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31日 星期二

廣東南方報系證詞遭非議 突顯官民對立 (「自由亞洲電台」,30/12/2013)

廣東當局起訴多位被拘押的年初聲援《南方週末》的活動人士。廣東南方報業集團就案件向警方出具文件,證明今年年初在該報業集團門前的聲援活動,影響了報社的正常工作秩序。聲明引起輿論極大反響,很多人指責南方報系“恩將仇報”,落井下石。不過熟悉中國媒體運作的人士認為,應該把官方的報業集團和編輯記者區分開來。

廣東檢方最近以涉嫌聚眾擾亂公共秩序罪名起訴郭飛雄、孫勝德和劉遠東三人,另外同案被拘捕的五人,也可能被以同樣的罪名起訴。美聯社報導說,中國活動人士郭飛雄和劉遠東等人舉牌支持的《南方週末》的母公司南方報業集團,向警方出具了一份說明證詞,對被告明顯有不利影響,而南方報業也因此受到線民的廣泛質疑。

今年11月18日,南方報業傳媒集團以集團法人名義出具了 “關於2013年1月6日至9日,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大門口人群聚集事件的情況說明”。這份蓋有該集團紅色公章的說明表示,今年1月6日至9日,集團所在的廣州大道中289號大院門口聚集了大量人群,對集團正常的工作秩序產生了較大影響,人員和車輛的正常進出受到妨礙,為此,集團不得不開啟了平時關閉的東興東路的側門,以分流人員進出,集團的一些會議(活動)被迫取消,云云。

證詞一出,罵聲四起。一篇在網上廣為傳播的文章表示,多位學者和法律工作者對南方報系的這篇證詞有頗多批評。學者于建嶸表示,如南周不能客觀報導或者說明當時的情況,給聲援者一個客觀公正,將不再接受這份報紙的任何採訪,絕不再在這份報紙發表任何文字,也不再買和看這份報紙。

中國網路作者,居住在廣東的劉先生則表示,作為一個官方媒體,南方報業集團出具這樣的證明應該在意料之內。

“南方報系如果不出這個證明,反而是意料之外,現在這種情況,說明南方報系還是在原來的系統中運作,沒有跳出框框。”

今年元旦期間,《南方週末》發出《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接近夢想》的新年獻詞後,有編輯記者揭露,發表的獻詞不是經編輯部討論定稿的《中國夢 憲政夢》,而是經中共省委宣傳部刪改的,不但刪除了原稿有關憲政的內容,還把呼喚改革的內容改成為歌功頌德。該報許多採編人員對宣傳部門的做法非常不滿,進行罷工抗議,釀成影響頗大的社會事件。一些活動人士前往該報前,聲援報社罷工的員工。同時,也有被指為毛左的人士在報社門前與抗議人員對峙。

劉先生認為,南方報業的證詞和官方媒體機構有關,但和堅守新聞原則的記者和編輯無關。他認為,證詞事件引起的,實際上是官民對立。

“我認為,南方週末不是南方報系,記者編輯和管理層也是兩回事。其實老百姓和記者編輯是一個陣營,而中宣部和媒體管理層是一個陣營。”

北京一位資深新聞工作者林先生則表示,其實對南方週末和南方報系表達鄙視的學者和線民並不是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他們更多的是借這個事件表達對官方控制新聞輿論的不滿。

“其實都明白,是揣著明白裝糊塗。這是體制決定了的。按照規矩是中宣部和各地宣傳部說了算,社長主編說了算,別人同意不同意沒有用。現在大家都說南方週末已經變性了,已經沒有了原來的那種自己的特性了。”

事實上,南方報業集團和南方週末的不少工作人員,都表達了與報業集團官方不同的看法。南都週刊編輯西門不暗說,“在那份助紂為虐的情況說明前,作為那個大院的一分子,我感到羞愧、可恥。我個人聲明,我所見的情況和上面所陳述的不同,那些聲援的人文明有禮,秩序井然。對那份說明,我是持不同價值觀者。”

年初已經辭職的前南周編委沈亞川在微博上表示,“我親眼所見親耳所聞的情況,未見有任何外力妨礙到南都週刊生產秩序,新聞版塊運轉正常。作為一個參加過連署的前南方人,我對劉遠東、郭飛熊等曾聲援南方報業的公民深表敬意和謝意。”

據不完全統計,到星期一為止,總共有25名和南方報系有關的工作人員公開表明自己的態度,不同意南方報業集團的官方證詞。

北京的林先生表示,近年來雖然官方對媒體的控制越來越緊,但敢於堅持自己觀點並經常公開表達的媒體從業人員也越來越多。

“現在膽子都原來越大,誰是誰非,大家都明白。你堵不了別人的嘴,有老百姓的歡迎,也有網路的發展。其實只要民間的聲音足夠大的時候,也可以對中宣系統的決策有些影響。”

有律師公開建議南方報系的工作人員出示和報業集團不同的證詞,並到律師那裏進行公證,但到目前為止並沒有獲得相應。南方週末作為曾經受讀者歡迎的中國媒體,近年受到關注。美國總統奧巴馬訪問中國,曾特別同意接受南方週末的專訪。中國左派人物,如北京大學教授孔慶東,則公開指責南周為“漢奸賣國媒體”。

劉先生認為,中國的新聞自由不能指望中國官方和官方媒體的自發覺悟,而必須由民間抗爭,取得自辦新聞媒體的權利,從這個角度看,中國實現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的道路仍然漫長。

以上是自由亞洲電臺記者石山的報導。

半島電視台三名記者被埃及警方拘押 (「BBC」,30/12/2013)

埃及開羅警方拘捕了半島電視台的三名記者,其中包括半島電視台開羅分局的負責人法赫米。

埃及內政部稱這三名記者與此前被認定為恐怖主義組織的穆斯林兄弟會有秘密接觸。

這三名被捕的記者中還包括曾為BBC工作的澳大利亞記者格萊斯特。

這三名記者據信是在星期日(12月29日)夜間在開羅被捕的。

埃及指責這些記者發表對埃及國家安全構成危害的新聞。

埃及內政部發表聲明稱當局還沒收了這些半島電視台記者們的攝像機、錄像帶以及其他器材設備等。

觀察人士指出,來自穆斯林兄弟會的埃及前總統穆爾西7月被迫下台後,埃及傳媒界一直處於高度緊張狀態。

數家有伊斯蘭組織背景的電視台在軍方掌權後被關閉,多名為這些機構工作的記者一度被拘押。

目前,穆斯林兄弟會支持者與當局的衝突愈演愈烈,最新一輪暴力衝突中又有至少三人死亡,警方逮捕了260多名穆斯林兄弟會支持者。

(撰稿/責編:伊人)

2013年12月30日 星期一

揭黑記者與中宣部“暗戰”多年終解職 中國敢言媒體如走鋼絲處境艱 (「自由亞洲電台」,29/12/2013)

中國敢言媒體財新傳媒的調查記者龐皎明近日宣佈辭職,並回顧了多年來與中宣部的糾纏和鬥爭,曝光了在財新總編輯胡舒立的幫助下躲避官方追查的經歷,引發各界廣泛關注。龐皎明周日告訴本台,事件披露之後,他處境被動。有評論認為,調查記者是在中國嚴控媒體的現狀下倍受打壓的群體,而敢言媒體的生存狀況也走鋼絲般,處境艱難。

近日,因報導湖南邵陽超生嬰兒被強送福利院並被賣掉牟利、武廣鐵路使用假粉煤灰等敏感事件被中宣部多次追查的財新傳媒記者龐皎明宣佈辭職,與此同時,他還曝光了湖南方面使用了特殊的技術手段入侵其個人電腦、掌握了其個人資訊,及多年來在財新總編輯胡舒立的幫助下,化名“上官敫銘”、“鄭道”發表文章躲避中宣部對他職業生命幾度“追殺”的全過程,引發業界震動。

記者周日與龐皎明取得了聯繫,他談及近況時說:“具體涉及到前公司的事情我不方便說,被披露出來的文本是一個內部講話,沒經過我的同意就披露出來了,所以造成方方面面都挺被動。我在《中國經濟時報》呆了兩年,在《南方都市報》呆了三年,在財新也呆了三年多,確實每次離開都有來自政治方面的壓力。像我離開《中國經濟時報》主要是因為鐵道部,當時鐵道部勢力很大。我之前離開過很多次了,也有經驗了,我就靜下心來看看書,寫寫字,先暫時休整一段時間。”

龐皎明的離職的新聞引發網路就調查記者命運及中國新聞環境惡化的熱議。

《經濟觀察報》記者韓雨亭發微博稱:“調查記者的命運就是開除,龐皎明因“武廣高鐵粉煤灰事件調查”,開除;河南石玉提前半年把河南出版集團董事長雙規,開除;《南方人物週刊》曹林華調侃劉洋,開除;《經濟觀察報》溫淑萍,提前一年洩露鐵道部改革方向,開除。”

清華大學陳昌鳳教授稱:“在中國深度報導沒落之日,龐皎明的離開增添了一個悲情的注腳。因為離開,所以敢說。”
對此,龐皎明說:“畢竟在中國,做事(調查記者)還是比較艱難,政治環境不允許,當時他們(中宣部)打壓我是因為鐵道部的利益集團不希望被披露,活在中國這些都可以理解,而且我從事這個行業已經做好心理準備了,這些打壓沒必要多度悲情的解讀,我有足夠的韌性來承受這些壓力。”
調查報導記者、“中國輿論監督網”的網主李新德周日對記者稱,像龐皎明這樣中國調查記者一直都在經受中宣部的打壓,近期他曝光河南紀委違法亂紀的事件,竟然遭到網上追逃,而曾在《中國經濟時報》任職的記者王克勤以及《山西青年報》的前記者高榮勤都曾有過類似經歷。

他說:“中國的調查記者,他也不是第一個(被當局打壓),但他也表示最後一個。揭黑記者王克勤也辭職去做慈善去了,還有高榮勤,也判了十幾年。觸犯了地方的利益,通過地方宣傳部門到省委宣傳部,再到中宣部去做工作,抵擋不住集團的利益,這是體制性問題。前段時間我們報導河南的紀委違反亂紀、亂雙規,然後紀委書記火了,在網上追逃我們。”

近來,有不少在敢言媒體供職的新聞人遭到不同程度的打壓。廣州《新快報》記者劉虎曾於今年8月實名舉報國家工商總局現任副局長馬正其,於今年10月被指涉嫌誹謗罪遭到批捕。該報的另一名記者陳永洲因多次批評報導總部在長沙的中聯重科,同月被以涉嫌“損害商業信譽罪”正式批捕。上月底,《財經》雜誌副主編羅昌平,疑因實名舉報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劉鐵男涉貪,被免去副主編職務。

對於中國敢言媒體的生存環境,龐皎明的朋友、原《中國海洋報》浙江記者站記者昝愛宗周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儘管財新傳媒與中宣部小心翼翼地周旋以保護龐皎明,但來自體制內的局限使得這種努力就像在走鋼絲:“胡舒立還是體制內的思維,在黨的喉舌方面和中宣部是一致的,只不過在做法上面她要求專業主義,要客觀真實,但是敏感的事情他們肯定不報導的,比如劉曉波的事情、新公民運動、《南方週末》的憲政夢,他們只是報導突發事件,胡舒立也保護不了他(龐皎明),因為胡舒立是體制內的思維,她就像走鋼絲一樣,保持一定的平衡,又要求有一定的新聞客觀性,又要在中宣部容忍範圍之內。新聞管制嚴厲,幹調查記者沒有多少空間可以發展。”

以上是自由亞洲電臺特約記者忻霖的採訪報導。

2013年12月27日 星期五

烏克蘭揭貪女記者遭毒打 (《明報》,27/12/2013)

【明報專訊】烏克蘭反政府示威未止,繼反政府人士佩利佩斯(Dmytro Pylypets)周二被砍傷後,效力於反對派《烏克蘭真理報》網站的女記者車娜沃爾(Tetyana Chornovol)亦遭毒打,她周二深夜駕車返回基輔時,被一輛汽車尾隨跟蹤,駛至近郊時對方車輛猛撞,將她的車子推向路邊,然後數名大漢步出車子,打破其車尾玻璃把她拉出車廂,一言不發只顧猛打她的頭,最後把她丟在溝渠。反對派人士稱,34歲的車娜沃爾因腦震盪而要接受深切治療,另需接受整形手術。三名疑犯中已有兩人被捕。

她遇襲前在《烏克蘭真理報》網站發表照片,聲稱是內政部長扎哈爾琴科(Vitaliy Zakharchenko)在基輔附近的大宅,懷疑是涉貪證據。

華爾街日報/法新社

揭烏克蘭官貪腐 女記者遇襲被推落坑 (《蘋果日報》,27/12/2013)


烏克蘭反對派《真理報》網站知名女記者喬爾諾維爾(Tetyana Chornovil圖)在平安夜遭遇暴徒襲擊,受傷送院至少需接受三次手術。反對派直指,喬爾諾維爾遇襲,與她報道總統亞努科維奇及政府高層的負面新聞有關。

34歲的喬爾諾維爾近日積極參加反政府集會,案發日早上才在網誌中批評內政部長扎哈爾琴科起大屋。她其後駕車外出,發現被人跟蹤,最終更被攔截,有數名男子不由分說砸碎她的後座車窗,把她揪出後拳打腳踢,然後連人帶車被推進路邊坑內,直至午夜後才被發現送院。

反對派曾多次指摘扎哈爾琴科貪腐瀆職、濫用警權,但亞努科維奇堅持把他留任。扎哈爾琴科事後聲稱已鎖定三名襲擊者身份,並已拘捕兩人,又揚言會派「最有經驗的探員」調查。

隨着烏克蘭政府拒跟歐盟合作,改為向俄羅斯靠攏,國內反政府示威不絕,而針對示威者的暴力案件亦不斷增加,早前就有示威者被人用刀插傷兩邊大腿。在囚的前總理季莫申科質疑喬爾諾維爾受襲形同謀殺。

法新社

2013年12月24日 星期二

港視大翻身人人出雙糧 王維基︰我哋需要一二三四線演員 (《蘋果日報》,24/12/2013)

港視昨晚舉行聖誕晚會,王維基與一眾台前幕後員工喜氣洋洋大合照。何家達攝

【電視風雲】

【本報訊】香港電視(HKTV)宣佈明年7月開台後氣勢如虹,主席王維基昨向員工大派「聖誕禮物」,仍在職的員工可獲近一個月花紅。港視除廣邀有心人加入港視外,又斥資3,000萬元提升技術,務求開台時將高清畫面送到觀眾眼前。

記者:韓耀庭 白 琳

港視昨在洲際酒店舉行聖誕聯歡派對,數百員工與主席王維基在宴會廳外舉起勝利手勢拍攝大合照。藝員盛裝出席,王全程笑容滿面。對於藝人陳錦鴻過檔港視,王表示招攬人才事宜要待大型記招再公佈:「唔可以咁樣靜靜哋講。我哋好多朋友,唔同朋友都傾緊喎……我哋需要男女一二三四線演員。」

有員工稱,王昨早召開員工大會,宣佈下月中會派發接近一個月花紅,仍在職的百多名員工人人有份。該員工稱,去年的花紅約在聖誕期間派發,但10月中不獲發牌後,公司前景未明,員工對今年派花紅「打定輸數」,「估唔到會有番,同事都好開心,可以幫輕交稅」。該員工又稱,王在會內吩咐大家「幫手物色人才」。

加機站 增傳輸容量

王維基透露,會斥資約2,000萬至3,000萬元在未來四至五個月進行技術提升工程,包括加設機站及增加傳輸容量,7月開台時觀眾就能收看高清畫面。他稱暫時無接獲通訊局通知,會就今次收購中移動流動電視服務進行調查,他對此亦不擔心,因開台只會增加觀眾選擇,不會減少市場競爭。他又指今次成功收購中移動子公司,與10多萬人上街無關,因他年初開始洽談,8月已簽署合約。

港視一直以拍劇集為主,新聞並非重點,早前更遣散新聞部大部份員工,如今卻突增設24小時新聞台。王昨澄清,免費電視牌要求必須有新聞節目,他從來沒說過不開新聞台,只是會放多些資源到劇集製作,他無回應是否開始挖角,只重申各部門會增聘共800至1,000名員工。被問到是否挖角無綫新聞小花重整港視新聞部,王稱適當時候會宣佈。

港視留守政總十壯士早前全部被裁,昨獲邀出席派對。前高級編導蔡錦源指,有一名壯士已轉行,其他人則有待與公司部門主管商討會否重返崗位。他指政府拒向港視發免費電視牌,不公義和黑箱作業問題未解決,十壯士發起「留守香港行動」,呼籲港人別忘記政府尚欠市民一個交代。「我哋仍然要求答案,如果放棄追究,類似不公義嘅事唔會係最後一次。」他表明留守香港行動也包括隨時就普選等議題發聲,對抗不公義。


港視重見天日,王維基昨晚出席公司聖誕晚會時全程笑容滿面。何家達攝


股價曾反彈九成 魔童身家漲5.4億

【本報訊】王維基旗下港視獲中央曲線撐「復活」,刺激港視報復式反彈,股價昨曾一度升逾九成,最終收市升幅收窄至66%,但港視主席兼大股東王維基身家仍增5.4億元。證券界指港視的生意模式未見「真章」,認為昨日港視已「炒過龍」,投資者不宜高追。

港視向來有不少投資者捧場,10月政府公佈發牌前後,股價更經歷「天與地」。上周五宣佈「復活」開台,昨一開市已見4元,較上周五收市高72%,早段更曾升92%至4.46元的歷史新高,收市報3.85元,升66%,成交金額逾11億元,公司市值增加12.3億元,成交股數及金額罕有打入港股五大之列。若以王維基持有港視3.55億股或44.5%計算,魔童手上的股份價值單日增加5.4億元,至13.66億元。

