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6日 星期三

出售未曝光文件生財 叫價 60萬 財金官員一飯局勝萬金 (《蘋果日報》,26/10/2011)

 不少財金官員出席飯局,收受逾萬元;出售未曝光文件,更叫價 40到 60萬元。設計圖片
外媒多次猜中包括 CPI在內、多項與民生息息相關的重要經濟數據,引起北京當局關注。新華社

不要以為只有女星才有價有市,內地財金官員亦生財有道,一飯勝萬金!北京前日通報的兩宗洩露經濟資料被判刑的案件,只是冰山一角,不少財金官員,如同許多女星般出席飯局,每次收受逾萬元(人民幣.下同);出售部份未曝光文件,更每次叫價達 40到 60萬元不等。

國家保密局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前日公佈國家統計局官員孫振、央行官員伍超明以故意洩露國家秘密罪,分別判囚五、六年後,令到內地的宏觀資料產業鏈曝光。上海《第一財經日報》引述知情者稱,提前得到經濟資料便等於掌握投機機會,這是公開秘密,也成為證券商、金融機構及核心財金官員組成「良性互動網」的主要原因,甚至有機構特別聘請經濟學家,靠他們跑關係、拿資料等工作。

出席座談會收講課費用

據知情人士透露,很多財金官員與女星一樣,都有其飯局價碼,一般司局級官員每次飯局便有五位數的收入。

一名曾參與飯局的期貨從業員稱,他們不需要官員清楚知道具體的數據,只要和他們聊聊天、知道官員最近在做甚麼,對某些事情的看法,就能馬上可操作期貨獲利。

不少財金部委都會接觸經濟數字的工作檔,而在數據公佈前中間經手人員既多又繁雜,洩密的機會自然多。一名北京市檢察系統人士透露,官員出售政府機關的工作檔案其實十分普遍,一些經濟類的檔案可賣 40至 60萬元。

良性互動網能生存,都是由利益驅使。國家保密局副局長杜永勝亦稱,有的財金官員與證券從業員建立良好合作關係,以參加證券機構舉辦的活動,如講座、座談會等,每次獲得數千元的講課費用,又或者直接「指導」從業人員買賣股票,謀取利益。一名基金人士亦稱,如果證券商「總是能猜對經濟數據」,他們一定能獲更多基金,賺到更多的分倉收入。

官員質疑難釐清黑白界線

當局這次揭發經濟數據洩漏,給很多官員敲響警鐘,亦反映經濟部門管理在重要的涉密經濟資料保密管理方面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

但有官員質疑如何釐清黑白界線,一名官員提出如果有熟識的朋友相約下班後吃飯,隨便談談對宏觀經濟的見解、討論一下對資本市場的看法等,是否等於已經洩密?他批評說:「作為監管者,我們也不能生活在真空中!」

上海《第一財經日報》


經濟數據諜影幢幢  路透、彭博預測最準

內地宏觀經濟數據諜影憧憧,早前多個機構「神機妙算」、多次「估中」重要經濟數據,引發當局關注,進而展開調查,清除內鬼,除當局公佈了、已被處罰者,更多財金部門人員被調查。

清除內鬼 調查多人

國民生產總值( GDP)、反映通脹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CPI)等經濟數據影響金股行情,但不少傳媒在數據公佈前已猜到數據,其中路透社、彭博社預測最準確,如路透社自 2008年以來,最少八次提前猜中經濟數據,這讓內地媒體戲稱,這比猜中世界盃賽果的八爪魚保羅還要準。

然而當局認為提前得知經濟數據反映有人涉密,今年 5月起當局大動作調查。除已被判刑的國家統計局辦公室秘書室原副主任孫振、央行金融研究所貨幣金融史研究室原副主任伍超明,目前還有四名證券行業從業人員,正接受當局調查,其中包括伍超明在學校結識的朋友。由於經濟數據涉及國家機密,孫、伍的案件沒有公開審理,也沒公開判決書內容。

而早在 1993年,《明報》記者席揚指北京指他透過朋友取得包括當時尚未公佈的中國央行存貸款利率等機密,並在報章發表,最終被以「竊取、刺探國家機密」判監 12年,其後於 1997年 1月提前獲釋。

上海《第一財經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