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國會作供期間,梅鐸(前右)突然伸手觸摸兒子詹姆斯(前左),插口說這是他「一生中最謙卑的日子」。梅鐸妻子鄧文迪(後排粉紅外套)亦在場。(法新社)
【明報專訊】權力被指可伹一國元首的傳媒大亨梅鐸,昨聯同兒子詹姆斯,首次現身英國國會專責委員會,就竊聽醜聞接受質詢。梅鐸形容「這是我一生中最謙卑的日子」,並就醜聞道歉,但斷言排除自己要為竊聽風波負責。梅鐸還多次拍䒷,堅稱自己之前被誤導,以為竊聽行為只屬個別記者所為。聽證會其後因為有人企圖襲擊梅鐸而被打斷,混亂中施襲男子還被梅鐸妻子鄧文迪摑了一巴,擾攘約15分鐘才恢復。
分別擔任新聞集團主席和副營運總裁的梅鐸父子,率先於本港時間昨晚9時半出席下議院文化媒體及運動委員會聽證會,面對委員會11名成員的提問,兩人並排而坐,梅鐸妻子鄧文迪則坐在兩人後方的公眾席。聽證會原定長1小時,之後便輪到新聞國際前總裁布魯克斯上場。但單是梅鐸父子的聽證便嚴重超時,長逾兩個半小時。在聽證會接近尾段時,一名坐在公眾席第4行的男子,突手持一碟剃鬚膏步向梅鐸,一邊大喊「貪婪」,一邊將剃鬚膏擲向梅鐸,護夫心切的鄧文迪立即給該名男子一巴掌。在場警衛迅速將男子制服。事後梅鐸要除去西裝外套。
鄧文迪擊倒男子後亦失重心跌地,她事後平靜為梅鐸清除臉上的剃鬚膏。工黨議員沃森事後向梅鐸說﹕「你妻子的左鹇拳十分厲害(鄧文迪其實用右手摑人)。」梅鐸的臉看來「完全中招」,但他遇襲後稱對方表現出「無比勇氣」。
拒為竊聽醜聞負責任
80歲梅鐸在去年《福布斯》全球權力榜排名13,名次勝過法國總統、意大利總理、美國國務卿等。委員會主席惠廷戴爾在聽證會一開始,就向梅鐸父子施下馬威,拒絕兩人發表開場白的請求,直言竊聽事件公開後「令舉國震驚憤怒」,質問兩人「國會有多大程度,被新聞國際管理層以往的聲明誤導?」詹姆斯一開腔先向竊聽受害人道歉,對事件「深表遺憾」,承諾將撥亂反正,其父梅鐸突然插口,說:「我只想說一句話。這是我一生中最謙卑的日子。」
詹姆斯力陳自己並非有意誤導,因為警方及獨立顧問過往的調查都表明,只有一名記者及一名私家偵探涉案,截至去年新證據浮現前,他也不知道竊聽的嚴重程度。他又否認「有任何證據顯示,我注意到(新聞國際前總裁)布魯克斯和欣頓對竊聽知情」。而梅鐸被問是否認為自己應為今次醜聞負上個人責任,他斷言答﹕「不!」那麼應是誰負上責任?他答﹕「是那些我信任的辦事人,又或他們所信任的人。」其子則稱,他們不相信兩名辭職的集團高層,包括布魯克斯和道瓊斯總裁欣頓事前知情。
反應遲緩 拍䒷堅稱沒受騙
面對議員的提問,80歲的梅鐸有時顯得反應遲緩,停頓多時才能回答,對很多細情也不清楚,不時由坐在他毗鄰的兒子詹姆斯擋駕代答。但委員會工黨成員沃森(Tom Watson)卻多番緊咬梅鐸不放,質疑他在竊聽醜聞中被下屬欺騙。梅鐸拍䒷回應,堅稱沒有受騙:「沒有人蒙蔽我,我只是監管寬鬆了點。」他暗示其新聞王國很龐大,不可能事事親躬,說:「《世界新聞報》只佔集團不足1%人手,我卻在全球僱用了5.3萬人,我一直廣泛監察,任用可信任的人。」
