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0日 星期三

中國“掃黃打非”辦通報9起假媒體、假記者站、假記者案件 (「自由亞洲電台」,08/09/2014)

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日前通報了9起假媒體、假記者站、假記者刑事案件。據介紹,9起“三假”案件均為刑事案件,嫌犯假冒媒體記者從事詐騙和敲詐勒索單位和個人錢財行為。

據中國官媒新華網9月8日報導,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日前通報了9起假媒體、假記者站、假記者刑事案件。

報導說,9起“三假”案件均為刑事案件,例如,河南南陽吳選洲假冒記者詐騙和敲詐勒索案。嫌犯都涉及假冒某媒體記者,並以要曝光某事為名向當事人索要金錢,詐騙的金額有時高達數十萬元人民幣。

最近,中國官方媒體不時爆出某媒體工作人員涉嫌“新聞詐騙案”而被警方抓捕的事件。9月4日,中國官媒新華網發自上海的消息說,上海警方逮捕了6名記者和2名公關公司負責人,指控他們敲詐勒索。涉案的這些人是《21世紀網》主編和幾位管理、採編人員,還有兩家公關公司負責人,共8名“犯罪嫌疑人”。

新華網報導說,上海警方認為,這些人以“輿論監督為幌子、通過有償新聞非法獲取巨額利益”,是一起“特大新聞敲詐案”。這是繼中國警方前些時候逮捕了廣州《新快報》記者陳永洲、劉虎、北京自由媒體人高瑜以來,北京當局對媒體的又一次高調打壓行動,引起海內外媒體的高度關注。旅美中國學者劉青先生就此表示,中國新聞媒體界現在的狀況是,既有那些從事“有償新聞”的行為,而中共當局也時不時以“掃黃打非”或其他理由打壓新聞媒體和記者:

“在中國媒體中,從事‘有償新聞’的媒體的確存在,但中共時不時以‘掃黃打非’為理由打壓媒體,以便加緊對媒體的控制這一點,也是事實。至於‘21世紀網’的幾名工作人員是否真的涉嫌所謂的‘特大新聞敲詐案’,由於中國當局處理案件的程式並不透明,我們現在還無法評論。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中共針對那些報導它不喜歡資訊的媒體,更趨於打壓。中共需要的不是新聞媒體,而是宣傳機構,因此中國政府裏也專門設有宣傳部門。”

據上海警方對新華網的說法,《21世紀網》作為專業財經媒體, “勾結”公關公司,對“上市”“擬上市”公司或知名企業下手,從事“非法”活動:誇大正面事實或掩蓋負面問題。對不合作企業,進行負面報導“惡意攻擊”。

新華網報導說,這些涉案人,於9月3日被警方“一舉”抓獲。報導還說,該案件涉及上海、北京、廣東等地數十家企業。《21世紀網》9月4日發表聲明,證實幾名人員3日晚被警方帶走。聲明還說該公司將積極配合警方的調查。

中國另一家專業財經媒體《財新網》的有關報導評論說,這件事反映了中國根深蒂固的有償新聞或紅包新聞問題。在中國改革開放這三十年來,有償新聞已成為一個根深蒂固的老大難問題。有分析人士認為,這個問題的本質是財經和新聞制度的架構存在缺陷。特別是許多中國公司要上市,就通過財經公關公司打點新聞媒體和一些門戶網站,漸成行業潛規則。

中國國家互聯網資訊辦公室今年4月中旬宣佈,將在全國進行“掃黃打非-淨網2014”專項行動,並說該行動將延續到今年11月為止。國家網信辦專職副主任任賢良當時強調,中央新聞網站和主要商業網站必須自覺承擔起“切斷黃瘤”的責任,不僅要作出承諾,更要踐行承諾。各網站要總結經驗,按照對涉黃資訊零容忍的標準,制定具體措施,持續開展自查自糾,著眼建立長效機制。國家網信辦也將強化督促檢查,加強管理和懲治,讓網路空間真正清朗起來。

海外中國學者李洪寬表示,中國政府時常以打擊黃色淫穢內容為名,加緊對媒體的控制:

“這是政府以掃黃的名義做一些限制人們自由的做法,是政府用來加緊對互聯網進一步監管的一個方法。”

中國政府的這種掃黃打非行動,引起一些宣導言論和資訊自由人士的關注,他們擔心,中國當局正以掃黃打非為由,進一步加緊對互聯網言論的監控,並擴大對網路監控的範圍。

(記者:希望 / 責編:馬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