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7日 星期日
哭六四未平反 人民日報前記者 親睹腦漿彈孔 (《明報》,27/05/2012)
六四事件發生23年,《人民日報》前記者李維(化名)在六四紀念館憶起舊事時不禁哽咽,直指這是「最殘忍、最顛倒黑白,但最長時間得不到公正的事」。礙於她不欲公開身分,圖片經過加工處理。(李澤彤攝)
【明報專訊】「沒想到這麼多年了,還未獲得平反。這是最殘忍、最顛倒黑白,但又最長時間得不到公正的事。」《人民日報》前記者李維(化名)1989年見證北京風雲色變、學生與軍方關係由弛轉張,六四屠城後,報社更遭「大清洗」。憶起街頭看見的彈孔、溢出的腦漿,亦不及中共至今仍拒絕認錯令她激動。將於今日出席支聯會六四大遊行的李維感謝港人,「謝謝讓在內地不能發出來的聲音,能在這裏發出來」。
支聯會的「六四紀念館」近期已成為內地自由行一個另類選擇,李維上周二跟內地朋友到這裏,朋友離去了,她留下再坐一會。記者本只想訪問她對六四的感受,沒料到眼前這名女士,竟是當年親證六四現場、曾任職《人民日報》的前記者。
紀念館此時的大屏幕正播北京10萬學生齊集天安門的畫面,記者剛發問,望屏幕的李維已開始嗚咽、喘氣、手震,冷靜數分鐘方能開腔。
紀念館重溫片段喘氣手震
當年中共總書記胡耀邦去世,學生開始齊集天安門時,李維正在其他省份出差。她要訪問的少數民族,劈頭先問李維對天安門學生運動有何看法,她說肯定與官方的態度不同,對方才願意受訪,「其實,訪問跟廣場的事沒關係,但從這事我就感到當時的民心所向」。
李維回京後,京城開始戒嚴,雖殺氣騰騰,卻沒有恐懼。她憶述,當時北京半夜人仍多,老百姓根本不理睬戒嚴,「這麼多年對共產黨也不大抱幻想,但當年的人還是覺得民心這樣,他(中共)還不至於走到最極端那個程度吧,或者大家心裏都有個幻想、有種期待」。
京城戒嚴 百姓不睬不懼
「6月3日晚有槍聲,但6月3日的白天,大家還未知道害怕。」由胡耀邦逝世至六四發生前的一段日子,學生與軍方的關係不算緊張。李維說,軍方進城後,老百姓一直有向他們送水送黃瓜,「他們覺得軍隊可能不知道發生什麼事,還想感化他們,以為解釋後,他們就不會那樣了」。
六四凌晨形勢急變,槍聲處處,剛回京的李維未有獲派採訪現場實,但她在清場後走上街頭,「那時很多人上街去,我走的那條路不是最激烈的地方,但清楚看到有人倒斃在街頭,腦袋、腦漿流得一地,外交公寓的牆上亦有彈孔」。
《人民日報》於1989年4月26日發表社論,表明「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動亂」,觸發本來同意暫停絕食的學生再絕食,可說是六四事件的導火線之一。李維透露,《人民日報》當時有九成以上記者支持學運,並以各種形式參與遊行,她亦是其中一員。「四.二六」社論發表後,激起《人民日報》大部分記者不滿,他們更組織起來表明「社論不是我們寫的」。她說,六四屠城後,《人民日報》遭大清洗,上至領導層、管理層,下至編輯及記者,只有兩人沒被換掉;她被「清洗」後,自此沒再當記者。
感謝港人堅持
不願上鏡的李維,不願透露其真實名字、來自內地何處,甚至現在做什麼工作也不欲詳談,在紀念館她只敢購買寓意六四的「五月三十五日」襟章,但她今日將會穿上黑衣參加支聯會「愛國民主大遊行」的隊伍。她感謝港人將六四的堅持保持下去,相信香港仍可成為中華民族自由的橋頭堡。
踏上第二十三年,昔日20多歲的記者已生銀髮,但堅持從沒被年華噬去,「六四應該平反,任何一個有政治判斷的政府都應該知道要平反,這對他們來說也是一件有利的事件,但他們卻不敢、不想做這件事」。
明報記者 林凱旻
李維(化名)在六四20周年的燭光晚會上,透過寫詩記錄心中感受﹕「故地蟬噤已廿年,諍諍諤諤僅維園。異語同文傳聲氣,花影燭淚映裙衫」。(李澤彤攝)
3年前首赴燭光晚會 激動得說不出話
【明報專訊】李維(化名)今年因為要在六四前回內地,與燭光晚會無緣,但曾參與六四20周年晚會的她,對點點燭光印象深刻。她3年前首次出席燭光晚會,激動得話也說不出來,「很感謝有這麼一個地方、這麼多的市民,希望這種堅持能一直保持下去」。
「諍諍諤諤僅維園」
李維2009年首次來港出席六四燭光晚會。那年有20萬人「迫爆」維園,創下歷史紀錄。李維當時激動得無法說話,看見台上除了司徒華,還有出生於1989年的年輕人,更覺感動。
「我來的時候坐地鐵,看到很多人出來,從他們的打扮就看出他們是去維園的,全都是普通市民,我覺得很感動,按一般常理,這些事(六四)與他們的生計並沒直接關係呀。」
那夜沒帶筆的李維即席用手機作詩,表達內心感興,但至今還未完成。
「故地蟬噤已廿年,諍諍諤諤僅維園。
異語同文傳聲氣,花影燭淚映裙衫。
台上老將攜新銳,座中輪椅染搖籃。
八九嬰兒今薪火傳……」
空間難得 寄語港媒勿自閹
【明報專訊】曾任《人民日報》記者的李維(化名)感到香港主流媒體「內地化」,對中國問題的關注程度、討論觀點的多樣化亦減少,作為傳媒前輩的李維寄語香港記者切勿「自我閹割」,甘當政府喉舌。
李維表示,縱然內地新聞空間有限,但新聞工作者一直努力撐大空間。她說,80年代,內地記者時常在文革或其他「不可談」的議題上「擠門縫」、「打擦邊球」,報道時注入理念,保持公共討論空間,「如果你報道說老百姓對生活很滿意,按照中國傳統報道方式,你肯定會說這是領導及政府的好,對不對?但這樣的報道,沒什麼作用,你應提出批判,指出若制度能完善,人民可過得更幸福」。
她舉例說,過去內地有不少好人好事,明明是民間組織做的,但老百姓卻慣性說「感謝政府感謝黨」,傳媒應同時指出,雖然老百姓有這種的表達,但可能只是一種慣性思維,應讓讀者自行判斷。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