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30日 星期三

干預立會 針對《蘋果》 梁振英民望跌10個百分點 (《蘋果日報》,30/05/2012)

 梁振英狠批立法會「拉布」及硬銷重組建議的「狼相」嚇怕市民,令其支持度大跌。 李錦鏵攝


【本報訊】候任特首梁振英為了硬推政府重組建議,不惜出言「威嚇」立法會,「狼相」拖累民望下跌。港大最新民調顯示,梁振英的支持度較月初暴跌10個百分點至46%,反對比率則激增7個百分點至41%,議員及學者相信梁振英民望急跌與其干預立法會運作兼針對《蘋果日報》有關,料其專制真面目嚇怕市民。

記者:林俊謙、陳雪玲

港大民意研究計劃本月18至24日訪問1,001位市民,結果顯示梁振英最新評分為54.3分,較月初調查跌2.2分。支持梁振英擔任特首的比率有46%,較上次大跌10個百分點;反對他擔任特首的比率則較月初激增7個百分點至41%,支持率淨值由上月的正22個百分點減至最新的正5個百分點。

民意研究計劃總監鍾庭耀認為,民調結果與梁振英近日言論有關,亦反映他的民望基礎不穩固。梁表英辯稱過去兩日發表的民調各有不同結果,他每一個都智虛心參考。

翻查紀錄可見,港大進行民調的18至24日期間,梁振英頻頻有「出位」動作,包括在本月21和22日,被《蘋果日報》先後質疑插手干預機管局人事任命、以及梁營中人醞釀推舉恒隆地產主席陳啟宗出任港大校務委員會主席後,旋即在23日透過候任特首辦發出聲明,無理指摘《蘋果》報道「影響人心」,遭傳媒學者及記協批評有關做法干預新聞自由。

專制面目表露無遺

而一直要求立法會須在7月1日前通過其五司十四局改組建議的梁振英,更在本月23日在多份報章撰文,斥責立法會議員不應透過「拉布」,阻礙通過下屆政府重組架構,遭多個黨派議員批評干預議會運作。

工黨主席李卓人相信梁振英民望插水,與其強推涉及巨額公帑的五司十四局重組,甚至不惜干預新聞自由和政府運作,令市民看到其專制和唯我獨尊的真面目有關。他指出:「梁振英既踩新聞界,又踐踏立法會,專制面目表露無遺,令市民反感。」李卓人更指隨着候任特首辦主任羅范椒芬連日在立法會為重組建議大放厥詞,梁振英民望或再下瀉。

硬銷改組市民反感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認為,梁振英支持度暴跌10個百分點並不尋常,認為直接影響其民望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候任特首辦針對《蘋果》發表措詞強硬的聲明,令市民質疑梁振英是否干預本港新聞自由。

蔡子強更指羅范椒芬近日硬銷改組的手法及其強硬態度,令人聯想起當年硬推廿三條的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稱「羅范再不斷講埋呢啲嘢,只會令市民反感,對梁振英民望未必有利」。

影響民望原因

一)干預新聞自由(左圖)
候任特首辦在本月23日發出聲明,點名批評《蘋果日報》報道「影響人心」

二)「威嚇」立法會
梁振英在本月23日撰文,斥責立法會不應「拉布」阻礙5司14局重組建議

2012年5月27日 星期日

哭六四未平反 人民日報前記者 親睹腦漿彈孔 (《明報》,27/05/2012)


 六四事件發生23年,《人民日報》前記者李維(化名)在六四紀念館憶起舊事時不禁哽咽,直指這是「最殘忍、最顛倒黑白,但最長時間得不到公正的事」。礙於她不欲公開身分,圖片經過加工處理。(李澤彤攝)


【明報專訊】「沒想到這麼多年了,還未獲得平反。這是最殘忍、最顛倒黑白,但又最長時間得不到公正的事。」《人民日報》前記者李維(化名)1989年見證北京風雲色變、學生與軍方關係由弛轉張,六四屠城後,報社更遭「大清洗」。憶起街頭看見的彈孔、溢出的腦漿,亦不及中共至今仍拒絕認錯令她激動。將於今日出席支聯會六四大遊行的李維感謝港人,「謝謝讓在內地不能發出來的聲音,能在這裏發出來」。

支聯會的「六四紀念館」近期已成為內地自由行一個另類選擇,李維上周二跟內地朋友到這裏,朋友離去了,她留下再坐一會。記者本只想訪問她對六四的感受,沒料到眼前這名女士,竟是當年親證六四現場、曾任職《人民日報》的前記者。

紀念館此時的大屏幕正播北京10萬學生齊集天安門的畫面,記者剛發問,望屏幕的李維已開始嗚咽、喘氣、手震,冷靜數分鐘方能開腔。

紀念館重溫片段喘氣手震

當年中共總書記胡耀邦去世,學生開始齊集天安門時,李維正在其他省份出差。她要訪問的少數民族,劈頭先問李維對天安門學生運動有何看法,她說肯定與官方的態度不同,對方才願意受訪,「其實,訪問跟廣場的事沒關係,但從這事我就感到當時的民心所向」。

李維回京後,京城開始戒嚴,雖殺氣騰騰,卻沒有恐懼。她憶述,當時北京半夜人仍多,老百姓根本不理睬戒嚴,「這麼多年對共產黨也不大抱幻想,但當年的人還是覺得民心這樣,他(中共)還不至於走到最極端那個程度吧,或者大家心裏都有個幻想、有種期待」。

京城戒嚴 百姓不睬不懼

「6月3日晚有槍聲,但6月3日的白天,大家還未知道害怕。」由胡耀邦逝世至六四發生前的一段日子,學生與軍方的關係不算緊張。李維說,軍方進城後,老百姓一直有向他們送水送黃瓜,「他們覺得軍隊可能不知道發生什麼事,還想感化他們,以為解釋後,他們就不會那樣了」。

六四凌晨形勢急變,槍聲處處,剛回京的李維未有獲派採訪現場實,但她在清場後走上街頭,「那時很多人上街去,我走的那條路不是最激烈的地方,但清楚看到有人倒斃在街頭,腦袋、腦漿流得一地,外交公寓的牆上亦有彈孔」。

《人民日報》於1989年4月26日發表社論,表明「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動亂」,觸發本來同意暫停絕食的學生再絕食,可說是六四事件的導火線之一。李維透露,《人民日報》當時有九成以上記者支持學運,並以各種形式參與遊行,她亦是其中一員。「四.二六」社論發表後,激起《人民日報》大部分記者不滿,他們更組織起來表明「社論不是我們寫的」。她說,六四屠城後,《人民日報》遭大清洗,上至領導層、管理層,下至編輯及記者,只有兩人沒被換掉;她被「清洗」後,自此沒再當記者。

感謝港人堅持

不願上鏡的李維,不願透露其真實名字、來自內地何處,甚至現在做什麼工作也不欲詳談,在紀念館她只敢購買寓意六四的「五月三十五日」襟章,但她今日將會穿上黑衣參加支聯會「愛國民主大遊行」的隊伍。她感謝港人將六四的堅持保持下去,相信香港仍可成為中華民族自由的橋頭堡。

踏上第二十三年,昔日20多歲的記者已生銀髮,但堅持從沒被年華噬去,「六四應該平反,任何一個有政治判斷的政府都應該知道要平反,這對他們來說也是一件有利的事件,但他們卻不敢、不想做這件事」。

明報記者 林凱旻


李維(化名)在六四20周年的燭光晚會上,透過寫詩記錄心中感受﹕「故地蟬噤已廿年,諍諍諤諤僅維園。異語同文傳聲氣,花影燭淚映裙衫」。(李澤彤攝)


3年前首赴燭光晚會 激動得說不出話

【明報專訊】李維(化名)今年因為要在六四前回內地,與燭光晚會無緣,但曾參與六四20周年晚會的她,對點點燭光印象深刻。她3年前首次出席燭光晚會,激動得話也說不出來,「很感謝有這麼一個地方、這麼多的市民,希望這種堅持能一直保持下去」。

「諍諍諤諤僅維園」

李維2009年首次來港出席六四燭光晚會。那年有20萬人「迫爆」維園,創下歷史紀錄。李維當時激動得無法說話,看見台上除了司徒華,還有出生於1989年的年輕人,更覺感動。

「我來的時候坐地鐵,看到很多人出來,從他們的打扮就看出他們是去維園的,全都是普通市民,我覺得很感動,按一般常理,這些事(六四)與他們的生計並沒直接關係呀。」

那夜沒帶筆的李維即席用手機作詩,表達內心感興,但至今還未完成。

「故地蟬噤已廿年,諍諍諤諤僅維園。

異語同文傳聲氣,花影燭淚映裙衫。

台上老將攜新銳,座中輪椅染搖籃。

八九嬰兒今薪火傳……」



空間難得 寄語港媒勿自閹

【明報專訊】曾任《人民日報》記者的李維(化名)感到香港主流媒體「內地化」,對中國問題的關注程度、討論觀點的多樣化亦減少,作為傳媒前輩的李維寄語香港記者切勿「自我閹割」,甘當政府喉舌。

李維表示,縱然內地新聞空間有限,但新聞工作者一直努力撐大空間。她說,80年代,內地記者時常在文革或其他「不可談」的議題上「擠門縫」、「打擦邊球」,報道時注入理念,保持公共討論空間,「如果你報道說老百姓對生活很滿意,按照中國傳統報道方式,你肯定會說這是領導及政府的好,對不對?但這樣的報道,沒什麼作用,你應提出批判,指出若制度能完善,人民可過得更幸福」。

她舉例說,過去內地有不少好人好事,明明是民間組織做的,但老百姓卻慣性說「感謝政府感謝黨」,傳媒應同時指出,雖然老百姓有這種的表達,但可能只是一種慣性思維,應讓讀者自行判斷。

教《蘋果》做新聞 羅范卸膊:唔關我事 (《蘋果日報》,27/05/2012)

候任特首辦主管羅范椒芬把針對《蘋果》的責任,推卸給公務員,令政府內部譁然。曾顯華攝


【本報訊】候任特首辦上周三爆出「指導」《蘋果日報》提問醜聞後,立法會議員及傳媒學者狂轟干預新聞自由,矛頭直指該辦主管羅范椒芬。她昨回應事件時竟推卸責任,聲稱對《蘋果》的提問及回應毫不知情,把所有責任推到該辦新聞部公務員身上。羅范椒芬卸膊引來立法會議員及公務員強烈質疑,指她逼公務員「食死貓」。記者:林俊謙

候任特首辦「教」《蘋果日報》記者做新聞事件後,羅范椒芬一直未正式回應。本報記者昨午在羅范椒芬出席立法會就政府重組舉行的公聽會後,上前向羅太查詢為何《蘋果》日前向該辦查問有關文化局局長任命問題,卻遭他們「指導」本報應如何就機管局和港大人事任命等發問,羅太聞言後,立即與事件劃清界線,指自己不知情:「我完全唔知你問過嗰啲問題喎,對唔住」。

冇羅范批准不能出街

本報記者即時指出,羅太是候任特首辦主管,沒有理由不知情,羅太即說自己「唔係管晒所有嘢」,記者再追問她誰人要對事件負責,羅太竟將全部責任推給候任特首辦新聞部,着記者向新聞部查詢,只重覆說:「你問我哋新聞部吖,你問我哋新聞部吖」,又指不知道誰人要為事件負責,就快閃步入電梯離開立法會往外午膳。

有政府高級公務員對羅太把責任推給新聞官十分不滿,指有關回應「冇羅范批准,根本冇可能出街,佢唔可以面對政治壓力,就將個鑊卸畀公務員」;另一政府官員則指出,候任特首梁振英曾說為公務員頂住政治壓力,現在羅太卻反其道而行,「令人好擔心日後問責官員都好似羅范咁搵公務員孭鑊」。

工黨立法會議員何秀蘭不信羅太說法,指政府新聞部官員,過去出名做事官僚謹慎,「記者問一就只答一,問二只能答二,答案只會盡量簡單」,候任特首辦日前答非所問的做法非常罕有,「我以前未見過新聞官,人哋無問嘅嘢,佢自己長篇大論咁答,甚至超乎傳媒查詢嘅主體問題」。

新聞官被迫「食死貓」

她認為候任特首辦的回應內容,並非出於新聞官手筆,應是由更高層「拍板」,羅太說法變相是逼新聞部公務員「食死貓」,而羅太身為候任特首辦主任,有責任了解「指導」傳媒發問事件始末並公開交代。

民主黨副主席劉慧卿亦認為,羅太即使如其聲稱般不清楚事件,事後也有責任向候任特首辦了解事件,並承擔最終責任,公開向相關人士交代,「佢(羅太)了解完件事,最緊要講返出嚟,交代認唔認為有關做法係恰當,如果覺得同事做法係佢不認同,就要出嚟講或者道歉,叫啲同事以後唔好咁做」。

民建聯副主席劉江華昨日則以周三只看過《蘋果》相關報道的標題,不太清楚報道內容為由,拒就事件表態,只着記者向羅太查詢。

候任特首辦干預《蘋果》事件簿

5月22日:候特辦發出聲明,指《蘋果日報》三篇有關新政府人事任命報道「影響人心」,對此深表遺憾

5月23日:候特辦主管羅范椒芬指《蘋果日報》報道「影響人心」,因有關報道明顯對梁振英不利

5月24日:候特辦回應《蘋果日報》有關文化局局長人選查詢時,「指導」本報應如何向政府提問

5月25日:候任特首梁振英未有回應外界批評候特辦「指導」傳媒提問事件

5月26日:候特辦主管羅范椒芬否認「指導」傳媒提問事件與她有關,又將責任推到該辦新聞部公務員身上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2012年5月26日 星期六

美人權報告提及澳門新聞自由 (《正報》,26/05/2012)


【本報訊】美國國務院剛公布的人權報告指出,本澳去年在公民參與、新聞自由、工人權益方面,存在侵犯人權的情況。當中提及,有記者撰寫不利政府的報道後受到不當紀律處分,也有編輯收到恐嚇信,警告其不可再公開談論政府擁有的傳媒機構的內部問題。據澳門電視台昨晚報道,行政長官辦公室回應查詢時表示,傳媒可在今天於行政長官前往北京時,在本澳機場向他提出相關問題。

美國國務院發表年度全球人權報告,在提及澳門的部分指出,去年本澳在公民改變政府的能力、新聞自由及工人權益中,存在侵犯人權的情況。在新聞自由方面,報告認為,本澳的獨立媒體活躍及充份表達意見,國際駐澳媒體也可自由運作。然而,主流報章受到政府很多資助,在敏感的政治議題上,傾向緊跟中央。無論如何,與特區政府相關的新聞 (包括有批評成份的) 仍是自由報道的。

不過,一些曾撰寫不利特區政府報道的記者投訴受到不當紀律處分,如:暫停職務,延遲晉升,被分配採訪不太重要的事件。去年六月,一名新聞編輯收到多封恐嚇信,警告他不要再公開談論政府擁有的廣播公司的內部管理及領導層問題。報告也引述社運人員的關注指出,某些傳媒自我審查,尤其有新聞媒體及從業員擔心一些具有批評成份的報道,將令政府收緊資助。

在網絡自由方面,沒有收到可靠的報告指特區政府限制使用互聯網或監控電郵、網上論壇,個人和群組仍可透過互聯網表達意見。《打擊電腦犯罪法》授權警方持著法院的搜令,可要求互聯網服務供應商提供數據,不過,有立法會議員關注,法例授權警方在某些情況下可豁免法院的批准而採取上述行動。

另外,有媒體報道,政府提供的 WiFi 免費上網服務屏蔽 Facebook、YouTube、Skype 等內地也屏蔽的網站。特區政府已否認意圖限制瀏覽那些網站,聲稱上述問題與頻寬和手機版本有關。該報告表示,內地被屏蔽的 Twitter,在澳門仍可透過 WiFi 登入。

親疏有別 《星島》報道新政府人事 冇「被澄清」(《蘋果日報》,26/05/2012)


候任特首辦對傳媒報道新政府人事安排反應不一,昨有傳媒指中央接納許曉暉出任文化局長,更羅列部份準主要官員名單,候任特首辦未有澄清,梁振英昨重申待中央決定後才可公佈新班子名單。至於候任特首辦早前指《蘋果日報》的報道「影響人心」,更無故「指導」記者提問,梁昨未有回應是否針對《蘋果》「秋前算賬」,學者批評梁親疏有別。

《星島日報》昨報道民政局副局長許曉暉「篤定」掌管文化局,又引述政界消息指勞工及福利局長張建宗出任政務司副司長的呼聲最高,食物及衞生局長周一嶽則有機會掌管勞福局。報道沒有候任特首辦回應。

學者:指控瞄準《蘋果》

梁振英昨出席公開場合時,被問到上述報道是否屬實,梁只說主要官員包括文化局長,也是由中央任命,要等中央做好決定後才會公佈;記者追問梁會否發稿澄清《星島》報道,梁沒有回答就離開。

《蘋果》近日先後報道涉及下屆政府的人事佈局,包括有梁營人士醞釀建議陳啟宗接任港大校務委員會主席,機管局行政總裁許漢忠續任及機管局主席張建東的任命等,候任特首辦罕有澄清並指報道「影響人心」。

浸會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批評梁振英明顯親疏有別,「指控係瞄準《蘋果》」。

他說只有中國才會要求報道「出街」前,先得到被批評者的同意,「候任特首辦做法係一步一步倒退」。

《蘋果》記者

2012年5月25日 星期五

美國人權報告關注本澳新聞自由 (「TDM」,25/05/2012)

羅范凶鈴 教蘋果做新聞 (《蘋果日報》,25/05/2012)



【本報訊】候任特首辦本周二無理指控《蘋果日報》報道「影響人心」後,前天回應《蘋果》有關文化局的人事任命問題時更發難,答非所問,反「指導」本報若就諸如機管局等人事任命問題查詢,會有明確答覆,傳媒學者及議員均指如此有針對性的回覆既罕見又小器,估計內容出自候任特首辦主管羅范椒芬手筆。記者:許偉賢、陳雪玲

近期傳媒有報道,盛傳屬文化局局長大熱的黃英琦,疑遭建制派中人向候任特首梁振英「告狀」而墮馬。由於梁振英未曾直接回應事件是否屬實,本報遂在本周三透過電郵向候任特首辦查詢。

「冇羅范授意冇人敢寫」

候任特首辦發言人同日晚上回覆,但未有直接回應,只稱司局長任命要在確定後才公佈,與此同時卻突然發難,自設了三條有關機管局主席、行政總裁及港大校務委員會主席人選任命的問題,例如「候任行政長官是否有意在港大校務委員會主席梁智鴻約滿後,由陳啟宗取代其位置」,繼而指若本報提出這些問題,「候任特首辦會清楚回覆『並無其事』」,看來對本報近日三篇關於梁振英人事任命的報道「耿耿於懷」,乘勢「教」記者做新聞。

綜合多名現屆政府官員意見,政府內部回應傳媒查詢時,一般會先諮詢相關主管官員,由他們定出「 line to take(口徑)」,再由新聞官草擬,經官員過目及核實後才可以發出。

有政府中人指,「用不評論或者冇補充等字眼,主管人員都要諗清楚先可以出街」,官場估計候任特首辦的回應,料是主管羅范椒芬授意,「冇羅范授意,冇人敢寫份咁嘅嘢出嚟」。

本報昨續向候任特首辦查證,為何要在回應黃英琦事件時提及不相關的問題,以及回覆內容是否經羅范椒芬過目,發言人只稱該辦相關回覆代表該辦的整體立場,沒有補充。羅范椒芬昨晚到訪立法會與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等官員晚餐後,一度趁勢走後門避傳媒採訪,記者要追至候車處才成功攔截,但她拒直接回應為何文化局局長人選與機管局人事安排有關,答非所問稱:「我真係唔係好知呢樣嘢,因為嗰日都冇睇嗰張報紙。」

各黨派批評候任特首辦做法,公民黨吳靄儀直指回覆可笑,「唔只唔答傳媒問題,仲要教傳媒問第二啲問題」,做法非常不尊重傳媒。工黨何秀蘭認為有關回覆屬意氣說話,反映梁振英「小器」;曾任傳媒的民主黨副主席劉慧卿,更批評候任特首辦指導傳媒問問題有施壓之嫌,可見梁振英聲稱會捍衞新聞自由之說十分虛偽。

為官多年的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引證,候任特首辦的回覆有別一般公職人員回覆內容,「公職人員回覆時一般係少啲稜角、平淡啲,唔會咁針鋒相對」,「反映梁辦個心好有芥蒂」。
工聯會黃國健也指回覆反映他們對本報有關陳啟宗的報道感到「唔開心」。

浸會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批評候任特首辦「小器」,「就算《蘋果》以前有啲報道令梁振英不快,佢哋自己都反擊咗,唔通次次講返嗰幾件事?咁樣做嘢好唔專業」。

本報查詢候特辦問題

你好,本報欲補充提問﹕

本報接獲消息指,下屆文化局局長大熱人選黃英琦「墮馬」,是由於建制派議員曾致電梁振英,並就文化局人選提出意見?請問特首辦如何回應此事?而建制派人士致電予梁振英時曾提出什麼意見?請具體說明之?

