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9日 星期一

今首發行 80萬份 有聲有片全新媒體 爽報掀報業第三次大戰 (《蘋果日報》,19/09/2011)

《爽報》員工懷着興奮的心情,展示剛印成的創刊號。黎樹雄攝
員工為《爽報》排版。

【本報訊】壹傳媒旗下免費報章《爽報》今日面世,首日發行達 80萬份。壹傳媒集團主席黎智英表示,《爽報》配合手機為市民提供有聲有片的資訊,屬全新媒體,其他免費報章並非直接競爭對手。他解釋,終於決定出版免費報紙,是因為「夠膽放棄過去,先夠膽迎接將來」。學者則形容,《爽報》出現,意味香港第三次報業大戰今日揭開序幕。

記者:盧文烈、陳健文

黎智英昨日接受查詢時指出,近年傳統報章銷量逐年下降 2%至 3%,萎縮已成趨勢,希望《爽報》能建立一個多媒體的平台,集報紙、影音於一身,成為一個全新媒體。他強調,《爽報》跟市場上現有的免費報章不同,「佢哋做緊係一個 free newspaper(免費報章),我哋做嘅係 new media(新媒體)」。他認為,兩者並非直接競爭,市民接受程度可能不同,不諱言現階段是「摸着石頭過河」。

黎智英不擔心衝擊《蘋果》

《爽報》首日發行量 80萬份,目標 100萬。對於何時達標,黎智英只說視乎市場反應。他又形容,《爽報》面世在即,心情興奮。他不擔心《爽報》對《蘋果》造成太大衝擊,「留喺度睇嗰啲(讀者),可以睇兩樣,如果唔係早幾年走咗啦」。但他承認,《蘋果》也要慢慢轉型,因智能手機普及,已徹底改變傳統媒體傳遞資訊的方式,「媒體差唔多喺一個革命性、顛覆性期間,一定有好多人執笠,一定有好多人上嚟,一定有多好人成功」。

《爽報》來勢洶洶,其他免費報章嚴陣以待,佔據免費報一哥地位多年的《頭條日報》近日在電視大賣廣告。《頭條》總編輯蕭世和表示,《頭條》每日發行量已超過 90萬份,不擔心受《爽報》衝擊,「反正我哋都係市場 number one(第一),應該唔會影響我哋」。

《東方》《太陽》今起減價

《 am730》社長盧覺麟表示,報章近期已加強專欄陣容,不怕競爭,「競爭最大得益者始終都係讀者」。《都市日報》近日個別部門增聘人手,據員工透露,美術部最近換血,希望加強版面設計。至於 7月才出版的《晴報》,其母公司《經濟日報》近日收購大型印刷出版公司,加強裝備迎接這場硬仗。

面對免費報的挑戰,有傳統收費報章減價,《東方日報》及《太陽報》昨在頭版預告,今起減價 1元及 2元,每份分別賣 5元及 4元。

浸會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指出,本港報業過去 20年已先後經歷兩場大戰,重新洗牌,首場戰役由《蘋果日報》 95年創刊時揭開,當時對傳統報章帶來很大衝擊;之後免費報章陸續出現,再為報業帶來不穩因素,今次大戰則由《爽報》出版揭開戰幔。他估計,《東方》及《太陽》減價後,不排除有其他收費報會跟隨減價。

《蘋果》《明報》無意跟隨

不過,黎智英表明《蘋果日報》無意減價迎戰。他指出,減價雖有助穩定銷路,但傳統報章過去幾年受到免費報章衝擊,已流失部份讀者,減價對吸納讀者作用不大,「唔會話為咗一蚊,去改變咗佢哋一路同報紙嘅共鳴……我覺得嗰個時代已經過去」。加上要應付新媒體戰役,他也不能同時兼顧兩場大戰。

