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31日 星期三

施永青駕車 遭截停扑玻璃 (《明報》,31/07/2013)

中原地產創辦人、免費報章《am730》社長施永青,昨駕車經旺角時遭人截停及用鐵槌擊車門玻璃,警方列作刑事壞案處理,暫未有人被捕。(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中原地產創辦人、免費報章《am730》社長施永青昨晨駕駛私家車駛經旺角聚魚道時,突遭人截停及用鐵槌擊車門玻璃,施永青隨即倒車駕駛,逃至安全地方報警求助,事件中施未有受傷。其後施永青接受無電視查詢時,指案件正交由警方調查,不適宜回應,又稱「完全諗唔到係乜原因」,「但相信不會好大仇口,最多你話我講錯得罪人」。

「最多講錯得罪人」

警方昨晚表示,絕不容忍任何暴力事件,如有人作出違法行為,定會依法辦理。這是繼早前壹傳媒集團主席黎智英接連遭刑事壞及縱火滋擾後,另一宗涉及傳媒業者事件。

警列刑案 通緝兩男

警方將案列作「刑事壞」處理,交由旺角警區重案組一隊跟進,正調查案件是否與近日《am730》所報道的新聞或施永青言論有關。警方正通緝兩名年約30歲男子,身高約1.7米,瘦身材,黃皮膚及蓄短黑髮,呼籲任何有資料提供人士致電2398 6268或6148 1187聯絡。

昨晚10時許,本報記者致電施永青查詢,但其家人稱他已經休息,不方便接聽電話,又指事件已交警方處理,不會回應。記者致電《am730》執行總編輯梁國林查詢,他表示「對事件不清楚……你們還是找社長(施永青)詢問較合適」。

槌擊施座位旁車門玻璃

消息稱,事發昨日上午10時04分,當時施永青駕駛私家車離開九龍塘寓所駛途經旺角聚魚道期間,一輛不知名私家車突高速駛至截停施的座駕,車上跳出兩名男子,走近以鐵槌擊碎施永青座位旁邊的車門玻璃,施見狀隨即倒車轉線逃走,兇徒未有阻攔,返回私家車後,高速沿聚魚道駛往深旺道向深水方向逃去無蹤。施永青駛至安全地方後報警,警員接報到場調查並四出兜截,未有發現。

現年64歲的施永青上海出生,幼年隨家人來港,曾任職中學教師8年,之後轉投地產,1978年創立中原地產,其後收購利嘉閣,成為香港最大地產代理公司之一。2005年,施永青投資出版免費報章《am730》,每日撰寫專欄「C觀點」議論時事,間中為電台主持節目。2011年,施永青卸任中原集團董事局主席,進入半退休狀態。

施永青駕車遭鐵鎚襲擊 (《蘋果日報》,31/07/2013)

施永青

【本報訊】中原地產老闆及《am730》創辦人施永青,昨晨駕私家車途經大角嘴港灣豪庭對開時,遭兩名歹徒駕私家車截停及持鐵鎚狂扑車窗玻璃,施永青機警倒車逃走,歹徒見事敗乘原車逃去。施永青並無受傷但受驚,及後致電報警。今次是繼壹傳媒集團老闆黎智英寓所遭歹徒車撞閘後,再有傳媒老闆遭不明身份人士襲擊。

警方接報後高度重視案件,但從歹徒犯案人數不多看來,初步排除涉及綁架,懷疑有人欲透過打爛施永青座駕向他發出警告,不排除事件幕後有人指使,將案件交由旺角警區重案組調查。

立即倒車逃走

現年64歲的施永青,居住九龍塘,昨晨10時許,他獨自駕駛平治私家車離開九龍塘寓所後,擬經西區海底隧道往中環寫字樓。現場消息稱,當車駛經大角嘴聚魚道港灣豪庭對開時,一輛私家車突然將其截停,車上連司機共有兩名男子,施起初以為發生交通意外將車停下,怎料兩名男子落車後,竟然各持一把鐵鎚狂扑其座駕司機位旁車窗。由於施永青座駕車窗全為防爆破璃,兩歹徒持鎚輪流狂扑,但車窗玻璃只是如蜘蛛網般裂開。

現場消息稱,施永青見狀立即將車後退駛走,兩歹徒見事敗返回私家車,駕車經深旺道向深水埗逃去。施永青駕車逃至附近海庭道報警,警方調查後暫列刑事毀壞處理。記者昨晚致電施永青查詢事件,他只說了一句「唔講啦」隨即掛線。

警方消息稱兩歹徒年約30歲,身高約1.7米,瘦身材,黃皮膚,蓄短黑髮及身穿長褲。呼籲市民如有目擊,致電2398 6268(辦公室)或6148 1187與調查人員聯絡。

施永青受襲 (《am730》,31/07/2013)


【am730訊】《am730》及中原地產創辦人施永青昨早駕車從九龍塘寓所出門上班,在途經大角咀港灣豪庭對開時,被一輛汽車惡意截停,兩名年約30歲瘦身材男子分別手持鐵鎚猛力搥打其車廂玻璃,施永青立即倒車離去,直至感覺環境安全,才致電報警。再有傳媒東主遇襲及遭刑事毀壞,警方重申絕不容忍任何暴力事件,如有人作出違法行為,警方定會依法處理。

施永青昨晚接受本報查詢時承認早上曾遇襲,但因警方正在調查,他不便透露詳細案情,雖不知道行兇者誰屬及其動機,但估計對方並不是綁架,亦不似打劫。他承認太太為此事擔心,而昨晚完成錄口供程序後,警方亦有派人護送他回家。

警方發言人證實,施永青被襲的案發地點位於旺角聚魚道,當時兩名身高約1.7米、黃皮膚、短髮的長褲男子,駕駛一輛私家車截停施的車輛後,下車衝前走向施的座駕,各持一支鐵鎚搥打他的玻璃車窗。當施退車離開時,兩人亦同時撤退,登上私家車並經深旺道向深水埗方向逃去,現場並無留下證物。警方現將案件列作刑事毀壞處理,由旺角警區重案組一隊跟進,並呼籲昨日曾目擊案發情況的市民,致電6148 1187向警方提供資料。

施永青遇襲 (《太陽報》,31/07/2013)


 施永青座駕車窗遭扑爆,他事後在現場向警員講述經過。
 施永青在現場協助調查時,面露笑容。
 警員在場檢查施永青座駕車尾撞毀情況(箭嘴示)。
 施永青座駕被扑爆車窗,玻璃碎濺入車廂。
 車頭冚留有鞋印(紅圈示)。
 施永青昨晚駕駛「冇窗」座駕返回住所。
 鑑證科人員在房車套取兇徒指模。
 施永青遇襲模擬圖


中原集團創立人施永青昨晨遭鐵錘雙煞攔途截擊。六十四歲的施永青,獨自駕駛平治房車由西隧出九龍,途經大角咀時,疑神秘私家車跟蹤及在路中將車截停,兩名持鐵錘大漢跳落車施襲,揮錘狂扑司機位旁車窗,並企圖拉開車門拖施下車,施猝然受襲大為震驚,但他臨危不亂「入後波」褪後突圍,兩煞雖一度跳上平治車頭冚圖續狙擊,但施最終成功衝出重圍,幸無受傷。施永青稱無與人結怨,不明遇襲原因,旺角警區重案組正深入調查動機及追緝涉案男子。

由於施永青是商界名人,不僅從事地產代理生意,又投資免費報章,以及常在公開場合評論時事,身份較敏感,警方對案件高度重視。由於施永青未有受傷,他在旺角警署逗留近九小時,期間向警方錄取口供和提供資料,至晚上八時半才自行駕駛損毀的房車返回位於九龍塘施他佛道的寓所,記者問他遇襲一事,他只揮一揮手稱:「我依家唔方便透露。」

圖開門拉落車

據悉,施永青習慣獨自駕車返工,早上八、九時離家返港島辦公室。昨晨十時許,他駕駛一輛以公司名義登記的藍色S500平治房車,離開中區經西隧駛向九龍,途經大角咀聚魚道與深旺道一個交通燈位前,一輛白色私家車突高速爬頭,打橫攔在施的平治房車前,兩名男子隨即跳下車,各持鐵錘撲向施永青座駕。

現場消息稱,兩名大漢俱無戴口罩或蒙面,揮錘狂扑平治司機位車窗最少四次,玻璃碎片飛入車廂,對方圖拉開車門拖施落車,施下意識閃避,並當機立斷倒車突圍,兩男子見狀跳上車頭,企圖阻截他離去,惟不成功,施褪車時車尾亦撞凹,他駕車到離現場兩公里外的海庭道九號理工大學香港專上學院對開,證實已擺脫追蹤,便即停車致電報警。

車頭冚留鞋印

警方接報,派出三輛衝鋒車載着多名警員趕抵現場,向施初步了解事發經過後,施雖受驚,但未有受傷,仍保持鎮定和面露笑容,向警員描述經過,警方載他返回聚魚道第一現場調查;旺角重案組第一隊探員到場蒐證。探員發現歹徒在平治房車「頭冚」上留下的鞋印,鑑證科人員在車門套取指紋,施永青連人帶車帶返旺角警署作進一步調查,據悉昨午施曾返回住所,之後再返警署。

施的座駕裝有攝錄鏡頭,料拍下事發經過和兩男子真面目。警方不排除施被人駕車跟蹤,並伺機施襲。巧合的是,昨日是七月三十日,○五年的七月三十日,施永青投資的免費報章《am730》創刊,警方暫列刑事毀壞案處理。涉案兩名男子年約三十歲、一點七米高,瘦身材,蓄黑短髮,警方呼籲目擊者或有資料提供,可致電2398 6268或6148 1187與警方聯絡。

採訪李嘉誠 now攝記撞傷眼 (《明報》,31/07/2013)


【明報專訊】長實集團前日突然宣布取消明天公布中期業績的記者會,吸引大批傳媒昨晨到長實主席李嘉誠的寓所採訪,李嘉誠昨晨乘座駕離開寓所時,未有回應事件,而現場保安阻隔在場採訪的記者引發推撞,now新聞台攝影師陳光輝撞傷眼角(圖)

立法會議員涂謹申發聲明,斥責李的保安人員在公眾場合阻撓採訪令記者受傷,要求李向該記者公開道歉。

長實昨回應稱,對此「不幸意外感到遺憾」,已與now新聞台聯絡轉達慰問。長實又稱,李嘉誠當時已表明不接受訪問,但仍被現場傳媒包圍;而事發於李宅家門外的行車道,「並非一處適合採訪的私人地方」,希望傳媒日後顧及自己及他人安全,並尊重受訪者是否接受採訪的意願。

now新聞台表示,攝影師只是皮外傷,毋須縫針,貼上膠布後已出院。now指陳是被自己攝錄機撞傷而非他人,故沒有回應事件是否涉阻礙採訪。

與李嘉誠保安衝突 攝影師爆頭 (《蘋果日報》,31/07/2013)

 於李宅外與保安發生衝突(左圖)的now攝影師,左眼角流血需送院治理。
李嘉誠乘座駕離開時,拒絕回應傳媒。朱永倫攝

【本報訊】超人李嘉誠位於壽臣山道的大宅門外發生流血事件,大批記者昨清晨齊集上址,欲就長和系宣佈今年中期業績發佈不召開記者會一事,訪問李嘉誠父子。其間有now電視台攝影師與保安員爭位發生衝突,攝影師左眼角被攝影機撞爆流血,事後需送院治理,長實事後發聲明慰問傷者。

李嘉誠沒回應不設記招

昨清晨6時許,已有大批傳媒在李家大宅外守候,約一小時後,李嘉誠現身花園內,撥弄球桿準備打高爾夫球,後來工人發現有記者在門外拍攝,立即向他報告,李及後走向一邊門柱,拿起手機講電話,大半小時後才入屋,其間有說有笑,神情輕鬆。

至9時許,長子李澤鉅首先乘寶馬房車外出,保安未有多加阻攔,而「小超人」並沒有回應記者問題。10時許,李嘉誠乘車離開寓所時,保安嚴陣以待,率先拉成人鏈,以防記者走近房車。其間一名43歲姓陳的now電視新聞台攝影師欲搶佔車頭拍攝,與在場保安互有碰撞,最終左眼角在混亂間被攝影機撞爆,鮮血直流。最終房車在保安護送下離開,李嘉誠在車內揮揮手,未有就長和中期業績不設記招回應記者提問。陳由同事協助報警,再送律敦治醫院敷治。長實其後發聲明回應,指對事件感到遺憾,並稱與Now新聞台溝通及慰問,希望傷者早日痊癒,強調事發現場為李宅門外行車道,希望傳媒日後採訪注重安全。

律政司控《蘋果》《爽報》藐視法庭 (《蘋果日報》,31/07/2013)

【本報訊】無業青年涉弒父母碎屍案,案中疑兇在今年3月首度提堂後兩日,《蘋果日報》及《爽報》刊登其中一名還柙疑兇的訪問。

律政司日前入稟高等法院,指控兩報在兇殺案進入刑事程序後作出相關報道,藐視法庭,要求法庭頒下交付令,判兩報及其總編輯罰款或同時監禁。被告包括爽報有限公司、《爽報》總編輯李彭基、蘋果日報有限公司、《蘋果》總編輯張劍虹。

要求監禁兩總編輯

據入稟狀,涉案的報道在今年3月20日刊登在《爽報》及《蘋果》,而相關的新聞短片於同日放在《蘋果》網頁。

律政司指報道是有關一宗涉及兩名死者的兇殺案,涉及兩疑兇的案件已進入刑事程序,有關報道是藐視法庭。律政司要求法庭下令將兩名總編輯罰款或同時監禁,以及判兩報罰款。

有關申請由律政司單方面提出,若法庭拒絕向律政司發出申請許可,律政司可在十天內提出上訴。

若法庭批准律政司的申請,案件將會排期進行聆訊,被告人可作出答辯。兩報總編輯均表示不評論事件。

兇殺案兩被告包括死者的幼子周凱亮(29歲)及其友人謝臻麒(35歲),二人被控在今年3月1日,在大角嘴一單位內謀殺周榮基(64歲)和蕭月兒(63歲)。案件在3月18日首度在九龍城裁判法院提堂。

案件編號:HCMP1851、1852/13

《蘋果》《爽報》被控藐視法庭 弒雙親命案 探監訪問疑兇 (《明報》,31/07/2013)

【明報專訊】大角嘴本年3月發生倫常命案,兒子疑伙同朋友親手殺害並肢解父母被控謀殺。律政司昨入稟高院控告《蘋果日報》及《爽報》,指案件進入司法程序後,兩報刊登在監房訪問兒子的內容,涉嫌藐視法庭,要求法庭向兩報及其總編輯罰款或判監。

兩報總編同被控

律政司分別控告爽報有限公司及總編輯李彭基,和蘋果日報有限公司及總編輯張劍虹,指兩報於今年3月20日刊登的報道內容,涉及命案疑兇周凱亮(29歲),案件正待審訊,然而兩名總編輯批准刊登報道,有藐視法庭之嫌。

律政司在入稟狀透露,曾向8人錄取誓章,包括最少3名警員,其中兩人駐守調查案件的港島總區重案組。其他提供誓章者尚包括一名駐守小欖精神病治療中心的懲教主任,及撰寫入稟狀的律政司高級助理民事法律專員陳思奇。該些誓章全於本月26至29日錄取,隨即於昨天向法庭把入稟狀存檔。

律政司:尊重新聞自由

律政司發言人回應表示,政府絕對尊重新聞自由,但律政司長有責任維護公眾利益,確保刑事案疑犯獲公平審訊。《蘋果日報》及《爽報》就兇殺案的報道涉及藐視法庭,律政司長認為有必要向法庭申請許可,控告兩報藐視法庭,維護刑事司法制度的莊嚴。律政司又稱案件已進入司法程序,不便評論。《蘋果日報》總編輯張劍虹不回應事件,《爽報》於截稿前未有回覆。