候特辦回覆本報

你的問題,本辦回覆如下:

第四屆特區政府籌組新班子的工作尚未完成,司局長的任命在確定後會公布。

候任特首辦一直盡量配合傳媒的查詢工作。在機場管理局和香港大學的人事任免問題上,若 貴報事先查詢:

1.候任行政長官是否考慮提早結束機管局主席張建東的任期,由陳南祿取代其位置?

2.機管局行政總裁許漢忠的續約是否因要爭取候任特首辦的「不反對通知書」,因此一直未作公布?

3.候任行政長官是否有意在港大校務委員會主席梁智鴻約滿後,由陳啟宗取代其位置?

候任特首辦會清楚回覆「並無此事」。



拆局
羅范凶鈴 嚇窒公務員

羅范椒芬入主候任特首辦只有一個多月,其作風已令公務員人心惶惶。曾與羅范接觸、收過她「凶鈴」的官員固然擔驚受怕,只聞她做事手法的公務員也擔心成下一個「受害者」。有公務員坦言,眼見候任特首梁振英容許羅范如此不按規矩做事,對梁信任度再打折扣。

部份慶幸沒調入「地獄辦」

有公務員指,早前本報揭羅范直接致電教育局干預教科書事件,只是冰山一角,「受害者唔止教育局,其他局一樣收過佢同候任特首辦『凶鈴』」。

該公務員指按政府機制,羅范應找特首辦主任梁卓偉,經梁卓偉聯絡相關官員,但她不理程序,自行直接找中、低級官員,令他們不知如何處理之餘,更擔心應對稍有出錯會被「秋後算賬」,「佢(羅范椒芬)咁樣搞法,若果滿足唔到佢要求,唔知佢會唔會向候任特首投訴,日後先嚟算賬」。

另一公務員指,他們私下以「地獄辦」稱呼候任特首辦,更有人慶幸沒被調入候任特首辦,「大家求神拜佛下一個唔好係自己收到(羅范)電話」。也擔心「梁振英坐正後(羅范)會變本加厲!」《蘋果》記者



沙膽虹手記:十五年前的七.一

《蘋果日報》趁今年香港回歸十五周年,搞咗個「十五.拾錄」文章或照片徵集活動,令沙膽虹憶起十五年前七.一當天與父親在醫院看着滂沱大雨的回歸場面。

家父在大陸變色前來港,留在鄉下的家人因有幾塊田被打成地主,受盡折磨,令他一直痛恨共產黨。八十年代中共決定收回香港,家父就為子女移民籌謀,雖不諳英語,又不習慣美國生活,仍每年去坐移民監。沙膽虹做中文傳媒,在美難搵食,才一直堅持不走!

九七年六月四日,早上下着滂沱大雨,中午突然放晴出太陽,窩在家裏一個早上的他,便趁機外出,但就因此永遠回不了家。或許是他長期糖尿病戒口血糖太低,又或者是大雨後暴曬所產生的熱氣,他當天突然暈倒,跌倒在地,由途人報警送院,照 X光時發現腦出血,需急救做手術。

手術後他只有頭和手能夠活動,其他活動能力嚴重受創。七.一當天,沙膽虹一直在醫院陪着他,握住他的手一齊看電視,畫面是滂沱大雨中的回歸慶典。不足一個月,他就走了!

沙膽虹

2012年5月24日 星期四

學社會梁金泉反映澳廣視新聞意見 (《正報》,24/05/2012)

【本報訊】新澳門學社昨與澳門廣播電視有限公司執行委員會會面,反映新聞報導自我審查等問題,會後引述執行委員會主席梁金泉承諾會跟進意見,但強調新聞部運作獨立自主,自己並不會去干預。

梁總稱不會干預新聞部

新澳門學社一行四人,昨到澳廣視俾利喇街總部,獲常務董事、行政總裁兼執行委員會主席梁金泉、董事兼委員黎奕豪,以及委員羅翔天閉門接見。

會後,學社理事長周庭希表示,會上表達了澳廣視中文新聞報導被公眾質疑有審查的情況,包括在政改諮詢中過分偏重「主流」方案、扭曲港大民調結果,對此梁金泉回應稱,旗下新聞部是獨立自主的部門,他並不會干預。

新聞總監稱有事避而不見

既然高層矢口否認有作干預,學社懷疑,是否部門有人為討好權貴,影響或偏頗相關新聞報導,故是次亦希望與中文頻道新聞及資訊節目部總監羅崇雯直接交換意見,了解內情。雖然他們預約會面是近兩星期前提出,但可惜的是羅最終因「有事做」而無法出席,故日後會再爭取見面。

周庭希指出,「可能其實係由入面自己人將一些審查內化了,自己不想得罪一些人,就自己去偏頗、自己去討好一些新聞取向,這些先至係最可悲、最可恥的。」而且澳廣視以公帑營運,管理層有責任維護新聞自由,當其出現問題時應作出干預,去糾正或改善問題,若放任不理管理層也屬失職。

學社還促請澳廣視定期舉行公聽會,讓員工與公眾可對其新聞報導、節目質素等提出意見,並要求跟進有新聞部員工受不公平對待等。

籲公眾齊監督澳廣視改善

被問到會面是否流於形式,周說:「今次都係第一次見梁總裁,畀一個機會和時間他(梁金泉),希望公眾一齊睇住他將來有否改善,如果他係再未有改善,羅總監仍然回避我們的話,我們公眾應要有進一步的發聲或者進一步的行動。」



立會主席拒直播大會?

【本報訊】本澳居民為何仍未能觀看立法會全體會議的電視現場直播?立法議員吳國昌昨引述澳廣視執委會主席梁金泉表示,立法會主席基於議事規則,仍需考慮能否准許直播。吳認為,議事規則沒有條文阻礙直播,將促請立會主席澄清,若是沒有理由,應該讓市民透過直播知道議員和官員的表現。

學社引梁金泉所言

直選立法會議員吳國昌聯同多名新澳門學社成員,昨早與澳廣視執委員成員會面,得悉該公司計劃發展新聞資訊頻道,故詢問能否現場直播立法會全體會議。他引述澳廣視執委會主席梁金泉表示,該公司曾與立法會主席商議,但是,主席認為,可能基於立法會議事規則,需要考慮能否進行直播。

議會開放為何不准直播?

吳國昌表示,閱看全部議事規則,沒有條文阻礙直播全體會議。他將向主席查詢,若沒有拒絕的理由,便會促請准許直播,讓市民知道議員和官員的表現。香港立法會、外國市鎮的議會也可安排直播,吳提問,議事的內容涉及公共利益,而且本澳立法會全體會議也開放讓市民到場旁聽,為何不准許直播呢?他認為,私營機構有權選擇是否直播,但公營機構則有責任提供直播服務。

學社:澳廣視管理層有責維護新聞自由 (《市民日報》,24/05/2012)


【本報訊】新澳門學社成員昨日到澳廣視會晤執行委員,質疑澳廣視干預新聞自由以及報道出現偏頗,要求澳廣視管理層關注中文新聞部涉嫌自我審查;澳廣視管理層回應稱:並沒有干預下屬如何報道新聞。

學社則認為管理層有責任維護新聞自由。

新澳門學社理事長周庭希、理事兼議員吳國昌及區錦新等,約見澳廣視執行委員會主席梁金泉、委員羅翔天及黎奕豪。

會後,周庭希向傳媒表示,會上反映了澳廣視早前報道有關政制發展方案時,偏向報道「2+2」方案,而且對香港大學進行的政制民調出現扭曲報道情況,是否有部門出現「擦政府鞋」?學社質疑澳廣視干預新聞自由以及報道出現偏頗。

他又稱,澳廣視以公帑運作,新聞報道須顧及公眾利益,非少數的權貴。

他引述澳廣視管理層回應指,並沒有干預下屬如何報道新聞。他認為,儘管管理層沒有向下屬部門施壓,但恐怕有部門內化自我審查,害怕得罪權貴,以及故意討好某一撮人,這最可悲。並認為,作為管理層有責任維護新聞自由,並建議澳廣視定期舉辦公聽會,聽取公眾對節目的意見。

冀現場直播立法會全體會議周庭希亦稱:學社早於兩周前邀約澳廣視中文頻道新聞及資訊節目部總監羅崇雯,但她以事由沒有出席。學社將繼續約見羅崇雯,期望雙方直接對話。

另外,吳國昌又稱,澳廣視有開拓資訊台,專門播放本地新聞,會上問及能否直播立法會全體會議?澳廣視曾問及有關問題,立法會主席劉焯華回答指須考慮議事規則,但吳國昌指有關規則沒有條例限制現場直播,故並不存在障礙。他會敦促劉焯華同意澳廣視提出上述建議,讓公眾監督政府官員和立法會議員的表現。



吳國昌促落實現場直播立會會議

【本報訊】為讓公眾監察立法會及議員的工作,議員吳國昌致函立法會主席劉焯華,促落實現場直播立法會全體會議。

在信函中,吳國昌表示,現時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每次全體會議均公開進行,容許傳媒現場攝錄及報道,但絕大部分全體會議仍未獲公眾傳媒安排現場直播。

而他及兩位議員陳偉智、區錦新日前拜會澳門廣播電視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委員會時,得悉作為本地公共廣播機構的澳廣視已計劃將其中一個電視頻道轉為專門報道新聞資訊的資訊台。且澳廣視行政總裁梁金泉指出:直播立法會每次全體會議,在技術上已具備條件,但立法會主席曾經表示,尚需研究立法會議事規則是否配合,方可實行。

但以他所知,立法會現行議事規則未見有任何條款妨礙現場直播立法會每次全體會議,而現場直播立法會每次全體會議顯然有利於讓公眾監察立法會及議員的工作,加強公眾對特區建制之認知與認同。

為此,他去函立法會主席促及早澄清立法會議事規則是否配合的問題,以便落實容許本地公共廣播機構及其他傳媒機構現場直播立法會每次全體會議。

新澳學社要求澳廣視現場直播立法會會議 (《華僑報》,24/05/2012)


【專訪】新澳門學社五名成員昨與澳廣視執行委員會會面,指澳廣視中文新聞部的報道涉未能客觀公正。

該學社並建議澳廣視建立定期舉辦公聽會機制,聽取市民對節目和運作意見,以及常規直播立法會全體會議。

立法議員及該學社成員吳國昌在會後向傳媒表示,得知澳廣視計劃將其中一條頻道發展成資訊台,故藉著昨日與澳廣視執行委員會三名成員會見時,問及澳廣視可否現場直播立法會全體會議。他引述澳廣視行政總裁梁金泉解說,澳廣視之前亦曾與立法會主席商談過此事,不過,得到回應是可能礙於立法會議事規則,可否現場直播尚需要考慮。

吳國昌認為,立法會沒有任何條例是妨礙到讓傳媒現場直播立法會大會的。而據立法會議事規則第六章「公開的規則」中有規定「全體會議的工作得經電台、電視台或互聯網傳播。」吳國昌亦指出,對於電視台直播立法會大會「理應不存在任何障礙。」他將會提請立法會主席同意開放直播立法會全體會議,以讓市民監督政府官員和立法議員的表現。

在會上,該學社關注到澳廣視中文新聞部是否客觀公正報道新聞的狀況。理事長周庭希指出,中文新聞部會不會正在為討好一些權貴或者權貴對其作出干預,從而影響到新聞報道偏頗等狀況,「這個是有重大質疑的。」他引述行政總裁梁金泉回應指出,新聞部是一個獨立自主的機構。

周庭希指出,澳廣視以公帑運作,應該根據公眾利益報道新聞,不是根據少數權貴的喜好報道新聞。他認為,影響新聞自由通常來自兩個層面狀況,一是高層下壓,不過,梁金泉表明了沒有干預新聞部;另一方式是最可怕的就是內部的自我審查。周庭希強調,澳廣視管理層有責任確保新聞言論自由,如果見到新聞部出現「內化了審查」問題,須作出處理,否則就是失職。◇

團體訪澳廣視提建議 (《澳門日報》,24/05/2012)


【本報消息】新澳門學社四名成員昨日上午到澳廣視,與澳廣視執委會主席梁金泉等執委會成員會面。

會面結束後,理事長周庭希表示,在會面中提出不少意見及建議,當中包括質疑在早前政制發展諮詢期間,澳廣視的新聞報道取向存在自我審查。另外,澳廣視以公帑運作的公共廣播機構,新聞報道應以公共利益為大前提,建議在新聞節目中增加本地新聞的比例。同時,建議澳廣視應定期舉辦公聽會,讓居民能就節目質素表達意見。

立法議員吳國昌則表示,在會面中建議澳廣視直播立法會全體會議,令公衆可監督議員及政府官員的表現。

干預新聞自由影響人心 羅范招忿 (《蘋果日報》,24/05/2012)

民主黨成員昨天戴上「半梁半狼」的面具前往候任特首辦請願,抗議梁振英發聲明批評《蘋果日報》,干預新聞自由。黎樹雄攝


【記者林俊謙報道】候任特首辦前日表聲明,指控《蘋果日報》有關政府換屆的相關人事任命報道「影響人心」,候任特首辦主管羅范椒芬昨直認是因為報道對梁振英不利,「好明顯係指摘緊呀梁(振英)先生」。立法會主要黨派都批評聲明不妥,工黨主席李卓人更指出,羅范言論盡顯梁振英班子獨裁作風,「反映梁振英唔可以被批評,想將香港變成專制皇朝」。

羅范椒芬昨出席立法會會議後,不經會議廳外傳媒採訪區,欲由側門離開。本報記者上前詢問,為何眾多傳媒近期都有報道關於公職任命可能人選的消息,候任特首辦都沒發聲明回應,前日卻發稿只批評《蘋果》?羅太面色一沉,辯稱其他傳媒的揣測性報道未有「指名道姓批評某啲人」。

當記者表示其他多份報章都有指名道姓,例如揣測平機會主席林煥光出任副政務司司長及評論林是否合適人選,羅范椒芬即改口稱,因為《蘋果》指摘梁振英,所以要出稿澄清,「我諗係咪因為睇到個《蘋果日報》,係好明顯指摘緊阿梁(振英)先生?」

本報去信促候特辦解釋

陪同她到立法會的候任特首辦秘書長劉焱聽到羅范如此回應,即緊張地阻止記者追問,記者再問羅太如何回應外界指候任特首辦干預新聞自由,羅太即黑面,拒作回應,與劉焱快步入升降機離開。本報其後以書面再向候任特首辦查詢,但對方拒就前日對《蘋果》的指控作任何補充和解釋。《蘋果》總編輯張劍虹昨接受數碼電台訪問時批評,梁振英上任時稱會捍衞新聞自由,現在卻是「講一套、做一套」,他已去信候任特首辦要求解釋,並強調特首辦的聲明不影響《蘋果》未來編輯方針。



跨黨派斥梁搞《蘋果》

【本報訊】梁振英批評《蘋果》「影響人心」的新聞稿,立法會跨黨派聯成一線炮轟梁的做法,批評他心胸狹隘、無領袖風範、帶頭損害新聞自由,梁反應過敏恰好證明梁營真的打算推舉陳啟宗執掌港大校務委員會主席,《蘋果》踢爆才令港大免受苦難。

葉劉:唔需要反應咁大

前保安局局長、曾飽受傳媒批評的新民黨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指,向來政府的人事佈局受傳媒高度關注,認為梁振英應一笑置之:「佢(梁振英)話報道影響人心,可能佢覺得《蘋果》影響大。高級官員要接受傳媒對好多事有好多揣測,唔需要每一次都反應咁大,否則會成日同傳媒對立」。

即使在特首選舉中公開挺梁的工聯會黃國健,也對梁的做法有保留:「佢唔高興係可以理解,但係咪咁樣咁高調同傳媒開拖,我認為係可以商榷。作為政治人物應該有胸襟去面對不同報道,未必係吓吓同人開拖。」工業界林大輝和資訊科技界譚偉豪亦批評梁的用字過重。
工黨李卓人批評,梁指手劃腳妨礙新聞自由,圖殺雞儆猴,令傳媒日後收到同類消息時畏首畏尾,只為他歌功頌德,認為報道正確才令陳啟宗入主港大計劃「見光死」,好讓港大免受金權所控制。

公民黨梁家傑指,梁向傳媒施壓並不明智,認為社會要警惕這類行為如無日無之,只會令傳媒噤若寒蟬,擬於梁上場後向他提出質詢。民主黨政務部部長胡志偉昨與10多人遊行至候任特首辦,譴責梁干預新聞自由,質疑他選擇性干預,消滅不利他的報道。



何謂「影響人心」
歷屆特首聲明冇咁惡

候任特首梁振英粗暴干預新聞自由,透過辦公室發聲明指《蘋果日報》三篇有關人事任命的報道「影響人心」,卻沒解釋何謂「影響人心」。翻查資料,回歸前、後不論港督或特首,即使發聲明反駁傳媒報道,也不曾用上「影響人心」的措詞。

前特首董建華、現特首曾蔭權面對傳媒負面報道,即使發稿澄清,最強烈也只是用上「純屬虛構」、「無事實根據」、「深表失望」等字眼,不曾羅列「影響人心」作為傳媒報道有問題的「罪名」。如03年《壹週刊》報道國家主席胡錦濤在深圳見董建華時黑面及罵董建華,當年董透過特首辦指報道「純屬虛構」,「全非事實」。

浸大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質疑,候任特首辦聲明的「影響人心」,有內地慣用的「蠱惑人心」的意味,「即話畀大家聽佢對於呢啲報道、報章好反感,甚至視為敵對嘅狀態」。他認為,梁應解釋何謂「影響人心」、是否向傳媒宣戰。《中文解毒》作者陳雲指,「影響」這詞帶貶意,「我估佢唔夠膽講毒害人心、蠱惑人心、擾亂民意,咪話影響囉!」但他指,傳媒報道政府換屆的相關人事任命消息很正常,傳媒有責任用獨立的新聞角度作評論和報道。

《蘋果》記者



沙膽虹手記:為言論自由發聲

沙膽虹昨天中午突然接到立法會議員鄭家富的電話:「喂,沙膽虹,我家夜晚喺數碼電台主持一個 phone in節目,今晚六點到八點時段,睇吓你邊個時間得閒,我想打畀你講吓候任特首辦出稿話你哋《蘋果日報》一個禮拜錯足三單人事任命,約五至十分鐘,講吓你作為總編輯的立場。」

沙膽虹不擅辭令,對電台採訪又缺乏經驗,本來老大不願意接受,但想到這關乎香港言論自由的大是大非問題,再加上鄭家富為香港民主出過咁多力,才決定答應,重申立場。

言論自由是香港的核心價值,作為香港候任特首梁振英的辦公室,竟對《蘋果》有關人事續約和任命的正常新聞報道,破天荒出稿,詆毀《蘋果》報道失實,又話影響人心,用字措詞仲左過共產黨,恐嚇《蘋果》。香港乃自由社會,《蘋果》作為香港的新聞機構,難道要等所有任命有結果及公佈才刊登,不能報道過程中的醞釀、提名和角力?梁振英之前一直強調尊重新聞自由和維護香港核心價值,候任特首辦現在遇到些少唔高興就發老脾,指摘傳媒,明顯講一套做一套,原形畢露。沙膽虹重申對此表示遺憾!

