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7日 星期四

《明報》高層 劉進圖被斬命危 (《蘋果日報》,27/02/2014)

 劉進圖背部及腳共中六刀,搶救後性命危殆。楊柏賢攝
 警方鑑證科人員在劉的私家車套取指模。何家達攝
 鯉景灣兇案現場留下一灘鮮血。
 【案發前】
有閉路電視拍到兩疑兇駕駛綿羊仔電單車經過現場。警方提供圖片
 【案發後】
警方於傍晚發放疑兇棄車後離開的圖片。警方提供圖片


【本報訊】《明報》前總編輯、現任網絡營運總裁劉進圖,昨晨駕車前往西灣河鯉景灣吃早餐,泊車後準備入咪錶時,兩名刀手同騎一輛電單車馳至,車尾男子手持牛肉刀步近,從後向他揮刀狂斬,劉身中六刀倒地,搶救後危殆。各界譴責兇徒暴行,《明報》懸紅100萬元緝兇。

記者:徐雲庭 劉漢權 劉柏麟

遇襲命危的劉進圖(49歲),與妻子陳碧君同住九龍塘喇沙利道一單位,其17歲女兒在美國讀書。昨晨約10時20分,劉身穿白恤衫、西褲及背心,駕駛本田私家車前往鯉景灣,準備吃早餐後上班,他把車停泊於太康街55號對面錶位,然後落車入咪錶。此時,一輛相信一直跟蹤劉的綿羊仔電單車駛至,電單車上有兩名戴頭盔、身穿黑衫黑褲的男子,其中車尾男子手持牛肉刀下車,走到劉的背後向他揮刀狂斬。

劉身中六刀不支倒地,兇徒傷人後即登回電單車絕塵而去,浴血地上的劉當時仍然清醒,可自行報警。警方趕抵時,躺在地上的劉仍能說話,但未幾疑失血過多暈倒,事後被送院搶救。港島總區重案組接手調查,十多名警員在急症室戒備。

做了六小時手術

劉進圖身中六刀,背部及兩腿皮開肉綻,其中一刀直達左胸腔,傷勢嚴重,經過六小時手術後,暫無生命危險,但情況仍然危殆。其弟昨晚向友人發短訊,稱刀傷沒傷及主血管、神經,實在「奇妙」,又說希望24小時內不受感染。其間,大批親友趕到醫院探望,均齊聲譴責兇徒暴力。行政長官梁振英探望後,指劉對他的說話有反應。

從現場所見,地上留有大灘血迹,鑑證科人員用棉花沾點血迹化驗,並在劉的車上掃取指模,大批警察機動部隊警員,十多人一組,分三隊地氈式搜查,惟未發現兇器,同時亦派員到柴灣《明報》總部調查。一名太康街食店員工指:「見到佢瞓喺地,郁都唔郁好似暈咗。」警方綜合證據顯示,相信兩兇徒早有預謀,事前掌握事主生活作息,並跟蹤他到太康街行兇。

《明報》百萬緝兇

警方調查得知,劉喜歡在上班前到有「蘇豪東」之稱的鯉景灣吃早餐,經常光顧一間名叫「東堤」的西餐廳。有職員指劉是常客,每周見他兩、三次,最愛吃「出前一丁」。據悉,劉喜歡該處有提供免費Wifi,方便他使用電腦。據《明報》總編輯張健波指,報館事前沒收過恐嚇,前天亦與劉開會,對方並無異樣,昨晨聞訊深感詫異。《明報》副總編輯戚本業形容兇徒「刀刀攞命,重手之極,視法紀如無物」,《明報》懸紅100萬緝兇。

據消息稱,劉進圖在傳媒界打滾多年,負面事情甚少,遇襲原因撲朔迷離,港島總區刑事署理警司關競斌表示,警方對此案高度重視,不會放過任何途徑追查線索,呼籲目擊者致電9255 4063與警方聯絡。

劉進圖簡歷
年齡:49歲
家庭:已婚,有一女
1995-07年:《明報》主筆、法律事務主任
1996-07年: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兼任講師
2007年 :《明報》駐京辦主任
2012年1月:《明報》總編輯
2014年1月:調任集團世華網絡資源有限公司營運總裁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警方於傍晚發現涉案電單車(箭嘴示)。

警尋獲涉案「綿羊仔」

【本報訊】傍晚時分,警方在案發現場附近的西灣河街141號對開電單車泊位,發現一輛兇徒使用過的電單車,事後證實是失車。警方封鎖現場,並召鑑證科人員到場蒐證。

警方重案組探員事發後,立即到劉進圖寓所、《明報》停車場、案發現場及行車路線等一帶的閉路電視,首先發現涉案的綿羊仔電單車在鯉景道出發,車上兩位男子,相信是案發前經過現場。其後再根據電單車路線,再在另一部閉路電視中,發現一名疑兇在西灣河街出現,相信當時他是行兇後棄車離開現場。


