀(James Weatherup)也否認有關控罪。

45歲的麗貝卡·布魯克斯曾經擔任過《世界新聞報》和《太陽報》的總編,她否認在2004年至2012年期間,以及在2006年至2008年期間的兩起陰謀不當行為控罪。

在第二起司法案件中,麗貝卡·布魯克斯及其丈夫查理·布魯克斯(Charlie Brooks),以及新聞國際集團安全負責人馬克·漢納(Mark Hanna),安全職員李·桑德爾(Lee Sandell)和戴維·約翰遜(David Johnson),以及司機保羅·愛德華茲(Paul Edwards)等人,對2011年7月15日至19日期間妨礙司法的控罪也都予以否認。

所有被告都獲得保釋,等到今年9月將出庭受審。





2013年6月5日 星期三

人權監察讉責公安干擾傳媒 民警私隱肖像權 不能凌駕透明問責和彰顯公義 (「人權監察」,04/06/2013)

香港記者今天在天安門進行採訪時,遭公安扣查逾一小時,公安對此辯解說這是「例行抽查」和「並非針對」, 又指稱記者拍照侵犯民警私隱及肖像權,以要求記者刪除。對內地公安這等野蠻 的侵 犯新聞自由的行為,以及曲解權利的藉口,香港人權監察只能予以強烈的讉責。人權監察並要求港府與北京交涉,保謢香港記者。

人權監察要求港府與內地當局交涉,追究今次內地公安侵權者的責任,並且協助維護香港新聞工作者在國內採訪的自由和權利,以支持他們履行向公眾提供真相和多元觀點的傳媒天職。

國際的準則和慣常做法很清楚:司法公義不但要得到彰顯,而且更要人人看得見司法公義的彰顯;因 此,記者攝錄執行職務中的警員是正常的採訪工作,亦是傳媒監察公職人員行為和協助公眾監察政府的正當做法,是公共生活中彰顯司法公義 不可或缺的合法行為,一般不能亦不應以警員私隱及肖像權去阻撓這類攝錄和採訪工作,以維護採訪和新聞自由。

內地公安在並無特殊的情況下,試圖以民警私隱及肖像權去凌駕採訪權利和新聞自由,毫無國際人權準則的依據,背離國際公認的公職人員(尤其執法人員)透明、問責和彰顯司法公義的基本要求。公安這些似是而非的辯解,反映出內地公安和當權者阻撓有關六四真相的報道,以及他們對基本人權保障的無知和缺乏誠意,只會在香港引起更多的民憤,以及國際社會上予人更多笑柄。

民調現「毋忘六四」 now抽起明言處分 (《明報》,05/06/2013)

now財經台的互動民調昨日以題目為「政府應何時撤走樓巿辣招?」,可選的4個答案,第一個字由上至下為「毋忘六四」(紅框示)。不少巿民昨撮下民調畫面於社交網站廣傳,now昨午以選項含有政治立場成分的內容,決定中止民調。(網上圖片)

【明報專訊】now財經台昨日的每日互動民調題目,其答案被巿民發現隱含「毋忘六四」字眼,但有關民調運作至中午後突然停止。電視台表明,「會處分蓄意破壞」者。據悉,暫未有人因事件停職。

now:秉持中立 處分破壞者

now財經台每日互動民調昨日題目為「政府應何時撤走樓巿辣招?」,答案提供4個選擇,分別為「毋須過急逐步來」、「忘記風險極危險」、「六折樓價是時候」及「四成供樓負擔時」,答案由上而下排列,將首個字打直讀出為「毋忘六四」,有關民調的電視畫面昨於社交網絡廣泛流傳。

學者指過度緊張 料與發牌有關

now TV昨晚回應,得悉有關樓巿措施問題的含有政治立場的內容後,已即時不再播放有關內容,該台會就這次的錯失內部調查,並會對蓄意作出破壞的人,作出適當處分。該台強調一直秉持中立立場,對任何議題的處理力求公正平衡並以事實為依據,會採取措施避免發生同類事件。

