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1日 星期四

悔聘竊聽總編 卡梅倫拒道歉 否認關係不當 「至少未見過梅鐸契女穿睡衣」(《明報》,21/07/2011)


新聞集團主席梅鐸與妻子鄧文迪周二出席國會聽證會後,乘坐房車離開。兩人在車上緊拖雙手,一時是梅鐸握覑鄧文迪的手(圖),一時是鄧文迪握覑丈夫的手。(法新社)


【明報專訊】捲入竊聽風暴的英揆卡梅倫,昨晚現身國會拆彈,接受上任以來最嚴厲的議員質詢。卡梅倫4年前起聘用因竊聽風波而辭職的《世界新聞報》前總編庫爾森當公關,去年入主首相府後又繼續聘用他當新聞官,被工黨炮轟為「災難性的判斷失誤」,要求他「明確道歉」。雖然卡梅倫對聘用庫爾森造成爭議承認「後悔」,但堅拒道歉。他還否認與梅鐸「契女」布魯克斯的關係有不妥當,「至少我從沒見過穿睡衣的她」。

卡梅倫這段出位言論,其實是嘲諷白高敦太太曾招待布魯克斯開睡衣派對。會上有工黨議員質疑,他跟布魯克斯的友好關係,是否恰當,但卡梅倫顯然早有準備,他借勢反擊工黨當權時一樣跟梅鐸關係密切,也有聘用梅鐸的前僱員。他說﹕「我向國會保證,我從沒開過睡衣派對,也沒看過布魯克斯穿睡衣」。白高敦太太2008年搞的那次派對,梅鐸妻子鄧文迪和女兒伊利沙伯都有出席,所有賓客都被告知「請帶睡衣」來。

諷白高敦妻曾邀「契女」睡衣派對

在兩個多小時內,卡梅倫回應了議員連珠炮發的130多條問題。他一開始試圖為自己聘用庫爾森(Andy Coulson)辯解,稱自己沒可能「預知未來」而作決定,若早知聘用庫爾森會引起近日的社會不滿,「我不會聘請他,而他也不會受聘」。他續稱,若庫爾森在受聘時對《世界新聞報》的竊聽知情,這意味他向政府、警方、國會委員會及媒體投訴委員會說謊,並在法院作偽證,若他明知故犯,將面臨「嚴重的刑事檢控」。「若證實他向我說謊,我才需深深道歉。」

文化、媒體和運動委員會委員沃森質疑卡梅倫的「預知論」,稱去年10月已致函警告他,新證據顯示庫爾森可能聽過非法入侵的電話留言錄音,但卡梅倫一直未有回應。工黨黨魁文立彬亦批評卡梅倫事前有很多機會,收到關於庫爾森的警告,但他「築起圍牆」視而不見。庫爾森今年1月向卡梅倫請辭,但堅稱沒涉及不當,在不足兩周前因涉嫌參與竊聽及賄賂警員被捕。

上任即請梅鐸喝茶惹非議

卡梅倫堅稱,在政府考慮梅鐸對英國天空廣播公司(BSkyB)的併購期間,他多次接見新聞國際的管理層,並無違犯操守,因為「我已申請不會參與併購的決策」。不過他3度拒絕透露是否有與新聞國際的管理層談論併購事宜,僅表示雙方「沒有不恰當的討論」。卡梅倫入住首相府後,即時邀請梅鐸由後門進首相府喝茶,令兩人關係惹來非議。

卡梅倫昨承諾會擴大竊聽調查,又試圖轉移視線,表示選民更希望政府集中處理經濟等迫切議題。工黨最終也沒有在辯論中要求他下台,只是質疑他不肯認錯。分析指出,卡梅倫的聲譽無疑受損,但因工黨與梅鐸昔日亦關係密切,以致無法搶佔道德高地,令卡梅倫暫時度過政治危機。

「契女」聽證會耍太極

新聞國際前總裁布魯克斯周二出席聽證會時,亦跟梅鐸一樣大耍太極,否認對竊聽知情,並稱從未授權向警方行賄,僅承認《世界新聞報》像其他英國小報一樣,透過私家偵探發掘新聞題材。倫敦法院昨下令警方公開交代,捲入竊聽醜聞的《世界新聞報》及其他報章,是否曾聘私家偵探入侵影星曉格蘭特的手機留言信箱。