 逾50人傍晚出席由朱耀明牧師帶領的祈禱會。 朱永倫攝
特首率領醫管局主席及官員到醫院探望劉進圖。

左中右同一陣線譴責致命襲擊 「兇徒挑戰香港法治」

【本報訊】利刃可以刺穿皮肉,卻無法割斷良心的紐帶。一個報人倒下,千萬後來者在血水流淌之處捲起浪濤。當劉進圖在手術室與死神搏鬥之時,港澳台三地記者、學者、教師、大學生、家長、政界左中右,前所未有在同一陣線站起來,從日到夜,紛紛譴責事件,要求警方將兇徒緝捕歸案,一句「They can't kill us all」,昨日在網上迅速成為守護新聞自由者的共同語言。

記者:張嘉雯 林社炳

劉進圖被襲後,明報員工關注組、香港記者協會、香港攝影記者協會、獨立評論人協會、壹傳媒工會、香港電台節目製作人員工會、明報舊生會、國際記者聯會及大專新聞教育工作者聯席等九個傳媒團體下午發出聲明,指事件是致命襲擊,「兇徒手法心狠手辣,足以致命。兇徒在光天化日下,在公眾地方行兇,視法紀如無物。兇徒暴行已不只是傳媒界事件,而是向全港的治安及法治挑戰。」

關注組籲同業今穿黑衣

香港外國記者協會、澳門傳媒工作者協會、台灣新聞記者協會、中大新聞及傳播學院、各大學新聞系系會、國際特赦組織、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等多個組織均以聲明譴責事件,其中民間人權陣線指案件凸顯新聞自由所遭受的打壓不單存於制度之中,更是活生生的暴力行為。明報員工關注組籲同僚及同業今日穿黑衣,以示無懼暴力。

劉的友人昨晚於其接受治療的東區醫院那打素小禮拜堂舉行祈禱會,逾50人參加,《明報》總編輯張健波,傳媒人程翔、李慧玲、陳淑媚,以及記協主席岑倚蘭出席,由朱耀明牧師帶領,祝願劉早日康復。

泛民各政黨強烈譴責襲擊劉進圖的兇徒,本身為資深傳媒人的公民黨毛孟靜指,雖然事件不可一下跳到結論,但人物事件環境都太巧合,令人擔心「唔聽話就暴力招呼」,她在立法會提出動議休會辯論劉進圖受襲事件。

民主黨劉慧卿認為新聞界要再一次行出來,在緊張的時刻不可後退。教育界代表葉建源指,教協已發出聲明指出如果事件與劉的新聞工作有關,是白色恐怖,圖製造寒蟬效應。此外,民建聯、經民聯亦關注事件,並譴責暴力行為。民建聯主席譚耀宗稱感到非常憤怒,該黨蔣麗芸自言認識劉20年,對方是一個斯文的老實人,「居然有人對佢暴力襲擊,我好難過,好嬲好嬲」。前政務司司長唐英年亦譴責事件。

傳媒遇襲案警從未偵破

據了解警方正從劉的新聞工作以及私人生活等各方面調查。外間有不少揣測,《明報》近期被視為較爆炸性報道,包括早前與國際調查記者同盟合作,報道前總理溫家寶財產轇轕。

近日踢爆香港滑冰聯盟租用國家前總理李鵬孫女的冰場涉利益衝突,而劉的女兒是花式滑冰港隊成員;早前揭露舊樓維修圍標問題,也受關注。過往傳媒遇襲的血案,警方至今未破一案,刀手及幕後主腦仍是逍遙法外。

傳媒人遇襲事件簿
30/07/2013:《am730》創辦人施永青駕車在大角嘴遭兇徒以鐵鎚扑爆車窗
19/06/2013:壹傳媒主席黎智英何文田大宅遭歹徒以私家車撞閘及拋下刀斧
03/06/2013:《陽光時務週刊》老闆陳平遭伏擊扑傷頭部
08/08/2012:獨立媒體(香港)位於灣仔辦事處遭四名歹徒用鐵鎚扑爆電腦及電視機
19/08/1998:商台節目《風波裡的茶杯》主持鄭經翰遭兇徒狂斬,身中八刀一度命危
15/05/1996:《凸週刊》社長梁天偉在鰂魚涌辦公室,遭刀手闖入斬斷左前臂


 東區醫院外科部門主管鄧宗毅(左)及骨科部門主管曾偉略(右)向傳媒交代劉進圖的傷勢。 徐雲庭攝

背腳中六刀雙腿斷神經

【本報訊】劉進圖,經送院搶救後至晚上仍然危殆。主診醫生指劉的背部和兩腿共中六刀,最長背部一刀傷口長達16厘米,此刀傷更深入體內傷及左胸膛;雙腿更被斬斷神經線,他入院時,醫生要用兩條氣喉釋放其體內氣體。

