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8日 星期日

黃應士籲傳媒自救 拒用新聞處片段 (《明報》,28/08/2011)

有傳媒教父之稱的黃應士表示,政府不安排傳媒採訪,只發放經剪輯片段的做法如「賣廣告」,呼籲傳媒機構聯手停用。(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我25年來未用過1吋(政府新聞處片段),這不應該用,這是propaganda(宣傳)的東西!」有「傳媒教父」之稱、退休前曾長時間擔任無铫新聞部主管的黃應士,留意近日政府高官認為政府「有聲有片」發放傳媒就當作是採訪安排的言論,坦言睇到「好魀」、「頂唔順」。黃應士呼籲傳媒要「企硬」自救,聯手拒用政府新聞處的片段及硬照,以爭回傳媒採訪權及市民知情權。

過覑退休生活的黃應士有使用社交網站Facebook,「我好日都唔post一次,但(今次)真係頂唔順……好魀!」因此留言反擊政府言論。2004年退休後,作為「專業觀眾」的他留意到,最近兩三年電視台愈來愈多情要用新聞處提供經剪輯的活動片段。

美國若如此 「實畀人打一身」

就特區政府在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訪港期間,20個活動中,過半數不安排傳媒採訪,只由政府拍攝及發放剪輯片段給傳媒,曾在美國及香港傳媒任職逾半世紀的黃應士指出,「外國尤其是美國,如有這類安排,(新聞處負責人)實被人拉去後巷打一身」。

他指出,「無論是奧巴馬、克林頓、喬治布殊出國,『空軍一號』上一定有記者,有外電記者代表、報紙代表、攝記代表、電視台代表,幾十年來都是這樣。」

對特首曾蔭權以地方不足為由,不安排傳媒採訪李克強家訪400呎單位,「塞唔入(記者),又為何塞得入政府新聞處人員?」黃應士表示,說穿了都是因為特區政府「佢要publicity(宣傳),但要有所控制的publicity……我只知他不想答問題」。對於這是否內地對採訪安排的風氣傳到港,黃應士說「不能樣樣賴內地,自己驚青關人乜事,開口埋口話自己有新聞自由,箝制新聞自由又係特區政府,好難搞!」

倘無片播 報道交代﹕因不准採訪

他憂心這一趨勢發展下去,香港傳媒都會變成「新華社」。作為香港新聞行政人員協會創辦人之一,他建議協會發起業界齊心聯手於某日起不再用政府片段,總編輯聯手不用新聞處照片。他指出,如有新聞價值的事又沒有採訪安排,傳媒便應在報道「on-air(廣播)話今日無片,向觀眾交代因不准採訪」。

黃應士認為,這事不只是傳媒生態,對市民知情權有「好大」的影響。他指出,傳媒如不獲安排採訪,「如有個主禮嘉賓心臟病倒下,又如1982年戴卓爾夫人(人民大會堂前)仆倒,你估段片會否見光,我就話唔會」。

他憶述擔任無铫新聞主管時,英女王於1986年訪港,縱使有多達22個採訪位置,傳媒都自行處理,「無铫負責16個,出兩直昇機,畀埋海外傳媒;港台、亞視也都負責幾個採訪點」,再互發不經剪輯的新聞片段。

「大陸開放中 我懐收縮緊」

黃應士直指政府新聞處現今角色混亂,如派新聞處人員拍片,「拍№唔問№」,如過程見到政務司長「苦口苦臉,佢又按唔按掣(拍攝)?」對於傳媒在採訪區被警方搜查,他認為「無可厚非」,搭飛機入了禁區也要搜,始終現今液體都有風險,但建議警方可以改善做法,如用金屬探測器。

這位傳媒「老叔父」近日乘車經過新政府總部,留意大樓設計令記者無論怎叫喊也無法向上班的官員提問,慨嘆「大陸開放中,我懐就收縮緊!」

明報記者 曾錦雯


政府研恢復隨團採訪 禁途中打電話

【明報專訊】有見新聞界猛烈批評李克強訪港期間港府阻礙傳媒採訪,政府內部正研究修改領導人來港的採訪安排。據悉,政府要平衡採訪權與領導人的保安工作,其中一個方案是,回復過去領導人訪港的安排,安排一輛巴士接載所有記者隨團,但過程中或會禁止記者打電話,以保障行程不會外泄。香港記者協會對有關安排有保留,認為政府難以提出理據,禁止記者在行程中致電外界或向公司「報料」。

事實上,國家主席胡錦濤在2007年訪港時,港府曾有類似安排,媒體要先為記者報名,按時在集合地點送上巴士,對採訪行程全無頭緒,只知當日將有「活動一」和「活動二」,直至被送到活動地點,方知悉活動為何,但沒有被禁打電話。

政府消息稱,政府正研究恢復「包車」,讓記者隨團訪問領導人訪港過程,但由於要避免領導人的行程外泄,或要禁止記者打電話,或只能安排記者於個別行程完成後才可以致電外界。政府新聞處發言人表示,政務司長唐英年將在周三與傳媒會面,討論副總理訪港的採訪工作安排。

記協批安排畫蛇添足

香港記者協會主席麥燕庭對安排「有保留」,形容禁止記者致電外界的措施是「畫蛇添足」,「等於信不過記者……就算領導行程要保持神秘,但傳媒遲早都知領導人去了哪裏,我不明白這樣做的原因,整個構思很古怪」。她擔心不少傳媒都要向公司「報料」提供即時新聞,實際運作上或有困難。以往領導人到外國訪問,亦會安排記者隨團,「但那是因為要坐包機去外國,如果有人訪港,其實香港很方便,我看不到為什麼要隨團」。

新聞行政人員協會將於周三與政務司長唐英年會晤,副主席楊健興表示該會暫未討論前主席黃應士籲拒用新聞處片段及硬照的建議。


傳媒教父 新聞專業化奠基人

【明報專訊】有「傳媒教父」之稱的無铫新聞部前主管黃應士,在美國及香港傳媒界工作56年,2004年退休前長時間管理無铫新聞部,可謂本港電視新聞楷模奠基者,本港不少傳媒負責人都是他的門生。

現年73歲、洋名Raymond人稱「吉叔」的黃應士,其父為富商黃錫彬。黃應士年輕時於美國就學,密蘇里大學新聞系畢業後,曾於美國多間傳媒包括《The Missourian》、《The Gazette》及《Independent Star-News》等工作;1967年在史丹福大學擔任研究員。

黃應士於1960年代後期返港,在英文《虎報》擔任採訪主任,其後任浸會學院新聞系系主任、無铫新聞部主管,是香港新聞行政人員協會創辦人之一,他於1998年獲頒銀紫荊星章,近年任公共廣播服務檢討委員會主席。

黃應士在傳媒界人所共知的貢獻,是1970年代開始將新聞行業專業化,聘請高教育程度及對新聞有熱誠的記者入行。現今本港不少電子傳媒負責人都是黃應士的門生,如無铫袁志偉、亞視梁家榮、有線電視趙應春及商台陳淑薇等。

另外,黃應士於2003年帶領採訪隊、戴覑俗稱「豬嘴」的防毒面罩,在科威特現場報道美軍攻打伊拉克戰事,最為爭議及留下深刻印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