周凱亮與友人謝臻麒(35歲)同被控於本年3月1日,在謝位於大角嘴福澤街海興大樓寓所之內,謀殺周的父母周榮基及蕭月兒。周連同胞兄曾於案發後兩周向傳媒求助,公開呼籲市民協助尋人。周當時稱與父母飲茶後,父母稱北上遊玩,自此下落不明。

提堂後刊登專訪

兩被告被控謀殺,3月18日首度提堂。《蘋果日報》及《爽報》隨後派記者到小欖精神病治療中心「探監」,專訪還押該處的周凱亮,至3月20日刊登報道。警方與律政司隨即表示關注報道會否構成藐視法庭或妨礙司法公正,要求兩報以書面解釋。兩被告的謀殺案周五於東區裁判法院處理交付審訊程序,轉介高院由陪審團審理。

【案件編號:HCMP1851、1852/13】


專訪細節或影響陪審員

【明報專訊】資深大律師湯家驊表示,涉案報章今次被控,主要因在謀殺案開審前便刊出被告專訪,當中包含犯案細節,有可能影響司法程序的公正性,包括陪審員對刑事案的看法等。他期望今次檢控會令傳媒知道「什是對,什是不對」。

議員﹕盼檢控令傳媒識分對錯

湯舉例,雖然報道談及的內容未必會成為呈堂證供,但若有市民看了報道並成為陪審員,心中卻已將被告定罪,便有可能影響司法公正。

湯表示,報道的影響已造成,辯方可能會在挑選陪審員時,拒絕讓看過報道的市民當陪審員。控方亦可考慮將案件延遲,待市民對專訪印象轉淡。湯補充,藐視法庭不局限有陪審團的案件。

大律師陸偉雄解釋,此次律政司的申請只屬單向行為,當申請成功,法庭才會召開聆訊,屆時涉案報章有權抗辯,再由法官裁決。陸偉雄說,使用這種起訴方式,可避免警方蒐證及落案,但達至同樣效果,大部分藐視法庭案均以此方式處理。但陸偉雄和湯家驊均認為,難以揣測案件的判罰方向,以罰款或判監去處理視乎法官看法。


藐視法庭《東方》前總編曾判囚

【明報專訊】傳媒涉及藐視法庭案件數目不多,其中一宗較矚目是《東方日報》早年因不滿法庭多項裁決,於1997年9月至1998年1月,不斷撰文抨擊兩名外籍法官和淫褻及不雅物品審裁員,並派「狗仔隊」跟蹤高奕暉法官3天。

派狗仔隊跟蹤法官3天

法庭最後裁定東方報業集團及東方日報時任總編輯黃陽午(小圖)兩項藐視法庭罪成,原審法官判處集團罰款500萬元,黃陽午入獄4個月。

黃向上訴庭上訴,但被上訴庭副庭長馬天敏駁回,並斥《東方日報》的文章及跟蹤法官的行動,史無前例地粗暴濫用新聞自由。稍後黃向終審法院上訴,但仍維持原判。

終院常任法官列顯倫駁回申請時表示,辱罵法官的言論令人震驚及憂慮,措辭粗鄙、惡毒,令公眾降低對司法機構的信心。

2013年7月30日 星期二

記者舉報工商總局副局長瀆職 (《明報》,30/07/2013)

【明報專訊】廣州《新快報》記者劉虎昨日在微博舉報國家工商總局副局長馬正其涉嫌瀆職犯罪,是繼《財經》副主編羅昌平舉報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劉鐵男、《經濟參考報》記者王文志舉報華潤集團董事長宋林之後,第三名以真實身分舉報高官的記者。

官方稱嚴重不符事實

劉虎稱,馬正其擔任重慶市委常委、萬州區委書記期間,其下屬於2002年3月在國企改制中賤賣國有資產,並據為己有,馬正其卻批示「木已成舟,只要符合基本政策,一定以發展為重,妥善處理好此事,讓企業加快發展」。

國家工商總局辦公廳回應稱,已知曉事件,但舉報內容與事實「嚴重不符」,相關的國企改制是在馬正其上任前發生的,馬指示妥善處理遺留問題,並非包庇。現年54歲的馬正其在2002至2007年任萬州區委書記,2007年任重慶副市長,今年4月調任國家工商總局副局長。

粵記者實名舉報 部級高官涉賤賣國企 (《蘋果日報》,30/07/2013)


廣東《新快報》記者劉虎昨日在微博聲稱,已實名舉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副部級)馬正其(圖),在擔任重慶市委常委、萬州區委書記期間,有嚴重瀆職行為。劉虎要求中紀委等有關部門對馬正其立即停職,展開調查。

劉虎在微博中表示,馬正其的瀆職行為,涉及2003年國企萬州區乳峰乳業遭賤賣一事。乳峰乳業當年淨資產評估為2,770萬元(人民幣.下同),但到2003年僅以170餘萬元售予萬州區商貿委副主任、商貿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負責人牟東安和萬州區商貿委企業指導科科長劉弘。劉虎指,馬正其涉嫌嚴重瀆職犯罪,還可能涉及利益交換。

內地記者近期已實名舉報多名涉及貪腐、瀆職的部級高官,包括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能源局前局長劉鐵男和華潤集團董事長宋林等。

《蘋果》記者

記者劉虎微博實名舉報工商總局副局長 (「BBC」,29/07/2013)

《新快報》調查新聞中心記者劉虎周一(29日)發表在其個人微博上實名舉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副局長馬正其,指其在擔任重慶市委常委及萬州區委書記期間有「嚴重瀆職行為,已涉嫌構成犯罪」。

不過,至今為止,國家工商總局、重慶市委及馬正其本人還沒有就有關舉報作出任何回應。

不過,有關舉報微博已被刪除,而劉虎在其微博上則留言稱:「我不知道為什麼要刪,但總之我是刪了。請各位繼續追問查處情況。謝謝~」

此前,劉虎在其微博上留言稱,「兩位同行先後實名舉報了兩位副省部級官員劉鐵男和宋林,我來當第三個。」

劉虎所稱的是,《財經》雜誌副總編輯羅昌平去年12月微博實名舉報前發改委副主任兼能源局局長劉鐵男,和新華社記者王文志今年7月微博實名舉報央企華潤集團董事長宋林的兩起事件。

劉鐵男已經在今年5月被中紀委調查,而其職務也已被免去。至於宋林目前仍在照常工作。

舉報內容

劉虎還在其個人博客上發表文章,題為「籲請中紀委對國家工商總局副局長馬正其停職調查」,詳細敘述了舉報馬正其的細節。

他稱,2002年,重慶萬州區兩家國有企業——萬州區乳品公司和萬州區蔬菜飲食服務公司合併,組建為萬州區乳峰乳業(集團)有限公司。其國有淨資產經評估確認為2770萬元人民幣,並在2002年2月由時任萬州區商貿委副主任、商貿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負責人牟東安兼任這家乳峰乳業的董事長兼總經理,後董事長一職又由牟東安的妻子、萬州區勞動局公務員馮國瓊接任。

2003年1月,萬州區商貿委主任賈在雲發現,在商貿委其他領導和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均不知情的情況下,萬州區乳峰乳業(集團)有限公司已成為牟東安和劉弘(時任萬州區商貿委企業指導科科長)控制下的民營企業。而這家原來淨資產為2770萬元人民幣的國企,僅以170餘萬元人民幣售出,而主要收購者就是牟東安和劉弘。

而當商貿委向時任萬州區委書記馬正其舉報牟東安和劉弘「涉嫌違法犯罪行為」時,馬正其卻批示:「木已成舟。只要符合基本政策,一定以發展為重,妥善處理好此事, 讓企業加快發展。」

為此,劉虎指馬正其「嚴重瀆職行為,已涉嫌構成犯罪」,並要求中紀委對其調查。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馬正其是重慶永川人,今年54歲。1976年至2013年一直在重慶政府工作,最高職務是重慶市委常委、重慶市常務副市長。2013年才上調中央,擔任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你對這起最新的記者微博實名舉報官員事件有何看法,歡迎你在此發表評論。

(撰稿:李文/責編:董樂)

2013年7月29日 星期一

政府須定義部門公布項目 (《市民日報》,29/07/2013)

  【本報訊】本月初有3名精神病人突然從仁伯爵醫院精神科病房出走,衛生局在找回病人後才向傳媒通報事件,澳門大學傳播系助理教授林玉鳳認為,從公眾協助找回病人治療、醫院監管漏洞等層面而言,政府都應該主動公布事件,她建議政府重新幫助每個部門定義清楚甚麼需要公布。

  林玉鳳接受訪問時表示,政府部門決定甚麼需要公布時,應平衡公眾安全及專業需要。她舉例稱,警方在偵查案件時不應公布內容大家都會接受,而今次事件中精神病人在進行偵查時,暫時不公布都可以,但在確定其破壞保安系統、走出醫院又未能找到的時候,公眾不知病人處於甚麼情況,在公眾協助尋回病人接受治療的層面而言,都需要向傳媒通報。

  局方事後解釋「病人並非強制治療,有權隨時離院,向傳媒通報後有可能影響其病情」,她認為,病人在住院期間出現有關情況,也反映醫院可能存在看顧或監管漏洞。她表示,公布病人的病情或任何私人的細節可能影響其治療,但只要不公布病情或涉及私隱的事宜,都應主動公布有人破壞系統出逃等消息。

  涉媒體監督政府公共行為要通報

  「我們要知道有這件事,社會需要監督醫療系統如何處理病人的問題,所以政府有必要檢視與不同部門商討列明哪些是恆常需要通報的項目,要做確定。」

  她又指出:早前發生嫌疑人在山頂醫院逃走時跌死的事件,涉及山頂醫院的事件不止1次,反映發言人機制可能沒有統一的規則,她認為,牽涉政府自身的監管責任,醫院的看顧責任、公共安全等媒體可以監督政府公共行為的事件,都要通報,建議政府現時應重新幫助每個部門定義清楚甚麼需要公布,具體項目需要重新定義。

  至於有衛生局發言人在回應傳媒查詢時竟然表示「鍾意點寫就點寫」,她認為這是很情緒式的反應,發言人應接受更多培訓面對傳媒。

政府發言人未能協調施政訊息發布 (《市民日報》,29/07/2013)

  【本報訊】政府新聞發言人制度自成立以來,有事變「啞吧」,政府單向發布消息情況變本加厲,時事評論員黃東批評,政府新聞發言人制度根本名存實亡,不單沒有提高施政透明度,更令政府與傳媒關係大倒退。事實亦發現,政府發言人根本未能「協調及推動各施政範疇訊息發布」,發言人架構顯得多餘;當局在大事件上單向發布新聞稿根本是不尊重傳媒,間接損害市民的知情權,同時也對特區政府形象構成不利影響,他促請政府檢討及完善相關制度,設立恆常新聞發布機制,與傳媒保持良好互動關係。

  新聞發言人制度「遇事就失靈」一直為社會詬病,傳媒每次向各部門發言人索取資料往往等待長時間才有回音,短的1星期,長則逾10日才見回覆;即使有回覆,往往內容十分敷衍,十問九不答,有的部門甚至愛理不理,選擇不回覆,逼使傳媒採取「最終手段」,致函司長辦或特首辦查詢,由上層「施壓」才有反應。顯然現行制度根本未有發揮協助傳媒工作、提升政府工作透明度的作用,反而成為某些部門及官員的擋箭牌,有事追問只會着記者問發言人,其他一概不作回應。

  最近衛生局「走失」精神病人大半個月未有向社會通報事件更令澳門特區「名揚香港」,發言人質素遭港媒批評,嚴重損害特區形象,事件再次印證新聞發言人制度「唔掂」。

  部門各自為政 單向發布消息

  黃東形容,現時的新聞發言人制度根本名存實亡,有等於無。剛設立新聞發言人制度時社會認為相關制度不會有實質成效,似花瓶居多,現則愈來愈不想回應傳媒問題,次次發生嚴重事件時,則只會拿出一些不成理由的理由來蒙混過關,違背當時建立新聞發言人制度是要提高政府施政透明度的原則。事實亦發現,政府發言人譚俊榮根本未能夠「協調及推動各施政範疇的訊息發布」,部門各自為政不受政府發言人協調,發言人架構顯得多餘,浪費公帑。

  黃東說,新聞發言人制度原意是通過加強政府新聞訊息的制度化發布,推動政務公開,提高施政透明度,令社會對政府施政加強認識,更好地實現澳門市民對公共事務的參與,同時藉此搭建傳媒與政府之間的橋樑。惟近年傳媒與政府關係未有改進,反而倒退,差於制度建立前,政府單向發布消息變本加厲,過去行政長官及司長巡視基建設施,例如氹仔新碼頭,至最近參觀橫琴澳大校區,都由政府單方面發布消息,完全沒有通知傳媒採訪,這種情況絕對不正常,也不是現代文明社會應有的現象。他不明白政府為何對傳媒存有強烈戒心,遇事時只會透過單向發布新聞稿敷衍傳媒,他覺得政府有關行為不尊重傳媒,同時也對特區政府形象構成不利影響。

  黃東指出:政府倘與傳媒未能保持良好溝通,是對公共利益的損害,發言人制度未能發揮應有功能,會間接損害市民的知情權。新聞發言人制度運行多年,政府是時候予以檢討,完善制度,如果有難言之隱,則應開誠布公,譚俊榮負肩政府發言人,應主動向社會解釋清楚。他強調制度的建立不是「靠把口」,作為面向傳媒最重要的溝通機制,新聞發言人制度理應是個常態發布消息平台,定期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公布政府工作及最新消息,當有突發事件,則應設立特別發布機制,與傳媒保持良好互動關係。

發言人制度需作績效評估 (《正報》,29/07/2013)

【本報訊】政府官員和發言人或是不回答傳媒查詢,或是答非所問,甚至,部份態度差劣,削弱市民知情權,損害公眾利益。時事評論員黃東 (見圖) 擔心,萬一本澳遇到重大事故,新聞發言人制度仍來不及改善。他建議行政長官崔世安,首先對新聞發言人制度展開績效評估。

政府發言人制度運作三年,究竟成效如何?上月三十日,警方在「倒陳遊行」後封鎖主教山要道,不同記者在不同時間致電向發言人查詢原因,直至警員拘捕市民後散隊,也沒有答案。三名精神病患者月初涉嫌逃離醫院,傳媒向發言人查詢後,得到的答案是「喜歡點寫就點寫」,沒有人查問事件,故沒必要公布。

時事評論員黃東表示,健全的發言人制度可讓政府與傳媒保持良好溝通,公眾便可接收到充足的、真實的、準確的資訊,但是,他不覺得這制度發揮著有效的作用,尤其是發言人的表現,實不到位。他擔心,當本澳遇上重大事故時,這個制度仍來不及健全。

黃東稱:「(有問題的發言人制度) 損害公眾利益,首先是損害公眾知情權。但是,官員竟然不覺得這樣是損害,還覺得應該是這樣,本來就是這樣。本來無一物,你們 (記者) 惹塵埃。官員的權益與市民的權益原來是兩回事,他們首先是官本位:令自己不受傳媒質疑,令自己的權力不受影響,甚至動搖。」

怕面對傳媒‧如何走向國際化?

