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8日 星期三

專訪《緬甸時報》副總編﹕捱來的新聞自由 緬甸人更珍惜 (《明報》,28/03/2012)


「我相信,今次緬甸的轉變是真的,因為各類禁制(如網禁)真的放寬了,應該不會像過去般,自由的日子會再突然消失。這些自由一定要好好珍惜。」--《緬甸時報》副總編輯Sann Oo


【明報專訊】緬甸踏出變革重大一步,周日(1日)舉行的國會補選,雖然只涉及45個議席,佔總數不足4%,但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反對派領袖昂山素姬在軟禁近20年後首度出選,成為國際焦點。本報記者親往緬甸,走訪昂山素姬政黨「全國民主聯盟」、著名報章《緬甸時報》、當地華人和志願組織等,了解緬甸的最新政治和民生情。今日先探討緬甸人的新聞與言論自由,並聆聽當地華人細說對素姬的期許。

資深緬甸傳媒人Sann Oo在報界任職多年,現為《緬甸時報》的副總編輯。《緬甸時報》是民辦報社,擁有獨立一座的報館,是其所在街道的地標,只要向的士司機說要到《緬甸時報》,他們便懂得前往。

從市面情看來,緬甸報業不算發達:當地報攤不多,尋遍多條街道亦難見蹤影,民眾也甚少在公車或餐廳內閱報,但報刊種類不少,有逾10種報章可供選擇,最特別是一種專門報道罪案新聞的刊物「Crime Journal」,在當地相當流行。

Sann Oo在《緬甸時報》報館接受本報記者訪問。甫進辦公室,便感受到一陣少有的涼意,因為全座報館都裝有冷氣,在緬甸算是少有。雖然緬甸較落後,但該報館的電腦化程度很高,每個員工都用電腦工作,報館亦可透過星服務接收外國通訊社最新消息。Sann Oo雖屬報館的管理層,但他看上去仍很年輕,衣著較為西化,而他在報館也屬「雙槍將」,可處理英文及緬甸文的稿件。

民辦報章須審查 出街等一周

Sann Oo表示,《緬甸時報》有英文版及緬甸文版,屬於民辦報章,需要經政府審查後才可出版發行。他又說,緬甸所有的民辦報章都不是日報,而是周報,因為政府的審查需時,「每逢周五便先要向政府提交初稿,之後的周二便要向政府呈交最後稿件,經批准後才排版,到周三才可以出版」。

緬甸有3份官方報章,包括1份英文報及2份緬甸文報。基於其政府背景,報章內容毋須經官方審查,所以能趕及每天印刷出版,成為緬甸獨有的「日報」。由於其內容大致與官方口徑一致,與其說是「Newspaper(報章)」,倒不如說是「Newsletter(政府通訊)」。

不過,自去年3月新政府正式掌權後,當局對報章的審查開始逐漸放寬,「昂山素姬」及「全民盟」由禁忌變成可公開談論、甚至可在報刊中出現的新聞內容。Sann Oo稱:「這已經是一大進步,但這種自由是多年的辛苦經營『捱出來』的,我們終於等到今天的開放日子。」雖然甚少人因從事報業而身陷囹圄,但數年前曾有員工因「不聽話」被迫離職,而報館員工每當與政府的審查角力時,就會意識到新聞自由的重要性,要竭力「捍衛」。種種經歷,使他感慨「新聞自由十分重要及寶貴」。

素姬再非禁忌 用Gmail毋須翻牆

當被問及對這次改革是否有信心時,Sann Oo表示,各類禁制近期均變得寬鬆,從前不能連上Hotmail、CNN、BBC等網站,現在都能連上了;從前緬甸大部分人都要靠「翻牆」用Gmail,現在則自由無阻,這種變化是從前想像不到的。

展望將來,Sann Oo表示隨政治氣氛開放,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政府及業界已經展開會議,草議《傳媒法》,希望令傳媒享有更大的自由,並盼最終能取消報章的發牌制度,令緬甸擁有真正的新聞自由。緬甸的傳媒均對今次的補選寄予厚望,冀為民主自由推進一步。

明報記者謝德健 緬甸報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