疑「炒過龍」 博唔過

AMTD證券業務部總經理鄧聲興直言,港視昨升幅較預期高,相信因為其獲中移動讓出以大氣電波廣播的手機電視牌照,顯示已獲北京祝福,昨日升幅已不是反映公司的基本因素,而是市場對港視的無限憧憬,不過他相信投資者以「短炒」為主,料數日後港視股價會回落。訊匯證券行政總裁沈振盈指,港視落實廣播,但開台不等於有錢賺,營運模式也有太多未知數,認為港視有「炒過龍」之嫌,值博率不高。

電視是燒錢工業,港視自09年決定去馬開設電視台以來,不斷使錢。港視在最新的業績報告披露,過往的3年零8個月內,已有190集劇集、70集綜藝及資訊節目完成拍攝或製作中,並有逾1,000集外購節目,由今年3月至10月半年間,港視花兩億元在節目製作及資本開支上,全年僅錄得780萬元收入。截至8月底港視的現金及證券投資有19.6億元,市場人士指,隨着港視市值增加,若公司日後有集資需要,將有利其融資。


陳嘉欣
盤翠瑩
黃紫盈

傳挖TVB新聞小花過檔

【本報訊】香港電視購入中移動旗下香港流動電視業務,明年7.1開台,港視已密謀大計,有意向林峯、楊怡及胡杏兒等小生花旦挖角,連出爐視帝黃子華和落敗的張智霖與吳鎮宇也聲言願意倒戈與港視合作拍劇。有消息指無綫新聞部新舊主播包括陳嘉欣及盤翠瑩也是港視挖角對象。

發言人:言之尚早

港視打算「重建」新聞台,提供24小時新聞頻道,消息指無綫一班新舊主播均是力邀過檔目標,除已離巢的黃紫盈外,「升呢」成無綫當家主播的陳嘉欣及已轉職馬會做公關的盤翠瑩,也是重點挖角對象。港視發言人Jessie回應說:「公司喺開台時係會有24小時新聞台,我哋真係會重組過班底。」是否會考慮盤翠瑩、黃紫盈和陳嘉欣,Jessie說:「所有有興趣都會歡迎加入,但一切言之尚早。」

就此消息,無綫新聞部一班記者也在WhatsApp群組內熱烈討論,主角之一的陳嘉欣雖在群組內,卻一直無回覆。有員工稱,無綫與主播簽的合約訂明離職後須過冷河,即一年內不得亮相其他傳媒機構,但記者則無此條文,「不過陳嘉欣𠵱家當紅,合約會唔會加番呢條條款,就要當事人先知」。

此外,關詠荷昨稱很開心港視有新局面:「開心嘅,可以令電視有新紀元。」若港視有好劇本邀請都會考慮,又謂:「其實之前港視都有搵過我,不過當時撞咗無綫嗰部冇揀到。」

上海報業整合 《新聞晚報》元旦停刊 (《明報》,24/12/2013)

【明報專訊】上海《新聞晚報》昨日召開內部會議宣布,將在本月31日之後正式停刊。這也標誌上海兩大報業集團合併後的結構調整啟動。據搜狐傳媒報道,《新聞晚報》昨日下午3點召開內部員工大會宣布了這一消息。消息一出,同集團內包括較為敢言的《東方早報》的命運,也備受關注。

《新聞晚報》創刊於1999年,是《解放日報》報業集團旗下一份都市類晚報。今年10月28日,經上海市委批准,《解放日報》報業集團和「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合併組成「上海報業集團」。有自稱是內部員工的網友指,停刊原因是為減少集團內部競爭,該報員工將獲安排到集團其他報章工作。

敢言《東方早報》命運受關注

停刊消息昨日一出,上海報業集團旗下的其他報紙的命運備受矚目。集團目前旗下有《文匯報》、《新民晚報》、《東方早報》、《外灘畫報》、《解放日報》、《新聞晨報》、《新聞晚報》、《申江服務導報》等。其中《東方早報》曾在溫州動車事故、北京水災等突發事件中發表多篇敢言報道與評論,屬上海少有的敢言報紙。但也有消息指,《新聞晚報》的停刊就是為了保住《東方早報》。

2013年12月22日 星期日

流動電視節目廣告無王管 僅靠自律 投訴自理 議員促一視同仁 (《明報》,22/12/2013)

【明報專訊】香港電視計劃明年7月提供流動電視廣播,與無及亞視同樣以大氣電波播放,惟目前流動電視牌照只有業界自律守則,不受《電視通用業務守則》規管,該自律守則不但沒有廣告方面的規管,連節目內容也只需符合道德標準,更由電視台自行處理收到的投訴。有行政會議員成員和立法會議員均表示,政府對流動電視的節目內容和廣告安排是「零監管」,隨科技進步,政府應檢討有關監管安排。

現時流動電視所採用的頻譜是5條特高頻頻帶(470兆赫至806兆赫)之一,另外3條配給無和亞視作數碼地面電視服務,餘下一條則預留作其他用途,都屬於大氣電波頻譜。

同大氣廣播 電視守則不管

現免費電視牌照受《電視通用業務守則》規管,廣告、節目內容等都有嚴格規定,牌照訂明須提供多少時數的時事節目、英文頻道、字幕等。無和亞視在2009年底獲續牌6年,至今已有39宗植入式廣告違反守則,最近一宗違規是無《衝上雲霄II》,被罰10萬元。

不過,政府在2008年決定拍賣流動電視頻譜時,指流動電視不及傳統電視普及,只由一般法例規管,不用額外申請流動電視牌,亦不受《電視通用業務守則》規管。

由香港通訊業聯會制訂的《流動電視業務守則》,訂明流動電視供應者可自願遵守,而守則對廣告沒任何規定,至於節目內容只提出應符合道德標準,及考慮內容對兒童的影響,包括防止兒童觀看色情或暴力內容。如有投訴,沒有法定團體跟進,而是由被投訴機構自行處理。

港視:節目合家歡「不會太破格」

港視營辦的流動電視預料覆蓋率達95%,港視消息稱其節目內容會符合合家歡的要求,不會太破格,只是在字幕及老人節目等項目有較彈性安排。

行會成員、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表示,上述監管制度過時,科技發達令很多人都以智能手機看電視,政府應檢討對流動電視的監管。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湯家驊亦認為,如港視流動電視有很大覆蓋率,等同免費電視,廣告、節目內容、處理投訴等監管便應與傳統電視一視同仁。

不過,資訊科技界議員莫乃光認為,政府對電視節目內容的規管應愈少愈好,反而應該考慮放寬免費電視的內容規管。

蘇錦樑:上京沒談廣播議題

另外,商經局長蘇錦樑昨否認急上京與王維基有關,強調過程中沒談廣播議題,事前對港視收購中移動全資子公司的交易亦不知情。他又對港視重聘被裁員工感高興。蘇又說,通訊事務管理局會研究是否調查有關交易,包括會否大幅減少電訊市場競爭,衡量交易對於公眾利益的影響等。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蘇錦樑(圖)昨說,任何能提供更多優質節目和擴大創意空間的做法,政府都歡迎。(盧翊銘攝)

兩新免費台未交領牌文件

【明報專訊】香港電視藉中移動的頻譜於明年7月開台,而在10月15日獲政府原則上批准發免費電視牌照的奇妙電視(有線旗下)和香港電視娛樂(電盈旗下),至今開台無期。消息指目前通訊事務管理局仍待兩機構提交更新計劃文件,故尚未能交行政會議就發牌作最後拍板。

有線電盈:沒新資料補充

有線發言人和電盈發言人分別回應本報查詢時,均表示目前沒有新的資料補充。行政會議成員葉劉淑儀表示,不清楚現時免費電視發牌的進度,但她早前向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查詢,商經局稱最快可在半年內完成發牌程序。

港視擬覆核 兩台「大條道理慢」

有接近政府消息人士對本報稱,過去的顧問報告顯示電盈在免費電視市場的競爭力較弱,因此並不急於向通訊局提交文件,而有線在2012年倫敦奧運前很有興趣搞免費電視,現在則難估計其熱中程度。消息人士又說,王維基打算就發牌決定提出司法覆核,雖然未必影響發牌,但兩間公司可能會「大條道理慢慢處理」文件事宜。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蘇錦樑昨日被記者問及港視經營流動電視會否影響其再申請免費電視照的資格,他稱因要經過通訊局處理,現不能評論這件事,只說任何能提供更多優質節目和擴大創意空間的做法,政府都歡迎,又說﹕「現時香港只有一家廣播類流動電視服務提供者,牌照只有一個,相信通訊局會留意到這方面的發展。」

港視超高清恐變VCD畫質 (《蘋果日報》,22/12/2013)

王維基前日示範收看流動電視,但學者擔心無法廣播高清頻道。

【電視風雲】

【本報訊】香港電視宣佈轉攻流動電視,突破政府拒絕發牌的枷鎖,但是香港大學電機電子工程副教授張星煒擔心,港視收購的頻譜太狹窄,無法廣播高清頻道,節目出街畫質或打折扣,質素隨時只與VCD相若。他指出,港視以超高清4K畫質的攝錄機拍攝節目,卻無足夠頻譜播放高清節目,「高清攝錄機變低清廣播真係好嘥!」批評政府任由亞視佔用頻譜播放低質節目,浪費大氣電波。

港視透過收購中移動子公司,借用其流動電視牌照和頻譜廣播節目,獲得頻譜678MHz至686MHz。張星煒指出,僅得8MHz兆赫是很狹窄,僅足夠港視提供一條標清的頻道便會爆滿,難與無綫對撼。中移動子公司過去以低清的CMMB制式廣播,換取廣播多條頻道,但是解像度下跌至320x240,質素等同舊式VCD。他估計16吋以下播放設備仍能清楚觀看節目,但若在超過24吋電視機播放,畫面質素會受影響。

王維基日前已表明頻道數量大減,由早前申請免費牌時的30條頻道,減至3至5條。張星煒建議港視微調個別頻道畫質,劇集頻道分配較多頻譜提升畫質,較靜態頻道維持低清播放。但他坦言港視拍攝的4K超高清節目,最終出街畫質會大打折扣,與當初投資設備原意不符,「如果王維基初初諗住投資呢類廣播,好肯定唔會買高清機」。

亞視佔頻譜播低質節目

他認為港視未來可收購亞視,取得更寬闊頻譜播放高清節目,「亞視攞咁多頻譜,但播啲咁嘅嘢囉!我覺得好嘥好嘥!嗰頭(港視)好多人想播,亦好多人想睇,但呢頭(亞視)啲人唔播又唔睇」。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昨歡迎港視投入流動電視市場,又大讚流動電視是穩定又高質素的廣播,「善用科技,畀多啲選擇,我係歡迎嘅,(而且)唔係只局限於手機裝置」。

蘇錦樑又聲稱前日看了王維基記者會,才知他購入中移動子公司發展流動電視,強調上周中陪同特首梁振英上京,並無提及電視牌照事宜。他拒絕評論港視收購中移動子公司是否獲中央默許,又重申發牌沒有政治考慮。他補充通訊事務管理局正審批港視發展流動電視,將考慮會否大幅減少競爭和對公眾利益影響,兩周內會有決定。


記者昨以4G測試中移動UTV App的流暢程度,發現開啟直播迅速。

接收器多區無現貨

【本報訊】港視宣佈明年7.1在流動電視開台,令不少觀眾期待,昨日已有人查詢購買流動電視接收器的方法。不過,《蘋果》昨走訪各區腦場和影音店,有店主指昨晨已收到大量購買接收器查詢,但所有店主均指未有現貨,最快要農曆新年後才有貨。市民未來亦可透過App收看節目,但需要下載數據,《蘋果》昨在新界港九各地以4G測試收看中移動UTV的直播節目,效果尚算流暢。

王維基前日宣佈轉戰流動電視市場時,曾親身示範在手機插上流動電視接收器收看節目,引發網民討論如何購買接收器。王維基使用的接收器在台灣生產及有售,但記者昨在深水埗鴨寮街、黃金電腦商場、高登電腦中心和太子始創中心等地,均未找到同類接收器。有店主興致勃勃反問記者:「係邊隻牌子?我問吓有冇得入貨。」亦有店主稱:「邊有咁快有,今朝好多人問!」有店主指距港視開台仍有數個月,料農曆新年後才會入貨。

用App收看尚算流暢

除了安裝流動電視接收器外,市民亦可透過Apps收看節目,港視收購的中移動子公司已開發UTV App,《蘋果》昨在中聯辦、政總、深水埗和TVB電視城等地,以4G測試App的流暢程度,發現開啟直播迅速,僅需一至兩秒,偶爾會有一剎那停滯,畫面質素在手機觀看令人滿意,點播高質素電影則要等候三至四秒載入。待明年港視開台,市民就可以真正「上街睇電視」。







2013年12月21日 星期六

港視復活 7.1開台 購中移動頻譜 進軍流動電視 (《明報》,21/12/2013)


 香港電視昨午宣布收購中移動的頻譜開台,逾百港視員工齊集港視總部,與港視主席王維基(前排中)興奮合照。(余俊亮攝)
 王維基示範手機加上接收器,可看到暢順的港視節目。他稱這是大勢所趨,頻譜覆蓋率比用光纖入屋還高。(林俊源攝)

【明報專訊】失落免費電視牌照的香港電視,昨日突然宣布收購國企中移動旗下附屬公司,利用其8兆赫大氣電波頻譜,明年7月1日以網絡平台及流動電視方式開台,屆時只要有接收器,便可於手機、電腦、電視等收看港視3至5條頻道。對於收購國企公司開台,王維基表示沒有政治因素,亦不會因而「河蟹」新聞台,「我們作為媒體之一,一定會為香港人發聲」。不過,王維基強調,不會因此放棄爭取免費電視牌照,並會繼續提出司法覆核。

續提司法覆核爭免費電視牌

立法會資訊科技界議員莫乃光稱,由於港視採用的頻譜和網絡電視未經過實際運作驗證,估計對無電視的競爭有限。王維基曾稱,港視提司法覆核,將拖延有線及電盈的免費電視開台時間,但莫乃光相信,即使有司法覆核,電盈和有線都可繼續推行他們的免費電視計劃,未必會讓港視率先開台。

議員﹕頻譜及網絡技術未驗證

現有約20億現金的港視,昨宣布以1.4億元購入中移動旗下附屬公司的股份,掌握其在2010年以1.75億投得的頻譜使用權與基礎設施,港視會陸續重新聘用10月中遣散的320人,並會在未來兩年增聘800至1000人,繼續興建將軍澳工業的新多媒體製作及分銷中心。

斥資1.4億 未來增聘千人

新計劃會以兩種方式播放,其一是以中移動投得的8兆赫頻譜,其覆蓋率達95%,「連坪州、南丫島都收到」,只要以電視、電腦、智能電話、手提電腦等插上接收器便可收看,接收器約100多至800元。該頻譜牌照到期日為2025年8月30日;其次是利用Over-The-Top網上平台,直播或點播節目。

王維基又稱,港視會提供3至5個頻道,絕大部分免費,頻道包括一條綜合廣東話頻道及一條24小時新聞頻道。

他在記者會上說,「就我所認識的收視率情,近年不少年輕觀眾已經離開免費電視。」又稱《警界線》在網上獲得近120萬收視,等同傳統收視18點,未來節目能否切合年輕人口味,是港視成敗的決定性因素。

對於何時可達至收支平衡,他坦言這是新嘗試,未肯定將來收支情,但他認為手機和流動數碼產品普及率很大,是未來趨勢。

沒中方官員接觸 「不會有河蟹」

不少記者問及港視收購國企的附屬公司,將來節目會否有政治禁區,王維基強調是純商業行為,早在今年初已與中移動商討,過程中沒有中方或中聯辦官員與他接觸,新聞台亦會編輯自主,「不會有河蟹,不用擔心」。

被問及會否問亞視,王維基說:「任何對公司有利的收購,他都會慎重考慮。」亞視昨表示不予置評,有線「奇妙電視」表示沒有回應,電盈「香港電視娛樂」、無均沒回覆本報查詢。

浸會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表示,港視的新電視模式,能吸引消費力較高的年輕一族及專業人士,對無存在一定競爭。但是,過去並無大規模營辦流動電視的先例,是否能取代免費電視地位,仍屬言之尚早。

行政會議成員李國章昨表示歡迎,指是一件好事,至少令失業者有工開。被問會否有助政府化解危機,他認為這是純商業決定,與政府無關。

通訊局﹕兩周內決定是否調查

通訊局辦公室發言人表示,昨接獲香港電視收購China Mobile Hong Kong Corporation Limited的通知,因涉傳送者牌照持牌人改變,通訊局會按照《電訊條例》,兩周內會決定是否調查。當局亦會考慮收購會否大幅減少電訊市場的競爭,一旦相關效果超出公眾利益,當局有權指示持牌人採取行動取消或防止效果。

明報記者


藉國企翻身 政府中人:不知雙方商討

【明報專訊】港視被拒發牌後,主席王維基多番「政治消毒」,曾表明該台禁拍「結束一黨專政」題材,又多次強調被拒發牌與中央無關。港視昨突然公布開台出路,翻身平台正是國企機構中移動,有政界人士表示對此感到「耐人尋味」。政圈更有傳言稱,這次是中央政府對王維基開台「開綠燈」,一方面不用特區政府推翻自己的發牌決定,另一方面亦可紓緩民怨,為元旦遊行和明年七一遊行降溫。

特首梁振英早前在北京述職與港澳辦主任王光亞會面,其後兩人均公開稱沒有談過免費電視牌照,而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蘇錦樑日前亦應邀上京見相關部委。

在沒有任何先兆下,爆出港視與中移動簽訂協議的決定,王維基稱是昨日下午4時才確定交易成功,有政府中人對本報稱,事前連港視與中移動商討有關安排都不知情。

昨午4時交易拍板

對於是否中央政府「開綠燈」,王維基在記者會上表示,他理解港府10月15日不發牌予港視的決定與中央政府沒任何關係。至於在明年7月1日開台是否想為七一遊行降溫,王維基說﹕「我沒想過這個問題……我只是覺得有個日期逼迫同事努力些,還有6個月,要快些開劇和拍劇。」

