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7日 星期一
是成功還是敗走? (《正報》,27/05/2013)
澳門「主流新聞」如何不濟,如何偏幫官商,有分析能力的市民,均已看進眼裡,可幸,還有很小機構及新聞人就是「不屈服」,逆大勢而行。聽說,某報社的編輯決定把陳述官員不堪的報道放在頭條時戲言:「每次作這決定都預了明天被解僱」,一名記者接著說:「我每晚寫稿時都預了明日被解僱」。聽了以上的對話,感覺是「悲哀」還是「慶幸」呢?
現時,在僅有的新聞自由下,願意垂死掙扎、有良知、有勇氣、有專業的新聞人還有多少個?為免令自己更感孤單和沮喪,真的不敢數算。極危險的是,若《出版法》規定的「出版委員會」和《新聞工作者通則》得以落實,勢必被「主流新聞話事人」操控,好好修理「不屈服的新聞人」,甚至徹底清除,如拒絕發放記者證,依法褫奪其資格,公眾利益勢將進一步受到損害。
然而,行政長官崔世安上任後不足三個月,未公開諮詢新聞界,便急急宣布修訂《出版法》,隨後,新聞局以三百五十多萬元聘請易研方案 (澳門) 有限公司展開商議式民調。雖然,該民調被指極具傾向性和引導性,有前線記者發起杯葛和抗議,也有學者、民間團體強烈批評和質疑,但是,在該民調的商議日,竟有大學講師遊說年輕記者接納「出版委員會」和《新聞工作者通則》,令人憤慨。
去年九月,受到民間施壓的新聞局公布民調結果,從而提出「只刪不增」的原則:刪除具爭議的「出版委員會」及《新聞工作者通則》相關條文。筆者不諱言:「這結果實屬意料之外!」需要指出,任何一個民調結果均可按預設立場「製造」出來的,越是資深的民調師,其手法越高明,越難被揭破。坦白說:本澳僅餘的新聞自由還未斷送在那個所謂民調之下,真是走運!
近日,《明報》刊登一則關於該民調項目總監、易研方案 (澳門) 有限公司總監張榮顯的專訪,當中說:澳門前年舉行的「商議式民調」成功透過理性民意修改政府法例。這專訪已引起很多新聞人的不滿,連當時沒有公開抗議的新聞人,閱讀後也不滿地說:「不是成功,而是敗走」;據悉,已有前線新聞工作者團體去函《明報》,以正視聽。
在那個專訪中,張榮顯笑言:商議後得出的是「得罪政府的結果」。筆者促請張氏澄清上述言論:刪除或修改「出版委員會」及《新聞工作者通則》相關條文的民調結果是否「得罪政府」?是否政府曾向他明示或暗示:要藉民調,挾民意落實「委員會」和《通則》?或者,這是他個人的揣測?若是後者,原因何在?既然聲稱沒有預設立場、態度中立,為何要猜度政府的看法?
張氏在那專訪中提及外界對他的不信任時表示,已把民調的內容公開,包括發表逾百萬字文件,「只要你合條件做到足,他人便無話可說」。筆者認為,「不是無話可說」,而是社會缺乏資源去檢視這個內容繁多的民調 (不是人人可獲政府付鈔三百多萬元的),此外,對於民間團體羅列的問題,也不見得張氏提供令人接受的答案。在此情況下,還望不要自我吹捧,沾沾自喜。
雷鳴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