「頭號敵人」窮追猛打
但沃森繼續連串炮發,稱委員會認為新聞國際的管理層「錯在集體失憶」,沒向梅鐸上報。
外界早已預料,44歲的沃森不會放過梅鐸。他被形容為梅鐸「頭號敵人」,兩年來一直就竊聽問題在國會向梅鐸窮追猛打。沃森問他何時才發現《世界新聞報》的「罪惡」(criminality)普遍,梅鐸卻質疑「罪惡」用詞過於嚴厲,也不夠準確,但他對2002年13歲少女道勒被綁架謀殺,該報記者卻入侵其手機擾亂警方調查「感到震驚和慚愧」。梅鐸又否認新聞國際會另設新的星期日報章,讓《世界新聞報》借屍還魂。
梅鐸﹕公眾人物沒絕對私隱
【明報專訊】梅鐸在聽證會上堅稱,他每天工作10至12小時,「我無法告訴你我要處理的事務有多廣泛」,在這層次而言,《世界新聞報》其實很小。當委員科林斯問他,公眾人物是否不可享有「絕對私隱」,梅鐸再度答道:「不!」
最常接觸《華爾街》總編
他透露,有時周六會致電《世界新聞報》總編輯,了解他們在做什麼。他會較常打電話給《星期日泰晤士報》的老總,但強調沒有干預編採,「我並不真的跟得很貼」,他接觸得最多的,是《華爾街日報》的總編,原因是大家同在一幢大廈工作。有議員問他﹕「你是否每天跟《太陽報》老總通話兩次?」梅鐸斬釘截鐵說「不」。
梅鐸又透露,曾在去年5月大選後數天,應邀與勝出的卡梅倫飲茶,但強調卡梅倫只是想感謝他的支持,沒有其他。委員謝里登質疑梅鐸與卡梅倫是否有不尋常關係,又問他為何到首相府時要走後門。梅鐸聲言,這是卡梅倫安排。他還斥其他同行對手「使污糟手段」令社會氣氛「歇斯底里」,令他決定放棄併購英國天空廣播公司(BSkyB)。詹姆斯似乎擔心老父失言,插口說是因為竊聽罪行引起了公眾反彈。
謝里登又問梅鐸是否要為「這可恥的失敗」負責?梅鐸即時回應:「絕不!」對於外界批評梅鐸即使關閉《世界新聞報》也要保住「契女」布魯克斯,梅鐸說不記得是否說過,他「最重視的」(top priority)就是布魯克斯。他又說,因布魯克斯極度苦惱,才批准她辭職。
兒子否認律師團「操練」陳辭
分析家相信,梅鐸與詹姆斯為求挽救受損聲譽和避免留下痛腳,絕大部分回應料均經過律師團和傳媒公關精心鑽研。消息指新聞國際副董事長克萊因(Joel I. Klein)領導的律師團,周一便在公司總部,指導梅鐸演練聽證會陳辭及協助他們父子準備。不過詹姆斯昨堅稱,律師團只是建議他們說出真相。
剛辭職的蘇格蘭場警務處長斯蒂芬森和專責反恐的副警務處長耶茨,同日也出席另一國會聽證會。斯蒂芬森承認,蘇格蘭場警隊45名新聞辦官員中,多達10人曾效力新聞國際。
學生聽證會前8小時等入場
【明報專訊】聽證會舉行前多個小時,在西敏寺旁的鐵柵門大樓(Portcullis House)外,已聚集了大批群眾排隊。排頭位的21歲倫敦學生貝克漢,在清晨6時半(聽證會前8小時)就來到排隊。他說:「我是來看梅鐸的。他是集團首腦,要他公開作證是重要的。」質詢會場只能容納最多50人旁聽。