記者追問王維基與港府關係不好,王則說自己與大部分官員都友好,幾天前在酒會見到蘇錦樑,「他笑騎騎要求攬我影相」。

立法會資訊科技界議員莫乃光稱,中移動是中央政府可控制的企業,難免令人覺得此舉是中央政府想減低元旦遊行壓力。當然,這個流動電視頻譜也是「雞肋」,未必有好的前景,中移動都想賣出去。

王屢「政治消毒」 稱不對抗中央

王維基早前多次表達不與中央對抗的信息,他在11月18日於香港大學與學生對談時,表明港視內部有指引,拍劇時有兩三類題材不可涉獵,其一是「結束一黨專政」,又稱自己不同意辛亥革命。

明報記者


王:free tv不止是免費 更是自由

【明報專訊】正當公眾以為港視開無望,昨卻峰迴路轉,過百名港視員工和藝人4點多收到消息後,即齊集港視葵涌總部,靜候王維基宣布新大計。王維基在記者會上強調自己永不放棄,並稱「free tv(免費電視)不止是免費,更加是自由」。

早前看淡網絡電視

王維基早前還公開表示看淡網絡電視,認為沒有發展空間,昨日則力銷這個網絡平台加流動電視的新方案。當有記者提出技術質疑,王維基即站起來,拿接駁了接收器的智能手機,示範收看流動電視時不會出現「窒」的情,在場的港視員工即報以歡呼和掌聲。

即場示範收看 兩開有線玩笑

他又兩度向獲原則上獲發電視牌的有線電視開玩笑,當有線記者問他會否擔心廣告收益,他稱很多人想看《警界線》,說﹕「你都想睇《警界線》啦!你有線可?」後來答另一記者有關何時能達收支平衡問題時,他說「睇有幾多人少睇有線電視」,隨即稱自己只是說笑。

失落了免費電視,王維基稱其流動電視不受電視節目守則規管,發展反而較具彈性。他在記者會未有透露「彈性」為何,港視消息稱,港視仍會遵守合家歡要求,亦不會違反淫褻及不雅條例,只是可免做字幕及設長者節目等。

根據《香港廣播類流動電視服務發展框架》,本地廣播類流動電視服務內容,只須受一般法例監管,毋須受《廣播條例》(第562章)規管,但業界須在流動電視服務展開前制訂提供該類服務的業務守則,維護公眾道德和保護兒童。


客戶落廣告須視覆蓋率

【明報專訊】港視昨宣布以流動電視配合網上平台「翻身」,香港廣告客戶協會主席何偉榮表示,港視劇集受港人支持及關注,加上不少巿民習慣使用平板電腦,「有機會」在該台落廣告,但仍要視乎覆蓋率及節目吸引力。

廣告界:新模式觀眾少需宣傳

他表示,一般電視平台,需有10萬人收看才可吸引針對普羅大眾市場的產品賣廣告;而向個別目標群組宣傳的廣告,所需觀眾人數則以萬計算。

何偉榮表示,港視以新模式開台,相信觀眾人數會較傳統免費電視少,因此港視需落力宣傳吸引觀眾。他稱,現時30秒的電視廣告約需數萬至10多萬元,手機平台收費模式不同,難以直接比較。

廣告公司GROUP M行政總裁盧嘉慧稱,港視受港人注目,加上流動平台流行,「可考慮」在該台落廣告,其新模式或可吸引年輕觀眾,對部分品牌有吸引力,但未必吸引長者。長遠發展而言,仍要視乎港視能否保持節目質素。


 早前聲言曾考慮轉行紮鐵的港視藝員張松枝(中)表示,對港視的新計劃感到十分高興,笑言港視主席王維基昨日叫他幫手紮鐵興建港視的新電視大樓。港視藝員艾威(右)說,為拍攝有關南丫海難的港台劇集,昨與政府的「重大危機事故應變小組」開會,他言談間不忘暗諷舊東家無,「不知其他電視台(聽到開台消息後),是否也要開這些會議」。


港視頻道剩3至5條 播高清
電視插「手指」接收信號 覆蓋勝光纖

【明報專訊】香港電視透過收購中移動流動電視頻譜而「復活」,主席王維基昨指出,港視日後會改以大氣電波把節目傳送予已插入「手指」接收器的電視,覆蓋率可達本港95%地區,毋須收取數據費,較以往租用香港寬頻以光纖接入公共天線約八成覆蓋更理想,惟開台後頻道數量會由較早前申請免費牌時的30條頻道,減少至的3至5條。

另外,針對去年中移動推流動電視服務時未做到高清播放,據了解,港視會發展高清節目,解決高清播放問題。

王維基昨表示,提供流動電視服務是嶄新嘗試,跟互聯網電視不同,流動電視是以「CMMB制式」(China Mobile Multimedia Broadcasting),透過大氣電波傳送節目信號,以提供更高畫質和更流暢傳輸。不過用家需要購入售價100至800元不等的「手指」接收器,接駁至流動裝置觀賞節目。

「手指」售100至800元

王維基說,流動電視不同互聯網電視,現時用戶以手機等裝置上網看互聯網電視節目,要使用寬頻流動數據,但本港電訊商已逐漸取消無限數據服務,故用家觀看互聯網節目會受數據用量所限。但流動電視其實是接收大氣電波,不受流動數據用量影響,觀眾只需在電視插入接收器,便可收看。

他又指出,原申請的免費電視牌照,需要借用固網寬頻網絡廣播,鋪設網絡需時,但新平台屬無線傳送,而中移動的公司已開始廣播,故港視可及早開播。

港視透露,今年初向中移動洽購該牌照,港視前身的城市電訊曾於2010年與中移動及電訊盈科爭奪該流動電視牌照,最終出價不及中移動而落敗,電盈則以「沒有商業可行性」為由自動棄權。

中移動流動電視解像度低

中移動支付1.75億元買入無線電波段使用費後,去年10月正式推出名為UTV的流動電視服務,應用CMMB技術,惟當時接收覆蓋率只有83%,解像度亦只有320x240像素,較標清還要差,與YouTube的較低畫質級別短片相若。王維基說,港視計劃推出的流動電視,畫質相信會比互聯網電視優勝,被問到會否擔心出現數碼電台的問題,即沒法吸引大量觀眾,王維基只笑回應,「若果我無信心都唔會買(中國移動UTV)啦」。

專家:信號穩定不難吸觀眾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會長方保僑表示,流動電視透過大氣電波傳送信號,可以傳送很遠,亦相對穩定,加上購買接駁裝置只需數百元,估計不難吸引觀眾;城大電子工程學系教授曾劍峰估計,以現時技術,港視要做到傳送高清節目不難,但估計因高清節目傳送數據量較大,故以目前有限的頻譜,港視的電視頻道初期會較少。


被裁員工樂回巢 元旦照遊行問責

【明報專訊】港視借流動電視平台捲土重來,曾留守政總的港視前員工Ken昨代表留守十子表示,非常高興回港視工作,但絕不放棄向政府問責,會繼續參與元旦遊行。「一事還一事,政府為何不發牌給港視?港視找到新出路,只能說明王維基和公司應對力好,政府就更加相形見絀。我們自己有份工就開心,其他被政府漠視的市民訴求怎麼辦?」

港視導演:新劇下周一可開工

Night Shift總導演陸天華說,本預計月底完成所有製作便「散band」,對能夠繼續留在港視很興奮,「最興奮當然是我們拍的劇有機會播」。他指出,倫理劇《別問我是誰》已寫好24集劇本,估計下周一可開工。《警界線》總導演蘇萬聰表示心情平靜,處之泰然,形容自己「大把貨」,有很多劇本可以拍。

「香港電視網絡職工會」主席楊志豪稱,不擔心新計劃會偏離港視原本路線,強調港視追求言論自由,對抗無霸權的初衷不改變。

艾威撐繼續司法覆核

港視藝員艾威表示很感動,形容港視可以開台的消息是「大聖誕禮物」:「大家堅持艱苦作戰總算有個結果。」他指出,港視是在政策的逼迫下透過科技做出突破,「打了漂亮一仗」。他支持繼續司法覆核:「政府在這件事情上打橫來講,竟有人用無賴方式處理香港事務,我們只能用法律武器。」

參與拍攝港視劇集的藝員郭鋒說:「正常渠道被人用卑鄙手段扼殺了,我們尋求另一種生存的可能,這是可喜可賀。」港視藝員周家怡的合約9月已到期,她昨日表示樂意回巢拍戲。

王維基進軍流動電視 (《蘋果日報》,21/12/2013)

 港視主席王維基昨日宣佈進軍流動電視市場,但會繼續爭取免費電視牌照。易仰民攝

【電視風雲】

【本報訊】香港電視(HKTV)被「一男子」拒絕發免費電視牌照逾兩個月,主席王維基絕地反擊,昨宣佈獲央企龍頭中移動出讓旗下香港流動電視業務,明年7.1開台進軍流動電視市場。有學者分析,中央不想再替特首梁振英就發牌風波「揹黑鑊」,故開綠燈批准港視轉戰流動電視牌。

記者:韓耀庭 袁柏恩

港視股價昨日收市報2.32元,單日急升4%。港視昨完成以1.42億元收購中移動全資子公司China Mobile Hong Kong Corporation Limited(CMHKCL)的100%股權。CMHKCL於2010年以1.7億元投得流動電視牌照,牌照至2025年到期,當年王維基也有競投。王昨解釋,「折讓」是因為牌照已過了近3年,故成交價按比例減去3,000萬元。

王稱,由於流動電視牌照同樣使用大氣電波資源,故「畫質好,亦好穩定」。覆蓋香港95%地區,不受《電視通用業務守則》管制,「播放節目同廣告標準更具彈性」。

王維基昨宣佈明年7月1日正式開台,除提供流動電視服務外,也可透過互聯網觀看港視節目。港視初步將提供3至5條頻道直播節目,他表明新聞部會編輯自主,若看到社會不公義事時,「作為傳媒機構,我哋會繼續發聲。」

續提覆核挑戰政府

港視除重新聘請當日申牌失敗後裁走320名員工,未來兩年會再增聘800至1,000人加入團隊。王強調公司有逾20億元現金,財政狀況良好,未來投資製作節目的方針不變,又會投資約2億元興建位於將軍澳工業邨的電視城,預計最快2015年正式使用。

王稱改變策略推出流動電視服務,跟申請傳統免費電視牌照沒有衝突,會繼續爭取發牌,也不會放棄以司法覆核挑戰政府。早前密會亞視股東王征的他,被問到會否放棄收購亞視,他說︰「任何方法都會考慮。」他又表明會反對無綫註冊「香港電視」和「HKTV」的商標。

王稱,早在今年初已跟中移動洽購流動電視業務,原意是想多個渠道播放節目,主力仍是免費電視牌照;但申請牌照失敗後,今年10月出席中大講座的約3,000名師生,令他改變主意,「係佢哋嘅鼓勵令我改變想法」。他又多次表明,今次收購計劃純屬商業行為,不涉任何政治,強調從沒有北京、中聯辦或港府官員接觸過他;選擇在明年7.1開台,並無政治考慮,亦重申港府拒發牌照跟北京無關,港視會「為港人發聲」。

中移動為中央企業

理工大學社會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鍾劍華認為,中移動為中央企業,容許王維基收購其流動電視業務,估計是北京出手,反映中央不想再替梁振英就發牌風波「揹黑鑊」,希望盡快拆彈平息民怨。

由於流動電視屬電訊牌照,持牌人轉讓股權只需知會當局。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表示已接獲通知,將於兩周內決定會否展開調查,以衡量收購是否具有大幅減少電視市場競爭的效果。中移香港表示,根據過去3年實際營運商業評估及公司展望,決定出售CMHKCL予港視,並於8月達成初步商業協議。至於原有流動電視提供的Over-The-Top服務「UTV」將繼續由中移香港負責。


有學者分析,中央不想再替特首梁振英就發牌風波「揹黑鑊」,故開綠燈批准港視轉戰流動電視牌。資料圖片

中央出手 為梁補鑊

【拆局】

事隔不過兩個月,王維基竟令港視「死而復生」,落實收購中移動子公司變陣開台,不少政界中人關注,王維基可「借路」屬央企的中移動,相信是北京介入,目的是為特區「一男子」收拾爛攤子,希望減少社會怨氣,免令佔中火上加油,影響政改諮詢。

「翻生」前夕 局長上京

特區政府今年10月中決定不發免費電視牌照給王維基的香港電視後,民間怨氣遠超政府預期。據了解,中央對此亦甚關注,曾向港府查詢事件;有政界中人稱,中央當時留意到,港視風波儼如計時炸彈,王維基若不能開台,民怨隨時會再大爆發。

雖然王維基昨天不斷聲稱中央、中聯辦、特區政府也沒介入與中移動交易事件,巧合的卻是港視「翻生」前夕,負責處理電視牌照的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陪同述職的梁振英會見內地官員,資訊科技界立法會議員莫乃光認為,交易最終得以落實,極可能是中方出手為梁振英化解危機。

出招息民憤 保和諧

港視戲劇性重新開台,與政改諮詢或有關,據知有本港政商界曾向內地中間人表示,擔心港視風波影響民情,累及明年推行的政改諮詢,甚至刺激更多人佔中,中央有可能為確保政改方案有和諧的溝通及談判氣氛,而出招平息民憤。《蘋果》記者


 王維基昨日與大批表現興奮的港視藝人和職員合照。易仰民攝
左起:陸駿光、張松枝和艾威昨均現身記者會場。

港視恢復製作 增聘千人  
320被炒者「歸位」 未忘尋發牌真相

【電視風雲】

【本報訊】不屈不撓不囂,昂然重拾武器,回暖的聖誕前夕,「打不死」的港視主席王維基向前員工「送大禮」,隨着流動電視頻道明年啟播,港視所有劇集、綜藝節目、資訊節目製作逐步恢復,在10月裁減的320名員工將分批獲邀「歸位」,未來兩年增聘800至1,000名員工。「悠長假期」完結,港視台前幕後磨拳擦掌,趕跑「7.1數」,明年7月1日啟播前拍好劇集、節目出街。 

記者:張俊銘 張嘉雯 石永樂 馮健鏗

王維基昨稱會額外聘請藝員、創作、製作、巿場及營銷人才,並盡快恢復將軍澳工業邨的多媒體中心建築工程。港視早前拍攝了200小時劇集及100小時綜藝及資訊節目,王維基表示,已購入的800小時外購節目已完成廣東話配音,預計在2014年及2015年分別製作260小時及520小時劇集,預計每日播出不少於6小時自行製作內容。

港視之前被迫停拍的多部劇集包括《天網》、《大眾情性》和《惡毒老人同盟》等,稍後將恢復拍攝。「港版半澤直樹」陸駿光、張松枝、姜文杰、曾偉權、駱應鈞、馮素波等昨現身記者會場,表現興奮,姜文杰更激動落淚:「好感觸、感動,大家嘅努力終於俾人見到,王生開創一個新世界,同免費電視比,係多咗選擇,年輕人可選擇自己想睇嘅嘢,再教父母點睇。」

艾威:同事開心到震

原計劃轉型開小型學校教書的陸駿光坦言感驚喜,放下心頭大石,「公司早有安排,咁樣可以唔受限制」。艾威受訪時稱感動落淚,感覺像在大海漂浮,終見陸地,指此役「沒有白打」,「有啲同事之前可能面對經濟困難,有好消息佢哋開心到震,啲人推波助瀾,點知反而𠵱家有新局面,大家揸手機時間一定多過坐喺屋企。」

「十壯士」之一的蔡錦源以短訊回覆時表示對公司有新發展感高興,「但係政府一直未有交代黑箱作業,發牌事件真相未明,我哋唔會放棄尋求真相」。另一壯士Ken亦坦言「一單還一單」,明年元旦仍然會「街頭見」,本身安排了工作假期的他,會與前上司商討復工安排,「𠵱家要趕7.1開播前完成度劇本死線,唔知仲行唔行得開。」

香港電視網絡職工會理事長楊志豪說:「無論政府同『一男子』點惡法,都有一條血路出咗嚟,全公司人好振奮、好期待。」編審潘漫紅表示10月中至今一直有繼續上編劇課和導演課,現會全速度劇本,期望公司向巿民解釋如何看流動電視。

蘋民洗版

Thomas Kam:
「既開到台,解決埋傳播接收的問題,更連埋最煩人的法律同政治問題都搞掂埋,魔童呢億幾洗得真係好抵!」

Sukoi Li:
「遇強越強—真正的香港精神回歸」

Joey Tsang:
「Wow,仲要計劃14年7月1日開始提供服務,咁我哋就要喺中環整單大嘢畀港視直播賀一賀佢喇!!!」

Bone Wish:
「香港人14年第一份禮物,亦希望成為689第一道催命符。」

陳蝦碌:
「HKTV雖用另一個途徑可以播放節目,但政府不發牌給HKTV的真正原因不敢公佈/不敢面對香港市民。簡直是爛政府。」

Kendy Young:
「買少1件衫轉買1個接收器,支持HKTV!」

Wu John:
「維基啟事錄,你唔爭取就乜都冇,幸福唔係個天跌落嚟……民主普選未爭取就退讓,儍的嗎?絕不退讓,寸土必爭!」

節錄自蘋果日報facebook留言


市民須購買接收器,再插入手機、平板電腦,才可觀看流動電視節目。

藉大氣電波傳訊息 須買接收器

【本報訊】政府於2009年招標競投全港唯一的流動電視牌(Mobile TV),是用大氣電波傳送的數碼廣播高清電視新技術,可用隨身攜帶器材收看,包括手機、車載或手提電視及手提電腦等,當年王維基持有的城市電訊也有競投,但輸給出價較高的中移動。

政府數年前引入數碼廣播技術,無綫和亞視獲分配數碼頻道,把傳統電視制式改為可作高清廣播的數碼電視,作定點廣播,之後仍有剩餘頻道,政府決定用作流動電視使用。

目前用3G手機收看的電視,是用手機網巢式發射技術,以點對點傳輸訊息,容量有限,太多人同時使用3G收看節目便會大擠塞,以手機網絡傳送的影像也不夠清晰,又要支付電訊商數據費用。

