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4日 星期日

特稿﹕當地報章冷處理 「海參四折」更顯眼 (《明報》,24/11/2013)

 昨日,包括《京華時報》等內地逾30家報紙,均在頭版頭條報道這次青島輸油管道爆炸,引致慘重傷亡的新聞。(網上圖片)
青島主流媒體《半島都市報》頭版僅一句話報道此次事件(紅框示),版面還不及下方的海參廣告。(網上圖片)

【明報專訊】「隔壁死了狗,比鄰市死了市長的消息還重要得多」,這是新聞理論課程中,關於接近性(Proximity)的一個典型又通俗的例子。不過,青島傳媒報道該市地下輸油管爆炸時卻反新聞理論之道而行:當全國數十家報章均大篇幅報道死傷民眾的慘時,青島本地報章卻「冷處理」,以領導批示及救援有序為主調,部分版面「搶購海參」的廣告還大於這宗死傷枕藉的報道。

當地《青島晚報》在事發當天並未有報道事件,僅昨晚在頭版以文字方式刊登習近平批示,其重要程度明顯被當地「秋冬種樹」的新聞掩蓋。

《青島早報》和《半島都市報》昨頭版也類似方式處理,後者頭版僅一句提要,版面還不及下方的海參廣告,內版新聞的主軸在於讚揚救援有效、領導親赴現場,卻低調處理現場慘狀;而當地「便民網」更未作報道;地方電視台則若無其事地按時播放娛樂節目。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全國逾30間報章均頭版報道事件,更突出死傷情及現場圖片。

紙媒微博更新快疑受壓

不過,《半島都市報》及《青島早報》的官方微博更新相關資訊卻相當及時,且頭像均變為灰色哀悼事故死難者。所以,此次當地紙質媒體及電視媒體刻意淡化事件,外界猜測是當地政府言論壓制。本報記者曾致電當地公共安全事故緊急處理小組成員——黃島區衛生局,但該負責人表示區委宣傳部要求統一口徑,不能單獨受訪。

明報記者 果蕾


採訪手記﹕醫院封等領導 護士做戲傷者受難

【明報專訊】青島一家傳媒昨日對於爆炸慘劇的報道版面頗有「特色」:主稿大題講國家、省、市、區領導逐級重要批示,配稿報道災情本身。這不禁令人想起中央媒體當年對911事件的報道手法:頭條先報道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的慰問,二條新聞才報道事件本身。不過,這次受害者從西方人變成中國人,上級領導的慰問重於死傷者本身的畸形處理仍未改變,貫徹了「以(領導)人為本」的本色。

探病家屬迫如沙甸魚

其實,內地災難後喧賓奪主的事例俯拾皆是,本次爆炸案也不例外。記者昨日趕到黃島區一家接收大量傷者的醫院時發現,醫院內一半的電梯都鎖定在地下,電梯門打開,各電梯前守服裝整齊的禮儀小姐。探病者不滿地問起緣由,禮儀小姐禮貌的答道:「等待檢修」。

後來,到場「檢修」的並非穿戴工作服安全帽的技工,而是逐個到達身光頸靚、頭髮疏得紋理分明及西裝筆挺的人士,從他們雙手放在身後的昂然步姿和身後兩三名隨從的神情可判斷,這些必然是領導,而由於從隨從中沒有官方記者或「長槍短炮」攝影器材判斷,這些領導的官銜也並不高。

相反,心急如焚欲探望傷者的親人卻只能像沙甸魚般收腹擠在僅餘的電梯中,呼吸混濁的空氣去探望親友,彷彿需要犧牲這些僅有的尊嚴來換取領導對親人的惠顧一般。入夜後,病房內來了一些內地記者同行,打通醫院領導關係後,要求拍攝醫護人員照顧傷者的照片。小記果斷尾隨,希望從家屬口中多了解幾句現場細節,卻不幸見證了傷者的二度折磨:兩名醫護人員左右夾攻,幫受傷後仍言語不清的傷者換枕頭,並頻頻慰問,令傷者徬徨不知所措。雖然小記也明白,他們許是奉領導的旨意無奈「擺拍」,但講真,這又是哪門子的慰問呢?

明報記者 麥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