背傷直達左胸腔

主診的東區醫院外科部門主管鄧宗毅表示,劉送院時維生指數穩定,脈搏較快。他說:「做手術過程裏面,喺背部有兩個傷口,一個大約係16厘米長,個傷口相當之深,將所有肌肉Cut咗(斬斷),亦都入咗去左邊胸腔,傷晒所有肌肉,過咗肋骨中間嘅位置入咗去胸腔;就冇傷及喺左邊嘅肺組織,冇傷及主要嘅血管,亦都冇傷及橫膈膜,甚至冇影響左腹部嘅一啲器官。」另一個背部傷口長4厘米,位於左肩膊的較高位置,傷口較淺,經清潔已後被縫合。鄧表示,相信劉進圖需要長時間才可康復。

另一主診的東院骨科部門主管曾偉略表示,劉「每一隻大腿嘅後方都有兩個好深傷口,係十多厘米,每個傷口、每隻大腿都傷及一條主要神經線,已經縫合,所有其他傷及嘅肌肉亦縫合番。」但他表示暫時未知傷口會否影響劉日後的活動能力。


昨日劉進圖遇襲事件引起多家國際傳媒關注。

外媒憂港新聞自由削弱

【本報訊】《明報》劉進圖遇襲,引發多家外國媒體關注,美國駐港總領事館更罕有發表聲明,支持港府譴責暴行並全力展開調查,並向劉的家人表達慰問。多家國際傳媒,包括CNN、《TIME》、美聯社、路透社、《紐約時報》、英國《衛報》,均以大篇幅報道事件,又指劉遇襲引發公眾對本港新聞自由削弱的憂慮。

美領館發聲明:深感關注

美國駐香港及澳門總領事夏千福昨日傍晚發表示聲明,就劉進圖遇襲事件,美國總領事館「深感關注」,「我們支持香港特區政府譴責此暴行並全力以赴展開全面調查,盡快將兇徒繩之於法。」

國際傳媒昨廣泛報道事件,其中多份報道均提到周日由香港記者協會發起的反滅聲大遊行,又指今次襲擊引發公眾對新聞自由削弱的憂慮。

其中《TIME》及《衛報》分別以「Stabbing of Former Hong Kong Newspaper Editor Raises Press-Freedom Fears(前香港報章總編輯遇刺,新聞自由恐堪憂)」和「Hong Kong ex-editor stabbed as fears grow for media freedom(前香港報章總編輯遇刺,傳媒自由憂慮增)」為題,《衛報》更形容事件罕見。


劉進圖母親(中)、妻子(右)及其親友趕赴東區醫院了解情況,憂心忡忡。 楊柏賢攝

讀法律 出任總編輯兩年

【本報訊】從事傳媒工作24年的劉進圖(Kevin),是少數具律師執業資格的傳媒工作者,他出任《明報》總編輯兩年後,有傳因為該報大幅報道港視發牌一事,激怒管理層及中央,今年初被調往出任《明報》所屬的世華網絡資源有限公司營運總裁,是該報近20年來最「短命」的老總。

劉進圖畢業於香港大學法律系,與律政司司長袁國強、港大法律學院的張達明、佔中發起人戴耀廷及廣播處處長鄧忍光為大學同學,大學時曾兼職李柱銘議員助理,畢業後赴英深造,再獲法律碩士學位。1989年加入《信報》任政治版記者,1995年過檔《明報》任主筆。

今年初突被調職

劉於2012年1月在《明報》獲晉升為總編輯,據知原總編輯張健波當時由副總編輯姜國元及劉進圖之間尋接班人,經驗較豐富的姜國元原被看高一線,但劉進圖因常為老闆張曉卿擔任法律顧問,最終成功跑出。

今年初,劉突被調任《明報》所屬的世華網絡資源有限公司營運總裁,公司原打算「空降」馬來西亞傳媒人鍾天祥來港出任總編輯,事件引起《明報》員工不滿,外界亦指《明報》此舉不妥,群起抗議。

《明報》最後以編務總監張健波兼任總編輯,而鍾天祥則任《明報》首席執行總編輯,3月1日起生效,《明報》聲稱調動只是為了配合業務發展。

劉妻為九巴高層

劉進圖妻子為九巴企業事務總監陳碧君(Vivian),兩人的17歲女兒劉容若(Tiffany)則是香港花式滑冰隊成員,曾在香港國際學校就讀,早前赴美留學;07年陳碧君時任貿發局駐京高級研究主任,劉進圖婦唱夫隨,申任《明報》駐京辦主任,夫婦更曾一同參加北京國家行政學院「傳媒高層研習班」。


明報員工關注組代表在報社門外就劉進圖遇襲事件向傳媒宣讀聲明。

明報員工人心惶惶

【本報訊】劉進圖被刀手伏擊,嚴重打擊《明報》員工士氣,劉事發前光顧的餐廳是該報員工聚腳點之一,有前線記者事後到現場視察,部份人傍晚到醫院了解,事後激動落淚,眾人對劉被襲感憤慨,紛紛討論誰是幕後黑手,高層及前線則互相提點要小心出入;面對空降首席執總周六上任,前總編情況危殆,明報前線人心惶惶。