(金融時報/路透社/法新社)


彭定康前愛將「細胧」捲醜聞

【明報專訊】英國首相卡梅倫幕僚長、前港督彭定康愛將「細胧」黎偉略(Ed Llewellyn)亦捲入竊聽醜聞。英國警隊高層向國會表示,黎偉略封鎖消息,勸阻警方向卡梅倫提及竊聽醜聞。

阻警向卡梅倫匯報竊聽

周一辭職的倫敦助理警察總長耶茨(John Yates)稱,他2009年負責翻查竊聽證據時,黎偉略曾向他表示,向卡梅倫匯報調查進展「並不合適」,若他不向首相提及這件事,他「會感激」。前倫敦警察總長斯蒂芬森(Paul Stephenson)作供時亦稱,首相府有高層建議他不要向首相披露消息,以免「牽連」卡梅倫,但未有透露該高層是誰。《衛報》上周亦披露,該報曾警告首相府 《世界新聞報》前總編輯庫爾森涉竊聽醜聞,但黎偉略並未有轉告卡梅倫。

黎偉略與卡梅倫相交近30年,同是伊頓公學出身,是牛津大學同學。兩人畢業後同任職保守黨總部。黎偉略大學時十分活躍,但後來決定退居幕後,運籌帷幄,1997年前曾為港督彭定康工作。卡梅倫2005年甫出任保守黨黨魁,黎偉略是首批獲招攬的幕僚。

(衛報/獨立報)


排球式扣殺 「新虎媽」一摑成名

【明報專訊】梅鐸在聽證會上遭人企圖施襲,坐在梅鐸後面的華人妻子鄧文迪霍然而起,狠狠摑了施襲者一巴,擊倒對方。這一片段在全球百萬計觀眾面前上演,有英國傳媒驚嘆她這一招「排球式扣殺」護夫,無愧於學生時代的排球隊冠軍榮譽,美國前CBS主播庫里克(Katie Couric)更稱鄧文迪「為虎媽給了一個全新意思」。路透社分析稱,她這次飛身護夫,既突顯了她自己的硬朗堅強以及對丈夫的愛,也為80歲的梅鐸拿到不少同情分。

鄧文迪助梅鐸獲同情分

42歲的鄧文迪周二身穿粉紅色外套、黑色裙,聽證會時坐在梅鐸父子後方,十分搶眼。聽證會期間,面對議員針鋒相對,梅鐸不時顯得不耐煩,雙手拍䒷,鄧文迪曾多次提點他。到聽證會末段,一名抗議男子突上前,一邊說「你這下流的富豪」,一邊企圖拿一個噴滿剃鬚膏的盤襲擊梅鐸。梅鐸後方一名穿灰色套裙的女律師起身阻擋,但鄧文迪反應毫不遜色,立刻飛身撲前,右手一揮,大力向男子臉上重摑一巴,耳光聲傳遍現場。

《每日電訊報》記者當時就坐在距離衝突現場不足10呎之處。據該報描述,曾是學校冠軍排球隊成員的鄧文迪,手掌打開,一手重擊施襲者的臉,「就像扣殺排球一樣」。她的反應,比坐在梅鐸身旁的兒子詹姆斯和駐場警員還快。鄧文迪打人後跌倒地上,但她還未罷手,邊叫邊追覑施襲者,並試圖將那盤剃鬚膏擲向他的臉還以顏色。事後,她走回梅鐸身邊,抹走他臉上的剃鬚膏,然後雙手溫柔地攬覑他。

打人後再溫柔攬丈夫

相關片段迅速在網上爆紅,不少人大讚她「功夫了得」,是「臥虎」(Crouching Tiger)、「虎媽」、「忍者」,有內地網民笑說,娶妻就要娶中國女人,危急時她就會出手。有人形容鄧文迪的反應「如同蠍子般的猛擊」,透過展現自己硬朗一面,也向世界展示了梅鐸虛弱的一面,幫他贏得一些同情分。《泰晤士報》報道,事後參與聽證的國會議員,態度確也緩和了一點。有議員讚鄧文迪有「很好的左勾拳」,亦有議員笑說「不要惹鄧文迪」。