沙膽虹

羅范﹕《蘋果》明顯指摘梁方發聲明 (《明報》,24/05/2012)


【明報專訊】候任特首辦前日發聲明「遺憾」《蘋果日報》,批其報道「影響人心」。候任辦主管羅范椒芬昨解釋,因為《蘋果》的報道「明顯指摘梁振英」,他們才有此舉動。記協批評羅太愈描愈黑、欺世盜名,有意在傳媒界製造寒蟬效應,就連建制派議員亦批評候任辦用字過重。

記協﹕愈描愈黑

《蘋果》日前報道梁營中人醞釀推舉恒隆主席陳啟宗出任港大校務委員會主席,候任辦即日發聲明,稱該報作出內容不實的人事任命報道,「影響人心」。被問及為何傳媒過去先後就新政府人事任命作揣測性報道,候任辦未有如今次般發稿反駁時,羅太昨稱因為那些報道只屬揣測、「無指名道姓批評某些人」。有記者再質疑傳媒亦曾作出「平機會主席林煥光或掌副政務司長」等「指名道姓」的報道,羅太就稱﹕「我想是因為今次《蘋果》明顯指摘梁先生。」

記協主席麥燕庭不同意《蘋果》的報道有批評梁振英,質疑羅太的解釋愈描愈黑,與事實不符。她認為,若梁覺得報道不實,大可作出澄清或否認,毋須作出「影響人心」的主觀指控。

黃國健﹕政治人物要有胸襟

工聯會議員黃國健相信,陳啟宗這宗新聞令梁振英感不高興,「他不高興係可以理解,但係咪每次都要咁高調和傳媒『開拖』?政治人物要有胸襟面對這些報道,你唔嬲得咁多。」工業界議員林大輝亦批梁用字過重,「至少這則報道影響不到我的人心」。工黨主席李卓人轟梁「只許周官放風,不許傳媒收風」。

2012年5月23日 星期三

有團體到澳廣視交流意見 (「TDM」,23/05/2012)

候任特首辦干預《蘋果》秋前算賬 (《蘋果日報》,23/05/2012)


 梁振英
羅范椒芬


【本報訊】候任特首梁振英參選以來,不斷宣稱尊重新聞自由,《蘋果日報》近日三篇有關人事任命的報道,卻觸動了他的神經,經候任特首辦發出措詞強硬聲明,指報道「影響人心」,對此深表遺憾。傳媒學者及記協指出,同類報道在本地以至國際傳媒常見,過去掌權者鮮有這樣高調「算賬」,梁振英此舉是干預新聞自由。
記者:姚國雄、莫劍弦

本報先後在上周三、前日和昨日報道有關機場管理局主席、行政總裁和香港大學校務委員會主席下任人選的消息。候任特首辦前日已發稿,回應第一、二篇報道,至昨日本報報道,有梁營中人醞釀推舉梁振英「金主」之一的陳啟宗為下任港大校務委員會主席。

候任特首辦昨晚6時35分經政府新聞處系統發出新聞稿,指有關報道毫無事實根據,本報沒向該辦和教育局查詢,又連帶指《蘋果日報》過去一周三次刊載「內容不實」的人事任命報道「影響人心,本辦深表遺憾」。聲明的英文版內容不完全相同,以「 unsettling the people concerned」,意即令有關人士感不安。

本報消息來自「梁營中人」,報道內容是梁營有人醞釀推薦陳啟宗,從沒提過人選已呈交梁振英或候任特首辦考慮。候任特首辦在聲明中未有交代有否向梁營人士查證,也沒解釋如何「影響人心」。《蘋果》總編輯張劍虹回應:「候任特首對傳媒態度反常,影響人心,本報深表遺憾。」

憂報道拖累僅餘民望

梁振英自3月25日當選後,全港傳媒爭相報道下任問責官員、諮詢委員會主席的人選,但梁振英從不否認也不承認,例如《星島日報》、《蘋果》曾報道林瑞麟是政務司司長大熱人選,隨後《明報》又指林瑞麟有可能任副政務司長,結果,林瑞麟計劃離任讀神學,但梁振英由始至終不曾回應。

此外,早前多份報章報道黃英琦本是文化局局長大熱人選,卻因中聯辦及民建聯「篤背脊」而墮馬,名單換上被指不懂文化的民政事務局副局長許曉暉,梁振英至今也沒有否認半句,更加未見梁透過候任特首辦,發聲明反駁。

浸會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指,梁稱有關報道「影響人心」實屬誇大。他舉例,美國總統選舉後,也有大量類似的「估領袖」人事任命報道,但美國總統或政府從不駁斥。他相信,梁振英擔心有關報道予人政治酬庸的觀感,拖累他僅餘的民望。記協主席麥燕庭批評,梁以「影響人心」批評傳媒報道不適合,除予人感覺傲慢外,也會造成寒蟬效應,「令到其他不同聲音出唔到街,不利營造一個言論自由嘅空間」。

梁競選期間曾簽署記協捍 衞新聞自由約章,但對任何不利他的報道都高調反擊,如曾批評爆其醜聞的《星島日報》記者提問大聲,又諮詢法律意見,擬向《成報》發律師信,因不滿該報對其「緋聞」報道。

梁振英聲明

候任行政長官辦公室就《蘋果日報》今日(五月二十二日)的報道作以下澄清:
「《蘋果日報》今日題為『陳啟宗獲推薦掌管港大』一文指有梁營中人醞釀推舉恒隆地產主席陳啟宗出任香港大學校務委員會主席一職,報道全無事實根據。該報事前未就事件向本辦和教育局查詢,一周內三次刊載內容不實的人事任命報道,影響人心,本辦深表遺憾。
香港大學校務委員會主席梁智鴻醫生的任期至今年十一月屆滿,從未有人向候任行政長官提過有關任期或任命的事宜,候任行政長官亦未開始處理有關任命。」



拆局
陳啟宗「見光死」 梁振英動怒

梁振英當選特首後,有關他委任司、局長以至行政會議成員的人選報道,一直未停過,候任特首辦也一直不作澄清;惟獨本報昨獨家披露有梁營中人醞釀推舉陳啟宗接任港大校務委員會主席,卻惹梁振英不滿。有政界中人認為,消息曝光可能令陳啟宗「見光死」,不排除梁振英因此遷怒傳媒。

近日不少傳媒報道盛傳獲梁振英推薦的文化局局長人選黃英琦「墮馬」,梁振英及其辦公室從未正面回應。本報昨日報道梁營中人「醞釀」推薦陳啟宗,根本未提梁是否已接獲這建議或作考慮,候任特首辦昨卻透過政府新聞處正式出稿「澄清」。

有政界中人指梁振英此舉「無私顯見私」,可能是不忿梁營中人「陽謀」被踢爆。報道刊出後有消息就指陳啟宗已「見光死」,預料梁營中人不敢再推薦陳啟宗任港大校務委員會主席。事實上,陳一直是梁振英的「金主」,護主心切的梁可能為讓「金主」消氣,高調反駁。

《蘋果》記者



沙膽紅手記:不是搞《蘋果》是甚麼?

梁振英未當選特首前,已有人警告沙膽虹,一旦梁振英當選,一定搞《蘋果》,肥佬黎亦深信這說法,沙膽虹則觀其行,怎料當選未夠兩個月,離上任還有個幾月,就真係出手搞《蘋果》,破天荒以候任特首辦出稿,詆毀《蘋果》,話《蘋果》昨日報道梁營中人醞釀推舉陳啟宗做港大校委會主席,全無事實根據,又話《蘋果》一周內三次刊載內容不實的人事任命報道,沙膽虹就此對候任特首辦深表遺憾。

首先,梁振英上任後的人事任命是公眾關注的大事,《蘋果》收到可靠消息,作出報道,絕對正常,即使有失準,候任特首辦致電澄清便可,何需出稿針對《蘋果》?其他傳媒報道黃英琦當文化局長大熱、羅范椒芬入行政會議,你又不出稿點名批評?那不是搞《蘋果》是甚麼?

何況《蘋果》報道根本沒有甚麼錯!難道《蘋果》報道梁營中人醞釀推舉陳啟宗當港大校委會主席,候任特首辦都可以肯定《蘋果》錯?完全冇梁營的人有如此想法?至於上周三財經版報道,市場盛傳機管局主席張建東未必會完成三年任期,由陳南祿接任,而行政總裁許漢忠續約遲遲未批,記者是根據政府、機管局和航空業界消息而寫,絕非子虛烏有!許漢忠續約因跨越新一屆政府,檔案壓在候任特首辦,董事會雖早已拍板,現任特首亦遲遲未批。報道一出,許的續約獲加快處理,《蘋果》前日跟進報道,許已獲續約兩年,消息亦獲候任特首辦承認,那《蘋果》又何錯之有?何來不實人事任命報道?至於陳南祿接張建東,沙膽虹真的擔心因這篇報道搞到陳南祿無咗份好工!

2012年5月16日 星期三

被逐半島記者:總有一天會再來 (《明報》,16/05/2012)


【明報專訊】回到美國家中的半島電視台前駐華記者陳嘉韻(Melissa Chan)表示,雖然短期內無法再往中國,但相信回到中國是「時間問題」。她不認為自己在中國是最尖銳的記者,她非常仰慕去年報道中國茉莉花的記者,以及把藏人自焚錄影帶運出中國的人。中國當局日前拒絕為陳嘉韻的簽證續期,令她成為14年來首位被驅逐的外國記者。

已經回到南加州核桃市(Walnut)家中的陳嘉韻日前接受《洛杉磯時報》採訪時表示,自己在中國做過400多條新聞報道,但不清楚是哪條令她被驅逐,但相信是與一個被強行絕育後、上訪被關進黑監獄的訪民故事有關。

料報道黑監獄惹禍

陳說,她可能是首個把黑監獄搬上電視熒幕,並獲中國官員對此正式答覆的記者,該官員指黑監獄並不存在。她說,視頻全都有記錄,對人權組織有所幫助。此外,她亦常在twitter透露中國官員對她說的話。

陳嘉韻稱,今年1月起她的簽證就從每年續簽一次改成需每月續簽。而陳是全中國首個受此待遇的外國記者。4月全月,陳都在香港無法返回內地,因此也無法報道盲人維權人士陳光誠逃出軟禁的新聞。

陳嘉韻於2007年被半島電視台派往中國,她表示,自己很懷念中國,這也是她離家最長的一段時間。她回家後,父母都鬆了一口氣。她又說:「我必須接受我短期內無法返回中國的事實,但我相信我有一天總會回到中國的。這只是時間問題。」

揭東莞地鐵豆腐渣 《南都》網版被禁 (《明報》,16/05/2012)


【明報專訊】以敢言著稱的《南方都市報》,成為各地宣傳部門緊盯對象。該報東莞版昨日在頭版刊登一篇有關東莞地鐵涉嫌使用假材料的報道,但在數小時後,該篇報道的網上版就遭封殺,據稱是報社受到廣東省及東莞市的宣傳部門施壓,要「低調處理」,該報內部人士稱,有關的處理手法在《南都》甚為少見。

《南都》東莞版昨日在頭版刊登題為「惠州查獲70噸假速凝劑 疑流入東莞常平地鐵」的新聞,指惠州工商部門在當地惠城區水口鎮查獲一個專門製造假冒「速凝劑」的地下工場,現場檢獲的送貨單顯示「東莞常平地鐵」是其中一個客戶,工場的老闆是東莞常平地鐵一個工程項目的負責人,生產出來的假冒「速凝劑」基本全部銷往東莞。

報道工程涉用問題速凝劑

有關消息引起承建東莞常平地鐵的中鐵三局重視,該公司連夜展開調查。而《南都》東莞網在昨日上午的電子版對此亦有報道。不過據東莞消息人士表示,從昨晨10時起,再點擊網上該則新聞標題時,有關網頁顯示是「該篇新聞已被撤除」,而稍後再點擊,則根本無法進入相關網頁,惟《南都》電子版則仍可看見該則新聞報道的標題。而《南都》在當地零售的報紙則未受影響,消息指報紙僅在東莞本地出售,影響沒有網上電子版大。

「上頭」壓力促低調處理

對於為何要撤除該篇報道,《南都》內部人士表示,「真沒法回答,這是上面的事情」。而據消息人士表示,今次是《南都》受到「來自上頭」的壓力而將有關報道撤除。該人士指出,《南都》一向以敢言著稱,這種做法在過去比較罕見,該報總編輯上任時都「預」會被炒甚至坐監,甚少怕報道得罪人。

近日官方新華社副社長庹震空降廣東,剛獲委任為廣東省委宣傳部長,掌文宣大權,同樣出身新華社的廣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楊健則入主南方報業集團,令外界擔憂在十八大前官方會加強對輿論的管控,令一向敢言的南方系報紙亦會遭到整肅。

2012年5月15日 星期二

程翔憶38年戰友:「開天窗」後 李子誦拒上京見鄧小平 (《明報》,15/05/2012)


【明報專訊】1989年學運期間,決定在《文匯報》社論開天窗,刊出「痛心疾首」4字的前社長李子誦上周五逝世,享年100歲。過去38年與李子誦「出生入死」的時事評論員程翔,形容李子誦是報界典範,又透露至今仍記得在「開天窗」後的兩件事,包括中共高層約見李子誦「談和解」,程翔指李立場堅定,「他說,是非黑白不能話轉就轉」、「如果見到鄧小平都不能平反六四,那我去見來做什麼?」

看不到改革 報社希冀變憤怒

程翔1974年加入《文匯報》,認識當年的社長李子誦,至今已38個年頭。李子誦逝世當天,身處加拿大的程翔,從同屬前《文匯報》記者的劉銳紹處得知消息。程翔說,自己兩個月前才探望李子誦,雖然他近月身體一直不好,但生命力好強,沒想到當天已是最後的碰面。

程翔昨日接受商台《左右大局》訪問時憶述,1980年代國家改革開放,本來大家滿心期待,隨之而來會是政治改革,但直至1980年代末,不但看不到改革,反而形勢逆轉,報社內的人心情亦由「希望」漸漸化成「憤怒」,直至看到學生運動併發,政府仍「無妥協象」,故決定向政府表達不滿,促成「開天窗」社論。

40人離開文匯報

程翔說,自己當時身處北京採訪,《文匯報》刊登「痛心疾首」四字那天,報章變成最搶手報紙。他說,當年社論是由前老總曾敏之草擬、董事金堯如和李子誦同意下落實,他相信該4字佔了中國新聞史上重要一頁,「當日動員了百萬人上街,簡單四字,發揮了千軍萬馬的作用」。

不過,當鄧小平高調支持鎮壓後,報社內不少人急速轉,「秋後算帳」的責任亦由李子誦與金堯如承擔,「其實說一句不了解內地情就可以過關,但對李子誦和金堯如來說,是非黑白不能話轉就轉,而鎮壓學生是大是大非問題」。後來編輯部40人,包括程翔,選擇離開。

晚年仍堅持平反六四

程翔又說,李子誦即使離開報社後轉趨低調,亦從沒放棄過平反六四,「即使到晚年,他亦對我說,六四這問題一定遲早會推翻」。他續稱李早年曾親口向他表示,在1990年代,北京曾派人求見,指「希望社長到北京行一行,並說想見任何人都可以」,意即包括鄧小平,但李當時回覆說,「假如去了北京見到鄧小平,是有利於平反六四我就去;如果見到鄧小平都不能平反六四,那我去來做什麼?」

2012年5月14日 星期一

花槽阻採訪 記者闖「禁區」(《明報》,14/05/2012)


【明報專訊】民陣昨日的遊行中,警方將中聯辦外的花槽劃分成兩部分,即採訪區和警察行動區,惟採訪區大部分空間遠離中聯辦正門通道。當遊行隊伍走近中聯辦時,10多名攝影記者即走到屬於警察行動區、近正門通道的花槽上,警方7次以擴音器呼籲記者離開行動區及不要推鐵馬免生危險,但最終沒有強制要求記者離開。

民陣召集人黎恩灝批評警方不應阻止記者站在花槽上,否則是妨礙新聞採訪自由。記者協會總幹事莊曉陽亦表示反對設立採訪區,因該處是公眾地方,記者有自由採訪權利,而且那裏是行人路,「看不到會造成什麼危險」。他說應拆除花槽,以免警方「以管理秩序之名,實質是限制採訪自由」。

警方發言人回應,有記者從花槽採訪區進入警方行動區,警員勸喻返回採訪區,其後因花槽太擠,警方基於安全理由容許記者留在行動區,其間提醒記者注意安全。

2012年5月13日 星期日

新華社35字報李子誦死訊 (《明報》,13/05/2012)


【明報專訊】香港《文匯報》前社長李子誦前日因病逝世,享年100歲,新華社昨午以35 字報道有關消息。時任該報的駐北京記者劉銳紹讚揚李子誦「擇善固執」,在1989年學運期間,即使面對壓力,李子誦與《文匯報》董事金堯如等人仍決定在社論開天窗,刊出「痛心疾首」四字,抗議北京宣布戒嚴,絕對有知識分子的風骨。

劉銳紹稱李「擇善固執」

李子誦16 歲加入新聞行業,投身報界約60 年,劉銳紹形容,李的離世是新聞界的重大損失,又稱他在晚年仍每天讀報剪報,關心時局,一生身體力行,體現了老報人對事業的忠誠。

他又重提李子誦當年社論「開天窗」的決定,是為表達報社對北京政府的憂患和憤慨,但李與不少高層當時其實面對很大壓力,能作出此決定, 是因為有知識分子的風骨。當時李子誦甚至考慮到身處北京的劉銳紹的安危,向他表示在員工發表的聲明名單上,不會加入他的名字。

官方新華社昨日簡單交代消息,指「原全國政協常委、香港《文匯報》前社長李子誦因病於11 日在香港逝世,享年100 歲」。事實上,李子誦在去年底已入院治療,延至前天在馮堯敬醫院病逝,家人陪伴在側。

《文匯報》前社長李子誦病逝 (《蘋果日報 》,13/05/2012)


【本報訊】 89年六四前兩周在《文匯報》社論開天窗,以「痛心疾首」四字批評中共鎮壓學生的《文匯報》前社長李子誦,前日在港病逝,享年100歲。

新華社昨僅以約30字報道此消息,報道以「原全國政協常委、香港《文匯報》前社長」形容李子誦。《文匯報》前記者、現為時事評論員的劉銳紹表示,數日前曾到醫院探望李子誦,「老人家比較多病痛,當時已經要吊一啲流質食物畀佢」,前日從李子誦家人口中得知噩耗,對其離世深感惋惜。

不滿中共鎮壓學生社論開天窗

劉銳紹憶述當年加入《文匯報》後,經常獲李子誦提點,李在刊登開天窗社論前夕,通知當時身在北京採訪的他要小心,之後《文匯報》員工聯署譴責中共,李特意不刊登劉的名字,「我喺前線,佢驚登我個名令我有危險,見微知著,佢係好考慮大局同員工嘅」;當時李子誦提出「有喜報喜,有憂報憂;有善必揚,有惡不隱」,是作為新聞工作者之原則。

李子誦生於1912年,原名李頌,廣東順德人,16歲投身新聞事業,先後在《大公報》等擔任校對和編輯,至1951年出任《文匯報》總編輯。1989年5月20日,中共下令解放軍進京戒嚴,翌日他與總編輯金堯如決定刊出「痛心疾首」社論,一反該報慣常親共作風,引起廣大迴響。後來他更在電視公開譴責北京當權派的鎮壓行為,六四事件後不久,中共秋後算賬,逼他離開《文匯報》。他之後與程翔創辦《當代》雜誌,至70多歲退出新聞行業。前年《文匯報》為他辦壽宴,其子女及中聯辦官員均有出席。

09年前《文匯報》員工等人成立了「金堯如新聞基金」,表揚金堯如及李子誦,基金管理委員會成員、記協主席麥燕庭說,基金成立時李子誦仍在世,故基金只以金堯如命名,稍後管理委員會會諮詢李子誦家屬意願,考慮是否加上李子誦之名字。

李子誦生平大事記

‧16歲在廣州投身報界

‧1945年出席首屆全國政協代表會議,之後擔任第三屆至第七屆全國政協,和第七屆全國政協常委

‧1951年起任《文匯報》總編輯

‧1978年至1989年任《文匯報》社長

‧1989年5月21日《文匯報》社論開天窗(圖),只書「痛心疾首」四字,聲援北京學生

‧1991年與程翔創辦《當代》雜誌

‧2009年,因六四事件離職的一班前《文匯報》員工為紀念「痛心疾首」社論發表20周年,成立「金堯如新聞基金」,表揚當年拍板刊出社論的李子誦及已故《文匯報》前總編輯金堯如

‧2010年6月1日,《文匯報》為他辦百歲壽宴,中聯辦官員也有出席

‧2012年5月11日逝世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2012年5月10日 星期四

半島女記者被逐 外交部網站噤聲 (「BBC」,09/05/2012)


半島電視台英文頻道女記者陳嘉韻簽證到期未獲延長、半島宣佈被迫關閉在北京辦公室。這一事件成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周三(5月9日)例行記者會上提問的主要問題。

美聯社報道說,在記者會上,記者們一共提了18個問題,其中14個有關半島電視女記者的簽證,另外4個涉及中國與菲律賓以及中東問題。

不過,在中國外交部的網站上,有關周三記者會的文字記錄,絲毫看不出記者對半島電視台關閉北京辦公室、記者被逐出中國的關心。

登陸中國外交部的網站,有關周三例行記者會的記錄,對媒體極為關心共提了14個問題的這一事件隻字不提,僅公布了其他4個問題的提問及回答。

洪磊在回答這14個問題時、不斷重覆外國記者必須遵守中國條規,卻拒絕透露陳嘉韻究竟觸犯了哪些條規。

外界普遍認為,陳嘉韻是自1998年以來被中國驅逐的第一名外國記者,顯示中國對國際媒體的態度日趨強硬。

而與此同時,中國國家控制的媒體攜重金大舉向海外擴張,積極開展中國政府的對外宣傳。

特例

在中國外交部網站噤聲的同時,中國各大媒體對半島記者被逐一事也沒有報道。

不過,《環球時報》周三刊登了署名單仁平的評論員文章「14年的特例,一定有其特殊之處」。

文章稱,「14年,這期間發生了很多中外摩擦,也出現過大量在中方看來外國媒體對中國不公正的抹黑。但中國政府總體上是克制的......"