明報員工關注組成員冼韻姬與百多名員工在事發後見傳媒,要求警方全力調查遇襲事件,不要像過去傳媒人遇襲案都不了了之。

現任總編輯張健波昨回明報時表示會保持警覺,注意人身安全。據了解,《明報》近日未有收到恐嚇信,張健波則事發後提醒部份組別出入小心,有員工昨晚到醫院探望劉,事後心情激動,指兇徒下手狠毒,目標不在教訓,而是要奪命,但表明不會因暴力事件退縮。《明報》空降大馬傳媒人鍾天祥本周六上任首席執行總編輯,前總編劉進圖未有對新任命作出反抗,更多次為管理層說話,令前線大感不滿,未料劉昨日卻遭伏擊。

光天化日 劉進圖被斬六刀 (《am730》,27/02/2014)


於上月調任世華網絡營運總裁的《明報》前總編輯劉進圖,昨晨在西灣河街頭光天化日之下,遭冷血兇徒揮刀襲擊,兩名兇徒行兇後乘電單車逃去,劉進圖則負傷淌血自行報警。劉被送往東區醫院搶救時昏迷,其主診醫生證實他身中六刀,當中背部一刀最嚴重,斬傷整個背部肌肉,深至見內臟,另雙腳後腿亦分別中刀,有兩刀深至斬斷神經線。劉進圖經手術搶救後,情況一度危殆,現暫無生命危險。警方於昨晚發放閉路電視截圖,追緝兩名騎電單車的懷疑涉案人士,並於晚上約10時在西灣河案發現場附近尋獲懷疑涉案電單車。另《明報》亦懸紅100萬元緝兇。

該宗手法兇殘的案件引起各界高度關注,除了本港的新聞組織包括香港記者協會、劉所屬的新聞行政人員協會及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香港報業公會等,均同聲予以譴責外,事件亦引起國際傳媒關注,包括美國《紐約時報》、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時代》雜誌、英國《衛報》、《每日電郵報》及卡塔爾半島電視台均有報道,指事件令人憂慮香港的新聞自由。如《時代》雜誌標題為《Stabbing of Former Hong Kong Newspaper Editor Raises Press-Freedom Fears》(香港前新聞編輯被刺 引發新聞自由憂慮)。美國駐港總領事夏千福亦發聲明表示深感關注。另外,特首梁振英於昨午由保安局長黎棟國、食物及衛生局長高永文陪同到醫院探望劉後表示,他在劉完成手術後,到深切治療病房慰問,期間劉對其說話有反應。他稱與劉相識逾20年,不時有聯繫,故在公在私均希望劉早日康復,他同時譴責兇徒,指其手法「有意識地殘忍」。

逞兇後與同黨逃去

案發於西灣河太康街55號對出,警方港島總區署理警司關競斌表示,昨晨10時20分,劉進圖駕駛私家車於上址咪錶位停泊後,準備前往附近餐廳食早餐,突然有兩名男子乘電單車駛至,停在私家車前方,後座戴頭盔的兇徒落車,揮刀狂斬劉,劉背部及左右大腿均中刀,當場血流如注,刀手行兇後隨即登上同黨駕駛的電單車逃去。劉身受重傷,但仍然清醒自行致電報警。

劉進圖被送院後陷入昏迷,東區醫院外科部門主管鄧宗毅醫生指,劉身上有6處刀傷,背部中兩刀,最嚴重一刀長約16公分,斬傷背部所有肌肉,穿過肋骨,並深入至左胸腔,但無傷及左肺組織及橫隔膜等內臟;另一刀則在膊頭,傷口較淺、長約4公分,經縫合後已無礙。另外,骨科部門主管曾偉略醫生指,劉進圖的腳傷主要在後大腿位置,左右腿各中兩刀,均為一深一淺,其中傷口較深的同為長逾15公分,並傷及主要神經線,對於會否影響日後的活動能力,曾偉略稱暫難評估,惟需要長時間才能康復。

消息指,劉背部中刀後,兇手沒有再下毒手,相信不是要取其性命,而是要給他嚴重警告,兇徒行兇動機仍然未明,警方表示高度重視案件,會循各方面展開調查,案件現交由港島總區重案組跟進。警方並呼籲目擊者致電92554063提供消息,協助破案。

遇襲或涉敏感報道

對於劉與近期多宗傳媒高層遇襲事件,傳媒界均表示對香港新聞自由響起警號,有消息指,《明報》近期有多宗題材敏感報道確惹人關注,包括與國際記者組織合作,揭發中共前領導人秘密資產。以及香港滑冰聯盟主席女兒涉利益衝突,報道的主角為前總理李鵬的媳婦及孫女。另於2月初《明報》揭發巿建局及房屋協會處理舊樓申請,最少六成舊樓申請維修費報價高於當局估價,質疑有人刻意高估報價,甚至涉及「圍標」不法勾當。

至於劉進圖近期曾否收到任何恐嚇或警告等,警方表示仍在調查中。《明報》總編輯張健波昨日到醫院探望劉後表示,前日與劉如常開會,期間不察覺有任何異樣,亦沒聽他說過收到任何恐嚇。