流動電視訊號藉大氣電波傳送高容量訊息,2005年南韓最先使用,歐洲和澳洲亦緊隨,只要手機內置或接駁接收器便可收看,王維基昨在記者會上示範在手機插上流動電視接收器收看節目,指十分流暢。

專家:有局限性

專業教育學院資訊及通訊科技系系主任梁秉雄則指,流動電視傳送有局限性,香港樓高路窄,可能會影響畫面的接收質素。

政府2009年招標時王維基擁有的城市電訊、李澤楷的電盈及中移動均有競投,結果中移動以1.75億元,較底價2,400萬元高出6.29倍奪得,翌年獲發牌,有效期15年至2025年8月30日,有20條頻道,使用678至686兆赫頻帶。流動電視按《電訊條例》發牌,不受較嚴格的《廣播條例》監管,如主要股權或管理人變動均毋須政府批准,節目內容也不受規管電視台的守則監管。

市民日後可上網收看香港電視,但要支付電訊商的數據傳輸費用,要收看流動電視,可在市面上購買流動電視接收器,價錢約100多元至800元,插入手機、平板電腦便可觀看節目,並可連接至電視機收看,無異於看傳統免費電視台。


王維基昨向記者展示流動電視接收器時面露歡顏。

魔童有求必應 對答幽默

【特寫】

王維基10月中不獲發牌,以兩個月時間找到新市場谷底反彈,昨在記者會一舉手一投足都充滿自信,向記者展示流動電視接收器時更面露歡顏,對攝記不同角度的拍攝要求亦有求必應。王面對提問亦顯得從容,當有線記者問他會否擔心廣告收益問題時,王就幽默回應指很多人也想看《警界線》:「你都想睇《警界線》啦!你有線㗎呵?」被問到與政府關係如何時,他就指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早前「笑騎騎」主動與他合照,足見關係良好。

員工事前不知情 會上歡呼

度過困難的兩個月,王維基不忘感謝一直協助、支持及鼓勵他的朋友,又特別感謝公司中在職及已離職的同事對公司的信任和不離不棄。王昨日中午才通知公司百多名員工及管理層下午回葵涌總部開會,員工對流動電視業務事前毫不知情,直至4時半港視在港交所發公告才得悉公司的新動向。百多名員工在記者會多次歡呼鼓掌,對新發展顯得興奮莫名。

早前發牌決定受政治因素籠罩,兩間免費電視亦被冠上「CCTV」之名,王維基昨就意有所指地論免費電視:「香港係好需要free TV,但係free唔只係免費嘅意思,亦都係自由嘅意思。我相信𠵱家香港係需要一個自由自主嘅電視台,比一個免費電視台更嚟得逼切」;又承諾港視將為港人發聲。

《蘋果》記者

電視風雲事件簿

【2009年】

12月:
城市電訊申請免費電視牌照

【2010年】

6月:
中移動以1.75億元投得流動電視牌照,為期15年,電盈及城市電訊亦有競投

【2011年】

9月:
王維基向無綫大舉高薪挖角

年底:
王斥資4,795萬元在將軍澳工業邨租用2萬平方米土地至2047年,計劃斥資6億元建電視城

【2012年】

年底:
王開拍多套電視劇集及紀錄片,並出售電訊業務套現50億元籌備開台

12月:
城電易名「香港電視網絡」,將已拍成的節目及劇集預告放上網,大受歡迎;《警界線》至今累積121萬點擊率

【2013年】

年初:
港視與中移動磋商收購流動電視業務

10月15日:
政府否決港視申請,市民於一周內發起遊行,12萬人參與

10月16日:
港視宣佈裁員六成、約320人

11月5日:
王指未來三至六個月研究港視可否轉型,梁振英拋出「六頁紙」聲明解釋港視「死因」

11月6日:
立法會否決以權力及特權法公開港視未獲發免費電視牌照的文件

11月8日:
通訊事務管理局提交文件逐點反駁港視不獲發牌的「一籃子因素」

昨日:
王宣佈收購中移動旗下的多媒體平台,下年7月推出流動電視頻道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無綫藝人讚好】
黃子華:「作為創作嘅人,我好喜歡佢咁搏!」
 無綫藝人讚好
田蕊妮:「咁咪好囉,百花齊放,多啲劇多啲人。」
胡杏兒:
「最好係請番320位員工,有競爭先有進步。」

黃子華:希望佢翻本先

【本報訊】王維基昨日突然宣佈進軍流動電視,香港電視開台有期,免費電視市場料有新競爭,多位無綫藝員昨晚出席一婚宴時,異口同聲表示讚好,認為有新電視台開台是好事。胡杏兒說:「百花齊放係好事,最好係請番320位員工,有競爭先有進步。」田蕊妮稱:「好事,咁咪好囉,百花齊放,多啲劇拍、請多啲人。」黃子華則表示:「我唔係商人,但作為創作嘅人,我好喜歡佢咁搏!我支持發牌,點都好,希望佢翻本先!」

阮兆祥戥港視被裁320位員工有機會回歸電視業高興,「聽講佢哋未來發展更大,會請更多員工,行業更蓬勃進步,自己都有觀看同業作品,知己知彼。」

戚其義:想同港視合作

黃德斌說:「王維基開台係好事,至於有冇機會合作,我要等無綫合約完咗先(考慮),但觀眾多一個選擇係好事。」已離職的無綫前監製戚其義說:「我都想同港視合作,離開無綫乜機會都會試。」

對王維基的香港電視「復活」,並說不排除入主亞視,亞視公關部發言人昨回應:「不予置評。」


廣告公司指港視有隱憂,暫難以斷言可挑戰無綫。資料圖片

廣告公司指存隱憂   
暫難挑戰TVB

【本報訊】中移動香港推出一年多的手機流動電視業務無甚作為,可算一嚿「豬頭骨」,轉手王維基,成績如何是未知之數,有廣告公司稱對王有信心,只要能吸引觀眾,定有廣告商捧場,但暫難斷言可挑戰無綫。

手機廣告增長加快

數碼媒體廣告公司The Bread Digital總監溫仁堅說:「廣告商只重視有幾多人睇,媒體及媒介不是重點」,指本地手機廣告增長速度逐漸加快,透露有客戶早於兩年前便已經研究這廣告模式,更指現時中國市場已發展成熟,每年手機電視的廣告金額數以億元計,「喺傳統電視落廣告嘅概念唔再重要」,又指現時無綫電視MyTV的廣告量十分龐大。

但是溫仁堅坦言港視有隱憂,因為未確定如何統計收視率、節目頻道是否吸引觀眾收看等等,流動電視技術是否成熟流暢,也是客戶考慮落廣告的因素,暫時難以斷言能否挑戰無綫或動搖其基礎。溫仁堅表示,廣告商十分歡迎市場增加多一個選擇,以滿足不同客戶,稱十分期待香港電視開台。

中移動香港去年推出手機電視服務,因為收看的設備並不普及,內容又只攻外傭市場,所以缺乏本地觀眾,而根據中移動香港的網站介紹,其手機電視主要內容為一條綜合頻道、印尼頻道MNC International、互動新聞台、高清頻道衛視、中文台國家地理野生高清頻道及Cartoon Network。

香港電視轉型 港府歡迎亦不排除調查 (「BBC」,21/12/2013)

香港商人王維基持有的香港電視網絡(HKTV)宣佈併購中國移動一家子公司改辦網絡電視,港府表示歡迎,同時表示可能調查有否違規。

香港商務及發展局局長蘇錦樑星期六(21日)說,他對港視與中移動的交易事前並不知情,但對其提出新計劃並重新聘請被遣散員工感到高興。

不過,香港媒體引述通訊事務管理局發言人稱,局方未來兩周將考慮會否開展調查,如果構成大幅削減市場競爭的效果,局方將指令執照持有人改正。

此前,港府拒絕港視簽發免費數碼電視廣播牌照,且並未解釋具體原因,引發大規模群眾抗議。王維基星期五(12月20日)宣佈改播手機電視計劃。

蘇錦樑星期六說,港視的交易涉及《電訊條例》而非《廣播條例》的有關規範,通訊局的調查「是關於這項交易引致的改變有沒有大幅減少電訊市場的競爭」,也要衡量交易對於公眾利益所造成的影響。

「現時香港只有一家廣播類流動電視服務提供者,牌照只有一個,相信通訊局會留意到這方面的發展。」

北京參與?

星期六的香港報章普遍對港視的最新動向作出正面評價。英文《南華早報》引述廣告商Group M行政總裁盧嘉慧說,港視的新平台相對於傳統電視廣播能吸引更多年輕人和高消費群體,廣告客戶將對這個平台感興趣。

《經濟日報》社評說:「無論王維基此仗是勝是敗,相信未來數年將有更多後來者加入此大潮,現行的免費、收費電視發牌及規管制度,在新科技下將顯得過時、落後,面對新媒體、新傳輸平台崛起,港府必須思考新的電視牌照與監管制度。」

與此同時,一些報章也推測北京在這起交易背後有多大參與,蘇錦樑在王維基宣佈併購前剛好隨行政長官梁振英到北京出差也引起了猜測。

《明報》報道說,香港政界人士對於港視得以借助央企中移動捲土重來感到「耐人尋味」,更有傳言稱這是北京中央對王維基開播「開綠燈」,既不用梁振英政府推翻其拒絕發牌的決定,也可以紓緩民怨,為民主派即將舉行的元旦反政府遊行降溫。

《蘋果日報》稱,香港的一些政商界人士曾向中國內地的中間人表達擔憂,稱港視風波可能累及正在進行的政改諮詢,甚至刺激更多人參與「佔領中環」爭取普選行動,因此北京有可能為了確保政改方案「有和諧的溝通及談判氣氛」而出手撲火。

不過,王維基在星期五的新聞發佈會上強調,他早於今年年初——即港府決定不簽發廣播執照之前——已經在與中移動洽商,過程中也沒有北京官員或北京駐港官員過問。

他還強調,港視的新聞台將享有編輯自主。

蘇錦樑星期六說,他在北京期間「完全沒有討論過香港廣播的事情」,並重申簽發免費電視廣播執照的過程「沒有政治考慮」。

(撰稿:葉靖斯 責編:蕭爾)

香港電視併購中國移動分支改辦移動電視 (「BBC」,20/12/2013)

香港免費電視廣播執照風波有重大進展:香港電視網絡(HKTV)宣佈併購中國移動的一家全資附屬公司,改辦移動電視和互聯網電視。

此前,行政長官梁振英會同行政會議簽發兩個新的免費電視牌照,但拒絕向商人王維基持有的港視簽發牌照,且並未解釋具體原因,引發大規模群眾抗議。

已經在香港證交所上市的港視星期五(12月20日)收盤後發表公告稱,將以1.42億港元(1831萬美元;1.11億元人民幣)向中移動香港購入這家持有廣播執照的子公司。

王維基表示,新服務將於2014年7月1日開播,港視將恢復製作節目、重啟建設廣播大樓計劃,並提議重新聘用此前因沒能取得牌照而裁退的320名員工。

王維基說,他與港府官員仍然維持友好關係,但這不代表其編輯方針會向政府示好。

他說,香港現在需要一家「自由自主的電視台」,比需要一家免費電視台更迫切。

「已具備執照」

香港於2007年開播免費數碼電視,港府當時已表明將推展免費數碼移動電視服務,最終在2010年6月向中移動香港簽發首個移動電視執照。

中移動向港府支付了1.75億元無線電波段使用費,並於去年12月使用中國移動多媒體廣播(CMMB)制式和互聯網傳輸方法同步開播移動電視。

港視星期五的聲明說,這張執照的有效期至2025年8月30日。

公告說,港視計劃製作三到五套節目,其中包括一套粵語綜合頻道和一套24小時新聞頻道。

王維基在新聞發佈會上提到,原來申請的廣播執照實際上需要借用固網寬帶網絡作有線廣播,架設網絡需時,但新的平台屬無線傳送,且已開始廣播,因此能及早開播。

王維基說,民眾可以通過可接受移動電視信號的裝置來收看,也可使用智能電話、平板電腦和一般個人電腦等透過互聯網收看直播或點播。

韓國和日本是全球最早開播移動電視的國家,中國大陸多個城市也開播了移動電視服務,在地鐵、巴士等公共交通與場所實時廣播電視節目。

(撰稿:葉靖斯 責編:李莉)

2013年12月20日 星期五

彭博紐時駐華記者獲發記者證 (《明報》,20/12/2013)

總理李克強(中)接見參加中美商貿聯委會議的美國商務部長普利茲克(左三)、貿易代表弗羅曼(右三)和農業部長維爾薩克(左一),右一為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右二為農業部長韓長賦,左二為商務部長高虎城。(中新社)

【明報專訊】因駐華簽證不獲延期而面臨需要離開中國的彭博通訊社、部分《紐約時報》駐華記者近日記者證獲續期,可以申請簽證續期。此外,第24屆中美商貿聯委會昨日起在北京開幕,為期兩天。

在華工作須持有效記者證簽證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彭博通訊社駐新加坡發言人證實,該社駐中國內地的所有記者證均獲延期,目前運作正常。除3人外,《紐約時報》多數駐華記者的記者證也獲延期,但暫未有人獲得簽證;《華郵》兩名記者中有一人已獲簽證,另一人已獲記者證,並將以此申請簽證延期。根據中國管理規定,外國記者須同時持有有效記者證和簽證才可在華工作。

《紐約時報》和彭博社懷疑因報道中國領導人家產等報道,部分記者簽證遲遲未獲續期,美國副總統拜登本月初訪華時,曾向國家主席習近平當面交涉此事,但習當時並無回應。

此外,第24屆中美商貿聯委會會議昨日起在北京舉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接見了與會的美國商務部長普里茨克(Penny Pritzker)、貿易代表弗羅曼(Michael Froman)。中新社引述分析稱,與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解決戰略性、長期性和全局性問題不同,商貿聯委會更注重處理具體分歧和問題。中方希望美方在放寬高技術產品出口管制政策、公平對待中資企業投資方面採取切實措施,而美方將關注知識產權執法、商品和服務市場准入、消除監管壁壘等問題。

獲准續簽工作簽證 彭博記者續駐華 (《蘋果日報》,20/12/2013)


國際輿論密切關注的《紐約時報》及彭博通訊社疑因報道中國領導人家族斂財(圖),駐華記者被拒續工作簽證的風波昨日緩解,中國外交部鬆口給部份人續簽。

2013年臨近結束,如果駐華記者全部不獲續發工作簽證,《紐時》和彭博的駐華辦公室將面臨關門,就像去年半島電視台關閉駐華辦公室一樣。

這兩間機構24名駐華記者們,正在準備執包袱與中國說再見時,傳來喜訊!彭博發言人昨證實該社所有駐華記者都獲得了外交部的記者證明,駐華分社將運作如常。

而據本報了解,《紐時》目前並非全部駐華記者都獲得該證明,去年被拒簽被迫離開中國的潘公凱和儲百亮至今仍未能返回。

駐華記者需要有外交部批的「外國記者證」才能向公安申請續簽工作簽證。前者至關重要,有了以後,後者只是程序,有了記者證以後等15個工作天就能成功續簽。

《蘋果》記者

彭博新聞社駐中國記者獲發記者證 (「自由亞洲電台」,19/12/2013)

美國彭博新聞社表示,該社駐中國大陸的外籍記者已全數獲發外國常駐記者證。

此前有消息稱,包括彭博社在內的美國新聞機構駐華記者因調查報道中國領導人的個人財產而被報復,申領與續簽記者簽證遭到拖延。

彭博社亞太區的一名發言人星期四(12月19日)向BBC中文網證實,該社記者已獲發記者證,目前運作正常,但沒有說明是否已一併獲發含臨時居留許可的記者簽證。

《紐約時報》駐華記者所遭遇的簽證問題則仍待解決。該報駐北京記者黃安偉(Edward Wong)說,該報目前並無任何駐華記者取得2014年的居留簽證,但有部分記者已取得外國常駐記者證。

駐華外國記者協會會長,《基督科學箴言報》首席駐華記者付畢德(Peter Ford)說,該會欣然獲悉彭博社駐華外籍人員與《紐約時報》部分駐華記者獲發2014年外國常駐記者證。

付畢德在北京發表聲明說,駐華外國記者協會希望這意味著《紐約時報》的其他記者也將獲發記者證,所有仍在等待審批明年記者居留簽證的同業也均能獲發簽證。

駐華外國記者協會的聲明點名希望《紐約時報》駐華記者儲百亮(Chris Buckley)與北京分社候任社長潘公凱(Philip Pan)能獲准在中國正常工作。

儲白亮與潘公凱已經超過一年沒有獲發中國記者簽證。

「報復調查報道」

常駐中國的外國記者要向外交部外國記者新聞中心申領有效期最長一年的外國常駐記者證,而後向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申領J1字常駐記者簽證,方可在中國合法居留工作。

一般情況而言,只要取得了常駐外國記者證,公安部也將簽發J1簽證。

2012年底,《紐約時報》和彭博新聞社分別發表了揭露習近平和溫家寶等中國領導人的親屬聚斂巨額財富的調查報道。

隨後,這兩家新聞機構的網站在中國相繼被封,其駐華記者工作簽證的簽發和續領受到不同尋常的拖延,使得他們無法替換現有記者或招聘新人。

中國只允許外國常駐新聞機構與駐華外國記者聘用中國公民從事輔助工作,因此如果中國拒發簽證,兩家新聞機構將無法在中國大陸運作。

美國副總統拜登本月初訪問北京時曾對此問題表達關注。他說:「我們(與中方)在美國記者受到的待遇問題上存有許多分歧,有的是重大分歧。」

《紐約時報》和《金融時報》今年11月報道,彭博社由於擔心在中國的運作受到影響而「自我審查」、拒絕刊發有關中共高官同富商關係的調查報道。記者傅才德(Michael Forsythe)後來宣佈離職,但沒有說明原因。