"中方沒有給出拒簽那名半島女記者的理由,這種外交上的模糊性無可厚非。"

文章還認為,如果一名外國記者今天還能在中國「混不下去」,只能猜他(她)大概是做了太過分的事情。

「我們不希望中國官方與外國駐華記者形成對立,而且我們知道,中國官方同外國媒體配合的意願越來越積極。倒是外國媒體應對中國採取更加客觀和平衡的態度。」

駐華媒體「政治上從未有鬆緊不同」 (「BBC」,08/05/2012)


半島電視台駐中國的英文頻道記者陳嘉韻(Melissa Chan)被中國拒絕續簽證後,半島電視台英文頻道周二(5月8日)表示目前只能暫時關閉其北京記者站。

香港《南華早報》北京分社社長黃忠清向BBC中文網表示,半島電視英文記者受到這樣的待遇非常罕見,沒有先例。

據黃忠清分析,中國一直沿用毛澤東時代的「三個世界」劃分理論,對所謂「第三世界」的媒體向來另眼相看,比較友好。

「特別是半島電視是第三世界最有代表性的媒體,自911之後,中國對待中東的敘利亞問題、利比亞問題等,一直與西方保持距離。而從全球媒體所謂反美的聲音來說,半島是最典型的,正因為如此所以這是比較例外的事件。」

在北京的"駐華外國記者協會"星期二發表聲明,對中國當局以拒發簽證方式驅逐外國記者表示抗議。

陳嘉韻是美國公民,自2007年以來一直擔任半島電視台駐中國英文記者。

有猜測說,中國當局的這一行動意在懲罰半島電視台,因為這家電視台在去年11月播出的一部有關中國監獄強制勞動的電視紀錄片讓中國官員感到不滿。

駐華外國記者協會指出,拒絕為陳嘉韻發放簽證是中國當局以簽證手段恫嚇外國駐華記者的一個極端例證。

正因為不同尋常,黃忠清分析說,在種種表面跡象後面一定有更深層的原因,半島英文電視頻道或許觸犯了中國看來極其敏感的禁忌。

在黃忠清看來,中國政府對海外駐華媒體在政治上的限制從來沒有鬆緊之別,自1989年以來一直就是如此,「經濟上是越來越開放,但政治上從來沒有放鬆。」

美關注被逐記者 官報:特例必有因 (《明報》,10/05/2012)


【明報專訊】針對中國驅逐卡塔爾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女記者陳嘉韻(Melissa Chan)一事,美國表示「失望」。陳嘉韻昨天則在twitter留言感謝大家關心。而北京官方傳媒則評論說,外國記者如果試圖將中國「朝亂的方向推」,必然會遭到中國人拒絕。

美國國務院副發言人唐納(Mark Toner)表示,美國對中方不延長陳嘉韻記者證的決定感到失望;美方已向中方提起此事,未來將持續「密切注意」。

1998年以來首位遭到中國驅逐的外籍記者陳嘉韻昨天在twitter留言稱,感謝大家關心,強調自己仍是半島員工,「我會想念中國,特別是我五年來在這裏認識的好人。」

北京《環球時報》發表評論稱,14年的特例,一定有其特殊之處。文章引述一些服務於外媒在華機構或曾經為它們工作的中國人私下表示,一些外國記者預設對華報道立場、四處拼湊一些材料的做法相當普遍。

2012年5月9日 星期三

14年首度驅逐外國記者 半島電視台華裔記者被迫離京 (《明報》,09/05/2012)

 2010年10月,劉曉波獲得諾獎後,妻子劉霞被軟禁,陳嘉韻到劉家小區門外試圖「闖關」。
2011年9月,在浙江諸暨市應店街鎮採訪暴力徵地問題,村民控訴被幹部用鐵棒打傷,跪地申訴。
 2012年3月,探訪各地「駐京辦」非法開設以關押訪民的「黑監獄」時,警察到場制止她攝錄。
 在半島的北京辦公室,有中國職員證實陳嘉韻已經離開,但稱不能接受訪問。(法新社)

【明報專訊】卡塔爾半島電視台英文頻道駐中國記者陳嘉韻(Melissa Chan)的簽證申請被中國拒絕,她前晚已經離開中國,是1998年來首個被逐的外國駐華記者。陳嘉韻曾參與報道新疆騷亂、劉曉波獲諾貝爾獎、陳光誠事件等敏感題材,並曾參與報道香港特首選舉、朝鮮局勢等。半島英文台原想派其他記者來華取代她,但申請也未獲准,其駐京辦公室已經關閉。

未獲准換人 駐京辦關閉

半島電視台昨日發出公告,稱由於中國當局不予批覆陳嘉韻的簽證續期申請,也不同意由其他記者代替,因此駐京辦公室已被關閉。公告稱對中國當局表示失望,強調半島是循正常途徑申請簽證。半島英文新聞部主任奈格姆(Salah Negm)說,中國記者在世界各地都能自由採訪,希望中國也能讓半島電視台記者在中國自由地採訪,「半島電視台對其在世界各地的報道的專業性都抱有信心,希望中國政府也能尊重這一點。」公告稱,半島會繼續致力於中國新聞報道,並會試圖與中國當局協調,以令北京辦公室重開。

本報昨日致電半島駐京辦,一名工作人員證實陳嘉韻已於前晚離開中國,但稱「公司規定我們不能接受外面採訪」,不願透露更多詳情。被問及辦公室將於何時關閉,他回答「我們也不知道」。

紀錄片批勞教 官遷怒陳違規

在北京的駐華外國記者協會發聲明表示抗議。聲明透露,陳嘉韻原本申請通常為1年的簽證續期,但發現只獲批3個月的短期簽證。聲明指出,中國官員曾對半島去年11月一部批評勞教制度的紀錄片表達憤怒,但陳嘉韻並未參與該紀錄片製作,「中國官員也曾對半島英文頻道的總體編輯內容表達過不滿,並指摘陳違規,但沒有具體指出違反的是什麼規則。」

「(陳嘉韻)是中國當局以簽證手段審查和恫嚇外國駐華記者的最極端例證。」聲明還說,選擇由誰來為外國新聞機構工作的權力在新聞機構本身,而非中國政府。目前在中國共有649名持證外國記者,上周有多人因為試圖進入朝陽醫院採訪陳光誠,而被出入境部門傳召談話。

陳嘉韻上周在twitter透露,她今秋將到美國史丹福大學學習一年,研究記者應如何保護電腦不被黑客攻擊,學成後她將返回工作崗位。

外國記協抗議:以簽證審查恫嚇

上一個被中國驅逐的記者(表)是德國《明鏡》周刊的周勁恒(Jurgen Kremb),在1998年被逐。英國廣播公司(BBC)引述總部在紐約的保護記者協會亞洲項目協調員迪茨(Bob Dietz)表示,事件「標誌中國傳媒環境真正惡化,發出了國際新聞界不想看到的信號。」

明報記者



「中東CNN」 半島破歐美壟斷

【明報專訊】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在1996年由卡塔爾王室出資1.5億美元成立,致力打造可與歐美大型傳媒分庭抗禮的阿拉伯媒體。2001年「9‧11」襲擊後因多次播出蓋達首腦錄音錄影聲明而在全球聞名。在報道中東事務時它堅持阿拉伯視角,廣受阿拉伯人歡迎,有「中東CNN」之稱。半島英文新聞頻道於2006年創立,以高薪從歐美媒體挖角,製作上參考英國廣播公司(BBC)及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並迅速發展為與後兩者鼎立的全球三大24小時英文新聞頻道之一,在全球130個國家和地區擁有2.5億用戶。


今年3月24日,陳嘉韻在香港報道特首選舉,在海傍留影。(網上圖片)


陳嘉韻香港起家 報道劉曉波

【明報專訊】陳嘉韻2007年起擔任半島電視台英文頻道駐華記者,5年來製作過400多條報道。她會講流利的廣東話、普通話和英語,而她的記者生涯是從香港開始,第一份傳媒工作是在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駐港記者,報道了一些回歸後的示威行動,以及韓國總統金大中和朝鮮領袖金正日的歷史性會晤。

陳嘉韻的身影出現在多項重大中國新聞報道的前線,偶有「闖關」之舉,如在鏡頭前與守在劉曉波住所外的便衣「談判」,今年3月的「黑監獄」(非法關押訪民的場所)報道中,陳嘉韻在做現場報道(俗稱「做扒」)時,被看守喝問「你們是幹什麼的?」陳一手將其推開,繼續「做扒」。

華裔身分被斥漢奸

陳嘉韻曾寫過一篇題為《美國人or 中國人?》的文章,提到自己在美20多年,深受美國文化和教育影響,但在華工作時,因她是華裔,從官方到普通中國人都期待她對中國更具同情心,否則就說她是「漢奸」。「做美國人方便的時候我就是美國人,做中國人方便的時候我就是中國人。」她堅持更關注中國的問題而非成就,「我的工作包括讓掌握權力的人知道真相, 質疑政府所作出的任何決定,而且是從基本層面上發出質疑」。

明報記者



吊銷外國記者證 10日即離境

【明報專訊】內地對外國駐華記者有嚴格管理政策,外國記者來華之前先向當地中國使領館申請「J-1」簽證,在30日內持所在新聞機構的證明,到公安局辦理「外國人居留許可」,每次期限通常為1年,駐華記者在這一年內最少要在內地逗留6個月,而短期採訪的外國記者則需申請「J-2」簽證,期限則因應「具體需要」批出。

此外,記者還要向外交部申請外國記者證,期限通常也是一年。不過,較小型的新聞機構或是新聞網站等一般不獲發記者證。

外國記者違反《外國常駐新聞機構和外國記者採訪條例》、或違反中國法律法規者,視乎情節輕重,將被外交部予以警告、責令暫停或者終止業務,情節嚴重者吊銷記者證,若記者證被註銷,其居留許可即在10日內失效,若未能轉換其他簽證,則該名記者必須在10日內離境。

一哥拒撤黑影論 「講就係講」 (《明報》,09/05/2012)

 警務處長曾偉雄昨日到訪大埔區議會,被記者追問會否收回「黑影論」,他說﹕「講就係講,收回係不切實際。」(鄧宗弘攝)
去年副總理李克強訪問期間,警員以手遮擋記者鏡頭,曾偉雄事後引述下屬解釋,指當時警員「見有黑影從身邊走出,本能反應用手擋住」。(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警務處長曾偉雄昨日首次回應監警會對「黑影論」的調查報告,稱事後回看,「個人絕對值得深刻反思」,但始終沒就當日言論道歉,又指言論「講就係講,收回係不切實際」。

拒道歉 稱「個人絕對值得深刻反思」

去年8月副總理李克強訪問麗港城期間,警方要員保護組人員以手遮擋記者鏡頭妨礙拍攝,曾偉雄事後在立法會上引述下屬解釋,指當時警員「見有黑影從身邊走出,本能反應用手擋住」,又辯稱警員當時是手指被攝影機縫隙「卡住」,非故意遮擋鏡頭。監警會日前發表中期調查報告,確認投訴警察課的質疑解釋奇怪和充滿巧合,並不可信,建議對有關人員展開紀律聆訊。

曾偉雄昨出席大埔區議會,多名議員要求他回應調查報告,他表示監警會和警方內部已深入調查,承認前線警員處理問題時或訓練和經驗不足,會認真檢討,包括回應公眾預期及改善與傳媒的溝通。

強調「真誠相信同袍解釋」

對於有區議員要求他撤回「黑影論」和致歉,曾偉雄稱「個人絕對值得深刻反思」,但指言論「講就係講,收回係不切實際」。被問及拒絕道歉會否影響警隊威信,他重申「我已講得很清楚」。

他續說,去年事發後,他未有充足時間全面蒐集資料便要上立法會,「當時有兩個選擇,一是不回應,二是基於我掌握的資料(回應),而我選擇後者」,強調真誠相信同袍的解釋,否認前線人員令他失望。

何秀蘭批置監警會公信不顧

在下午的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多名議員亦要求保安局副局長黎棟國表明政府立場,其中工黨何秀蘭稱,若曾偉雄拒收回言論,便是置投訴科和監警會的公信不顧;社民連梁國雄批評曾偉雄言論有如「縱容個仔行兇」,黎棟國則稱,對曾偉雄的言論沒補充。

另外,委員會主席涂謹申關注近來警方使用胡椒噴霧的手法,「是否(示威者)雙手碰到鐵馬便會出動噴霧」,並質疑警方強行扯脫示威者眼鏡再使用噴霧的做法是否必要;梁國雄指警方向上灑噴霧的方法猶如「觀音灑水普度眾生」,非針對個別示威者,隨時累及附近無辜者,警務處助理處長(支援)趙慧賢解釋,如示威者行為有違公眾安全,警告無效才會採用噴霧,但承認脫下示威者眼鏡並非一般訓練做法。

黑影論「收番係不切實際」 曾偉雄死不悔改拒道歉 (《蘋果日報》,09/05/2012)


【本報訊】監警會上周就副總理李克強訪港保安安排發表中期報告,踢爆警務處處長曾偉雄在立法會以匪夷所思的「黑影論」,為阻礙採訪的警員開脫。曾偉雄昨拒就「黑影論」道歉,又指收回言論不切實際,堅持當日是真誠相信有關警員。議員及民間團體齊轟曾偉雄死不悔改,警權囂張之勢將在候任特首梁振英上台更烈。

記者:張婷婷、白琳

副總理李克強去年訪港期間,警方要員保護組人員在藍田麗港城阻礙電視台記者採訪時,警員強行抬走「六四T男」;其後曾偉雄在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引述警員稱,當時看到黑影掩至,不知對方是記者,揮手擋開時手意外卡在攝影機上。不過,上周監警會報告顯示,警員提供不確證據,濫用職權投訴證明屬實。

「我覺得最緊要係向前看」

曾偉雄昨出席大埔區議會後回應監警會報告:「言論講咗就講咗,所謂收番言論,係不切實際。」對於會否道歉,他說:「當時我講嘅係我手上已知嘅資料,亦都係我自己真誠相信係可用嘅資料,咁所以我覺得最緊要係向前看。」

「當時我係有選擇,選擇將我自己所知嘅資料向保安事務委員會匯報,或者係選擇唔評論;當時我係選擇咗前者,喺呢件事件裏面,亦都值得我自己深刻反思。」曾偉雄表示,警方早前已作內部檢討,認為在與傳媒合作關係、處理公眾預期及溝通上均有不足,強調會吸取經驗。

「黑影論」當事人、now電視台記者梁卓麒對曾偉雄的回應感到失望,「直誠相信」同僚沒有問題,但如今監警會已指涉事警員濫用職權和做法不當,曾偉雄應站出來說出真相,「起碼講話信錯咗呢個人」;若要向前看,最基本是承認犯錯,才可向前。民陣召集人黎恩灝認為曾偉雄死不改悔,作為警隊之首不肯認錯,相信其作風在梁振英上台後將更嚴重。

李卓人質疑黎棟國包庇

保安局副局長黎棟國昨日在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表示,接受監警會報告,但認為曾偉雄發表「黑影論」時剛從外國回港,只掌握到有限資料。工黨的李卓人對曾偉雄不肯收回「黑影論」表示遺憾,質疑黎棟國包庇,變相縱容警方打壓新聞自由,「禿鷹變死雞撐飯蓋,你就攬住隻死雞。」

民主黨的涂謹申則批評,曾偉雄言論破壞政府形象,盡失民心,「警務處處長令公眾覺得,佢永遠唔認錯。」

李卓人並促請政府,立即拆除中聯辦外的花槽,以及移走鐵馬陣,回復昔日的自由示威及採訪空間;警務處助理處長趙慧賢反指示,威者越來越「激進」。

中國驅逐半島電視台女記者 (《蘋果日報 》,09/05/2012)


卡塔爾的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昨證實,該台駐中國的女記者陳嘉韻(Melissa Chan),因報道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中國勞工權益、計劃生育、新疆、西藏等敏感話題,被中國拒絕簽證申請,並遭驅逐出境,導致該台被迫關閉駐京記者站。這是中國自1998年以來,首度驅逐經過合格認證的外國記者。

報道劉曉波西藏問題

「中國的新聞機構可以在世界各地自由地報道新聞,我們希望半島電視台的記者也能在中國有同樣的自由。」半島電視台在聲明中證實,陳嘉韻的記者身份和簽證效期沒獲得延期,中方也不允許派遣新記者頂替其位置;現只能暫時關閉英文頻道北京記者站,但仍將尋求申請派記者到北京,直到中方批准為止。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昨日指出,外國記者在華採訪要遵守中國法律法規和職業準則,中方依法按有關媒體及記者表現處理事件,但沒說明陳嘉韻被逐的原因,只說對方應「心裏清楚」。在北京的外國記者協會隨即發聲明,指對事件感到震驚,認為中方試圖威嚇及審查在中國境內的外媒;香港外國記者會亦發聲明,希望當局批准陳的簽證申請。

陳嘉韻為美國公民,自2007年以來一直擔任半島電視台駐華英文記者。她上周曾在個人twitter上透露,今秋起將到美國史丹福大學學習,希望研究記者們應如何保護自己的電腦不被黑客攻擊,學習結束後將返回工作崗位。