血案發生後,警方封鎖現場一帶調查,鑑證科人員亦在劉的座駕套取指模及蒐證,約40名機動部隊警員則進行地氈式搜索,但暫未檢獲兇器。期間警方亦向附近一帶店舖索取閉路電視錄影帶,並向街坊了解有否目擊案發經過。據現場附近一間餐廳職員表示,他沒有聽到任何爭執或呼救聲,只見到傷者正接受救護員急救。

重案組探員及後亦到柴灣嘉業街明報工業中心調查,以了解劉進圖日常進出大廈情況。而《明報》內部的保安亦明顯加強,有員工指進入報館人士必須被查職員證,而大廈門外及停車場出入口亦有保安員把守。

2014年2月26日 星期三

傳媒組織聯合聲明 強烈譴責襲擊劉進圖暴行 (「香港記者協會」,26/02/2014)

  《明報》前總編輯、現任世華網絡營運總裁劉進圖,今晨遭一名持刀男子襲擊[1],身中多刀受傷送院。今次事件屬致命襲擊,兇徒手法心狠手辣,足以致命。明報員工關注組、香港記者協會、香港攝影記者協會、獨立評論人協會、壹傳媒工會、香港電台節目製作人員工會、明報舊生會、國際記者聯會及大專新聞教育工作者聯席強烈譴責兇徒行為。

  兇徒在光天化日下,在公眾地方行兇,視法紀如無物。兇徒暴行已不只是傳媒界事件,而是向全港的治安及法治挑戰。

  香港是法治社會,豈容暴力襲擊肆虐。我們憂慮有關事件是對香港新聞及言論自由的挑釁,我們感到非常憤怒。

  我們祝願劉先生早日康復,並向他的家人表示慰問。我們強烈促請警方嚴肅處理今次案件,盡快將兇徒緝捕歸案。

明報員工關注組
香港記者協會
香港攝影記者協會
獨立評論人協會
壹傳媒工會
香港電台節目製作人員工會
明報舊生會
國際記者聯會
大專新聞教育工作者聯席

2014年2月26日


(備註[1]:下午最新消息案件涉2名疑兇)

《明報》劉進圖遇襲 記協極度譴責 (「香港記者協會」,27/02/2014)

  記協得悉,剛卸任總編輯一職的《明報》網上業務主管劉進圖,今晨遭一名(備註:下午最新消息案件涉2名疑兇)為持刀男子襲擊,身中三刀受傷送院。記協對此表示震驚及憤怒,認為有關事件是對香港新聞及言論自由的嚴重挑釁。本會對有關行為表示極度譴責。

  記協重申,新聞自由是香港賴以成功的核心價值,作為一個自由開放的社會,我們絕不容忍任何形式的暴力威嚇,打擊新聞工作者的士氣。

  本會現向劉先生表示慰問,並強烈促請警方嚴肅處理今次案件,盡快將兇徒緝捕歸案,以行動向公眾展示保護新聞工作者安全的能力和決心。

香港記者協會
2014年2月26日

2014年2月25日 星期二

劉迺強批「雙重標準」 記協指投訴資料不足 (《明報》,25/02/2014)

 劉迺強(右)昨出席「體制改革:世界、中國、香港」研討會時,說香港以前有很多好的東西,如和諧氣氛,「都已經損得七七八八」。圖左為香港發展論壇召集人陳啟宗。(劉焌陶攝)

記協主席岑倚蘭說,劉迺強要求記協一周內回應其投訴,根據記協既定程序是無法做到,因記協須給予涉事機構兩周回應,冀劉投訴時能了解記協的既定程序。(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基本法委員會委員劉迺強周日在「監察傳媒操守議會」集會,透過聲帶重提2012年被《信報》停止專欄一事,指記協沒有聲援他。他昨再稱自己當年曾3次電郵記協投訴,舉證責任不在自己,記協應追查。記協昨發聲明回應,稱劉當年未有進一步提供資料,故未能處理有關投訴。《信報》前總編輯陳景祥證實,記協當年有找他了解事件,並非完全沒有跟進。

信報前總編證記協曾接觸了解

記協發聲明回應劉迺強周日指控,指劉於2012年4月16日電郵記協,指摘《信報》取消他在該報長達三四十年的專欄,但劉迺強沒提及是哪些文章引起爭議。記協劉提供進一步資料,劉當時回覆稱「《信報》給我的那封電郵不是已經指原因說得很清楚了嗎?」劉又要求記協在發出電郵後一周內回應。但記協的既定程序,必須給兩周被指控的傳媒機構回應,根本不可能滿足劉在時間上的訴求。記協主席岑倚蘭昨補充,投訴未「close file」,歡迎劉提供更多資料跟進。

與劉銳紹被停專欄比較

劉迺強昨出席一個研討會後回應提問,稱不滿記協對其投訴的處理,並把自己被停專欄一事,與時事評論員劉銳紹2012年被《成報》停止專欄一事比較,「記協是多麼的偽善,多麼雙重標準……我就是被滅聲的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劉銳紹:劉迺強混淆事實