不過,彭博社的擁有人,紐約市長布隆伯格隨後反駁稱,該社絕無自我審查。

(編譯:葉靖斯 責編:李莉)

“彭博新聞社”及部分《紐約時報》駐華記者獲中方續簽記者證 (「自由亞洲電台」,19/12/2013)

美國“彭博通訊社”的所有駐華記者,以及部分“紐約時報”的駐華記者,日前獲中國當局續簽的外國常駐記者證。而此前據信是因為調查中國領導人個人財產而遭到中方報復,這些記者的記者證續簽被拖延,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

路透社星期四的報導說,“彭博通訊社”的新聞發言人貝利娜.譚(Belina Tan)在新加坡表示,通訊社所有駐華記者已經收到中國記者證,並開始正常運作。“紐約時報”中國分社社長黃安偉(Edward Wong)則在Twitter上證實,有部分駐華記者獲得新的記者證,但目前還沒有一個記者獲得2014年的居留簽證。

美國副總統拜登本月早些時候訪華時,譴責了中國方面拒絕給20多名美國駐華記者續簽記者證的行為。

《紐約時報》國際事務專欄作家湯瑪斯•弗裏德曼(Thomas L. Friedman)則在12月14日發表一封給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公開信,呼籲習近平應該反腐,而不是怪罪披露中共高層官員腐敗問題的記者。

紐約城市大學政治系夏明教授本週四在接受自由亞洲電臺記者採訪時表示,弗裏德曼在這封公開信中譴責中國挑戰了新聞自由的底線,並表示如果中國一意孤行,美國也會從幾個方面挑戰中國。夏明相信,弗裏德曼在公開信中的一些觀點應該會引起中國有關方面的關注。

他說:“一個是我們沒有記者在北京的話,北京的說法觀點我們就不會聽了;第二,我們有大量的記者在漢城香港臺灣東京,我們要報導你們照樣可以報導;第三,我們要報復,你們有大量記者在這裏,我們也要把他們趕走。我相信弗裏德曼的這番話應該不是憑空說說,後面的美國政府、國務院、包括國會,應該會達成一定共識。”

在弗裏德曼發表公開信之後,中國官方媒體《環球時報》,12月17號刊登一篇題為《決不把中國的議程設置權交給西方媒體》的文章。

文章稱,“資訊安全是中國的核心安全問題之一,中國願意與世界交流,但中國不會把自己的議程設置權交給西方媒體。弗裏德曼應該理解,如果對西方媒體在中國的操作聽之任之,就是中國當局失職。”

夏明教授對此表示,《環球時報》作為中共喉舌,刊登的這篇評論文章一直在玩弄偷換所謂“資訊安全”概念。

夏明說:“他這種所謂的資訊安全,其實就是以宣傳代替資訊流通,這樣其實對全球的政治經濟帶來了致命的傷害。我們要檢索任何資訊,如果到中國,包括百度去檢索,他就是被扭曲的,你查不到六四,找不到趙紫陽曾當過總書記的資訊,根本是被遮罩的。”

路透社的報導說,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日前在例行記者發佈會上,稱駐華記者簽證續簽的問題已“依照法律和規則”處理,她說,任何不顧真相借機誇大事實的說法,都是不對的。

廣州暨南大學新聞學院吳非教授在接受本台記者採訪時表示,據他觀察,中國目前不但收緊了對西方駐華媒體記者的管制,對中國國內的新聞媒體、新聞院校也加大了管控與整肅。

吳非教授說:“以大學新聞教學為例,現在一直有傳聞說中國大學的新聞學院要和宣傳部門共建。因為他之前很多在新聞和新聞傳播理論上,肯能是過多採用了西方理論,我想這是整體的一個大環境。”

《華盛頓郵報》的報導說,中國長期以來一直以拒絕或拖延簽證的方法,來報復批評中國共產黨政府的駐華記者。但美國記者認為,這種做法在中國新任國家主席習近平上任三月來變得更為顯著。

吳非教授表示,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這些美國媒體報導了大量中國高官以及家屬腐敗的文章;另一方,由於互聯網微博微信等在中國的迅速普及,中國民眾的“心智”已經被打開。習近平政權在無法控制的情況下,只能對外限制駐華記者對內打壓言論自由。

吳非說:“管理起來是最簡單的辦法,因為容忍是不容易的,你容忍到什麼程度,怎麼梳理老百姓的不滿情緒?但是管起來是最簡單的,先管理起來再說。”

2012年底,《紐約時報》和“彭博新聞社”分別發表了揭露溫家寶和習近平等中國領導人親屬聚斂巨額財富的調查報導。隨後,中國當局封閉這兩家新聞機構在中國的網站,其駐華記者工作簽證的簽發和續領,也受到不同尋常的拖延。


以上是自由亞洲電臺記者唐琪薇的報導。

中宣部整頓十大新聞學院 記者證首次“國考”重馬克思主義 (「自由亞洲電台」,19/12/2013)

近日,有學者陸續證實,中宣部下發通知,將直接派宣傳部官員進入高校擔當新聞學院院長,通過加強馬克思主義教育,改變新聞系學生日益增長的“自由主義觀念”。另外,下月開始的全國記者首次“國考”,著重考察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合格者才能取得記者證。有學者擔憂,這是當局為加強新聞管制而採取的控制意識形態的新手段。

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教授吳飛、《中國週刊》總編輯朱學東、清華大學副教授賈西津近日在微博披露,中宣部將著手改造大學新聞院系。事緣中國當局因不滿高校新聞傳播學科“西方傳播學思想和自由主義氾濫”,名單包括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暨南大學、武漢大學等全國排名靠前的十大新聞專業,將加強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以掌握其意識形態方向。

目前,相關通知已經發到這十所教育部直屬高校,並且建議參照“復旦模式”,明確要求高校新聞學院管委會主任或院長,需由省委宣傳部人員出任。

對於這一消息,外界強烈關注,普遍認為,當局這一舉措意圖進一步加強對新聞的管制。

《大河報》原常務副總編馬雲龍週四對本台記者表示:“對所謂新聞隊伍的政治素質的管理,實際上一直在強化,馬列主義新聞觀的教育最大的問題是他違背真實。對這個,新聞界的絕大多數從業者早就已經反感了。每一個線民、每一部手機都可能是資訊發佈源,在這種情況下當局已經越來越感覺到捉襟見肘。我相信這不是一兩次整肅和所謂的新聞觀教育就能解決的問題。沒有新聞自由,這個矛盾永遠解決不了。”

新浪微博大V“作家天佑”發文稱:“有人要搞什麼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這讓人感到他們已經把馬克思主義當成無所不能的包裝紙了,為此,有人評論:只有盜竊者才會持有和使用萬能鑰匙。”

還有大量線民引用和轉發馬克思在1842年擔任《萊茵報》記者時,發表的第一篇文章《評普魯士最近的書報檢查令》中的話:“沒有新聞出版自由,其他一切自由都會成為泡影”,以示抗議。

導演閆宇彤在新浪發微博稱:“說堅持用馬克思主義辦報紙,那應該看馬克思本人是如何說的,否則就是欺騙:‘整治書報檢查制度的真正而根本的辦法,就是廢除書報檢查制度,因為這種制度不是法律而是員警手段並且還是拙劣的員警手段。書報檢查制度的存在本身就是對新聞出版自由的根本否定——沒有新聞出版自由,其他一切自由都會成為泡影’。”

對此,原北京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焦國標週四接受記者採訪時稱:“其實他為什麼不說是‘馬克思新聞觀’,而叫‘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呢?他把列寧、史達林、毛澤東、鄧小平時代的各種對新聞媒體的掌控的垃圾思想、反普世價值、反新聞自由的思想都放進去了。至於說他這樣做的結果,我認為只會增加這個世界的笑柄。這些年他們也從來沒讓別的思想去教育新聞學院的學生,那麼為什麼還有意識形態危機?他澆灌的是大糞,但收穫的是小麥,倒行逆施的程度也就是當局失望的程度。因為世界的進步有另外的規律,那就是人心。”

此外,廣電總局將在2014年在全國範圍內統一換發新版記者證。從今年10月開始,中國大陸25萬名新聞採編人員均被要求參與《馬克思主義報道觀》集中培訓,他們將在下月參加“國考”,及格者才能繼續從業。近日來,不斷有正在備考的新聞專業的師兄、師姐借此機會向在學的師弟、師妹諫言,表達對新聞專業的失望和當局日益打壓新聞自由的不滿。

線民“華科樹上的一頭老鳥”稱:“新聞學院走出來的人全是宣傳工作者,哪見新聞人?”有新聞從業者評論和留言稱:“不要學新聞。”

對此,馬雲龍說:“在中國現在的情況之下,做新聞必須有充分的思想準備,要忍受痛苦、要冒風險,如果沒有這些準備不要輕易選擇。但從整個中國新聞事業的發展和現在的狀況來看,就像一個人可以用自己的兩隻手捂住自己的眼睛和耳朵,他沒法擋住太陽。”


以上是自由亞洲電臺特約記者忻霖的採訪報導。

2013年12月19日 星期四

中宣部出手整頓加強馬克思主義教育 十大新聞學院齊洗腦 (《蘋果日報》,19/12/2013)

新聞自由再受打壓!多渠道證實,北京當局不滿大學內「西方傳播學思想盛行」,準備重組內地十大新聞學院,中宣部直接派宣傳部官員進校擔當學院院長。有學者擔憂,這是當局控制意識形態的新手段。

浙江大學教授吳飛、《中國周刊》總編朱學東昨日相繼在微博透露,當局認為部份新聞院校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不力,導致自由主義觀念嚴重,決定由中宣部親自牽頭、重組十大新聞學院。名單包括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與北京大學等,大致就是2012年內地新聞學院前十強。清華大學副教授賈西津隨後證實,相關通知已經發到這十所教育部直屬高校,並且建議參照「復旦模式」,由省級宣傳部派人出任學院院長。

宣傳部官員出任院長

所謂復旦模式,是指復旦大學與上海市委宣傳部共同改建新聞學院,2001年時任上海宣傳部副部長王仲偉出任院務委員會主任。此後至今,該院院長一直由宣傳部官員或黨報總編擔任,學院老師也要與黨報編輯定期換崗。北京一資深媒體人對《蘋果》解釋,復旦模式不僅僅是人事控制這麼簡單,多年來上海宣傳部撥出巨資參與院系建設,甚至在學院中建設了21層高的星級賓館「復宣酒店」。宣傳部在學院課程設置、發展方向上影響深遠。

賈西津稱,中宣部是接到了復旦大學校長楊玉良向教育部的匯報後,認為復旦模式值得推廣,因此決定明日開會研討。但也有學者認為這一模式難以推廣,某重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接受《蘋果》採訪稱,其他地方宣傳部難有上海市委的財力,所以應該不會照搬上海經驗。

閉卷考《馬列》 考生要死背

但該院長承認,當局對新聞學院的控制日益嚴格。「今年以來,中宣部和教育部的聯合指導力度越來越大。」

他提到,教育部直屬的新聞院系負責人最近都被要求參加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培訓。暨南大學一老師透露,當局半年前已經要求加強新聞系學生的馬克思主義教育,為此往常開卷考試的《馬列新聞論著選讀》,明年起將改為閉卷,令要死背的學生不滿。

上文那位北京媒體人認為,當局此舉無非是要強化對高校的控制、掌握意識形態的方向。習近平今年8月強調:「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為此,一年來《南方周末》等市場媒體頻受打壓,年中高校教師又被警告「七不講」,即授課時不能提普世價值、新聞自由、公民權利等。

新浪微博/《蘋果》記者


被洗腦的十大新聞學院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
‧前身復旦大學新聞系,創辦於1929年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
‧前身人民大學新聞系,創辦於1955年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北大1918年開設中國高校第一門新聞學課程

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前身南京大學新聞專修科,創辦於1958年

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前身暨南大學新聞學系,1946年創立

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前身武漢大學新聞系,1983年組建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
‧1998年組建

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
‧2000年成立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2002年成立

中國傳媒大學
‧前身北京廣播學院創建於1954年,2004年更現名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馬克思

馬克思新聞觀淪為極權工具

提問:「我國新聞倫理規範的根本原則是甚麼?」是新聞專業,還是新聞自由?統統錯!北京話你知,新聞自由只屬「西方」,正確答案應是「為人民服務原則」!

面對這樣的答案,本身研究新聞倫理的一位內地教授,感到十分無奈。他感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在實踐中與原旨嚴重脫離:「你怎麼能生硬地把西方傳播學和馬克思新聞傳播學給對立起來呢?要知道馬克思主義的本源也在西方啊!」

馬克思主義是中共黨章列明的指導思想,與之相對應的新聞觀也是新聞教育的聖旨。不僅新聞專業的學生需要耳熟能詳,連已經就業的記者,今年中也被宣佈明年參加統一考試──溫故知新,從而「在政治上和黨中央的方針保持一致」。但是,哪怕是根據官方紙面上的定義,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也包括「報紙是對當權者孜孜不倦的揭露者」、「出版自由是一種基本自由」等內容。

但在實踐中,這位學者認為部份官員片面強調媒體的「政治屬性、黨性原則,要求正面宣傳、強調控制」。他又批評部份官員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理解,還停留在70年代、甚至文革水平,過份強調傳播的階級屬性。因此,他提出首要任務是「正本清源」和「與時俱進」:「要搞清楚甚麼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要承認其與普世價值也有重合的部份。

《蘋果》記者

中國是關押記者第三多國家 (「美國之音」,19/12/2013)

總部在美國的媒體權利組織保護記者委員會星期三發表報告説,連續第二年,土耳其監禁的記者人數超過所有國家,緊接其後的是伊朗和中國。

該委員會發表的年度報告説,2013年,被殺和被監禁的記者總人數有所減少。但是這一年,被關在監獄的記者人數是歷來第二多的。該委員會今年12月一號結束的調查發現,有211名記者被關押,比2012年被關押的232人有所減少。但是報告説,這些數字不包括在2013年內先被關押後來又獲得釋放的記者。

2012年土耳其有49名記者被關押,今年下降到40人。有些記者在等待審判期間被釋放。還有些記者在審判前被長期關押,審判後計算已經被拘押的時間後被釋放。

保護記者委員會説,伊朗被關押的記者人數從2012年的45人下降到35人。但在中國,今年有32名記者,編輯和博主被監禁,這個數字跟2012年相同。

報告指出,雖然在2005年獲得國際新聞自由獎的師濤和其他一些人在過去一年裏獲釋,但是由於當局幾個月來嚴厲鎮壓網上的批評聲音,又有幾個人被捕。

保護記者委員會説,自從他們17年前開始記錄被關押記者情況以來,2013情況僅次於最糟糕的2012 年。

這個媒體權利組織的報告還説,在被關押的記者當中,有106 名網上記者,佔總數的一半,有79名平面媒體記者。在所有被關押者當中,有124人是以顛覆國家政權的罪名或恐怖主義罪名關押的。

2013年再次成為更多記者被監禁或綁架之年 (「自由亞洲電台」,18/12/2013)

致力於新聞自由的非政府組織“記者無國界”組織和“保護記者委員會”在最新公佈的各自年度報告中分別指出,今年不但遭綁架的記者人數大幅度上升,全球被關押的記者人數連續第二年居高不下。在許多國家,從事新聞記者工作依然是非常危險的職業。

記者無國界組織在其12月18日公佈的年度報告中說,今年,全世界87名記者遭到綁架,比去年的38人增加一倍以上。其中,在敘利亞內戰中遭綁架的記者人數在呈激增趨勢。綁架記者似乎變成了使記者沉默的最有效手段。

報告說,對新聞記者來說,敘利亞目前是全世界最危險的國家,今年共有10名專業記者,和35名公民記者死亡。僅次於敘利亞之後的其他最危險國家依次是印度、菲律賓、索馬里和巴基斯坦。在印度,黑幫、政治黨派支持者和示威者針對新聞記者使用暴力的事件正在激增。在菲律賓,武裝人員騎摩托車射殺記者,而後逃之夭夭的事件也越來越多。在內戰的索馬里,今年有7名記者在工作中喪生。這個數字雖然少於去年的18人,但對記者來說,索馬里依然是最危險的國家之一。

據“記者無國界”組織的報告所公佈的資料,從全球範圍來看,今年遇害的記者、博客作者和公民記者人數雖然比去年略有下降,但仍高於1995年該組織首次公佈年度報告以來的其他年份。今年,全世界遇害的新聞記者人數為71人,而去年則是88人。今年遇害的博客作者和公民記者共有39名,去年則為47人。

“記者無國界”的報告還說,全球各國目前總共有178名記者因從事新聞工作而身陷囹圄。這些記者主要分佈在中國、厄立特里亞、土耳其、伊朗和敘利亞。

“記者無國界”組織的亞太事務負責人本屆民-伊斯邁爾表示,在對新聞媒體和網路進行嚴控和打壓的國家中,中國仍然是名列前茅的國家。

“至於壓制媒體,的確,中國政府從來沒有放鬆過對記者的打壓。而且,近來,中國政府加緊了對中國和外國接著都使用同樣的騷擾和壓制。”

位於紐約的“保護記者委員會”也在其12月18日公佈的年度報告中指出,雖然在2013年間,全球被殺害或被關押的新聞記者人數有所下降,但仍然與2012年的最高紀錄相差不多。

根據“保護記者委員會”的年度報告,2013年全球共有211名記者被關在監獄裏,略低於2012年的232人。其中,124名記者因顛覆罪或恐怖主義等罪名而被關押。土耳其這兩年連續是關押記者人數最多的國家,其後是伊朗和中國。這三個國家關押的記者人數,占全世界被關押記者總數的一半以上。

越南被關押的記者人數從2012年的14名增加到今年的18名。埃及被關押的記者人數也有所增加。

該委員會執行幹事西蒙表示,僅僅因其工作而關押記者,這是一個不寬容的高壓社會的標誌。

“保護記者委員會”的報告稱,今年,在敘利亞共有21名記者遇害,在埃及有6名記者遇害。巴基斯坦、索馬里分別有5名和4名記者被遇害。巴西和伊拉克各有3名記者遇害。馬里、俄羅斯、土耳其、孟加拉、哥倫比亞、菲律賓、印度、利比亞等國分別有1到2名記者遇害。被敘利亞政府關押的記者今年有13人,還有數十名記者據信被反對派關押。此外,大約30名記者在敘利亞失蹤。