中大傳播學院講師梁麗娟認為,now對事件的反應「過度緊張及強烈」,估計與政府正考慮發出免費電視牌照的敏感時段有關,為免予政府感到其為「添煩添亂」電視台。梁表示,廣播條例及其業務守則要求新聞節目要持平公正,但今次事件只涉意見節目的民調,故她初步分析指做法未必涉及違反指引。

now高層粗暴干預「毋忘六四」 (《蘋果日報》,05/06/2013)

 now財經台昨日的民調選項,出現「毋忘六四」四字。now電視畫面
至昨日下午,該內容已被「河蟹」,消息指是now高層下令抽起。now電視畫面

電訊盈科主席李澤楷旗下now財經台鬧出干預編輯自主醜聞,該台昨天就六四議題打擦邊球,利用互動民調的內容砌成「毋忘六四」四字。now極高級管理層人士對事件勃然大怒,now TV其後發出強硬聲明,表明會處分涉事「錯失」職員。多名立法會議員認為,涉事職員只是表達港人對六四的關注,斥now高層粗暴干預編輯自主。

互動民調暗藏四字

該項互動民調的問題是「政府應何時撤走樓市辣招?」有四個答案選擇,每個答案首字剛好砌成「毋忘六四」。此民調昨在網上瘋傳,有人讚揚,也有人質疑在香港何必打擦邊球。

然而now TV晚上發出聲明,指上述播出內容有政治立場成份,已即時決定不再播放,並表示now財經台會就今次的錯失內部調查,「並會對蓄意作出破壞的人士,作出適當的處分」。聲明強調now財經台一直秉持中立,處理任何議題均力求公正、平衡,並以事實為依據。該台將採取「適當」措施,避免同類事件重演。

知情人士透露,now的強硬聲明源於有極高級管理層人士認為有人蓄意破壞,遂粗暴干預編輯自主,要秋後算賬。早前同樣由李澤楷持有的《信報》,因練乙錚文章向梁振英道歉一事,盛傳是中聯辦主任張曉明施壓所致。now正申請免費電視牌照。

據了解,有now極高層人士對事件震怒,要求新聞部主管張志剛處理事件。涉事職員也被上級「照肺」。據知有關內容播出前未經上級審閱,內部暫未公佈如何處分。有編採部管理層在內部WhatsApp呼籲職員避免六四上班時穿深色或黑色衣服。

立法會議員毛孟靜對now的聲明感震驚,指播出內容無大問題,極其量只需檢討做法是否合適,毋須懲處有關職員如此「重手」。她又指今次事件屬編輯部內部事宜,若真的有極高級管理層干預絕不恰當,「李澤楷自己都講過要真民主,新聞自由就係真民主最後底線」。

記協不滿定性為「破壞」

立法會廣播事務委員會成員莫乃光表示,通訊事務局條例主要針對廣播內容是否持平,他認為有關製作人員有表達自由,毋忘六四也是香港人的共同想法,「管理層似乎敏感咗少少。外國好多電視台都有立場,只要持平就得。猛咁報道六四集會,係咪要報道相反聲音先至叫持平?」民主黨劉慧卿指,六四對香港人而言有很大的情意結,「毋忘六四」是有政治立場,但看不到對傳媒機構有何損害,尤其是在六四期間,若嚴懲有關員工,反而影響機構聲譽。

記協主席麥燕庭表示,暫未能聯絡涉事職員,但不滿now尚未調查就把事件定性為「破壞」,應先了解事件。她又指內地傳媒以打擦邊球、曲筆等方式表達毋忘六四的訊息常見,香港較有新聞自由,極少傳媒會以這種方式表達。

天安門保安嚴 港記者被扣查 禁往升旗禮 監控近年之最 (《明報》,05/06/2013)

【明報專訊】昨日是六四事件24周年,北京天安門一帶保安嚴密,對傳媒管控愈發加強,無電視、香港電台和商業電台數名記者昨晨在天安門附近準備採訪升旗禮時突遭公安盤查,證件被扣起一小時。有記者認為今年保安和傳媒管制嚴密為近年之最。「天安門母親」則在專人看管下到萬安公墓拜祭親人。

甫下車 有人喊:抓住那個記者

在場本港記者對本報說,昨日清晨4點15分左右,一行4、5名記者於升旗禮前半小時驅車到達天安門廣場外,在東側的國家博物館對面下車。但記者一下車,突然聽到有人大叫「抓住那個記者」,更有公安直衝到車前。公安隨後打開記者汽車的前門,關掉引擎,要求記者出示回鄉證,更拒絕記者前往觀看升旗禮,將數人的回鄉證扣查一小時,使記者不得不留在原地,直至升旗儀式結束。