劉銳紹說,從未有因被任何報章停專欄而向記協投訴。他在2012年3月21日於《成報》一篇有關特首選戰的專欄文章多處被修改,標題由「唐梁都不值得幫」變為「兩人中揀寧揀梁振英」。劉兩日後向記協書面投訴,夾附專欄原文和被修改文章。記協跟進事件,《成報》其後在頭版登啟事解釋改文是疏忽,並向劉道歉。

劉銳紹說,當年4月份,他再撰文悼念方勵之,其專欄才被停止。記協其後因他被停專欄一事發聲明表示「憤怒」,是記協自發,他本人無要求。劉銳紹批評劉迺強連基本事實也未弄清,將篡改專欄和停止專欄兩事混淆。

記協副主席任美貞表示,記協當時因劉銳紹被停專欄而發公開聲明,主要基於一個月前《成報》曾篡改劉的專欄內容,所以如此反應。而劉迺強則未能提供足夠資料讓記協判斷。

《信報》前總編輯陳景祥表示,當時劉迺強曾在其他傳媒撰寫一篇有關特首選舉的文章,內容對不少社會知名人士作不實指控,令他擔心同樣文章會在信報出現,加上停專欄前劉迺強在信報的文章收到很多讀者投訴,指其推論不合理和太過極端。本報翻查資料,劉在2012年1月10日和17日在《信報》撰寫了兩篇文章,第一篇內容指新政府總部有退伍軍人症細菌是生化襲擊的陰謀論宜「寧可信其有」。另一篇是回應鄭經翰對他第一篇文章的批評。陳又稱,當時只是叫劉暫時休息,沒有完全停止其專欄,但未有提及為何一直停止至今。


報評會主席:舉證責在投訴人

【明報專訊】基本法委員會委員劉迺強指記協沒有跟進《信報》停其專欄的投訴,又指舉證責任不在他。身兼報業評議會主席的中大新聞及傳播學院講座教授陳韜文說,報評會亦有處理投訴機制,但一般舉證和提供論據責任在投訴人,如投訴人沒提供足夠資料,報評會對投訴會「無從入手、疲於奔命」。

沒足夠資料「無從入手」

陳韜文說,報評會只會處理有關新聞報道的投訴,包括失實報道、煽情、侵犯私隱和不雅內容。有關知識產權、誹謗和一切與評論有關的投訴均不會處理。他稱專欄被停止或抽稿等亦不在報評會處理範圍。報評會處理投訴程序和記協相若,投訴會交投訴委員會跟進,委員分析判斷後交執委會再審議,然後判決。然後給機會涉事傳媒解釋,如其解釋成立,委員會或會修改判決。判決最嚴重是公開譴責有關傳媒,其餘是知會、勸喻等,是道德約束,並無法定效力。

劉銳紹:報章有權停專欄

曾被《成報》停止專欄的時事評論員劉銳紹說,報章有權停止任何專欄,自己也曾被3、4份報紙停止專欄,每次涉版面改組,或更換作家,自己不曾投訴。


記協擬集新聞自我審查個案

【明報專訊】香港記者協會主席岑倚蘭透露,記協計劃收集前線記者或傳媒中層受新聞自我審查或打壓的個案,日後向外界公布。計劃屬初步構思,未有具體細節,但強調不會只相信片面之詞,會有嚴謹機制核實,「新聞自由對市民來說頗抽象,希望有實質例子,具體向市民表達新聞自由如何受壓」。新聞行政人員協會主席趙應春表示,初步有編輯向他表達關注,指抽稿原因很多,未必與自我審查有關。

指有嚴謹機制核實

岑倚蘭表示,傳媒自我審查不是今時今日才發生,她在記協周日集會時在台上透露,1990年代任職採訪主任時,曾收到高層字條,叫她不要以六四周年紀念作頭版,便是一例,但近年自我審查事件愈加頻密,故希望市民了解。據了解,記協手上已有部分案例,整理後會於新一期《記者之聲》刊登,但會隱去新聞機構名稱,以保護報料記者身分。岑又透露,或與其他團體成立聯席,深化民間有關言論自由的教育工作。

趙應春:有編輯指抽稿原因多

新聞行政人員協會主席趙應春表示,未有機會和記協談有關計劃,但初步有編輯向他表達關注,指抽稿原因很多,可能是稿擠、稿太長,未必與審查有關。

浸大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表示,記協做法「有意思」,可詳細向涉事各當事人像「錄口供」般取證,作記錄之用,日後可向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報告,與會的政府代表需要回應。他建議記協建立新聞審查數據庫,向新聞工作者收集過去實例,「每人10個」,並向涉事新聞機構查詢,如對方沒有回應,可寫下「no comment」,「睇UN(聯合國)信邊個」。

學者:或令審查變隱蔽

中大新聞及傳播學院講座教授陳韜文說,收集自我審查事件有記錄和監察之用,有關做法可能有正、反兩面作用,傳媒機構可能因有人監察而減少肆無忌憚地自我審查,但亦有可能知道記協會記錄,而在自我審查時轉而做得更隱蔽,更難追查。