身兼《星島日報》總編輯的蕭世和稱,暫未收到管理層指示要減價迎戰,但會繼續加強編採內容。

《明報》總編輯張健波表示,完全沒考慮會減價,「大家唔同定位,冇所謂」。對於今天出版的《爽報》,他直言完全不擔心被搶去銷路,「做報紙各有各做」。

中文免費報比拼 


《爽報》
公司:壹傳媒
發行量:今日 80萬份,目標 100萬份
集團持有現金: 8.8億元
《頭條日報》
公司:星島
發行量: 90萬份
集團持有現金: 4.5億元
《晴報》
公司:經濟日報
發行量:聲稱 50萬份
集團持有現金: 1.7億元
《 am730》
股東:施永青
發行量:約 40萬份
集團持有現金:不詳
註:報章去年賺逾 2,000萬元
《都市日報》
公司: Metro International S.A
發行量: 38萬份
集團持有現金:不詳
註:報章去年經營溢利逾 4,000萬元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香港傳統報章因為《爽報》的出現,而步入第三次大戰。

學者分析
對收費報要求提高


《爽報》面世,報業再起風雲。有傳媒學者預計,再有免費報章加入競爭,對以中產讀者為主要銷售對象的傳統報章影響最大,不排除長遠有報紙被淘汰。學者又形容,《爽報》的出現意味報業競爭踏入新階段,讀者對傳統收費報章的要求會越來越高。

浸會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表示,《爽報》每日目標發行量達 100萬份,對全賴廣告支撐營運的其他免費報紙來說,肯定是一大挑戰,「第一步就係要搶廣告」。免費報章要突圍而出,一定要增加報章獨特性及賣點,「咁先至可以生存到」。《爽報》出版,除將引發免費報章市場前所未有的激烈競爭外,也難免對傳統收費報章造成震盪。

料影響中產報章

杜耀明分析,部份低銷量報章並非以銷量多少作為營運主要目標,因此銷量即使再跌,也未必結業;這場報業大戰,反而對以中產讀者為對象的報章影響較大,部份中產讀者可能轉看免費報章,再每星期買一本雜誌。同時,《爽報》標榜有得聽有得睇,對電視及電台也會構成競爭。杜耀明認為,隨着越來越多免費報面世,市民對報章的概念也會轉變,「市民會認為報紙應該係免費嘅,要畀錢,要求一定高好多」。

樹仁大學新聞及傳播學系系主任梁天偉也認為,《爽報》肯定衝擊免費報章市場,廣告被分薄,對部份發行量較小的免費報章如《 am730》、《英文虎報》等衝擊較大;但他認為,免費報不會影響收費報章的銷量,「《晴報》拎 50萬份報紙出嚟,對收費報紙有冇影響?冇嘛」。他相信,銷量較少的報章如《成報》、《新報》等會繼續經營,「咁多年佢哋都做緊,一樣會攞錢出嚟做」。

《蘋果》記者


股價前瞻
勝負關鍵在於財力


繼 16年前《蘋果日報》面世、 05年報章割喉式減價後,第三次報業大戰今日爆發。康宏証券及資產管理董事黃敏碩預期,短期而言,報業股價不會有太大沽壓,因市場需時了解實際影響有多大。有分析員則認為,財力多寡是這場硬仗的主要勝負關鍵。

黃敏碩說:「由於市場早已知道今日出《爽報》,只係唔知有報章會減價,所以相信今日一眾報業股股價唔會有太大變化……至於之後股價嘅表現,就要視乎到底出免費報紙嘅收費報章,可唔可以順利將廣告同讀者成功分割,同埋其他報紙下一步會點做,家好難估。」

傳統媒體廣告被蠶食

他相信,經歷過多次報業大戰,目前仍存在的一些中小型報紙,其讀者群並不會因減價戰而大量流失去其他報章,反而擔心會影響到現有免費報紙的讀者數目。

一名研究傳媒股多年的外資分析員則認為,今次大戰的主要勝負關鍵,很大程度取決於各集團的財政實力,「又要保住產品質素,又要增加開支,收入亦有可能會受到影響,即係再一次鬥燒銀紙,所以財力較弱嘅中小型報章會較受影響」。

不過,該分析員表示,無論是推出免費報紙抑或是減價,都不能改變傳統媒體廣告被新媒體蠶食的命運,這不只是香港傳媒面對的問題,全球報業股以至電視股的估值也不斷下跌中,近年投資者對傳統傳媒股的興趣已有下降趨勢。

《蘋果》記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