就中國的新聞自由狀況,“保護記者委員會”的亞洲事務協調員羅伯特-狄茨(Robert Dietz)表示,自習近平政府2012年出任以來,他開始加緊的媒體和新聞報導的管控和壓制。

“我認為,自習近平政府2012年11月出任以來,他就開始抓緊對媒體的控制和壓制。在那以前,中國的新聞環境令人驚訝地出現了一點鬆懈情形。在中國,政府對媒體的態度似乎是週期性的,一陣加緊監控和壓制,一陣又似乎稍有鬆懈。但有一點大家不要忽視,那就是,中國境內也有一部分媒體和新聞工作者,還是不斷地在抵制當局希望只稱讚政府成就的試圖,也努力在儘量行使新聞記者的工作義務和功能。至於中國政府最近開始對記者進行訓練一事,這在中國似乎也是週期性的,也時不時出現。此前是2010年有過一回。但這次似乎政府更認真。”

《記者無國界》組織今年3月發佈的《互聯網之敵》報告稱,中國、敘利亞、伊朗、巴林和越南為五大互聯網敵人。這些進行網路監控和管制,對人權造成很大危害。根據該組織新聞稿說,這五個國家不但對網路進行審查,而且還使用惡意軟體對目標網路進行攻擊和入侵。


以上是自由亞洲電臺記者希望的採訪報導。

2013年12月18日 星期三

記協要求警方正視記者受襲事件 (「香港記者協會」,18/12/2013)

《南華早報》一名攝影記者早前在法院外採訪,疑被一名男子推跌受傷,警方昨日決定不起訴該名男子,香港記者協會對此表示遺憾。本會質疑,警方的處理手法令人費解,有必要解釋不起訴的原因。本會又憂慮警方這種處理手法,助長針對記者的暴力行為,襲擊記者變成尋常事情,威脅新聞自由。

   涉案男子今年10月陪同女朋友到九龍城裁判法院應訊,記者在法庭外拍攝他們離開的情況。根據電視台及報章記者拍攝到的事發片段,見到該名男子用手推開記者,其中《南華早報》女攝影記者謝美芳倒地受傷,她的相機器材損壞。警方後來以刑事毀壞及毆打罪拘捕男子,然而事隔兩個月,警方決定不起訴,但沒有解釋理據。

   本會認為,新聞片段清楚紀錄該男子推撞記者的情況,顯示警方不起訴並不合理。而近年,針對新聞從業員的事件一再發生,今年年初至今,至少有4宗襲擊記者或以暴力手法威脅傳媒的個案,此舉是公然踐踏新聞自由,亦是挑戰法治。

   本會譴責任何人士以暴力威嚇或傷害記者,助長社會以暴易暴,任何人對傳媒業界有任何不滿,可透過正常渠道反映,亦可和平理性討論。本會促請警方正視及嚴肅處理傳媒受襲的個案,交代今次不起訴的理據,以維護香港社會秩序和新聞自由。


香港記者協會
2013年12月18日

14巴男友推女記者 警不起訴 (《蘋果日報》,18/12/2013)

《南早》女記者謝美芳早前被14巴男友推倒在地,手、腰及頸受傷。 資料圖片

【本報訊】早前被女友「14巴港女」當街怒摑的男子趙詠明,10月陪女友出庭後推跌《南華早報》女攝影記者謝美芳被警方以毆打及刑毀拘捕,事隔兩個月,警方昨日決定不起訴趙,但就無解釋理據。謝在事件中跌傷頸部至今仍未康復,對警方決定感驚訝;攝記協就指事件證據明顯,質疑警方理據,並擔心事件會令襲擊記者的事件增加。

事主至今一直放病假

事發於今年10月24日,23歲的趙詠明陪同女友鄭欣娜到九龍城裁判署應訊後,在庭外被大批記者追訪,其間趙用雙手將《南華早報》女攝影記者謝美芳推倒在地,令她手、腰及頸都受傷,相機亦告報銷;整個過程被包括本報在內多家傳媒拍到。事後大批記者阻止趙離開,趙自行步入九龍城警署後被警方以毆打及刑事毀壞拘捕。

不過,受傷的謝昨午收到警方致電通知,在觀看影片及證人證供後決定不對趙作出起訴,但未有解釋原因。本報向警方查詢,警方提供資料只顯示趙分別在10月及11月下旬曾報到,「經進一步調查及徵詢法律意見」後決定不提起訴並釋放趙;警方無解釋理據,但就「重申」絕不容忍暴力行為,會透過調查及檢控打擊罪案。

謝美芳表示對警方不提起訴感驚訝,或考慮以其他方法處理。年初在上水採訪水貨客亦被襲擊的謝,稱她被趙推跌後傷及頸部的軟組織,至今仍未康復;事件後每日都要做物理治療,直至本月才改為隔日進行。謝慨嘆自己在事件後因傷未能工作,須一直放病假,但公司方面「有壓力」,希望能盡快復工。記者截稿前未能聯絡上《南華早報》。

香港攝影記者協會主席蕭文超對警方決定表示遺憾,他認為今次電視台及報章記者都有拍到事發經過,有明顯的直接襲擊行為,認為警方不作起訴並不合理,擔心決定會令未來針對記者的襲擊行為增加。他又指與早前《蘋果》攝影記者成啟聰被控襲擊政總保安一案相比,今次的襲擊更為明顯,律政司反而不作起訴,質疑當局就成案的起訴決定有政治考慮,做法雙重標準。

通訊局推規管社論節目諮詢 倡納個人意見節目守則 學者批不治本 (《明報》,18/12/2013)


【明報專訊】通訊局經過去年亞視節目《ATV焦點》接到破紀錄的4.2萬宗投訴後,決定規範廣播機構的社論式節目,建議將之納入現有個人意見節目守則的規管內,再增加「於節目中清楚說明『節目包含本台立場』」等要求,就此諮詢公眾兩個月。有學者擔心「以舊打新」變相把有關節目合理化;有議員擔心此修訂容許電視台濫用大氣電波,要求另設類別監管。

機構高層節目表達意見當作社論

通訊局昨就新建議發出諮詢文件,建議凡涉及發表廣播機構就於公共政策或具爭議議題的意見節目,不論是高層執筆撰稿、擔任節目主持或透過他人發表機構意見,一律當作社論處理,再以個人意見節目條例規管。通訊局表明,廣播機構有表達意見的權利,但要平衡公眾期望,所以透過修訂要求各機構發意見前向市民交代,並要遵守公平、容許他人於相同廣播平台合理回應等原則。

無回應表示,會研究有關諮詢;亞視至截稿前未有回覆。

杜耀明:恐《ATV焦點》合理化

浸會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批評通訊局所建議的有關管制「糊塗」,應該更認真訂立規管條款,例如要求有關節目容許「被攻擊者」平等的回應時間,以及機構草撰意見時要經過多角度、多元化思考等,否則是容許《ATV焦點》等具偏頗意見節目的合理化。

他又批評,新建議並無解決無《東張西望》等「種類錯置」節目的問題,只把各類未被規管節目納入現有制度便算,是「治標不治本」。

蘇鑰機:機構操守才是關鍵

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成員毛孟靜對條例理念有質疑,指出「報紙社論都不會找人回應」,而「報紙的專欄作家與社論亦完全不同」,對於通訊局把「兩樣混為一談感到奇怪」,認為社論式節目應特設條例管制,並以「公道、平衡」等傳統新聞業觀念監管。

中文大學新聞及傳播學院教授蘇鑰機則認為「有做好過無做」,認為尺度雖然不足,但實際操作上廣播機構操守才是關鍵,希望無等明白於娛樂節目《東張西望》加插時事環節不為大眾接受,自行停止相關舉動。

陳志雲:《晴朗》非社論 不憂受波及

由於新建議列明任何廣播機構高層發表意見的節目都當作社論,正主持節目《在晴朗的一天出發》的商業電台行政總裁陳志雲,於節目中的言論或會被當作發表社論。

陳志雲否認《晴朗》屬社論節目,強調自己是發表個人意見,不會接受被當成社論,節目亦遵守個人意見節目指引。他認為修訂的背景「基於《ATV焦點》等節目」,不擔心受波及。

通訊局昨亦向亞視發出強烈勸喻,指亞視於2013年2月19日的合家歡時段,轉播「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中「古井貢酒」電視廣告,通訊局指出,雖然亞視對該頻道內容無直播控制權,也應確保播出內容符合規定。


廣播機構設社論?
學者議員意見分歧

【明報專訊】對於廣播機構應否有社論,各界意見分歧。通訊局廣播事務守則委員會主席黃應士表示,「報紙可以有社論,廣播機構都可以。」中文大學新聞及傳播學院教授蘇鑰機亦認為隨時代轉變,電視台面臨互聯網等競爭,整個廣播市場已有改變,故通訊局應放寬限制,容許電視台有社論等新節目。

蘇鑰機﹕應隨時代放寬限制

浸會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則認為報章與廣播機構不可相提並論,因為廣播機構使用大氣電波,所有政府不能輕易容許廣播機構自行發表意見,應予以清晰規管。

毛孟靜憂變相容許達政治目的

立法會議員毛孟靜擔心先例一開,電視台只要「掛個牌話係社論、請個人來回應」,便可以全日每個節目都自稱社論,變相容許電視台利用大氣電波達到政治目的。

通訊局﹕已研究外國例子

通訊局辦公室通訊事務副總監(廣播)劉明光則指出,局方研究新例時曾參考英國、加拿大及美國的例子,英國明文禁止英國廣播公司(BBC)於節目中宣示機構意見,加拿大要求廣播機構於節目加上「清楚識別」,美國則有限地容許播放機構意見。

舉牌撐南周 廣州檢控一人 (《明報》,18/12/2013)

【明報專訊】官方近日發布今年2月被捕的廣州異見人士劉遠東的起訴書,除此前的「虛報註冊資本罪」外,突然增加了一項指他犯「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罪」,直指劉今年初在《南方周末》新年獻詞事件爆發時,曾經前往南方報業集團門口舉牌演講的行為。

劉遠東2月被捕 前日添一罪

劉遠東是廣州異見人士,除南周事件外,他還於今年2月上街舉牌抗議朝鮮(北韓)核試驗,並於那次活動中被拘捕。劉的律師劉正清對本報表示,劉遠東自被捕後罪名一直都是「虛報註冊資本」,直至前日他收到檢方起訴書,才突然多出一個罪名。起訴書指劉遠東於1月7日至9日在南方報社門口舉牌、演講,吸引大批圍觀群眾,最多時達數百人,阻礙民警執法,擾亂社會秩序,又指其1月7日晚糾集他人參加非法集會。起訴書建議對劉數罪併罰。

律師指整治街頭運動先兆

一直關注事件的律師吳魁明表示,一直以來廣州的街頭運動頗有影響,運動先驅郭飛雄等人今年陸續被捕,當局如今突然在劉案加入新罪名,可能藉此開一個先例,整治街頭運動。

明報記者

2013年12月17日 星期二

對律政司就趙詠明襲擊南華早報攝影記者May Tse不予起訴事件發出聲明 (「香港攝影記者協會」,17/12/2013)

對於律政司就趙詠明襲擊南華早報攝影記May Tse者不予起訴,本會表示遺憾。事發當日,攝影記者被襲導致身體受傷,而現場其他傳媒亦拍到襲擊過程的照片及錄像,証據確鑒。

香港為法治社會,公然使用暴力者理應接受審訊。律政司此舉給予公眾極壞印象,等同默許任意襲擊記者的行為,對傳媒正常採訪構成威脅。

本會希望律政司重新考慮檢控趙詠明,以保障新聞自由及記者的人身安全,避免公眾知情權進一步被破壞。



香港攝影記者協會

2013年12月14日 星期六

台逼陸資撤出有線電視 TBC上層基金星洲上市 疑佔0.06% (《明報》,14/12/2013)


NCC主委石世豪9日在立法院曾表示,要了解事實後再處理。台灣朝野立委齊轟NCC失職,點名應將石世豪送監察院彈劾,下台負責任。(中央社)

【明報專訊】台灣第三大有線電視網絡商TBC台灣寬頻通訊大股東、來自澳洲的麥格里(Macquarie)將台灣寬頻上層兩個基金合併為亞洲付費電視信託基金(APTT)在新加坡上市,卻遭台媒踢爆其中含有大陸資金(陸資)。台灣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調查報告已於本周三(11日)送抵立法院。報告稱,有37個個別信託單位懷疑為大陸民眾所持有,佔0.06%,APTT強制要求陸資21日內撤出,否則將強制出售這些信託憑證。

被揭陸港星洲三地購股份

今日新聞網報道,NCC上周才核准荷蘭商TBC Holdings B.V.,將其上層國際基礎建設基金(MIIF)與韓國機會基金(MKOF)合併為亞洲付費電視信託基金(APTT)於新加坡上市,成為台灣第一家赴境外投資的有線網絡商;當時TBC承諾不會有中資、黨政軍等被法律禁止的投資者,但本周卻被《中國時報》揭發,多名大陸籍人士分別在大陸、香港、新加坡三地購買APTT股份,證明陸資通過購買股票從而進軍、影響台灣媒體輕而易舉,使台灣「國安」面臨大漏洞。

條例禁陸資介入媒體

儘管近年台灣不斷開放陸資赴台投資,但限制十分嚴格,尤其是對於陸資介入島內媒體的管控方面。「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直接規定,禁止陸資直接或間接持有台灣媒體事業。此案一出,在立法院引發立委高度關注,藍綠陣營罕見地一致譴責NCC不作為,立法院要求清查APTT。

限21日不出售即強制賣出

NCC於本周三提交立法院的報告指出,APTT有37個個別信託單位,疑似來自大陸,佔APTT全部已發行信託憑證0.06%,APTT信託管理人已依企業發出警告函,要求立即出售所持信託憑證,否則將在21天後依契約規定,強制替持有者賣出憑證。NCC並要求信託管理人每周定期查核,確保投資者身分合乎台灣法規。

台灣大學新聞所教授張錦華認為,應該要查明APTT的持有者是否具備控制權,如查明確有中資違法持有,必須依法撤銷。

學者指多次轉手難查源頭

台灣對陸資介入媒體十分敏感,國民黨汲取歷史教訓,希望將媒體牢牢掌握手中,但隨大陸投資加劇,近年島內對是否開放媒體投資還是爭議不斷,但台灣文化大學廣告系副教授鈕則勛提出兩個盲點:其一,許多投資經過多次轉手很難確定投資源頭,其二,在投資流轉中,如何定義陸資也是很難說清的問題;另外,強制買回所造成的企業損失由誰來彌補,也是個問號。


通訊傳播委員會 嚴控入台媒體

【明報專訊】台灣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ation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NCC)如同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依據相關規定監理廣播、電視等傳播內容及網絡分級,但不管平面媒體內容。其在新聞倫理、傳媒併購等方面發揮重大影響力。

阻壹電視落地

在旺旺中時媒體集團對台灣有線電視營辦商之一的中嘉網路併購案中,因考慮到集團總經理蔡衍明在大陸經商,與中方互動密切,或將危害台灣言論自由和民主,NCC在經過多次公聽會後,於今年2月否決併購案。

2002年壹傳媒進軍台灣,並成立壹電視,更創建500人動新聞製作團隊希望可在台落地,但其多為色情暴力的動新聞遭NCC全面阻攔,最終落地無望,於去年賣盤。其間,蔡衍明也在收購競爭之列,島內政黨、民眾因擔憂媒介壟斷及陸資滲入,最終使蔡退出。

2013年12月13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粗暴河蟹路姆西 刪周博賢專欄文章「梁振英」三字 (《蘋果日報》,13/12/2013)


 音樂人周博賢昨日在《經濟日報》發表的專欄文章慘遭「河蟹」。資料圖片

【本報訊】言論空間收窄,內容由嚴肅的港聞,到輕鬆的副刊,統統不能倖免。著名音樂人周博賢昨日在《經濟日報》副刊發表題為〈再見路姆西〉的專欄文章,其中兩處提及「梁振英」均被「河蟹」刪掉,他質疑「梁振英」三字是否已變敏感詞。新聞系學者批評現時傳媒粗暴河蟹,即使文化版的「豆腐框」也嚴密監控,是香港悲哀。該報回應指編輯時採取「對事不對人」的態度,並避免「粗鄙不雅言詞」。

記者:張嘉雯

周博賢的文章刊於《經濟日報》C3版,原文首段寫「路姆西」熱賣至揚威海外,「足見市民對梁振英政府的不滿和怨恨」,其中「梁振英」三字遭刪去;文章末段則想像政府立法強行回收路姆西,並在大球場舉行聲討大會,「最後由梁振英燃點『聖火』,將堆在場中央如小山的路姆西付諸一炬,引領觀眾高叫『燒佢路姆西!』」但刊出時文中的「梁振英」和「引領觀眾高叫『燒佢路姆西!』」等字眼均被刪走。

周博賢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文章只是借意想像,純屬開玩笑,「但提及路姆西,好難唔提梁振英囉」。他指刪文前未獲通知,「梁振英」三字被刪掉後,連帶文意亦被扭曲,變得像跟梁振英無關,「我係講緊市民對梁振英政府,唔係單單對政府」。

未獲通知扭曲文意

周認為現時傳媒自我審查已是事實,毋用懷疑,但想不通為何連「梁振英」三字都要刪掉,「我記憶中,有試過因為太長而刪文,至於有冇刪敏感詞就唔太確定,我問過負責嘅編輯點解會咁,佢話係採訪主任嘅決定,我已經對此表示失望」。他指連梁振英亦與路姆西合照,幽了自己一默,不明何以其文章不能出現「梁振英」。