三年前,黃東雖不看好新聞發言人制度,但是,仍抱著觀望的態度,期望政府不斷改善,甚至,推出例行發布會。然而,官員和發言人越來越懼怕傳媒查詢,或是不回答,或是答非所問,他續說:「大家都知道,澳門傳媒已相對溫和,不是刻意攻擊,都是留有餘地,但是,(政府) 都這麼怕,如何走向國際化呢?」

行政長官多次巡視有爭議的設施 (氹仔北安碼頭、澳大橫琴校區等),既不通知傳媒採訪,事後卻發出新聞稿和圖片。黃東認為,這種單向發布是不正常的,不利行政長官和政府的形象。既然,崔世安去年提出績效評估,黃東建議,政府首先政府發言人制度的績效。

2013年7月28日 星期日

保安出遮阻採訪林鄭 (《蘋果日報》,28/07/2013)

林鄭月娥(箭嘴示)由保安掩護離開。 易仰民攝

【本報訊】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昨日出席活動後,封口拒絕回答記者關於陳茂波囤地及去留的問題,隨行十多名保安更粗暴對待記者,除了箍頸外,更有保安更嘗試用長傘壓倒攝影記者,無綫一名攝影師疑被人從後拉扯,連人帶機倒地受傷,攝影機電池撞至鬆脫。在場警方事後僅表示公眾可隨時向警方投訴。

林鄭月娥昨日到尖沙嘴文化中心出席「家是香港」活動期間,在台上跳舞後風騷表示:「大家有冇睇過政務司司長係台上跳舞?」林鄭又笑言,自己是「被賣豬仔」上台表演。

活動結束後,記者追問林鄭月娥有關陳茂波囤地醜聞時,林鄭一言不發,在10多位保安和警員護送下離開。

警方懶理 僅稱可投訴

本報記者被保安箍頸推開,保安更以長傘壓向本報兩名攝影記者。混亂中無綫一位攝影師疑被人扯跌,手臂有抓痕和傷口。

記者受襲,尖沙嘴警署警長謝志鈞指公眾可隨時向警方投訴,但要求記者要有證據,「希望大家有真實嘅證據,警方會易於處理」。特區政府被醜聞困擾,林鄭月娥周二起訪問新加坡四日。

攝影記者協會副主席梁百豪批評保安日漸「國安化」,「採訪環境好似越來越似大陸」。

記協執委梁錦雄譴責保安粗暴行為,指陳茂波醜聞涉公眾利益,林鄭不應迴避記者提問。

2013年7月25日 星期四

(特寫) 選管會承諾協助傳媒得個講字 (《市民日報》,25/07/2013)

  日前立法會選管會的記者會上,立法會選管會主席葉迅生一再強調,選管會希望與傳媒保持緊密合作,透過傳媒協助令市民積極參與選務工作。言猶在耳,惟現實再次印證了當局「得個講字」,傳媒無論在採訪或索取所需資料上仍是遇到不少困難。

  昨日抽籤程序結束,傳媒希望公職局局長朱偉幹向傳媒介紹接下來的工作流程,惟朱偉幹在抽籤程序宣布完成後,即時已例牌從後門「閃人」,即使多間傳媒發動「車輪戰術」隔一段時間輪流致電當局人員希望局長能抽點時間,簡單向市民介紹接下來的工作安排,但對方總是「闊老懶理」,最終杳無音訊。

  官有官閃 職員愛理不理

  被留在現場「走唔切」的公職局選舉技術輔助處處長張錫聯則着傳媒:「睇返個日程表,會按日程表進行。」有傳媒當場反問:「咁你唔會叫市民睇返日程表㗎嘛?」再次希望當局能向市民介紹一下當局接下來的工作,張錫聯則神色緊張地重複:「選管會或公職局接落嚟會跟住有安排。」現場傳媒對官員回應當然不滿意,即時把其團團圍住,見退路被堵,張錫聯最後也只能按傳媒要求,簡單地介紹一下接着當局的工作安排,當見有路可逃時,即迅速閃退,官員相關行為完全表露了不想配合傳媒宣傳選務的態度。

  另外,以往每屆在候選組別抽籤確定了選票排序後,選管會都會把候選組別的名單,包括組徽、每組候選人數及相關相片等上載至新聞局,方便傳媒索取並向市民介紹相關選舉信息,惟今年立法會選管會卻懶到只得一張寫有1至20組名稱的「抽籤名單」,候選組別組徽及候選人相片完全欠奉,多番向選管會反映也只叫傳媒自行到日前公布的「接納候選名單」中自行加工截取,但記者發現當局所謂官方公布的「接納候選名單」卻是一個加密了的檔案,傳媒要經過繁複的程序才可以截取當中的組徽和相片。當局此舉根本就完全是違背了「希望與傳媒保持緊密合作,透過傳媒協助令市民積極參與選務工作」的承諾。

  以上種種事例,足以反映今屆選管會行事作風官僚兼懶惰,莫怪議員吳國昌也「頂唔順」,不滿今屆選管會取消郵寄政綱概要予選民,稱聲會「改以其他方式發送」,但卻沒有明確會改用甚麼的方式,因此要向選管會遞信以表達不滿。

  正如葉迅生日前所言,選舉工作就是一種政治行為,政治則是眾人之事,傳媒只是希望透過與立法會選管會合作,做好選舉報道,協助當局做好選務宣傳工作。希望當局不要得個「講」字,切勿再將傳媒視為洪水猛獸,避之則吉,或只會說些漂亮話敷衍傳媒,真正檢視現存的不足,協助傳媒順利開展選舉採訪,彼此合作做好選舉大事的宣傳工作。

本報記者 無 語

2013年7月24日 星期三

發言人現身撲火 (《正報》,25/07/2013)

對於日前叫記者「喜歡點寫就點寫」,主角衞生局發言人楊日科昨解畫稱,此話是在採訪中、當作「朋友間私底下傾計」而說出,又有感而指發言人與傳媒之間要有禮貌、相互尊重。

香港東方日報於十九日報導,該報記者向衞生局查詢精神病人出走事件,遭發言人「極不願意」回應,答案不明確之餘,又稱事前沒人查詢沒必要公布,更反指「記者喜歡點寫就點寫」。

傳媒二十日向社會文化司司長張裕問及此事時,一度獲張睜大雙眼之表情「回應」,幾近啞口無言,只能稱未收資料、應去聯絡衞生局;兩日後張再回應時就指若有做不足定糾正,「我們會了解,將來適當處理」。

承認EQ低需要檢討

當事人楊日科昨開腔回應,「我又唔能夠怪個(東方)記者」,「或者我可能EQ(情緒智商)低啦,個(應對記者)技巧可能係需要有啲(檢討)」,指當時是「私底下傾」、「當正係朋友一個通話」,但後來才記得他自己是在接受採訪中。

「我覺得,傳媒同我們之間彼此要有禮貌,大家互相之間有禮貌、互相尊重對方會好啲,咁大家個關係會好啲。」被問到是否意指對方記者不禮貌?楊日科即謂「唔能夠咁講」,稱每個人接受程度不同,「可能我面皮薄」,更以「未必係咁、唔關佢事、好難講」作結。

此外,衞生局昨下午五時半才突然通知邀傳媒參觀位於氹仔的山頂醫院精神科大樓,楊日科解釋因相關醫生工作安排滿檔,今回安排是「迫」出來,故對造成不便表抱歉及不好意思。又強調會檢討並完善病人出走等事件通報機制,且會加強與傳媒溝通。

3「出走」精神病人有權離院 (《市民日報》,24/07/2013)

【本報訊】就本月初有3名精神病人突然從仁伯爵醫院精神科病房出走事件,衛生局因未有即時發布而被質疑企圖隱瞞事件。局方終在昨日安排精神科的負責人向傳媒「解畫」,指出當日出走的3人均為自願住院的病人,有權利隨時離院,認為事件屬病人沒有辦理離院手續下離院,因而沒有即時向傳媒通報。衛生局新聞發言人則表示局方訊息發布機制有需要檢討和完善。

衛生局昨傍晚突然安排傳媒前往氹仔精神科大樓,並由衛生局仁伯爵醫院精神科主任何志榮向傳媒講述事件來龍去脈。

何志榮指出,入住氹仔精神科病院的精神病患者,是按病情分成強制性住院和自願性住院兩種模式,具危險性的嚴重精神病患者會轉入隔離病區並限制其活動自由。而病情不屬嚴重者,則會入住生活病區。而月初出走的3名病人均不屬嚴重病情,同為自願住院的病人。

他續提到事發於本月2日下午2時許,其中1名病人在破壞大樓4樓逃生門的警報系統後,協助另外兩名病人由逃生通道而不經精神科大樓的正門離開。其後院方於同日內已尋回兩人並帶返病院;至於協助兩名病人逃走的精神病人,則於本月4日再次破壞逃生門的警報系統後出走,但於1個小時後返回病院。

何志榮指出,考慮到3人均非強制住院的病人,有權利隨時離院,亦不涉及任何拖欠醫療費用,故認為事件屬沒有辦理離院手續下離院。同時又考慮到如將事件通報,有關病人看到報道後可能影響病情,因而沒有即時向傳媒通報;他強調倘若出走的屬嚴重精神病患者,會採取另一種處理方式,並會聯絡警方協助尋找。

對於衛生局短時間內尋回出走的精神病人,坊間揣測局方是否在精神病人身上裝設追蹤裝置?何志榮強調「絕對沒有,從來沒有」。他指在兩次事件中,局方都先後快速聯絡到3人家屬,得悉3人均返回自己的住所,故較快將有關人等帶回病院。而事後經醫生評估,其中1人可返回住所居住,另外兩人經評估後認為仍需住院,最終自願返回病院。

同意須加強傳媒溝通

另外,就事件中衛生局的訊息發布機制備受批評,衛生局發言人楊日科表示,認同局方訊息發布機制有需要檢討和完善,並會加強與傳媒溝通。

而對於有香港傳媒「踢爆」追問衛生局新聞發言人是否刻意隱瞞事件時,得到的回應是「事前沒有人查問,故沒必要公布」,又指「記者喜歡點寫就點寫」,事件令人質疑該名發言人回應傳媒的態度。

作為事件的當事人,楊日科回應指「當時可能自己EQ低,當做朋友通話」,但清楚知道當時對方是以傳媒身分查詢事件。他反指傳媒(當日查詢的香港傳媒)與發言人溝通應有禮貌和尊重對方,「大家關係會好啲」,其後又坦言自己亦需要檢討與傳媒溝通的技巧。

2013年7月23日 星期二

被指隱瞞走失精神病人 張裕認消息發布欠完善 (《力報》,23/07/2013)

社會文化司司長張裕承認,本澳現時的消息發布機制欠完善,希望將來有更適當處理。張裕昨出席立法會第三常設委員會討論《文化遺產保護法》會議時表示,當局做得不足的地方,一定要糾正,而他本人就經常謙虛地檢討,做得不足夠的地方,未來亦盡量提升工作透明度,加強與傳媒良性互動。

早前有香港媒體報道,本澳衞生局懷疑企圖隱瞞一宗涉及三名精神病人逃出醫院事件,當香港記者向當局查詢時,有關方面否認隱瞞事件,而由於根本沒有人查詢事件,故沒有必要公布云云,甚至指記者「喜歡點寫就點寫」,令港媒質疑澳門政府的處事態度。

他稱,當局對精神病患者問題,一直有相應機制處理,三名患者亦透過追蹤機制尋回,同意會針對不同情況,發布消息。另外,針對中山出現登革熱疫情,被問到本澳衛生局以新聞稿方式發布信息是否足夠,張裕稱,登革熱要高度關注,但考慮發放某些消息時,會否引發市民無謂擔心。

張裕:做得不足定糾正 (《正報》,23/07/2013)

【本報訊】精神病人逃出醫院,衛生局發言人回答傳媒:沒有人查問,沒必要公布。鄰近地區出現登熱疫情,衛生局又拒絕傳媒邀訪,只單向發放新聞稿。社會文化司司長張裕稱:「有做得不足的,一定要糾正。就此我們會了解,將來適當處理。」他又關注,若發放太多不必要的消息,可能引起市民無謂的擔心。

上星期五,香港傳媒報道,本澳衛生局懷疑企圖隱瞞一宗涉及三名精神病人逃出醫院事件。上星期六,一眾記者在澳門大學橫琴校區,跟著社會文化司司長張裕逾一分鐘,追問上述事件,但是,他只以數句說話聲稱未收到資料,又著記者聯絡衛生局等。

昨早,張裕出席立法會會議後,再被記者追問 (見圖),他指出,重度或輕度精神病患者的處理是不同的,後者可較寬鬆。精神病患者不是犯人,不是坐牢,需要適當和人道處理,所以,按照具體情況,讓輕度患者有戶外活動時間。記者問:三名離開醫院的病患者屬重度或輕度?張裕稱:「我沒有這資料。」

至於,香港傳媒就精神病人逃出醫院向衛生局查詢,該局發言人竟稱:事前沒有人查問事件,故沒必要公布,又指「記者喜歡點寫就點寫」。這種回應傳媒的態度是否需要糾正?張裕稱:「有做得不足的,一定要糾正。就此我們會了解,將來適當處理。」

憂發放不必要消息引無謂擔憂

另外,鄰近澳門的廣東省日前已出現登革熱疫情,但是,本澳衛生局拒絕傳媒的邀訪,只透過官方新聞局稿單方面發布消息。張裕表示,政府是有難度的,他關注到,若發放太多不必要的消息,可能引起市民無謂的擔心。他又聲稱,已要求局長盡量提升工作透明度,加強與「傳媒朋友」良性互動。記者追問:最近一次與局長開會是何日?張裕答:一個月前。

張裕承諾糾正衛生局訊息發布 (《市民日報》,23/07/2013)

【本報訊】對於近日有傳媒揭發本澳3名精神病人同一時間逃離醫院,衛生局事發一段長時間後才以新聞稿回應事件,其後亦僅以新聞稿方式發布中山登革熱疫情訊息,令人質疑本澳發布訊息機制存在不足。社會文化司司長張裕昨出席公開場合後時,認同現時發布機制不完善,並承諾會將發布機制不足之處作出糾正。

本月初3名男性的精神病人突然從仁伯爵綜合醫院精神科病房出走,其後有傳媒就事件向衛生局新發言人查詢,但衛生局於近日始發新聞稿回應稱成功接回有關病人。更有香港傳媒「踢爆」追問該局新聞發言人是否刻意隱瞞事件時,該發言人回應指事前沒有人查問,故沒必要公布,又指「記者喜歡點寫就點寫」。

張裕昨列席立法會三常會會議後回應事件表示,衛生局方面對精神病患者問題一直有相應的機制處理,是次能尋回3名患者亦證明有關機制發揮相應的效果。他又稱,精神病人按程度有不同的管理方法,對重度精神病患者會小心謹慎處理,輕度精神病患者則會較寬鬆。出現是次事件後,有關部門會加以思考現有機制是否有待完善和提升。

被問及是次事件衛生局新聞發言人回應傳媒時態度惡劣,加上近日中山出現登革熱疫情,衛生局亦只以新聞稿方式單向發布訊息,政府的訊息發布機制是否有待完善?

張裕認同現時發布機制不完善,但據了解澳門登革熱仍然是零案例。至於發布訊息採用甚麼方式處理,雙方可能有各自的思考,如任何事情都要發布其實不難,但「可能大家會話唔使咁緊張呀?」他以過去香港孔雀石綠事件為例,在澳門未有發生,假如亦要發布,是否會引起市民無謂的擔心?