專責委員會由11位跨黨派議員組成。主會的51歲保守黨議員惠廷戴爾(John Whittingdale),曾任前首相戴卓爾夫人的政治秘書。傳媒發現,他在facebook的「朋友」中,包括應訊的布魯克斯、新聞國際前總裁欣頓,以及梅鐸二女伊利沙伯。不過他自稱幾乎識遍英國傳媒界中「每一重要人物」,其fb有達570個朋友。英國國會聽證會的證人,毋須宣誓,但均須以「個人人格擔保」作證。倘被揭撒謊,會被指「蔑視國會」。
梅鐸欲引退 交棒營運總監
【明報專訊】自月初爆醜聞以來,新聞集團股價已跌了13%,市值蒸發至少342.9億港元。標準普爾昨警告,可能將新聞集團列入負面觀察名單。
在紐約,新聞集團股價昨晚早段上揚逾4%,但這是否反映投資者對梅鐸父子昨晚表現投以信心一票,卻有不同解讀,有評論便指出,同日新聞集團股價在澳洲一度茘升,一大原因是彭博通訊社聲稱,新聞集團董事會對梅鐸的信心出現動搖,將視乎他出席聽證會的表現,考慮是否推舉現任營運總監凱里(Chase Carey)接任總裁,讓梅鐸只當主席。
然而路透社之後引述董事會中人稱,獨立董事仍支持梅鐸及其班底。獨立董事之一珀金斯(Tom Perkins)聲言,董事會「全面支持最高管理層」。《華爾街日報》昨稱,「在近幾周爆發的醜聞以前,梅鐸便考慮退下,屬意由營運總監凱里接任總裁」。
爆料記者離奇暴斃
【明報專訊】率先踢爆總編輯庫爾森知道竊聽內情的《世界新聞報》前記者霍爾(Sean Hoare),周一早上被發現死於其倫敦北部寓所,終年47歲。警方沒說明其死因,僅稱初步顯示無可疑,不排除自殺的可能。霍爾死亡令竊聽案失去關鍵證人,可能難以入罪。
竊聽案失關鍵證人
霍爾曾與庫爾森於《太陽報》及《世界新聞報》共事,負責採訪娛樂新聞。他是首名具名指證庫爾森的記者。去年霍爾接受《紐約時報》及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時,聲稱庫爾森對《世界新聞報》員工進行竊聽完全知情。霍爾表示,庫爾森曾親自要求,甚至「積極鼓勵」他竊聽電話,直指庫爾森揚言對竊聽不知情是說謊,認為把竊聽罪責全歸於單一記者並不公平。霍爾又說,《世界新聞報》的所有員工都有竊聽,並且「為擁有這種能力而興奮」,又稱沒人打算執法。霍爾的指控曾轉交警方處理,但警方指他拒提供證據而不了了之。
4000元賄警查目標行蹤
霍爾上周更向《紐約時報》揭發《世界新聞報》賄警,以每次500美元(約3900港元),利用警方技術,追蹤目標人物手機信號取其行蹤,只需約15至30分鐘就能確定位置。有匿名前編輯及兩名前記者證實這說法。
霍爾曾表示,由於報業競爭激烈,《世界新聞報》為求銷量,常威迫員工不擇手段。霍爾聲稱被《世界新聞報》要求與歌星名人一起吸毒喝酒拉關係。他估計當時每天要吸食3克可卡因,且不斷喝酒,危害健康,又稱當時大部分同事也是如此。霍爾2005年因酗酒及濫藥問題遭《世界新聞報》解僱。去年他揭發竊聽事件時,部分保守黨國會議員曾以霍爾濫藥為由,稱其言論不可信。
曾稱政府人員要抓他
鄰居周一表示,霍爾近周變得非常偏執,聲稱政府人員要來抓他,總是拉上窗簾躲在家中,又要求鄰居不要告訴別人他在家。鄰居稱最近霍爾身體狀日差,上月膚色開始變黃。《衛報》又指霍爾近期意外弄傷鼻子和足部。
(法新社/衛報/每日郵報)
竊聽拖累 卡梅倫民望插水