《南華早報》早前向編輯及部門主管發出內部電郵,指日後除非有「絕對需要」(黃框示),否則不得再使用「蝗蟲」(locust)字眼來形容內地人。

南早內部電郵 限報道用「蝗蟲」

【明報專訊】《南華早報》周日凌晨向編輯及部門主管發出內部電郵,指總編輯王向偉要求,日後除非有「絕對需要」,否則不得再使用「蝗蟲」(locust)字眼來形容內地人。該報執行總編輯Brian Rhoads向本報證實有關安排,指「蝗蟲」已被人用作詆譭他人,不想此煽動字眼重複出現在日常新聞中,令人認為「蝗蟲」是《南早》認可用作形容內地人的字眼。

學者:報道使用不代表贊成

中大新聞及傳播學院講座教授陳韜文說,報道使用「蝗蟲」一詞不代表贊成其主張,既然社會上有人討論「反蝗」,避用有關字眼難以表述,情像「台獨」一樣,報道台獨不代表支持台獨。

浸大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認為,有關安排是政治忌諱,又指不同意的字眼不代表要刪去,其實用引號處理便可,反問「法西斯主義」又是否要刪去處理。但有員工認為,有關安排是政治審查,旨在不想令內地人尷尬。

該電郵由高級編輯Paul Buck發出,指近日有針對內地人的「反蝗」示威,內地人又被稱為「蝗蟲」,按王向偉要求,日後在類似情下,不准再用「蝗蟲」一字,應用較中立字眼如「反內地人」行動,除非「絕對需要」,如直接引述他人的重要說話。該報昨日亦已更新編輯手冊,加入有關指引。

執總:不容種族貶義表述

本報曾致電及電郵王向偉查詢,該報執行總編輯Brian Rhoads回覆,有關安排是負責任做法,指該報不容偏見和帶有種族貶義的表述。

黃定光認早知李慧玲是誰 (《蘋果日報》,25/02/2014)

黃定光表示不明為何外界會認為他用「小爬蟲」形容李慧玲是無品和侮辱。

【本報訊】在議事堂上吐出「不知李慧玲是誰」的立法會議員黃定光,被指在立法會上「講大話」。曾與李慧玲主持節目的郭志仁指,黃不可能不認識李慧玲,因為對方曾在一場飯局中對他說:「叫你拍檔唔好咁chur,有時唔好去得咁盡。」黃昨否認曾與郭飯局,但承認知道李慧玲是誰,指當時在議會的意思是「不認識」李,「李慧玲係邊個我係知,但知同識係兩回事,我夠知鄧小平啦,咁係咪鄧小平識得我先啦?」

立法會上周五討論是否以特權法調查商台解僱李慧玲一事,民建聯黃定光在會上指李慧玲是「小爬蟲」,之前不知道李慧玲是誰,「呀李慧玲係邊個,我當時真係唔知,呢啲咁嘅小爬蟲,點解要攞嚟立法會P&P(特權法)咁大件事?吓?李慧玲係乜?我都唔知佢係乜!」

郭志仁昨早在《在晴朗的一天出發》上反駁黃定光不認識李慧玲之說,稱數年前曾與黃在上環二人飯局,其間黃對他說:「叫你拍檔唔好咁chur啦,有時唔好去得咁盡,要收斂吓㗎嘛。」曾與李合作主持《左右大局》的郭表示,他當時的「拍檔」只有李慧玲一人,故肯定黃定光指的人是李,批評黃於立法會上公然講大話可恥。

辯稱「知唔等於識」

郭志仁及黃定光昨傍晚在商台節目《左右大局》中隔空「對質」,郭明確指出數年前曾與黃用膳,對方「好豪氣」,「嗌到成枱餸,翅呀,好深刻」。黃表示對飯局「完全無印象」,亦不認識郭,「郭先生尊容係點,完全冇印象,喺街上遇到都唔會認得」。黃又表示不明白為何外界會認為他用「小爬蟲」來形容李是無品和侮辱,認為只是形容詞一個。

對於郭指曾與李慧玲在2010年5月11日訪問他,談林彬死因,黃對自己當時談到「唔好將件事拉落左派嗰到」有記憶,但對李慧玲是主持沒印象。

黃其後接受本報查詢時強調「不認識」李,「李慧玲係邊個我係知,但知同識係兩回事,我夠知鄧小平啦,咁係咪鄧小平識得我先啦?」他否認自己講大話,「話我講大話,我一啲都冇講大話,如果唔係李慧玲出鏡多,過往我真係唔知佢尊容係點」。他解釋二人素未謀面,「根本唔識得佢,知唔等於識。」

他又重申不認識郭,「講到似層層,話我好豪,請食翅,冇乜理由咁豪啩,一般傳媒見面,大家工作餐㗎咋喎,仲話我one by one單獨(見面)就更加少,我同佢非親非故,有乜理由同佢單獨食飯?都不合情理」。他向記者解釋,所謂「相識」,是「見得多,你知我個名,我叫得出佢個名,咁咪叫識囉。」