迅猛如虎蠍 「娶妻當娶中國婦」

鄧文迪護夫之舉,搶盡風頭,《紐約時報》記者亦形容她人氣急升。梅鐸傳記作者沃爾夫(Michael Wolff)說:「這就是我們的鄧文迪。她很精明厲害,充滿難以置信的精力,特別聰明。不管生活再忙,她都會竭盡所能擠出時間把事情搞定。她是個野心勃勃的人。」

至於涉嫌施襲的男子馬爾布斯(Jonnie Marbles),自稱是喜劇演員、電影製片和唱片騎師,支持無政府主義,他近日曾在博客網中抨擊梅鐸帝國是「毒蛇竇」。

(泰晤士報/每日電訊報/衛報/路透社)


耶魯運動健將 港當翻譯登豪門

【明報專訊】鄧文迪的父親擔任廣州工程機械廠廠長,家境不俗。身高5呎10吋的她本身是運動健將,除了排球,也精於籃球和羽毛球。她在耶魯大學拿到MBA學位後不久,1996年進入新聞集團旗下香港「衛星電視」工作。1998年梅鐸到中國出差,鄧文迪擔任他的翻譯,擦出愛火。梅鐸1999年與結婚31年的第2任妻子離婚後十多天,兩人就共諧連理。梅鐸和前兩任妻子共育有4子,和鄧文迪有兩女。

梅鐸傳記作者沃爾夫說,鄧文迪在新聞集團發揮一定影響力,但集團高層「卻試圖不讓她涉入,梅鐸的幾名子女也都把她摒拒在外」,為免爭議,鄧文迪放棄了梅鐸遺產的繼承權。不過梅鐸仍有委派鄧文迪開拓中國市場,包括委任她為社交網站MySpace在中國的策略發展主管。高盛分析師拉維奇(Joseph Ravitch)說:「鄧文迪為新聞集團向中國展示一副中國面孔。她不僅代表公司,也代表老闆,這對一個重視家庭價值的國家來說十分重要。」


梅鐸周二在英國國會聽證會表示,這是他「最謙遜」(most humble)的一天後,慘吃「剃鬚膏批」。英國多份報章,昨天都以梅鐸「吃批」做頭條,標題中的humble pie在英文指低頭認錯,語帶雙關地形容梅鐸周二遭遇。(法新社)

「扮懵」得分 梅鐸挽集團股價

【明報專訊】梅鐸父子兵在聽證會臨危不亂,市場分析指兩人整體表現「理想」,作證時沒被抓到明顯錯誤,老梅鐸還在會上擺出篤定留任的姿態,強調自己是收拾殘局的「最佳人選」,力挽投資者信心,刺激新聞集團股價周二在美國勁升逾5%,收報15.79美元,是竊聽風暴以來表現最好的一天,昨晚美股開市,股價再升2.4%。老梅鐸聽證會後還向全球員工發信,稱:「我有最大信心,新聞集團將變得更強。」

在聽證會初段,老梅鐸看來老態畢現,回答問題時往往只說單字「是」或「否 」,然後思考良久才作簡短回應。當他說話猶豫,兒子便代父擋駕。但有分析懷疑,老梅鐸是故意扮懵,逃避尖銳問題,皆因經過集團高層及外聘顧問連日操練,兩人對聽證會應準備十足。

到了後段,老梅鐸的回應明顯轉趨有力,被剃鬚膏襲擊後更博得公眾同情。但老梅鐸顯然未打算退位,問及是否打算就竊聽辭職,梅鐸堅定地一口拒絕。基金經理格盧思基認為,兩人的表現,為竊聽醜聞的責任問題,掃除不明朗因素。基金經理哈弗蒂更樂觀地說:「詹姆斯表現精彩,有學識又能幹。憑藉父子在聽證會的優秀表現,我相信風暴已經過去。」

澳查旗下報章竊聽

市場分析指,外界其實更關注詹姆斯的應對,判斷他是否有能力接班。加拿大皇家銀行的分析師班克說,詹姆斯是聽證會的「明星」,他的可信度已有所提升。

引爆今次竊聽醜聞的英國《衛報》則稱,兩人「沒顯出懊悔之心」,這家族的心思始終放於一場更大的遊戲:取悅國會及公眾,顯示他們有能力擴大對英國傳媒市場的控制。澳洲總理吉拉德昨表示,新聞集團的澳洲分公司也必須接受質詢,回答一些「困難問題」,以查明集團旗下澳洲報章有否竊聽。

(法新社/紐約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