BBC中文網/中央廣播電台

2012年5月8日 星期二

半島電視台駐京記者未獲續證 (「有線寬頻」,08/05/2012)

半島電視台駐京記者未獲續證
http://cablenews.i-cable.com/webapps/news_video/index.php?news_id=383485

駐華外國記者協會抗議中國驅逐記者 (「BBC」,08/05/2012)


在北京的「駐華外國記者協會」(The Foreign Correspondents」 Club of China)星期二(5月8日)發表聲明,對中國當局以拒發簽證方式驅逐外國記者表示抗議。

陳嘉韻是美國公民,自2007年以來一直擔任半島電視台駐中國英文記者,她最新提出的簽證申請被中國有關當局拒絕。

總部設在卡塔爾的半島電視台星期二宣佈被迫暫時關閉駐北京英文記者站,並且形容陳嘉韻是1998年以來中國當局所驅逐的第一位外國記者。

有猜測說,中國當局的這一行動意在懲罰半島電視台,因為這家電視台在去年11月播出的一部有關中國強制勞動的電視紀錄片讓中國官員感到不滿。

國際準則


駐華外國記者協會的聲明說,中國官員對那部電視紀錄片表達了憤怒,但是陳嘉韻根本沒有參與那部紀錄片的製作。

聲明指出,中國官員也曾對半島電視台英文頻道的總體編輯內容表達過不滿,並且指責陳嘉韻違規,儘管他們沒有具體指出違反的是什麼規則。

駐華外國記者協會指出,拒絕為陳嘉韻發放簽證是中國當局以簽證手段恫嚇外國駐華記者的一個極端例證。

聲明還說,根據國際準則,選擇由誰來為外國新聞機構工作的權力在新聞機構本身,而不是中國政府。

聲明最後說,駐華外國記者協會把這一事件看作是外國駐華記者在中國工作能力所受到的嚴重威脅。

中國「驅逐」半島電視台英文記者 (「BBC」,08/05/2012)


半島電視台星期二(5月8日)證實,該機構駐中國的英文記者陳嘉韻(Melissa Chan)的簽證申請被中國拒絕。

陳嘉韻自2007年以來一直擔任半島電視台駐華英文記者,曾就中國社會政治的各方面進行廣泛報道。

她曾就劉曉波、中國勞工權益、計劃生育、新疆、西藏以及黑監獄等敏感話題進行報道。
半島電視台英文頻道表示目前該頻道只能暫時關閉其北京記者站,但表示仍將尋求派記者到北京。

半島英文頻道此前曾尋求派更多記者到北京工作,但他們的申請一直沒有得到中國方面的批准。

自由

半島英文頻道負責人奈格姆說,半島英文頻道的報道致力給那些弱勢群體表達意見的機會。
他表示,半島電視台對其在世界各地的報道的專業性都抱有信心,希望中國政府也能尊重這一點。

奈格姆說:「中國的新聞機構可以在世界各地自由地報道新聞,我們希望半島電視台的記者也能在中國有同樣地自由。」

陳嘉韻上周曾在個人推特上透露,她在今年秋季起將到美國斯坦福大學學習一年。

她表示她希望用這一年時間研究記者們應如何保護自己的電腦不被黑客攻擊。

她當時在推特上說,在學習結束後她還將返回工作崗位。

2012年5月7日 星期一

羅:加強學習報道民調 (《正報》,07/05/2012)


【本報訊】澳廣視新聞總監羅崇雯表示,該公司客觀、公平報道政制發展諮詢。對於外界批評其選擇性報道港大民調結果,她指出,新聞部員工將會加強學習報道民調。日前,有市民兩度到澳廣視抗議其新聞有違中立、客觀原則,羅崇雯表示,不會回應個別意見,「否則,我們每日回覆不同的意見,變成不務正業」。另外,一名女青年在電視台節目批評部份傳媒渲染澳門新聞自由已死、澳門沒有民主。

四月十八日,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公布民調結果,顯示三個政制方案 (增加間選、減少間選、間選數目不變) 的支持度相同,增加下屆立法會間選的方案根本不是「主流方案」。然而,澳廣視在當晚的報道中只提及「主流方案」的支持度,備受外界批評。昨日,在電視節目「澳門講場」結束後,記者向澳廣視中文頻道新聞及資訊節目部總監羅崇雯提問。

澳廣視報道絕對客觀公平

記者不是問她曾否插手那則報道,只是詢問為何那報道只有一個方案。羅崇雯則回應:「我沒有指導相關的編採工作,因為,那天我要接待數名前來澳廣視的學者。」總監是否要跟進和檢討?她表示,關於民調的新聞是頗難報道的,新聞部人員將會在那方面加強學習的。整個諮詢過程中,澳廣視是否客觀、公平報道?羅崇雯稱:「無錯。無錯。絕對是。絕對是。」不足一個星期內,市民兩度到澳廣視抗議其報道有違中立、客觀等新聞原則,自我審查嚴重,並要求與管理層會面。羅崇雯會否與抗議的市民會面?她表示,在政制發展諮詢期間,澳廣視持續收到不同的意見,故不會回應個別的意見,「否則,我們每日回覆不同的意見,變成不務正業」。她指出,澳廣視早前已經發出聲明回應,沒有進一步補充。

在一星期內,前線記者和兩個團體分別關注政制發展諮詢期間,新聞機體受到干預和自我審查的情況。「一群痛心的澳門前線記者」發起穿黑衣行動抗議,「澳門傳媒工作者協會」發出公開信嚴正譴責,「國際記者聯會」在聲明內促請行政長官崔世安,傾盡全力,確保各層級政府人員尊重新聞工作者的權利,讓其在無威嚇或干預下,可無畏無懼地履行工作。

青年發言對傳媒渲染報道失望然而,一名認為「主流方案」是既定、客觀事實的青年在「澳門講場」發言時稱:「對於某部份的傳媒不客觀報道今次的政制發展,我作為一個澳門的青年,表示遺憾和失望。它們渲染澳門新聞自由已死、澳門沒有民主的報道方式,我覺得很遺憾和失望。希望各個傳媒可以客觀、實事求是去報道今次的政制發展方案,令澳門的政治體制可以向前發展。」

羅崇雯:澳廣視客觀公平報道政改 (《市民日報》,07/05/2012)


【本報訊】澳廣視在政改諮詢期間,被坊間質疑報道偏頗,澳廣視中文頻道新聞及資訊節目部總監羅崇雯昨回應稱,澳廣視絕對以客觀和公平報道政制發展諮詢。港大發表澳門政改民調當日她沒有指導相關新聞採編工作,又稱民調新聞「幾難做㗎!」為此會加強新聞部員工掌握和學習民調新聞的報道。

4月18日,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公布民調結果,受訪市民對3個方案「增加間選」、「減少間選」、「間選不變」的支持度是相同的,根本沒有一個方案是「主流」。然而,澳廣視當晚只報道「增加間選」方案的支持度。

對於坊間質疑澳廣視報道香港大學關於澳門政制發展的民調內容有偏頗,羅崇雯昨回應時強調,當天她需接待到澳廣視的學者,沒指導相關新聞採編工作。又稱民調新聞「幾難做㗎」為此會加強新聞部員工掌握和學習民調新聞的報道。

較早前有約20名市民到澳廣視抗議,指以公帑營運的澳廣視處理政制發展的報道時有違中立、客觀等新聞原則,自我審查嚴重,他們要求管理層問責及交代。羅崇雯被傳媒追問對事件有何回應時稱,公司早前已發出聲明,沒有任何新的補充。被問及會否約見有關市民了解事件?她表示,在整個採訪過程中收到不同意見,為此不會個別回應。

澳廣視堅持客觀公平報導 (《華僑報》,07/05/2012)


【專訪】澳廣視中文頻道新聞及資訊節目部總監羅崇雯稱,澳廣視絕對係堅持以客觀和公平報導政制發展諮詢。又對於市民遊行抗議不滿政制發展的報導,她稱公司早前已發出聲明,沒有任何新的補充。

 對於有傳媒質疑澳廣視報導香港大學關於澳門政制發展的民調內容,羅崇雯稱,當天需接待到澳廣視的學者,她沒指導相關新聞的採編工作。她稱會加強新聞部員工掌握和學習民調新聞的報導。

 關於市民不滿政制發展的報導並遊行抗議,強調公司早前已發出聲明,她沒有任何新的補充。又指在整個採訪過程中收到不同意見,不會回應個別意見。◇

澳廣視新聞總監回應抗議 處理民調新聞有難度 願意進步 (《新報》,「今日澳門」,07/05/2012)

【今日澳門訊】上周有市民先後兩次到澳廣視遞信抗議,不滿該台的電視中文頻道新聞在處理政制諮詢報道時,存有偏頗,包括處理港大政改民調時只報道所謂「主流方案」支持度。澳廣視中文頻道新聞及資訊節目部總監羅祟雯稱,當日須接待到訪學者,沒有指導相關新聞採編工作,澳廣視會堅持以客觀和公平報道政制發展諮詢。

不會回應個別意見 

昨日澳門論壇完結後,在場傳媒追問事件主角之一的羅崇雯(圓圖),她首先指不認同個別的意見,但稱公司早前已發出聲明,沒有任何新的補充;不過,經傳媒追問後,她亦首度公開開腔回應指控,她認為澳廣視在諮詢期間有客觀公正報道。 對於抗議的市民希望約見她本人,作為公營廣播機構的新聞部負責人,會否與市民會面;她稱在過程中收到不同意見,但不會回應個別意見。 她認為在處理民調新聞時有一定難度,表示會加強新聞部員工掌握和學習民調新聞的報道。

澳廣視稱公正處理政改報導 (《濠江日報》,07/05/2012)

【特訊】日前五一遊行期間,有青年團體遊行至澳廣視,抗議其政制發展諮詢的報導存選擇性,對此,廣視中文頻道新聞及資訊節目部總監羅祟雯昨接受採訪時重申,機構處理政制諮詢的新聞報導絕對客觀公正,而報導香港大學關於澳門政制發展的民調內容當天,她正接待來機構考察的學者,並沒有指導相關採編工作,又稱將不會接待示威人事,公司早前已就此發出聲明,她沒有任何新的補充。

2012年5月5日 星期六

記協:警允檢視設記者區標準 (《明報》,05/05/2012)

【明報專訊】中聯辦外警方種種採訪限制引起各界批評。四大新聞團體昨午與警務處長曾偉雄會面,要求警方取消「記者區」免妨礙採訪。記協主席麥燕庭引述曾偉雄稱,會檢視有關設立記者區的標準,並承諾本月13日前交代檢視時間表。曾偉雄亦已答允在警方內部發出通知,指日後若要強制記者留在採訪區,在場警員必須向記者解釋理由;內部通知亦會明言若設記者區,記者一般有權自由出入。對於新聞界普遍要求拆掉中聯辦門外的花槽(採訪區),免成為妨礙採訪的工具,曾偉雄則不作評論。

拒回應拆中聯辦花槽要求

新聞行政人員協會副主席陳淑薇表示,已表達取消記者區的訴求。她指出,採訪自由是香港核心價值,警方某些聲稱方便記者工作的安排,實際是妨礙採訪自由,希望警方理解。

麥燕庭指出,記協、新聞行政人員協會、攝影記者協會和新聞工作者聯會的共識是,警方如非必要,不應設立記者區,否則也應先與傳媒溝通。

警方過去一年,在副總理李克強訪港及中聯辦外多宗示威中,其「指定採訪區或示威區」的安排多次受質疑。監警會前日就副總理訪港期間的16宗投訴發表中期報告,確認7名警員妨礙採訪需受處分;監警會下一步撰寫的最終報告,將判斷警方採訪區及示威區安排是否恰當。

與警務處長會面 促勿濫設採訪區 記協求拆中聯辦外花槽 (《蘋果日報》,05/05/2012)

 新聞工作者團體代表(圖)昨與警務處處長會面,除了反映不滿外,並要求拆除中聯辦外的花槽。
新聞工作者團體代表昨與警務處處長會面,除了反映不滿外,並要求拆除中聯辦外的花槽(圖)。


【本報訊】老屈記者是「黑影」、中聯辦外阻採訪,警方近年不斷打壓新聞自由,四大新聞工作者團體代表昨與警務處處長曾偉雄會面反映不滿,要求警方不要濫設採訪區,以及改善中聯辦外的採訪限制。當中香港記者協會、新聞行政人員協會及攝影記者協會均要求拆除中聯辦外的花槽,曾偉雄不評論這個問題。

香港記者協會、新聞行政人員協會、香港攝影記者協會及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四個團體昨午與曾偉雄會面。針對近日警方以鐵馬「禁錮」步出中聯辦「採訪區」的記者,在特首候選人選舉論壇中,軍裝警員拘捕不在記者區內採訪的記者等問題,傳媒代表向曾偉雄表明,除了在禁區採訪、採訪涉及政要活動,以及在大型典禮進行期間採訪之外,其他採訪活動都不應設採訪區,限制採訪自由。傳媒團體均認為,遊行示威的採訪,絕不應設立採訪區。

此外,傳媒團體在會上表明,不滿警察在中聯辦外對記者採訪示威活動的限制,包括過去將採訪區設於中聯辦外斜對面的均益大廈外。記協、新聞行政人員協會、攝協均認為,中聯辦外的花槽妨礙採訪及表達自由,應該拆除。曾偉雄在會上表示不會評論這問題。

部份個案妨礙採訪自由

曾偉雄在會上稱,同意在一般情況下,不應設採訪區,即使有採訪區,記者也可自由進出,若現場指揮官要限制記者出入,指揮官也要提出具體的理據。他表示,不能即時指令取消記者區,但警方現正進行研究,檢視警方在行動時,是否要設立記者區的標準,期望在 5月 13日前,能提出一個時間表,交代何時才能完成研究。記協主席麥燕庭表示,看不到有任何理由,需要在中聯辦外訪採訪區。新聞行政人員協會主席陳淑薇指採訪自由是香港的核心價值,警方聲稱記者區是方便記者工作,但部份個案其實是妨礙了採訪自由。

警方近年多次阻撓採訪,破壞新聞自由,包括去年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訪港期間,警員在麗港城外用手擋鏡頭,阻止記者拍攝便衣人員抬走身穿平反六四汗衣的居民黃健。曾偉雄其後更在立法會引述警員聲稱當時誤以為記者是「黑影」。





副指揮官孭五宗投訴

【本報訊】副總理李克強去年訪港,警方保安措施強悍, 38名警務人員被投訴。日前監警會公佈其覆核投訴警察課 16宗相關調查的中期報告,顯示灣仔區一名高級警司個人孭起五宗投訴,據了解,他是灣仔區副指揮官歐陽照剛(圖),負責區內保安行動,被監警會建議作為被投訴人,而非當日執行指令的前線人員。

歐陽照剛昨日向本報確認被投訴人身份,但不便再作評論。他所涉及的五宗投訴,其中兩宗涉及封閉行人天橋,投訴課分類為「投訴撤回」和「無法追查」,獲監警會通過。其餘三宗未獲通過,包括移走請願內地港商、無法遞交請願信和採訪區遠離現場等。監警會正待警方提供行動指令,及設定示威區和採訪區的理據,稍後將於最後報告中闡述對個案的意見,並就要人訪港的保安安排向警方提出建議。據悉,監警會希望在 7.1前完成報告,以助部署屆時政要訪港。不排除行動處處長洪克偉或更高層人員要為投訴負責。

歐陽照剛是飛虎隊首位本地教官,過檔灣仔警區前曾任警察公共關係科高級警司。 2010年時代廣場「強搶」民主女神像事件,歐陽照剛在場指揮。街工立法會議員梁耀忠認為,曾偉雄當日對黑影事件沒有深入調查便袒護下屬,嚴重失職,要求他道歉和下台。

網友議論陳光誠顯示中國新聞封鎖 (「BBC」,04/05/2012)


自從中國當局在星期三(5月2日)開始打破沉默就盲人維權人士陳光誠進入美國使館的事件發佈消息和評論之後,中國媒體始終沒有完整報道事件的全過程。

BBC記者從中國國內網站上看到,一些網民抱怨中國媒體沒有披露事件的全貌,特別是陳光誠為什麼要「進入美國駐華使館」。

署名柯柯的網友在中國「騰訊微博」上發帖說,「陳光城(誠)什麼人物?看個中國新聞就是沒頭沒尾,突然就冒出幾個字,……」

自從陳光誠在4月26日進入美國使館之後,中國媒體在6天之內始終保持沉默,儘管網上傳言不斷,有關的信息也被不斷從網上刪除。

5月2日,中國官方的新華社發表一句話消息說,「據了解,山東省沂南縣人陳光誠於4月下旬進入美國駐華使館停留6天後自行離開。」

一頭霧水

許多中國網友表示,這樣的報道讓人感覺一頭霧水。

署名莉娟的網友在「騰訊微博」上說,「「陳光誠自行離開美國駐華使館」有幾個認識「陳光誠」的??有幾個知道「陳光誠事件」的?打(大)家請了解下!看看我們的身邊還有多少我們不知道的事!」

署名韋劍的網友說,「或許是我電視壞了看不到新聞的原因?還是我的手機上網不夠智能?這兩天老看到或聽到「陳光誠」這個人名,知道他也跑到美國大使館了,卻怎麼查也查不到他為什麼去的。」

自從中國當局5月2日打破沉默之後,中國外交部和中國官方媒體連續就陳光誠事件發表聲明和評論,包括要求美國就此向中國道歉的聲明和《北京日報》嚴厲譴責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的評論。

但是人們注意到,中國官方媒體隻字未提陳光誠逃離中國山東臨沂家鄉的原因和過程,使難以接觸海外媒體的中國公眾無法了解事件的全貌。

2012年5月4日 星期五

引述曾偉雄指不逼記者入採訪區 (「有線寬頻」,05/05/2012)

引述曾偉雄指不逼記者入採訪區
http://cablenews.i-cable.com/webapps/news_video/index.php?news_id=383254

黑影事件警確濫權 G4說謊 7警受處分 最高級總督察 (《明報》,04/05/2012)


【明報專訊】監警會昨發表就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訪港而衍生的16宗投訴個案的中期調查報告,確認其中兩宗投訴共涉10項警員妨礙採訪的指控,證明屬實,7名警員須受處分。在「黑影事件」中兩名要員保護組(G4)高級警員及警長,不單在麗港城故意用手遮擋NowTV記者鏡頭,還向警方謊稱事件起因是手指被攝影機卡住,兩人因濫用職權及疏忽職守的投訴查明屬實,由於兩人曾向警方提供不真確證供,將要面對或影響前途的紀律聆訊。

人權監察﹕罰太輕 記協:須道歉

香港人權監察歡迎報告,但指7名證實違規警員有5人只是得到不作記錄的警告或告誡,質疑懲罰太輕。香港記者協會主席麥燕庭指出,多項妨礙採訪指控成立,反映警方打壓新聞自由及濫用警權,要求大範圍犯錯的警方,須向公眾道歉及全面檢討。

監警會主席翟紹唐昨日不認為警方對違規警員處分是太輕,因他相信部分警員只是因「一時之氣」犯錯,非存心妨礙採訪。

今次爭議源於去年8月副總理李克強訪港時,警方多次妨礙市民活動與示威及記者採訪引發的投訴。監警會於前日將報告呈交特首,並於昨日公布調查結果。

在李克強訪問麗港城時,警方要員保護組4名警員被指涉嫌抬走及毆打穿六四T恤麗港城男住客一事,警方其後以投訴人拒落口供,欲把投訴分類為「無法追查」了事。監警會拒接納這分類,認為可透過新聞片段及閉路電視錄像作跟進,促警方展開全面調查。

監警會﹕警非存心阻採訪

在記者鏡頭被擋的「黑影」投訴,兩名NowTV記者及攝影師欲拍攝被抬者,卻被兩名要員保護組高級警員及警長以手遮擋鏡頭妨礙拍攝,警員還取笑記者「你做乜手震呀」,但未料過程全部被記者錄下。事發後,警務處長曾偉雄曾引述同僚的解釋,指當時警員「見有黑影從身邊走出,本能反應用手擋住」。