一小時內,公安對記者不斷盤查,詢問記者前來目的,互相之間的關係等,又搜查車輛,更要求記者刪除所拍攝影片,其間公安不斷聲稱此舉僅是例行抽查,又盤問司機,詢問司機與記者的關係,並指司機在此處違例停車。有記者稱,往年六四都在類似時間在同一位置下車,惟今年受到如斯對待;又有記者稱前日起已感覺被人跟蹤,但不確定昨晨是否事先被公安得知身分鎖定目標。天安門廣場方面,儘管昨日如常舉行升旗禮,但現場保安十分嚴密,三步一崗五步一哨,長安街多個路口均有公安駐守,有記者認為其保安力度和媒體監控是近年最嚴密。

天安門母親嚴密監察下拜祭

「天安門母親」成員則在專人看守下到萬安公墓拜祭親人,獻花、奠酒並宣讀公開信。六四遇難者段昌隆的母親在兒子墳前說,如果他還活,應該已經48歲;另一遇難者袁力的家人則說,袁力也該有50歲。「天安門母親」年事漸高,都要坐輪椅代步,憶起兒女仍不禁痛哭,又譴責當局過度監控。天安門母親張先玲在萬安公墓致辭說,死難者為國家獻出年輕的生命,一定會為他們討回公道。

昨日北京天氣惡劣,暴雨連連,發出暴雨藍色預警以及雷電黃色預警,到中午,市內多區的天空在短時間內變成漆黑一片,有如夜晚,延慶、昌平等局部地區雨中更夾雜冰雹。

明報記者

港記者遭公安阻採訪 (《蘋果日報》,05/06/2013)

香港記者被公安截查近一小時。 無綫電視畫面

六四事件24周年,多名駐京記者前往天安門廣場採訪升旗禮時,遭公安聲稱例行抽查,扣起眾人回鄉證,不讓各人進入廣場或離開,又要記者刪去手機內的影片和相片。其間有公安衝向採訪車,拉開車門,熄掉引擎,拔走車匙。過程歷時近一小時,待升旗禮結束後才發還證件放行。記協強烈譴責公安阻撓採訪。

昨晨4時許,多名駐京記者抵達天安門廣場側,記者才踏出車外,即有大批公安衝過來,有人大叫「抓住那個記者」,又有公安打開採訪車車門,關掉引擎,拔走車匙,其間不斷有公安增援。

扣起回鄉證 逼刪影片

記者下車後,公安未有交代理由,要求他們交出回鄉證,既不讓香港記者進入廣場看升旗禮,亦不讓眾人離開。到了約5時,廣場內已傳出國歌開始升旗禮,公安繼續查問記者和逐一搜查採訪車及車上器材。公安查問各名記者之間的關係、檢查他們的手機,以及要求刪除手機內的相片和影片。記者被扣約一小時後,至廣場再無歌聲傳出,人群散去,公安才發還證件放行,公安全程在旁拍攝。

香港記者協會發聲明,強烈譴責公安阻撓記者採訪,將領有合法採訪證件的記者視作疑犯,又不滿他們以私隱及肖像權為由而要求記者刪除手機片段,等同打壓採訪自由,促請特區政府確保香港記者的人身自由和採訪權利。

北京天安門廣場昨晨如常舉行升旗禮,公安守衞森嚴。美聯社等外國媒體也只能從遠處拍攝廣場升旗禮,氣氛緊張。據前往已故中共總書記趙紫陽故居的悼念者告訴本報記者,趙故居富強胡同有戴紅袖章的社區人員和便衣公安監視,門口有警察盤查前往悼念的訪民。在六四慘劇死人最多的木樨地一帶,入夜後有多輛警車停泊,大批警員及便衣人員在場監視。

《陽光時務》譴責襲陳平 (《蘋果日報》,05/06/2013)

【本報訊】曾經專訪前全國政協劉夢熊、大爆特首梁振英競選黑幕的《陽光時務週刊》,創辦人陳平前晚在離開柴灣的寫字樓時,被兩名兇徒用木棍襲擊受傷。《陽光時務》昨發聲明強烈譴責暴力行為,並要求警方全力盡速緝兇。