張裕其後又指出,如果相關部門做得不足,必定要糾正。又指會了解事件(衛生局回應精神病人出走事件)並作適當處理。

他並提到每次與局級官員進行工作會議時,必定會提出3點要求,其中包括要求各部門提升工作的透明度,加強與傳媒的良性互動,而其餘兩項要求包括廉潔管理、積極負責做好自身的工作。

就衛生局未有主動公佈三名精神病患者出走 張裕指發佈機制有待完善 (《華僑報》,23/07/2013)

 【專訪】就衛生局較早前未有主動公佈三名精神病患者出走山頂醫院事故及局方新聞聯絡員回應傳媒查詢時態度不佳一事,社會文化司司長張裕昨日接受訪問時承認,現行的發佈機制並不完善,會聽取各方訴求,以不斷改善有關機制。

 張裕表示,對精神病患者一直有相應的機制處理,三名患者出走後亦是透過追蹤機制尋回。對於這宗事故,他指出,當局對於精神病者有不同程度的處理,重度者可能會更加小心謹慎,輕度者則可能較寬鬆,因為畢竟精神病人係好可惜,他不是坐牢、不是犯人,處理的時候都要有一個適當和人道化的處理。輕度的患者會視情況而有一個活動時間,例如到花園散步、曬太陽等,但出現了出走的情況,相信相關的同事會再加以思考,除了努力之外,還有責任對做得更好些,不斷去總結如何可以做得更好。做得不足夠的。可以去總結改善,以利服務市民的工作水平可以提升。

 至於這位患者的病情屬輕度還是重度,張裕表示沒有資料,但就以自己分析輕度與重度有別的狀況是: 如果病患者的背景,比方說是一個開鎖的師傅、鎖匠而言,對於一些門禁,出走是一件難事對於種種狀況,可能要不斷總結經驗。

 被問及將來對有關事故會否有一個「即時通報機制」,可讓市民能即時獲悉資訊時,張裕表示會考慮傳媒所提意見,思考如何令發佈機制運作得更加適當、妥當。但就精神病患者出走的這一類事故,他指出,政府公佈這類消息會有些困唯。因為發佈消息後,不同人可能有不同見解。尤其是社會可能把某一類人士或是病患者當作很可怕」。亦由此可能會產生歧視問題。他強調政府工作需符合社會反對歧視、要求平等的主張。不過,他又補充稱,他同意在消息發佈上會針對不同情況,當局辛苦一點也好,會作出適當的處理。

 另外,有媒體日前向衛生局約採訪,有關在「中山爆發登革熱疫症」後本澳如何防範措施,但得到答覆是「不需要做訪問」。張裕昨日被問及當局是否認為以發新聞稿的單向發佈消息方式就已足夠?對此,他重申政府在消息發佈上面對困難,就登革熱一事,他稱不排除需要高度關注,但現時澳門狀況是「零案例」,且現時的教育工作已在提醒市民注意衛生,或者政府再增加實質性工作去推動清潔。

 他表示,發佈、不發佈,怎樣才算合適呢?相信大家都會有自己的一個思考。如果很多事情都要發佈也不難。但大家會否覺得無須如此緊張。例如,以前內地曾發生孔雀石綠事件,但澳門卻沒有,如果澳門政府發表有關消息,會不會引起市民一些無謂擔憂呢?他希望大家能夠體諒政府工作有難度。

 張裕又強調,若發現機制不足,會作糾正。他表示,每年與轄下局長開了多次會議,最近一次更提出三點要求,包括:盡量提高工作透明度及加強與傳媒的良性互動、廉潔及積極負責做好自身的工作。◇

三患者屬自願性住院 張裕:精神病人唔係犯 (《澳門日報》,23/07/2013)

【本報報息】有傳媒披露,本月初曾有三名精神病人擅自出院。衛生局昨回應,出走的三名精神病人屬於自願性住院,對他人危險性低。社會文化司司長張裕稱,精神病人只是不幸患病,並非犯人,冀社會不要歧視。

衛生局昨回覆傳媒查詢時表示,治療精神病人分強制性住院及自願性住院兩種。對於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病人,院方會要求強制性住院。反之,病情不嚴重、危險性低的病人,可自由選擇需否住院,即自願性住院。出走的三名精神病人屬於自願性住院,因思念家人而出走,目前已自願回院治療。

公佈機制待完善

張裕表示,基於人道主義,院方對輕度精神病人管制較寬鬆,可允許病人有自由活動時間,到花園曬太陽等。精神病人只是不幸患病,不是犯人,也不可怕,希望社會不要歧視他們。對於衛生局需否對外公佈擅自出院的精神病人個案?張裕稱,社會存不同見解,或者針對不同情況,“度一度”如何完善公佈機制。

傳媒關注衛生局發佈消息透明度,問及為何不公佈廣東省中山卅七宗登革熱案例?張裕坦言,發佈消息不困難,難在哪些消息需對外公佈。如本澳並沒有發生過孔雀石綠案例,若突然對外公佈其他地區疫情,會否引起居民不必要的擔憂?本澳目前並未有輸入性、輸出性的登革熱案例,但廣東中山市爆發多宗,希望居民由自身做起,注重衛生安全。政府多做宣傳,並加強清理公共地方,官民共同防疫。

他指示衛生局“提高施政透明度,注重廉潔管理,盡責做好自身工作”。並多聽社會意見,持續改善,做得更好。

錄音證馬雲說鄧六四「決定正確」(《明報》,23/07/2013)

【明報專訊】《南華早報》中文網早前刊登阿里巴巴前總裁馬雲訪問,引述馬雲稱鄧小平在六四事件中作出的決定正確,引發風波。阿里巴巴與《南早》就內容是否涉及六四各執一詞,而阿里巴巴就公開當日訪問聲帶,當中馬雲曾提及已故領導人鄧小平處理六四,指鄧「做這些殘酷的選擇,這不是一個完美的決定,但這是一個最正確的決定」。

《南早》老總:讓讀者判斷報道真偽

《南早》總編輯王向偉回應指公開聲帶是好事,可讓讀者判斷報道真偽,而他指該報一直堅信報道正確。至於前員工劉怡不滿文章內容而辭職,王指仍在調查事件,不便評論。

馬雲早前接受《南華早報》中文網站編輯劉怡訪問,但事後引發風波,劉怡事後不滿報道內容並辭職,並向馬雲道歉。阿里巴巴集團日前也發表聲明,指根據採訪錄音,認為事件源於《南華早報》「不正當」引述, 「嫁接了」馬雲的觀點。

馬雲:「殘酷選擇」「非完美」

事件引發爭議,而阿里巴巴向《華爾街日報》提供當天訪問聲帶,希望公眾聽後自行判斷。根據有關聲帶,記者與馬雲一直在談公司管理之道,以及馬雲在公司管理的角色,當時馬指自己在公司「通常只是積極的參與者」,他又認為做領導便要承擔責任,在談論阿里巴巴及「支付寶」運作時,馬拉上鄧小平作例子,「像鄧小平(處理)六四,他作為國家領導人,他必須要做這些殘酷的選擇,這不是一個完美的決定,但這是一個最正確的決定」。

2013年7月22日 星期一

駐白宮「拷問」10總統 第一女記者逝世 (《蘋果日報》,22/07/2013)

這位美國新聞界女先鋒,駐白宮「拷問」甘迺迪至奧巴馬等10名總統超過半世紀,是白宮新聞室一頁傳奇,但海倫.托馬斯(Helen Thomas)被病痛困擾多時,前日(周六)終在華盛頓的住所,在家人陪伴下辭世,享年92歲。

問小布殊攻伊有何居心

托馬斯1920年生於肯塔基州,父母是黎巴嫩移民。高中時代搞學生報令她立志做記者,大學畢業就跑到首都闖天下,初在報社當送稿員,給編輯斟茶遞水,43年加入合眾社,但主要寫女性新聞、社交界消息;時來運轉入白宮,全因60年甘迺迪當選,民眾對其妻積琪蓮興趣濃,托馬斯才被派去佛州直擊準第一家庭的假期。

當年通訊社業界競爭激烈,托馬斯表現卻不比男性同行遜色,對着總統窮追猛打不退縮,有白宮新聞秘書形容她像「拷問」般,最出名一次是質問喬治布殊攻打伊拉克有何居心,直斥他要為伊戰負責,又罵他是「美國史上最糟總統」。

托馬斯求真的專業態度,為她贏得同行尊敬,被譽為合眾社的「鬥牛犬」之餘,更獲得長年坐在第一排中間、椅背有名牌的尊貴待遇;同時也令她衝破女記者的多重「玻璃天花」:72年尼克遜訪華,托馬斯是唯一的文字女記者;兩年後成為合眾社駐白宮分社主任,是首位擔此職的通訊社女記者,後來更成為美國全國記者俱樂部首位女幹事和白宮記者團首位女團長。

托馬斯問問題詞鋒銳利,談己見心直口快,她對以色列的敵視也是眾所周知,但2010年她直斥以色列應「滾出巴勒斯坦」,「回到」德國、波蘭或美國,言論太惹火,令她要宣告退休。其時她離開服務57載的合眾社已經10年,加入赫斯特報業集團,影響力已遠遜從前。

對於這位一代「無冕女王」離世,奧巴馬發聲明說「傷感」,讚她「堅信對領袖鍥而不捨的問責,會讓民主制度運作得最好」。前總統克林頓伉儷讚她是女記者的「先驅」。被她臭罵、鄙視的喬治布殊,暫未有表示,但托馬斯大概也不稀罕,她曾說:「若想其他人喜歡自己,幹別的行業吧。」

美聯社/路透社

2013年7月21日 星期日

北京情色賄賂宴會 富商獻裸女淫官喝人奶 (《蘋果日報》,21/07/2013)

官員荒淫無度,再有新華社記者忍不住反戈一擊,實名舉報某正部級官員在參加宴會時,接受商人情色賄賂,飲用裸女人奶!該記者更形容官員腐化無邊,喝人奶「只是小事」!

新華社對外部記者周方在微博舉報,一位現在宣傳部門任職的正部級官員,幾年前仍是副部級官員時,曾在北京高級會所參加富商組織的宴會。桌上山珍海味,更有一道菜是美女人奶!「這道菜並非盛在任何器皿裏,是在每位食客旁都來了一位全裸的美艷少婦。」而請客的商人厚顏無恥地對客人說:「大家請隨意,想喝奶請喝奶,想『吃人』就『吃人』!」一時間,桌上賓客「都停止了交談,放下了手中的一切,開始傾情地對付這道『菜』。其間,有人按捺不住,帶着自己的『奶媽』到裏間瀟灑去了。」

新華社記者實名舉報

周方昨對《蘋果》記者表示,那位官員毫不尷尬,駕輕就熟:「他參加這種宴席都不是一次兩次了。很多次!」周又說類似的荒誕行徑,幾年前在北京官場盛行:「不過要一定級別才可以的,畢竟很貴嘛,要5,000塊人民幣才能一次。」周方拒絕透露官員姓名和會所的名字,只說這名官員正被中紀委調查,調查組對於他的荒淫行徑了若指掌。他稱舉報並非為了「要打倒誰」,只是覺得宣傳部門對媒體打壓嚴重,因此爆料出來是為了警告當局不要太囂張:「惹急了老子就把你們這些糗事帶着你們的真名真姓,一樁一樁地公佈出來!」

周方指,近來中央狠抓官員作風,敢於「喝奶」的官員越來越少。他不屑道:「這些當官的那些事我們都知道,中紀委也知道。不過中央抓人抓不完啊,都是要有一定級別的才去抓,小魚小蝦的都沒事。」

阿里巴巴:《南早》不正當引述 就馬雲「六四論」發聲明 (《明報》,21/07/2013)

【明報專訊】《南華早報》中文網早前刊登阿里巴巴前總裁馬雲訪問時,引述馬雲指鄧小平在六四事件中作出的決定正確。阿里巴巴集團昨發表聲明,指根據採訪錄音,認為事件源於《南華早報》「不正當」引述,「嫁接了」馬雲的觀點,期待《南華早報》的調查結果。集團說,對莫名捲入風波深感不安,對涉事的記者辭職深表遺憾。

指馬雲觀點被「嫁接」

《南華早報》副總編輯譚衛兒回應本報查詢時稱,報道由網站同事負責,她未看到阿里巴巴的聲明,不方便回應。《南華早報》早前的聲明指對報道的真實性確信不疑。

已辭職的網站責任編輯劉怡則表示,未修改前的《馬雲訪談錄》是錯版,內容「頗多語焉不詳」,阿里巴巴亦指《南華早報》「嫁接了」馬雲的觀點,但阿里巴巴並無說明被「嫁接」的內容。

阿里巴巴說,馬雲在5月30日接受了《南華早報》「以公司營運、發展及管理為主題的商業報道採訪。文章刊發後,卻使阿里巴巴和馬雲遭遇一埸遠離採訪主題的論爭風波」。集團稱已啟動取證,還原事實。《南華早報》早前的聲明說會就事件作內部調查。

阿里巴巴指《南早》引述不當 (《蘋果日報》,21/07/2013)

阿里巴巴發表聲明指,《南華早報》在報道中對馬雲的說話引述不當。

【本報訊】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早前接受《南華早報》訪問時,發表撐六四屠城的言論餘波未了。阿里巴巴昨首次發表聲明,指該公司對某些話題無應對經驗,反指《南早》報道不當。《南早》員工在該報的微博炮轟馬雲,「自己當初敢說,今天就要敢認,不要再在背後做那些公關小動作了」。

編輯斥馬雲自欺欺人

馬雲早前接受《南早》訪問,發表撐六四屠城的言論惹來外界狂轟,多名六四親歷者聯署譴責。阿里巴巴昨發聲明為馬雲辯護,指根據採訪的錄音,《南早》在報道中作出不當的引述,「嫁接了馬雲先生的觀點」,令馬雲遇到一場遠離採訪主題的論爭風波。該公司「對某些話題無意觸及亦無應對經驗,無妄陷入此場風波,阿里巴巴深感無力」。該公司正待《南早》的調查結果,對撰寫訪問的劉怡辭職深表遺憾。

《南早》編輯部昨凌晨發表聲明,指該報道刊登一段時間後,劉怡未經授權擅自進入電腦系統刪改稿件,刪除了馬雲對六四的言論,「這與採訪的錄音原始記錄不相符」。事後馬上恢復文章原貌,及暫停劉怡工作,展開內部全面調查,劉怡日前已辭職,「但是《南華早報》對該報道的真實性確信不疑」。

《南早》昨晨在其新浪微博上發表聲明,但其後疑遭內地河蟹被刪除,及在新浪微博一度不能搜尋《南華早報》。有自稱《南早》編輯在該報的新浪微博批評馬雲,指馬雲要敢說敢認,「馬雲,你不是神,你是人,自欺欺人,請你想清楚了,要不得我們再把採訪錄音一、字、一、句放給你聽清楚!」又嘲諷馬雲,若播放錄音恐怕他捱不住,再在港時立法會議員梁國雄等一定歡迎他。

有該報英文網站主管表示,「我們對未經刪改的版本準確性確信無疑,公司調查結束後自會公佈結果」。另有網民指,非常希望《南早》公開原始錄音,但礙於北京壓力,估計只能自己「揹黑鍋」。

2013年7月20日 星期六

《明報》發表聲明 回應傳媒就《條例》查詢 (《明報》,20/07/2013)

【明報專訊】《明報》報頭列出的「報網一體 公信第一」,既是本報從事新聞工作的信念和使命,也是每天努力的目標,更是建基於科學的民意調查的陳述。根據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公布的香港新聞機構公信力調查,《明報》於1997、2001、2006、2009及2010年的調查,均獲受訪市民評為公信力第一的中文報章。

明報編輯部

稱錯報馬雲撐鎮壓 南早網站編輯辭職 (《明報》,20/07/2013)

【明報專訊】《南華早報》中文網早前刊登阿里巴巴前總裁馬雲訪問時,引述馬雲稱鄧小平在六四事件中作出的決定正確。報道刊登後惹來民運人士譴責其言論。不過,負責報道的南早網站責任編輯劉怡昨發表聲明,指該《馬雲訪談錄》是錯版,內容「頗多語焉不詳」,就此向馬雲道歉,並辭去南早工作。

稱報道非最後修訂稿

劉怡在聲明中表示,該篇於7月13日刊登的文章,並非在7月3日提交予報社的最終修訂稿。劉怡說,由於錯版刊登日為周六,未能及時糾正,但到之後南早網站將正確版本取代錯版時,「此舉因此被很多輿輪放大並用作政治的過度解讀」。