證實縫隙闊 手不能卡鏡頭

不過,投訴警察課翻看錄像調查後,確認兩警員犯錯甚至講大話,因被投訴警長曾辯稱當時只是手指碰巧被記者攝影機縫隙「卡住」,而非故意遮擋鏡頭。但警方找來一部同類型攝錄機,證實縫隙之闊根本不足卡住記者鏡頭。投訴警察課最後指兩警員解釋「奇怪和充滿巧合,不可信」,並涉「提供偏袒己方」的不真確證供,建議有關警察單位對兩人作出紀律聆訊。

警指無法查「六四男」投訴 監警拒接納

除此2人外,尚有另外5名警員因妨礙採訪投訴證明屬實,警方已給予不作記錄的警告或告誡作為處分,5人涉亂搜記者銀包、衣物侵私隱,或搜查前拒解釋。被警告者職位最高者為要員保護組一名總督察,他涉曾威嚇不肯改變採訪位的記者,稱「你唔肯搬走的話,我就call架貨車來擋住你」。

警方表示,歡迎監警會已提交的9宗個案調查結果,指會檢討個案找出可改善之處,警方並會繼續配合監警會為餘下個案作結論。警方強調會繼續以不偏不倚態度及專業精神處理投訴。



監警會﹕最終報告或提高層

【明報專訊】今次副總理訪港爭議中,共有38名由警員到總警司級的警務人遭到投訴,但暫時監警會中期報告,只確認有7人犯錯即投訴屬實,被罰者官階最高只是一名總督察。監警會主席翟紹唐昨否認監警會無意追究警隊高層和一哥曾偉雄在事件中的責任,待稍後獲得警方的行動指令後,若確認有高級警官在事件中犯錯,他不排除在最終調查報告加以提及。

5人受警告 不影響仕途

不過香港人權監察昨質疑,針對該7名投訴屬實的的警員,警方處分也是太輕。監警會中期報告顯示,其中5名犯錯的警員包括要員保護組一名總督察,只須接受警方管理層警告或告誡,而且有警告更講明是「建議在不會記入分區報告檔案的情下作出」,簡單來說,即是不會作正式書面紀錄致影響5人的仕途。

唯一須接受較重處分的兩名警員,便是遭「全程錄下」蓄意遮擋記者鏡頭經過的要員保護組兩名警員,他們被建議須接受「紀律覆核」。接近警方消息稱,紀律覆核是指警方會先具體研究兩警員涉嫌觸犯哪些警隊規則或警察通例,然後極可能會召開紀律聆訊,在給予兩人答辯的機會下決定如何處分。消息人士補充,紀律聆訊可帶來多種不同處分,包括書面警告、降職、數年多不得升遷等,最嚴重的是革職。



未能取警隊行動指令阻調查

【明報專訊】副總理李克強訪港至今已事隔大半年,但相關的16宗警察投訴仍有6宗未完成調查,監警會昨解釋,因6宗投訴都涉及保護政要的行動,像「封鎖天橋驅趕行人」、「設立指定採訪區及公眾活動區,限制採訪及示威等」,但監警會至今仍未能取得屬機密的相關警隊行動指令,故無法判斷警方做法是否恰當。

16宗投訴 6宗未完成

監警會主席翟紹唐昨透露,監警會已運用《監警會條例》第22及29條的權力,要求投訴警察課提供有關行動指令,以確定警方採取的行動是否合理。他稱,一般而言警方依法是須提供有關資料給監警會的,除非政府指有關機密資料牽涉到重大安全考慮等則例外。

翟紹唐稱,若得到有關行動指令資料,他希望能盡快撰寫好最後報告中,交代餘下6宗投訴調查結論,及向特首提出警隊應如何作出改善的建議,但暫時未有時間表。警方則回應,會考慮如何配合監警會的訴求,但同時亦須考慮若全面公開限閱文件(如行動訓令行動細節),或對警隊未來行動有影響。

監警會踢爆一哥黑影論 報告︰兩警解釋不可信 建議紀律覆核 (《蘋果日報》,04/05/2012)

 身穿六四 T恤的黃健當日向到訪麗港城的李克強抗議時,被黑衣人無理抬走,監警會需進一步質詢此個案。
 警員稱當時看到黑影,阻擋記者拍攝,監警會認為對他的投訴成立。

【本報訊】警務處處長曾偉雄早前以黑影論為疑似警員在麗港城阻撓採訪一事開脫,監警會昨完成的覆檢中期報告踢爆,連警察投訴課都認為被投訴的要員保護組警長和高級警員「提供偏袒己方的不真確證供」,建議要對兩人展開紀律覆核,最嚴重的懲處可以是革職。警方昨回應指曾偉雄當時是「真誠相信」警員的描述。記者:張婷婷、王家文、翁煜雄

監警會昨公佈就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訪港期間,保安安排衍生的投訴警察個案的調查結果,及監警會覆核結論的中期報告。投訴課共接獲 16宗投訴,監警會通過 9宗,另外 6宗會繼續提出質詢,尚有一宗則因涉及刑事審訊,監警會要求在案件審結後,投訴課需要重開調查。
16宗個案中,投訴課對 4宗展開全面調查,包括阻撓 NOW記者梁卓麒到麗港城採訪所遇到的黑影事件,全部 6項指控成立。此外,要員保護組總督察在何文田稱會以貨車阻礙 NOW記者黃雅文採訪,以及一名女警在未說明原因下檢視記者褲袋和外套,濫用職權判定屬實。

指解釋奇怪和充滿巧合

黑影事件中,高級警員稱見有人持一個黑色物體衝過來,即時反應伸手阻止,又擔心對方會向他擲出黑色物件;警長上前協助同僚,以 90度轉向對方及伸出右臂,企圖攔截對方,但發現右手食指第三節卡住在攝錄機鏡頭與鏡頭上方金屬之間。投訴課認為警長和警員的解釋奇怪和充滿巧合,並不可信。 

投訴課認為高級警員故意揮動雙手阻礙拍攝,又認為警長故意抓住攝錄機長達一分鐘,並非意外卡住,不能排除是想阻礙拍攝移走「六四 T男」的過程;兩人「提供偏袒己方的不真確證供」,應嚴肅看待,建議對兩人展開紀律覆核。

投訴課亦指警長否認當日見過投訴的記者,又稱和攝影師沒有不愉快對話,但均被證人踢爆。投訴課亦斷定警長沒有應要求出示證件,及說出不必要的話,包括「你手震喎」、「使唔使整整你部機呀」等。

NOW新聞台昨回應指,監警會的中期報告顯示,該台記者在麗港城和何文田採訪期間確實遭受警方不合理阻撓,期望警方吸取教訓,日後配合傳媒採訪需要,保障新聞自由。

另外三宗需要全面調查的投訴,監警會均須進一步質詢,包括羅芳芳在灣仔的抗議行動、內地港商先後在灣仔區和新政總向副總理遞信卻無法表達意見,以及新城電台記者許超顈被搜查銀包、揉擦的士單據。

警方:處長真誠相信描述

監警會要求警方就封閉措施作出多方面澄清,如封閉行人天橋和驅散行人的理據、採訪區和示威區的設定等,以評估警方的保安行動是否恰當和有何依據。監警會主席翟紹唐表示,預計尚需時間處理餘下的投訴,待資料齊集後,會着手撰寫最後報告,並就政要訪問安排向警方提出建議。

民間人權陣線警權關注組認為,調查結果反映曾偉雄在立法會發表的黑影論並非屬實,而是公然欺騙公眾之舉。民陣警權組強烈要求曾偉雄公開道歉及問責下台。警方發言人表示歡迎報告。

對於處長曾偉雄當日在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發表黑影論,警方發言人表示,處長當時真誠相信有關人員對事件的描述,加上當時並無其他資料顯示情況並非如此。


被抬走的麗港城居民黃健,事後投訴遭警方粗暴對待。

不留紀錄
口頭警告 有等於冇

投訴警員個案成立的一向不多,就算成立,被投訴警員一般只會面對無紀錄的警告,或接受紀律評估。雖然警方稱評估結果最嚴重是革職,但人權監察質疑評估後的懲處能否反映警員侵犯新聞自由的過失,「真係會被革職嘅有幾多吖?」

有關記者投訴在麗港城及何文田採訪期間受到警員阻撓,兩名警員被投訴六項指控,包括濫用職權、無禮及疏忽職守,全部成立,將受到紀律評估。監警會秘書長朱敏健說:「評估結果可以去到好嚴重,嚴重到革職。」另外,一名警員有疏忽職守之嫌,將受警告,一名警員聲稱會用貨車阻擋記者採訪,也受到口頭警告,不過警告都屬無紀錄的處分。

人權監察組織總幹事羅沃啟稱,投訴警員個案甚少成立,而成立後的罰則也未必「去到革職咁嚴重」。他質疑警方的閉門紀律評估未必反映警員過失的嚴重性,「監警會成日都同警方拗到牙血都出埋,佢哋會唔會信服監警會嘅判決?」他又說,無紀錄的口頭警告,於警隊「根本唔係一回事」,未必可阻止警員繼續打壓新聞自由。他建議日後紀律評估應加入更多警方以外的組織代表,增加公信力及透明度。

《蘋果》記者


8.18當日有大量警員進駐港大,把學生李成康推入後樓梯。


8.18風波
港大教員斥路障阻上班

李克強去年 8月 18日到訪香港大學,警方不斷在校內擴大管制區阻止學生示威,更在附近堵路封橋,阻人出入。監警會昨發表的中期報告披露,有港大外籍教職員投訴當日警方無理設置路障阻礙職員上班,並批評校內警力過大,有警員更不懂英語,無法溝通。

當值警員不懂英語

8.18港大事件後,警察投訴課接獲一名港大教職員投訴指,他當天早上 7時到港大上班,途經薄扶林道何東夫人紀念堂時,有警方路障檢查車輛,令交通非常擠塞;他進入校園後,發現在校內警方檢查站當值的警員不懂英語,令他非常不滿。

監警會秘書長朱敏健指,該教職員後來同意警察投訴課以簡便方式處理有關投訴,監警會也接納。不過,朱指出,有關警方當日在港大的保安安排,以及如何避免同類事件發生,仍待警方提供進一步資料。

8.18事件重點包括警員把港大學生李成康推入後樓梯風波,港大調查小組批評警方使用不必要武力。李成康已申請法律援助,擬入稟控告警方襲擊和禁錮,他預計下周有審批結果。李成康昨稱,既然港大調查報告指警方使用不必要武力,校方應正式向警方投訴並要求道歉,還港大公道。港大發言人回應稱,暫仍未就事件向警方投訴,也沒進一步發展。《蘋果》記者


警務處長曾偉雄以黑影論為警員阻撓採訪開脫,人權監察促他公開交代問責。


記者心聲
「下達命令者置身事外」

監警會接獲三名記者十多項指控,有關採訪副總理李克強訪港時遭警方阻撓及侮辱,大部份指控成立,當中兩名記者表示,希望警方引以為鑑,不要再無理阻撓採訪,而前線警員只是執行上司的指令,罪魁禍首是警隊管理層,包括警務處處長曾偉雄,有必要檢討現行採訪安排。

未知警方是否會收斂

新城電台記者許超穎去年在何文田黃祖堂社會服務大樓採訪李克強訪港活動時,被帶至兩條街之外的採訪區,甚至遭搜查隨身銀包。她昨獲悉監警會通過指控後不以為然,因她非投訴前線警員,而是投訴整個採訪的保安安排,「今次投訴成立,只係前線警員硬食受罰,下達命令嘅上司可以置身事外」。另一名在同一地點採訪並遭搜身的 NOW電視台記者黃雅文,更被一名總督察警告若不進入採訪區,會召一輛貨車阻擋記者的拍攝視線。雖然投訴成立,涉事的總督察也被警告處分,但她坦言未知警方是否會收斂,因她前往中聯辦採訪時仍受到警方阻撓,「今次投訴成立,希望警方真係有改善,唔好阻撓記者正常採訪」。

除限制傳媒採訪,警方在李克強訪港期間將示威區設於千里之外。內地港商羅芳芳去年到李下塌的君悅酒店外示威,被多名警員驅趕,被扯頭髮、打嘴等,投訴警方濫權和毆打。監警會正待警方提供進一步資料,在最後報告中交代。《蘋果》記者

公安扮醫生阻記者採訪 (《蘋果日報》,04/05/2012)

大批公安嚴密守衞醫院附近範圍。法新社


失明維權律師陳光誠留醫的北京朝陽醫院外,昨日繼續有大批記者守候,現場守衞森嚴,公安劃出封鎖線和記者區,甚至有公安扮醫務人員阻截記者和訪民。昨日載他到醫院的美國駐華大使館車輛,昨早再載其妻子袁偉靜及兩名小孩到場。

大批記者昨日繼續守候在朝陽醫院外,但被公安限制在採訪線內的媒體,反成為路人及院內病患看熱鬧的對象。另外昨上午亦有一批訪民去醫院看望陳光誠,但目擊者指凡是敏感人士,或上黑名單訪民都會遭到攔截,被要求配合公安工作到附近警車上接受詢問。便衣更傾巢出動,化妝成醫務人員、保安等在醫院周圍監控,接近醫院的外地人都被帶走,能到醫院近處的訪民不多。公安亦加強醫院附近交通管制,其中一條行車線封閉不讓車輛停靠。

博訊網/中央社

2012年5月3日 星期四

傳協籲公眾關注新聞從業員困境 (TDM, 03/05/2012)

世界新聞自由日:两岸四地 (「國際記者聯會」,03/05/2012)


今天五月三日是世界新聞自由日,是提醒世界每角落的人群知曉,他們有權持有自己的意見,尋求、接受及傳遞消息、意念及思想的自由,是《世界人權宣言》第十九條中所賦予訂明。傳媒在箇中擔當重要角色,負責傳遞公眾關切的社會議題。

不過,國際記者聯會持續地接獲眾多在大中華區包括中國大陸、台灣、香港及澳門的傳媒投訴。他們[指在日常採訪工作中,遇到各種各樣壓制。

中國大陸

眾多中國大陸記者投訴2012年的工作環境,較2011年因「中國茉莉花革命」出現的鎮壓還要惡劣。今年間,中國傳統及網絡傳媒均經驗到言論空間的緊縮。微博實名制的推行窒礙人民自由表達意見,此外,更有不少中國大陸網絡被強迫關閉。

據英國《衛報》四月一日的報道指,至少有六名人士包括一名財經記者李德林遭公安指,散播「軍車如林」的謠言訊息而被羈押。期間,甚受市民歡迎的新浪及騰訊的微博服務,評論功能亦被禁制三天。四名博客分別楊海鵬、張鳴、何兵及沈亞非(博客名石扉客)遭新浪在毫無通知或解釋下徹底刪除。此外,微博中不少公眾關切的議題亦持續地被刪掉。

至於傳統傳媒面對的審查制度仍舊無變。眾多報紙傳媒報稱持續地接收來自官方的各種禁令,述明某些事件不能報道或社論觀點必需跟從。

2012年至今,中宣部下達各種禁令指示傳媒機構不能報道或評論某些事件,當中包括香港特首選舉、四川藏民區持續發生多宗僧侶自焚事件、失明維權人士陳光誠和妻子袁偉靜被非法軟禁在家及陳光誠逃走事件,與重慶前黨委書記薄熙來醜聞。記者禇朝新更因薄熙來事件與另一名記者王思璟遭公安問話。中宣部在事件中下達的指令,連稿件刊登的數量更作出指令。

中國大陸的記者在每天的採訪工作,遇到的人身安全或恐嚇仍是持續。任職於《新民晚報》的記者陶邢飊塋及《東方體育日報》記者沈坤彧於四月廿一日,被位於中國東北部遼寧省的大連市足協秘書長郭軍毆打。

陶先後被郭軍揑著頸項,推倒地上兼腳踢腰部。雖然,郭在數天後向記者道歉,中國國家體育局亦確認維護記者採訪權免受襲擊,可是,類似衝擊記者採訪工作的暴力事件及侮辱行為同樣持續地在中國境內出現。

中國大陸記者因採訪報道而招致懲罰繼續發生。《邊城晚報》的高層管理人員包括執行總編輯羅曉明、副總編輯楊勝東及舒剛斌因報道一項民意調查時,指湖南省懷化市的居民對當地領導不滿而遭到省宣傳部懲罰,暫停職務。

外國記者在中國境內採訪亦越來越困難。他們的活動自由受到限制,特別是前赴西藏、四川省內藏民區及新疆,有些地方並無要求入內准許證,可是,他們仍未能自由進出。外國記者更經常因中國的工作簽證而遇到困擾,他們往往因報道了一些負面的消息而在簽證時被拖延簽發,甚至被威嚇拒予簽證。

中國傳媒受壓之餘,即使普羅市民亦同樣未能享受表達自由的權利。多名示威人士被公安羈押或檢控,當中包括四月在廣州拍攝示威行動的巫冠煌。作家楊偉東及西藏作家唯色都分別被北京公安禁止出境。

香港

言論自由是香港的核心價值之一,這價值亦早已深入民心,整個社會因而必須以實質行動確保這存在的自由、多元聲音及獨立的傳媒運作。不過,這權利卻因為傳媒進行自我審查而留有污點。

2012年,香港下任特首選舉戰中,有不少報道指中央駐港機構中聯辦的宣傳文體部部長郝鐵川干預香港傳媒有關的報道。郝被指曾致電予香港《信報》大股東李澤楷,更留言針對該報在選舉報道上,一些負面報道當時仍是候選人的梁振英及對中聯辦的評論。李澤楷雖否認,但其他不少傳媒高層都表示,每有敏感新聞、跟郝部長或中央有關的新聞報道後,他們都會接獲類似的電話或被邀與郝共膳。

此外,《成報》的自我審查更是昭然若揭。著名評論員劉銳紹在該報的專欄中,撰寫的文章更被篡改,由不支持任何一名特首候選人被改寫成支持其中一名候選人。四月九日,劉銳紹在專欄中,撰寫悼念著名異見分子兼天體物理學家方勵之的文章後,該報的官方網站在中國大陸境內立即被屏蔽,而報章的高層更接獲指令立即終止劉的合約。四月十二日,劉銳紹接獲報章終止合約關係的電郵通知,但信中未予任何解釋。未料,自我審查在該報持續出現。四月三十日,該報自行刪除網上一篇涉及失明維權人士陳光誠的專欄文章。

香港傳媒除了自我審查外,採訪自由亦受到香港特區政府不同部門設下限制。香港警務處及消防處自從更改通訊系統後,向傳媒公眾發放的訊息逐漸收緊,而警方對記者的活動範圍更常以「記者採訪區」的設定作出局限,並特別在中聯辦門外常設採訪區,攝影記者拍攝工作亦被阻撓。不過,攝影記者被阻撓拍攝,不獨在中聯辦門外,即使一般的示威行動亦常遭禁止。香港《經濟日報》攝影記者潘政祁在三月十九日,採訪特首選舉辯論會場外的示威活動時,遭一名警員推阻及扣留。

公眾的表達自由亦漸見緊縮。香港多名的區議員及消防員均報稱,他們欲在工作的屋邨或消防局外,張貼批評政府施政或主張更改工作時數的海報均被官方禁止。然而,有關做法在特首選舉前並未限制。

澳門

澳門的傳媒自我審查的做法更引起業界及公眾的憤慨。四月廿六日,澳門一群傳媒工作者發出一封公開信,呼籲所有新聞工作者在五月一日穿上黑色的衣服工作,哀悼澳門的新聞自由日漸惡化。 