正在休刊的《陽光時務》昨在facebook刊登聲明,指前日傍晚6時左右,陽光國際傳媒董事長陳平,在新華豐中心的《陽光時務》公司樓下,被兩名持棍遮面的男子毆打。陳的臉、背、手臂、膝蓋等身體多處受傷,隨後前往東區醫院治療。

呼籲警方盡速緝兇

聲明譴責襲擊是「暴力流氓的行為」,又指「為了維護媒體追求獨立、自由的環境」,呼籲警方全力盡速緝兇。不少網民留言支持,有人則擔心今次事件顯示本港正「大陸化」。

2013年6月4日 星期二

記協強烈譴責公安阻撓記者採訪六四 (「香港記者協會」,04/06/2013)

對於本港駐京記者在「六四事件」二十四周年期間,被北京公安騷擾、阻撓採訪等行徑,香港記者協會予以強烈讉責,認為是粗暴阻撓,嚴重踐踏採訪自由,要求內地部門停止這種有損法治的行為,並促請特區政府確保香港記者的人身自由和採訪權利。

本會獲悉,四名電子傳媒記者今天(4日)清晨到天安門廣場採訪升旗儀式時,突然被大批公安衝上前截查,期間有人大叫「捉住記者」,並強行奪去採訪車的車匙,搜查車上器材和扣查記者的回鄉證,直至升旗儀式結束後才發還證件。過程中,公安沒有解釋截查的理由,香港記者協會相信,當局是藉檢查為由,阻撓記者採訪為實。

本會認為,公安高叫「捉住記者」,猶如將領有合法採訪證件的記者視作疑犯,完全不能接受,促請特區政府跟進事件。

本會亦強烈讉責公安檢查及刪除記者手機照片的行徑,對民警以隱私及肖像權為由而要求刪除拍攝片段,記協認為不可接受,亦反映內地官員濫用私隱之名,因為該等民警顯然是在執行公務,理應受到監察,有何私隱可言!此外,該等照片或錄像亦屬採訪資料,要求刪除,等同打壓採訪自由,豈可接受。

此外,香港多間傳媒的駐京記者近日亦受到公安部門不同程度的滋擾,包括多次致電各駐京記者查詢身處地點、派車輛跟蹤記者、派員拍攝記者活動、登門要求談話等,更有公安人員擅闖由外交部管理的外交公寓,要求與無綫電視新聞部駐京記者「聊天」,實質是「提示」記者不可到天安門廣場或木樨地等地採訪。當記者本著工作專業出外採訪時,亦被公安要求離開。

本會憂慮,連串事件反映,內地干預和打壓新聞自由越趨惡化,若中央領導人真心推動輿論監督和依法治國,必須盡速糾正這些錯誤做法。

另外,香港特區政府亦應以行動保障香港記者的合法採訪活動,不能光是口說重視新聞自由,實際上卻是毫無行動,記協要求,港府除責成內地部門停止阻撓記者採訪之外,亦須交代無綫電視攝影師今年「兩會」期間採訪時被打傷一案的跟進情況。

本會亦呼籲,港區人大和政協要求內地部門承諾,不會再發生類似事件。

香港記者協會
2013年6月4日

公安禁拜祭 阻港媒採訪 京罕見大力監控 丁子霖無法悼亡兒 (《明報》,04/06/2013)


 支聯會昨晚在維園為今晚的六四燭光晚會作準備,主舞台掛上了「平反六四,永不放棄」的巨型標語,而非早前備受爭議的「愛國愛民」口號。(李澤彤攝)
在北京木樨地,公安拍攝正在街上行走的記者,並要求檢查證件。(明報記者攝)

【明報專訊】香港市民今晚能在維園燭光晚會悼念六四亡靈,但內地在六四前夕的氣氛則趨緊張,北京警方加強管控,力度之大往年罕見,「天安門母親」昨被公安阻止前往兒子遇難的木樨地拜祭,丁子霖發出公開信譴責當局。本報記者昨午到木樨地附近時亦被公安攔截、查驗證件,並要求記者離開,至傍晚更被公安約談。無電視駐北京辦事處更被公安登門造訪,重申採訪「規矩」,有線電視的採訪車則被人跟蹤。