劉怡在聲明中說,從1999年首次採訪馬雲至今,馬雲從無意圖做任何政治評論,對今次事件令社會對馬雲造成極大誤讀,及造成輿輪對《南華早報》一貫中立立場的疑慮,劉怡鄭重道歉及辭去南早工作。

南早﹕記者擅改已刊文章 刪馬雲六四言論

《南華早報》今凌晨12時12分發表聲明,指7月13日南早中文網刊登劉怡採寫的馬雲專訪,刊登一段時間後,劉怡未經授權擅自進入系統,刪改已由編輯同意刊發的最後定稿。刪改後的版本將馬雲對六四的言論刪除,與採訪的錄音原始記錄不相符,南早發現後,馬上恢復文章原貌,同時暫停劉怡工作,並展開內部調查。調查期間,劉怡於昨日辭職。南早表示,對該報道的真實性確信不疑,將繼續按公司員工紀律規定,進行調查。

訪馬雲《南早》編輯辭職 (《蘋果日報》,20/07/2013)

《南華早報》早前訪問馬雲,惹來軒然大波,一名負責的編輯宣佈辭職。

【本報訊】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早前接受《南華早報》訪問時發表撐六四屠城言論,遭外界譴責。撰寫報道的《南早》編輯昨天突然宣佈辭職,又向馬雲致歉。

《南早》網站上周六起連載馬雲訪談錄,稱六四中的鄧小平「為了穩定必須要做這些殘酷的決定,在當時是最正確的決定」。多名六四親歷者聯署譴責,《南早》網站事後刪除有關句子。

撰寫訪問的劉怡昨天突然在facebook發表聲明宣佈辭去《南早》工作。她指出,訪問最終修訂稿雖經總編輯認可,網站最初刊登的文章是「錯版」,非總編輯認可的版本。報道出街當天是周六,錯版未能即時糾正,其後她「行使了作為責任編輯的職責,將正確的版本置換上」。劉表示由於未能對稿件「善盡『明確主題』之職責」,導致社會對馬「極大誤讀」,同時令外界對《南早》一貫客觀中立立場有所疑慮,她鄭重向馬道歉並呈辭。

2013年7月19日 星期五

中紀委證收華潤涉貪舉報 內地傳媒大舉報道 中央智囊撐小股東 (《明報》,19/07/2013)



 王文志實名舉報前,《成都商報》前記者李建軍(中)曾在個人微博上實名舉報宋林,他昨日亦有出席記者會。(中新社)

【明報專訊】華潤集團董事長宋林遭舉報涉貪一事,官方人民網昨罕有地報道,中紀委證實已收到舉報。與此同時,內地傳媒及網站皆大舉報道相關消息,反映中央未有下達宣傳禁令。另一邊廂,華潤電力小股東代表昨就事件在北京召開記者會,邀得中央智囊之一的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劉紀鵬站台,要求香港證監會及聯交所勒令華潤電力停牌。華潤電力則公開回應,反駁交易違規指控,但沒有披露交易細節。

官方媒體《人民網》昨報道,「記者王文志實名舉報華潤集團董事長宋林等人瀆職一事受到社會廣泛關注,人民網財經致電中紀委舉報電話12388獲知,中紀委已經收到該舉報,現已在程序處理中, 請耐心等待」。中紀委過往甚少證實接受到舉報,類似例子發生在今年5月,原國家能源局長劉鐵男被舉報後,中紀委證實劉「正接受組織調查」,劉其後被免職。

罕有證實收舉報 未見限制報道

華潤事件雖涉及大型國企、副部級官員宋林及新華社旗下報刊的記者,但中央未有限制這則新聞發酵的象。記者王文志的舉報內容雖一度從微博被刪,但昨日又重現。華潤電力小股東代表早在今年3月已在內地召開過一次記者會,當時僅《第一財經日報》有報道,其餘多家出席媒體並無報道。今次的記者會內容雖然與3月時相近,但內地各大網媒均大篇幅即時報道。

中央智囊促港證監徹查

劉紀鵬3月時已為小股東站台,當時全國政協委員賀強及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亦有出席記者會。3人同時炮轟華潤電力2010年購買煤礦一事存在疑問,在信息披露上做法不當。昨日的記者會上,劉紀鵬更要求香港證監會及聯交所勒令華潤電力停牌並徹查事件,強調「不要讓香港聯交所變成中國證監會」,出現不公平執法的現象。香港證監會及聯交所昨繼續表示,不就單一事件回應及評論。

華潤電力昨日公開回應表示,收購金業集團資產的太原華潤一直只是華潤電力的聯營公司,低於聯交所上市規則第14章須予披露的門檻,因此沒公布。集團又指出,相關資產是由兩家獨立評估師估值,收購價是經公平磋商而釐定。

潤電駁違規指控 未回應重要細節

華潤電力雖有以上澄清,卻迴避了一些重要細節,例如未回應是否違規提前支付收購款項,對於金業集團在太原華潤的20%股權已抵押給華潤集團的質疑,公司亦沒有回應。

稱1礦已有採礦證 2礦辦理中

至於收購的3個煤礦,王文志曾表示相關探礦權證在交易時已過期,華潤電力則指出,今年4月已取得原相煤礦的採礦證,中社煤礦及紅崖頭煤礦的採礦證正在辦理中。組織小股東提起訴訟的和君創業首席合伙人李肅表示,華潤電力的回應等於承認以往根本沒有辦理證件,且最重要的事,即收購的作價,華潤電力始終沒有披露。

本港立法會議員涂謹申認為,聯交所及證監會應跟進調查此事,向公眾清楚交代,以維護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聲譽,同時檢討上市規例,是否有需要修訂現時上市公司不用披露聯營公司交易。


傳獲政界高人關照 礦主獲利數十億

【明報專訊】華潤電力作為一家發電企業,卻斥過百億買入主要用於煉鋼的焦煤礦,且採礦證已過期失效,惹來貪污指控,華電昨日發聲明否認指控,但市場仍難以明白促使華潤做這項問題交易的原因,據一名協助小股東入稟的內地企業主分析,華潤電力高價買礦令賣方山西金業集團董長張新明獲得巨大利益,張新明在內地曾有大量負面新聞,但因為獲得某退休政治局常委關照,屢次安然渡過難關。

張新明有「山西賭王」稱號

華潤電力3年前以過百億元買下爭議煤礦,袋袋平安數十億元的賣家,即是早年被稱為「山西首富」的山西金業集團董事長張新明。

張新明早年擁有煤礦、電廠及地產等多項資產,2005年在「胡潤能源富豪榜」的8名山西煤老闆之中排第一,因而被稱為山西首富。又因為他經常去澳門豪賭,有傳曾一次過輸掉3億元,因此又有「山西賭王」之稱。

2009年,山西反貪腐,內地多家媒體報道張新明因此被通緝及被限制出境,又指他在2011年自首,但張新明於去年登報,否認所有傳聞。

華潤未回應傳聞

華潤電力2010年向金業集團資產作高價收購時,張新明正處於艱難時期,急於出售資產套現。據上述協助小股東入稟的消息人士分析,張新明與一名中央政治局前常委的兒子稔熟,相信是通過這層關係與華潤集團高層搭上關係,最終促使華潤電力以高於另一競購財團約一倍價錢購入金業的資產包。本報昨日以電郵及傳真方式向華潤集團查詢此項傳聞是否真確,集團其後回覆指收到本報查詢,但至截稿前未有進一步回應。



除非掌確鑿證據 證監難停潤電牌

【明報專訊】昨日華潤電力小股東記者會上,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劉紀鵬希望香港證監會將潤電停牌,又以之前一間涉及「軍工保密」的香港上市公司,因不肯披露信息而被證監會勒令停牌為例,認為華潤在這宗收購山西煤礦交易上充滿疑點,卻不肯披露更多細節,證監會應付諸行動。

譚紹興:難查中資資料

不過,縱觀過去多宗涉及香港中資機構高層的貪腐大案,香港證監會實際可以做的其實未必如劉紀鵬所想的那麼多。香港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表示,當事涉中資企業高層,除了存在一定的政治因素,證監會乃至廉署「受地域和內地法制所限,可能較難獲得這些中資機構文件資料」。譚紹興稱,這情不僅出現在國企央企,就算是在港上市的民企,證監會要調查亦有一定難度。

高層港貪污 返京才被捕

再者,由於香港與內地尚未建立有關移交逃犯的機制,因此中資企業高層犯事後身處內地,港方很難處理,例如中銀香港前總裁劉金寶,以及與華潤集團董事長宋林同屬國家副部級的光大集團(香港)前董事長朱小華,兩人的貪污問題雖發生於在港任職期間,卻是從香港召返北京後才被拘捕。

「香港有較完整的監管制度,」譚紹興說,「涉及重大股價敏感消息,而公司回應又符合要求的話,不可能單方面憑小股東指控便貿然將其停牌,這樣對其他小股東也會造成影響。」他指出,除非證監會有確實證據證明該公司嚴重違反上市條例,否則現階段難如劉紀鵬所願。


王文志微博「翻生」 內地報道未受限制

【明報專訊】前日實名舉報華潤集團董事長宋林貪腐的新華社旗下《經濟參考報》首席記者王文志,其微博於公開舉報內容後一度被刪,引來外界關注其人身安全,不過昨日他的微博不單已經「復活」,舉報內容也繼續醒目地放在前列。

主流新聞網直播記者會

內地媒體昨日也鋪天蓋地報道華潤事件,多間內地主流新聞網站如新浪、搜狐等都以頭條形式報道此事,昨日上午北京舉行的潤電小股東記者會,網站也現場即時直播,明顯在輿論方面沒有受到什麼箝制。

4月前股東披露問題 僅1媒體報道

今次輿論無阻隔,比起4個月前有如天淵之別,協助潤電小股東的和君創業首席合伙人李肅在昨日記者會上便透露,早於3月27日他們亦曾舉行過記者會披露華潤問題,當時有30多家內地傳媒的記者到場,但結果只有一間媒體報道。李肅稱,事後了解是華潤動用大量公關力量「把輿論擋住了」。

記者稱訪煤礦遭阻採訪

不過,內地《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微博上透露,昨日他們前往山西打算觀察被指交易違規的煤礦,在礦場附近被華潤20多名保安包圍,該記者表示,至少有一半人身穿寫「華潤煤業」的制服,當中有疑似保安領導的人強行刪除記者照片,並以4架車攔在公路上阻礙記者前往煤礦,而記者回程期間,更發現有兩架可疑車輛跟蹤,直至記者所乘的士駛到並非去煤礦方向的路上,可疑車輛才離開。

明報記者

直擊華潤爛礦 宋林在哪裏? (《蘋果日報》,19/07/2013)

 宋林私人公關回應指,宋正處理近日負面新聞。
潤電小股東昨在北京舉行維權記者會。

華潤集團董事長宋林遭新華社記者實名舉報涉巨額貪腐後,至今行蹤成謎。官方人民網昨罕見地引述中紀委表示,已收到新華社旗下《經濟參考報》首席記者王文志舉報電話,指宋林等人涉嫌瀆職,目前正按程序處理,呼籲外界耐心等待。受負面消息困擾,華潤電力股份(下稱潤電)繼前日急瀉一成後,昨再跌1.78%。華潤系五間公司全線插水,市值兩日蒸發231億元。

《蘋果》記者

由於宋林涉貪事件震撼中港兩地,加上近月不見宋出席公衆場合,有在港的中資圈昨突傳他外逃的消息。記者整日在華潤大廈各門口守候,不見宋身影。約中午12時許,一名保安員主動向記者說,「(宋林)返過嚟,但走咗啦,集團有好多架車㗎」,意指宋可隨時換車出入。

非適當時機現身闢謠

昨日下午約4時,記者向華潤查詢宋林行蹤,當時發言人回應「呢一刻唔清楚宋林喺邊」,強調宋「一直正常處理華潤集團一切事務」,指他「走佬」的傳聞不實,只有宋的私人秘書才知道他每刻行蹤。

但一小時後,該發言人說,宋林已經透過私人公關回應,「他身處香港,一切正常,正處理近日負面新聞」。被問及宋至今何以不現身闢謠,發言人回應指,目前不是適當時機,感謝傳媒關心。

有消息指,新任香港中國企業協會會長的宋林,的確有一段時間沒有公開露面。面對這樣巨大的負面新聞,他沒有親自出來澄清,情況較罕見。消息稱,新華社記者這次舉報宋,是有備而來,「背後的勢力並不簡單」。而在敏感時刻,官方人民網主動引述中紀委將介入調查的消息,情況較罕見。

消息稱:「(華潤集團)發言人稱宋林說要待適當時機才現身,也許他真的現在不方便,正協助有關方面調查。否則,幹嗎不出來?」上月17日,宋本答應出席《大公報》111周年報慶慶典,但臨時說到北京開會而無緣出席,至今行蹤成謎。

據悉,無論是華潤集團或其子公司,過去每逢遇上危機時,都相當在意傳媒看法及立場,通常短時間內會主動有善地邀請記者及投資者交代。但是次醜聞發生後,華潤系一反常態,沒有召開投資者電話會議解畫,兩日內只透過網上發表兩張聲明。

潤電昨午在港交所網站回應事件,承認兩個煤礦的採礦許可證,仍在辦理中;不過卻否認「貴價買爛礦」,指曾委託兩間內地獨立評估師估值,實際收購價比總評估值還低。

股價急瀉蒸發231億

此外,潤電透過聯營公司收購,故不用作任何公佈。受負面消息困擾,華潤電力股份(下稱潤電)繼前日急瀉一成後,昨再跌1.78%。華潤系五間公司全線插水,市值兩日蒸發231億元。

記者昨以宋林個人名義及旗下公司進行搜尋,均沒有發現他持有任何本港物業。宋升格至整個華潤集團董事長前,於00至11年間曾先後出任本港五間華潤系上市公司的主席;統計由04至11年,宋八年間共收取約2,929萬元薪酬,平圴每年袋366萬,以國企高管的人工來說,宋稱得上是高人工。

新華社記者王文志前日凌晨1時34分發佈的微博中稱,中國副部級官員宋林等華潤集團高管「在收購山西金業資產的百億併購案中故意放水,致使數十億國資流失」,事件震撼中港兩地,內地各大網站昨亦作專題報道。

六名潤電小股東不單已上訴至香港高等法院,並將於8月初召開專題聆訊,小股東昨早還在北京召開維權發佈會,提出交易合約、評估報告等證據,準備控告包括宋林等20餘董事,目標是讓瀆職董事受到法律制裁,並維護小股東權益,且讓港交所將潤電停牌。


原相礦場的工人表示,礦場已四、五年沒有出煤。

項目爛尾 煤礦場停工  

【《蘋果》記者 山西直擊】

華潤電力(下稱潤電)被揭出價逾百億元人民幣收購山西金業爛礦項目,記者昨抵達山西古交市號稱可採儲量達2.55億噸的原相、中社、紅崖頭煤礦場以及兩家焦化廠,發現三個煤礦均停工、甚至未開工,焦化廠疑有環評問題則照樣開工。

記者昨先到潤電收購金業「10個資產」中的第一、第二焦化廠,發現兩間焦化廠正在營運。記者從正門遠處下車,走到廠外視察不到兩分鐘,一輛七人車立即駛向記者,一名大漢下車喝令記者「幹甚麼」,並要求記者把相機照片給他看,神情緊張,該車之後又在廠外巡視。

與焦化廠相距約一公里的原相煤礦內幾名工人說,焦化廠自動化設備已很舊,也不是經常運作,「聽說有環保問題」。

採礦證逾期從未出煤

一名工人就說原相現在只有幾十人上班,都是負責修運煤道和通風口,「以前發生意外死了幾個礦工,已經四、五年沒有出煤了」。據悉,華潤接手原相煤礦後,曾領過一次採礦證,有效期至今年本月7日,但採礦權價款一直有爭議,所以從未出煤。