在澳門傳媒工作者協會今天發出的公開信中指,澳門記者在報道澳門的政制改革時,文稿被刪除或修改致反對政改的異議聲音被掩沒,另外,在報道政改的民間諮詢調查時亦被要求淡化處理。記者的活動採訪範圍亦遭澳門警方限制。剛在澳門公共廣播電視台請辭的記者陳麗靜指,澳門的傳媒普遍有自我審查,不過,有關做法近期漸見惡化。不少敏感的議題如政制改革的報道,常被高層干擾甚或指派年資淺甚至是實習記者負責。香港《南華早報》攝影記者王智強五月一日前赴澳門採訪時,遭入境人員以懷疑危害社會安全而拒絶入境。王指,有關做法自2009年起,已是第三度遇上。澳門的新聞自由惡化的狀況已引起境內其他傳媒組織同樣關注,當中包括澳門傳媒俱樂部。

澳門市民的表達自由亦受到局限。一名穿上「平反六四」汗衣的維權人士欲進入政府安排的政改諮詢會場時,被場內人員要求穿上外衣遮擋,當拒絶後便立即被警方帶離現場扣查兼繫上手銬。

台灣

台灣的傳媒面對最大的挑戰之一是刑事化的誹謗罪。2011年9月,新聞網站《新頭殼》的記者兼前任台灣記者協會主席林朝億,與網站負責人蘇正平因報道一篇有關國民黨立委謝國樑後,便遭謝控以誹謗罪。事後,台灣眾多新聞工作者、學者及民間維權人士紛紛表達關注,認為有關法例不合時宜更踐踏新聞自由,不過,台灣政府並未理會。

此外,傳媒的壟斷對台灣新聞的多元化亦造成威脅。旺旺集團旗下旺中寬頻正向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申請准許,以台幣七億(約美元二億六千萬)併購11間有線電視。申請倘若批准,旺旺集團在台灣有線網絡約佔百分之廿三的市場佔有率,再連同已擁有的多份報章、雜誌、有線及衛星電視計算,旺旺集團將佔據台灣傳媒市場三分之一。

另方面,傳媒因追逐盈利致業界持續進行,置入性行銷的廣告式新聞報道,衝擊傳媒保持編輯自主的獨立性。

總結

今天是世界新聞自由日是慶祝新聞自由的基本權利,亦是檢視全球的新聞自由狀況,捍衛傳媒的獨立性,及向因新聞採訪而喪失生命的新聞工作者致敬。

在此精神下,國際記者聯會促請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總理溫家寶、台灣總統馬英九、香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曾蔭權、候任行政長官梁振英及澳門特區政府行政長官崔世安,傾盡全力,確保各層級政府人員尊重新聞工作者的權利,讓其在無威嚇或干預下,可無畏無懼地履行工作。本會更要求各領導人諾守自己境內的憲法及相關的法例,尊重人民有表達自由的權利。

國際記者聯會更呼籲所有新聞工作者緊守崗位,捍衛新聞自由,牢記自己的崗位向公眾傳播社會關切的議題,而非淪為政府或商界的傀儡。


如欲進一步查詢,可致電本會亞太區分會+61 2 9333 0950或 +852 9145 9145

國際記者聯會代表全球逾131個國家超過六十萬名新聞記者


推特: @ifjasiapacific

臉書: www.facebook.com/IFJAsiaPacific


警員麗港城阻記者採訪投訴屬實 (「有線寬頻」,03/05/2012)

警員麗港城阻記者採訪投訴屬實
http://cablenews.i-cable.com/webapps/news_video/index.php?news_id=383187

記協指調查結果顯示警方有濫權
http://cablenews.i-cable.com/webapps/news_video/index.php?news_id=383191

澳門傳媒工作者協會--致社會的一封公開信 (「澳門傳媒工作者協會」,03/05/2012)

五月三日是「世界新聞自由日」,澳門傳媒工作者協會公開呼籲,公眾關注新聞從業員內外受壓的困境。本會同時促請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以實際行動兌現承諾,維護新聞和言論自由這一社會核心價值,而非只是將「尊重新聞自由」流於空話。

五一勞動節當天,一班前線記者自發在採訪期間穿起黑衣,表達對近期政治新聞遭受嚴重審查的不滿和譴責,希望以實際行動打破謊言,還原事實真相!事件反映無論是前線記者的採訪空間,媒體內部的編採自主和獨立性,以至公眾的知情權,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特別是在政改諮詢期間,本澳多間傳媒機構出現不同程度的新聞審查,包括在內容和版面上淡化處理,甚至無理抽走有關政改諮詢的稿件和新聞片段。這種極具傾向性的新聞篩選和操作方式,違背持平、客觀、公正的專業原則,嚴重損害公眾的知情權,一再衝擊前線新聞從業員的良知和道德底線。

本會嚴正譴責以任何形式向傳媒機構和編採人員施壓,意圖干預新聞自由、扭曲真實報道的手段!任何人妄想將社會公器「私有化」,變成為單一利益服務的「宣傳工具」,最終將會受到社會的譴責和唾棄

另方面,政府對新聞界動作不斷,去年新聞局啟動「出版法」和「視聽廣播法」的修法程序,以三百五十萬 (澳門元) 聘請民調機構做商議式民調,意圖為修法鳴鑼開道,重提設立具審查性質的出版委員會、廣播委員會等箝制新聞自由的機制,最終激起業界強烈反響才被叫停。

而前線記者採訪自由被制肘和壓縮的情況未見改善,不少政府活動官方已不安排採訪,取而代之的是,新聞局單向放佈的「繕稿」和官方照片。本會收到會員投訴,在第二輪政改公眾諮詢會期間,不斷被大會和新聞局人員無理阻撓採訪,不但不可以如常訪問旁聽的公眾和其他未有機會發言的市民,官方甚至派出大量安保人員,隔離記者不可近距離拍攝在場請願人士。

凡此種種,都警示澳門新聞自由不斷倒退,每況愈下,傳媒生態已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因此,本會在「世界新聞自由日」(五月三日)向社會發出公開信,希望公眾關注和省思新聞從業員面臨的困境。

特寫 公安醫院拉封鎖線 記者拍照被刪 (《蘋果日報》,03/05/2012)

 朝陽醫院內有大批疑似公安的人,把守各主要出入口。《蘋果》記者攝
醫院門口停泊着公安車輛戒備。美聯社


「一堆媒體等在現場的照片都刪了。」失明維權人士陳光誠昨下午在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陪同下到北京朝陽醫院驗身,吸引大批媒體到場守候採訪,一些市民亦以標語聲援。在他抵達進入貴賓室診所後,公安、便衣人員及醫院警衞阻止聚集在醫院門口的記者和市民進入,而微博上也屏蔽了「朝陽醫院」的搜索。

紅衣男展示標語

「被踢出後,包括我在內的幾個記者,試圖回到地面見陳光誠一面,但均告失敗。」美國《麥克拉奇報》( McClatchy Newspapers)的記者稱。當陳光誠進入朝陽醫院進行檢查及接受治療後,大批公安拉起封鎖線,將醫院外的各路媒體趕到到封鎖線後面,同時還逐一登記現場所有媒體的姓名和數據,醫院內亦有公安守衞,媒體直到晚間仍持續守候。但亦有記者成功突破防線,在窗外偷拍到他坐在輪椅上的一幕。另外,當日一名約 30歲的紅衣男子,向在場媒體展示一張寫有「自由光誠,民主中國」的 A3白紙,但不到五秒,即被公安強行拖入醫院偵訊。

博訊網/多維新聞網

無國界記者批評中國踐踏新聞自由 (「BBC」,03/05/2012)


5月3日是世界新聞自由日。人權組織無國界記者譴責各國軍政當局暴力侵害記者和網民的瘋狂步伐,並公布了對2012年全球新聞自由狀況的觀察。

在提到中國時,無國界記者說,中共總書記胡錦濤下令囚禁68名網民和30名記者,是囚禁新聞自由捍衛者最多的領導人之一。

「無國界記者」說,胡錦濤下令對發生社會和政治動亂地區實施新聞封鎖。

將接替胡錦濤職位的習近平表示要「嚴打」任何「破壞西藏穩定」的企圖。

「無國界記者」說,習近平很可能會取代胡錦濤,成為中國下一個新聞自由最大「天敵」。

無國界記者說,自2012年1月1日起,每5天就有1名記者或網民被殺。

這一年中,有21名記者,6網民、和公民記者被殺,尤其是在索馬里和敘利亞這樣的軍事衝突地區。

2012年第一季度的形勢發展已經清楚地表明,無國界記者新聞自由「天敵」名單上的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和索馬里民兵,是戕害記者的真正屠夫。

除中國外,無國界記者也譴責了俄羅斯總理普京對新聞自由的打壓和迫害。

自由之家批評中國缺乏新聞自由 (「BBC」,03/05/2012)


人權組織自由之家周二(5月1日)公布2012年全球新聞自由報告指出,中國和朝鮮沒有新聞自由,使得亞太成為全球表現最糟的區域。

報告認為,中國、俄羅斯、伊朗和委內瑞拉使用各種手段控制新聞,包括審訊監禁記者和評論員,關閉媒體,及針對記者提起訴。

自由之家在2011年對全球197個國家進行的調查發現,中國和許多非洲和中東國家政府,擔心社會出現動蕩,進行新聞審查,並使用科技手段,在官方媒體限制信息流通,及過濾網絡和手機短訊傳播的信息。

報告批評,中國官方控制廣播電視媒體仍然是社會常態。雖然有線和衛星電視高度成長,但控制廣播電視是限制重要新聞內容的關鍵手法,中國和俄羅斯、越南、津巴布韋、委內瑞拉等國仍然掌控電視新聞報道。

雖然報告指全球新聞自由度今年停止下滑,但全球絕大部分人口生活在沒有新聞自由的地區。以國家數量來看,66個國家被評為有新聞自由(33.5%),72個國家有部份新聞自由(36.5%),59個國家沒有新聞自由(30%)。

從人口數量來講,過去1年全球只有14.5%的人口生活在新聞自由的環境,45%為部分新聞自由,40.5%的人口生活在沒有新聞自由的社會,其中大部分來自中國。

被評「不適合」掌舵 梅鐸廣播牌照懸一線 (《明報》,03/05/2012)


【明報專訊】英國國會委員會報告形容梅鐸「不適合」(not fit)領導自己的公司,是對梅鐸歷來最嚴重的譴責,也是報告內容的核心,整個委員會更為此字眼陷入分裂。委員會11人中,4名執政保守黨議員試圖淡化對梅鐸的批評,主張刪除此字眼,但最終不獲盟友自民黨及在野工黨的6名議員接納,令報告僅以6票對4票勉強通過,失去全體委員一致通過的公信力。

到底這個「不適合」字眼有多關鍵?報告雖沒法律效力,卻是Ofcom批出電視廣播牌照的參考指標。Ofcom的判斷,取決於傳媒機構負責人是否「適合及適當」(fit and proper)營運廣播機構。鑑於報告僅用「不適合」,意味對梅鐸的營運牌照雖有一定壓力,但未完全剝奪其牌照資格。

家族坐擁控制權 股東難逼宮

一旦Ofcom裁定梅鐸「沒資格」持牌,不僅否定梅鐸併購全英最大收費電視BskyB,還可能令現持四成BskyB股權的梅鐸,被迫放棄部分股權。BskyB去年盈利17億美元,是集團收入重要來源。

梅鐸向重個人信譽,報告指他應為竊聽「負最終責任」,對他是大打擊。這份報告雖不會影響美國當局對新聞集團媒體的發牌,但新聞集團股東的投資顧問坦納(Julie Tanner)估計,報告可能促使部分股東要求撤換梅鐸,委任新主席。英美部分股東已對此表示支持,可能威脅梅鐸家族對公司的控制。股東近年也曾向梅鐸提出挑戰,但因梅鐸家族坐擁集團四成股權,又獲擁有7%股權的沙特王室支持,令股東無法逼宮。

2012年5月2日 星期三

前線記者穿黑衣抗議審查 (「今日澳門」,《新報》,02/05/2012)


就上周有前線記者在社交網站發出公開信,反映部份前線記者在第二階段的政制發展諮詢過程中,一些與「主流方案」不同的意見及民調的稿件,會被淡化或刪除。昨日青年動力遊行訴求中亦具體提及這一事件,擔心新聞言論自由受壓制,政府和權貴更不受制約,最終的受害者是澳門市民。

上周前線記者在facebook張貼一篇名為《澳門「鐵幕」時代降臨──抗新聞審查風暴,前線記者籲五一穿黑衣》的文章。文章指有前線記者被上司強行刪除不利「主流」方案的市民意見;有編輯接到電話要求淡化、扭曲權威機構的民調結果,或者不准報道官方濫權、阻攔記者在公眾諮詢場自由採訪的事實;也有編輯將相關報道整篇抽走。文章呼籲記者在昨日穿上黑衣,而昨日遊行期間有不少記者和遊行人士穿上黑衣。

指刻意淡化反對意見

澳門傳媒工作者協會發言人余偉英昨日證實,協會在政改諮詢期間,收到有前線記者反映受高層干預新聞自由,包括要求前線記者偏重報道「主流方案」意見,刻意淡化反對意見。

青年動力在遊行期間,行經澳廣視電視台門外,遊行人士不滿其報道政制新聞時欠缺中立態度,偏重於對政府政制民調有利的報道。有部份遊行特別停下高舉抗議標語及抗議物件展示不滿,期間,有遊行人士將印有澳視愛瞞,日瞞夜瞞的貼紙貼到澳廣視牆壁上,並安排公開信和抗議物件要求澳廣視高層、中文新聞部總監接收物品,澳廣視方面及後派員接收部分遊行人士的抗議物件,遊行人士才離開澳廣視繼續遊行路線。

澳五一1400人遊行 南早記者再被拒入境 (《明報》,02/05/2012)

澳門傳媒工作者協會昨日呼籲記者穿黑衣採訪,抗議部分傳媒報道政改方案時自我審查,有記者更為此辭職。(林振東攝)


【明報專訊】澳門傳媒趁昨日五一遊行發起黑衣行動抗議新聞自由受打壓之際,本港《南華早報》攝影記者王智強計劃到澳門採訪時,被澳門出入境事務廳以「危害澳門公共安全或公共秩序」拒絕入境,今次已是他第三度被拒入境澳門採訪。《南華早報》發表聲明表示深切關注,直指澳門拒入境理由荒謬,並違反港澳《基本法》確保的新聞自由;香港攝影記者協會表示遺憾,促請澳門當局尊重新聞自由,不再無理肆意限制記者出入境。

澳門昨日五一勞動節遊行兵分三路出發,分別要求保障本地人就業、遏抑樓價及普選立法會,約有1400人參與,另有由青年人發起爭取澳門民主的遊行。 澳門傳媒工作者協會呼籲記者穿黑衣採訪,抗議部分傳媒報道政改方案時自我審查,有記者更為此辭職。遊行人士途經被批評自我審查的公營電視台澳廣視時,在外牆貼標語及高舉紙墓碑,象徵新聞自由已死。

《南華早報》攝影記者王智強昨早11時抵澳,其後透過e道入境,但掃描指紋後被困閘內,最後被入境人員帶入房,等候約20分鐘才讓他簽署拒絕入境通知書。該通知書列明引用內部保安綱要法第17條第4項,拒絕王智強入境,原因是「存有強烈象顯示,利害關係人企圖入境,從事危害澳門公共安全或公共秩序之活動」。王智強轉述入境人員對其查詢的回應﹕「你都知發生什麼事,你試過無法入境。」王追問是否特別日子,對方答﹕「你都知是特別日子。」

港記協指澳誣衊記者 憂港唇亡齒寒

記協副主席孔雪怡對澳門政府第三度拒絕記者入境表示憤怒和遺憾,直指其拒絕入境理由是「誣衊記者」,要求澳門政府解釋及還記者清白。她說現時採訪工作愈來愈難,澳門不斷收緊新聞自由,憂慮港澳兩地互相影響,香港唇亡齒寒。

澳門記者穿黑衣 抗議新聞審查 (《蘋果日報》,02/05/2012)

示威者穿上黑衣,在澳廣視總部外牆貼上標語抗議新聞審查。 王子俊攝


【記者林社炳報道】澳門 5.1大遊行,約有 1,400人上街。今年的勞動節,除了打工仔上街爭取停止輸入外勞、要求政府改善民生外,有前線記者受不了上司刪除不利政改主流方案的市民意見,昨連同民主派的年輕人,穿上黑衣上街抗議新聞審查。

澳廣視刪中肯報道

約 300名年輕人響應澳門青年動力號召,穿上黑衣及寫上反河蟹的汗衣,並貼上爭公義貼紙上街。示威者由永寧廣場出發,途經澳門廣播電視台,再遊行到政府總部。澳門示威者也愛「惡搞」,有示威者參照香港特首競選論壇製成海報,套用澳門政務司司長陳麗敏,說「間選均衡參選」;另一邊卻把唐英年搬上台,反駁她「你呃人!」

澳門傳媒工作者協會代表余偉英說,前線新聞工作者首次穿上黑衣參加遊行,主要是不滿早前澳門舉行政改方案諮詢期間,澳廣視新聞總監羅崇文,刪除不利政改主流方案的民調意見。

一星期前剛辭職的澳廣視記者陳麗靜說,受不了高層經常無理刪減前線同事中肯的報道,只發放接近官方立場的報道。她說,任職澳廣視 45個月,看見 45名前線及資深記者流失。示威者遊行到澳廣視,爭相在外牆貼上「澳視愛瞞,日瞞夜瞞」貼紙。有人更將「新聞自由之墓」模型抬到澳廣視門外抗議。澳廣視派公關接收抗議信。

示威者再遊行至政府總部,要求走出馬路遊行,一度靜坐與警方對峙,最後警方讓步安排。澳門政府四年前起年年派錢,希望減少民間怨氣,四年內澳門永久居民合共獲派 2萬 5千元。不過昨日仍有五個團體,包括勞工及爭取內地子女團聚組織發起遊行。澳門警方估計合共 1,400人上街。

澳亞衞視昨對有關抗議新聞審查的示威,只作簡短報道。



《南早》攝記被拒澳門採訪

【本報訊】當澳門的記者昨日穿上黑衣抗議新聞自由受打壓之際,一名前往澳門採訪 5.1遊行的本港資深攝影記者,入境時被拒,當局以「強烈迹象顯示,利害關係人企圖入境從事危害澳門公眾安全或公共秩序之活動」為由拒絕入境。香港記者協會及攝影記者協會對澳門限制傳媒採訪表示遺憾。

已非首次不能入境

被拒入境的是《南華早報》攝影記者王智強,已非首次被拒入境, 2009年他到澳門採訪歐文龍涉嫌貪污案開審及二十三條立法時被拒入境,但之後曾入境澳門六次,四次是採訪,包括崔世安就任特首及港澳辦主任王光亞訪問澳門。

王昨天如常用電子通道入境,卻不能通過,還被帶到一間安置証件有問題人士的房間等候約 20分鐘,其間被要求填寫一份要交代個人資料,包括職業及父母資料的表格。

王智強問關員為何不能入境,「佢同我講,你曾經入唔到境,今日係特別日子,你知道咩事」,在發出「拒絕入境通知書」之後,關員護送王智強乘船返港。

王智強表示,「我以為洗咗底,可以繼續過關,點知突然間又過唔到關,下次係唔係要揀啲唔係特別日子先可以去澳門,但我又點知邊啲係特別日子,邊啲唔係呢?」

攝影記者協會發表聲明指,記者採訪絕對非當局所指是從事危害澳門的活動,認為澳門當局指鹿為馬,以不合理原因及在沒有準則下,肆意拒絕記者入境採訪。澳門的傳媒工作者協會指摘當局欠一個合理的交代。

數團體參與 秩序良好 千四人遊行表訴求 (《澳門日報》,02/05/2012)


【本報消息】多個團體昨日下午分別舉行“五一”遊行,共有約一千四百名人士參與,分別就民生、就業、公屋、保護環境、政制發展、新聞自由等多個方面提出訴求。警方表示,在整個遊行中派出一百八十名警員維持秩序,情況良好,過程順利。