丁子霖公開信譴責 人權「大踏步倒退」

「天安門母親」丁子霖和丈夫,往年6月3日晚都會到兒子遇難的北京木樨地路祭,2007、2008及2010年都能成功前往,境外傳媒更可在指定位置拍攝;而在2009年六四20周年、2011、2012和今年都無法前往。「我們都是80歲上下的老人,時日無多,沒有多少次祭奠的機會了」,丁子霖昨晚發出公開信譴責當局的做法,「今年3月,我們向國安部門提出,今年6月3日夜我們非去祭奠不可。這幾天我們又多次堅持,他們回應上級不准。以上事實說明,習近平上台後,中國的普世人權沒有絲毫進步,反而是大踏步地倒退了」。

10公安木樨地圍記者 「是不是只是路過」

昨晚北京地鐵木樨地站A1、A2出口臨時封閉,禁止行人出入。下午5時許,記者到達現場時,木樨地站附近逾1公里範圍內遍佈公安、便衣,沿途泊了多輛警車。記者在路上行走時,突遭一名公安攔住,並問「是不是只是路過?」,要求出示證件,又說曾經在月初的一次活動中見過,因此認出記者。10餘名制服和便衣公安上前將記者圍住,手持攝錄機、相機不停拍攝。記者見狀,亦用手機拍攝對方,身穿制服者安然面對鏡頭,但一名拍照的便衣男子,卻頻頻避開鏡頭。

拒出示證件 要記者「馬上離開」

僵持幾分鐘後,一名看似負責人的黑衣男子要求記者「馬上離開」﹕「你是香港來的記者,到這裏就要遵守我們的法律,要在這裏採訪先到當地街道辦事處申請登記。」因其身穿便服,記者要求他出示證件,男子突然提高聲音﹕「你現在馬上離開這裏!你沒有資格跟我在這討價還價!我代表北京市公安局,有什麼事你找北京市公安局!你今天為什麼在這,你和我心裏都清楚!」記者請他進一步解釋,他稱要同記者「換個地方慢慢說」,語氣兇狠。最終,10餘名公安目送記者離開。至傍晚,自稱公安的男子再致電本報記者要求面談,查問記者職責範圍、平日工作內容等,大半小時後結束。

無駐京記者 公安上門帶走面談

此外,昨日下午,兩名公安上門到無電視駐京記者站,將記者帶到小區管理處,說「香港記者不熟悉北京情」,並稱在人多地方採訪都要申請,若無申請採訪,會根據國家法律法規處理,就算在街上拍攝都要向街道辦申請。香港有線電視的採訪車,昨日亦遭到不明車輛跟蹤。

明報記者 北京報道

公安邀港記者「談話」(《蘋果日報》,04/06/2013)

無綫電視昨有駐京記者被邀請「談話」,「提醒」記者拍攝及採訪前,要向相關單位申請。資料圖片

六四事件前夕,再次傳出中共向香港傳媒施壓事件。無綫電視昨晚六時半新聞報道,兩名北京公安人員昨突到訪該台新聞部駐北京辦事處,邀請該台記者「談話」,更將記者帶到居住小區的管理處,「提醒」記者拍攝及採訪前,要向相關單位申請,否則會依法處理。now及有線電視的駐京辦公室昨也有公安上門,但未有帶走記者。香港記者協會批評公安做法明顯要限制採訪。

指人多地方採訪要申請

無綫新聞昨報道,兩名北京公安下午到該台駐北京辦事處,以香港記者不熟悉北京情況為由,邀請記者林昭儀到所住小區管理處談話。其間,公安向記者聲稱因北京是首都,每逢在人多地方採訪都要申請,就算在街道拍攝也要向街道辦申請,如果未有申請就採訪,會根據國家的法律法規處理。

記協主席麥燕庭指,駐京記者當取得駐京記者證後,只須取得被訪者同意就可以進行採訪,不需要經過街道辦,或向其他人提出申請。

麥燕庭認為,北京公安提出的要求已干預駐京記者應享用的權利,明顯要限制採訪,「北京當局用意非常清楚,明顯要記者低調,甚至唔採訪與六四周年相關事件」。無綫電視外事部副總監曾醒明指,新聞部已詳細報道事件,沒進一步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