另一中社井田門外卻顯得十分冷清,據四、五名看門人稱,該位於山坡上的井田早已荒廠多年,平時沒有工人或公司高層進出。記者所見大門上標示「中社煤礦」,據山西省國土資源廳文件指出,中社井田的探礦權早在07年12月29日到期。

探礦權估價最低的紅崖頭是名副其實深山礦場。昨遇滂沱大雨,記者從古交市開車向北走幾十公里,幾乎全程山路,多彎狹窄,最終因山泥傾瀉,記者被迫徒步上山。一名在放羊的農民說,去年該廣場被揭發無證探礦,如今已關閉。


經發會專業服務業工作小組召集人劉炳章

經委公職暫難被撤

【本報訊】華潤集團董事長宋林遭舉報涉貪,除受到中、港兩地關注,亦受政界議論,因宋林是特首梁振英成立的經濟發展委員會成員。雖然有政界人士認為,梁應考慮免除宋林任命以免被拖累,但有官員指宋未正式被拘控,政府難有行動。

據知宋林未有出席3月及7月召開的經發會會議,本報就宋林遭舉報涉貪、以及他有否辭去經發會成員向特首辦查詢,但至截稿前未有回覆。有官員指宋林只是接受調查、未遭內地拘控,再加上華潤方面強烈否認所有指控,政府難採取甚麽行動。

經發會專業服務業工作小組召集人劉炳章認為,宋林的個人業務與經發會工作沒有太大關係,相信事件對經發會影響輕微,至於應否暫停或免去宋的經發會委員資格,劉指不宜太早作出決定,但若查明屬實,「就唔喺好應該留喺度囉!」



太子黨聚會爆粗 成內鬥導火線

【本報訊】華潤集團高層被踢爆混賬涉貪腐事件背後或涉政治角力,並非單純商業弊案。北京有消息透露,近年中共太子黨分裂為左右兩派,意識形態之爭非常激烈。

胡耀邦子女疑遭報復

華潤集團及英資葛蘭素史克公司(GlaxoSmithKline,簡稱GSK)近日成為攻擊對象,皆因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的子女分別曾任這兩間公司的高層;胡被視為中共改革派旗幟,其後人禀承父意,近年力主政改,推崇普世價值,遭保守派借題發揮,警告報復。

「我認為這是(中共)紅二代和毛左(打毛澤東旗號的左派)有目的、有計劃的陰謀」。北京政治學者陳子明昨日對《蘋果》記者表示,華潤高層被指貪腐,以及GSK被指向中國官員行賄的醜聞,內地烏有之鄉等左派網站蓄意做文章已有一段時間,但都沒引起太大迴響,現在由新華社背景的記者和媒體大肆報道,絕非偶然。

陳指,中共黨內關於普世價值及憲政之爭非常激烈,前不久一班太子黨在北京聚會,左派代表孔丹(中信集團前董事長)與改革派代表激辯,孔轟改革派「不是共產黨,沒有信仰」,被改革派代表秦曉(招商銀行董事長)反唇相稽:「你有信仰怎麼把老婆孩子全放到美國去!」孔勃然大怒,當場爆粗罵:「我操你媽!」事件被在現場的胡耀邦兒子胡德華曝光。

陳說:「現在他們用種種辦法報復,意思就是,別以為我們反普世價值反憲政就是壞人,你們更壞。」

華潤被指屬胡家勢力

《中國改革》雜誌社原社長李偉東也對《蘋果》記者表示,事件背後有一股勢力,包括毛左、薄粉(薄熙來的擁護者)等,他們共同發力,齊把矛頭對準胡家,「他們就是要用這種辦法抹黑,警告胡耀邦的後人。」

資料顯示,胡耀邦次子劉湖05年退休前,曾任華潤集團副總經理,與當時的集團董事長、陳雲女婿陳新華是同事好友,而胡的女兒李恆亦曾在華潤任高層,後轉投GSK公關高層,07年離任。

現任董事長宋林和多名高層由劉湖和陳新華一手培養,集團被視為胡家勢力,難怪左派網站昨以「胡耀邦次子所屬華潤集團被實名舉報賤賣國有資產」大作文章。

胡的後人及親友設立的「胡耀邦信息網」昨日發文澄清,胡家後人與上述案件無關。

楊甦棣:恫嚇傳媒令人不安 (《蘋果日報》,19/07/2013)

楊甦棣昨出席離任記者會,指美國政府不會就斯諾登事件向任何人道歉。

【本報訊】早前《陽光時務週刊》創辦人陳平被毆打,壹傳媒主席黎智英大屋被撞、報紙被燒,下周離任返美的美國駐港總領事楊甦棣認為,傳媒連番遭恫嚇令他深感不安和擔心,呼籲傳媒本身也要提高關注。

楊甦棣將於下周三離港返美,結束他長達三年多的任期,繼任人是美國國務院的北韓六方會談特派員夏千福。他昨出席離任記者會,開場發言時主動提到,對於陳平被打、黎智英的大屋被車撞,大量《蘋果日報》被焚燒等威嚇傳媒事件,深感不安。他指這不是代表香港的新聞自由危在旦夕,而是十分擔心這些威嚇事件竟在香港發生,因為這些事不應發生在一個開放和自由的社會。

支持可令港有真普選方法

楊甦棣在任三年多間,曾因言論惹起中央不滿,被指是在香港「搞分裂」。離任在即,楊甦棣昨被問到佔領中環及普選問題,仍毫不避忌。楊甦棣認為2007年和2012年兩次特首選舉,泛民也能入閘參選,若2017的特首選舉沒有泛民入閘,會令人難以理解,又指就算每個地方的民主選舉摸式沒有樣辦板,但同樣要符合國際概念及本土特色。至於佔中問題,他說支持任何可以令香港於2017年有真普選的方法,認為香港的最強特色之一,是支持及容忍示威集會,但期望各方就政改展開對話,亦相信即使連佔領中環的發起人,也期望能有溝通。

對於港府處理中情局前僱員斯諾登事件的手法,楊甦棣稱動搖了港美多年來的夥伴關係,香港處理事件的手法令人失望,相信港府受中央影響,認為事件令一國兩制概念變得模糊。他指兩地需要時間修復關係,但相信事件不會影響美國考慮給予港人免簽證入境美國。楊甦棣又指在斯諾登事件上不欠任何人一句道歉,美國政府會在適當時間回應:「斯諾登在香港和莫斯科提出很多指控,似乎很多也是為自己博取同情,我不認為我們(美國政府)欠任何人一個道歉,因為問題是有人違反了對美國的信任,然後選擇在香港展示出來。」

楊甦棣語錄

【談斯諾登】
「我不認為我們(美國政府)欠任何人一個道歉,因為真正問題是有人違反了對美國的誠信,選擇在香港展示出來。」

【談佔領中環】
「香港最強的特色之一,是容許和支持示威集會。最好的方法是所有黨派都能就2017特首選舉有溝通、有參與,佔中的發起人也期望和強調有對話。」

【談普選】
「如果2017年(特首選舉)沒有泛民候選人,會難以理解。」

【談傳媒遭恫嚇】
「陽光時務創辦人陳平遭毆打,壹傳媒集團主席黎智英遭恫嚇……我們對這些事深感不安,因為在一個開放社會和自由的地方,不應發生這些事。」

記者會上質疑大公報「受京控制」 (《蘋果日報》,19/07/2013)

【明報專訊】美國駐港總領事楊甦棣在記者會上雖然未必每條提問都正面回應,但都可算有問有答,惟當《大公報》記者提問美國何時回應入侵互聯網的指控時,他語帶雙關「感謝《大公報》一向客觀報道」,但質疑《大公報》受「北京主人(master in Beijing)」控制,希望其報道更為客觀「只是緣木求魚」(that is probably too much to ask)。

對於《華爾街日報》記者指有不少泛民社運人士抗議美國涉入侵香港互聯網,楊甦棣笑稱「《文匯報》、《大公報》經常指我們資助及指揮泛民,所以(泛民示威)是我們的計謀」。

對陳平壹傳媒遇襲感不安

另外,他又主動提及《陽光時務週刊》前老闆陳平及壹傳媒集團遭襲擊事件,對兩案深感不安,強調自由社會不能容忍,又表示香港傳媒自由、有活力,雖然並非完全同意其觀點,但認為各種意見均可存在,情有趣。

楊甦棣將卸任總領事並退休,下周三返美,其繼任人為美國國務院六方會談特使夏千福(Clifford Hart)。他寄語夏千福不要先做判斷,與各方交流。

三精神病人逃出醫院 (《東方日報》,19/07/2013)

位於澳門的仁伯爵綜合醫院本月初曾發生三名精神病人成功出走事件。

【本報訊】澳門衞生局懷疑企圖隱瞞一宗涉及三名精神病人逃出醫院事件!屬於澳門政府醫院的仁伯爵綜合醫院(山頂醫院)本月初發生三名精神病人同一時間成功逃離,本報前晚開始向負責當局查詢事件,但當局直至昨晚才公布,表示已透過追蹤系統將三人送回醫院,當局的新聞發言人亦否認有隱瞞事件,表示根本沒有人查問事件,故沒有必要公布,處事態度令人質疑,嚴重影響澳門政府形象。

澳門衞生局昨晚六時半發出的新聞稿不足二百字講述事件經過,指出該三名精神病人因思念家人,故從醫院的精神病房出走,當尋回各人後,醫護人員對他們心理輔導,出走期間亦沒有受傷。不過,稿件對於事發日期、三名精神病人的病史、他們有否危險性,以及於何處及事發後多久才將三人找回等問題一概沒有交代,只標榜當局的追蹤系統功能。

議員批評不顧院內人員安危
本報記者追問事發日期時,該局新聞發言人在極不願意下僅回答是本月初,確實日期絕口不提,更指沒有人事前曾查問事件,故沒必要公布,又指「記者喜歡點寫就點寫」。

澳門立法會議員高天賜批評澳門衞生局是刻意隱瞞事件,以免自行揭發嚴重失職,將醫院內病人及工作人員的安危置於不顧。他說,要是三名精神病人有高度危險性,質疑後果責任誰負,至於該局新聞發言人對記者的回應更是過分。

2013年7月18日 星期四

董事長被指貪腐 華潤斥誹謗 新華社旗下報章記者舉報 (《明報》,18/06/2013)




【明報專訊】在香港擁有5家上市公司的華潤集團,董事長宋林被新華社旗下《經濟參考報》首席記者王文志在微博上發文向中紀委實名舉報,指集團旗下華潤電力的管理層在2010年購買山西煤礦時瀆職,並有巨額貪腐之嫌,要求中紀委介入調查。華潤集團昨晚發表措辭強硬聲明,表示舉報博文含惡意誹謗,保留追究法律責任權利。

煤礦探礦權過期 仍高價收購

華潤電力(0836)2010年收購山西金業集團10項資產,當中包括3個煤礦。王文志指3個煤礦在交易時,探礦權證已過期,但華潤仍提出103億元(人民幣‧下同)收購。在華潤收購之前3個月,大同煤礦集團曾有意收購同一批資產,當時估值僅52億元,而華潤出價多出一倍,王文志指宋林等管理層涉嫌「放水」。王文志昨凌晨在微博舉報後,隨即引起全國關注,但舉報內容昨天下午已遭刪除。

華潤聲明「保留追究權」 未具體回應質疑

華潤集團昨晚的聲明指出,公司注意到近期有一系列報道,及所謂實名舉報,其中諸多揣測、臆斷乃惡意誹謗之辭,已對公司及領導人聲譽造成不良影響。聲明指「本公司身為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監管的國有重點骨幹企業及駐香港中資企業,一向秉持『誠信為本』的核心價值觀,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運作」,聲言如各界人士發現交易存在貪污舞弊,歡迎提供有事實依據的舉報線索。但華潤的聲明並沒有具體回應王文志對山西煤礦交易的質疑。

早在今年4月,內地《成都商報》前記者李建軍已就這宗收購向中紀委實名舉報,兩次舉報的內容大致相同,當時本報及部分內地媒體亦有報道。李建軍昨日向本報表示,當時他聯絡的大部分內地媒體都「被公關」,最終沒有刊登相關報道。直至本月5日,作為官方喉舌的新華社旗下《經濟參考報》就事件作詳細的調查報道,指華潤電力收購的3個煤礦有兩個已停產,仍運作的一個亦處於虧損狀態,與收購時估算的巨額採礦收入相去甚遠。報道刊出後不久,該報首席記者王文志便實名舉報,情罕見。

小股東香港入稟 梁愛詩:已促公司調查

本報於4月曾就事件向華潤電力查詢,公司表示相關交易遵守法律及聯交所上市規則。然而集團從沒公布過交易詳情,王文志聲稱的103億元收購價,及李建軍聲稱的123億元,都得不到集團的證實。

華潤電力獨立非執行董事、前律政司長梁愛詩昨向本報表示,根據上市規則,這宗交易的資產比率未達5%,因而毋須披露。本報昨以電話及電郵方式多次向華潤電力查問交易詳情,包括3個煤礦的盈虧現,及為何不披露交易細節,至截稿前未獲回覆。

而本月5日,有6名小股東入稟香港高等法院,要求20名華潤電力現任及前任董事,交代當年收購詳情,梁愛詩亦在被告之列。她昨表示,小股東提出質疑後,她有要求公司交代,公司已以律師信形式回應。她又強調,早前獨立董事已就收購作調查,至於現階段會否再查,她表示不作回應。

華潤系股全跌 潤電﹕不知原因 譚紹興﹕應停牌

昨日華潤系5家上市公司股價都逆市下跌,「風眼」所在的華潤電力更大跌10%(見表),但華潤電力中午發公告稱,不知悉股價變動原因,亦不知道有任何須披露的內幕消息。香港投資學會主席譚紹興指出,各大電視台已鋪天蓋地報道,公司仍聲稱不知原因,實在不合理,認為應停牌交代事件。

會計師行信永中和副管理合伙人盧華基指出,相信華潤電力符合聯交所規則,否則聯交所早就強制停牌。但作為藍籌股,股價出現大幅波動,公司有必要作自願公告,加強與股東的溝通。聯交所及證監會則表示,不評論單一事件。


中新社罕有撤銷華潤回應稿件

【明報專訊】官方中新社昨日曾發出「中國官媒記者實名舉報副部級官員瀆職貪腐」的千字長稿報道此事,並於晚上11時43分發出華潤回應的稿件「華潤回應董事長遭舉報 稱其中諸多『惡意誹謗之辭』」,但卻罕有地於今凌晨零時23分宣布撤銷華潤回應的稿件,耐人尋味。


記者王文志﹕目前還安全  舉報博文被刪 安危惹關注

【明報專訊】身為官方媒體的首席記者,王文志站出來舉報中央國企涉嫌貪腐,惹來全國關注,有人稱讚他勇敢,有人質疑他炒作,但在他的舉報內容在微博上被刪掉之後,大部分人都關注他的安危。王文志在舉報中已提到,「在當下的中國,實名舉報可能給自己及家人帶來巨大風險」。他昨日接受《新京報》訪問時則指出,「至少目前,我還安全」。

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這次舉報之前半年,王文志已開始調查這宗收購。他表示,今年初看過一些媒體報道,其後有人寄給他一些資料,他發現有點問題,因此手調查,到過山西三四次,取得不少證據。

煤礦逾百億交易 未充分披露

早前已就華潤電力交易作出實名舉報的獨立調查人李建軍,昨向本報表示,在他舉報後,部分媒體有報道,之後王文志透過微博與他聯絡,他給了王文志一些資料,雙方之後沒有再聯繫。