《經濟日報》回應指該報採取「以事實為基本,對一切虛構故事採取對事不對人」的原則,「避免所有粗鄙不雅言詞及用語,以維護本報一向所秉持公正及持平的方針」。

學者:香港嘅悲哀

浸大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批評,傳媒河蟹越來越粗暴,「97年前一般都有,但會用改版嘅名義,成個作者抬走,𠵱家粗暴啲、好礙眼,係人都睇到」。他形容情況惡化,相信有外力發功保護弱勢政府,「視乎西環點發功,評論版當然唔會有任何批評言論,社論唔使講,文化版嘅豆腐框都嚴密監控,無孔不入,係香港嘅悲哀,反映尺度更加嚴」。



主席馮紹波親中商人

【暗盤梁粉】

經濟日報集團主席馮紹波有深厚親中背景,與梁錦松、蔡素玉等同屬七十年代港大國粹派骨幹,在董建華任特首時開始獲特區政府器重,並於2003年獲頒金紫荊星章。政圈盛傳馮撐梁振英任特首,而梁的「親密戰友」、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邵善波(圖)更是馮相識10多年的好友,有傳兩人自梁上場後定期密會,討論香港問題。

與邵善波份屬老友

馮紹波雖是生意人,但其國粹派背景令他長期在親中圈子打滾。香港回歸後馮一類國粹派委以公職,2005年國慶55周年及2009年國慶60周年,馮也是特區國慶觀禮團成員。

但與梁錦松、蔡素玉等人比較,馮在董、曾兩朝公職未算突出,但繼續經營政治力量,包括於2008年成立「香港集思會」的智庫,自任集思會主席;梁振英競選特首時,馮亦被視為「暗盤梁粉」,邵善波更是其老朋友。

《蘋果》記者



近年傳媒「自閹」成風

【屢見不鮮】

傳媒自我「河蟹」事件近年時有發生,類似《經濟日報》刪文的情況,去年3月特首選戰快將有定局前也曾發生。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圖)當時在由親北京商人擁有的《成報》,撰文評論特首選舉,指唐英年和梁振英「兩個都揀唔落」,卻遭該報擅自竄改為寧揀梁振英,被記協批評「無新聞道德操守」。

反梁內容被抽起

其後時任自由黨主席劉健儀,也投訴《成報》抽起她逢周五刊登、題為〈不選梁振英當特首〉的專欄,《成報》堅稱只因版面調動。被外界認定逐漸由反梁變挺梁的《信報》,也在今年9月發生抽稿事件。該報〈獨眼香江〉欄目擬刊出文章,批評無綫電視報道梁振英落區新聞時偏頗,沒報道反梁人士意見,文章最終卻被該報總編輯郭艷明抽走,郭堅稱「稿擠」才抽稿。

《蘋果》記者

《北京青年報》科技版主編涉嫌受賄被批捕 (「BBC」,12/12/2013)

中國媒體報道,《北京青年報》科技版主編熊熊因涉嫌受賄,已經被北京市朝陽區檢察院批准逮捕。

中國財新網報道說,熊熊涉案金額大概幾十萬元人民幣,但也有其它媒體報道金額超過100萬元。

報道說,在《北京青年報》任職14年的熊熊,從事科技新聞報道多年,自稱是微軟訴訟案中唯一採訪到比爾·蓋茨的中國記者。

據報,他在《北京青年報》負責數碼時代專刊四個版,版面負責人及負責採編也負責經營。

「行之有年」

報道說,除《北青報》的熊熊,還有一些平面媒體的記者因為涉及有償新聞問題而被捕,包括《京華時報》汽車版主編楊開然。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系教授展江對BBC中文網表示,上述案件既不能說是個案,也不能說是普遍概況。

他說,記者受賄案件近幾年來有一定數量出現,但不像收紅包那麼普遍。

「記者拿紅包是普遍現象,一旦金額達到一定數量構成受賄,甚至有敲詐勒索行為,那麼就是法律問題了。」

調查行賄

此前,中國政府啟動「集中打擊網絡有組織製造傳播謠言等違法犯罪專項行動」。

北京警方調查了一些公關公司,從中查獲向記者行賄的名單。

不少北京和外地平面媒體記者牽扯其中,他們多數在各自的媒體負責專刊。

(撰稿:陳書敏 責編:顧垠)

北京兩媒體主編因涉受賄被逮捕 (「自由亞洲電台」,12/12/2013)

北京的兩位報刊主編熊熊和楊開然,因涉嫌收受賄賂被警方逮捕。有消息說,他們牽涉到一些“網路公關公司”的運作,其中一人涉案金額超過百萬元。有北京媒體人認為,中國大陸新聞界的有償新聞問題司空見慣,他們被捕可能另有原因。

被捕的熊熊是《北京青年報》的數碼時代專刊的主編,楊開然則是《京華時報》汽車板主編,都是任職多年的報刊主管。

中國財新網日前報導說,熊熊在IT記者圈頗有名氣,在《北京青年報》任職14年,從事IT報導多年。

據《北京青年報》內部人士介紹,熊熊在IT報導領域幹了十多年,其負責的數碼時代專刊四個版一週一期,由包括他在內的三個人團隊運作,基本屬於他們的“自留地”,游離於報社新聞部門之外。熊熊涉及受賄金額大約一百萬人民幣,其被捕的消息在報社內已廣泛傳播。

在《京華時報》任職多年的汽車板主編楊開然,也因為涉嫌受賄被逮捕,報導說其涉案金額有幾萬元到幾十萬元的多種說法。

北京一位媒體人王先生認為,作為專刊主編,受賄金額一百萬,其實在行內根本不算大事。他認為,兩人被捕的背後可能有其他故事。

“按說這個錢數,一百多萬根本不算什麼,作為一個版面的主編,不算什麼。這裏可能有故事,或者被別人舉報了。”

王先生介紹說,過去二十多年來,中國官方媒體中有償新聞、付費報導的問題非常普遍,已經成為行業盈利的重要方法,真正的大貪在電視臺,而非中小型的平面媒體。

“要上北京電視臺特別是央視,那就要花大價錢,不是小價錢能做得到的。這個大家都知道。”

王先生分析說,熊熊和楊開然很可能是個人收受了有關企業的金錢,才有可能有涉嫌受賄的罪名。

除了《北京青年報》的熊熊,還有一些平面媒體的記者,以及一些網站的從業人員也因涉案被抓,主要涉及有償新聞和網路刪帖。今年10月中旬,中國警方在中國10個省市展開行動,抓捕數十名網路公關公司、仲介公司和網站的工作人員。

中國媒體報導說,多家業內著名的公關公司被調查,由此牽出眾多媒體記者編輯,其中不少在媒體負責專刊。

廣東一位元網路媒體編輯董先生表示,所謂網路公關公司近年在中國生意紅火,主要業務除了幫忙炒作企業名氣之外,也會幫助企業刪除各種網上的不利聲音。

“網路很多負面消息,企業或者是地方政府的負面新聞,比如三鹿奶粉,網路公關就可以幫忙刪貼。他們主要勾結公安局網警,和各大網站網管,去刪除這些新聞。”

與媒體關係密切的董先生說,中國媒體中有償新聞非常普遍,很多記者和編輯都因此而獲得巨額利益。

“這個行業裏面早就有了,企業都有預算的。”

董先生說,由於中國政府嚴厲控制網路言論,因此各網站都有自己的網管隊伍,專門進行審查和刪貼,刪貼沒有法律規定,完全取決於上級指示和網管人員的自由裁決,因此網路公關公司才有機可乘。收錢刪貼,在法律上並沒有相關的規定,很難以現行的法律定罪。刪貼業務除了為企業提供有償服務外,也為各地各級政府提供有償服務。

董先生認為,刪貼這種業務的發展,完全是中國特色互聯網上行下效的必然結果。

“一些老百姓正常的冤情什麼的,都要刪除。那你能做大的,我為什麼不能做小的,你上面是為了保政權,我下面賺點小錢,這很正常啊。其實都是中共自己搞出來的。”

從去年開始,中國的中央外宣辦、工業和資訊化部、公安部、國家工商總局四部門聯合進行整治非法網路公關行為的專項行動。以刪帖生意為主要業務的北京新訊天下廣告傳媒有限公司和雅歌時代廣告傳媒有限公司被北京警方調查。近期則有北京口碑互動行銷策劃有限公司等六家網路公關企業被查處,涉及中國多家門戶和搜索網站以及部分官方控制的平面媒體。


以上是自由亞洲電臺記者石山的報導。

2013年12月8日 星期日

官定何為機密平民隨時犯法 日強推保密法逾萬人示威 (《蘋果日報》,08/12/2013)

 示威者在國會大樓外與警察推撞。美聯社
參議院旁聽席有人掟鞋洩憤。路透社

日本執政聯盟不理社會各界強烈反對,前晚(周五)通過被指侵害知情權、「本世紀最惡」的《特定秘密保護法》。大阪、名古屋及宇都宮等多個大城市都有示威,其中東京有多達1.5萬人集會並遊行至國會大樓,三名男子被捕。

執政聯盟提出的《特定秘密保護法》,將國防、外交、反間諜及反恐四大領域列入特定機密範圍,政府內部一旦有人洩密最高可被判監10年;以不正當手法教唆從而取得機密資料可監禁5年。法案前晚深夜在執政聯盟控制的參議院審議,在野民主黨的內閣不信任動議被否決,阻止不了法案表決,最終以130票比82票通過。法案上周已獲眾議院通過,一年後正式實施。

傳媒將法案形容為「本世紀最惡」,皆因存在重大陷阱,內閣官員掌握釐定何謂「特定秘密」的生殺大權,令民眾犯法而不自知;法案為多個敏感議題提供了保護盾,例如觸動沖繩居民神經的駐日美軍普天間基地搬遷問題、令人聯想到右翼主義的自衞隊擴充問題、以至關乎民生的福島核電廠安全事故等,都可以避過公眾監察。

「讓人回想起戰爭時期」

參議院表決前,東京有1.5萬人在日比谷公園舉行集會,抗議法案跟自由民主相左,「會對部份企業造成不利」,「讓人回想起戰爭時期」,質疑首相安倍晉三旨在妨礙新聞自由及討好盟友美國。示威者之後遊行到國會大樓外抗議。三名被捕人士包括兩名涉嫌粗暴對待警員的示威者,以及一名在國會旁聽席上掟鞋的男子。傳媒、學術及文化等多個界別都狠批這法案,反對者包括動畫大師宮崎駿及高畑勳。

北京外交學院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永生認為,《特定秘密保護法》配合上月底通過的《國家安全保障會議法案》,令安倍政權架空憲法、權力氾濫,更容易在「四大領域」黑箱作業,為日本提高軍事實力及制訂強硬周邊政策帶來重要支撐,為修憲推行集體自衞權鋪路。

日本共同社/《新華社》

2013年12月6日 星期五

拜登轟華打壓外國記者 「倘中國尊重普世人權會更強大」 (《明報》,06/12/2013)


 拜登(中)昨日高調批評中國打壓外國記者。圖為他與孫女(左)在北京一間書店購物。(法新社)
拜登(前左)昨日與李克(前右)會面,雙方均無公開談及東海防空識別區問題。(法新社)

【明報專訊】美國副總統拜登昨日在北京公開批評中國當局打壓外國記者。拜登表示,中美雙方在美國記者在華待遇等問題上存在「深刻的分歧」。拜登還私下與《紐約時報》和彭博新聞社等被指正受到中方打壓的新聞機構記者會面。上述兩家新聞機構近年分別調查並刊登了原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和國家主席習近平家人據稱高達數以億元計財產狀後,遭遇不同程度的封殺。拜登昨離京轉赴韓國(南韓)首都首爾,繼續其亞洲之行。

《紐約時報》報道,拜登(Joe Biden)昨日在北京對約60名美國工商界人士發表講話說,「當人們能夠自由呼吸,有言論自由, 能夠挑戰正統,當報紙可以報道真相而不必擔心後果的時候,創新就會層出不窮。」拜登在談到美中關係時說,「我們有很多分歧,目前在一些問題上有深刻的分歧,比如美國記者在中國的待遇。但是我認為,如果中國尊重普世人權,中國會更強大,更穩定,有更多的創新。」

私下晤紐時彭博社記者

報道指,拜登又於同日與一批正受當局打壓的外國駐華記者會面,這批記者分別來自《紐時》和彭博新聞社等幾家新聞機構,美方拒絕透露會面詳情。報道指,自從《紐時》去年刊登溫家寶家人財產的調查報道,以及彭博社公布對習近平家人資產的報道後,這兩家新聞機構先後共有20多名記者的中國簽證被延遲,部分記者可能會在接下來的數周內就得離開中國。

拜登訪華前,中方禁止了隨同英國首相卡梅倫訪華的彭博社駐英記者出席在京舉行的中英新聞發布會,英方就此提出抗議。同日,彭博社的上海和北京辦公室被執法人員搜查。中方辯稱會場空間有限,中英兩國記者優先採訪,但外界普遍認為,這是中方對彭博社的懲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昨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聲稱,最近幾年中國為在華採訪報道的外國記者提供了「極為方便」的氣氛, 結果是「顯而易見」的。

稱會場有限 「中英記者優先」

美國媒體指,拜登與習近平的數輪共計5個半小時的對話中,東海防空識別區問題是主要的焦點。《華盛頓郵報》指,閉門會談期間,拜登重申美方不承認中方的防空識別區,並反對中方把防空識別區囊括有主權爭議的島嶼。習近平解釋了中方設立防空識別區的理由,並重申中方對釣魚島的主權。事前對拜登此行「期盼甚殷」的日本當局,據稱對拜登表現為之失望,同時加促美方提供拜登和習近平會晤的全文紀錄。

日方望取拜習會全文紀錄

昨日拜登與國務院總理李克會面時,主要談及經濟合作問題,據新聞報道,雙方均無提及東海問題。韓國「聯合新聞通訊社」指出,拜登計劃在韓國訪問期間,將就中方防空識別區與韓國高層深入交換意見。

拜登見美駐華記者 對他們的處境表關注 (「BBC」,05/12/2013)

美國副總統拜登周(5日)與在北京工作的美國記者會面,並公開批評了中國當局對待他們的方式。

據美聯社報道,在結束為期兩天的對華訪問時,拜登聆聽了這些有可能被迫離開中國的記者的擔憂。一些人認為他們被要求離開中國可能是因為他們的報道有損中國政府的形像。

美國新聞機構已經警告,中國的行動有可能會讓已經受到限制的新聞自由雪上加霜,同時也會給美國記者在中國的運作能力帶來困難。

周四早些時候,拜登在北京對在華美國商界領袖發表講話時說,「只有在人們能自由呼吸、自由發言、能夠挑戰正統、報紙能夠不擔心任何後果地報道真相的地方,創新才能蓬勃發展。」

他說:「我們在美國記者受到的待遇問題上存有許多分歧,有的是重大分歧。」

周三,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長時間會談中曾直接提及對這些記者處境的關注。

儘管白宮沒有公開周四在北京一家飯店酒吧裏與拜登會面的所有美國記者的名單,但《紐約時報》和彭博通訊社因為他們的一些報道引起北京當局的不滿。

去年晚些時候,這兩家美國新聞機構分別發表了揭露包括習近平和溫家寶在內的中國領導人的親屬聚斂巨額財富的調查報道。自那以後,這兩家新聞機構的網站在中國相繼被封。

作為中國官方進一步的報復手段,這兩家美國新聞機構的駐華記者的工作簽證的簽發和延續受到不同尋常的長時間拖延,使得他們無法替換現有記者或招聘新人。如果簽證問題不能迅速解決的話,兩家新聞機構的駐華記者可能不得不離開中國。

《紐約時報》執行編輯吉爾•艾布拉姆森周四在一份聲明中說:「不受干擾地報道中國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此時的中國是如此重要和引人注目的故事,世界需要對它進行高品質的報導。」

本周早些時候,彭博社的一名記者未能參加英國首相卡梅倫與中國總理李克強聯合舉行的記者招待會,導致英方的抗議。

中國外交部的一名發言人說,這名記者之所以被排除在外是因為他們要優先考慮中國和英國記者。

中國在無國界記者組織編纂的年度新聞自由排行榜中一直排位很低。2011年美國國務院人權報告稱,中國對外國記者保持嚴格控制,為外國新聞機構駐華辦事處工作的當地雇員經常受到中國政府的騷擾和恐嚇。

但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在對拜登的講話做出回應時堅稱,中國對待外國記者的方式完全符合中國的法律規定。

他說,過去幾年中國政府已經大大改善了外國記者在華工作的環境,這一進步是有目共睹的。

(編譯/責編:尚清)

2013年12月4日 星期三

未來電視諮詢 十問電信管理局 (「澳門傳媒工作者協會」,04/12/2013)

本會關注近期電信管理局委託澳大進行「未來電視服務研究」,但相關諮詢已開始了一個月,當中一些關鍵的概念性和技術性問題一直未得到澄清,市民、傳媒界和專業團體根本難以展開公共討論。

鑑於電視服務是民生大事,除了提供視聽娛樂,更涉及基本人權、資訊流通自由,政府有責任確保這一重要的資訊渠道不被壟斷,不受到無理限制,不因政治色彩、意識型態、文化差異等分歧而受到審查。本會促請當局儘快向社會釐清以下問題,以便公眾展開更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1、現時全澳高廈林立,當局有否掌握哪一些區份的市民 (尤其是低層樓宇 ) 可以自行架設魚骨天線等接收器看到清晰的電視訊號或頻道?

2、除了「建議」市民用魚骨天線接收,政府有哪些技術可行方案協助市民接收不涉及版權問題的「開放頻道」?

3、如何界定「基本頻道」?將來由誰決定政府免費提供的「基本頻道」有哪些內容?有多少條頻道?選擇的準則是甚麼?

4、有何機制避免長官意志壟斷電視資訊選擇權、政府要市民看甚麼就是甚麼?

5、澳門政府一直未有合理解釋,八月份取締公天公司之後,市民慣性收看的電視頻道為何減少三分之二。官方宣稱被刪頻道的「版權問題」究竟是甚麼? 現時經政府篩選的四十多條免費頻道是否全部都獲得版權人的明確授權?