記協副主席任美貞(右)昨指本港的新聞言論空間早在2003年7.1遊行後逐步收窄。資料圖片

記協擬收集傳媒「河蟹」情況

【本報訊】傳媒機構自我審查情況嚴重,香港記者協會針對有關問題,計劃收集記者被刪稿及採訪敏感議題時被阻等自我審查情況,並在整理後向外公佈,讓公眾了解知情權實際受損程度。

「溫水煮蛙」變「大滾水淥」

記協副主席任美貞昨出席電台節目時指出,本港的新聞言論空間早在2003年7.1遊行後逐步收窄,但凡涉及台獨、中共管治等議題都不能觸碰,甚至近年撰文批評特首都幾乎成為禁區。她形容情況由以往的「溫水煮蛙」變成「大滾水淥」。為讓公眾了解傳媒自我審查的嚴重性,記協準備收集記者被刪稿及阻止採訪敏感議題的資料,並向外公佈。

部份親政府團體日前發起集會,指摘傳媒報道不持平,任美貞稱,現有機制處理相關新聞界的投訴,若調查後發現有問題,會公開譴責相關新聞機構及新聞工作者。

基本法委員會委員劉迺強前天再提及,早前曾向記協投訴《信報》以「莫須有」罪名取消其專欄。記協昨發表聲明,強調劉的指控與事實不符。記協澄清劉迺強曾於2012年4月16日電郵記協,指摘《信報》取消他在該報長達三、四十年的專欄,但沒有提供具體資料,證實《信報》如何「赤裸裸無理剝奪我(劉迺強自稱) 的言論自由」。記協曾要求他提供進一步資料,但劉沒提供進一步資料前,記協無法按既定機制,向被指控的傳媒機構查問及要求對方回應,故未能處理該宗投訴。記協指如劉有足夠資料,歡迎呈交記協處理。

劉迺強昨指舉證責任不在他身上、應由記協去做,指記協以他提供不到足夠資料便取消其投訴是有問題,反駁指「係莫須有罪名(就)唔會講任何嘢」,故與記協電郵來往三次沒下文後便作罷。


壹傳媒網站昨再遭黑客攻擊,部份網站及手機程式未能正常運作。資料圖片

壹傳媒網站昨再遭黑客攻擊

【本報訊】壹傳媒網站於上周六反滅聲遊行前夕,遭黑客攻擊,致港、台《蘋果日報》及其他刊物網站幾近癱瘓。

事隔兩日,壹傳媒香港網站昨日傍晚起再遭攻擊,部份網站如香港《蘋果日報》及手機程式均未能正常運作,約半小時後服務大致恢復正常。

壹傳媒香港網站昨日下午約6時起開始受到攻擊,壹傳媒資訊科技總監翁偉基表示,讀者經電腦和手機程式登入速度減慢,但情況較上周六有所改善,網站並未全面停頓。

半小時後逐步恢復

經搶修後,網站約半小時後逐步恢復正常,網站之後仍受到零散攻擊,但服務已不受影響。而台灣《蘋果日報》及其他刊物網站今次並未受到攻擊,但因網站有部份使用到香港網域,致在首頁出現連結緩慢及有部份照片破圖情況。翁稱和上周六一樣,網站是受到「分散式阻斷服務攻擊」(DDoS)攻擊,暫未追查到確實位置,待收到報告後會再研究是否報警。壹傳媒網站上周六受到的攻擊,初步確認攻擊地址來自內地、俄羅斯和法國。

資訊安全顧問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宋德嘉指,傳媒網站一直零散地受到黑客攻擊,他坦言較難揪出幕後黑手,但透過辨識黑客所在地區,可加強防禦。

中國加強媒體監控擴增新聞道德委員會 (「BBC」,25/02/2014)

中共宣傳部說,將把新聞道德委員會的試點由目前的五個省市擴大到15個省市。

中宣部和中國記協周一(2月25日)召開會議,總結了前一段的試點經驗,作出了擴大試點範圍的決定。

會議說,作為在「新形勢下加強新聞隊伍建設,解決新聞界突出問題」的舉措,自去年以來,在全國五個省市成立了首批新聞道德委員會。

中宣部認為,在河北、上海、浙江、山東和湖北五個省市建立的首批試點在接受社會監督、加強行業自律方面取得積極效果,因此決定今年把試點範圍擴大到北京、黑龍江、福建、江西、河南、湖南、廣東、四川、貴州和山西等另外10個省市。

中宣部和記協的會議說,新聞道德委員會近期的工作重點是整治新聞敲詐和假新聞,要加強查處、案例評議和通報曝光。

中國當局近來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對新聞媒體和民間網絡進行打壓,其中包括以「製造、散佈假新聞」以及其他一些罪名逮捕網絡異見者。

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在各地增設新聞道德委員會是為了收緊對媒體的鉗制,試圖以整治新聞敲詐及假新聞的罪名進一步封殺批評中共腐敗現象的媒體聲音。

(撰稿:沙漠/責編:蕭爾)