兩人舉報的內容大致相似,都是指控華潤電力沒就交易作充分披露,而據兩人的調查,交易作價都逾百億元人民幣,但3個煤礦的探礦權證均已過期,屬國家資產,不能轉移,即不能私下交易。

事實上,華潤電力當年透過持有51%股權的山西華潤聯盛,再控制49%太原華潤股權,然後由太原華潤提出這宗收購。在這種架構下,華潤電力實際上只持有該3個煤礦24.99%股權,因此公司早前回應時表示,毋須作單一公告或披露。華潤電力除在2010年中發出的中期年報提及有此項收購,以及2010年年報有提及山西煤礦蝕錢之外,至今沒有任何關於山西煤礦營運狀的公布。

小股東今北京開記招

協助6名華潤電力小股東入稟香港法院的和君創業首席合伙人李肅則表示,無法接受華潤的解釋,今早會聯同小股東在北京召開記者會,希望香港聯交所要求該公司停牌。


華潤控股10上市公司 年入逾3800億

【明報專訊】總部設在灣仔的華潤集團,是周恩來、陳雲於1938年下達指示成立的共產黨在海外的首個對外貿易機構,成立最初目的是向全世界華僑募集抗日物資。華潤的起名還有一段故事﹕華潤原名德潤,取義「朱德與毛潤之(即毛澤東)」,但後來在朱德的強烈要求下改為華潤,意為「中華與毛潤之」。

名稱源自毛澤東

成立70多年至今,華潤集團業務已涵蓋電力、房地產、燃氣、零售、醫藥、金融等各支柱領域,成為控股10間上市公司、年收入超過500億美元(約3850億港元)的世界500強企業。華潤旗下5間香港上市公司中,有3間入選恒指成分股,分別為華潤電力(0836)、華潤創業(0291)及華潤置地(1109)。其中,華創還擁有多個香港人耳熟能詳的零售品牌,例如華潤萬家超市、VanGo便利店、五豐行、Pacific Coffee等。集團在內地還間接控股5間上市公司,並是萬科的第一大股東。

現年50歲的華潤集團董事長宋林,今年7月剛獲港府委任為太平紳士,亦是經濟發展委員會成員。宋林於1985年加入華潤集團,除曾執掌華潤電力外,還曾歷任華創、華潤置地、華潤燃氣的董事會主席,但早前已辭去所有上市公司職務。

華潤百億混賬涉貪 (《蘋果日報》,18/06/2013)

 宋林遭新華社記者王文志在微博實名舉報涉貪腐。
 華潤集團其中一個收購的煤礦位於山西,現已變成放羊的牧場。 王文志微博圖片
位於灣仔的華潤大廈昨午開始拒絕記者進入。

【本報訊】內地的反腐風暴一浪接一浪,現波及香港老牌中資企業華潤集團!官方新華社記者昨實名舉報該集團董事長宋林,在2010年的一案併購中故意放水、抬高收購價格至逾100億元人民幣,造成逾50億元人民幣的國有資產流失,指宋涉嫌巨額貪腐。事件震撼中港兩地。華潤系在港有 五間上市公司,股價昨全線下跌,單日市值蒸發合共142億港元,當中涉案的華潤電力跌幅一成最勁。

記者 :曠 達 吳綺慧 鄭柏齡

新華社旗下《經濟參考報》首席記者王文志指自己經過半年調查,證據確鑿,決定昨日凌晨在微博揭穿華潤的醜聞,又將材料寄給中紀委。但在下午約5時,他的這條微博突遭刪除,各大網站的相關文章也被撤出首頁,未知是否受到壓力。

王文志的舉報指,09年底,華潤集團旗下的華潤電力(簡稱潤電)簽署協議以不高於79億元(人民幣.下同)的價格,收購主營煤礦業務的山西金業集團。再加上其他各項投資,該項交易對金業集團的整體估值為103億。

煤礦收購額高出51億

然而同年9月,當地的大同煤礦集團曾和金業簽下合同,僅用52億收購上述資產,但最終因大同煤礦董事長陷入醜聞而被迫取消。也就是說,同一筆交易,潤電對金業的估價高出51億元。而且,王又指控宋違規向金業提前支付收購款項逾50億元。王揭發是次收購的主要資產,即三個煤礦的開採證件均已過期或無效,根本就無開採資格,其中一個位於山西紅崖頭的煤礦已成為放羊的荒地。

另一位參與調查的內地記者李建軍更對《蘋果》記者披露,為了讓交易順利進行,宋林在董事會內獨斷專橫,竟然讓金業自己尋找估值機構對自己估值,而不是根據法例,由華潤委託第三方機構。正因如此,才讓整個收購金額直逼百億天價!李又補充,潤電通過成立一家聯營公司進行收購,從而規避了向香港聯交所和證監會披露收購詳情的義務。

據悉,潤電投資爛礦事件已驚動國資委,當局已向華潤集團高層了解。消息人士對《蘋果》說:「(國資委)從山西方面獲得資料,確實沒有礦生產,因此要盡快獲得參與此投資的資料,好作判斷。」除國資委外,中紀委亦了解此事,「負責打貪的王岐山之前是管金融,他知道如何處理」。

潤電拒為股價跌解畫

潤電昨除了在中午發通告指不悉股價異動聲明外,全日均三緘其口。縱使股價大跌,公司管理層亦沒有召開電話會議解畫。《蘋果》記者於下午兩度進入灣仔華潤大廈,均被保安員阻止。

有華潤員工稱,近期不見宋林現身。據稱,他上月17日本答應出席《大公報》111周年報慶慶典,但臨時說到北京開會而無緣出席,目前行蹤成謎。但華潤集團公關稱,宋林在香港。華潤集團昨午發聲明,有關舉報存在諸多揣測、臆斷乃至惡意誹謗之辭。該集團稱對詆毀、誹謗公司聲譽的言行,保留追究法律責任及追償經濟損失的權利。有內地記者對《蘋果》表示,有華潤公關要求他們刪除有關稿件。

王文志表示,實名舉報後收到多個來歷不明的電話。他續稱:「有些匿名電話,不知道從那打來的,說你注意安全,就把電話掛了,我不想作惡意的推測吧,但是各種可能都有。」對於今次事件,他認為當局定會徹查:「我挺樂觀,新的領導班子上任之後,感覺會有一種新氣象,我還是挺相信中紀委。」

宋 林小檔案
年齡:51歲
籍貫:山東乳山人
學歷:上海同濟大學工程力學系畢業
經歷:
86年加入華潤集團,從最低層的工程師做起,仕途平步青雲
01年被集團董事長陳新華重用,升任華創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
04年升任華潤集團總經理
08年接替退休的陳新華出任董事長,華潤從此踏入宋林時代
12年當選新一屆香港中資企業協會會長
13年獲香港特區政府委任為經濟發展委員會成員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記者利用網絡 屢拉高官下馬

【拆局】

內地記者在網絡上實名舉報貪官,而不是在自己所屬的媒體上公開報道,是突破現有政治制度、新聞制度束縛的有效方式,去年至今已把多名高官拉下馬。善用微博、巧鬥貪官,已成內地輿論監督的趨勢。

在現有監管制度下,內地記者很難通過層層審查,在報刊上發出批評報道。但隨着微博等新媒體影響力增強,報刊及記者的影響力也延伸到網絡,有機會避過宣傳部的審查,直接在網絡上發佈消息、評論,更可利用中紀委提倡的實名舉報制度,直接挑戰貪官。

習近平去年11月就任中共總書記後,高調宣示反貪決心,中紀委也宣佈對實名舉報的案件「優先辦理、及時回覆」,掀起實名舉報貪官的熱潮,一個月內就有重慶市北碚區區委書記雷政富、蘭州市市長袁占亭、四川省委副書記李春城、國家能源局局長劉鐵男、中央編譯局局長衣俊卿等高官被舉報。

實名舉報成功率高

令人矚目的是,擔起實名舉報大旗的多是記者。舉報雷政富的紀許光是原《南方都市報》記者,雷政富已被判囚13年。舉報劉鐵男的是《財經》雜誌副主編羅昌平,劉鐵男已被革職。

記者實名舉報貪官具多項優勢,一是記者在網絡上建立公信力、影響力後,有更多人願意向他們提供「子彈」,把自己所掌握的官員貪腐證據交給他們發佈,不管其初衷是為了打擊貪腐還是打擊政敵;二是由於記者發佈案情前,多會自行設法核實,因此較易得到其他媒體的轉載、響應,形成輿論攻勢,紀檢、監察部門較難裝聾做啞;三是相比於普通市民,出頭舉報的記者因處於不同行業或不同地域,官員較難立即報復、封鎖消息。

《蘋果》記者


今年初,宋林(左)獲梁振英(右)委任為經濟發展委員會委員。資料圖片

獲陳雲女婿力捧做一哥

【特寫】

「華潤作為外經貿部(現為商務部)在港的企業,歷屆的集團董事長都是由外經貿部副部長或部長助理出任,如佟志廣、沈覺人、朱友藍、谷永江和陳新華,但宋林直接由內部提拔則屬異數,大家都感到意外」。有華潤員工表示,宋與傳統的中資大佬不同,比較西化。也有媒體中人說,中資老總不喜愛見記者及投資者,但宋除喜愛在記者會及投資者會議上親自回答問題外,亦喜愛與記者接觸,特別是女記者,經常在業績會後留下、以略帶普通話口音的廣東話與女記者閒聊。

無緣躋身中央委員

86年進入華潤集團,由低做起的宋林,能夠在集團扶搖直上,與中共已故元老陳雲的女婿陳新華不無關係。01年,陳由外經貿部副部長出任華潤董事長,重用宋為華潤創業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其後幾年,宋在華潤系五家上市公司中執掌過四家的帥印,被當成接班人培養。又因為長期的低層任職經歷,宋被讚為「能夠忍」。08年,宋終於接替退休的陳出任集團董事長。

據悉,現為副部級的宋林,原本在去年的中共十八大上有機會躋身中央委員。但由於他執掌華潤一哥後,被指態度囂張,行事霸道,引起集團前任及現任高層不滿,最終無緣在十八大上更上一層樓。現更遭新華社記者實名舉報,前景難料。

雖然集團內部有人不滿宋林,但他則頗受外資基金經理歡迎。有基金經理稱,宋在投資者會議上,喜歡以英語作交流,印象中宋英語頗流利,亦清楚知道投資者的要求,不會帶投資者「遊花園」,故投資者普遍對其印象頗佳。09年,梁振英獲邀出席華潤集團新春酒會;13年宋被委任為香港經濟發展委員會成員之一,在港住址報稱在跑馬地。

《蘋果》記者


 華潤系在港擁三間藍籌公司,媲美李嘉誠長和系,每逢周年晚會獲政經名人捧場。圖為08年華潤集團新春酒會,宋林(右)及時任特首曾蔭權(中)祝酒。


以聯營公司收購 潤電疑走法律罅買爛礦

【本報訊】市值860億元的華潤電力(簡稱潤電),2010年動用逾百億元收購礦場,但其間從沒作出披露,亦毋須經過股東批准。市場鮮有留意到相關資產存在,原因是潤電當年以持股僅49%的聯營公司「太原華潤」來進行收購,避開上市條例的披露要求,縱使有關收購其後是否「爛尾」、收購估值是否過高等,股東及市場都難以監察。

記者:鄭柏齡 吳綺慧

新華社記者昨日的指控中提出,華潤系公司在交易後,曾借貸予太原華潤其他合資股東,質疑這些股東是否真正獨立人士,令這宗交易更顯得疑點重重。

昨日潤電沒有舉行電話會議向投資者解畫,據曾接觸到公司的證券界人士透露,潤電內沒有人敢評論事件:「宋林喺邊都唔敢多講,只不斷話係『謠言』。」

毋須開股東會尋求批准

據港交所《上市條例》第14章列明,如上市公司進行收購,一旦收購代價或資產,超過上市公司的資產淨值或市值5%、但不多於25%,即構成「須予披露的交易」,須發公告作出披露。不過,由於當日潤電是以持股49%的聯營公司收購疑有問題的山西礦場,故即使整宗交易金額逾百億元,過程中毋須向公眾披露,更毋須開特別股東會尋求批准。有市場人士指,上市公司透過聯營公司作收購,「無論收購價幾高,買乜嘢垃圾都好,唔受上市條例限制,唔使向股東、公眾交代」。故潤電或可利用此灰色地帶,來完成收購礦場。

潤電是在2010年初成立太原華潤,潤電只佔其49%股權,其餘31%及20%股權,分別由中信信托投資及金業集團持有,太原華潤只屬潤電聯營公司,不是附屬公司。據內地媒體披露,太原華潤其後隨即以過百億元,向一聲稱是獨立第三方的金業集團收購該批「垃圾礦場」。

弔詭的是,新華社記者指,潤電姐妹公司華潤國投信託,在收購礦場後一年、即2011年3月,向金業貸款26.27億元,以換取原有20%的太源華潤股權。潤電亦擁有認股權,可向中信信托購回31%股權。換言之,潤電最終可選擇全購有關「爛礦場」。

由於太原華潤「表面上」是潤電聯營公司,其經營數據毋須併入潤電財務報表,因此潤電年報上,有關太原華潤、以至礦場的資料少之又少。2010年年報曾提及太原華潤虧損9,530萬港元,其後再無披露其損益情況。

提供逾34.55億元貸款

最新2012年報上,首次披露潤電向太原華潤提供約34.55億元貸款,須於一年內償還;年報亦揭露太原華潤有一批賬面值達29億元的「勘探證明文件」到期,如未能續證,有機會須作重大減值。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指,透過聯營公司大額收購情況罕見,「金額咁大,肯定係漏洞,起碼唔駛開股東會先,小股東一定追究唔到」。股評人陳永陸同意,「潤電有咁大控訴點解唔停牌,仲冇講任何嘢,呢個有少少唔理解」。對於潤電涉貪指控,港交所及證監會表示「不作個別回應」。但潤電小股東代表律師、北京段和段律師事務所合夥人陳若劍指,今年3月時曾去信港交所及證監會,要求潤電披露交易詳情但不果。


梁愛詩為潤電獨立非執行董事,她昨稱不會作個別回應。資料圖片

董事梁愛詩:件事唔係咁

【本報訊】華潤電力被指逾百億元收購爛礦,集團董事可謂粒粒皆星,包括前律政司司長梁愛詩、港鐵主席錢果豐等。梁愛詩接受查詢時表示「以我所知件事唔係咁」,但未有進一步解釋。部份潤電小股東月初正式入稟高院,向多名董事追討賠償。

潤電在2010年2月收購山西礦場,同年4月22日,集團委任前律政司司長梁愛詩、港鐵主席錢果豐作獨立非執行董事,加上原有摩根大通前董事總經理Anthony H. Adams、浙江省電力局前局長陳積民等,陣容鼎盛。

本報昨致電梁愛詩查詢,她似早已知悉記者來意,只表示「以我所知,件事唔係咁。不過我哋有傾過,唔會作個別回應,你打返公司問啦」。另一位獨立非執董錢果豐,其秘書指錢正在開會,沒有回應。

小股東入稟追究責任

事實上,多位潤電小股東今年4月起,在本港多份報章登廣告,要求潤電管理層調查事件,但一直未獲回應。今年7月初,六名小股東透過律師入稟高等法院,尋求獲批准向梁愛詩、錢果豐、宋林在內等20名潤電董事追究負任,案件下月5日聆訊。小股東之一、案件第一申訴人施政樂,昨向記者表示,不知悉新華社記者向中紀委舉報的情況,「北京啲嘢唔係我哋安排,唔知發生乜嘢事」。他指入稟法院後,潤電管理層仍然愛理不理,只着律師回應。