【明報專訊】竊聽醜聞嚴重打擊英國民眾對政黨、警隊與傳媒的信任,首相卡梅倫及其領導的保守黨首當其衝。最新民調顯示,醜聞發生後,39%英國人對卡梅倫觀感轉差,若即時大選,保守黨得票率將只有34%,是自去年5月組成執政聯盟以來最差,較主要對手工黨少5個百分點。
卡梅倫由於聘用《世界新聞報》前總編輯庫爾森擔任新聞官而捲入風波,他在周二臨時縮短訪問非洲的行程,趕回英國處理危機,以免被描繪為「臨陣逃脫」。路透社分析指出,卡梅倫雖因今次醜聞受壓,但料未至於因此下台,竊聽事件主要發生於工黨執政期間,工黨一樣失分,政治天秤並未顯著向其傾斜,工黨現時支持率高於保守黨,主要與經濟有關。最新民調亦顯示,雖然有14%民眾在醜聞發生後對工黨黨魁文立彬觀感改好,但對他觀感轉差的卻有20%。對警隊與傳媒觀感轉差的受訪者比例分別為31%與35%,高達57%受訪者對梅鐸觀感轉差。
(泰晤士報/路透社)
新聞集團高層4招掩劣行
【明報專訊】新聞集團高層對旗下報章的竊聽醜聞一直採取否定政策,強調從不知情,但《紐約時報》訪問了數十名涉及竊聽的不具名新聞集團現任及前僱員,披露集團高層小圈子涉嫌運用以下四大手段,掩飾不當採訪手法。
鼓勵名人查對手「罪證」
(1)捉對手痛腳:《世界新聞報》多名前記者稱,負責英國業務的新聞國際前總裁布魯克斯,數月前開始要求他們尋找對手報章的「竊聽罪證」,企圖轉移視線。梅鐸對手《每日郵報》總編戴克曾向屬下表示,收到多位名人球星及公關公司查詢,指新聞國際高層鼓勵他們調查自己的電話是否被《每日郵報》竊聽。梅鐸曾在私人會面時警告戴克:「我們不會是街上唯一的衰狗。」布魯克斯更曾當面揶揄郵報老闆的妻子自以為是德蘭修女般清高。
(2)死口抵賴:今次竊聽風暴早在2006年開始醞釀,當時《世界新聞報》的王室新聞記者古德曼和私家偵探馬爾凱爾因竊聽王室隨從電話被捕,但管理層一直堅稱這只是一名「流氓記者」所為,他們不知情。但警方卻從馬爾凱爾查獲的數千頁筆記中,發現相信是該報前總編埃德蒙森(Ian Edmondson)及前首席記者瑟貝克(Neville Thurlbeck)的名字,反映高層涉及竊聽。
(3)拆電腦、刪電郵:新聞集團近年面對大量竊聽受害人申訴,但管理層一直沒採取措施保存電郵,在2005至06年竊聽活動高峰期間,大量電郵消失。《世界新聞報》去年底搬遷時,時任總編埃德蒙森的電腦亦被眦。雖然無法證明新聞集團企圖眦滅證據,但該公司早前在法庭命令下,找電腦專家搜尋電腦檔案時卻有驚人發現:3封寄給埃德蒙森的電郵包含密碼,可用以翻查姓名、電話及進入留言信箱等。《世界新聞報》亦隨即炒掉埃德蒙森並報警,有關郵件亦成為警方今年初重新調查的關鍵。
掩口費阻員工爆料
(4)掩口費:埃德蒙森4月被捕後,布魯克斯繼續每月向他付人工,款項計入新聞集團帳目,其他被捕的編輯和記者也有類似停職支薪的厚遇,被指是掩口費。那些威脅採取法律行動的知情人士,亦獲得可觀「和解費」。梅鐸兒子詹姆斯就曾私下向首位控告該集團竊聽的球壇人士泰勒繳付約880萬港元「和解費」。
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