由澳門青年動力發起的遊行,約有三百人參與,於下午三時於永寧廣場休憩區出發。遊行人士沿途拉起橫額並呼叫口號,提出多方面訴求,包括政制發展、重開公屋申請、保障青年人就業權益、捍衛新聞自由、要求賭場禁煙、反對龍環葡韻附近建交通安全中心等。有參與人士認為,政府推出的政制發展諮詢宣傳不到位,質疑當局未有把“加直選、減間選”的方案列入政制意見書;同時希望當局能關注及落實青年政策。遊行隊伍抵達俾利喇街澳廣視時,曾停留約半小時,就該台報道政制發展新聞手法表達不滿,並將預先準備的貼紙張貼在澳廣視外圍牆上,以及將抗議物品交予電視台代表。至下午五時,遊行隊伍至接近南灣政府總部時,要求在何鴻燊博士大馬路上行進,被警方阻止,遊行人士一度於路面靜坐與警方僵持。擾攘一段時間後,警方最終容許遊行隊伍前進,部分遊行人士在政府總部遞信後,再往南灣湖水上活動中心集會。

新澳門扎鐵聯合會發起的遊行,約有四百人參與,於下午二時半由祐漢公園出發往政府總部,表達的訴求主要包括增建公屋、加強調控樓市、削外僱;在高通脹下,要求政府將明年現金分享增加至一萬元。同時在祐漢公園出發的包括有由議員高天賜及其朋友所組織的遊行隊伍,表達對政制發展的意見。

另外,家庭團聚聯合會昨下午發起的遊行約有六百人參與,於下午二時許由三角花園出發,先往中聯辦遞信後,再轉往政府總部,提出妥善解決內地超齡子女來澳團聚的訴求。

遊行結束後,治安警發言人指出昨日遊行共有約一千四百人參與,警方共派出約一百八十名警員維持秩序,有關團體在警員的協助下,均能和平有序地表達訴求,形容整個遊行秩序良好,過程順利。

另外,對於南華早報一名攝影記者昨被拒入境事件,治安警發言人表示不評論個別事件,警方有責任依法作出入境管理。

80後上街反對政改「2+2」(《市民日報》,02/05/2012)


【本報訊】昨日「五一」遊行一如去年,繼續有大批「80後」,甚至「90後」上街表達訴求。發起遊行的「青年動力」一群青年人重點關注澳門特區政制發展,他們對於政府和傳統社團的政改「主流方案」表達強烈不滿,認為增加立法會間選議席是民主倒退方案,促請立法會直選議席應增至過半。多個工人團體和立法議員,亦否定政府的「主流方案」,並促請政府認真聆聽市民訴求。

「青年動力」約200多人的遊行隊伍昨午3時在永寧廣場出發,一群「80後」、「90後」齊齊上街,拉起橫額高呼口號,表達對政府政改諮詢工作的不滿。

「青年動力」直言在遵循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的條件下,本澳政制發展的道路本來非常寬廣,然而政府提出的「主流方案」,在多個嚴謹的民意調查和全民投票中均證實並非主流,更違反《基本法》附件二的民主演進精神。但在政府和傳統社團動員合謀下,整個討論被收得甚為狹窄,離民主和科學愈來愈遠。

青年動力又認為行政長官選委會應改由界別個人票選產生,降低提名門檻、提名應設上限。

該團體又促請明年立法會選舉最少3個委任議席改由直選產生,使直選議席過半,同時政府官員亦應為是次政改諮詢的缺失引發的亂象承擔責任。又批評有其他社團的青年人要求增加「間選」讓青年晉身議員,是「間選」,建議重開分區直選的市議會,為青年參政提供適當階梯。

穿黑衣表達新聞言論自由受壓此外,「青年動力」亦關注政改諮詢期間新聞言論自由受壓的問題,遊行隊伍為此穿起黑衣,表示對新聞言論自由受壓的不滿,要求捍衛新聞自由,不少前線記者昨日亦響應行動穿上黑色衣服採訪遊行過程。「青年動力」昨日遊行期間並取道俾利喇街澳廣視門外,抗議澳廣視新聞審查。

除「青年動力」外,昨日多個團體亦關注政制發展議題,其中工人民生力量聯合工會和新澳門扎鐵聯合會等基層工人團體,均否定政府的「主流方案」,並要求落實立法會普選,廢除間選和委任議席。

立法議員高天賜的隊伍則要求立法會增加4個直選議席及減少4個間選議席、行政長官選委會人數增加300人至600人;議員吳國昌希望立法會議席「加3減3」,並認為不少居民上街反映對政制發展的意見,是因為不滿政府「硬銷」主流方案,促請政府認真聆聽市民訴求。

逾萬人上街爭勞工權益 (《東方日報》,02/05/2012)


本港首個法定最低工資昨實施剛滿一周年,但打工仔仍然叫苦,繼續怒吼。多個勞工團體趁新政府即將上場,共號召逾萬名打工仔於五?一勞動節上街,遊行人數打破去年紀錄。遊行人士提出包括訂立標準工時、最低工資一年一檢並調升至時薪卅三元、設立全民退休保障等多項訴求,希望新一屆政府可落實各項措施。

遊行隊伍在新政府總部集合,要求政府改善多項勞工權益。

多個勞工團體昨恍如接力遊行,爭取勞工權益。工聯會昨早率先以「捍衞勞動尊嚴」為主題,約五千名打工仔女高呼「全港打工仔、同享一致假期」、「提升最低工資水平、每年檢討一次」等口號,由深水埗楓樹街球場出發遊行至油麻地榕樹頭集會。

不寄望夕陽政府改善福利

工聯會今年更特設大型時間囊,分別將有薪飯鐘、劃一勞工假期及公眾假期、爭取每周工作四十四小時的標準工時等訴求,存放入時間囊內。該會立法會議員黃國健指,不會寄望現屆政府,只盼候任特首梁振英上任後能體恤基層苦況,並於五年後任期屆滿時,看時間囊內多少訴求獲兌現。

職工盟接力於下午舉行「官商勾結 工人怒吼」大遊行,約三千二百名打工仔女沿途高呼「打擊官商霸權,捍衞尊嚴生活」等口號,由維園遊行至新政府總部,工人更刺穿黑色氣球,寓意打破基層多年來承受的壓迫。有工會代表化妝成大大黑眼圈的「熊貓」,諷刺打工仔工時長,要求盡快就標準工時八小時立法。職工盟秘書長李卓人表示,現時通脹加劇,不少工人飯鐘無薪,抵銷了最低工資加幅,要求調升至不少於時薪卅三元。街坊工友服務處亦號召近四百人遊行,要求政府廢除「四一八」規定,給予散工勞工保障。

澳門示威者靜坐與警對峙

此外,澳門五個團體共千四人昨亦發起遊行,提出不同訴求,包括要求正視貧富懸殊及通脹等社會問題、反對政府提出的政改方案。亦有採訪記者穿黑衫表達報道政改方案時被干預的不滿。約六十人曾因警方遊行路線安排衝出馬路靜坐,與警方對峙。

澳門千人遊行爭權益 (《 am730 》,02/05/2012)


澳門多個團體在五一勞動節發起遊行,有逾千人參與,有扎鐵工人要求政府削減外勞配額,加強打擊黑工,保障本地工人就業權益。有澳門市民批評,澳門政府向每名永久居民派發7,000元是「掩口費」,企圖遮蓋貧富懸殊及物價高企等社會問題。

有青年團體則抗議新聞審查,澳門傳媒工作者協會亦呼籲記者穿上黑衫採訪。有前記者指,不滿所屬傳媒機構在報道政府政改方案時新聞審查,甚至被打壓,故已辭職。遊行人士一度因遊行路線,與警方對峙半小時,其後獲警方放行。

另外,先後兩次前往澳門採訪被拒入境的《南華早報》攝影記者王智強,昨被當局以「從事危害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共安全或公共秩序之活動」為由,再被拒入境。香港攝影記者協會表示遺憾,促請澳門尊重新聞自由,不要無理肆意限制記者出入境權利。

港澳勞工遊行爭權益《南早》攝記採訪遭拒 (《 信報財經新聞 》,02/05/2012)


職工盟、街工及工聯會趁昨天是五一勞動節,分別發起遊行為打工仔爭取權益,促請當局及候任特首梁振英將最低工資加至33 元、實施一年一檢、落實標準工時及劃一勞工及公眾假期,共約有8600人參加。

不過,據職工盟李卓人引述梁振英指,沒考慮過上任後立即檢討最低工資或劃一勞工及公眾假期,並指摘梁的答案令人失望, 「話他親基層,是否美麗的誤會」。

要求提高最低工資水平

職工盟昨天由維園遊行至新政府總部,要求政府落實標準工時、提高最低工資水平至33 元、一年一檢、設立全民退保、睇齊勞工及公眾假期,大會指有3200 人參加,警方就指有2700人參加。

李卓人接受港台訪問時表示,如果按現時特區政府的時間表,或要到2013 年才檢討第二個最低工資水平。他表示,前晚曾向梁振英詢問會否提前要求最低工資委員會提交報告,盡快檢討最低工資水平,及向對方表示希望劃一勞工及公眾假期。

李卓人引述梁回應指,關心基層工人,但對於兩項訴求均指「冇諗過」。李卓人表示對梁感到失望, 「話他親基層,是否美麗的誤會」。

工聯會昨天發起的「捍衞勞動尊嚴」大遊行,同樣要求政府落實標準工時、提高最低工資水平至33 元、劃一勞工及公眾假期,另外要求優化強積金及完善退休保障制度,大會指有5000人出席。

工聯會榮譽會長陳婉嫻表示,這屆政府十分頑固,傾向商界,拒絕一年一檢。

澳門方面,有青年團體發動遊行,抗議澳門政府在推動政改方案時,向媒體作新聞審查,他們沿途高叫「打爆河蟹、還我新聞自由」的口號,不少記者穿上黑衣參與,以表抗議,也有記者不滿遭審查而辭職。

傳媒工作者協會代表余偉英表示: 「港大民調當日結果推翻了政府所謂的主流方案,但出結果時,有新聞機構將整條稿刪掉,傳媒機構只是斷章取義,只取一個結果報道,令反對方案的聲音盡量不在主流的傳媒出現。」

攝記協會發聲明表不滿

另外,《南華早報》攝影記者王智強昨天前往澳門採訪,遭澳門入境當局以「存有強烈迹象顯示,利害關係人企圖入境澳門特別行政區從事危害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共安全或公共秩序之活動」拒絕入境。

攝影記者協會晚上發表聲明表示遺憾,促請澳門當局尊重新聞自由,不再無理肆意限制記者出入境權利。

王曾於2009 年先後兩次前往澳門採訪遭拒絕入境,及後分別4 次前往澳門採訪及兩次旅遊均能順利入境。

澳門「黑衣行動」抗新聞自審 (《都市日報 》,02/05/2012)

澳門多個團體昨亦發起遊行(圖),包括要求保障本地人就業、改善貧富懸殊及加快民主進程等,警方指5個團體共有1,400人參加。

有澳門市民批評,政府早前向市民派7,000元是「掩口費」,企圖遮蓋貧富懸殊及物價高企等問題;亦有青年團體遊行,抗議電視台及政府打壓新聞自由,以及推出不民主的政改方案。

港攝記被拒入境採訪感遺憾有澳門記者更發起「黑衣行動」,呼籲穿上黑衣採訪,以抗議部分傳媒報道澳門政改時自我審查,以及澳門採訪空間收窄等問題。

另外,本港《南華早報》攝影記者王智強,昨欲進入澳門採訪遊行,被澳門入境當局以「企圖從事危害澳門公共安全或公共秩序之活動」為由拒絕入境,又指當日是「特別日子」,故導致王未能入境。王亦曾於09年,先後兩次被拒入境採訪。香港攝影記者協會對事件表示遺憾,促請澳門當局尊重新聞自由。

澳青團體抗議 打壓新聞自由 (《星島日報》,02/05/2012)


澳門昨有多個團體趁五一勞動節發起遊行,表達不同訴求,合共約一千四百人;包括要求保障本地人就業、改善貧富懸殊及加快民主進程等;更有數百人響應青年團體發起的遊行,抗議澳門當局推出政改方案諮詢時打壓新聞自由。

有到場採訪的記者更響應網上號召,穿上黑衣以示不滿。

港記者遭澳方拒入境

本港《南華早報》一名攝影記者昨晨十時許前往澳門,欲採訪五一勞動節遊行,但當地執法人員聲稱五一是「敏感」日子,並指有迹象顯示該記者企圖入境,從事「危害澳門公共安全或公共秩序的活動」。《南華早報》及後發表聲明,指事件違反《基本法》保障的新聞自由,要求澳門政府澄清。

澳門多個團體昨日發起遊行,要求改善本地人就業和貧富懸殊問題。有市民批評澳門政府,之前向每名永久居民派發七千元,是「掩口費」,企圖遮蓋貧富懸殊及物價高企等社會問題。


採訪記者穿上黑衣

青年團體不滿當局剛完成的政改諮詢,被政府及傳統社團壟斷討論,有傳媒報道時更受到壓制。請願人士先到澳廣視電視台,再到澳門政府總部,抗議電視台和政府打壓新聞自由,以及推出不民主的政改方案。

有部分澳門記者響應網上號召,到場採訪時穿上黑衣,以示不滿部分記者在澳門政改諮詢期間,報道內容被刪減,以及澳門採訪空間收窄等問題。有前記者表示,不滿所屬的傳媒機構在報道政府的政改方案時新聞審查,並已辭職。本報記者

2012年5月1日 星期二

南華早報攝影記者被澳門拒入境 (「有線寬頻」,01/05/2012)

南華早報攝影記者被澳門拒入境
http://cablenews.i-cable.com/webapps/news_video/index.php?news_id=383067

Press Statement on Felix Wong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01/05/2012)


The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is deeply concerned that Macau officials have once again barred photographer Felix Wong Chi-keung from entering the administrative region while engaged in his professional duties for this newspaper.

In February 2009, Wong was denied entry twice when covering news in Macau. The authorities later clarified the situation and privately admitted the entry denial was a mistake. Since then he has entered freely on several occasions to complete assignments. He was told yesterday that May 1 was a particularly sensitive date. Citing internal security rules, the officials told Wong that his presence would “jeopardize public safety”.

The reasons given are ridiculous. How would the presence of a photographer put public safety at risk?
We see no justification why, now, he should be denied entry again. We regard this incident as a form of harassment and an infringement of the freedom of the press guaranteed by the Basic Laws of Hong Kong and Macau. We urge the Macau government to clarify its actions.

就《南華早報》攝影記者王智強被澳門當局拒絕入境發出聲明 (「香港攝影記者協會」,01/05/2012)


攝影記者協會就《南華早報》攝影記者王智強被澳門當局拒絕入境發出以下聲明:

香港攝影記者協會就澳門入境當局拒絕《南華早報》攝影記者王智強入境採訪五‧一勞動節遊行表示遺憾,並促請澳門當局尊重新聞自由,不再無理肆意限制記者出入境權利。

《南華早報》攝影記者王智強今日(2012年5月1日)欲前往澳門採訪五‧一勞動節遊行,被澳門入境當局以「存有強烈跡象顯示,利害關係人企圖入境澳門特別行政區從事危害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共安全或公共秩序之活動」拒絕入境。有關入境關員向王智強表示由於當天為「特別日子」,故導致王未能入境。事實上,王智強曾於2009年先後兩次前往澳門採訪遭拒絕入境,及後分別四次前往澳門採訪及兩次旅遊均能順利入境。

本會重申,記者採訪絕對非當局所指「從事危害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共安全或公共秩序之活動」。本會對於澳門當局指鹿為馬、以不合理原因、及在沒有準則的情況下,肆意拒絕記者入境採訪表示遺憾,並促請澳門當局尊重新聞自由,勿以不合理手段限制傳媒採訪、及記者出入境自由。

澳門團體抗議新聞審查記者響應 (「有線寬頻」,01/05/2012)

澳門團體抗議新聞審查記者響應
http://cablenews.i-cable.com/webapps/news_video/index.php?news_id=383052

抽起評陳光誠專欄 網版成報「開天窗」(《明報》,01/05/2012)

昨日成報的「城中講台」版,右下角有談到陳光誠的專欄文章〈這是人道問題〉(左圖),但在網上版成報卻被抽起「開天窗」,留下一片空白(右圖)。其後,這篇文章再出現在該報網上版。


【明報專訊】繼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在《成報》的專欄被篡改並抽起後,成報網上版昨抽起一篇涉及失明維權人士陳光誠的評論,以致該報網上評論版罕有地出現「開天窗」(即空白一片),但印刷版成報則如常出版該篇評論。該文作者、亞太國際關係學會研究員林匡正指這是愚蠢及可笑的自我審查,成報總編輯魏繼光昨晚回應說﹕「我了解不到真相,但會把文章放回去。」

總編輯﹕不知真相 將把文章放回

昨日成報A10版「成中講台」刊登了四篇評論,其中題為「這是人道問題」的文章在網上版被抽起,該文由亞太國際關係學會研究員林匡正撰寫,內容談到陳光誠「無故受到不合法的粗暴私刑對待」,外國介入及施壓是保護人道,不應作譴責。

每逢周一為成報撰寫文章的林匡正表示,撰文至今超過一年,從未試過在網上版被抽稿,他強調文章不涉敏感話題,亦無挑起反抗情緒,成報抽起網上版文章,估計要避免內地網友閱讀此文。

林匡正說﹕「這是自我審查得來又好蠢、亦好可笑,對審查界線杯弓蛇影。」他昨透過電郵與有關版面的負責人聯絡,但未獲回覆,「我不會歧視蠢的人,所以暫時不會停止為專欄撰文,先聽成報如何解釋」。

記協主席麥燕庭說﹕「對這份報紙已無話可說」,相信成報網可在內地瀏覽,抽起網上版是配合禁制陳光誠消息,實行「一報兩制」,只會影響該報公信力。

成報總編輯魏繼光昨傍晚回應指不了解情,他了解後於再接受查詢時說﹕「我不知這是怎麼一回事,我都矇查查,我好少跟進網上版。」他指網上版無人審閱,只是有人「跟版」,但他昨晚未上班,「我了解不到真相,暫未能覆你,但會把文章放回去」。

澳門傳媒今穿黑衣反政改 (《蘋果日報》,01/05/2012)

澳門政府年年派錢,但澳門人年年 5.1上街,要求還政於民。 資料圖片

【本報訊】澳門政府年年派錢,但每年 5.1,民間團體繼續「錢照收、街照上」,除了抗議輸入外勞、要求增加公營房屋等民生議題外,今午的大遊行還會提出加快民主進程等訴求,澳門的新聞工作者為抗議新聞審查越來越嚴重,今天亦會罕有地穿黑衣上班表達不滿。

其中一名參與黑衣行動的澳門記者彭靄慈表示,行動是為了向政府及傳媒老闆表達,新聞工作者對近月因政府政改諮詢而引發一連串新聞審查的不滿。「我做咗十幾年記者,從來未見過咁嚴重嘅新聞審查,只要條新聞講啲嘢同政府所謂主流方案唔同,條新聞唔係出唔到街,就係俾人大改,連意思都改埋,唔係一間(傳媒),係好多間都係」。

抗議新聞審查

澳門自 1999年回歸後,政府於今年初首次就政改諮詢巿民。政府提出的方案包括立法會增加兩個直選和兩個間接選舉議席,及將選特首的選委會成員由 300人增至 400人。另一方案是只增加一個直選及一個間選的議席。澳門民主派議員成立的新澳門學社提議增加三席直選、取消三席委任,而代表公務員的民選議員高天賜提議增加四席直選、取消四席委任,並將選委增至 600人。

新澳門學社早前邀請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總監鍾庭耀做民調,發現巿民除了對增加直選議席有共識外,對其它安排並無主流意見。不過鍾的民調不是被抽起不報、就是被選擇性報道。為抗議新聞審查,由澳門 80後組成的青年動力會在遊行途中,經過澳廣視總部短暫停留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