香港大學法律學院首席講師張達明指,上市公司董事有信託責任,須以公司最大利益為依歸,做好基本把關角色。若果非執董有份支持令公司蒙受不必要損失的交易,就可能違反信託責任,「關鍵睇個董事知唔知情。係咪對單買賣有懷疑,定係不聞不問就簽字批准」。若小股東民事索償成功,法庭或根據公司損失金額要求有關董事賠償。

潤電小股東代表律師陳若劍告訴《蘋果》記者,雖然梁愛詩在收購案發生之後才獲聘為華潤獨立非執行董事,但是小股東認為梁監管失利,所以一併將她也送上被告席:「我們整個起訴的目的就在於讓這些董事在法庭上透露併購的細節,要不然的話他們永遠不會說,我們永遠不會知道真相。」


華潤集團在本港已發展超過半個世紀,旗下品牌包括連鎖咖啡店Pacific Coffee Company。資料圖片

多高官後代任要職 集團「根正苗紅」

【本報訊】捲入貪腐醜聞的「央企」華潤集團,業務在本港已發展超過半個世紀,旗下多個品牌,包括超級市場華潤萬家、連鎖咖啡店Pacific Coffee Company及壟斷本港活牛供應的五豐行,均為港人所熟悉。

資產總值達9,393億元

華潤集團現時在港擁有五間上市公司,總市值3,381億元。當中潤電、潤地及華創更屬於恒指成份股,與「超人」李嘉誠旗下均擁有三隻藍籌股匹敵。翻查資料顯示,截至去年底,整個集團的收入錄得4,046億元,資產總值更高達9,393億元,集團更加已經於數年前計劃將集團作整體上市。

現時隸屬國資委旗下的華潤集團背景屬「根正苗紅」。早於1938年,當時蜷居陝西的共產黨為拓展經濟來源,委派共產黨員楊廉安在香港中環畢打街創辦「聯合行」,並將大量海外物資輾轉運往抗日根據地。直至1948年,在中共元老陳雲的同意下更名「華潤公司」,「潤」字便取自毛澤東的字「潤之」。於1952年,華潤集團由中共中央辦公廳改為隸屬中央貿易部,直至2003年,集團更正式歸屬國資委所管理,被列為國有重點骨幹企業。

華潤集團一直被視為內地的「央企長子」,並肩負中共賦予的重要政治、統戰、外交任務。在80年代之前,集團一直是中國進出口貿易公司在港澳以及東南亞的總代理,直接協助內地制訂各項出口計劃,是計劃經濟時代中國外貿事業的重要角色。1983年,改組為華潤(集團)有限公司,並按中央要求轉型為自營貿易,故相繼涉足零售、房地產、電力及基礎設施等領域,逐步發展成為各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

由於華潤集團的身份特殊,集團過去的董事長多由外經貿部(現為商務部)高官轉任,如谷永江、陳新華等,亦有不少高官後代於集團擔任要職,如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之子劉湖便擔任華潤集團常務董事兼副總經理。



同系股份全下挫 市值暴跌142億元

【本報訊】受到官媒記者實名報舉,華潤系五隻股份全線下挫,潤電股價首當其衝,收市急跌一成,同系的華潤置地、華潤創業、華潤燃氣及華潤水泥則跌0.5%至3.6%,表現跑輸同業股份。華潤系於本港的上市王國總市值下跌142億元,至3,380億元;至於華潤集團本身持有上述公司51%至73%權益,其持股價值單日內亦賬面蒸發59億元。

內地電力股屬今年強勢股,但潤電表現差勁,年初至今跌9%,跑輸恒指之餘,更屬電力股之中唯一輸錢股份,同業同期升幅介乎11%至31%。

獨立股評人陳永陸指,消息短期內對華潤系股份出現形象上的影響,參考中信泰富炒燶澳元事件為例,換人後「間公司一樣冇事」,何況宋林在上市公司沒有擔任職務,故相信華潤系股份只會於短期內出現不穩定性。股份方面,他認為跌得最多的潤電未值得撈底,其他股份則不會受事件影響太大。


潤燃經營天然氣業務,在中央致力推廣清潔能源的政策底下,前景秀麗。圖為潤燃董事長王傳棟。資料圖片

難與潤燃成功合併

【本報訊】華潤電力除了被翻出幾年前的「舊賬」外,近月提出的併購亦一直為投資者所詬病。潤電5月時宣佈要併合系內的姊妹公司華潤燃氣,但市場就批評兩者業務協同效益有限,合併是「九唔搭八」。這宗具爭議性的交易,將在下周一(22日)在潤電的股東特別大會上表決,分析員相信最終獲「開綠燈」的機會甚微。

潤電5月10月公佈以換股形式併購潤燃,以當時雙方的收市價計算,潤電的換股比例,相當於潤燃的股東可獲得13%溢價。不過,市場對是次交易的反應奇差,消息公佈後潤電即遭投資者大舉洗倉,再加上昨日爆出宋林的貪腐疑雲,更令潤電股價再急插,兩個多月來累瀉逾27%,市值蒸發326億元。

須增發新股攤薄股東利益

有中資分析員表示,由於潤電併購潤燃,須要大舉增發新股,令股東權益受攤薄,故相信下周一要獲50%以上的獨立股東通過機會不大。「即使俾潤電成功『籌夠票』過到第一關,之後交易仲要再過潤燃的股東會,呢一關就仲難過。因為潤電股價已經跌到咁低,而潤燃股東係以接受潤電股份為收購代價,以現價計算,潤燃股東已經係要蝕住賣股份,所以冇可能會通過到」。

華潤系這宗打造「香港上市最大能源公司」的合併交易,一直被市場形容為「九唔搭八」。潤電經營的是傳統火電業務,被視為「夕陽行業」;相反潤燃做的是天然氣,在中央致力減低空氣污染、推廣清潔能源的政策底下,前景秀麗。將兩者合併,雙方可節省成本的空間甚少,但潤電就要大舉攤薄來進行收購,而潤燃的「增長故事」就會被淹沒,屬於「雙輸」局面。

2013年7月17日 星期三

選管會:電話熱線足夠聯繫傳媒 (《市民日報》,17/07/2013)

  【本報訊】有傳媒批評今年立法會選管會未能盡責協助傳媒展開選舉採訪工作,立法會選管會主席葉迅生回應稱,選管會希望與傳媒保持緊密合作,透過傳媒協助令市民積極參與選務。對於傳媒的意見,選管會將作檢視,若真的存在不足,會加以改進,並認為現有機制足夠與傳媒保持密切聯繫。

  葉迅生昨在公布選舉投票站設置時,主動提到從報章上收到傳媒投訴選管會對傳媒協助不足的問題,傳媒要透過曲折程序才能索取到想要的資料。

  他表示,委員會就此展開討論,並重申,選管會安排了相應的電話、電郵,以及有職員現場親身接待市民,甚至傳媒。選管會秘書處亦安排1名新聞局人員協助傳媒工作,按正常情況,無論是市民來信、親身到公職局投訴等,均會對個案作記錄,在可能情況下盡快回覆市民的問題。

  葉迅生說,選管會的工作是管理第五屆立法會選舉事務,選舉工作就是1種政治行為,政治則是眾人之事,選管會希望與傳媒保持緊密合作,透過傳媒協助令市民積極參與選務。對於傳媒投訴自選管會成立後召開新聞發布會次數少得可憐,選管會將對此進行檢視,若真的存在不足,定會在機制上作出協調,加以改進;如果傳媒認為選管會在提供資料上仍有不足,歡迎隨時與選管會聯繫。

  事務性工作由集體決定才回覆

  有傳媒要求選管會設專人回應及協助傳媒採訪,葉迅生則重申,現時選管會已設有電線電話、網頁等,希望傳媒理解,倘屬資料性問題,選管會人員會盡可能快速回應,不過若涉及事務性、決定性的工作,則需要由選管會集體作出決定後才能回覆。他相信電話熱線已足夠與傳媒保持密切聯繫,「唔會搵唔到同事」,新聞局已有專人面向傳媒。

2013年7月16日 星期二

便衣警亮刀威脅記者 阻採訪「省長來了都一樣」 (《明報》,16/07/2013)

這名自稱是便衣民警的男子,阻止記者拍攝肇事車輛,又恐嚇記者要「踢死你」、「玩死人」。(網上圖片)
雖然片段中無法看清男子手中是否有刀,但就清楚聽到對方說「我刀在這裏」(字幕示)。(網上圖片)

【明報專訊】雲南昆明電視台記者日前在一宗交通意外現場採訪時,被一名滿身酒氣的便衣公安持刀阻止拍攝,對方還威脅「踢死你」、「玩死人」,就算是「省長來了都是這回事」。國際記者聯會(IFJ)昨日發表聲明譴責事件,並促請公安部門徹查和公開調查報告。

事發於上周五(12日)晚,昆明電視台節目《街頭巷尾》一名記者奉命到西山區濱湖路採訪一宗交通意外,當時有3名男子正在肇事車輛旁邊商量善後,其中一人聲稱是司機,但他不願出鏡,又強調自己並未飲酒。另外兩名男子則以身體阻擋攝影機鏡頭,要求停止拍攝車輛,稱他們會處理事件。

喝止拍攝 稱電視台朋友多

這時,兩男中的一人突然大聲喝斥記者﹕「你要咋個整。XX(粗口)你憑什麼拍車牌。你想怎麼樣?我會處理。」又說:「昆明電視台、雲南電視台,我可以數出一大堆人來,都是朋友。」他隨後表明身分稱﹕「我譚立勇(音),昆明市公安局便衣分局的警察。」見記者未停止拍攝,他一手打掉攝影機的照明燈,「公安局也好,工商局也好,電視台也好,玩,你能玩幾分鐘?」然後又是夾雜一連串粗口,「我踢死你今天晚上。省長來了都是這回事。我玩死人,我刀在這裏。」

滿身酒氣 「今晚踢死你」

記者稱當時譚立勇掏出一把長約10厘米的摺疊刀。但因攝影機照明燈被打掉,故拍攝的電視片段無法看清譚手中是否有刀。該名記者立即報警,15分鐘後警察到場,但譚立勇與其他兩人都已離開。事後記者稱聞到譚立勇身上的陣陣酒氣。

國際記聯譴責 促公安徹查

電視台前日將片段交給當地便衣分局政治處,當局證實譚立勇是該局一大隊民警,目前已派人調查事件。至於當晚逃跑的肇事車輛司機,負責處理事故的交警大隊稱對方未有自首。

國際記者聯會昨日公開譴責事件並促請公安部徹查,又呼籲中國記協介入事件,要求公安部門保障記者的採訪自由,以及要有關民警向記者道歉。

醉警持刀阻記者採訪 (《蘋果日報》,16/07/2013)

雲南昆明電視台一名記者上周五(12日)採訪車禍時,遭一名自稱便衣警員的醉酒涉事者阻拍攝。記者被持刀(圖)要挾勿多管閒事,攝錄器材亦遭破壞。昆明市公安局昨通報,涉事警員唐立勇已被停止執行職務及接受調查。

雲南網

鈞奇案成「負責任報道」案例 《明報》需否賠償押後裁決 (《明報》,16/07/2013)

【明報專訊】足總副主席貝鈞奇不滿《明報》4年前刊登有關屯門普高涉嫌打假波及批評足總管理不善的社評,認為內容有誹謗之嫌,陪審團早前裁定有關社評含誹謗性,建議賠償50萬元,法官昨聽罷雙方陳辭,將就《明報》是否在社評刊登前已盡力求證並作出「負責任報道」(responsible journalism),以決定《明報》是否需要賠償。本案亦將成為媒體應如何發表「負責任報道」的重要案例。

法官將押後以書面下裁決。3女4男陪審團上周以大比數5比2裁定,涉案2009年4月10日《明報》社評含誹謗性,而被告、即明報集團有限公司、明報報業有限公司及《明報》時任總編輯張健波一方提出的兩項抗辯理由並不成立,換言之陪審團認為「有理可據」(justification) 及「公允評論」(fair comment)的抗辯理由不成立。高院法官區永祥昨聽取雙方陳辭,決定是否接納《明報》提出「有限制特權」(qualified privilege)的抗辯理由,即傳媒報道前是否已盡力核實相關資料內容,作出「負責任報道」。

辯方指已求證內容

代表《明報》的資深大律師石永泰指出,記者古治雄已直接向貝鈞奇對話求證,社評主筆何文瀚亦透過古作出求證,《明報》亦有在社評篇幅中,提醒讀者另一篇由古撰寫的相關報道,證明社評出街前,內容已獲得求證。此外,陪審團裁定50萬元賠償額,反映誹謗程度並不算最嚴重,《明報》亦有合理理由懷疑貝或涉及相關打假波事件。

貝方促勿偏離陪審團決定

不過,貝一方的資深大律師鮑永年認為,法官下裁斷時必須考慮到,陪審團已裁定何文瀚在社評指貝「前言不對後語」全屬個人想法,另以4比3裁定何在寫社評前,未有看畢8份報章,以核實4月6日足總記招的內容,故法官不能偏離陪審團的決定,反而裁定何本人在執筆前已盡力求證。鮑又指出,陪審團不接納何文瀚的證供,法官必須針對何的行為,即他本人是否有作出求證去裁定《明報》有否作出「負責任報道」。

事緣2009年3月31日由愉園對屯門普高球賽中發生懷疑打假波事件,惹起傳媒關注,質疑普高的班主背景及財政來源。足總正副主席梁孔德及貝鈞奇事後稱不知道普高班主身分。

至4月9日,貝在另一報章專訪中詳述普高的背景及資金來源。涉案社評〈問題球賽疑點重重蒙混過關足運必死〉指出,貝對普高班主及資金來源前言不對後語,似是故意與普高保持距離,同時批評足總處理事件有問題,足總是少數人的俱樂部,藉此沽名釣譽。

【案件編號﹕HCA854/13】

《明報》稱應享豁免權 (《蘋果日報》,16/07/2013)

【貝鈞奇控《明報》誹謗案】

【本報訊】身兼足總副主席的愉園主席貝鈞奇控告《明報》社評誹謗案,陪審團上周已裁定,該社評誹謗,明報昨向高院陳詞,要求法官接納該社已盡傳媒職責,確保文章真確性,故可享「豁免權」,免除誹謗指控的責任。法官聽罷與訟雙方陳詞後押後宣判,到時決定是否需命令《明報》向貝賠償50萬元。

貝鈞奇代表律師不認同

《明報》代表稱,涉案社評中被指誹謗的內容並非最嚴重的一類。明報的主筆何文瀚在09年4月9日撰寫社評當天,足總就普高球隊「打假波」事件公開調查報告,令新聞具急切性。

《明報》指,雖然陪審團裁定,何沒有參考另外7份報章就09年4月6日,足總記者會的報道作核實,但何曾向明報記者古治雄查證當天情況,顯示《明報》已盡了責任,故應獲得豁免。《明報》又指,社評內容之一是關乎足總的管理問題,涉及公眾利益,何有理由就此撰文。惟貝鈞奇的代表律師不認同,指何因沒有查證其他報章的報道而歪曲貝鈞奇的說話,故「傳媒豁免權」不適用於《明報》。

案件編號:HCA854/10

2013年7月11日 星期四

埃及攝影師拍下被殺一刻 (《明報》,11/07/2013)


【明報專訊】26歲的埃及攝影師(Ahmed Samir Assem)周一在開羅的共和國衛隊總部大樓外,拍攝示威群眾禱告的情時,遇上示威者與軍警爆發衝突,當他拍攝大樓天台的軍警開槍情之際,突然遭一名軍方狙擊手開槍擊中額頭身亡。其同事表示,阿西姆的攝影機完整記錄事發經過,可作為今次暴力事件的有力證據。周一的衝突最少造成51人喪生,而軍方及穆兄會人員各執一詞,穆兄會稱軍警「屠殺」平民,而軍方稱則稱遭「武裝恐怖分子」衝擊。上圖為阿西姆遭畫面中的軍人射殺前拍下的最後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