6、按照國際慣例,「開放天空」政策是指市民有權透過單一接收電視系統收看外地上傳沒有鎖碼的衛星頻道,但澳門政府所理解的,卻是要獲得版權人明確授權才能收看及轉播,這個觀點的法律依據是甚麼?

7、未來開放市場後,當局會發出多少個收線電視專營牌照?預計新的營運商何時能投入服務?

8、明年四月有線專營合約結束之後,若新模式未能及時運作,過渡期會由甚麼機構負責傳送政府免費提供的電視頻道?

9、目前兩個電訊固網牌照專營合約均要求承辦商預留150Mb免費頻寬和300Mb成本價頻寬,這個政府完全可以控制的公共網路將來的用途是甚麼?會否考慮用作免費電視服務的傳送網絡?

10、新電視服務模式最終需要有明確的「電視廣播政策」,請問特區政府這項政策是甚麼?

彭博社京滬辦事處被搜 隨卡梅倫訪華記者禁入記者會 (《明報》,04/12/2013)


本周一被中方拒絕採訪的彭博駐英國記者赫頓(Robert Hutton)。卡梅倫發言人稱阻止記者採訪「極不合適」。(網上圖片)

【明報專訊】總部設於美國紐約的彭博通訊社懷疑因報道有關中國領導人的貪腐醜聞而遭中國當局針對,3日之內兩度遇上「麻煩」。據外國傳媒報道,彭博位於北京和上海的辦事處上周六(11月30日)突然同日被搜查,原因未明。前日,彭博一名跟隨英國首相卡梅倫訪華的駐英記者,又在採訪卡梅倫與中國總理李克強的聯合記者會時被拒之門外。

員工收封口令禁詳談

據《財富(Fortune)》雜誌昨日報道,中國當局於11月30日突然「檢查」彭博位於北京和上海的辦事處。報道稱,是次「檢查」的詳情並不清楚,甚至由哪個部門的官員執行或有多少官員參與都不清楚,不同的消息來源有不同的說法,有些說是「保安檢查」,有些則說是「安全檢查」,不一而足。

一名彭博員工昨向本報證實確有搜查之事,但表明彭博方面已下「封口令」,員工一律不准對外透露事件詳情。

另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彭博通訊社駐英記者赫頓(Robert Hutton)周一(2日)在卡梅倫與李克強的聯合新聞記者會舉行前的最後一刻被拒絕入內。報道形容,事件顯示中國當局對彭博的敵意加劇。

英方稱阻採訪「極不合適」

報道引述英國首相卡梅倫的一名發言人稱:「上周日這個問題浮出水面時,我們立刻就向高層人士表達了關切,並明確表示禁止記者參加新聞發布會是極不合適的……當我們聽說今天發生的事情後,我們向中方高層官員表達了對記者被禁一事的深切關注。」

疑報道高官親屬斂財入黑名單

報道指出,上述中國政府對彭博通訊社的最新「懲罰」,是由於去年彭博曾在報道中披露國家主席習近平親屬涉嫌斂財。此後,彭博社極少獲邀出席中國官方的新聞發布會。據稱,最近彭博決定「抽起」一篇關於中國首富王健林與中共高官親屬間有財務往來的報道,王健林旗下的萬達集團拒絕就此置評。

本報昨日就彭博駐北京及上海辦事處被指日前受到中國當局搜查,以及其記者被拒採訪卡梅倫與李克強的記者會一事向彭博查詢時,其亞太區發言人回應稱:「謝謝關注,但我們對於上述兩方面的問題均不作評論。」

外交部指中英記者獲優先

法新社昨日報道,中國外交部否認中方有意針對彭博,發言人洪磊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說:「相關記者會應首先滿足來自中國和英國的記者的需要。基於此,我們盡力滿足其他記者的需要,由於座位有限,我們依據往常的做法作出相應的安排。」

當洪磊昨日被問到關於搜查彭博辦事處的報道時,他並未作出正面回答。他說:「中國一向根據法律法規來處理有關外國記者及外國傳媒相關的問題。」

明報記者

卡梅倫李克強記者會 北京禁彭博社採訪 英方抗議 (《蘋果日報》,04/12/2013)

卡梅倫(左)此次訪華獲益頗豐,但前日他與李克強(右)舉行記者會,彭博通訊社記者被拒入場,成為這次訪華的污點。美聯社

著名財經通訊社彭博因報道習近平家族財富遭中共報復事件未了。該社隨英國首相卡梅倫訪華的記者,前日擬參加卡梅倫與中國總理李克強開記者會時,遭中方拒絕入場,惹英方不滿,向中方抗議。此外,彭博駐北京和上海分社,被揭上月遭中方便衣人員登門騷擾,更要求記者傳話,要求彭博總編輯就日前其把中國政府比喻為「納粹政權」的言論公開道歉。

卡梅倫此程訪華受到西方輿論的高度關注,彭博通訊社也派出駐英記者羅布.赫頓(Rob Hutton)隨團訪華。但前日下午,李克強與卡梅倫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新聞發佈會時,赫頓被中方拒絕入場。英方透露,他們是在卡梅倫抵達北京數小時前才被告知,赫頓不得進入人民大會堂;中方明確表示赫頓「不適宜」參加此次發佈會,但無給任何理由。

踢爆習家族坐擁巨資遭報復

事件惹西方輿論譁然。卡梅倫發言人表示,英方已立即向中國外交部高層表達關切,正式交涉抗議,英方明指,禁止記者參加新聞發佈會「極不合適」。不過,彭博通訊社拒評事件。西方輿論普遍認為事件是中共對彭博的最新懲罰,是對彭博早前報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坐擁巨資報道的報復。

自踢爆習家坐擁巨資後,彭博通訊社極少被邀請參加中共官方的新聞發佈會。該社部份駐華記者在申請駐華簽證時也遇到困難。與彭博同樣遭遇的還有《紐約時報》,該報去年曾報道時任中國總理溫家寶家人坐擁巨資。這些報道出來後,這兩家新聞機構網站在中國都被封殺。卡梅倫訪華經貿成果頗豐,但彭博記者的事件給此行蒙上陰影。

便衣突擊搜查京滬分社

此外,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透露,彭博通訊社駐北京和上海分社上月底幾乎同一天,分別遭自稱是警察的中方便衣人員以「安全檢查」為由突擊搜查。這些便衣人員甚至要求該社員工向彭博總編輯溫克勒(Matthew Winkler)傳話,要他就日前把中國政府比喻為「納粹政權」的言論公開道歉。

英國《金融時報》透露,溫克勒上月曾下令禁發一篇由該社記者採寫、關於習近平家族財富的跟進報道,他稱「如果我們報道這則新聞,我們會被踢出中國」,並形容此決定是仿效二戰時外國媒體在納粹德國的「求存之策」。溫克勒用納粹德國來比喻中國,顯然惹怒北京當局,加劇中共對彭博的報復。

路透社/法新社/美國有線新聞網絡

中共打壓外媒事件簿

‧2012年10月起,《紐約時報》因報道時任總理溫家寳家族坐擁巨資,中英文網站在中國遭屏蔽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七名新常委與中外記者見面會,《紐時》不獲邀採訪
‧2012年12月,《紐時》記者儲百亮(Chris Buckley)被拒延長駐京簽證,無法赴任
‧2013年6月起,彭博社因報道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家族坐擁巨資,其網頁在中國被封殺無法瀏覽;彭博社財經新聞終端在中國訂閱服務受限制,收益受損
‧2013年11月,曾報道西藏人權問題的路透社記者慕亦仁(Paul Mooney)申請駐京簽證被拒;彭博社因忌北京壓力,抽下記者採寫關於習近平家族與中國首富王健林財富關係的深度報道
‧2013年12月2日,彭博社記者隨卡梅倫訪京,但被拒絕採訪李克強與卡梅倫記者會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彭博駐京滬分社同日被查 中國否認報復懲罰 (「美國之音」,04/12/2013)

華盛頓 — 在北京參加中英領導人聯合記者會的彭博新聞社記者被拒之門外一天之後,中國否認刻意懲罰這家曾報道習近平家族鉅額財産的國際媒體。有報道説,中國當局對彭博新聞社北京分社和上海分社在上周同一天進行了未經事先通知的檢查,被認為是有意恫嚇。極力避免與中國當局發生衝突的彭博新聞社拒絕評論有關報道。

12月2日,到訪的英國首相卡梅倫和東道主中國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聯合新聞發佈會,隨同卡梅倫訪華的彭博新聞社駐英記者布羅•赫頓在最後一刻被中方拒之門外,理由是 “不適合參加”。據英國金融時報等一些西方媒體報道,卡梅倫的一名發言人就此向中方高層表達了關切。

報道指出,由於彭博社去年曾刊發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親屬涉嫌斂財數億美元的報道觸怒了北京當局,不準這名隨訪記者參加新聞發佈會是中方對該新聞機構的最新懲罰。自從報道中國領導人家族斂財的消息之後,彭博新聞社很少受邀參加中國官方的新聞發佈會,彭博網站在中國境內遭到封鎖,該社記者在辦理中國簽證時也遇到麻煩。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12月3日對彭博社記者被拒絕參加新聞發佈會一事作出了解釋。他表示,由於場地有限,必須首先滿足中國和英國記者的需要,然後才能儘量滿足其他國家記者的需要。他強調,這次新聞發佈會的安排與以往沒有不同。

另一方面,美國《財富》雜誌12月2日報道,中國當局11月末在同一天突然檢查了彭博社設在北京和上海的兩個記者站。這兩次未經事先告知的檢查是安全檢查名義進行的,檢查者不是警察,而是一些文職人員。報道説,至以少一位中國官員要求彭博新聞總編為他把中國比作納粹德國的言論道歉。

美國之音致電請求彭博新聞社證實該社北京分社和上海分社被檢查的相關情況,但一名發言人回復電郵表示,彭博新聞社拒絕評論此事。彭博新聞社也沒有報道或評論隨同卡梅倫首相訪華的該社駐英記者被禁止參加新聞發佈會一事。

紐約時報不久前報道説,彭博社在香港的一個報道團隊用近一年時間寫出一份關於中共高官的親屬們和一名富豪之間財務瓜葛的敏感調查報告,該機構管理層卻不準發表,以免進一步激怒北京,傷害彭博社在中國的利益。

彭博社新聞總編馬特.溫克勒(Matt Winkler)10月末表示,發表敏感調查報告可能導致該社被驅趕出中國。他還以國際媒體在納粹德國實行自我審查以便能繼續在那裏進行新聞報道為例,來説明在中國實行自律以期盡可能長地留在中國的策略。彭博社在公開場合堅稱,那份兩千五百字的調查報告沒有被撤銷,而是推遲發表,因為還沒有完稿。而這份調查報告的主要參與者、曾獲得新聞獎的彭博社駐香港資深記者邁克.弗西斯(Mike Forsythe)已于上個月離職。

不滿港台主持訪問手法 葉劉告狀 (《蘋果日報》,04/12/2013)

葉劉淑儀上月出席港台《星期六主場》,接受主持麥嘉緯訪問。港台畫面

【記者林俊謙報道】行會成員葉劉淑儀因不滿港台《星期六主場》主持麥嘉緯上月中訪問她的尖銳手法,訪問後即向廣播處長鄧忍光「告御狀」。這位AO處長接獲前保安局局長的投訴後即「特事特辦」,要求助理處長施永遠交報告。葉劉與鄧忍光的做法激起港台員工不滿。港台節目製作人員工會批評,鄧的做法不尋常,認為將對港台員工構成無謂壓力和掣肘。

處長促交報告員工反彈

葉劉淑儀昨出席行會後,接受本報記者查詢,承認曾去信港台台長鄧忍光,投訴麥嘉緯的主持手法,理由是「佢(麥嘉緯)唔畀我講嘢,同埋佢一條問題呢,提出太多嘢,無法有充份討論」。葉太又指,信中附載了網民批評麥的資料,指「佢(鄧忍光)都認為,呢個主持人啲手法係值得檢討」。

對於為何未按正常途徑向通訊事務管理局投訴,葉劉稱:「我認為第一步向處長(鄧忍光)提出來,係客氣啲」。葉劉表示不便透露鄧忍光回信後,下午突然「反口」將信件上載facebook,當中未見她早上引述鄧忍光指麥「值得檢討」的內容,只見鄧稱明白葉劉的感受和接受批評。鄧忍光接獲葉劉投訴後的處理手法,引起港台員工非議。據了解,鄧忍光要求助理署長施永遠就投訴交報告,一度要求向節目製作團隊「照肺」。港台發言人昨未有正面回應,只稱鄧曾「向各級相關同事了解事件,大家開會傾番」。施永遠則拒評是否曾被鄧忍光要求交報告。

港台工會發言人蔡玉玲指出,葉劉其實在節目中有相當時間解釋觀點,又指港台台長要求助理署長提交報告的做法罕見和不尋常,認為鄧忍光今次「特別處理」,將對港台員工製作節目時構成無謂壓力和掣肘,「投訴可以合理、唔合理,全部投訴都要助理署長交報告,我哋根本好唔得閒」。

麥嘉緯表示,相信觀眾對葉劉的投訴自有判斷,「究竟佢器量、處事手法,或者作風,同佢十年前唔答涂謹申問題時有冇改變,相信觀眾有一個評價」。本報翻看當日訪問片段,葉劉節目中至少兩次讚麥嘉緯「問得好」,麥亦坦言當日錄影完畢後,葉劉仍與他「有傾有講」。誰料走出錄影廠,她即向麥嘉緯「篤背脊」。


鄧忍光要求助理處長交報告惹員工不滿。

鄧忍光再三整治港台

【本報訊】AO廣播處長鄧忍光上任後,多次被港台員工質疑是要執行梁振英「整治港台」的政治任務。

吳志森斥手段卑鄙

今次遭鄧忍光借葉劉投訴,要求助理署長施永遠交報告的港台節目《星期六主場》,原先屬鄧忍光計劃仿效無綫《講清講楚》,作為一眾政府官員喉舌的平台,最終卻被員工「起義」,迫使一眾高官「現形」。

有港台員工不諱言,今次已是鄧忍光第三次「出手」整治港台,過去兩次包括指摘港台員工對《城市論壇》展示空凳諷刺教育局局長吳克儉缺席做法不當,及狠批《頭條新聞》擬用納粹德國諷刺中共的手法,要求港台員工提交「思想路線圖」作出「反思」。

鄧的做法不只令《城市論壇》主持謝志峰表示感到受屈,《頭條》主持吳志森亦曾斥鄧忍光手段卑鄙。

「斯諾登所洩露文件見報者僅百分之一」 (「BBC」,03/12/2013)

英國《衛報》的主編拉斯布裏傑星期二(12月3日)在議會聽證會上披露,該報刊登的美國機密文件僅佔斯諾登所洩漏文件總數的百分之一。

拉斯布裏傑接受議會國內事務委員會質詢時否認有關《衛報》刊登前美國情報機構雇員斯諾登所洩文件是「不負責任」做法的指稱。

他表示《衛報》記者都是「愛國者」,同時也熱愛民主和新聞自由。

拉斯布裏傑還說,英國和美國政府高官都曾對《衛報》說過該報的有關報道沒有造成損害。

英國情報機構官員上個月在出席國內事務委員會聽證會時指責《衛報》刊登斯諾登有關美國情報機構監控本國以及他國民眾電子通訊的披露給英國的國家安全造成威脅。

拉斯布裏傑星期二表示,情報官員們的指責很「含糊」,而且沒有任何人有確切證據說明《衛報》的報道造成了任何負面影響。

保守黨一名議員質疑《衛報》與其他報紙分享美國文件中有關英國安全官員身份的信息是否違反了英國的反恐法案,對此拉斯布裏傑表示拒絕做答。

他表示《衛報》對其所報道的細節都是非常小心地進行處理,從未洩漏過任何安全官員的名字。

他還向聽證會保證,有關的文件均儲存在一個安全的地點。

(撰稿/責編:伊人)

2013年12月3日 星期二

轟中共網絡打壓 央視評論員被炒 (《蘋果日報》,03/12/2013)

 「新聞準則被權力一再強姦,新聞操守和職業精神蕩然無存。」
央視前評論員、製片王青雷
央視早前總動員狂轟大V薛蠻子在網上造謠的新聞。

中央電視台新聞部評論員兼製片王青雷早前在中共「網絡嚴打」中在微博發聲,對央視違背新聞準則對「微博大V」薛蠻子進行輿論審判表不滿,批公安部不顧法律程序對網絡名人胡亂定罪,被當局清算,近日正式被央視炒魷,從而成為因抗命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網絡亮劍」行動被清洗的首位中央級媒體從業者。

現年30多歲的王青雷昨在微博發表「告別央視」長文,披露自己正式離開工作了十年的央視。

不忿薛蠻子被「嫖娼」

而事情的起因是今年8月公安部打擊網絡謠言期間,他在微信發表看法,對當局的做法質疑,尤其是當局抓捕網絡大V薛蠻子竟用「嫖娼」罪名,跟着動用央視對當事人輿論審判,破天荒在《新聞聯播》播放薛的自白,「令公眾不堪」。

王青雷認為媒體不該介入司法,讓嫌疑人上電視招供是對法治踐踏;央視類似的惡例還有廣州《新快報》原記者陳永洲案等,他直指那是央視的恥辱,「新聞準則被權力一再強姦,新聞操守和職業精神蕩然無存」;王又透露央視內部不少人跟他一樣,對當局無視新聞規律、強加罪名的做法不滿,「我們對自己的報道報以厭惡的痛罵」。

王青雷透露央視新聞部一年要收到上千條報道禁令;而直到他離開,當局也沒有告知他被炒的真正原因,「作為新聞人,我們正感受到越來越多痛苦。為了說真話,我們付出的代價不是離開,而是遭遇不公也堅持的信仰」。王大學畢業入央視任新聞評論員,後任《24小時》、《面對面》製片人。2011年7月溫州動車慘劇後,他因在節目中嚴詞批鐵道部草菅人命被停職。此次更直接被踢出央視。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